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化工大唐-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晚荣指点迷津道:“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只要我们不出错,皇上就能放心,才有心思
    件大事。各位大人,不知道我所言可对?”
    不等他们说话,姚崇接过话头:“各位:陈大人所言极是,为今之计,我们当做好手头的事。只有这样,皇上才会放心!若是我们现在就去逼迫皇上,是不是要君,我们暂且不论,那无异于火上浇油!”
    现在的确是除掉太平公主的最佳时机,只是,现在去进谏,要睿宗早下决心,无异于是在睿宗伤口上撒盐,他肯定承受不住。
    陈晚荣的话,的确是说到点子上了。
    “那好吧!我们去忙公务!”群臣也赞同陈晚荣的提议,各自散去。
    姚崇抹抹额头上的冷汗,一抱拳道:“陈大人,幸得你想得周到!姚崇这里谢过了。”
    要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群臣不会退去,他这个中书令承受的压力就大了。陈晚荣笑道:“姚大人过奖了!”
    内侍一进屋,躺在床上的睿宗眼睛一下子就睁开了:“他们怎么说?是不是不愿意退去?真要如此的话,朕只有上朝了!”
    “皇上但请宽心,大臣们都已退走了。”内侍回答。
    睿宗想了想道:“有姚崇在,他们不得不退。”
    内侍如实回答:“皇上,大臣们能退走,不是姚相之功,是陈晚荣将军的功劳。”
    “哦!”睿宗很是意外。
    内侍把详情一说,睿宗大是高兴,不住点头道:“晚荣,还是你体谅朕!”
    到了第三天,陈晚荣和群臣心想今天睿宗肯定要上朝了,早早赶到宣政殿。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睿宗依然没有上朝,派内侍来传话,要他们去公干。
    群臣虽是不甘心,仍是不得不散去。
    一连四天,睿宗都是这般。群臣再也忍耐不住了,当内侍告知他们睿宗不上朝之后,群臣群情激愤:“皇上这也太过份了!”
    “就是嘛!哪有当皇帝不上朝的?太宗皇上勤于政事,才有贞观之治,皇上数天不上朝,这还得了?不管了,我们去进谏,要皇上上朝。”
    在古代,皇帝勤不勤于政事,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是不是按时上朝。若是按时上朝,那么这个皇帝不错,是个好皇帝,不管他政才如何,都会受到人们的赞扬。
    没有特殊事情,皇帝一天不上朝,就会引来物议,大臣就会纷纷上书,要求皇帝按时上朝。睿宗一连四天不上朝,群臣是忍无可忍了,这一爆发起来,那还得了。
    “要是皇上不上朝,我们就死谏!”大臣已经有过激的言论了。
    听着这些话语,姚崇额头上的冷汗渗了出来,忙安抚群臣道:“各位:皇上四日不朝,固然不对,有违太宗皇上制度。可是,皇上龙体不适,你们还是不要去打扰的好!”
    “皇上并没有说龙体不适,只是要我们散去,姚大人,你是听见的吧?”立即有人反驳。
    睿宗要是明说龙体不适,群臣还能忍受,传话里并没有提,群臣自然是以传话为准。
    陈晚荣接过话头道:“皇上虽然没有说,可是各位就不能多想想么?皇上的龙体,你们是知道的,这不必多说。多些体谅,再给皇上多点时间。你们是知道的,皇上勤于政事,忙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自从睿宗决心做大有为之君后,特别勤于政事,若不是身体不适,肯定不会如此做。要说睿宗怠于政事,一年前,陈晚荣会信。现在,陈晚荣是不信的。
    这都是事实,然而,就此离去,群臣心有不甘。正在为难之际,只见段辉大步而来道:“皇上有旨,要姚崇和陈晚荣进见!”
    开始召见大臣了,说明睿宗已有安排,大臣们这才散去。陈晚荣和姚崇跟着段辉去了,这次还是去的睿宗寝宫。几天不见,现在的睿宗气色稍好,脸上也有了些血色,心情也该好了些。
    二人见过礼,睿宗要二人坐下来,靠在床头上道:“姚崇,这几天幸得你与晚荣一道安抚群臣,才没有出乱子。”
    “皇上,这是臣等应做的。”姚崇和陈晚荣齐声道。
    睿宗脸色一变,胸口急剧起伏:“这事也该结束了。你们去给他们说,就说是朕说的,朕的身子好多了,要他们不要担心。还有,你们也告诉他们,这件事,朕自有交待!”
    姚崇站起身道:“皇上,既然您的龙体无恙,臣就直言了。”
    睿宗点点头,并没有说话。姚崇往下说:“依臣之见,这件事应该断之以法!数十年来,大唐动荡不安,朝局不稳,就是有太多的人怀有非份之想,皇上应该采取断然措施,杜绝这一后患。”
    “知道了!你们下去吧!”睿宗不置可否,挥挥手。
    “皇上!”姚崇还待再说,陈晚荣一拉姚崇道:“皇上,臣等告退!”
    姚崇极不情愿的给陈晚荣拉着出去,奇怪的道:“陈大人,你这是为何?此事关系甚大,姚崇应当直谏。前几天,姚崇一直不言,是怕皇上承受不住。如今……”
    陈晚荣打断他的话头道:“如今,皇上已经有了决断,我们不必再多言了!”
    姚崇摇头道:“皇上是有决断了,万一
    定放过她,那就是后患无穷。
    ”
    “皇上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么?”陈晚荣反问一句。
    姚崇一下子愣住了,对睿宗,他可是比陈晚荣更加了解的。在打吐蕃这件事上,睿宗的表现可圈可点,具有大有为之君的雄风,只是这种果断在太平公主这事上却荡然无存,表现得优柔寡断。
    陈晚荣不去理他,大步而去。姚崇忙赶上来,问道:“陈大人,你知道皇上的决断?”
    “我也不清楚,到时就知道了。”陈晚荣心里暗想:“太平公主的人生真的走到尽头了!”
    只是,这话不能说出来。
    望着陈晚荣二人离去,睿宗脸色数变,一阵剧烈的咳嗽响起。等到平静下来,翻身下床,在内侍的帮助下,穿戴整齐,大步朝外行去。
    内侍忙跟上去,却见睿宗直奔御膳房,不由得大是奇怪:“皇上,您这是去哪儿?这可是御膳房呀!”
    “就是去御膳房!”睿宗脱口而答。
    内侍忙拦住:“皇上可是要用膳?我这就吩咐。”
    睿宗一把推开他道:“谁说我要用膳?”径直去了。内侍忙跟上去。来到御遥膳房,御膳房的厨子、杂役忙过来见礼。
    一边挽袖子,一边叫众人平身,睿宗问道:“做东安鸡的佐料还有吗?要活鸡马上宰杀,味道才好。还需葱姜蒜,麻油。”
    “皇上要吃东安鸡,我们这就作。”御厨们忙讨好。
    “给朕做好准备,朕要亲自做!”睿宗淡淡的道。
    一众御厨房的人等听得发愣,他们绝对想不到睿宗会亲自下厨,下巴都砸中脚面了。
    XXXXXXXXX
    太平公主坐在靠窗边,端着茶水,正悠闲的喝着茶:“训儿,朝中可有什么动静?”
    “娘,说起来也真怪了!”武崇训很是想不通:“出了这么大的事,朝中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皇上一连四天没有上朝了,大臣们群情激愤,要不是姚崇和陈晚荣拦住,早就找皇上进谏去了。”
    “五哥呀五哥,你待小妹不薄呀!你不愧是小妹的好五哥!”太平公主很是高兴道:“你五舅重情义,看来是不会对娘下手了。娘呀,这一关算是过去了。只可惜,窦怀贞他们这些人不在了。”
    “娘,你说得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武崇训笑着道:“娘,你就安心吧。我琢磨着,五舅这是在拖延,得等到大臣们不再议论了,那时,再放娘出去。”
    太平公主于他这判断大是赞同:“娘也是这么想!弄点吃的来,娘得好好吃一顿,安安心心的睡上一觉。”
    大劫已过,太平公主心情大好,胃口也好,一提起这个吃字,不由得食欲大动。武崇训大是开心:“娘,这几天你吃不好,睡不好,可苦了您了。娘,您等着,我这就去办。”
    “嗯!”太平公主点头。
    武崇训还没有把门打开,只听外面有个尖细的声音响起:“皇上有旨!”
    两步过去,武崇训把门打开,只见一个内侍提着食盒站在门口。走了进来,向太平公主施礼道:“公主,奉皇上旨意,给公主送御膳。”
    “太好了!太好了!娘,你正想好好吃一顿,皇上就给您送来了。”武崇训高兴得紧。
    正想睡觉时,有人给你递枕头,那可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好!摆上来!”太平公主也没有往别处想。
    内侍应一声,把食物拿出来,摆在案头上。太平公主一见之下,眼睛陡的明亮起来,笑道:“东安鸡!好!训儿呀,娘亲就爱吃这东安鸡!你闻闻,香,真香!记得小时候,娘就爱吃这东安鸡,你五舅呀,为了哄你娘,亲手做给你娘吃。娘那时小,那个馋劲,不说了。”
    也不管其他的,伸手抓起一块,送进嘴里一嚼,眼睛放光:“训儿,跟你五舅当年烧的一个味。这些御厨好本事,居然烧出这等味!肯定是你五舅指点的。”
    内侍道:“公主,皇上口谕。”
    “你说!”太平公主胃口大开,忙着吃喝。
    内侍应一声,复述睿宗的口谕:“太平,记得小时候,你爱吃这东安鸡,五哥那时就烧给你吃。多少年了,五哥未再烧东安鸡给你吃,今天,朕就再烧一回给你吃。太平,你好好吃吧!一定要吃饱了!”
    “娘,五舅对您真好!”武崇训大是高兴。
    太平公主脸色一变,道:“你们都出去。我要吃喝,不得来打搅。训儿,你也出去。”
    应一声,众人退了出去。武崇训关上门。太平公主一屁股坐下来,看着香喷喷的东安鸡,不由得眼泪流了下来:“五哥,你这是在要小妹的命呀!五哥,你就这么绝情?五哥,你还是以前呵护小妹的五哥么?”
    睿宗这是软刀子杀人!他虽然没有数落太平公主,更没有呵责,连一句重话也没有。可是,太平公主是明白人,睿宗的话她清楚。
    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三七 睿宗禅位
     更新时间:2009…10…1 12:01:51 本章字数:6732
    :设想过好几种,最终我决定还T因为,这更符合她的性格。对于这个不服输的女性,我也挺鼓掌欢,正是因为她不服输,不得不让她死!
    “太平那边有消息么?”睿宗急躁不安,不住走来走去,一边问话,一边抹额头上的汗水。睿宗额头上的冷汗象水一样渗出来,一抹一大把,仿佛这不是寒冷的冬季,而是大热天似的。
    内侍非常奇怪,就不明白睿宗为何如此冒汗。
    瞧他那模样,仿佛有天大的事情似的。
    “皇上,公主那边没有消息。”内侍忙回答。
    “真没有?”睿宗忙问一句。
    “皇上,真的没有!若有,一定禀报!”内侍如是回答。
    睿宗一屁股坐下来,好象针扎了屁股似的,一下子就跳起来,又开始转圈圈了。一边转,一边解衣衫,这让内侍们惊奇不已:“这天还热?”
    “扇子,给朕扇子,快!”睿宗催促起来。
    内侍实在是忍不住了:“皇上,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龙体不适?我这就传太医。”
    “谁说朕病了?要什么太医?扇子!”睿宗很没好气,话语中不乏呵斥。
    内侍不得已。只得把扇子递给睿宗。睿宗接在手里。扇起来。这是大冬天。要是在北方。就是撒泡尿都会结冰。长安虽不如北地寒冷。也不致于大冬天用扇子。可是。睿宗不仅用了。还拼命地扇起来。
    这且不说。扇子扇得飞快。老远都能感觉到凉气。可是睿宗依然不满足:“快。再拿一把来。你给朕扇。”
    内侍应一声。忙拿来一把扇子。给睿宗扇起来。没扇几下。睿宗就道:“停。停。别扇了。你跟没吃饭似地。一点用也没有。”用手一抹额头。又是一把汗水。
    睿宗是个非常好照顾地人。无论内侍做什么都没关系。只要不是特别出格。睿宗都不会说。象今天这般里外不是人。内侍还是生平头一遭遇到。不由得懵了。
    “太平那边有消息么?”睿宗又问起了。
    内侍实在是忍不住。问出老大一个疑问:“皇上。您怎么老问公主呢?这都是第十五遍了呀!”
    “十五遍?”睿宗的话音一落,马上就道:“快说,有没有消息?”
    “皇上,哪有呢!”内侍有些哭笑不得。
    XXXXXXXXXXX
    太平公主哭了一阵,抬起头来,擦干眼泪,冲外面喝一声:“拿酒来!”
    武崇训应一声,拿来酒,给太平公主斟上,笑嘻嘻的道:“娘,你得多吃点。这几天可把娘给苦了。”
    点点头,太平公主端起酒杯,一口喝干,点头道:“训儿,满上。”
    武崇训应一声,忙给满上。太平公主端起酒杯,又喝干了。一连喝了三杯,太平公主这才开始吃东安鸡,一边吃一边点评:“训儿,你五舅烧的这东安鸡可香了呢,比起当年,有长进,长进了不少!”
    “娘喜欢,就多吃点。”武崇训尽心尽力的侍候起来。
    在武崇训的侍候下,太平公主放开了吃喝,她胃口大开,来个风卷残风。吃饱喝足之后,太平公主站起身,心情很不错,在屋里转悠几圈,笑道:“训儿,娘亲好久没这么痛快过了。你去叫人来,给娘好好梳洗一番。等装扮好了,娘要去院子里走走。这几天没有出屋,娘亲闷坏了。”
    “好嘞!”武崇训欢快的应一声,飞也似的去了。等到他回转,身后跟着一个丫头,这丫头是太平公主帖身侍女,负责为太平公主洗漱的。
    “来,给我好好装扮一番。”太平公主笑呵呵的。
    侍女应一声,走到太平公主背后,精心为她装扮起来。太平公主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道:“训儿,你去给娘拿点白绫来,要长点。”
    武崇训大是奇怪:“娘,你要白棱做什么?”
    “娘几天没有出去了,要做点装扮,要不然,出去成什么体统?”太平公主眉头一掀。
    武崇训释然,出去忙活。等到回转,手里捧着白绫,足有两三丈长:“娘,这行么?”
    太平公主一打量,点头道:“行,就它。训儿,等会娘在屋里做东西,不要人来打搅娘。记住了!要是惹得娘不高兴,别怪娘不讲情面。”
    “知道啦!娘!”武崇训非常高兴。
    没多大一会儿,太平公主就梳洗完毕,对着铜镜一番打量,笑呵呵的道:“好久没有装扮了,一装扮起来,好象年青了。”
    侍女非常乖巧,笑道:“公主,您本来就年青嘛!”
    “就你会说话。出去吧,把门关上。”太平公主吩咐一声,侍女收拾好东西,出去,把门带上。
    望着侍女的背影,太平公主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阵,长叹一口气:“五哥,你要小妹自裁,小妹依你。只是,小妹的家人就交给你了。小妹相信,五哥会善待他们的。”
    顿了顿,眼里的清泪流了下来:“五哥,我们兄妹相亲,堪称楷模,何至于骨肉相残呀?小妹真的没有想到,五哥要小妹的命呀!”
    太平公主原本以为存有妇人之仁的睿宗会顾念兄妹之情,放她一条生路。没成想,睿宗居然是软刀子杀人,要她自杀。这太出乎她的意料了,到现在,她还有些不信。
    她最敬爱的兄长要杀她,她的心早
    。
    太平公主坐下来,展开纸,提起笔,给睿宗写好一封绝笔信,然后拿起白绫,握住一头,朝梁上抛去。一连抛了几次,方才从梁上穿过,拉住另一头,打个结,端来椅子,站到上面,把脖子往白绫上一套,双腿一蹬,椅子歪倒,太平公主悬空。
    武崇训还真以为太平公主的心情格外好,想到屋外走走。
    忙叫来一帮子人,吩咐道:“娘亲今天要出来走走,你们要陪好了。记住,讲故事,说笑话都可以,不论你们用什么手段,一定要把要娘亲逗笑了。逗笑了,我有赏,赏银五百两。”
    “谢公子!”一众人齐声道谢,准备施展手段,好好逗乐太平公主。
    一切准备好了,武崇训带着众人站在门口等候。一等不见太平公主,二等太平公主没有说话,三等没有得到吩咐。
    今天,太平公主要好好乐乐,武崇训也不敢轻易打扰她的兴致,只有在门口等候的份了。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等了老长时间,也不见太平公主的动静,武崇训有些不耐烦了,上前敲门道:“娘,您好了么?大家伙都在等您呢。”
    没有动静,再敲门,问道:“娘,我找人给您讲故事,说笑话,您今天一定要开开心心。娘,你喜欢么?”
    仍是没动静,武崇训眉头一跳。有个嘴快的下人,提醒一句:“会不会出事了?”
    “胡说!”一片斥责声响起。
    这个下人也意识到说错话了,忙道:“公子,小的胡说,死罪,死罪!”
    武崇训心头一跳,使劲推开门,朝屋里一望,只见太平公主悬身半空,不由得大惊失色:“娘!”飞也似的冲上去,抱着太平公主,身子已经发凉了,早就气绝了。
    那些下人也看见了,个个忍着心惊,冲进来帮忙,七手八脚的把太平公主解下来,放到床上。武崇训很是不甘心,一探鼻息,早就没了呼吸。
    刚刚还好好的,有说有笑,心情不错,现在居然悬梁自尽了,武崇训无论如何也是想不通道理,拥着太平公主的尸身哭泣不已:“娘,您这是为何呀?你为何想不开?”
    “公子,这是公主的绝笔!”一个下人发现案头上的手迹。
    武崇训二话不说,一步抢过去,抓起来一看,惊得直发愣:“皇上,你要娘亲自裁?你,你,你好狠的心呐!狗屁!”气愤之下,把太平公主的绝笔信撕碎。
    XXXXXXXXX
    “太平那边有没有动静?”睿宗额头上的冷汗直往外渗,急急的问道。
    “皇上,没有!皇上,您这是问的七十九遍了。”睿宗同一个问题问了近百遍,内侍的耳朵都磨出茧了。
    “太平那边真没有动静?”睿宗问出第八十遍了。
    “皇上,有动静,我们敢不报么?”内侍的脸拉得老长。
    就在这时,段辉急急惶惶冲了进来,远远就嚷起来:“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什么大事?是不是太平的消息?”睿宗紧张得心都差点从胸腔中蹦出来。
    段辉点头道:“皇上,公主悬梁自尽了!”
    “太平!小妹!”睿宗大呼一声,嘴一张,一口鲜血喷得老远,右手不停在胸口捶动:“小妹,五哥的心好痛,好痛呀!跟刀剜似的!”摇摇晃晃摔在地上,又晕了过去,慌得段辉和内侍忙扶住,把睿宗抬到床上去躺好。
    为了太平公主的事情,睿宗这几天一直心情不好,晕过去的次数不少,段辉他们也不慌张,叫来太医给把脉。
    太医一把脉,得出的结论和以前相同,是急怒攻心。
    段辉跟随睿宗数十年,深知他的为人,他很看重亲情,对太平公主这个妹妹,他是加倍呵护,现在,太平公主死了,他心里的难受非笔墨所能形容。
    段辉感叹之际,内侍急急惶惶的冲进来:“段大人,群臣在宣政殿要求见皇上。皇上没有醒,这可如何是好呀?”
    想必是太平公主自尽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这可是一件大事,天大的事情,群臣能不赶来见睿宗么?偏偏睿宗昏倒了,这还真是件棘手事情。
    “没事,我去安抚他们。”段辉眉头一轩,立时有了主意。
    “段辉,你不用去,朕这就上朝去!”睿宗适时醒来,挣扎着要下床。
    段辉忙拦住:“皇上,这不行呀!龙体要紧!”
    “有什么不可以?”睿宗的声调提得老高,很没好气的道:“他们不来,朕还要召他们来。来得正好!”
    数十年,睿宗对段辉格外尊重,待之如兄弟,象今天这般发火的事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段辉不由得一愣。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太平公主自尽,睿宗的心早就碎了。
    望着睿宗那副颤颤兢兢的模样,段辉很不是慈味,忙道:“快,扶着。”
    就是他不说,内侍也知道该怎么做。要是在以往,睿宗扶着就扶着,然而今天却大是不一样,睿宗一把推开内侍,喝道:“你们以为朕就老了?没用了?”说也奇怪,喝声一了,睿宗居然龙骧虎步,大步而出。
    望着转瞬间变了样的睿宗,段辉和内侍懵了,愣怔了一下,这才忙跟上去。
    来到宣政殿,睿宗往宝座上一坐,群臣施礼相见。
    礼一完,有大臣上前道:“皇上,太平公主自尽,该当如
    ,还请皇上示下。”
    “请皇上圣训!”群臣忙附和一句。
    然而,睿宗根本没有回答,而是道:“姚崇,太平一案,你都审理好了?”
    “回皇上,审好了。证据确凿……”姚崇的话给睿宗打断了:“传旨,凡牵连太平一案的官员,四品以上全部斩首,夷其族。现在,就在午门外行刑!”
    姚崇忙道:“皇上,有些大臣罪不致死呀。再说了,现在就行刑,也太仓促了。”
    “皇上,姚相所言极是,还请皇上采纳。”群臣附和一句。
    睿宗扫视一眼群臣,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6 1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