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鬼才-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沮授接着说道:“如今我们周边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对我们产生威胁的,我等商议,让公台继续呆在东莱,如今讨董也用不上水军,是以蒋钦、韩当、徐盛三将继续留守东莱。泰山、济南两地,窃以为志才一人足矣,有汉升、文责(于禁字)两人坐镇,足以应付任何事情。东海方面,授自荐前往,只需徐荣、文丑两位将军即可。琅琊,有元皓一人即可,主公只需遣高顺将军驻守便可。此事,还需主公定夺。”
诸葛瑾听完,陷入沉思,如今讨董才刚刚开始,除了袁绍已经借助袁家发展起来以外,都还处于蛰伏期,自然不会有人前来乱打主意,想了想,诸葛瑾便拍手将此事定下:“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吧,至于云长、子义、曼成三人,便随我前往陈留,去那洛阳会会董卓。”
“诺!”留守的几将虽然不甘心,也知军令如山,自然不敢怠慢。
诸葛瑾点点头,转而对着糜竺说道:“大哥,就有劳你坐镇后方,保证我大军粮草供给了!”
糜竺起身,肃然回道:“主公放心。”
诸葛瑾呵呵地笑了,见诸事已毕,便想着要散了,只见得堂下一人站出,大声说道:“主公,末将不服,为何众人都有安排,却独独少了末将?”
“恩?”诸葛瑾见了有些恍然,竟是把颜良忘记了:“此次却是我的不是了,既然如此,文恒也随我一同前往陈留吧。”
颜良听了大喜:“诺!”
“好了,此次出征,就带骑兵三千,步兵五千,弓弩手两千即可,其余兵马屯守要地,只怕讨董结束后,诸侯间的乱战便要开始了。”诸葛瑾摆摆手,叹息一声走了……



 第七十七章:初会盟,先锋孙坚

十月,天气已渐渐转凉,官道上,黄沙漫天,隐约间旌旗飘展,猎猎有声。 热书阁
“噗……”
“砰……”
“叮……”
各种声响自官道上传出,于空旷的野中传出很远。只见一列列军士整齐行走,甲衣只见碰撞摩擦,噪声阵阵。
诸葛瑾骑在马上,脸上带着疲惫,向后转身,看了下后面很远处跟随的马车,对于跟随他长途行军的贾诩很是抱歉,一个文人,更是苦恼不堪。
“传令下去,加快行军,正午之前,一定要赶到陈留。”诸葛瑾勒住马,冲身边一个传令兵大声说道。
“诺!”传令兵接了命令,策马向后阵而去。
“将军有令,加快行军……将军有令,加快行军……”
后面阵中,不停的响起传令兵响亮的呼喊。不久,行军速度明显开始增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长长的军伍中,响起了嘹亮的歌声,粗犷、豪迈、沧桑,这乃是诸葛瑾专门派人教授的,为的,就是塑造一个理念,塑造一个军魂。
迎着日头,大军终是在正午前赶到了陈留。曹操听得诸葛瑾率军前来,忙出来相迎,此时众诸侯已经基本上都到了。两人寒暄,相携走入城中,曹操吩咐人领着诸葛瑾的兵马去往扎营,便带着诸葛瑾来到众诸侯聚集处。
诸葛瑾迎着众人目光,一一看去,还真有不少旧识:刘岱、鲍信、孙坚、袁绍、袁术等,诸葛瑾与几人打了招呼,曹操便又将剩余之人做了介绍,分别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并上袁绍等人与曹操,共计十七路诸侯,再加上代表泰山郡守诸葛珪领兵前来的诸葛瑾,仍然凑足了十八路诸侯。因为北海被诸葛瑾占据,此时孔融尚还未出京,自然再不会有其来参加会盟了。
众人会盟,或带一万五千,或带三五万人,林林总总计有三十万兵马,连营百里,浩浩荡荡。
这一日,再不见有新到之诸侯,众人便商议,歃血为盟。
营帐中,韩馥作为袁家的门生,自然起身为袁绍摇旗:“既然联盟一定,自然要推选出一位盟主,我提议,由渤海太守袁绍担任,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声望盈于天下,自然可以胜任盟主一职。”
袁术、袁遗、王匡、张超、陶谦等几人与袁家亲近之人听了,纷纷出言附和。诸葛瑾稍稍留意到,帐中其余几人神色不一,袁绍脸上洋洋得意,曹操神色微变,刘备面无表情,似乎不为所动。
公孙瓒却是看不惯袁绍如此行径,哼了一声道:“靠祖辈余荫有何能耐,我提议孟德为盟主,孟德孤身刺董,仁义彰于天下,又当先发布檄文,传檄天下,为盟主正可。”
与曹操关系比较好的张邈、孔伷、乔瑁等人听了,也都开口支持。诸葛瑾看着帐中诸人,一时间心思转念,还真是各怀鬼胎啊!
“咳……”看着袁绍渐渐有些转黑的脸,曹操轻咳一声,待见众人停下,这才开口说道:“本初四世三公之后,名望比操要高,此盟主非本初不可。”
“我等为大义而来,何必纠缠于此,瑾提议由孟德为副盟主如何?”诸葛瑾见诸人争执不下,便接口说道。
袁绍听了,脸上一喜,再三推拒了几次,这才接下,心中却是暗恨公孙。众人准备牛羊牲畜为祭品,歃血为盟,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皇天后土,实皆鉴之!”
誓毕,众人痛哭流涕。
众人回返,坐定,袁绍令其弟袁术总督粮草,后缓缓说道:“董贼占据地利,有雄关险阻,如今挡在我等面前的有汜水、虎牢两道关卡,不知谁愿为先锋,破得汜水一关?”
阶下众人看了看,一人排众而出:“盟主有令,坚愿为前部。”
只见其身量八尺五,生的虎背熊腰,众人看去,乃是孙坚。袁绍大喜:“文台勇猛,可担此大任。”
“诺!”孙坚应下,告辞而去。众人见无事,便也都散了。
“一群虎狼之徒!”回到营帐,诸葛瑾将身上甲胄卸下,莫名的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为这刘姓皇室?还是为着这天下百姓?
休息了一天,贾诩总算是缓过一些,听闻诸葛瑾说话,却是呵呵笑了:“此事主公不是早已知晓了吗?何必为此小事而烦恼,此次定然是那袁绍作为盟主了吧?”
诸葛瑾点点头:“昨日文和疲乏,瑾便没有将此事告知,文和猜的不错,此次却是袁绍做了盟主。曹操此人也是有野心的,原本我还以为其会比他人好上一些,只怕是有些走眼了。”
“哦?”贾诩有些疑惑,双眼注视着诸葛瑾,等待其回答。
诸葛瑾叹了一口气:“说真的,先前我还以为其也算是一位忠臣,今日才发现,其人也不过是一个逐名之人,我才算是知晓,其孤身刺董、发布檄文,不过是为了其名望的积累罢了,只怕这曹家,也不是那么简单。”说完,诸葛瑾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道:“如此也好,正好将我心中一些不忍抛掉,正要好好会会这天下群英。”说道这,诸葛瑾满脸豪气。
“主公好气魄!”诸葛瑾初露霸气的那一刻,贾诩心中也是激荡不已,不由得想起了当年,诸葛瑾请其出山只是说的话:“文和一身才能,这天下英雄虽多,敢用文和之人能有几人?却又有几人能如同你我这般,交心信任?”
单手摇了摇羽扇,贾诩将思绪拉回,小小的一个马屁拍了过去。
“呃……”诸葛瑾顿时被噎住了。



 第七十八章:战汜水,恶斗华雄

孙坚领军令回到营帐,命令大军收拾,准备开拔,进兵汜水关。 热书阁
说起孙坚,也是一个虎狼之辈。自黄巾之乱以后,于长沙一郡大力发展军备,此次讨董,更是将长沙一万精锐尽皆带来。又与荆州刺史王睿不和,因担心其趁自己讨董之时攻下长沙,断自己归路,率兵北上路经襄阳,便设计将王睿斩杀,更是将襄阳城中的物资哄抢而空。
“父亲,今日我见那各路诸侯俱怀异心,为何父亲要接下这先锋之职?”大军有黄盖、程普整备,孙坚便留在帐中休息,一英武不凡少年人掀了帐帘进来,有些疑惑的向着孙坚问道。
“伯符,你总是不愿意自己想,要知道,为将者,不仅是要有强大的武力,智谋,同样重要。”孙坚看见来人先是一喜,接着板起脸来训斥道。
这少年郎正是孙坚长子,姓孙,名策,字伯符,完全继承了孙坚的勇猛,杀伐果决,很得孙坚的喜爱:“凡是自有父亲下令,孩儿只要听从军令即可,何必为了些小事烦恼,还不如练武来的痛快。”孙策满不在乎的张口回道。
“你……”孙坚有些恨铁不成钢,却拿自己这个儿子没办法,别看孙策年纪不大,其武艺已经能够与自己比肩,喜欢还来不及,如何舍得惩罚:“诸侯会盟,虽看似强大,然各人自有自己算计,不能合成一心,定然不能成事。为父接下先锋之职,只要拿下汜水关,必定会声望大涨,家族落败,比不得袁家四世三公,若是没有名望,如何能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所在。”
孙策听了,眼睛一亮:“父亲英明。”不久,整了兵马,望汜水关而来。
汜水关,两面依山,峭壁悬崖,关隘立于山道中间,墙厚三丈,高约五丈,远远看去,葱郁的山体之上一座雄关昂然挺立。
董卓自听得诸侯联盟,便慌了神,最后听从女婿兼军师李儒之言,依托汜水、虎牢两道雄关阻止联军,只待日久,便可不战而破。遂遣西凉勇士华雄为先锋,领兵马三万驻守汜水关,董卓自提大军进驻虎牢。
汜水关前,孙坚领着家中家将,黄盖、程普、祖茂、凌操四人,并兄弟孙羌,儿子孙策并马向前,身后一万江东子弟肃然而立,大大的孙字旗迎风飘展,气势恢宏。
“董贼作乱,命不久矣,兀那华雄,快快献了关隘,尚能免去一死,免得破关之日,鸡犬不留!”孙坚策马上前,冲关上大声喝道。
城墙上,华雄看着城下耀武扬威的孙坚,有些不服气的恨声道:“若不是丞相下令不许我出战,定要将其头颅悬于城楼,哼……”
“将军还是先去休息吧,这里有末将守着,他孙坚就是再有勇名,也不可能攻上城楼。”华雄身边一下将接口劝道。
华雄瞪了那将一眼:“王方,你不就是拐着弯说不要我出战吗?既然某家说了不出城,就一定不会出城,跟你说话,一点也不爽利。”
王方讪笑一下,转头自与身边的李蒙、李肃说话。
“哼,大言不惭,若是想要取死,你自可前来攻城,某家就在这城楼上等你,若是不敢,乖乖给我滚回去,不要打搅了老子的兴致。”华雄自城头向外伸出身子,冲着孙坚大声叫道。
孙坚听了大怒:“来人,准备攻城。”
“呜……”旁边传令兵听了命令,将手中令旗连续挥动两下,早有号令兵将号角吹起,低沉,厚重,一直传出很远。
孙坚一声令下,只见后队立刻分出约有千人,手中各执一半人高的巨盾,上裹铁皮,举顿,前进,举顿,前进。节奏缓而沉稳,步伐几近一致,缓缓向着城墙推进。
孙坚看了,眼露满意之色。城楼上,华雄、王方、李蒙等人心中却是一沉,城中虽有三万人马,可要将城下孙坚一部吃下,定然会伤筋动骨,若是诸侯再派其他人前来,这汜水关如何能够守得住。
此次却是几人担心过头了,孙坚如此精练部队,还是受了诸葛瑾那一千精骑的影响,苦练几年方才有如此之势,诸侯中出去诸葛瑾之外,也就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尚能与之相比一下。
“杀……”
城下,孙坚大喝一声,以身作则,亲身领着兵马杀上前来,后面诸将见了,慌忙跟上,守护在孙坚身边,年少的孙策没有露出一丝初上战场的怯意,双目中爆闪出一缕精芒,隐隐透漏出兴奋之色。
华雄虽然是一莽夫,毕竟追随董卓征战多年,看见战起,心中也是热血激荡,华雄目光沉稳的看着城下一步一步向城墙靠近而来的孙家士卒,一直等到前队士兵进了弓弩手的射程,这才一声爆喝:“射……”
顿时,城墙之上箭如雨下,簇铁的箭头,射在裹有铁皮的盾上,一阵“叮叮”之声传出,不时还夹杂有火花闪出。
箭矢多了,自然不会全部落空,虽说盾牌挡住了大部分的箭矢,仍旧有不少穿过空隙,噗噗的没入**,不时有多多鲜血迸射而出。尚未至城墙边,便不断的有人倒下,后边的人却好像没有受到影响一般,踩踏这同伴的身体继续前进,惨烈的气氛扑面而起。
“杀啊……”
士兵呼喝着,接近城墙之后,迅速将云梯立起,早有士兵一口将长刀咬在口中,身体于云梯之上迅速蹿升,直奔城头而去。
“投滚木,将云梯上的人给我砸下去。”王方见了,立刻开始组织兵士搬运滚木。
不断的有人从云梯上被砸下来,不断的有着兵士向上攀登,在牺牲了几百人之后,孙坚手下终于有人开始登上城楼。
“喝……给我下去。”华雄快步走上前,一刀急如奔雷,将刚刚登上城头,还不及有反应的士兵砍杀下去,刀势太快,只见那人坠落间,笑容凝固在脸上。
华雄呸了一口唾沫,将大刀递给身边的亲卫,双手抓住搭在城墙边上的云梯,一声爆喝,将云梯直推下去。



 第七十九章:两虎争,小败求援

“咕……”
周边的士兵顿时将眼睛睁得巨大,带着不能置信的眼光看着华雄,俄而眼神中爆射出无边的光彩:“将军武威……”士气大涨,将本已渐渐登上城头的孙坚士兵压制了下去。
“可恶。”城墙上一角,刚刚站稳的孙坚见此,大怒一声,挥着古淀刀几下将身边的敌军砍杀,见身后亲卫已经站稳脚跟,便杀着奔向华雄。
“死来。”孙坚大喝一声,古淀刀划着轨迹,直奔华雄面门。
“哼……”一声怒哼,华雄将手中的长刀反手挥出,迎着古淀刀劈去。
“咚。”
一声沉闷的声响,华雄和孙坚二人各自向后退了一步,竟是拼了个平分秋色。
华雄恼怒非常,再次爆喝一声冲了上去:“啊……”
“当本将会怕了你不成?”孙坚不服气的叫道,也是挥刀杀了过去。
城楼上,华雄被孙坚接着以后,孙家将多的优势便有些展现出来,孙策、程普、黄盖等人各自领着亲兵,牢牢盘踞在城头一角,随着后面士兵不断的攀登上来,渐渐有着扩大的迹象。
李蒙见了大急:“弓箭手,弓箭手呢,覆盖射击,全部给我射向那边。”
那牙门将听了命令,却是满头大汗,口中哆嗦不停,放箭的命令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废物。”李蒙一脚将其踹翻,拔出腰间的长剑,回头冲着弓箭手叫道:“射箭,快射箭。”
不知是谁在射出第一箭之后,箭雨瞬间将孙策等人站立的地方覆盖了过去。
程普沉稳,登上城头后便一直注意个各处的情况,便最先发现了李蒙的举动,大声呼喝道:“诸位小心,他们要放箭了。”说完,闪身来到孙策身前,众亲兵更是迅速的围成一圈,将自家将军围在中间。
箭雨袭来,只见程普、黄盖等人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将飞来的箭枝挡开,附近的敌兵没有想到,自己的同僚会将箭枝射向自己,毫无防备之下纷纷中招,再也不管拼杀了,抱着头狼狈奔逃。只是箭雨之下,又有哪里是安全的呢?
第一波箭雨过后,孙策这边倒下了百多人,毕竟不是谁都有孙策几人的武艺的。与他们在城头厮杀的西凉军倒下的更多,城头瞬间便清出了好大一片空地,尚未死透的士兵躺在地上,大声嚎叫,声音悲痛、嘶哑不堪。
李蒙见了却不去管地上自己的伤兵,再次下令让弓箭手放箭,程普见事情不妙,忙招呼孙坚撤退:“主公速走,城头以不可攻占。”
一刀将华雄逼退,孙坚急剧的喘息几声:“汝之头且先记上,带来日本将必定取了。”说完转身便走,与程普等人汇合,沿着云梯迅速的爬了下去。
“呼呼……”
一手将长刀丢下,华雄顿时气喘如牛,他使用的兵器长且重,本是在马战中使用的兵器,在这城头上缩手缩脚的,顿时吃亏不少。
华雄亲兵见了,忙上前接住,将其从地上扶起。王方简单统计了下伤亡,这才上前回报道:“将军,我等损失士兵千余,那孙坚损兵却只有八百,此阵,却是我们输了。”
“什么?”尽管早已知道损失会不小,华雄也没想到会如此不成比例,要知道,他们可是在守城啊,而且守的是一座雄关。吃惊之余,华雄也暗暗庆幸,还好没有出城与孙坚进行野战,此时在华雄心中,即便是以骑兵对上孙坚的军队,都不一定能讨得好处。
这也是李儒聪明,在诸葛瑾影响下,此时的李儒再没有了历史中的傲慢,一力安排王方做为华雄的副将,就是看中了王方的稳重,正好与华雄互补。诸葛瑾这只蝴蝶,终于是再次展现出了效应。
带兵退下的孙坚,此时也是眉头紧皱,一战损失了八百儿郎,对于兵马仅有一万的孙坚来说,已经痛到肉上了。
沉吟良久,孙坚收拾心情,看了眼阶下众人问道:“你们且说说,有何计策可以将华雄诱出汜水关?”
打仗从来没有怕过谁的几人,顿时有些呆滞,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了主意,连一向什么也不怕的孙策都不再出声,这一战,西凉兵的悍勇还真是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呃,好了好了,你们都下去吧,让我安静一下。”孙坚有些无语,挥手让众人退下,此时,他才感觉到自己手下,仍旧缺乏人才啊。
在帐中坐了良久,孙坚才决定将今天征战如实上报,并且向袁绍求援。
军帐中,得到先锋孙坚的战报之后,袁绍有些惊疑不定,与手下几位谋士商议之后,决定再派遣两路诸侯前去支援汜水关,其余之人暂且等待消息。
“战报诸位也看过了,华雄勇猛,汜水凶险,更兼得背靠虎牢,以为犄角,不用担心人员、补给等问题,文台虽然勇悍,然其兵少,汜水一关却非一家可以击破的,不知诸位谁愿意领兵相助?”袁绍侃侃而谈,将问题一一指出,最后却将问题又抛给别人,到是一番好算计。
陶谦身为徐州刺史,丹阳精兵更是以勇悍而著世,闻言自然不甘落人后:“禀盟主,谦愿为助力,领兵支援。”
“好。”袁绍点点头应下,接着又催促道:“如此,还需一位诸侯共同前去,当保万无一失。”
曹操身为副盟主,见帐中一时静了下来,自然如此冷场,开口解说道:“文台勇猛,足以抵挡华雄,如今只是兵力不济,需要诸位前去助阵。”
众人相互瞪眼,谁也不愿出头,良久之后,公孙瓒起身,有些不屑的撇撇嘴道:“汜水关据险而守,我所率白马义从尽皆骑兵,不善攻城,此事还是盟主自己定夺吧。”
袁绍听了,脸色一沉,看向公孙瓒的目光更是不善,眼中凶光暴起,正要发怒间,帐中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既然大家都不愿前往,那便由我接着吧……”



 第八十章:再增兵,陶谦诸葛

军帐中,忽地陷入了沉寂,众人转头寻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身长衫的诸葛瑾不知何时站立起身,身后站着一恶汉,乃是与诸葛瑾寸步不离的周泰,与诸葛瑾俊朗的英姿衬托着,更显得气度恢宏。
曹操最先反应过来,哈哈的笑了:“若是得子瑜之助,区区一个华雄,自然是手到擒来。”
“好!”袁绍单手一拍桌面,站立起来大声叫道:“子瑜肯去,汜水关无忧矣,诸位,且回去整军,来日兵发虎牢。”
“谨遵盟主令!”众人起身,同时下拜,此时,就连一向看袁绍不太顺眼的公孙瓒,也没有再次冒头。
陶谦与诸葛瑾与众人告辞,两人并肩而出。
看着诸葛瑾,陶谦长叹了一口气:“今次若非子瑜贤侄,恐怕讨董尚未开始,这诸侯间便先征伐开了。”
诸葛瑾看了看陶谦,脸上神色不动:“陶伯父难道不知,先前黄巾之乱已经动摇了朝廷根基,如今又遭董卓弄权,废帝另立,皇室威严已经荡然无存,众诸侯又都是一方大员,又怎么会将如今董卓控制的朝廷放在眼中?想必陶伯父也知益州牧刘焉,此人汉室宗亲,不过因听闻益州有天子之气,便巴巴的跑去益州,做了一方州牧,结果呢?照样没有将皇权放在眼中。宗亲尚且如此,何况诸侯乎?”
一番话说完,不在理正听得目瞪口呆的陶谦,带了周泰便直接离开了。良久之后,陶谦才总算是回过神,他虽然有着忠君的想法,如今听了诸葛瑾一番大论,一丝开不见的念头,深深的在陶谦心中扎下了根。
诸葛瑾回来大帐,便下令关羽、周泰二将,并二千骑随其先行一步去往汜水关,剩余步卒、弓手则由贾诩带着,随后赶来。在亲卫的帮助下,将一身铠甲穿上,一手提了战天戟,大步出帐去了。
“驾……”双腿一夹马腹,诸葛瑾与陶谦带着的三千骑兵汇合,五千骑兵带起的尘土,如一条洪流,浩浩荡荡的奔汜水关而去。
望着远去的大军,徐州军中剩下的领兵将领一脸不服,显然,对于陶谦留下其领兵心中很是不喜。贾诩精明,自然不会去触他的眉头,静静地站在旁边,一声不响的闭目养神,身后八千二郎肃然而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