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鬼才-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那诸葛瑾是不错,年少有为,长得是一表人才,其余人,嗯,李典长得也是不错,武艺也可以,只是乱世之中,朝不保夕,还是先探探诸葛瑾的话头吧。”张角想完,对管亥说道:“炳元,你去将李典叫来此处,我有事情要找他做。”
“是,老师,我这就去。”管亥听了,也不问缘由,直接答应道。
不久之后,李典与管亥一道,再次来到张角的房中,张角吩咐管亥出去把守,不许任何人进来,管亥听命而去。屋中只留下张角、李典二人,张角双目炯炯,注视着李典,视乎想要将李典看透一般。最终李典在张角的注视下败下阵来,道:“不知先生叫我有何事?”这是李典第三次单独面见张角,一直以来,李典一直称呼张角为先生,而不是主公。
张角却是有些唏嘘:“曼成,我知道你这次回来事有蹊跷,你可知我为何放任你吗?”
李典也不辩驳,摇头回道:“典不知,典回来只是因为叔父,却没有存下坏心。”
“实话跟你说吧,如今我大限已至,没有多少时候了,我只想问你一句话,希望你能如实回答我。”张角叹了口气,道。
李典听了吃了一惊:“什么?怎么会?”
张角点头确认,道:“是真的,如今我有一事放心不下,想要托付与你,只是,我能信任你吗?”
李典低下头,沉思不已。张角见了,在此问道:“我想知道,你说这次能回来,乃是旧友放归,你那旧友是何人?”
“琅琊诸葛瑾。”李典想了想,还是张口回道。张角听了却是松了口气,“果然跟我想得一样,那皇甫嵩最是嫉恨之人,即便是旧友也不可能随便放归。”张角起身,走到李典旁边,冲李典躬身行了一礼。
李典惊诧,霍然起身:“先生使不得,典得管将军与先生活命之恩,却是不敢受此一礼,折煞典了。”
张角却是不管这些,行过礼后,对李典说道:“我大限将至,却不是欺你,黄巾大势已去,待我亡后,黄巾再不能成事,我只有一女,如今想要保全她,只能依靠世家大族,我想要见见诸葛瑾,需要你帮助我引荐一下。”
李典想了想,说道:“我需要去一趟城外,还有,我需要带一些消息出去。”
张角见李典应下,心里高兴,“嗯,你刚回来就再次回去,需要一个重要的消息,这样吧,你就说我重病已经不能起床,在你去的这段时间,我会配合你不与人前出现,正好也方便我与之见面。”
李典很是认真的看了看张角,然后道:“好,那我回去准备一下,马上就出城,只是成与不成,我却不知道。”
“恩,去吧。”张角脸上的欢喜收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如果此路不通,那只好走另一条路了。原来张角本是为其女儿准备有后路,只是那也只是一时之计,不能长久,而且张角此时对黄巾早已死心,是以自打见了诸葛瑾,心中便生出了此念头。
李典回家,与李乾作了交代,嘱咐其暗暗准备,随时准备离开,便由管亥护送,出了广宗城,一路急往诸葛瑾大营行去。
李典见到诸葛瑾,正要说话,诸葛瑾便上前拉着李典直奔皇甫嵩营帐,路上交代李典道:“如今你身份不同,黄巾离灭亡已经不远,今后还要依靠皇甫嵩为你平掉此名声,你来大营应该先去见他的,这营寨中,什么事情都是瞒不下来的,有什么事等到见过皇甫嵩以后再说,要小心谨慎些,要知道朝中也不是那么安稳的。”
李典答应道:“知道了兄长,待会见过皇甫大人,记得啦我回你大营,我有事要与兄长相谈。”诸葛瑾点头答应。
没多久,皇甫嵩营帐中,李典让皇甫嵩屏退所有人,连诸葛瑾也避嫌退了出去。这才对皇甫嵩道:“大人,典此次前来乃是有一重要消息,不得不来,那张角如今已经病重再床,不能理事了。”
饶是皇甫嵩有了心里准备,还是被惊住了:“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见李典点头确认,皇甫嵩哈哈大笑了起来,“此事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李典摇头道:“没有,张角已经下令封锁了消息,此事还是那管亥告诉与我的。”
“好好好,此事若是真的,这广宗城不日便可攻破了,你立下一大功,待黄巾被灭,我自会为你请功,到时做得一官,也好光宗耀祖。”皇甫嵩高兴的给李典许下富贵。
“大人,典有一事相求。”李典忽然跪地不起,顿首道。
皇甫嵩沉吟,道:“你且先说说看。”
“典愿舍此功劳,只求大人在城破之时,能够饶过管亥一条性命,典定说服管亥,回家中做一普通百姓,再不出现在人前。”李典开口求道。



 第四十一章:作引荐,李典奔波

皇甫嵩低头考虑了一下,如果到时没有管亥带兵抵挡,黄巾兵便不堪一击,正好可以减少官兵的损失:“也罢,你须得注意,不要让其再次与官兵作战,我便饶其一条性命,只是却不可再犯乱。 热书阁 ”
“多谢大人。”李典见皇甫嵩答应,朝地上狠狠的叩了一个头。
皇甫嵩又交代李典,要其时时将消息传递出来,便让诸葛瑾带其归去叙话。李典告辞出来,随诸葛瑾回去营帐,待吩咐周泰亲自守在帐外后,这才让李典坐下询问道:“曼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样急急前来?要知道,如今你的处境是很危险,就算有管亥帮你说和,张角也是不会完全信任你的。”
李典见诸葛瑾关心自己,心中感激,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道:“兄长不知,如今张角已经知道我与兄长有旧,这次我出来,就是受其所托才来见兄长的。”
诸葛瑾有些疑惑:“哦,张角既然已经知道你我的关系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典转头看了看营帐,身子略略前倾小声说道:“我此次前来,乃是张角想要与兄长见见面,托我来探探兄长的意思。”
“哦?张角想要见我?曼成,你可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诸葛瑾听了更是疑惑。
李典呵呵地笑了:“兄长放心,此却是一桩好事。至于我带出来的消息,虽然是张角让我泄露出来的,我以为却是事实。那张角一直以来均是脸色苍白如雪,今日我见他时却是红光满面,就如同是回光返照一样,张角说他大限将至,至于想要见兄长,却是为了其独女考虑。”
诸葛瑾一听,有些恍然,按照时间来说,张角此时也快要病亡了,诸葛瑾倒是不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只是……
李典见诸葛瑾迟疑,就开口道:“既然兄长为难,我回去直接回了张角就是。”
诸葛瑾沉吟片刻,对李典道:“张角此人也算是一代人杰,而且我对于黄巾贼也不全是看之不起,黄巾中其实也是有着不少的豪杰之士的,若是能见其一面也是好的,说不得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两人又交流了一下对于黄巾兵的看法观点,诸葛瑾嘱咐李典最好能将此番谈话告与张角知晓,待诸事说的差不多的时候,诸葛瑾又向李典问道:“那张角可曾说过怎么样相见吗?”
李典想了想道:“这个张角倒是没有提及,不过此事却是好安排,张角既然想要见见兄长,自是不能让兄长去往广宗涉险,那皇甫嵩让我时常将消息传递出来,等下次我来的时候,让张角画一下妆,装作随从随我前来,届时兄长直接派人将其引入帐中,我自去皇甫嵩那里将其拖住,只是时间不能拖得太久。”
“咚……咚……咚……”
忽然,沉闷的战鼓声从外面传了进来,诸葛瑾听了,对李典说道:“皇甫嵩在升帐了,我必须要赶过去,曼成,与张角见面的事便由你来安排吧,我让幼平送你出去。”也不待李典推辞,冲帐外喊道:“幼平,你将李典送出军帐,小心注意些,尽量不要让人发现。”
周泰进来应下,遂带着李典下去了。
诸葛瑾匆匆赶至大帐,皇甫嵩手下将校已经到齐,见诸葛瑾赶到,皇甫嵩说道:“诸位,自二月以来,我们屡经黄巾之乱,平颍川,杀波才,战广宗,围张角,至今已有五个多月,我知众将士均已想家,只是黄巾不平,家国难安。今日,我已得到准确的消息,如今张角已然病重,大限已至,距离我们回家已经只差一步了,众将还需多加督促操练,切不可懈怠,只待张角病亡,便一举攻克广宗,届时升官拜将,也好作荣归家乡。”
众将听的沸腾,大声应喏,诸葛瑾面容平静,皇甫嵩也不有他想,自是知道李典与诸葛瑾有旧,此事如何会瞒着他。
接下来,皇甫嵩又将具体工作细分了一下,众人一一记下。诸葛瑾带来广宗城下的只有千余骑,虽然本是步战之兵,随诸葛瑾出战的这几个月下来,基本上都是在马上度过的,所以骑术精湛,丝毫不逊于精锐骑兵,而且都是百战幸存的老兵,战斗力极强,诸葛瑾听了片刻,便告辞离开。
李典来到广宗城下,按照管亥留下的联络方式,暗暗与城墙上的守兵联络,不多久,便有人将其接应上去。如今广宗城中,聚集的黄巾兵有五十万之众,所有的平民也早已被同化,街上除了出巡的士兵,再没有了闲人。李典赶至张角府内,早有管亥将其引入,李典将诸葛瑾对于黄巾兵的看法转告给张角,同时又将要安排张角出城与诸葛瑾相见的事说了出来,张角虽然有些迟疑,最终却还是答应了下来。
吩咐管亥将李典送出府门,张角漫步走出房间,也不待随从,一个人走上凉亭二层坐下,抬头望着天空,此时正值晚霞横空,远方天空上,赤红红地连成一片。一时间,张角有些发神,惺惺的坐在那里,低声喃喃道:“如今我也就如同这晚霞一般,再绚烂,终究只是过眼烟云啊!”
如同老僧坐定一般,张角微微闭目,似乎是睡着了……
远处,一女子站立在廊柱边,身子半隐,雅致的玉颜上不着妆饰,殊璃清丽的脸上褪去了羞涩,风姿卓越,倾国倾城,丝绸白袍若隐若现,内罩玉色烟萝银丝轻纱衫,衬着月白微粉色睡莲短腰襦,腰间用一条集萃山淡蓝软纱轻轻挽住,只是玉脸上掩饰不住的悲戚。
也不知站立了多久,天空早已被星星布满,夜色有些凉了,女子抖了抖有些麻木的双腿,抱紧手中的披风,缓缓走上凉亭,轻轻抚着张角鬓颊的白发,心中酸涩,眼眶不由地红了起来。
忽然,张角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可人,心绪难平:“宁儿……”



 第四十二章:有女宁,纵论黄巾

听着张角略带嘶哑的声音,女子眼中泪珠顿时倾落,慌忙转过头去,将衣袖于眼前一抹,抽噎一声:“爹爹醒了,却是女儿打扰了。”
张角看着女儿抽噎,叹了口气道:“为父没有睡着,只是在想些事情罢了,你啊,性子就是太过柔弱了,跟你娘亲太相像了。”说着,再次叹了口气。
张宁听了不去回话,将手中的披风与张角披在身上,道:“爹爹却是太累了……”
“宁儿,如今我所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今后再也不能庇护于你,我欲将你托付给琅琊诸葛家,你可有想法?”张角拉着张宁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说道。
张宁听了再也忍耐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爹爹……”
拍着张宁的后背,张角却是再次问道:“别哭了,还是先给为父说说你的想法吧?”
张宁只顾着哭,却不说话,过了良久才止住:“自是听从爹爹的安排。”
“哈哈哈……想我张角不服天地,不遵先贤,为这蝼蚁百姓,创立教派,只是权利终究是野心的根源啊。如今,最让我放心不下的便是你了,等过些时日,我会亲自去见一见那诸葛瑾,看看其人到底如何。你却是性子太过柔弱了,本来我是想将你交给管亥照看的,他却只是一个莽汉,只怕会生事端,而黄巾将校多是桀骜不驯之辈,若是将你交给别人,却是难保今后不会生出异心,你一个女子如何生存?”张角害怕张宁不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对其作了一番解释。
其实张宁虽然年纪尚小,却非是不明事理的人,跟着张角起事以来,每天也算是见惯了生生死死,年仅十四的脸上,早已不见了青涩,除了淡淡地宁静外,只余那有些麻木的忧伤。张角明白自家的两个兄弟不能成事,张宁自是也看的明白,“此事爹爹做主就好了,爹爹不在身边对宁儿来说,在哪里都是一样。”
张角听了更是心疼,暗暗决定要好好考察一下诸葛瑾,定要位自己女儿寻找一个好的归宿。“那就让我来看一看,你诸葛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吧!”张角在心中对自己道。
第三天清晨,刚刚四更天,张角作小兵装扮,与李典一道,被管亥安排送出广宗城。两人先是直奔诸葛瑾大营,未及进帐,李典撇了张角径往皇甫嵩大营去了,此次李典将城内黄巾军的守将、分布、器械等等各种情况做了详细的准备,但是要讲完估计也要一个半时辰,足够张角与诸葛瑾相谈了。
诸葛瑾早已暗暗吩咐了周泰,要其避过他人的耳目,将李典带来的人带入营帐,是以李典刚刚离开,周泰便将张角接入了帐中。
两人算是第二次见面了,张角虽然穿着士兵的着装,其出尘的气质却是难掩,也许是因为将死之人,已将功名利禄看的透彻,此时的张角眼神清澈,浑身气质似与周围的环境融于一体,观之竟如同画上之物。张角也再观察着诸葛瑾,见其面如冠玉,双目如星,双眉如剑,英气逼人,心中也是不由的暗赞了一声。
作为主人,诸葛瑾自然不会失了礼数,两人坐定,诸葛瑾对张角说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今汉室倾颓,先生既然敢揭竿而起,成一时之雄也,瑾甚是佩服,先生的做法瑾虽然不会认同,却也很是钦佩这份勇气。先生冒险到此,有话还请明言。”
张角见诸葛瑾不遮遮掩掩的直奔主题,心中更添欣赏:“那我也就直接说了,我亲自来到此处,却是想先听你对于黄巾兵的看法。”
诸葛瑾缓缓站起身,于座位旁边踱了几步,很是思考了一番,这才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说说我的看法吧,一点浅见,不到之处还请勿怪!”
说罢,再次踱了几步,缓缓开口道:“黄巾起义在前期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只是做法却有欠考虑,首先一点,不分好坏与否,将所有的士族豪强夷平就已经错了,须知社会的形态决定了,士族豪强只能削弱,却不能被夷灭,须知世家大族乃是国之根本,即便你将所有的这些全部夷平,但是有一点不知道你想没有想过,如果说,起义成功了,你手下的将校作为开过功臣,自然需要大封来安定人心,而他们,却又会成为一批的豪强。
再一点,起义军中虽然等级分明,只是你却不能对各地的义军做的完全掌控,自起义自今,各地黄巾各自为战,够听从你号令的又有多少?八州共举虽然是一个策略,只是兵力太过分散了,一旦官军反应过来,黄巾兵不堪一击,就如同如今的情况一样,各地黄巾除了被消灭,就是投降被俘,如今广宗城中黄巾虽众,于我眼中不过土鸡瓦狗之士,一战即可定也。
最重要的一点,黄巾本是以为民而起的,最后却祸及百姓,百姓畏之如虎,失去了民心的黄巾,只是无根之浮萍,灭亡只是旦夕之间,必不可能再成事。”
张角听着听着,脸色越加惨白,对于诸葛瑾隐晦的嘲讽却是没有反驳,有些颓废的问道:“难道黄巾兵就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
诸葛瑾回道:“虽然如此,黄巾兵中其实还是有很多的豪杰之士的,只是却没有落入你的眼中,就如同波才、周仓、廖化、张燕、臧霸、刘辟、龚都等,只是你却从不曾了解到这些,如今你手下能用的却只有管亥一人,难道不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些什么吗?”
顿了顿,诸葛瑾又说道:“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的汉室虽然腐朽不堪,然其根基却是尚还完好,汉室余威尚在,任何在此时冒头的人,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张角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问道:“对于黄巾兵,你最终的看法却是什么?”
“依我看来,只是一群拿了兵器的农夫而已,并不都是什么十恶不赦之人,只将其中罪大恶极之人处死,余者放归田里即可,只是我人微言轻,朝廷要怎么做,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了。”诸葛瑾也不避讳,直直的说道。



 第四十三章:倾心谈,张角断腕

张角见诸葛瑾表态,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心中最担心的,便是诸葛瑾对黄巾军敌视,不愿意接纳,世家大族对于自己,往往是恨不得斩尽杀绝,或是唯恐避之不及。如今见诸葛瑾能够以平淡的心态来对待黄巾,心中对于张宁的安排更是有了信心。
“相信李典也告诉你了,如今我大限将至,什么雄心壮志对于我来说都是空的,现在我只想着趁我尚有几天可活,给我那女儿安排一个好的去处。
其实说实在的,原本我是准备将她托付给管亥的,只是如今这世道,想必你也能看得明白,虽说黄巾之乱会被镇压下去,但是这天,却要乱了。管亥只是一个武人,还是黄巾遗孽,朝不保夕不说,说不得哪天就会被人灭杀,想要在今后安定一些,只有去依靠世家大族了。只是世家大族,又如何会瞧的上黄巾贼首之女?
再一个,自古有多少龌龊之事都是发生在世家大族之中的?是以我才会询问你对于黄巾的看法,如今我已经能够确认,要将小女托付于将军,不知将军你意下如何?”张角先是解释了一下托女之事,然后才问道。
诸葛瑾听了沉思片刻,问道:“我是可以护她周全,只是,我为什么要冒此风险来做此事呢?”
听到诸葛瑾有此一问,张角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高兴:“你能问出此话,足可见到你的心思,我自然不会白白让你来做此事的。如今你们虽然将我围困广宗,我手中却还有着一部分精锐步兵——黄巾力士,皆是我亲自训练成军的,对我很是忠诚。我将此军留给你,等我病逝,城内黄巾再也不能阻挡官兵,我会吩咐周仓、廖化两人,趁乱将黄巾力士带走,直接带往青州琅琊。
另外,待城破之时,我会让管亥、李典二人生乱,引你兵马入城,先得此首功,此二人今后也交给你来带领,希望你会善待他们。
还有一点,要知道,我张角的女儿岂会差与别人,打小起就聪慧非凡,在我准备起事的时候,就已经看透了我定不能成功。只是我这女儿,性子太过柔弱了,不然,我宁愿让她自己统领黄巾余众,单只那5万的黄巾力士,就足够保其一生之安危了,如何还用费这心思为其安排。”
稍微停了下,张角端起茶杯,见诸葛瑾脸上尚有疑惑,用右手抚着杯盖轻轻挡了几下,大口喝尽了杯中的茶水,道:“你一定是在奇怪,为什么我会找上你吗?”
诸葛瑾听了点头道:“是的,虽然诸葛家也算是一个家族,只是,诸葛家于外人看来,也就是一个小家族,虽说最近几年中声望是涨了不少,但也没有到能够让你信任的程度吧?”
张角听了呵呵地笑了:“首先一点,你不排斥黄巾,在一个,诸葛家虽然家业小,声名口碑却是不错,至少目前尚且没有传出什么龌龊之事,另外,我看好你这个人,眼光、胸襟、能力、志气等等均是上上之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本人重情义,那皇甫嵩何等样的人物,你居然能够为李典力争,此才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另外,我需要你立下毒誓,要能确保她的安全。”
诸葛瑾听完,想了又想,心中很是犹豫,黄巾力士、管亥、周仓等固然是好的,只是张宁之事却很是麻烦,皇帝还要好些年才能挂呢,自个都还得小心翼翼好几年呢,在加上张宁这个定时炸弹般的人物,想想都觉得头疼。
诸葛瑾纠结的在帐内转着圈,张角见了也不催促,反而高兴万分,诸葛瑾越是这样,他越是对其放心。良久之后,诸葛瑾停下脚步,嘴里喃喃道:“死便死了吧,放着到手的好处不要,以后是要后悔的。”
“好,这誓我发了,只是如果到时候你允诺的事情没有办到,我这誓言也就不在作数了。”诸葛瑾有些恶狠狠的说道。
说罢,诸葛瑾单膝跪地,左手高举道:“我,诸葛瑾在此立誓,愿意以性命庇护张宁,如果有违誓言,愿受万箭穿心难,黄天后土,实为共鉴。”
发完誓,诸葛瑾站立起来,对着张角撇撇嘴,道:“可以了吧,誓也发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将张宁送过来?最好在你还能动的时候,否则乱军之中,刀剑无眼的。”
张角起身,冲诸葛瑾恭谨的行了一礼:“虽然逼你立誓,但这也是迫不得已,请你原谅作为一个父亲的心情,宁儿自小母亲便已去世,是由我一手带大,以后你们见面了,你就会知道她性子柔弱的什么地步了,唉……”说完,却是长叹了一声。
诸葛瑾见了也是心酸,不由地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对张角劝道:“你放心吧,今后我会照顾好她的,有我在,没有人能欺负得了她。还是那句话,你不能等你大限到的时候才放她回来,那样太危险了,也许,你们见不了最后一面的。”
张角点头说道:“你说的我知道,放心吧,我不会让宁儿身处险地的,天命不在我,自然不能万事尽能顺心。”
稍微停顿了下,张角再次说道:“既然事情谈妥,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即便是为了宁儿今后,我也会将能够留下的,都留给你的,这些你尽可放心,至于进城之事,到下次李典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