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化工大唐-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灶头,准备大干一番。
那么多人提炼精华油,实在是太闲了,吴伯他们早就想听这话,二话没说,吴伯分派起人手了。
陈晚荣带着王中则来到熬硝的房间,道:“王师傅,我本想要尚荣来帮忙,可他一心想配香水,只好请你帮忙了。”
王中则二话不说。很干脆的道:“东家,要做啥,你吩咐就是了。”
陈晚荣笑道:“我今天要熬硝。我们两人就行了。先把硝石搬来。”
对熬硝王中则一点概念也没有,仍是跟着陈晚荣去把硝石搬来。在唐朝,硝石是药,药铺里虽然不多,但是整个长安的药铺不少,全部收集起来也有四五百斤,两人跑了好几趟才搬来。
歇息一阵,两人打来水,倒在锅里。开始升火。等到火升起来,陈晚荣把硝石放到锅里。王中则不明原委,很是惊奇的道:“东家,你这是做啥呢?煮石头?这石头有甚好煮的呢?”
煮石头?陈晚荣都觉得这说法太搞笑,解释道:“这不是煮石头。这是硝石,在热水里容易化掉。”
王中则不信:“不会吧?在冷水里跟没事似地,难道在热水里会不同?”眼晴睁得老大,紧盯着锅里地硝石:“东家,没甚变化呢?”
硝石其实是硝酸钾。制备火药靠的就是硝酸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非常大,零度的溶解度十三克多一点,十度差不多二十一克,二十度差不多三十二克,到了八十度达到一百六十九克,一百度达到惊人的二百四十六克。
正是利用硝酸钾溶解度变化极大的原理,才能得到硝酸钾。
王中则没有化学常识,不了解溶解度的含义,不相信很正常。陈晚荣也没办法给他解释。只能说你等着看就是了。
随着温度的上升。陈晚荣不住搅动,锅里地硝石慢慢溶解。王中则很是惊奇地道:“真是这样。越热化得越快。把硝石不停的放到锅里,一阵搅拌之后,屋里有一种异味了,陈晚荣叫王中则退了火。硝酸钾在热水中地溶解度固然大,只是温度太高,对人地害处也不小,现在没有防护设施,只能把温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准。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人的害处小,但却降低了效率。为了健康,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不停向锅里放入硝石,直到不没太大变化,陈晚荣才不再放硝石。同时,也不再搅动抖,只要王中则保持文火,维持住温度就成。
过了一阵,锅里澄清了,陈晚荣小心的把上层清液舀入另一口干净的锅里。余下的泥沙,陈晚荣和王中则合力,倒入一个桶里装好。
硝石矿里含硝酸钾因矿位品质不同而不同,能有百分之十的含量就很不错了。当然,硝石矿里也含有其他能溶于水地物质,只不过量不会太大。余下的就是泥土了,这些东西应该处理掉。要处理就得等温度降下来去了,是以陈晚荣才倒在桶里先装着。
“东家,这就好了?”王中则拿捏不准。
陈晚荣笑道:“早呢,这不过才开了个头。现在这一步是把硝石从矿里转移到水里,等会还要提浓,冷却,结晶。”
王中则哦了一声,问道:“东家,是不是接着做?”
“是呀。”陈晚荣肯定一句,王中则把水倒在锅里,陈晚荣加些柴禾,灶里的火焰又升腾起来。这次,不等陈晚荣说话,王中则把硝石矿放到水里。
屋里一共三个灶头,陈晚荣为了提高效率,三口锅同时开工。也是到饷午过后方才把硝石矿全部处理掉。接下来该是提浓了,陈晚荣和王中则一起,把锅安放好,再把澄清液舀过来,然后升火。
火药,已经不远了,陈晚荣不由得兴奋起来。
火药,一项伟大的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很快就要从陈晚荣的手上诞生,陈晚荣的兴奋可想而知了。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八章 目光短浅
更新时间:2009…6…11 18:48:23 本章字数:5663
温度升高,水汽升腾,味道不太好闻。陈晚荣在灶洞里加了些柴禾,和王中则退了出去。王中则忠于职守,有些担心的问道:“东家,没人看着,能行么?”
陈晚荣提醒他一句:“不用担心。过一会儿,进去看看就是了,不用老守着。这样,人也好受些,活儿也做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折衷办法,王中则无话可说了。不过,好奇心又袭上他的心头,问道:“东家,您做这有甚用呢?”
对他陈晚荣很是放心,实打实的说:“昨天,我去太子那里,偶尔想到,我可以造一种武器,用来攻城。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王中则打量一阵陈晚荣,差点没笑出来:“东家,您能造武器?没看出来。”话一出口,才发觉不对劲,忙道:“东家,我没别的意思。”
他不信很正常,陈晚荣笑道:“没事,不要说你,很多人都不信。等我造出来,你就知道了。”事实胜于雄辩,不用费那么多口舌。
王中则不再说话了。过了一阵,两人进去一瞧,锅里的水少了许多,王中则问道:“东家,是不是要加水?”
提浓就是要把水蒸发掉,怎么可能再加水,陈晚荣摆手道:“不用。差不多了,我们弄到一边去放着,再把剩下的放上去煮。”
王中则唯陈晚荣马首是瞻,二人合力,把余下的硝酸钾溶液放到锅里加热。扔些柴禾,陈晚荣拉着王中则出了屋。
两人好一通忙活,直到傍晚才忙完。温度下降,硝酸钾开始析出。望着白色的结晶,王中则惊讶不置,指着锅里,半天说不出话来:“东家,快瞧,水里有古怪呢。”
析出实验陈晚荣做得太多了。一点也不惊奇。笑道:“这很正常。到了明天。应该差不多了。只需要晒干。就可以配火药了。”
王中则兀自难以平静。站在锅边瞧了老一阵子。这才跟着陈晚荣去了。到了第二天。陈晚荣按照沈榷地要求。没有去溜马。睡了一个大懒觉。直到郑晴端来早点。这才起床。在郑晴地帮助下。陈晚荣穿衣起床。一边吃早点。一边和郑晴说笑。
吃过早点。先去巡视一通。司马承祯他们地香水调配已经有了进展。个个开心不已。吴道子放下调配香水地事情。开始设计包装。吴道子为陈晚荣做事。尽心尽力。一个包装也是花了一天时间才设计好。陈晚荣大是满意。
提炼精华油在吴伯地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郑晴还会进行巡视指点。陈晚荣大是放心。可以全心全意投入配火药了。
让陈晚荣惊疑地是。军器监那边没有一点反应。也不知道他们论证地结果如何了。军器监那边。陈晚荣无法影响他们。只是想想罢了。
来到熬硝房间。只见王中则早就在了。象木桩一样杵着。眼睛死盯着锅里地硝酸钾结晶。连眼珠都不知道转一下。陈晚荣一笑:“王师傅。里面有元宝么?”
这是一句玩笑话,王中则仍是觉得不好意思,脸一红:“东家,这东西太神奇了。昨天看着是水,今天却是这么多白的。”
硝酸钾溶解在水里。温度一降低。自然会析出,陈晚荣笑着给他解释:“王师傅。有些东家眼睛看不见,并不是说不存在。这东西从硝石矿转移到水里,我们一煮之后,冷下来就出现了。”煮字是提浓的意思,要是按照专业知识来讲,他肯定听得云山雾罩的。
也不知道王中则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来了一长串地哦声,再也没有表示了。陈晚荣知道他还没有回过味来,也不再解说,吩咐一声,两人把锅里的固体弄到桶里,抬到屋外,把麻布摊在光滑的地面上,再把硝酸钾倒在上面,铺平。
望望天空,太阳不错,今天应该是个好天气,晒硝酸钾正合适。
陈晚荣和王中则两人的动静不大,不过硝酸钾太多,足有几十斤,摊在地上晒,依然很吸引眼球,消息象风一样传开了。郑晴,司马承祯,吴道子,王翰,肖尚荣,吴伯他们都赶来看稀奇,围着硝酸钾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司马承祯又表现出了他凡事问个明白的可贵品质:“小友,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这是众人心中所想,陈晚荣要不回答都不行:“这是硝酸钾,是从硝石里面提炼出来的,可以用来造火药。”
“硝石能提炼出这东西?”司马承祯有点不信。
陈晚荣笑道:“道长,这是真的。用硝石制造硝酸钾的过程叫熬硝,很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硝石加到热水里煮,一边煮一边搅拌,便于硝酸钾溶于水里。差不多就停止搅抖,等到澄清以后,把澄清液转移开去,然后再把澄清液煮一阵子,冷却,就可以得到硝酸钾了。”知道他会问个明白,是以陈晚荣先行说出来。
陈晚荣用地是硝石,要是硝土的话要麻烦些,需要用草木灰。
司马承祯惊叹不已:“真是奇妙的想法!火药是甚,要怎么制造?”陈晚荣笑道:“等这个干了,我就可以做了。火药是一种好东西,可以造武器,要是装在坛子里,把口子封死地话,一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话音才一落,王翰就问道:“爆炸?那是什么呢?”
火药在唐朝还处在萌芽阶段,爆炸一词对于唐人来说很新鲜,陈晚荣一下子愣住了,想了想道:“等我配好火药,再演示给你们看,就知道爆炸是什么了。”
“那好,贫道就等着大开眼界了。”司马承祯对这一承诺很是感兴奋。
陈晚荣只好说一定,司马承祯他们一再叮嘱陈晚荣,演示时一定要叫上他们。这才离去。
晒硝酸钾不必守着,陈晚荣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叫上王中则,两人把硫磺和木炭处理出来。一番劳作,木炭粉末足有好几斤,可以配不少了。郑晴好奇大起,跟着陈晚荣打下手。不去巡视,陈晚荣也只能由她。
忙完这头,再来看硝酸钾,已经干得差不多了。陈晚荣抓了一把,离得远远的,把硫磺和木炭按照75份硝酸钾,10份硫磺,15份木炭的比例进行配置。这是军用黑火药的配方,威力不小。
拌均匀。陈晚荣很是兴奋,想试试。取出火折打燃,点燃一块麻布。缠在棍子上,伸了过去。只听嗤的一声响,一团火光冒出来,还有一团浓烟,尉为奇观。郑晴和王中则吓了一大跳,尖叫一声,条件反射似的一蹦老远,眼睛瞪得老大,看着放火药的地方。黑漆漆一个印子。
空气中一股异味,陈晚荣略一嗅,走过去一瞧,地上烧得乌漆麻黑,用手一摸,很烫手,笑道:“成功了!成功了!”尽管陈晚荣对火药很是了解,依然掩饰不住喜悦之情。
王中则拍着胸口,兀自有些惊心:“东家。你可真会吓人,我的心怦怦跳呢。”
陈晚荣哈哈一笑,极是高兴:“王师傅,这就把你吓着了?要是爆炸地话,估计你会吓得坐在地上。”
“不会吧?”郑晴有点难以置信。
陈晚荣开玩笑道:“会不会,到时就知道了。吓住了,怎么说?要不要打个赌?”
“谁跟你赌?”郑晴心中没底,不干这种没把握地事情。
过了一阵,硝酸钾都干了。陈晚荣带着郑晴和王中则把硝酸钾收了。这才来处理废渣和母液。母液还含有硝酸钾。不过陈晚荣决定倒掉,原因很简单。若朝廷要生产火炮的话,火药的生产就不会在这里了,朝廷会专门安排地方。
三人把废渣和母液弄出去,挖个坑埋了。
忙完这些,已经过了饷午。陈晚荣歇息一阵,决定配火药。陈晚荣负责调配,王中则和郑晴打下手,帮着处理硫磺和木炭。这事太过新奇,郑晴累得俏脸上尽是晶莹的汗水,也不愿歇息。
配了差不多十几斤火药,陈晚荣心想该做点导火索。要是没有导火索,这引爆很成问题。以唐朝的条件,导火索不可能象现代导火过那样做得规规整整,陈晚荣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引爆就成了。
要达到这个要求,难不住陈晚荣。把棉线在油里浸湿,放到火药里一拖,棉线上就沾上不少火药。然后把棉线晒干就成。
这就有一个问题,陈晚荣不由皱起了眉头,郑晴很了解陈晚荣,忙问:“是不是有难题?”
陈晚荣点点头道:“是呀!我这是做地导火索,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回潮,外面需要东西包起来。”
“这简单呀!”郑晴想都没想,出主意:“油幕布不是可以防水么?游人郊游,带上油幕布,下雨也没事。”
这主意不错,一语提醒梦中人,陈晚荣大笑道:“真是好主意。只是不知道那些做油幕布地会不会卖他们的配方?”陈晚荣也知道一些防湿剂,只是在唐朝配不出来。
郑晴笑道:“配方他们不一定会卖。不过,只要你出钱买他们配好的,也不会有问题。”
“就这么办。”陈晚荣大是高兴,叫来牛尚新,要他去买些防湿剂回来。牛尚新领命,自去办理。
等到棉线干好,陈晚荣和郑晴、王中则一道,把这些棉线象扎辫子一样编织起来。编好,再用布条缠好,最后刷上防湿剂,晒干,原始的导火索就做成了。
忙完这些,天已黑了。可是,陈晚荣的兴致更高,决定要试试导火索好不好用。司马承祯他们也是好奇,大是赞同,于是陈晚荣带着府里上上下下几十号人开始试验导火索。
把导火索绑在树上。陈晚荣拿着一根带火的柴禾,在导火索上一点,只听嗤嗤声响个不绝,索火索里不住喷出火花,冒出青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异味。
这简直就是奇观。这么多人除了陈晚荣以外,没有第二个人见识过,无不是张大了嘴巴,连惊呼都忘了。直到导火索燃完,众人这才尖叫起来,尖叫声响成一片,在夜晚格外响亮。
“真是太奇妙,太奇妙!”司马承祯一连说了几个奇妙,这才停下来。只是他脸上地惊奇之色依旧,也不知道何时才能退去。
“真是想不到,世间居然有如此奇妙的物事!”吴道子赞不绝口。一拍脑门:“我要去作一幅画,记下今日之事!”
王翰很是赞同道:“正当应该!”
在众人地赞叹声中,陈晚荣取下导火索一瞧,全部燃完了,只余一个空空地外壳。外壳也给烧出好多孔洞,拿在手里还烫手,陈晚荣一点也感觉不到,这个笨办法居然有用,太让人高兴了。
众人心情大好。兴奋不已,围着陈晚荣讨教起来。陈晚荣心情也不错,有问必答,直到众人兴尽,方才散去,各自就寝。
次日,陈晚荣吃过早点,心想导火索有了,应该来验证一下火药的威力。虽是用地军用配方。毕竟现在熬出的硝酸钾其纯度不可能接近百分百,含有不少杂质,估摸着也就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纯度,验证太有必要了。
要验证火药的威力,一点也不难,爆一次就行了。要想把火药整爆,虽然没有弹壳,也是难不住陈晚荣,这方法实在是太多了。
主意一定。正准备实施。只见牛尚荣进来:“东家,有人找您。”
“谁?沈大人?”陈晚荣脸带喜色。
牛尚新回答道:“一个姓叶。一个姓张。”
“姓叶?姓张?这会是谁呢?”在陈晚荣的印象中,就不认识姓叶的,一下子糊涂了。快步出屋,远远瞧见两个人,一个须发皆白地老者,精神矍烁,另一个是中年人,很是眼熟,仔细一瞧,不是别人,是张德铭。
自从在罗家甸分别以来,好久没有见到张德铭了,陈晚荣乍见之下,大是高兴,小跑着迎上去,远远就嚷起来:“张师傅,你怎么现在才来?想死我了!”
张德铭见到陈晚荣也是高兴,两人来个了熊抱,相互在背上捶起来,一阵打量,同时大笑起来,异常开心。
不等陈晚荣问话,张德铭笑道:“陈兄弟,一别多日,你可出息了。从罗家甸到宁县,从宁县到长安,步步高升!”
陈晚荣调侃一句:“哪有你厉害,一下子就到了长安,一步登天!这是叶大师吧?”
张德铭笑着引介:“师傅,这是陈兄弟。陈兄弟,这是师傅。”
陈晚荣忙见礼:“陈晚荣见过叶大师。”对叶天衡,陈晚荣是太有好感了,对他地人品、本领是如雷贯耳,早就想见上一面,只是没有机会,今天见面实是快慰难言,这话说得极是真诚。
叶天衡对陈晚荣的事情了解得不少,很是钦佩他的奇思妙想,笑呵呵的回礼,很是亲切:“叶天衡见过小友。小友于叶某帮助多矣,早就想见你一面,一直没有机会,今日得见,快慰生平!”一脸的欢喜,拉住陈晚荣的手,不住在手背上轻拍,兴奋难言。
可以说,两人神交久也,陈晚荣拉着叶天衡的手道:“叶大师,屋里奉茶。”
叶天衡说声好,跟着陈晚荣进屋。陈晚荣请二人坐下,郑晴送来茶水。陈晚荣又给二人引介一番,叶天衡和张德铭连声恭喜,好好赞扬一番。
陈晚荣今天的兴致极高,略一寒暄之后,笑道:“叶大师,你们二位难得来一次,今天我们要好好盘桓。”
张德铭看着陈晚荣,有点不好意思。叶天衡不住摇手,叹息一声,道:“陈小友,叶某有话要说,却羞于开口。”
陈晚荣隐隐觉得不对劲,笑容依旧:“请问叶大师,何事?”
叶天衡愣了愣,这才道:“小友,实不相瞒,你提地那火炮地事情,我们军器监研究过了,认为不可行。”
火炮早就为历史所证明了,军器监居然没有通过,陈晚荣原本信心十足,一下子如坠冰窖,问道:“叶大师,你这话从何说起?”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九章 扭转局面
更新时间:2009…6…12 14:12:02 本章字数:5568
叶天衡默然不语,张德铭接过话头道:“陈兄弟,太子得知你的想法后,来到军器监,要我们议论一番,然后就回东宫了。我们把军器监所有的大师傅请来,议论了两天两夜,认为火炮没什么用处。我和师傅与兄弟有些关系,受托前来告知你。”
陈晚荣和张德铭说起炼钢一事,叶天衡之所以相信,那是因为他们以前研究过,有契合点。而火炮除了陈晚荣知道其厉害外,可以说唐朝再无第二人,他们连一点概念都没有,不信实属正常。
火炮没用处?陈晚荣仿佛在听天方夜谭似的,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战争之神的美誉是经过千百年战争锤炼得来的,居然给唐人说得一文不值,陈晚荣无论如何也是想不到,猛的站起来,大声质问起来:“说,要怎样你们才能相信火炮有用?”
自从陈晚荣来到唐朝,很少有发火的时候,此时气怒上来,也不顾不得眼前的叶天衡是不是他心仪之人,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二人。
叶天衡叹息一声道:“小友勿怒!说实在的,叶某对小友的想法很是赞成,只是军器监里的大师傅很多,他们认为没有用处,我也没办法。再说了,我现在只是出出主意,早就不管事了。”
“火炮你们造得出来么?”陈晚荣略一冷静,询问起来。
叶天衡点头道:“火炮倒是没问题。我们认为要造出来不难。只是,你说地那种爆炸性的东西,不太可能吧?军器监的良工都是见多识广之人,还没有人听说过有东西可以爆炸。”
火药在唐朝处于萌芽阶段。连应用到鞭炮上都没有,就是那些研究火药的人,也顶多发现能快速燃烧而已。要他们相信这是真地,还真是难。毕竟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真范围。明白这道理。陈晚荣冷静下了,重新坐回椅上:“叶大师,照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只要我证明了火药可以爆炸,具有杀伤力,其他的就没有问题?”
张德铭点头道:“陈兄弟,是这样地。”
陈晚荣笑道:“那好,我现在就让你们见识一下火药地厉害。不过,我们先说好了,只要我证明火药具有绝大的杀伤力,你们就要争取火炮在军器监通过。”
叶天衡见陈晚荣不再生气。也放轻松了,笑道:“小友放心。真要证明火炮是个好东西,无论如何也要做出来。”张德铭附和一句。
“我现在就证明给你们看。跟我来!”陈晚荣站起身,走在头里,叶天衡师徒二人跟在后面。
来到存放火药的房间,陈晚荣指着黑色的火药道:“这就是火药,杀伤力从火药得来。”
叶天衡把火药打量一阵,伸出食中二指,捏了捏,问道:“这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呢?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叶大师,你没见过的并不是说没有。不久前。我在罗家甸西山发现一个遗迹。一位前辈就在研究火药,而他最后却给炸死了。”陈晚荣想起那位无名前辈。仍是很遗憾,轻轻叹息一声。
叶天衡有点不好意思的笑道:“小友说得是,世间有很多事情我不知道,孤陋寡闻了。”
“叶大师言重了。”陈晚荣安慰他一句,道:“我们现在就来试试。”拿起十几张油纸,铺在桌上。倒了一碗火药在上面,然后把油纸包起来。放好导火索,再捆扎起来。
火药的爆炸原理是利用火药的快速燃烧性,瞬间放出大量的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以及热量。原本体积很小地火药,突然之间其体积就会体积膨胀,增加几千倍,若是在密闭的容器中发生地话,就会发生爆炸。
陈晚荣现在没有合适的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