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落架的凤凰-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皇后哭道:“我卖笑挣来的万千两银子都哪儿去了?如今我想从良你还索要身价钱,当初我可不是你买来的,今天你不还我银子咱们没完。”胡太后骂道:“你个不要脸的小婊子,哪里还有什么银子?这上下关系的疏通,地痞流氓的打点,都是我出面摆平,哪一样不要银子?你这一走,今后我饿死在哪儿还不知道呢?要银子没有,要命倒是有一条。”两人话不投机,扭打在了一起。
那盐商也知道穆皇后有银子存在胡太后处,就想把女人带银子一起弄到手,听得屋里厮打了起来,也进去帮忙。两拳难敌四手,胡太后哪是对手,被打得满地找牙,连喊饶命,只得把辛辛苦苦攒下的银子拱手交出。这一下子胡太后可就惨了,房钱,脂粉钱,米粮钱,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为了多挣银子,吸引嫖客,妓院多次开展优惠活动,但人们追涨不追跌,生意反而较以前清淡了不少。
却说穆皇后跟随盐商回到了他的家乡,知道自己的老婆像母老虎一般,不敢把穆皇后带回家,安排在别处。可没过上两个月,他老婆就得知了消息。带上亲眷将穆皇后一顿好揍,赶出了家门,连换洗的随身衣裳都不许带走。穆皇后无路可去,只得一路乞讨再到长安,求胡太后收留,再不敢有从良的念头。胡太后从穆皇后走后,生意清淡,也巴不得她回来呐,就不计前嫌,接受了她。
看来这就是二人最后的也是最满意的归宿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胡太后从皇后沦落到烟花丛中恣行奸秽的人生轨迹,令人不由生发人生无常的感慨,而胡太后以之为乐,仿佛如鱼得水,则又令人悲哀不已。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的确有违道德操守,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爱钱,有人爱权。胡太后见过太多的真金白银和不受约束的权力,说风光曾经比谁都风光,说腐败曾经比谁都腐败,也算曾经沧海难为水吧,但性这个东西,是人之大欲,好色不分男女。胡太后的好色,与其说是人性的堕落,不如说是人性的回归,只不过她曾有的皇太后的身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些过了,以传统的伦理价值来衡量,离经叛道的意味就重了。
胡皇后死于何时,史书无明确记载,大约是公元581年至589年的隋朝开皇年间。做了十年妓女,最后病死在长安。她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由皇后改行做妓女的第一人。悲夫,悲夫!
玉体横陈:淑妃冯小怜的旷世恋情
我平日喜读史书,剑走偏锋。别人读史喜欢正统的大一统王朝的史书,我却对一些小朝代颇感兴趣。这不啻小的朝代与大的朝代相比,具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而且昏庸帝王多,这就决定了这些风雨王朝的故事性更强,更集中,更紧凑。谓予不信,且看从北魏分蘖而出的南北朝北齐高氏王朝,就是一个短命王朝,共历六帝,28年。高氏一门彷佛中了魔咒,王朝短命,君王昏暴,几代帝王都没有活过40岁。大概是天谴吧。也有历史学家分析高家患有家族性遗传精神病,代代相传,不能自控。再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其行为就更加放诞,不可思议。一个比一个接力赛似的为所欲为的荒唐悖逆、乱伦、淫荡、嗜血,贯穿了这些帝王们的全部人生。行径几与禽兽同,就连他们的母亲娄太后也痛恨的大骂道:“英雄的父亲怎么生出这些禽兽儿子!”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北齐王朝的灭亡,非天要亡,而是历史淘汰的必然结果。而高家妇女们的下场,则一个比一个凄惨,不是出家为尼,就是血溅香魂。更有胡太后、穆皇后坠身青楼,冯小怜为奴作婢。这些帝王之家如花似玉的绝世美眉,留给后世的是惊世的哀伤和绵绵的感慨。
荒唐君主
北齐高氏一家彷佛中了魔咒,男盗女娼,男禽女兽。终北齐一朝,六个帝王三对荒唐,嗜杀成性。一个胜过一个,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干脆就把叔伯父兄的衣钵全部披上,成了高家集大成的荒淫残暴之主,名头堪比桀纣,行为超越桀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武成帝高湛是高欢第九子,在娄太后的干预下,兄弟四个轮流当皇帝。到高湛27岁那年,慧星出现。古人迷信,常以天象照映人间之事。史官上书说,这是除旧布新之象,怕是有新皇出现。此前代东魏建北齐的高洋怕重蹈王莽的覆辙,杀尽了北魏、东魏的拓跋皇族,高演时又杀了高洋的儿子、自己的亲侄高殷,高湛时又杀了高演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亲侄高百年。凡是有资格接近皇位的人,都统统杀光了。但为了“应天象”,也为了自己能更加肆无忌惮的荒唐,高湛听信佞臣和士开的鬼话,辞了皇帝的工作,专事淫乐。那时北齐建国才刚刚17年,高纬即位,时年11岁,就是北齐后主,也是个标准的玩主。只不过刚开始头上还有太上皇这块石头压着,高纬还不敢咋的,或许当时年纪小,不解风月,还算老实。我想主要是他当时身边有个能干的弟弟高俨,经常对高湛发牢骚说:“像高纬这样窝囊的人也能当皇帝,好像老高家没人似的。”因此,高湛也几次想撤换高纬,改立高俨。这种种的原因,也使高纬不敢造次。可五年后高湛一死,高纬就不是他了,从根子上堕落的劣根性暴露无遗。整日醇酒美人,声色犬马,怎么豪奢怎么来,怎么浪漫怎么来。他喜欢用珍珠串缀的罗衫,看上去晶莹闪耀,玉辇上镶嵌着搜罗来的各种宝石,好像一个暴发户一样,通宵达旦地与后宫嫔妃厮混在一起,过着酒池肉林的糜烂生活。此后七年(他当皇帝12年,高湛死后才作了真正的皇帝)
,在皇宫中上演了一幕幕的荒唐闹剧,成为后世昏君暴帝的标杆,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过。
高纬昏聩之极,朝政听凭一帮奸邪小人折腾,如和士开、萧长鸾、穆提婆、陆令萱、高阿那肱等人,对他们言听计从。这帮人日日宴饮,夜夜笙歌,带刀走马,游豫无度。横行街市,无人敢怨。见功高的朝臣或优雅的士大夫,常怒目而视或报以老拳,气焰十分嚣张。尤其是鲜卑贵族韩长鸾,对读书人又憎又恨、又惧又怕,常辱骂道:“我最不耐这些汉家犬,恨不得都杀掉才好!”
而朝廷上,则充斥着“刑残阉宦、苍头驴儿、西域丑胡、龟兹杂技,封王者接武,开府者比肩……飞鞭竞走,数十为群”(据《北齐书?恩幸列传》记载),简直就是一副群丑图。宫里一夜燃油万盆,所豢养的狗、马、鹰等,都被封为仪同、郡君,还得食禄。侍奉高纬的官婢宫女也都获封为郡君,计有500多人。这些人一旦获封,又无不招摇,竞相奢靡。做一件裙子,动辄花费万匹布,打一个镜台,所费也是千金,衣服只穿一天便扔掉,鲍鱼海参只尝一口就倒掉。作孽得很,人人却是沾沾自喜。高纬还发明一种公母马交合用的青庐,配比有十几种饲料,“尝具牢馔而亲观之”。
高纬喜欢看戏,有戏瘾,高兴起来动辄赏赐巨万,伶人由此致富的很多。不久府库积蓄匮乏,就加重百姓的赋税。为了敛财,高纬规定,只要出钱就可做官,只要出钱,杀人可以免死。闹得社会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国内很多百姓都成了乞丐。高纬却受到了启发,在宫内华林园旁,设立一处贫苦村舍,自穿褴褛衣,手持乞食棍,哀声不断,向人求食,以为笑乐。又仿造民间的集市,自扮卖主和买主,忙得不亦乐乎;又仿建一些城池,让卫士身穿黑衣模仿羌兵攻城,他则用涂上剧毒的弓箭在城上放箭。萧长鸾、穆提婆等佞臣还在身边直拍马屁:“陛下是神箭手,不虚发。”高纬是小孩性情,经不起夸奖,更来劲了,常一日射杀百人。
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南阳王高绰和他一样,残暴成性。在定州任上,见一美妇人,怀抱幼儿,在街上行走。高绰看见,一时兽性大发,猛然夺过妇人怀中幼儿,丢在地上喂狗。路人惊骇,妇女号哭,无疑扫了高绰兴致,大怒,又唆狗噬妇。狗刚吃饱小孩,张着血盆大口休息,不肯去咬。他就把小孩的血涂抹于妇人身上,一声哨响,群狗狺狺吠叫着一齐扑上,顷刻就把妇人撒裂食尽。其状惨不忍睹,激起民愤,被朝臣弹劾,押解入京。高纬在朝堂上,亲自为高绰去掉枷锁,责怪他这还不算最开心的事。高绰一听,高兴的说:“当然有最开心的事了,就是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观看它们互相啮咬,如果放进去一个人就最开心了。”高纬马上派人连夜搜寻蝎子,早饭时得两三升,放进一个大浴盆内,绑缚个人放进去,看那人被蝎子蜇得哭爹叫娘,惨叫不已,高纬大喜,埋怨高绰说:“如此趣事,何不早告?”于是拜高绰为大将军,高纬又多了一个游玩淫暴的伴儿。但高纬的亲信韩长鸾等人,见高绰得宠,大为嫉妒,就找高绰的茬儿,诬告高绰谋反。高纬最见不得的就是怕人篡位,一听高绰要谋逆夺位,那还了得,骤下杀心。但又无确证,就让自己宠信的胡人摔跤手何猥萨与高绰比赛摔跤,高绰不知是计,摔倒后就被何猥萨趁势掐死了。
铲除对手
高纬这人虽然能力不大,但猜忌心重,权力抓得很紧,又心狠手辣,只要猜疑谁造反,谁就得倒霉。琅琊王高俨是胡皇后的二儿子,他的亲弟弟,是个有胆有识、敢做敢为的少年。胡皇后与和士开私通,秽闻朝野,激起了高俨的羞耻与愤怒。他虽然只有14岁,却颇有智慧。他了解到姨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和,就与冯子琮打得火热,与其谋划于暗室,制定了周密的铲除高纬亲信和士开的计划。他巧妙地将许多奏章掺杂在一起,抱了一摞上奏高纬批准,其中就有弹劾和士开的奏折。高纬一看这么多奏折,头都大了。简单翻了一下便不耐烦地说:“该咋咋的,写这么多奏折干吗?”
本想蒙混过高纬的眼睛,却没想到干脆得到了皇帝的批准,高俨高兴得跳了起来。
公元571年农历7月25日早晨,和士开还像往常一样进宫早朝,库狄伏连、王子宜拦住了他,送上了一道皇帝诏令,请和士开到御史台议事。和士开未生疑心,快马加鞭的赶了过去,不料却掉入了高俨的陷阱。权焰熏天的和士开聪明了一辈子,就因为一时大意,而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高俨为防走漏消息,再生变故,快刀斩乱麻,立即将和士开就地正法,并带人抄没其家。
胡太后闻报,又悲又气,心如刀割,她没想到年轻的儿子如此胆大妄为。正想派人去抓高俨治罪,听说高俨拥兵3000,屯在千秋门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高纬闻报更是盛怒不已,亲点400虎贲军士准备出宫决战。军士都准备停当了,高纬却迟疑了,他和胡太后一样有顾虑。害怕真把高俨逼急了,杀入皇宫,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正在危急之中,胡太后想起了自己的儿女亲家斛律光,后世称他为射雕英雄,他的女儿斛律氏是高纬的第一任皇后,父亲斛律金就是《敕勒川》的作者,“敕勒川,天山下,天似穹窟,茫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千古名曲就是斛律金在高欢在玉壁之战大败于周军之后,为安慰高欢用鲜卑语唱出,听得高欢当时涕泗交流。其家族在北朝素有威望。高俨十分敬重斛律光,因此胡太后就让他入宫救驾。斛律光进宫以后,见高纬正在调集兵马出战,上前劝谏道:“小孩子受人蛊惑,成不了大事,真的交起手来,反容易激起变乱。皇上不如亲自去千秋门,琅琊王见了您,一定不敢轻举妄动。”高纬也仰仗斛律光,当即依言,随着斛律光走到千秋门。斛律光看见了铠甲鲜明的琅琊王高俨,赶紧抓住高俨的手,把他拉到高纬跟前,要他向皇帝谢罪,笑着安慰双方说:“天子的弟弟杀掉一名奴才,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必惊慌!”高纬顺手抽出佩刀,用刀环恨恨地在高俨的头上敲击了几下,强压怒火,放高俨走了。高俨进宫向胡太后请罪,胡太后一面哭,一面大骂儿子不孝。高俨无言以对,把责任推到冯子琮身上。胡太后立即派人绞死冯子琮,而高俨的几个属官,也被皇帝肢解暴尸,算是泄愤了。
胡太后的情人和士开被风光大葬,厚加抚恤,高纬为之废朝数日。
通过这次事件,高俨过早暴露了自己的能力,使高纬亲眼见过他的聪明勇武,从此内心十分不安,认为高俨必非久居人下之人,就处心积虑地要收拾高俨。胡太后也感觉到了高纬的忧惧,她把高俨藏在自己宫中,以防高纬加害。平日饮食,都要一一亲尝,确定无毒才让高俨吃下。一天,高纬对胡太后说:明日一早,他准备偕高俨一起去郊外狩猎,以显示兄友弟悌,没想到胡太后竟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且嘱咐兄弟俩早去早回。凌晨才交四更,乘着胡太后正在熟睡,高俨便被召出宫去,刚走到永巷,刘桃枝和一班武士一拥而上,当场把高俨勒死。高俨还有四个遗腹子,也没逃过高纬的毒手。高纬入宫报告胡太后,太后也只能恨声地骂了几声,又痛哭了一场,也就作罢。第二年,下令追封高俨为楚帝,厚加葬殓。
自毁长城
以上说的是北齐内部,再说外部环境。北齐和北周都是从北魏分蘖而出的,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兄弟结怨,胜于世仇。因此,两国多年战争不断。北齐占有黄河以东以及淮水以北的土地,北周占有黄河以西及秦岭以北的关陇地区。北齐建都邺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临漳县。北周定都长安,是历代帝王龙兴之地。但是北周的力量远不如北齐,是南北朝中力量最小的国家。两国开战,北周一直打不过北齐。每年一交冬天,北周就派人捣碎两国界河上的坚冰,以防北齐军队来袭。但北周宇文氏几代帝王知道励精图治,开疆拓土,越过秦岭,掠夺了汉中和四川等地;而北齐的高氏兄弟却比赛着谁比谁更残暴与荒淫,再加上北齐皇帝们无一例外的政治短命而造成皇权的频繁更迭,被南朝的陈国乘机侵吞了淮南一带地区,最终使得北齐与北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转变。
高纬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成为北齐皇帝的。
北齐皇帝虽然荒唐,但臣下却个个忠心而又有本事,成为北周的心腹大患。尤其是斛律光一族,北周尤其惧怕,于是就采取反间计。据明代刘基《百战奇略》记载:北周名将韦叔裕,字孝宽,长期镇守在玉壁城。他善于抚慰和管理士卒,甚得部众拥护。他往北齐派出大量间谍,也重金收买北齐人,搜集情报。所以,北齐有什么动静,北周朝廷都了如指掌。北齐左丞相斛律光,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字明月,既贤明又勇武。出生将门,善骑射,长期从事对北周的战争,是韦孝宽非常忌恨的一个对手。参军曲严颇懂占卜之术,他说:“明年,北齐必因相互残杀而大乱。”韦孝宽因此命令词曲作家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就是一斛,以此隐喻斛律光。又有:“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立。”然后教北齐的小儿传唱。斛律光忠心事主,为一代名将,又帮助高纬坐稳帝座,但不贪权势,对高纬的宠臣穆提婆和祖瑁很有看法,两人怀恨在心,于是借机添油加醋地报告了高纬,说斛律光有谋反之心,劝高纬杀掉他。高纬还算知道轻重,不敢贸然诛杀如此重臣。祖瑁一肚子坏水,献计说:“不如赏赐斛律光一匹快马,就说明天要到东山游猎,斛律光一定会来谢恩的,趁机解决了他。”果然,斛律光来到凉风堂谢恩,皇帝卫士刘桃枝从旁突出,用槊猛击斛律光的后脑,斛律光不倒,回头说:“桃枝常干这样的龌龊事,我无愧于国家和皇帝,至死也磊落。”刘桃枝和三个大力士又用弓弦勒在斛律光脖子上,斛律光未做任何抵抗,从容就死。呜呼,一代名将没有死于战场,却惨死于一场阴谋。皇后斛律氏因此失宠。周武帝获悉斛律光被杀身亡的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赦其境内”,令全国放假三天。
如果说戮杀斛律光是高纬误信谗言,是昏庸的表现,那么,诛戮自己的堂兄高长恭,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小心眼。高澄(文襄皇帝)有六个儿子,其第四子高长恭封为兰陵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高长恭美姿容,面如傅粉,是一个时代的美男子。每临阵,常以一个狰狞的铁面具罩脸,以威吓敌人。邙山之战,他深入敌阵,一马当先,万夫辟易,获得大捷。其英雄气概赢得全军上下的钦佩,将士们自编自吟赞美的歌谣,名为《兰陵王破阵曲》,一时流行开来,国人诵唱,街衢讴歌,声名显著。高纬有一次便问他:“你深入敌阵,视死如归,难道不怕死吗?”兰陵王回答:“家事亲切,便不畏死。”天下都是高家的,当然是家事了。兰陵王无非是表效忠之意,可高纬却不这么想,他对兰陵王“家事”一说颇为忌讳,渐生疑忌。于武平四年,高纬赐给兰陵王一瓶鸩酒,令其自裁。高长恭仰天长叹,对爱妃郑氏说:“我戮力为国,事主惟忠,却遭见疑,是何道理?”郑妃哭劝他,不如赴阙自明,辩说无罪。兰陵王说:“天颜何由得见!”遂饮鸩从容死。
后来,雄才大略的周武帝在灭掉北齐以后,曾叹息着说:“设若两人犹在,我们要灭掉北齐,谈何容易!”
高纬虽然昏庸,却偶有识人之智,他也为此自负。高俨兴兵诛杀和士开的时候,形势混乱不明,左右误告他可能是大臣谋反,他却说:“必是仁威(高俨字)所为。”杀了斛律光以后,众人推荐高思好做大将军,高纬又说:“思好这人将来必叛。”这两件事都如他所言,左右莫不赞其神明,高纬也认为自己了不起,愈益骄纵。自己作词作曲,创作《无愁》曲,操起琵琶自谈自唱,又令男女百人杂沓和之,声势蔚为壮观,民间称其为“无愁天子”。
但北周军队和南朝陈国却攻伐不断,不久,北齐要塞城池寿阳被陈国攻陷,无愁天子开始忧愁了,也惧怕了。数遍所有的朝臣,没有谁会打仗的了。穆提婆却劝他说:“陛下何必自寻烦恼呢?即使我们尽失黄河南岸,还有河北呐,还可以作一龟兹小国。陛下还是我们的皇帝。人生如寄,唯有及时行乐才最实际,快活一日胜过百年。”宫中都是嬖臣,因此附和者多,高纬于是大喜,仿佛这样危险就不存在了。仍嬉戏糜费,横征暴敛。酣饮依旧,歌舞依旧,昏天黑地,不知今夕何夕。
高纬可圈可点的,就是对冯小怜的“爱情”,如果能称为是爱情的话。无论他怎么昏庸暴虐,他对冯小怜的宠爱却与日俱增,日甚一日。她的娇媚与荒唐,使高纬沉迷在冯小怜的玉体酥香中不能自拔,千方百计地来满足冯小怜的一切要求。甚至视战争为儿戏,视国家为儿戏。为了这位绝美至极的冯妃,高纬竟说:“只要小怜无恙,战争胜败又有何关系?”标准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主儿,北齐终于在高纬的漠视和冯小怜的胡闹中玩完。
玉体横陈
冯小怜可说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名字紧紧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后。据《北史》记载:冯小怜“慧黠,能弹琴,工歌舞”。是一位聪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她原是高纬皇后穆邪利(小名黄花)身边的婢女,而穆邪利原是皇后斛律氏身边的婢女。后主宠幸她,立为皇后。高纬也真是搞笑,总爱在丫头行里扮相公,但后宫佳丽如云,帝王德性就是喜欢喜新厌旧。不久,高纬就不喜欢穆邪利了,而是宠幸弹得一手好琵琶的曹昭仪姐妹。
曹昭仪姐妹的父亲是一个音乐家,名叫曹僧奴,从小就培养两个女儿的音乐天赋。两姐妹不但有艺术潜质,而且天生丽质,这对才色双艳的姊妹花不久就被移栽入宫。但大曹生性稳重,不善淫媚,有时还发一点世家小姐的歪脾气,被高纬剥去面皮,撵出宫去。小曹却与她的姐姐正好相反,调笑媚人,风情万种,颇得高纬欢心,不久册为昭仪,备极宠爱。并给她筑隆基堂,雕栏画栋,极尽绮丽,恩宠逾于所有后宫佳丽。
女人善妒,曹昭仪得了皇帝专宠,其她妃子心怀不满可想而知,但多数只是嗟叹自己命苦。而皇后穆邪利就不一样了,她的皇后地位决定了她是打碎醋缸最彻底的一位,也是最想想方设法除去曹昭仪的人。她使出了最卑鄙的一手,也是历代宫中屡试不爽的老招,诬陷曹昭仪有厌蛊术,高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三尺白绫,赐曹昭仪旦夕就死。
谁知除掉了情敌,桃子却被她人摘走了。一个名叫董昭仪的美女入了高纬的法眼,大受宠幸,并很快封为夫人,不分白天黑夜,如胶似漆的缠绵。把穆皇后气得要死要活的,整日以泪洗面。侍婢冯小怜貌美聪慧,又善解人意,非常同情穆皇后,穆皇后也把她视为体己人,就把满腹的委屈和不满向她哭诉。冯小怜此人是天降至宝,冰肌玉骨,明艳如玉,精通乐器,歌舞曼妙,而且聪明伶俐,很有心机。就向穆皇后献上一计,让穆皇后把她作为礼物送给高纬,她甘愿以身为饵,充当间谍,离间诸美,把高纬对穆皇后渐行渐远的爱夺回来。穆皇后认为这是一条妙计,就答应了。果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