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鬼才-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们,随我来。”李蛮见城头鼓声大噪,知道城中援兵随时便会过来,吩咐手下将城门守军敲晕,呼喝着领着众人堵进城门洞中,不知从哪里扯了几块木板当做防具,就地布起防来。
果然,二百人刚刚站稳,城中援兵便已赶至:“你们好大的胆子,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不知死活的东西,连当朝袁家的城池都敢攻打,活腻了吗?快快放下刀兵,留你们一个全尸。”
城中,一个将领模样的人,在千余士兵的簇拥下,也不急着夺下城门,就那么的站在那里,大声的叫嚣着。神情嚣张,显然平日里,习惯了如此做派。
“呸。”李蛮不屑的出声:“袁家如何会有你们这等害群之马,平日里为非作歹,欺良霸女,简直比强盗还无耻,某家这此,正是为民请命,斩了尔等狗头。”
“呀!”守将听完,气得脸色发紫,大叫出声:“上,全部给我上,将这伙乱民杀了。”
“哈哈,爷爷怕你不成,来呀。”李蛮笑着,声音洪亮,城门洞中正好扩音,将其笑声扩大不少,如同罗汉降世,一时间将守军给镇住了。
“杀杀杀!”
“杀杀杀!”
城门洞中,跟随李蛮的二百士兵夷然无惧,大声叫喊着,便是李蛮的笑声也被掩盖了下去。
“轰……轰……”一阵轰鸣声渐渐传来,将城中守军惊的乱了起来。
“什么声音?”
“哪里传来的声音?”
“地震了吗?”
“……”
城中守军杂乱的叫了起来,阵势顿时乱了。李蛮见机不可失,大叫一声冲了上去,身后二百士卒一百多人跟随者,杀将起来。
“杀,给我上去杀,后退者斩!”守将还算有些头脑,知道此时不能乱,不然定然会被这百多人冲散,那样就成了最大的笑柄了。
“轰隆……”声响声却是更大了,有聪明的人惊叫而出:“是骑兵,是骑兵……”
顿时,千余人再不能守,任凭那守将如何叫唤也不理,四散奔逃起来。
“死来!”一声爆喝,一柄长刀直奔守将脖颈,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敌众我寡之下,李蛮显然将此语理解的透彻,挥刀直取守将。
那守将正忙着收拢军队,丝毫没有注意到,死神已经悄然将其盯上。长刀及面,在守将眼中无限放大,在其惊愕间,一刀断首,一股鲜血冲天而起。
“天空蓝蓝,艳阳炎炎……”在几个亲卫的惊叫声中,最后一个念头自其脑中闪过,接着便是无尽的黑暗。
大地颤动的更加厉害了,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旋风般的涌进城中,顿时,喊杀声更甚,连成一片,将整个城镇笼罩其中。大街上,吃食、扁担、竹筐、架子、布匹等等,散落了一地,百姓纷纷将房门紧闭,躲在家中再不出门。伴随着征杀继续,鲜红的血液挥洒的到处都是,一滩滩,斑驳,无一不在显示着,战争——残酷。
过了不久,后续大军纷纷进城,分散着将城池控制下来,李典找到李蛮,其正被杀戮刺激的双眸发红,叫喊着杀杀杀直往人多的地方冲杀。
“好了李蛮,看你这德性,这么一点战斗便成了这样。”好容易,李典将李蛮拉住,伸手将其脸上的鲜血抹掉,开口训斥道。
“呃,少爷,这不是杀的兴起吗,这些年天天练兵,可是将俺憋坏了。”李蛮挠挠脑袋,有些羞捻的说道。这个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此时竟如同一个小孩子一般,被李典训斥却不出言顶嘴。
“这次做的不错,千乘被攻下,你当取首功。”拍着李蛮的肩膀,李典笑了。
“报……”李蛮正要答话,一声长长地叫声传来,生生将其打断。
来人奔的太急,咚的一声跪在地上,不由呲了一下牙,急乎乎的叫道:“不好了将军,千乘郡守自北门跑了……”



 第一百一三章:青州定,诸葛正名

“什么?”李典吃惊的瞪着那传令兵,目光中带着些不可思议,要知道,此次进攻千乘,为了防止城中人将消息传回冀州,李典专门挑选了西门开始进攻,没成想,最后还是让人给跑了。
“回将军,王成将军已经带兵去追了。我们都上当了,王成将军领了兵马进城,见李蛮将军已经占领了城门,便领了兵马去攻县衙,在那里,我们遭遇到了激烈的抵挡,谁知道,太守府早在我们进城之后,便卷了行李跑了。等我们攻下县衙之后,府中早已没有了人影。”这传令兵乃是跟随王成一道进城的,王成领兵追击千乘县令,便遣了其回来报信。
“妈的,这下坏了。”一向文雅的李典,也不由的爆了粗口,随即转身叫道:“李蛮。”
“将军。”李蛮赶紧应道。
“我给你五千兵马,你给我将千乘周边给我荡平,将百姓遣入千乘县城,然后就驻守在千乘,记住,不许动粗,不愿意迁徙的便不要再管了。”李典口中,迅速的下着命令。
“将军放心,末将定然办得妥当。”李蛮拍着胸脯,大声应下。
李典转身,再次出声:“陈奇、孙观、吴敦。”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同时出声道:“末将在。”
“恩,仲台沉稳,还请多多照应李蛮,我走之后,仲台便先接了这千乘令之职,其他待主公将令传来,在做定夺。”李典冲着三人说道。
孙观听完,再次上前一步道,不骄不躁说道:“将军放心,观定然协助好李蛮将军。”
李典见此,拍了拍孙观肩膀:“一切便拜托仲台了。”
说起孙观,倒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黄巾之乱之后,孙观、吴敦、尹礼、昌稀四人便在泰山附近啸聚山林,过得杀富济贫的日子,短时间内边聚集了十万之众,称曰“泰山贼”。
孙观此人有大志,且为人正直,有些眼光谋略,及至后来,诸葛瑾嘱咐张宁出面,将其四人招降。后孙观主动交出手中兵权,领了兄弟四人一直跟随在张宁身边留守琅琊,程昱此次出兵,专程将四人招了出来,交给准备要领兵长途奔袭的李典带着。
“尹礼、昌稀,点起五千兵马,随我出发。”李典霍然转身,再不停留,呼喝着带兵出城,也不去追赶千乘太守,领了兵马直奔蒙城而去。此时李典,在其心中,已经做好了即将要面对袁绍大军的准备,尽快拿下蒙城,便能为其争得时间,让其着手布置。
当天夜里,到达蒙城之后,李典士卒只余两千。一路上,三千余士卒被其分散出去,将乐安郡西去之路控制起来,并下令,将周边愿意躲来蒙城避难的百姓迁徙过来。
乘着夜色,李典遣人摸进城中,如同太史慈那般,当先夺了城门。李典进兵速度太快,蒙城县在毫无准备之下,并没有纠集多少抵挡能力,天及亮时,蒙城易手。
这夜间,乐安郡守府中,太史慈生擒了乐安太守闵纯,然后以郡守令,分取各地,三日后,各地皆平,程昱领兵驻扎乐安。一个月之后,将两地事务抚平,程昱便派快马飞报诸葛瑾,一场计划中的战役,就这般完结了。
公元191年冬,汉献帝初平二年,大汉朝驸马、虎贲中郎将、琅琊太守诸葛瑾,以傲人之姿,在天下诸侯毫无反应之下,正式正名,地跨青、徐、兖、豫四州,北至乐安、济南,南抵东海,西至泰山、沛国,东靠大海,将整个山东半岛占领了下来,拥兵二十万,一跃而成为大汉朝最大的三大诸侯之一。
也就是在这一年,诸葛瑾向着长安朝廷请旨,请领青州牧。
天下皆惊。
接着,汉中传出消息,曾经联盟的副盟主、陈留太守曹操曹孟德,出兵攻占了汉中,请旨为汉中太守。
天下再次震动。有些眼光之人均已看出,这天下,再不是大汉朝的天下了,汉室江山,顷刻间倾颓。
却说诸葛瑾上表之后,不去管天下人之眼光,将治所搬至泰山,开始整合手中资源。
先是政权,诸葛瑾以青州牧的身份,将后世三省六部制度稍加处理,融入在青州一地。舍弃了三省,直接设置了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中,田丰、甄逸、糜竺暂时归属户部,礼部暂时由田丰监管,戏忠、沮授、陈宫并一干武将,暂时归属兵部,程昱暂时归属刑部,枣祗、郑浑、马钧暂时归属工部。各部相互独立,均由诸葛瑾掌控,不论官职,待今后征战,再行一一封赏。
贾诩没有归属,仍旧掌控诸葛家情报机构,华佗、张机二人,除了每隔一段时间为诸葛家及其手下一干人手看病之外,每日便是教授弟子,两人反倒乐在其中。
再就是兵权,六部之中,诸葛瑾将兵部独立出来,直接受其控制。先是下令水军一分为三,分别开至济南、东海,一部留守东莱,接着便是将各地守军进行调配,除了几个重点防守的地反,其余人全部集中在琅琊、泰山两地,组建军营,开始实行专职士兵。各地郡守兵被召集起来,进行统一屯田,组成军屯。
却说徐州陶谦,听及沮授投奔了诸葛瑾之后,惊怒间更是加快了战争的准备,只待来年开春,便出兵扬州,先远离了诸葛瑾再说。曹操听闻青州之事,暗叹其听从了郭嘉之策,为其赢得了发展空间。长沙孙坚,原本与刘表打的不可开交,闻听此事之后,愕而收兵,开始将其目标转移至荆南四郡。刘备却是忙着要与袁绍对战,一时间却是无暇理会这些。到是冀州袁绍,听闻此事之后,兵进幽州之事,竟然暂时搁浅了。
其余人等表现不一,至此,天下动荡,诸侯征伐,再也没有过多的掩饰,诸侯间矛盾,再次升级……



 第一百一四章:再升官,李儒说董

公元192年,消停了两年的董卓再次出手。 热书阁
朝堂上,董卓一行人肆无忌惮,阶下两旁,一侧立有百官,一侧全部被董卓及其心腹占住。
“启奏圣上,丞相董卓,多年来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其忠心可鉴,臣请旨,陛下当升迁丞相官职,儒以为,加封丞相为太师才适宜。”
李儒站在阶下,俯身参拜,口中之言顿时将朝堂惊颤,一众大臣顿时沸沸扬扬,嗡嗡声乱作一团。刘协坐在那里,似乎是木然了,眼光不断在朝堂扫过,见到一个个大臣神情各异,却无一人敢出言反对,不由的心中惨然。
“准了!”一个嘶哑的声音响起,声音空寂,浑然不似一个少年之人所说之言。
李儒却是习惯了,闻言面无表情,一切皆在其掌握之中,没有什么可喜之处。
“圣上不可,为朝廷尽忠那是老臣应该做的,老臣心中,汉室江山为重,四百年朝政中,从未有过太师一职,臣愧不敢受。”这一次,却是董卓那破锣嗓子吼开,将穹顶震动,颤颤有音。
刘协心中不屑:又是这一套,面上却是装出疑惑之色,转着头看着李儒。
李儒再拜:“圣上,丞相劳苦功高,若是不能封赏,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臣以为,太师之职,非丞相莫属。”
刘协眼眸深处,不屑之色更见浓郁,眼光扫过朝中百官,目露嘲讽之色:“也是,除了丞相无人可以胜任,来人,拟旨,丞相为国多年,功劳甚重,今加封其为当朝太师,诏令天下。”
“皇上有旨……”刘协身边,一个小黄门出列,声音尖锐,拖的长长道。
阶下百官大臣,除去董卓外,顿时跪了一地。
“董相国为国操劳多年,功劳甚重,今加封其为当朝太师,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董卓听完,忍不住就在朝堂之上,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张狂无比。
刘协气的脸色发青,却是不敢多言,朝政,不欢而散。
自此之后,董卓自号为“尚父”,出入皆用天子仪仗,后封其弟董旻为左将军、鄠(hu)侯,其侄子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尽皆封侯,甚至连远嫁诸葛瑾的董青,也被封作列侯,董氏一门,风光达到鼎盛。
其后,选在长安城外二百五十里处,修建郿坞,役使民夫二十五万人,声势浩大。
此时距离诸葛瑾上表,过了有三两个月,这一日,董卓府中,得到细作回报的李儒再次走入。董卓自打回了长安之后,万事皆交给了李儒打理,自己只顾淫乐,不思进取,对李儒也疏远了许多,此次若非是诸葛瑾之事,董卓几乎将李儒此人给忘却了。
“太师,泰山传回消息,三小姐那边安好,那诸葛瑾非是无情之人,对待女人更是难得的心慈手软。如今青州,诸葛瑾没有待朝廷旨意至,便已经开始对青徐两地,开始了整合。”府中,李儒刚刚坐下,便亟不可待的将自己知晓的情况说出。
“哼,孤就知道,这天下间的诸侯皆是一个样子,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那刘协小儿不过一稚童,若不是孤在此处为其镇压,如何能够让汉室江山得以延续。”董卓不屑着,却不忘为其作为作些辩解。
“太师所言甚是。”神情无悲无喜,李儒小小的拍着马匹:“太师,目前诸葛瑾已经做大,此时再想要压制已然不大容易,以儒看来,太师不但要许了其官职,还要大加册封。”
“恩?”再过白痴,董卓也听出了这其中有着猫腻,神情中带着疑惑,瞪着李儒道:“文优可是有了计策?”
“天下诸侯所争,不过为了权、利二字,当年十八路诸侯联合之时,便是为了如此。如今天下,诸侯间不断消亡、新生,从无断绝,我们西凉军势大,又占据地利,是以各路诸侯虽有征伐,却不甚激烈,无他,乃惧太师尔。”
稍微顿了下,再次接着道:“如今诸葛瑾悄然便将青徐二地占领,声势大涨,太师正好能用其来吸引诸侯间的目光。是以儒才说要大肆封赏其,不只是他,还要将袁绍、曹操二人抬起。袁家四世三公,虽说被太师屠戮一番,声望却是无人可挡,曹操如今也是混得风生水起,新近又攻占了汉中,太师正好借势,将其三人推出,天下诸侯定然会被三人刺激,大乱不远矣。”
董卓低着头,细细思考着,良久却是有些不甘的抬起头:“只是让其三人平白得些恩惠,孤心实不甘也。”
李儒此时也有些无语了,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都已经混作当朝太师了,这点蝇头小利也能看在眼中,生平第一次,李儒对于自己今后的路,产生了怀疑:“太师放心,此乃小道尔,天子在太师手中,凡是还不是太师说了算吗?”
听到着,董卓一想也是,便点头道:“此事就照着文优的意思做吧,不必禀报孤了。”
常年同董卓处事,李儒听到此处,自然知道董卓已经要逐客了,便起身道:“太师便早些歇息,儒这便去准备此事,若无事,儒便告辞了。”
“去吧。”董卓摆摆手,让李儒退下,自己去了后房,寻欢作乐去了。红袖施香,粉臂雪白,酒池肉林,董卓的生活比之灵帝刘宏,一点也不逊色。
李儒告辞离开,心中的不安却是更加厉害,此时李儒,渐渐有从董卓谋士这个圈子中跳了出来。夜间,李儒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便起身将自己关在书房中,仔细将自己这一生回忆了一番,恍然间发觉,自己竟然离死不远矣。
这么多年以来,为着董卓,坏事做绝,得罪的人不计其数,自己心中竟然一直将生命建立在董卓能够一直统治之上,想到此处,李儒顿时惊了一身冷汗。先不说其他,单单董卓无后这一事,便能将他李儒葬送,转而在想到当今天下情势,李儒眼中局面渐渐打开了,再不局限在董卓无敌这个字眼上,只觉得自己竟然头悬三尺之剑,一时间有些魂飞魄散。
终究是熬到天明,李儒出长安,匆匆去了董卓老家——临洮。
“夫君,你怎么回来了?”老宅院中,李儒妻子董氏迎上,却是疑惑的问道。
李儒摆摆手:“先不说这些,老夫人起来了吗?我有要事要见老夫人。”
董氏心中升起些许不安,却是安分的回道:“恩,奶奶刚刚起来,妾身这便带夫君过去。”



 第一百一五章:密谋论,预留后路

李儒跟在身后,看着面前这位贤惠的妻子,心中百感交集,若不是为了这个妻子,此时李儒说不得早已找了地方躲起来,隐居不出。妻子董氏,名叫董媛,虽是董卓之女,生得却不跋扈,贤惠非凡。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后院,院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正坐在院中椅子上,眯着眼睛晒着太阳。这个女人正是董卓的母亲,董卓年少时,父亲早亡,母亲含辛将其养大,也是唯一一个在董卓把控朝廷之后,骂了其却不会有事情的人。
“老夫人。”李儒走至董母跟前,轻声呼道。
老人缓缓睁开眼帘,定定的看着面前的人,缓了一缓这才看清楚来人,顿时有些高兴:“文优来了。”对于自己的几个孙女婿,老太太对着面前的这个长衫文士印象最好,董卓能够在这几年中发展的风生水起,全是靠着面前之人帮助,董家能够有今天,也多是靠其努力得来的,老人家看的很是清楚。
“夫人,你先下去吧,看着点后院,不要让人闯进来。”李儒冲董母笑了笑,这才向着身边的妻子说道。
“是,夫君。”董媛应了一声,对着老太太道了一福:“奶奶,夫君找你有事要说,媛儿便先告退了。”见老太太答应,转身款款走了。
李儒看了一眼周围,这才低下头,在董母耳边轻声说道:“老夫人,最近儒总是感觉不好,好像即将要大祸临头一般,儒此来,是希望老夫人能作出一些决定。”
董母闻言,将眼睛眯的更甚,歪着头看着李儒道:“最近一些日子,我也会偶尔觉得心慌气闷,原来文优也有此感觉吗?可是仲颖有了危险吗?文优,你将仲颖如今的状况与老身好好说说。”
李儒就这么站在董母面前,低着头,略微想了一下后,缓缓说道:“主公刚刚加封为太师,最近几年中,太师把持着朝政,性情日渐暴躁,每日间寻欢作乐,雄心壮志磨灭一空。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如今太师耳中,再也听不下他人之言,做事情全凭喜好,而且朝中百官、太师手中兵马,并不是全部都那么安稳,留有隐患不小。若是太师在日,这些都不成问题,只是,一旦太师不在了,这些问题便会爆发出来,太师这几年来,得罪了不少人,到得那时,只怕这董家,会被人夷为平地,鸡犬不留。”
说道这,李儒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这么多年的生活,只有他心中最是明白,那时的结果,定然要比他说的更厉害。
董母眯着的眼睛霍然睁大,有些不能置信:“仲颖真的结了这么多的仇家?”她一个妇道人家,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很少去过问董卓的事情,即便是有时候问起来了,董卓也是插科打诨的糊弄过去,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么的严重。虽然李儒说的骇人,董母却没有去质疑李儒,她心中知晓,李儒是不会为了这事欺骗于她的。
李儒点点头,憋了半天吐出一句:“只会多,不会少。”
大事临头,董母反而镇定了下来:“文优此来,心中可是有了想法了?”
李儒顿首,回道:“回老夫人,儒心中有一策,却是不能与太师纷说,这才过来见过老夫人。”
“恩,文优便说说吧。”董母点点头,看着李儒说道。
李儒没有直接回答,反问着说道:“老夫人可还记得太师三女儿董青?”
“当然,青儿丫头倔强死了,也不知道在夫家过得如何?仲颖也是狠心,将其送去那么远的地方。”董母脑中,闪过董青的模样,嘴角牵扯出一丝笑容,片刻之后,脸上却是挂满了担忧。
李儒见了,也是有些感叹,董家人之中,也只有董青性子像极了董母,是以最得董母宠爱:“老夫人放心,三小姐在那边过得很好,儒这次过来,也是与三小姐有些关系。我心中是这样想得,如今天下大势渐渐明朗,三小姐夫婿诸葛瑾,如今已经占领了整个青州,徐、兖、豫三地均有其涉足,其势已成,而且,此人重情义,若是三小姐出面保全家中老幼,此人定然会应允。”李儒说着,仿若是自己身处诸葛瑾阵营一般。
“哦?青儿如今已经这般有福了吗?这下子老身边放心了。”董母没有去说及董家如何,当先便是关心自己这个孙女,听完李儒所说,心中大定。
李儒再次点头确认,直将董母喜得眉开眼笑,过得片刻,李儒说道:“老夫人,儒之策便是由老夫人带着,将家中老幼妇孺带上,称作是前往探亲,如今太师得势,一众诸侯无人敢作阻拦。待至青州之后,老夫人便随着众人住下,遣了另外人等装扮,如此瞒天过海,为防止消息走漏,至今日起,便请老夫人将家中封锁,需要带去之人全部禁足在家,自世人眼前消失,如此才可万无一失。”
董母听了,陷入了沉思中,过得良久,才开口问道:“那仲颖怎么办?董家的男儿如今皆在朝中,文优可有计策将他们也救出?”
李儒听了,心中就是一凉,以如今董卓所犯的罪孽,只怕到时候自己都百死莫赎,咬了咬牙,李儒回道:“老夫人,以儒只能,最多能够保下董璜一人,至于其余人,老夫人想必也是知晓,儒在他们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没有人会听从儒之言,若是想要存活下来,就只能看老天的了。”
李儒就是不说,董母心中也是明白,她自己也就是不甘心,这才这么一问,其实她心中透亮的跟明镜似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