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阴谋与仕途-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因还要从安史之乱讲起。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与朝廷抗衡。为了牢固控制军队,节度使一般都挑选精兵作为牙军(即亲兵或卫兵,乃是节度使的私兵,最早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所设,这就是有名的魏博牙军)。唐末混战中,朱温终结了大唐帝国。后梁以及后来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由牙军发展而来的禁军都是军队的主力。
牙军因其超强战斗力成为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但事物都是两面的,这些牙兵往往桀骜难制,动不动就会反噬。牙兵恃宠而骄,多行不法,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民主〃意识浓厚,甚至敢逐去主帅,另选他人。例如前边提到的魏博牙兵,一百五十余年间,主帅史宪诚、何进滔、韩允中、乐彦祯、赵文弁、罗弘信的废立,都经牙兵之手。后梁太祖朱温则死于牙军刀下。历史上有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也是被叛乱牙兵乱箭射死,而叛乱的起因只不过是一则谣言,魏博牙军立刻军心动荡。这时魏博军节度使杨仁晸手下有个叫皇甫晖的人见局势混乱,便想混水摸鱼,来个富贵险中求,于是纠合同党劫持了节度使杨仁晸,逼迫杨仁晸同谋富贵。杨仁晸不从,被一刀砍死,乱兵便强行拥立指挥使赵在礼做乱。李存勖得到消息后,派出李嗣源前往魏州平乱。令李存勖想不到的是,李嗣源借机与乱兵合流,回攻李存勖。李存勖不肯拿出钱来奖赏手下牙军,手下牙军就不肯为他卖命,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本是个戏子,靠演戏坐上了这个职位。他见李存勖气数已尽,于是煽动士兵自谋富贵,果然一呼百应,应者云集。李存勖中箭身亡,一代英豪就这样死于宵小之徒。这些牙军的嚣张跋扈、胆大妄为由此可见一斑。
到世宗时,世宗借高平之战的机会,对禁军进行了整顿,骄横的禁军才稍微收敛一点。
甚至到了宋太宗时期,禁军仍然蠢蠢欲动。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出兵燕云,一日夜里,太宗忽然不知所向,军心立时慌乱,这时就有人计划拥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为皇帝。后因太宗很快返回,这件事情才不了了之。
所以不要自以为是地将陈桥兵变这些禁军士卒看成是完全被动的棋子,只知道傻乎乎地听从上级将领的命令。这些士卒们是否受人蛊惑唆使,我们无法断定。不过以牙军甘为富贵冒生死之险的优良传统来讲,他们完全有可能自发作乱。我们不能因为赵匡胤是兵变的发动者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赵匡胤身上,一口咬定是赵匡胤派人烧起了第一把火。不过,赵匡胤既然早已下定了政变的决心,如此重逾泰山的大事,怎么会呆呆地等时机会自己出现呢?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是一定的,做好了在背后煽风点火的准备也是一定的,如果士卒自发地生出异心,则在一旁火上浇油,如果士卒暂时没有生出异心,那么就挑唆催生出士卒们的异心。
这些禁军士卒将领都是一些投机分子,他们将自己的功名富贵押在了赵匡胤身上,希望自己的投机行为能够为自己带来巨额回报。士卒们出来当兵打仗是为了荣华富贵,哗变也是为了荣华富贵,奔的都是最直接最实在的东西,谁都不是傻子,会去做那没有好处的事情。先前哗变的那些士卒是这样,陈桥兵变的这些士卒也是这样,后来打算拥立赵德昭的人还是这样。说他们是些政治投机分子并不为过。后州开国皇帝郭威政变后,为了酬谢那些将他推上皇位的士卒,特地允许他们事成之日可以在京城大掠三日。也就是说,这些人可以以朝廷士卒的身份行土匪之实,公然进行抢劫,而且绝对不用担心受到追究。这等好事,哪个不抢着去做?
赵匡胤既然早已计划好一切,又怎么会像个傀儡一样,听凭那些投机的将士为所欲为。他挽住辔绳,严肃地对将士们说:〃你们既然贪图富贵,推举我为天子,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吗?你们如果不肯听,这个皇帝我是不能做的。〃众将一听,纷纷滚鞍下马,齐声说道:〃一切听从皇上的命令。〃赵匡胤见这些人肯听自己的话,放下心来,对他们说:〃诸位兵变回京,少帝和太后是我们的主上,不得惊动侵犯;朝中公卿大臣与我同堂并立,也不得对他们有所欺凌;朝廷府库、官宦及百姓人家,不得抢掠。服从命令的,我会重重有赏;敢有违命不从者,严惩不贷!〃众将再次下拜,凛然受命。三项要求提出并得到这些士卒的肯定答复后,赵匡胤和禁军士卒们的政治交易就此达成。回京途中,这些叛乱士卒果然队伍严整,沿途秋毫无犯。
第三编 陈桥兵变 第42节:谁主沉浮(3)
有个问题就出来了,赵匡胤为何要借口北汉、契丹联合进犯,多费一番周折将部队拉到陈桥驿来发动兵变,何不在京城直接动手?
这正是赵匡胤的聪明之处,最直接的方法未必是最好的方法。赵匡胤的威信在于战功,他的资本在于军队,要政变就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军队这个优势,而不是跟柴家竞争民望、财力等等。只有借口战事,赵匡胤才能顺利实现对军队的控制。将军队带出京城,可以削弱柴家对军队的影响(心理影响力是很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战争的借口,可以让士兵认识到自己的祸福荣辱与赵匡胤息息相关,通俗来讲就是可以让士兵认识到自己和赵匡胤是一根线上祸福与共的蚂蚱,这样士兵就会完全依赖赵匡胤,而不是依赖留在京城里的柴家幼儿天子。
任何事情迈出第一步都是最困难的。当远离京城,即将踏上生死未卜的战场时,这些士兵会比在京城更容易迈出他们的第一步,更容易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赵匡胤很好地把握了士兵的心理,因势利导,等着这些士兵迈出这关键性的第一步,找到自己新的依托——赵匡胤。等他们回到京城,当他们面对原来的依托——柴家小天子时,他们内心对柴家天子的那份恐惧和敬畏已经烟消云散,柴家小天子不再是那个神秘的〃天之子〃,而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原来的那份恐惧和敬畏已经全部转移到赵匡胤身上了。
通过一次子乌虚有的敌国入侵,赵匡胤成功地将军队拉到了有利的地点,然后稍微一把火就把生米做成了熟饭。如果是在汴梁京城,也许等不到饭烧熟,这把火就被柴家以及朝中的大臣们给集体扑灭了。看似简单的一把小火,在哪里烧、怎么烧、什么时候烧都是大有文章的。
由于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作内应,赵匡胤的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开进了汴梁仁和门。紧接着赵匡胤派部下潘美去见执政大臣,说明事情的原委。这时早朝已经结束,宰相范质和王溥还没来得及回府,突然闻听兵变的消息,顿如晴天霹雳。范质抓住王溥的手,后悔莫及,说道:〃我们没有查清情况就仓促派兵出征,以致有今日大祸,罪莫大焉!〃激动之下,范质指甲深入王溥皮肉之中,几至出血。王溥无言以对。
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听到政变的消息,自内廷急奔回家,准备召集士卒抵抗。不料,半路上遇到赵匡胤的部下王彦升。韩通狼狈逃回家,前脚刚进门,王彦升后脚跟着就到了,韩通死在王彦升刀下。王彦升杀得兴起,一时收不住手,连韩通的妻子和三个成年的儿子也一块杀了,只剩下几个小孩子幸免遇难。这是陈桥兵变过程中唯一的一次流血事件。
赵匡胤见大局已定,下令士兵们各回军营,自己也脱下黄袍,回到殿前司公署。他当然不是糊涂了,而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该办的事自然有人会去办,不必他东跑西颠,只要在公署里等着就是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宰相范质、王溥在将士的逼迫下来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一见到范质、王溥,眼泪立时就来了,动情地对范质说:〃我受世宗厚恩,如今为六军所迫,一至于此,愧对天地,该当如何是好?〃范质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军校罗彦环就厉声喝道:〃我等无主,今日一定要拥戴太尉做天子。〃赵匡胤假意〃叱之〃,罗彦环却丝毫不惧,〃不退〃。范质等人手足无措,不知所为。王溥第一个抗不住了,跪了下去。事已至此,范质无奈之下,只得随在王溥后面参拜赵匡胤,口呼万岁。连宰相都屈服了,整个文官系统再也没有异议。
紧接着,范质等人请赵匡胤到崇元殿举行禅位典礼,召集文武百官就列。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时分,排班就绪,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可是事到临头才发现,周恭帝的禅位诏书竟然忘记了准备。没有禅位诏书,这出戏就没法唱下去了。眼看就要僵在那里,有人出来雪中送炭了,只见翰林学士陶谷从袖中取出一份诏书,说道:〃诏书在此。〃事急从权,没有人顾得了那么多了,陶谷拿出的这份诏书就成了正式诏书。赵匡胤行礼拜受了小皇帝的禅让诏书,接着,换上皇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文武百官叩头称贺。年仅三十三岁的赵匡胤就这样登上了皇帝宝座。
赵匡胤
紧接着,赵匡胤将柴宗训封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
至此,赵匡胤顺利地登上了皇帝宝座。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阶段的四个步骤。第一步,以北汉、契丹联合入侵的消息制造紧张气氛。第二步,等待朝廷做出反应,掌握军权。第三步,黄袍加身,造成既成事实。第四步,回京称帝,大功告成。四个步骤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称得上是天衣无缝。
第三编 陈桥兵变 第43节:恩威并施(1)
4。恩威并施
皇帝宝座已经坐上了,却不代表事情已经完成,登上宝座不过是政变的第一阶段罢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稳定政权、安抚众人、镇压不服者。这是政变的第二阶段。皇帝的宝座不是安乐椅,而是烈马的马鞍子,不是那么容易坐的。骑上这匹烈马不是最终目标,在马鞍子上坐得安稳,坐得长久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仅仅是坐上宝座便手舞足蹈、得意忘形,那么必然很快就会狠狠地摔下来。所以赵匡胤虽然顺利地登基称帝,但是他的面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去解决。
政变不是请客吃饭,每次政变都伴随着阴谋和流血,所不同者流血多少而已。政变后最重要的就是稳定,这种稳定不仅是物质利益上的稳定,也包括心理上的稳定。物质利益上以尽量少触动原有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利益为好,当然如果能够再施以恩惠那更是锦上添花,皆大欢喜。
像朱棣那样政变成功之后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只能是在军事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能实行。赵匡胤是不敢的,不要说做得像朱棣那样,即使是做到朱棣的一半,赵匡胤的大宋就会成为后宋,五代十国就会变成六代十国。
初步稳定之后,就该论功行赏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决计忽略不得的。你想那些将士冒灭族危险奉赵匡胤为帝,又岂是因仰慕赵匡胤人品高尚、高风亮节等等这些空话套话而为之?一言以蔽之,为了升官发财而已。赵匡胤眼里的将士如同一把可以助他夺帝位、平天下的宝刀,将士眼里的赵匡胤如同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这些人盯着赵匡胤,心里想得却是豪宅、美食、俏妇、华服。政变中,赵匡胤和将士就已经达成协议,如今赵匡胤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帝,是履行自己承诺的时候了。
辛亥,石守信由义成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改为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高怀德由宁江节度使、马步军都指挥使改为义成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张令铎由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改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侯,王审琦由殿前都虞侯、睦州防御使改为泰宁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张光翰由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嘉州防御使改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赵彦徽由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改为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
己未,镇安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虞侯武安韩令坤改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慕容延钊升为殿前都点检、昭化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
壬戌,归德节度判官刘熙古升为左谏议大夫,掌书记赵普升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宋、亳观察判官吕余庆升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摄观察推官沉义伦升为户部郎中,归德节度副使张彦柔领池州刺史。
甲子,殿前都虞侯匡义领睦州防御使,赐名光义。
戊申,赠韩通为中书令,以礼葬之。后周旧臣分毫未动,一如从前。
如此,政局稳定,皆大欢喜。
赵匡胤夺江山,篡帝位,欺凌孤儿寡母,虽然善后工作做得比较好,待柴家人颇为宽厚,终究是德行有愧,难免受人诟病。而后赵匡胤暴死,其弟赵光义以莫须有的金匮之盟登上皇位,对太祖一脉大施辣手,将皇位传与自己一脉,做得很是过分,后世大多数人觉得他不但才能比不上他的哥哥,更兼狠毒无比,都不大喜欢赵光义。待到靖康之变和元灭南宋后,便有因果报应的说法出现,竟也丝丝吻合,很是契合大多数人的心态。
这些因果报应的说法是这样说的。靖康之变时,徽宗、钦宗〃北狩〃(无耻!),〃随同陪行〃的有皇室、后妃、大臣三千多人,并宫女仆役、金银财物无数。唯一逃得性命的是赵构,赵构泥马渡江,延续宋祚一百五十年。但是赵构在颠沛流离、四处逃命的过程中受到惊吓丧失了性能力,而他的独子后来偶然受惊竟至死去,高宗无法,只好在太祖一系中挑选了两个人过继过来,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这样一来,一百多年前被赵光义夺走的皇位重新回到了太祖一系手中。再过了一百年,蒙古铁骑席卷而来,南宋虽拼死抵抗,仍不免灭亡。1276年,元兵攻占临安,年仅七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和母亲全太后沦为阶下囚,被元军押解北上,一路之上好不凄惨。这两件事被有心人挖掘了出来放在一起加以对比,果然令人动容,似乎天道循环,报应不爽的因果报应确是天地间至理。
历经千余年的佛教文化浸润,因果轮回观念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影响既深且远。所以,每个读到这段文字的人大概都会在脑中闪现出因果报应的念头,由此可见佛教思想影响之大。不过,佛教的因果报应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并不因为信佛的人多,所以说的便一定是对的,少数人觉得不对的就一定是错的,是非对错并不与人数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因果报应之说因为人为地界定因果联系,所以谬误甚多,在某些地方已经走上歧途。按高僧慧远的说法,因果报应有三种形式: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即当世受报;生报者,来生受报;后报者,来世并不受报,不拘多少世,或百世千世,总之逃不掉便是了。只不过佛家是如何确定这一定就是当初陈桥兵变和赵光义弑兄的恶果呢?赵构无奈下将皇帝转交太祖一系乃是他自身的原因,与当年赵光义弑兄有何关系?末代小皇帝和太后被掳乃是因为蒙古人强大,攻灭南宋,又与当年陈桥兵变有何关系?凡因果关系,总得能够向人证明,确有明证才能让人信服。佛家所谓的现报,还有一定的道理,生报便有些勉强了,至于后报就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玄异得很,佛家把持话语权,一口咬定便是如此,他人也无法验证,始终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往往只好默认。反正因果报应说的话语权握在佛家手里,尽可以把自己无法讲明的事情推到生报和后报,佛家也就到处穿线,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把两件事情拿来穿在一起,找不到明显联系的,就开始编造故事,硬扯在一起。例如,佛家故事说苏轼前世为五戒和尚,因与一女子红莲有了苟且之事,因而坐化,转世为苏东坡。又说周世宗柴荣因灭佛而横死。另有一个故事就更是骇人听闻了,说是明代方孝孺乃是红蛇王转世,因方孝孺的父亲开挖墓地发现红蛇群,尽数焚死,故红蛇王转世为方孝孺,故意激怒朱棣灭方家十族,从而大仇得报。
第三编 陈桥兵变 第44节:恩威并施(2)
种种荒诞不经、古怪离奇且无法验证之事,所在多是,不一而足,稍有辨别力的,就可以看破佛家因果轮回以及这故事背后的险恶用心。
将这种观点应用于历史考察中,岂不谬哉?
陈桥兵变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其他的就不必说了,单看赵匡胤与柴家实力对比就可以了。首要的是兵权掌握在赵匡胤手中。赵匡胤作为殿前都指挥使,亲信遍布禁军,能与殿前司抗衡的侍卫司最高长官李重进又被排挤出朝廷权力中心,侍卫司实力大减,禁军成了赵匡胤的禁军。如果没有这样的军事保证,赵匡胤的兵变是不可能兵不刃血地成功的。胜利并不取决于己方有多强,而是取决于相对实力对比,即对手有多弱。柴家一方,柴荣的死令柴家实力大损,此后柴家既没有兵权,也没有权威,处于仰人鼻息的极度危险境地。柴家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在李重进这个柴家守护者被排挤出去后,柴家除了他们的皇室地位,就剩下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道德观了。
精英(例如文人、武将)和百姓对一个王朝的忠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这个问题并不像11=2那样简单明了。对一个王朝的忠诚并不仅仅局限在物质利益层面上,它还是一种心理和道德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对已经熟悉的事物慢慢形成一种惯性的认同心理,当面对一个王朝的时候,这种惯性的认同心理就是忠诚。
只不过这种认同心理虽然普遍存在,却是若有若无,很难成型,而且极其脆弱,很容易被打破。能够强化这种认同心理的是文化的道德观。文化上的道德观是成型的,文化的载体使其代代流传下来,并不断强化、改进。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道德观剧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这种文化道德观也是支撑一个王朝的隐性力量。
但是从唐末到五代十国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频繁战乱和走马灯似的改朝换代已经打破了这种心理的认同和文化道德观。文化的力量屈从于武力,文化在险恶的环境下艰难地生存着。
精英对王朝的忠诚首要的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上。这些人长久以来接受儒家道德的熏陶,有些人比普通百姓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但是绝大多数的精英在物质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并不反感改朝换代,当然更不会去反对。所谓道德,不过就是他们的遮羞布。
同样,也不要奢望在这种环境下,挣扎于生存线上的百姓还会有心思去考虑对一个王朝的忠诚问题,获得一块馒头要远远比这些虚无缥缈的问题更为重要。
一个百年王朝所能获得的臣民忠诚这在五代十国是看不见的。在五代十国这种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混乱环境下,忠诚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没有人会把它当回事。
所以,柴家真正拥有的优势少得可怜,除了皇帝的称号和微弱的道德优势,他们什么都没有。刀尖铸成的宝座是不能坐的,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悲剧。
而赵匡胤一方的不利因素:无。赵匡胤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到位,皇位对他来讲,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他需要克服一下内心一点点的道德罪恶感,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只要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只要在策划阶段和计划实施后能够用利益交换获取一些重要人物的支持或默认,那么这场政变就水到渠成。
现在,有必要分析一下政变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他们在这政变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的收获了。
赵匡胤:他是当之无愧的导演和幕后黑手,也是最大利益——皇位的获得者。
赵普:操盘手之一,政变之夜,他将狂躁的将士们的力量收拢住,使一切都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他的收获是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后来能成为宰相就是在陈桥兵变时打下的基础。
赵光义:操盘手之一,他的收获是睦州防御使,这个职位并不高,不过这只是开始的职位,后来赵光义步步高升,最后不明不白地当了皇帝。陈桥兵变中,他表现得很是积极,对照后来的事情分析,赵光义当时的积极很是可疑,兄弟友爱的成分占多大比例值得怀疑。
石守信等一班武将:他们是陈桥兵变的主力,这些人求仁得仁,每个人得偿夙愿,升官发财不等。
参与政变的士兵:这些人是政变的基础力量,史书记载赵匡胤登基后赐内外百官军士爵赏,以他们的功劳所得应该颇为丰厚。
丞相:范质和王溥当然不倾向于政变的一方,当初仓促出兵的决定帮了赵匡胤的大忙,不过那是无心之失。当得知叛军进城的消息时,两人纵有回天之心,也无回天之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两人继续担任了四年宰相,至乾德二年(964年)同日罢相。不过赵匡胤对他们还是蛮照顾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