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观战笔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袭击美国军政要人的战例。2003年10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到伊拉克进行“战区视察”,下榻在巴格达市中心的拉希德饭店。那一天,有一辆外观像发电机的拖车被拉进了距这家酒店约400米的一个公园内,它实际上是一辆经过改装的火箭发射车。几分钟后,它突然向拉希德饭店发射了8发火箭弹,当场炸死一名美军上校,炸伤17名美军士兵,沃尔福威茨狼狈撤离。美军找到这辆火箭发射车时,游击队员已不知去向,车上还有11发火箭弹。没过几天,美军又在巴基斯坦饭店和石油部大楼附近查获两辆安装在毛驴车上的简易火箭发射装置,这种毛驴车在巴格达市内随处可见,搞得美军惶恐不安。2004年2月,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驻伊最高长官阿比扎伊德的车队在费卢杰也遭到火箭弹袭击,把他惊出一身冷汗。 
击落美军直升机的战例。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美军“黑鹰”、“阿帕奇”等各型直升机共有620多架,大多装有“标准的反导弹装备”和对地射击机枪。但伊拉克游击队以“落后” 
对“先进”,用反坦克火箭筒打美军直升机,创造了极佳的战绩。还有一种肩扛式单兵“萨姆”防空导弹,打直升机也很有效。2003年11月,美军一架“支奴干”大型运输直升机被击落,机上16名美军士兵死亡,20人受伤。另一次,美军又有一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机上6名美军士兵全部死亡,后面一架直升机上的一名美军少将侥幸逃过一劫。一年来,仅在“抵抗之都”费卢杰,已有十多架美军直升机被击落。 
手刃美国占领军士兵的战例。2003年11月,在北方城市摩苏尔市区,两名美军士兵驾车遇到交通堵塞。两名游击队员悄悄溜到他们身旁,一边一个,不声不响,动作麻利地割断了他们的喉管。驻伊美军听到这个“故事”,无不毛骨悚然。 
六问:发生在信息化时代的伊拉克游击战,有哪些新特点? 
信息化时代这个大背景,既为游击战提供了新的作战空间、新的作战手段,也给游击战增加了许多制约因素。从伊拉克游击战的总体面貌来看,它对信息化时代提供的新的空间、新的手段利用并不多,而受信息化时代制约的一面却比较明显。这种状况,同伊拉克的社会发展水平、游击队的“起家”条件、游击队员的构成成分等因素有关。   
伊拉克游击战解读(4)   
同旧式游击战相比,伊拉克游击战所展现的新特点主要有: 战场空间主要在城市。旧式游击战往往以乡村为广阔战场,伊拉克游击战则不同。一年来,伊拉克境内直接针对美英。9。 135 占领军的较大袭击活动,比较集中地发生在18个城市。其中,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中部城市四个(首都巴格达、拉马迪、哈勒迪亚、法鲁贾),北部“逊尼三角地带”的城市11个(费卢杰、提克里特、摩苏尔、基尔库克、巴古拜、萨迈拉、拜莱德、塔吉、盖亚拉、塔勒阿法尔、舒马亚特),南部城市3个(卡尔巴拉、希拉、纳杰夫)。伊拉克游击战的战场空间特点,固然同美英占领军主要在城市直接有关,但它也和当今的时代特点有一定关系。在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的“神经系统”主要在城市,游击战要想打出社会影响,必须打到城市去。 
作战方式小群多样。在信息化时代,侦察手段越来越先进,空中和地面快速反应越来越快捷,游击队的隐蔽越来越困难,已不可能像旧式游击战那样,集结较大队伍,筹集较多装备和弹药,进行较长时间的战前准备,然后一举发起攻击。伊拉克游击战充分体现出“小快灵便、随机应变”的新特点。一般都是小股出没,组织小规模战斗,大多“以五六人一组的形式展开活动”,歼敌手段“袭、打、炸、杀”并用。作战目标比较现实,不求大捷、务求小胜、每战必使敌方有死伤,积小胜为大胜。每次战斗打死打伤占领军大多在十人以内,一次歼灭美军十人以上的战例很少。 
指挥机构高度隐蔽。伊拉克游击战已经打了一年,但外界对它的组织状况、指挥机构、指挥员不甚了了。英国《观察家报》说,美国情报机构迟迟未能弄清“究竟是谁在领导这场伊拉克抵抗运动”。美国《新闻周刊》也说,美军在伊拉克打的是一场“黑暗中的战争”,“虽然不断遭到袭击,却不了解面对的敌人”。在信息化条件下,游击队的指挥机构如果不保持高度隐蔽,极难生存。什叶派起义领袖萨德尔敢于公开举旗亮相,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浮在水面上,从美军占领伊拉克第一天起,他就一直在呼吁“赶走美国占领军”。否则,他公开发动什叶派起义的举动就显得有些“冒失”了。 
通讯手段“反向选择”。信息化条件下,高度普及的现代通信手段快速便捷,但它极易暴露目标,瞬间招来毁灭性攻击。车臣的武头目杜达耶夫,就是因为使用移动电话,被俄军。10。 136 雷达跟踪系统迅速锁定目标,发射两枚导弹,一举将他击毙。“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阿布·祖巴耶达赫,也是因为使用手机暴露目标被捕获。伊拉克游击队指挥机构为了有效保存自己,多数采用原始方法进行通信联络和指挥,“传递的信息是手写的,由秘密人员传送” 
。在高技术条件下,美军自己也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少一分现代化,就多一分安全”。 
游击队员寓兵于民。伊拉克游击队中的许多人平时并不集结在一起活动,同普通人在家过日子并无两样。他们利用穆斯林宗教集会时碰头联络,接到指令时才出来执行战斗任务。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暴露目标的危险,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 
尽可能利用现代化工具。汽车和手机,是伊拉克游击队利用最多的两样现代化工具,“汽车炸弹”和“手机遥控炸弹”都发挥了较大威力。但对网络等先进工具则利用不多,总体上它是一场“低技术水平的游击战”。 
七问:伊拉克游击队中有哪几个主要派别? 
投入伊拉克游击战的各派抵抗力量,山头林立,各自为战。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派。 
第一派,可统称为“逊尼派武装”。它以萨达姆前政权支持者为骨干,美国称之为“萨达姆残余势力”。这一派的社会基础是逊尼派穆斯林,主要游击区域是“逊尼三角地带”。 
这个三角地带的南部两角,西至巴格达以西110公里的拉马迪,东至巴格达东北60公里的巴古拜,它的北部顶端是离巴格达以北400公里的北方重镇摩苏尔。“逊尼三角地带”被称为萨达姆权力的发源地,萨达姆老家提克里特、“抵抗之都”费卢杰,都在这个区域内。这里的居民以逊尼派阿拉伯人为主,并聚居着被遣散的萨达姆政权的许多政府官员、被解散的30多万伊军的残兵败将、逊尼派穆斯林、复兴社会党党徒、萨达姆家族、萨达姆崇拜者,等等。美军惊呼,在这个区域内遇到的抵抗“超出想象”。在游击战开始阶段,这一派抵抗力量对政治前途的认知和感觉是模糊的。他们已经无法再以萨达姆或复兴社会党的名义,将各派抵抗力量集合到自己的旗帜下。他们。11。 137 已经无力为“复国”而战,但要为“复仇”而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政治目标才渐渐清晰起来。美国《新闻周刊》曾采访过活跃在“逊尼三角地带”的一支重要游击队“穆罕默德军”的三名游击队员,他们明确表示,既“不支持萨达姆重新掌权”,也“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希望建立一个“没有萨达姆,也没有美国人”的伊拉克新政权。 
第二派,可统称为“什叶派民兵”。这一派抵抗力量的社会基础是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穆斯林,其突出代表是萨德尔领导的“迈赫迪军”。他们的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什叶派为主导的伊斯兰新政权。在萨达姆执政时期,什叶派穆斯林是长期受压的宗教派别,因此,他们对美国发动的“倒萨战争”采取了“默认”态度。对于美国能否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以什叶派为主导的新政权,他们一直在观望和等待,因而,对美国占领军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沉默”。但是,一年来的形势发展使他们感到失望。2004年4月突然爆发了席卷伊拉克中部和南部许多城市的什叶派起义。起义领袖萨德尔年轻气盛,代表着什叶派穆斯林中的少壮派、强硬派。这一派抵抗力量虽然“慢起”,但爆发力很强。它将逐步壮大,还是速起速灭,尚需观察。   
伊拉克游击战解读(5)   
第三派,可统称为“外国志愿军”,这一派的情况十分复杂。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中东各国的原教旨主义者、带有极端宗教情绪的自杀式袭击者、“阿拉伯武装人员”、“伊斯兰武装力量”、“伊斯兰支持者组织”等,纷纷涌入伊拉克,“准备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反美游击战”。他们当中,既有以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为旗帜的中东各国的极端组织、极端分子,也包括一些带有“基地”背景的国际恐怖组织。“外国志愿军”在伊拉克制造了一系列自杀性爆炸事件,炸美军、也炸穆斯林,蓄意制造宗教矛盾,竭力把水搅混,为他们的“反美武装斗争”创造条件。据报道,2004年3月,“基地”第三号人物、约旦人扎卡维在幕后策划,利用什叶派穆斯林庆祝阿舒拉节的时机,以连环式自杀性大爆炸的方式,制造了几百人伤亡的大血案。 
八问:伊拉克游击战中有哪些复杂因素? 
投入伊拉克游击战的各派抵抗力量,好比一圈又一圈逐步扩大的“政治涟漪”:第一圈是萨达姆前政权的支持者;第二圈是伊拉克民族主义者;第三圈是中东各国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他们政见各异,目标不一,鱼龙混杂,善恶杂陈。 
“逊尼派武装”与“什叶派民兵”分属两个不同教派,历史上形成的教派矛盾根深蒂固。萨达姆执政时期是逊尼派得势,什叶派受压;现在是重新摸牌,双方都想摸到一副好牌。逊尼派仍想在未来政权中保持优势;什叶派则想一举争得主导地位,从此翻身。因此,“逊尼派武装”和“什叶派民兵”眼前可以在“反占领”的战斗中结成暂时联盟,一旦美国占领军被赶走或撤出伊拉克,双方的固有矛盾将会突出起来。 
另一派“外国志愿军”,更使伊拉克游击战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尤其是带有“基地”背景的国际恐怖组织,竭力按照他们的意志要把伊拉克游击战引入极端主义、恐怖主义轨道。 
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恶果”:一是为美军镇压伊拉克抵抗运动增添了口实。伊拉克游击战被恐怖组织一搅和,不是恐怖主义也成了恐怖主义,严重削弱了伊拉克人民“反占领”斗争的正义性。小布什和美国政府一口咬定,“伊拉克已经成为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主战场”,伊拉克发生的所有武装抵抗活动都是“恐怖主义”。二是使伊拉克游击战失去了许多国际同情和支持。恐怖组织制造的一系列自杀性爆炸事件,炸约旦大使馆、炸联合国驻伊办事处、炸国际红十字会驻伊机构,四面树敌,自我孤立,遭到国际舆论一致谴责。特别是频频把袭击爆炸的攻击目标指向伊拉克平民百姓,滥杀无辜,丢民意,失人心。 
九问:伊拉克游击战的发展前景如何? 
伊拉克游击战可能面临三种前途: 一、反对美国占领军的武装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最终把美国占领军赶出伊拉克。但接下来,各派武装力量很有可能继续为“分权”而战,引发内战。 
二、各派抵抗力量均遭到美军严厉镇压,大多丧失武装反抗能力,有的从此销声匿迹。 
美国向伊拉克临时政府“顺利交。13。 139 权”,伊拉克游击战转入低潮。 
三、美军撤出伊拉克后,它扶植的伊拉克新政权控制不住局势,各派武装力量重新崛起,互相开战,伊拉克被拖进内乱深渊。 
对于上述“疑难杂症”是否有药可治?药方有,药难找。药方是几个“假如”: 假如一,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派别,能将各派抵抗力量整合到自己的旗帜下,从而解决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的问题,情况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眼下在伊拉克尚找不出这样强有力的政治派别。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曾经是最强大的政治力量,但现在即使让它“复活”,它也无法找回以往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了。逊尼派、什叶派、库尔德人,哪一派都难以将各派抵抗力量整合到自己的旗帜下。 
假如二,有一支武装力量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强大到足以和美国占领军正面抗衡。然后,由它出面将各路杂牌武装收编起来,发军饷、发装备,从军事角度解决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的问题。要是那样,说不定也能打出一个天下来。但是,目前伊拉克还看不出哪一支武装力量具有这样的发展潜力。 
假如三,出现一位比萨德尔更有政治远见、更富斗争经验、更孚众望的领袖人物,他能够提出被伊拉克各方所接受的政治主张,能够有效地凝聚起伊拉克民族精神,要是那样,也不是完全没有“一呼百应、天助民归”的某种可能性。但是,这样的杰出人物在伊拉克暂时尚未出现。 
最后,假如真的出现了以上几种“假如”中的某一种“假如”,别的大问题都解决了之后,也仍然会有一个难题遗留下来。这就是:对伊拉克境内存在的国际恐怖组织怎么办?这是为伊拉克新政权出的一道考试题,无论谁上台执政,都必须回答这道考试题。     
一场胜败参半的战争   
一场胜败参半的战争(1)   
一 伊拉克战争久久落不下大幕,时至今日,伊拉克境内依然爆炸连连、血肉横飞,伊拉克人民被这场战争拖入了灾难的深渊。但无论如何,这场战争已经到了进行必要总结的时候。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法理莫辨、非议丛生的战争。对于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成败得失,世人立场不同,利害不同,见胜见败各不同,毁之誉之皆有之。这里想从军事层面谈谈一己之见:美军精心谋划的这场信息化战争,究竟打得怎么样? 
在军事领域内,新一代战争的产生与发展,总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然后才是理论与实践相伴成长。海湾战争时,美军虽已初步具备了打信息化战争的装备与手段,但那时它的信息化战争理论尚不完备。因此,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仍然明显地带有“以机械化战争的传统理论指导信息化战争”的痕迹。 
海湾战争后,美军全面总结了新的经验。随后,又经过十来年深入研究、探索,构建了一套初步成型的信息化战争理论,并据此对美军的军事战略、作战原则、编制装备、训练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相应改进。此次伊拉克战争,美军的作战思想、具体战法都有了质的飞跃。海湾战争后,美军“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到这次伊拉克战争,便是“从理论再回到实践”,在它的信息化战争新理论指导下,打了一场“新一代战争”。 
这场伊拉克战争,美军在打信息化战争方面又取得了不少新的突破,积累了更多实战经验,但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更为显眼的是,美军在战场上以全新战法取得的某些骄人战绩,却被美国在战场内外暴露的“情报门”、“虐俘门”等严重问题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极大地抵消了。 
对于美军来说,伊拉克战争,半是胜绩,半是梦魇。 
二 对于美军打的这场信息化战争,研究其某些成功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虽然五花八门的新概念、新提法不少,但归结起来,它的主要“新意”,无非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战略原则。 
美军打信息化战争,首先强调先发制人。这一条,既是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原则,也是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役指导原则,甚至是它战术行动的作战原则。其核心思想就是“迅速占据战场主动”。两军交战,力争主动、力避被动,这是古往今来的一条军事原则,说它新鲜,也并不新鲜。两军遭遇,谁能先敌开火,谁就抢得先手,这是很简明的道理。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有时也主张把拳头先收回来、再打出去,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但它的实质仍是要寻求或创造一种转换,将全局上的后发制人,转化为局部上的先发制人。 
美军打信息化战争的先发制人,同以往传统战争中的先机制敌,存在着“两代战争”的差别。在以往的传统战争中,主观愿望上想要抢得先手,实战中往往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由于战场感知能力有限,无法做到信息先行,难以选准对敌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最佳部位、要害目标等等,难免会产生无从下手的困惑。又比如,由于战场投送能力有限、武器射程太近、命中精度太差,即使捕获到了敌人的重要信息,往往难以在瞬间给敌人以致命一击,使战机稍纵即逝,等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这些“瓶颈”大多已不复存在。它拥有的信息先行、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等信息化战争的全套本领,为它实施先发制人的作战原则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更要看到,美军实施先发制人的战略原则,也是美国咄咄逼人地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美国最新版《国家军事战略》中说得非常明白,“美国必须对那些有可能引起冲突的事态提高警惕,先发制人,并比以往更快地作出反应”。如今,美国比过去更强调“全球到达”、“前沿存在”,更重视在全球保持“先发制人的防卫态势”。美国一旦认为谁对它构成了“威胁”,它就有“理由”对谁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说穿了,还是“落后就要挨打”。 
关于兵力运用。 
美军打信息化战争,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集中兵力,而是强调功能、能力和效果的组合。美军对“优势”的理解也和过去不同了,它不再强调数量优势,而是强调组合优势。不再主要依靠地面部队攻击制胜,而是依靠“空、海、陆、天、网”联合制胜。在以往的传统战法中,集中兵力是一条基本准则。冷兵器时代,兵力就是战斗力,“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把“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作为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即集中两倍、三倍、四倍,甚至五倍、六倍于敌的绝对优势兵力,将敌四面包围,力求全歼。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之一,我军靠它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创造了辉煌战绩。 
在信息化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已构不成真正的优势。今天的优势主要已不在兵力数量,而在质量。美军认为,现在打的是“立足于能力和效果的战争”。如今,美军强调的是组合优势、全谱优势,这样的优势才足以构成真正的绝对优势。美军强调组合,强调一体化,强调网络中心战,强调联合制胜,贯穿其中的都是发挥组合优势、全谱优势的作战思想。美国最新版《国家军事战略》规定,“运用部队应注重为实现作战目标所能产生的效果,而不是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兵力”,作战部队应“具备集中效果的能力”。   
一场胜败参半的战争(2)   
这是战争观念的一大转变。海湾战争时,美军参战兵力45万人(多国部队总兵力达到69万人),伊军号称120万,美伊双方兵力对比为1比3。但由于双方兵力的技术含量相差悬殊,美军以少打多,把伊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即便如此,美国的革新派仍然批评传统派动用兵力规模过大,认为他们尚未摆脱传统战法的思维惯性。在伊拉克战争的谋划阶段,围绕兵力使用问题,再次发生了“鲍氏学说”与“拉氏学说”之争。以鲍威尔为代表的军方传统派认为,美军应动用七个重型师对付伊军。此外,为了保护地面进攻主力的后方和翼侧,还应征召一定数量的预备役部队。鲍威尔是老军人,看来在他几十年的作战、训练中,“以优势兵力去战胜敌人”这条军事原则,已在脑子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要他彻底转变观念挺难。这表明,在军事领域也和意识形态领域一样,“传统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恩格斯语)。以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革新派,脑子里却没有多少条条框框,这些文职官员对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当今新的时代特征,似乎更为敏感。他们竭力主张,必须更多地依赖空中打击力量和地面轻型力量。他们认为,如果还像海湾战争那样动用过大规模的地面部队,那就体现不出美军在情报、侦察、监视和空中精确打击能力方面的重大技术进步。再说,规模过大的地面部队也无法实现快速机动。 
实战中,“拉氏学说”占了上风。伊拉克战争开战时,美英联军总兵力为24万,其中海空兵力为13万,地面部队为11万。这表明,海空力量的使用已经超过了地面部队。在联军11万地面部队中,担任主攻任务的美军第三机步师、第一○一空降师、第一陆战远征部队和英军第七装甲旅、第三突击旅、第十六空中突击旅,加到一起约65000人。而伊军约有35万人,全部是地面部队。由于美英11万地面部队在作战功能、能力、效果的组合上,对35万伊军拥有绝对优势,轻而易举把伊军打得溃不成军。 
关于目标选择。 
美军打信息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