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懂得战争并能运用自如的最高境界,或称之“玩战争”的最高境界,孙子称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小战而能至大胜”的也算是。
达到这个境界的,刘秀是一个,毛泽东也是一个,从他们的实际表现来看,称之“战神”也并不为过。
从这个意义上说,耿弇也接近了这个境界。
在实战中,耿弇则要给大家把道理讲清楚。他胸中自有主见,坚决不同意荀梁等将领要求先打西安的建议,耐心地劝说大家:“西安听说我们要进攻,必然日夜加强防守,整天为自己担惊受怕,哪有工夫救别人?临淄则不然,我们突然袭击,他们必定惊恐,一天之内就能打下来。临淄一旦攻克,西安就孤立了,张蓝跟张步隔绝,必然弃城逃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击一得二。我们如果先打西安,敌人兵力强悍,城池坚固,一时拿不下来,就会造成较大死伤。就是把西安打下来了,张蓝还可以率军守临淄。临淄城大,他可以作为根据地呼应张步,观察我们的虚实,跟我们相持。敌人的这两支队伍联合起来,后果难以预料。我们深入敌人腹地,给养并不充足,不出十来天,就会不战自溃。大家的意见不对,听我的。”
于是,耿弇迅速挥师打临淄。
耿弇的动作太快太准太突然,半天工夫即拿下临淄。
接下来的戏就是完全按照耿弇的剧本演的了。
张蓝一见临淄失守,十分惊恐,立即率众逃回剧县他哥那儿。很简单,跑慢了怕挨打。
这样,耿弇准确把握了敌人的心理和防守虚实,他的声东击西、以小胜至大胜的战术初步实现。
这只是开始,好戏还在后面呢。
好戏还在后面
按照时下战场惯例,耿弇的讨张军行军多日,粮草供应不会太充裕,现在打了胜仗,正是烧杀抢掠的时候,至少也该到处抢一抢,改善一下生活。
张步就是这样想的。
不过,耿弇出牌未必按照常规。他严令三军,不得随意抢掠。
他这道军令的后半部分就很有意思了:大家先忍一忍,等张步来了再干这事。
这显然是要调戏一下张步,撩拨他生气。
张步并不是什么帝王之才,也没有什么帝王的胸怀,虽然没有被耿弇激怒,却以另一种方式来钻耿弇的圈套。
张步自立为王以来,曾经打败尤来、大彤等农民起义军,很自负。现在,张步听到耿弇的部署,哈哈大笑,对手下说:“当年尤来、大彤的十几万兵马我都可以就地打败,今天耿军少于他们,又都是转战疲劳,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他决定跟耿弇一决高下。
这一天,张步带上自己的三个弟弟张蓝、张弘、张寿,还有原大彤渠帅重异等人,号称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奔赴临淄,驻扎在城东,准备攻城打耿弇。
古语说,打虎要上亲兄弟,上阵还靠父子兵,张步把自己的三个弟弟都带上,可见对这场战斗的重视。他认为,自己这样搞,拿下耿弇不应该有什么问题。
在此期间,耿弇已经深刻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和战场局势,有了比较成熟的作战方案,也有了必胜的信心。
他向刘秀书面报告说:“目前我据守临淄,深挖壕堑,高筑营垒,张步从剧县来攻,人马疲惫。张步如果进攻,我诱而击之;如果逃跑,我立即尾随追击。我依城而战,精锐百倍,以逸待劳,以实击虚,十天之内,可获张步的脑袋。”
在这儿,张步军力近二十万,而耿弇的讨张军不过三万人马,兵力的悬殊是明显的。
耿弇看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没有老拘泥于敌我人数对比,而是抓住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更要命的东西:由人的精神面貌决定的真正的战斗力!虽然敌众我寡,但敌我人心差别太大,自己对胜利很有把握!
刘秀对耿弇极为信任,完全赞同他的作战方案。
有信心归有信心,耿弇认为,真正打起来还要小心应对。
套用毛泽东的话,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耿弇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再说老张,打起仗来还是有私心的。硬仗在眼前,他让重异先上,自己哥几个在后面看看。耿弇则亲自披挂上阵,率领三军出城,渡过淄水,与重异遭遇。
无论如何,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如果硬磕,张步未必能占上风。但是,耿弇想用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胜利,同时,他还想尽量增加这场战斗的观赏性。
这时候,讨张军的骑兵部队按捺不住,想冲上前去破敌。
耿弇打仗向来以快著称,手下的骑兵曾经屡建奇功,这次耿弇恐怕刚上来就把张步打痛了,不敢玩下去了,就命令骑兵稍安勿躁。
耿弇觉得这时候涮张步一把,既是必要的,也是不乏观赏性的。
他下令全军退却,而且退却的时候一定要装出害怕疲弱的样子。
讨张军故意窝窝囊囊地退回临淄城里,以城为营,在城里布防。
耿弇在临淄城内布防的同时,安排刘歆、陈俊在城外列营抗敌。
张步一见耿弇退缩,重异小胜,以为耿弇不过如此,傲气迅速膨胀,下令将士全力进攻。
刘歆迎头抗击,也不客气。
临淄城里,耿弇登上已故齐王宫的环台观战,只见刘歆与张步打得难分难解。
临淄本是齐国的国都,这里过去有王宫,有环台,历经战乱,环台早就破败不堪,可基础尚存,用来观敌瞭阵还是没问题的。
这时耿弇看准了东门外的一处目标,那儿是张步的中军所在。于是,他立即下台,跃马挥剑,亲自率领一部分精锐将士,冲出东门,杀向敌阵。
对阵时奋不顾身,专门拣硬骨头啃,是耿弇一贯的作风。
张步一见城里有人杀出,立即组织抵抗,但动作还是慢了半拍,队伍被耿弇杀得乱七八糟。
张步仗着人多,组织手下拼死抵抗。他知道,自己是输不起的。
耿弇一边指挥,一边亲自挥剑砍人。突然,一支流箭射中了他的大腿。他毫无畏惧,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随手抽出腰间的佩刀削去剑杆,继续指挥。
他神态依旧,连身边侍卫也不知道他中箭。
一方人马太多,一方士气太盛,直到天黑,大家才罢手。
第二天天刚亮,耿弇又率兵出战。
不行,还得继续打!
这时候,刘秀在鲁城(今山东曲阜)听说耿弇与张步激战,立即率部前来支援,正在途中。
知道这个消息,陈俊就劝说耿弇:“张步的人马太多,我们不如暂且闭营休养,待皇上到了再战不迟。”
耿弇根本不同意,厉声回答道:“那怎么行?皇上将到,我们做臣子的应该杀牛备酒,恭迎圣驾,慰劳百官,岂能把敌人留给皇上去打?”
打吧!
耿弇挥师出战,激励将士,以少碰多。遇上耿弇,张步只能自认倒霉。
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
耿弇率部死战,张步只有接招。双方互有攻防,耿弇一度压着老张打,老张也一度打进城里,多次拉锯,谁都顾不得吃饭。
双方从早晨打到黄昏,谁也不能吃饭,耿弇再次重创老张。临淄城内外到处都是老张手下的尸体。除了大街小巷,连城里城外的沟壕也被填满。
一般人胜利到了这个份儿上,是应该休息、上药了,但耿弇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的将军。按照他一贯的作风,不把敌人彻底打垮是不能算完的。
耿弇料定张步已经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肯定要逃,立即部署再战。
他盯准老张逃跑的必经之路,在两侧布置了重兵。
当天夜幕降临,老张果然按照耿弇的设计悄悄逃跑。
埋伏处,讨张军突然杀出!老张无力抵抗,只能快跑。
耿弇本来就是要实施追杀的,那就撵着砍吧!
讨张军打老张,边撵边砍,追杀了八九十华里,直到钜昧水边方才罢手。
这下,老张边跑边在沿途留下了更多的尸体,史称“八九十里,僵尸相属”。
除了让老张放下无数的尸体,耿弇还让他放下了军需辎重两千车。
老张毫无脾气,全靠自己跑得快才保住了小命,奔回剧县,而他的兄弟们则被打得四散亡命。
临淄之战,耿弇个人身负重伤,但他率领的讨张军打了个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歼灭战,取得完胜。
张步侥幸逃脱,但精锐部队彻底丧失,兄弟也被打散,同时面子也丢完了。
在这一战中,耿弇的胆识、谋略、豪情,甚至于动作风格得到了集中表现。
东线从此无战事
公元29年10月,秋高气爽。
当刘秀带着大部队来到临淄时,战斗已经结束几天了。
刘秀十分高兴,亲自劳军,大会群臣诸将。
刘秀对爱徒耿弇的表现十分满意,想公开表扬他。同时,他觉得自己既然御驾亲征了,就应该实行“一线工作法”,那就是在工作中除了制订原则和方案,还要保障方案的有效实施,除了动动嘴,必要时还得动动手。
刘秀在大会上说:“当年韩信攻破历下,开创了汉朝的基业。今天,耿将军打下祝阿,成就奇功。这两地都在齐国的西部,将军与韩信的功劳相当啊!但是,韩信打的是已经投降的部队,而将军战胜的却是前来进犯的强悍之师,难度大多了。”
在这儿,刘秀把耿弇跟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相比,又说耿弇的工作难度更大,对耿弇的赞誉和欣赏溢于言表。
紧接着,刘秀向张步喊话。他觉得目前老张已经是穷途末路,手里的选项不多了,要么接受统战,赶紧归降;要么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他说:“当年,田横用油锅烹杀了汉高祖的使者郦食其,后来田横归降的时候,高祖命令卫尉郦商(郦食其的弟弟)不得跟他为仇。不久前,张步也杀了朕的使者伏隆,如果他来归降,朕也会要求大司徒伏湛(伏隆的老爸)捐弃前嫌,尽释前怨。这都是相似的。”
刘秀很高兴,也正在兴头上,十分感慨,又掉转话题对耿弇说:“当年,将军在南阳春陵提出北伐、东征的宏大计划,朕还以为不太容易实现呢,现在都一一落实,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著名的成语“有志者事竟成”就来自于这儿,来自于刘秀对耿弇的赞叹。
刘秀的大会一结束,耿弇率领讨张军继续追击张步的残部。
刘秀发出了对张步统战和招降的喊话,等于是给老张留下个台阶。但是,老张实在被耿弇打怕了:两军血战到了这个份儿上,统战能统到什么程度,还是让人放心不下啊!还是再跑两步再说吧。于是,老张又跑到了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刘秀下令耿弇继续追击。
虽然刘秀在大会上公开喊话,说如果张步归顺将捐弃前嫌,但谁要认为刘秀真的就是想搭建个台阶,让老张舒舒服服地下来,那就错了。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刘秀在伏隆被害时流泪就纯属忽悠人。
刘秀当时动情地流泪,确实并没有忽悠伏隆的老爸伏湛,但是,现在他要忽悠老张。
在徒弟耿弇充分表现的基础上,他想顺便玩个动作,涮死某些人。
当张步逃到平寿时,苏茂带领上万人来救援他。
不过,说苏茂来“救援”落难中的老张,实在是对他老苏的抬举。
老苏出身于更始王朝的讨难将军,更始完了他降刘秀,因为跟盖延闹矛盾又降了刘永,刘永不行了他又投降了董宪,几个月前老董在昌虑被刘秀亲自指挥大军打败,他没有办法,只好投奔张步。
所以,老苏作为著名叛徒,刘秀必毁之人,是在屡次反水均没有什么如意的发展之后,仓皇“投奔”张步的。
眼下,到了平寿,苏茂装出一副关系很铁的样子,对张步关切地说:“像邓奉率领的南阳精兵,像延岑那样勇敢善战的将领,耿弇都能把他们打败,大王您为什么非要主动去进攻他呢?您既然招呼我来,为什么不能再等一等呢?”
张步本来就没有帝王气概,眼下被苏茂一问,确实不好意思,说道:“惭愧惭愧,我无话可说。”
在这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败将不可言勇,失败的“王侯”亦然。被人家扁了,还能说什么呢?老张过去的趾高气扬完全没了。
得知张步、苏茂见面了,刘秀并不担心。他知道这是两个酒肉朋友,完全可以从中挑拨离间。
他派人分别告知两位:“你们哥俩儿谁能先把对方干掉,并投降,我就封谁为列侯。”
苏茂的心情很复杂。
自己出来混以来,在更始时期就做了将军,但后来一直不顺,虽然多次叛主,可都没有得到过什么多大的好处,职务老是停留在将军的层次上。现在,刘秀开出了列侯的价码,谁能不动心呢?
不过,刘秀心机颇深,他会原谅自己吗?
张步则没有老苏考虑得这么复杂。
自己跟刘秀前世无冤,今生无仇,只不过大家是近来在谁当一哥的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既然跟他争不过,就归顺他吧。
要归顺还得快点,因为苏茂比自己擅长反水,他要是抢了先,自己什么都完了。
于是,老张以很快的速度割了老苏的脑袋,派专人送给耿弇,要求投降。
为了表达自己投降确实是发自内心的,老张极为隆重:自己光着膀子,背着斧锧,来到耿弇的军营大门递送投降书。
古时谁要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光着膀子请罪就差不多了。要是谁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已经是表达了极大的诚意,比如,廉颇、蔺相如的故事。
但是,老张觉得自己已经对刘秀佩服得五体投地,投降的诚意无与伦比,就背着一把铡刀的底座来了。斧锧,就是当时流行的作为刑具的铡刀的底座。
耿弇接受了张步的投降,但不敢擅自处理,就用驿车把他送到剧县刘秀那儿。
刘秀果不食言,赦免老张,并封他为安丘侯。同时,刘秀还安排张步的老婆孩子也居住在洛阳。
张步的三个弟弟本来就是跟着哥哥混的,正在逃亡,一见哥哥这样了,立即跑到自己所在地官府的监狱,自求处罚。
刘秀见哥几个这样了,下诏都给予赦免。
在张步面前忽悠来忽悠去的王闳一看这个势头,觉得单靠自己也弄不出什么大动静,也干脆来到剧县,归降了刘秀。
平寿那儿,善后工作还要耿弇来做。这对他来说就很简单了。
耿弇带兵控制平寿,发现老张的部众还有不少,群龙无首。
这好办。耿弇让人竖起临淄、泰山、高密、琅琊等十二个郡的旗帜,发布公告,要求原张步的部下都必须按照自己的籍贯到旗帜附近集合,否则定扁不饶!
张步的部下纷纷赶来,按照耿弇的要求集合。
耿弇一清点,发现还有将士十多万人,辎重七千多辆。
于是,耿弇把军需辎重全部分给这些老张的将士,一律遣散,让他们都回老家种地去。
接下来,耿弇顺便进军城阳(今山东境内),收降了五校等农民义军和地方武装,彻底摆平了齐地。
刘秀当然很高兴,命令耿弇班师回朝,任命陈俊为琅琊太守。
蠢人的馊招——张步的结局
顺便说一下老张的结局吧。
老张带着家眷居住在洛阳,乍看是个列侯,其实跟被软禁差不多,心情相当的郁闷。
他虽然被封侯,但跟刘秀那些同样被封侯拜将的徒弟和粉丝是不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实权,对自己曾经自立为王的事也不好意思跟人提。
一个曾经自立为王、不可一世的达人,被刘秀打得鼻青脸肿,靠出卖哥们儿(苏茂)才保住了小命,求得了平安。现在待在京城无事可做,抬眼看看周围还都是陌生人,想出城走走都要打报告,郁闷啊!
说他老张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感觉是有理由的。他本应该明白,自己搞到这个份儿上,好好活下来就行了,但是,老张就是老张,偏偏活得不耐烦。
他在洛阳当寓公的这几年,正是刘秀四下征讨、平定天下、开疆拓土的时候,也是刘秀文治武功使越来越多人服气的时候,但是他偏偏不服气。
不知道老张是怀念自己称王的时光,还是羡慕刘秀的帝王生活,他想东山再起。
有梦想当然是好事,但当一个人老是拼命去干自己不可能办到的事,梦想就会变成妄想,悲剧就会发生。
公元32年夏,老张瞅准一个机会,带着老婆孩子悄悄逃出洛阳,跑到临淮,跟弟弟张弘、张蓝会合,想另起炉灶,再图发展。
不知怎么的,老张的另一个弟弟张寿没有参加这个聚会,老张哥儿仨密谋半天,想出来一个很馊的主意:召集旧部,乘船进入东海,先拿下家乡琅琊等地,再扩大战果。
这个主意之所以很馊,是因为:一来不合天时,在自己败得一塌糊涂、别人如日中天的时候找人打架,多少有点不识抬举。二来不占地利,好男儿志在四方,要发达未必要在自己家乡。再说,有陈俊这个猛人在琅琊,一般人是很难搞七搞八的。还再说,按照现有的条件乘船入海,能对付了风浪就不错了。三是不聚人和,刘秀摆平齐地的同时,迅速安排陈俊这样的人才治理地方,原来的地方军政干部纷纷归顺,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就连强盗都望风而逃,你老张想翻盘,凭啥?
主意很馊,可张步还是照着干了。
这就很简单了,刘秀的琅琊太守、猛人陈俊立即率兵追击,很快撵上,将老张及其家眷随从就地斩首。
这样,刘秀御驾东征,成功夺取了对刘永、董宪、张步三大割据势力战斗的胜利,顺便消灭了庞萌、苏茂等叛将,摆平了其他一些名气不太大的地方武装。
有一个时期,东方太平,东线无战事。
这样,刘秀在王朝初定的时候,再干其他事就省心多了。或者说,刘秀没有了东顾帝乡之忧,就可以干很多事了。
第二十五章 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阴丽华
阴兴同志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因为他的这一切,正是老百姓对干部所要求和期盼的:
一是老老实实做事。无论是组织具体琐碎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是跃马扬剑征伐疆场,阴兴都以高度的负责精神,全身心地去做,而且力求做到最好。
二是干干净净做人。他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不仅从不谋私,而且还经常用私财接济同事亲友,身居陋室,手无余财。
三是谨慎谦逊地对待利益。他只知道默默无闻地干工作,不主动追逐名利,反复辞让权位,既表现了高洁的品格,也顾全了大局。
四是公道正派地对待干部。他好交友,善交友,举贤不避仇,不唯亲,不仅把私交处理得很得体,于工作又做到了“任人唯贤,公道正派”。
这是一个完全可以作为榜样的人,不同朝代的干部都应该好好学习。
从老婆孩子说起
自公元25年6月登基开始的好几年间,刘秀都是极为忙碌的。
他既要安邦,也要治国;既要文治,也必须武功;既要把工作干好,又要照顾好家庭。他要削平各地的地方武装和割据势力,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国民经济,改善百姓生活,要正确对待和妥善安排自己的徒弟、粉丝、开国功臣、归降达人和各级干部,当然,他还要很好地处理自己的各种家务事,实在是太辛苦。
家事当然得从老婆孩子说起。
刘秀年轻时暗恋阴丽华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了。他年轻时到京城长安上大学,在感慨自己的人生理想时,就把当京城的公安局长、娶阴丽华做老婆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公元23年6月,他挟昆阳大捷的余威,如愿以偿地娶了阴丽华。这时候,阴丽华年方19岁,他则是大龄青年,28岁了。
新婚生活当然是如胶似漆的,但世道太乱,战事太紧,新婚不到百日,刘秀被更始帝刘玄派去洛阳出差,就安排阴丽华回新野娘家去住了。
新野并非乱世中的诺亚方舟,老是被各方势力打来打去。
这时候,阴丽华的同父异母哥哥阴识在更始的将军邓奉手下任职偏将军,随邓征战,打下了淯阳(今河南南阳南),阴家全家就随军来到淯阳,住在邓奉的军营里。
这段时间刘秀很不得意,他虽然因昆阳大捷而名震一时,娶了自己的梦中情人,但也引起了更始“劣币”们强烈的嫉妒。这些“劣币”们对刘秀兄弟砸黑砖,使绊子,挖陷阱,必欲除之而后快。刘秀的大哥刘縯被害,他本人也受到排挤。
这次,他被派去洛阳出差,是去为更始王朝整理宫殿等办公、生活场所,也是个粗活累活儿,是“劣币”们想进一步排挤他,不让他染指更始的核心业务。
怀才不遇,功高不赏,骨肉被害,自己还要硬着头皮去干重活儿,刘秀的心情是相当郁闷的。
阴丽华是个接近完美的女人,不仅品格高洁,知书达理,温柔娴静,而且容貌堪比天仙,她先是温柔地安慰新婚的丈夫,又默默地回到娘家。在这个男人都在忙于打仗和被打的岁月里,她只能和娘家人一起,默默地真诚地为刘秀祝福。
刘秀干完洛阳的活儿不久即出差河北,他这次已经打定主意要独立发展了。公元24年3月,也就是刘秀在娶了阴丽华九个月之后,又在真定娶了郭圣通。
这是一场政治婚姻,但政治婚姻未必都没有真感情。刘秀跟郭圣通就是有真感情的,对郭圣通十分宠爱。
这样,刘秀在登基之前,就至少有了两个老婆:阴丽华、郭圣通。
之所以说“至少”,是因为还有一个人物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