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化工大唐-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仙芝右手一伸。抓住思义德的人头提了起来。走到一个大食商人面前。道:“这颗人头。就烦请你转交给你们的哈里发。就说苏禄可汗是大唐的忠臣。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动摇。要他。了这条心!”
“这个高仙芝真够狠的。他不仅杀人。还要示威。如此一来。我就是想日后与大食修好。这困难也会增加太多。狠角色!”苏禄在心里很是不爽。脸上却是装出一副亲切的笑容:“高将军远来。苏禄未曾迎。多有失礼。还请到府里一叙。”
“怪不的苏能把骑施收拢。散而复聚。就这份城府就不是一般人能的了的。”高仙芝暗赞一句苏的城府。笑道:“可汗相邀。末将倍感荣幸。不过。末将奉命前来办差。如今差事办完。末将还要回去缴令。”
“此人行事果决。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将来必是一方大人物。应该早点结交为是!”苏禄虽是恨高仙芝。也不的不服高仙芝办事的果决。的更加亲切:“高将军。一杯水酒而已。担搁不了多少时间。”
高仙芝仍是婉拒:“汗是带兵的。当知道军情似火这句话。末将现已办完。自当回去缴令。不应有任何担搁。”
都说到这份上了。禄也不敢…挽留。欣然道:“既如此。苏禄就恭送高将军。苏忠心。可表天日。请高将军美言一二。”
“可汗对朝廷的忠心。我们有目共睹。这勿需多。可汗。此事还是请您亲自对哥舒将军说起比末将说要好。”高仙芝这话另有用意。
苏禄可不想去安西护府:“谢高将军提醒。苏禄把事情安排妥当。再来面见哥舒将军。”
安排事情是借口。可以拖上一段时间。
高仙芝在苏耳边声道:“可。这种事情可是犯忌的。若可汗不亲去。难免惹人物议。再说了。可汗对朝廷如此忠'。朝廷必有赏赐。天子降恩。岂能拖延?”提高声音道:“可汗。辞。”一抱拳。带着人。绝尘而去。
望着高仙芝他们的背影。苏禄气的直咬牙。高仙轻语那话的份量太重了。那是在威胁苏禄。你要是不去。那就是说你真的想和大食修好。
当然。高仙芝能说道之人。在威胁的同时又给苏禄一根“葫萝卜”。说苏对唐朝忠心。一面和思义德谈。一面通安西都护府。是编造的。虽是编的何不能给他做成功劳?
这不是冒功。这是手段!现在。对于唐朝来说。西域应以稳定为要是真要追究苏的责任。必然使的他狗急跳墙。
战争。那是大食人最喜欢看到结果。与其逼反他顺势给他一件不大不小的功。稳住他。
至于以后的事情。等到和大食打完了再说。
苏才情过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害。现在。他是不去也去。去也去。没的选择了。无奈之下。禄回到府里。政务略一交待。带上侍卫。直奔安都护府。
一路急赶。到了第二天下午终于赶到龟兹镇。
这事如何了结。还真不好说。苏禄一颗心惴惴不安。可是。当他到了龟兹镇时。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
哥舒翰率领众将出城相迎。一见面。哥舒翰笑的特别亲切。好象见到老朋友似的:“哥舒翰见过可汗!”
按照爵位来说。哥舒翰虽是安西都护府的将军手握重权不过。比起苏却是大为不如哥舒翰以殊礼相见很正常。
安西都护府的将军是唐朝在西域权力最大之人。爵位虽不如苏禄高权力却比苏大太多了。苏哪敢领受。一副受宠若惊模样。忙道:“哥舒将军。使不。使不。”
见完礼。哥舒翰拉着苏禄的手。笑道:“可汗。说起来。我们是同宗同源你还是我的汗呢!”
哥舒翰是西突厥别部和苏禄是同宗同源。一点没错。苏忙道:“哥舒将军虽是我们突厥人哪里是苏禄所能比的。您这可是煞我也!”
“可汗。你太谦逊了!走。我们进去说话!”哥翰在苏手背上拍拍。两人肩头肩。进了城。来到都护府。请苏禄一众坐下。
为了尊重苏禄。哥舒翰特的要苏禄和他坐在一起。叫人送上酒菜。为苏接风洗尘。笑道:“可汗驾到。当盛宴相迎。是。目下形势不允可。薄酒一杯。还请可汗见谅。”
苏禄说着客套话:“不敢。不敢。”
哥舒翰端起酒杯道:“各位。来。我们敬可汗一杯!可汗忠心朝廷。诛杀大食奸人。如忠心。我辈感慨。哥舒翰自当奏明天子。为可汗请功。”
这不过是套话而已。舒翰才不会真的给他请功。此事用作手段。稳住苏禄可以。真要上表朝廷。那就是欺君了。
苏禄也不敢要这功劳。忙道:“哥舒将军。你千万不要上表天子。这是我这做臣子该做的。该做的。”
“好!既然可汗如说。哥舒翰还有什么话说呢?”哥舒翰话锋一转。问道:“可汗。大唐与大食的情形。您是知道的。您说。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呢?”
苏略一沉吟道:“哥舒将军成算大胸。苏哪敢多言。”
哥舒翰摆手道:“可汗雄材。我们皆有耳闻。突骑施在可汗的治理下日渐兴旺。和大食打了这些年。可汗对大食最是了解。听听您的见解。那也是有益处的。可汗。您一定说。”
苏禄想了想。道:“真要如此的话。那我就献丑了。哥舒将军。以苏之见。与其守。不如攻。大唐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呼罗珊。呼罗珊富饶之的。若是能拿下来。大唐的补给就是问题了。”
哥舒翰轻轻击掌。道:“可汗。您的建议非常好。我决定采纳。请问可汗。需要多少兵力方可完?”
“至少要十万。最好是十五万。”苏禄脱口而答:“这里是大食的重的。大食驻有重兵硬仗恶仗在所难免。若是兵力少了。恐难以支撑。”
哥舒翰再次击掌赞道:“如此甚好!可汗。我这次来西域带了几万人来不过。仍是不够。西域的军队就突骑施的军队最是善战。可汗可否借我五万虎儿军?”
虎儿军是突骑施最精锐的军队。总数才六万。哥舒翰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五万。苏吓了一大跳。暗呼上当了。忙道:“哥舒将军。我们和大食打了这么多年。兵力有些吃紧。
若是没有了虎儿军。恐难以支撑。将军。你在进呼罗珊之际。我们可以牵制大食。”
这不过是借口。哪里想到。哥舒翰却打蛇随棍上:“可汗。这事还的您来完成不可。可汗深明大义。哥舒翰这里谢过了。”在的图上一阵划动道:“可汗。这一带就给您了。若有;错。休怪军法无情。五万虎儿军。马上调来。”
苏知道上了哥舒翰的大当。就找借口。哥舒翰却道:“可汗。有人对我说。说可和大食暗中勾结。欲图不轨。我还以为是妄言。如今看来。可能是真的。凡欲图不轨者。必先握重兵。可汗是不是想趁着我们远征呼罗珊之际。从背;给我们捅上一?”
这话的份量有多重不用说了。尽管苏禄的胆子不小。仍是给吓的额头上冒冷汗。一双手直道:“哥舒将军。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我已下令从西域调兵。你要是没有这心思。为何不执行我的将令?”哥舒翰目光炯炯盯着苏禄。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十七章 喜迎新年
更新时间:2009…10…10 15:22:59 本章字数:6213
禄知道他现在没有选择了,只得道:“将军请放心,上就调兵。”
他是想先脱身再说,回去以后,他就可以找诸多借口不调军队。
西域的形势很复杂,如突骑施这般名义上属于唐朝,却自成一体,拥有自己的军队,地盘,还有百姓,纯粹就是一方诸侯,不听从朝廷的命令,这种事情太多了。
“兵贵神速,不得有任何延误,可汗这就下令吧!”哥舒翰哪会上他的当,语含威胁:“这次出征,我们还得多方筹划,可汗深悉大食情况,正好咨询可汗,就多留数日,多多盘桓。”
哥舒翰的话说得很漂,好象真的是要苏禄出谋划策一般,其实是把他扣为人质了。
没有了虎儿军,苏禄无异于折断一只翅膀,要为乱也不可能。五万虎儿军要是到了哥舒翰手里,那就成了人质,苏禄不敢乱动。哥舒翰的意思是说等五万虎儿军来换苏禄这个人质。
苏禄何尝不明白,大是后悔,早知道这个哥舒翰如此难以对付,就不该来了。可是,高仙芝那话是在告诉他,你来了,我们不再追究这事。你如果不来,我就要追究。唐朝一追究起来,那后果非常严重。
发生战争也有可能!为了和大食大打,哥舒翰肯定要先解决突骑施,稳定后方,不会允许有任何隐患存在。尽管和突骑施打仗唐朝稳赢,却不想打,但是,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唐朝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真要打起来,苏禄有多少胜算?连一成都没有。若是他有胜算,他就不会杀掉思义德,错失与大食修好的良机了,他那是不得不为。
如今,苏禄没得选择,只得道:“为朝廷尽忠,是我们该做地,我这就下令调兵!”笑得特别开心,好象他真的一心为唐朝似的。
心里却是在发苦。比吃了黄连还要苦!
“哥舒将军这手请君入瓮地戏演得真好。早就在打突骑施地主意了。苏禄却自己往里钻。他不钻能行么?”高仙芝心里大是佩服哥舒翰地处置。
田仁琬更是感慨地想:“在西域这些年。对我威胁最大地就是突骑施了。拥兵自重。地域大。人望好。胡人归附。势力越来越大。为了不想让突骑施坐大。我没少动主意。想调走他们地军队。可他们总是找借口。我拿他们没奈何。
“为了削弱他们。默啜西征时。我是见死不救。任由突骑施给默啜打败。没成想。又出了个苏禄。他更加厉害。不几年就把突骑施收拢。一派兴旺景象。这可是个巨大地威胁。我一直在想办法控制他。就是不能成功。
“如今好了。哥舒将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突骑施最精锐地虎儿军握在手里了。还是五万呀!没有了这五万虎儿军。苏禄能做什么呢?他即使不满。也只有忍着了。”
哥舒翰举起酒杯。笑道:“可汗深明大义。我心感。来呀。我们敬可汗一杯!”
“可汗,请!”众人一齐举杯。
苏禄心中恨得牙痒痒的,还不得端杯道:“各位将军,请!”一仰脖子喝了下去。
这是一杯美酒,可是,喝在苏禄嘴里,却是发苦,比黄连还苦!
XXXXXXXXXXXXX
“新年,新年,新的一年到了,我怎么觉得这么辛苦呢?”陈晚荣伸个懒腰,靠在椅子上,不想起来。
“快点起来,还要进宫朝贺呢。”郑晴使劲拉陈晚荣,却给陈晚荣顺势拥在怀里。
抚着伊人温暖的脸颊,陈晚荣嬉皮笑脸地道:“朝天子哪有朝媳妇儿好。”
“别胡说!”郑晴白了陈晚荣一眼,催促道:“快点收拾,要是迟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朝元正与平日的朝贺不同,不仅在长安的官员要参加,就是外地的官员也要赶回来呢。
一年才一次,你不能迟到!”
元正,就是新年,就是我们现在说地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自不必说了。唐朝的元正非常隆重,朝廷规定休假三天,不过,在休假前得做一件事,那就是朝贺天子。
朝元正是一件大事,不仅长安的官员无论品秩高低都要参加,外地的官员也要赶回京城参与。当然,外放官员回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述职,禀报政绩。
“不知不觉中来到唐朝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做了几件大事?一件是摆脱了赤贫,这对于一个乡下人来说,很不错了。二是上过一次战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三是成家了,媳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三件大事里面,最让我开心的就是娶媳妇。最有意义,最有**莫过于上战场了。”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真切,可是,当初穿越到唐朝时是那么地悲愤,那感觉仿佛天塌了一般,陈晚荣现在想来,恍若隔世,一边在郑晴的帮助下整理衣衫,一边抚今追昔。
收拾好,陈晚荣厚着脸皮,要郑晴给了一个香吻,这才迈步出门,赶去宫里朝贺。
一出潜邸,立时为长安的夜景所震惊了。
朝元
早朝要早,而且要早很多。现在是夜色沉沉,离天呢。可是,现在的长安却是一片火海,到处都是灯笼、火把、明灯,把长安照耀得如同白昼。
要是站在乐游塬上的话,放眼一望,长安似火,到处都是火焰,称为“火城”也不为过。
街上地百姓人人着新衣,一脸的欢笑,个个开心不已。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笑声,要不是陈晚荣亲眼看见,还真难想象唐朝地长安居然能营造出超越现代大都市的欢乐气氛。
长安本就以“不夜城”闻名,在除夕之夜更是尽显不夜城本色。
陈晚荣为气氛所感染,不由得大是振奋。就在这时,传来阵阵爆绣声,喜庆气氛更浓。四下里一打量,家家张灯结彩,把家园装扮得焕然一新,让人看到就提神。
一边走,一边欣赏,来到大明宫前。只见朝贺地大臣们正有条不紊地进入大明宫。陈晚荣汇入人流,进了大明宫。
一进大明宫,陈晚荣吓了一大跳,今天来地臣子何其多矣!大明宫里的大臣三五扎堆说笑,相互道贺新年,阵阵话语声传来,嗡嗡作响。
略一估算,进了大明宫的人没有一千,也有七八百了。后面还在络绎不绝的到来,等到全部到齐,少说点也有两三千人。
如此规模的朝贺,陈晚荣还真没有遇到过。陈晚荣经历过朔望早朝,和眼前相比,差得太远了。
就在陈晚荣张望之际,肩头给人拍了一下,一个亲切的声音响起:“陈大人,别来可好?”
这声音非常熟悉,就是有些让人想不起在哪里听到过,陈晚荣不由得很是惊奇,扭头一瞧,不由得大喜过望。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宋,正笑呵呵地打量着陈晚荣。姚崇站在宋身边,两人并肩而立,看着陈晚荣。
宋政才不凡,刚直过人,既是唐朝的一个能臣,更是一个臣,终唐一世,能与之相比者不多,恐怕只有魏征能与之比拟了。
乍见宋,陈晚荣哪能不高兴的,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忙见礼:“陈晚荣见过宋相!宋相,您什么时间回来的?”
宋不答所问,开玩笑道:“怎么了?陈大人,可是怪我回来得晚了,没有赶上你的喜酒?呵呵!”
最初,两人在国子监匆匆一晤,当时的宋就对陈晚荣刮目相看,一心要举荐陈晚荣。当时,陈晚荣也心动了,只是后来太平公主想把他贬出长安,这事方才作罢。宋临去之时,还派人前来叮嘱,对陈晚荣多有嘉勉。
陈晚荣笑道:“宋相回朝,自然是大喜事,喝上一杯,有何不可?”
宋开玩笑道:“陈大人,听说你发财了,这酒钱是不是该你付呀?我的俸禄全花在了路费上哦,你不会怪我白吃白喝吧?”
在别人眼里,宋是一尊神,一尊没有笑容地神!说也奇怪,宋对陈晚荣却是另眼相看,不仅笑脸相迎,还开玩笑。开玩笑不说,还一开就没完,这太出人意料了,姚崇不由得笑道:“宋兄,你今儿是怎么了?如此高兴!”
宋笑道:“姚兄有所不知,当初我就想举荐陈大人,只是因为有变故,方才作罢。宋万未想到,仅仅半年多一点时间,陈大人就名满天下,为大唐建立了这么大的功绩。”
陈晚荣这一年的所作所为,连自己都有些吃惊,只能说天意成全他,给了他一个施展的机会,笑道:“宋相过奖了,我所做地,还远远不够。”
姚崇呵呵一笑道:“你们还有这么一段渊源,怪不得。”眼睛一闪,有些调皮道:“陈大人,宋兄如此看重你,你说,你是不是该请他喝一杯呢?今儿是元正,择日不如撞日,等朝贺完毕,我们找个地方,好好喝上一通。”
“好!”宋颇有点尴尬:“姚兄,你也太心急了点吧?我刚赶到长安,还没有来得及回府呢。就给你拉去喝酒了,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姚崇和宋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交情很深。要问姚崇对朝中哪个大臣最是看重,肯定是宋。要问他最看不惯谁,肯定是张说了。
宋和张说同为玄宗一朝的能臣,可是,宋和姚崇的关系非常好,张说和姚崇就是不对付,两人一见面就不爽,人无完人,这是缺陷,谁也没办法的事情。
陈晚荣仔细一瞧,宋身上的衣衫还有灰尘,脸上带有风霜之色,应该是赶路所致,没说假话,还没有回府。
姚崇开玩笑道:“宋兄,你是想回去换衣衫,还是想着嫂夫人?”
宋呵呵一笑道:“姚兄,你这不良心思还真多。”压低声音道:“作为男人,不想自己媳妇,那成么?”
在朝中,宋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对谁都板着一张脸,不假任何辞色。没成想,他今天的笑话多不说,还涉及到这种只有男人之间的玩笑,陈晚荣太意外了,和姚崇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也许,这就是人!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欢歌笑语,只是没有找到时机,没有遇到
上话地人罢了!
接下来,宋这才说起接过。他接到李隆基的诏命后,立即启程北上。无奈广州离长安太远,加上五岭的道路不是那么好走,虽是一路急赶,也是刚刚才到长安。要不是今天是过年,长安城门大开,说不定他只有明天才能进城了。
陈晚荣笑道:“宋相,这是好事!辞旧迎接之际,你赶回来,这说明大唐即将有一片新天新地!”
不是陈晚荣拍马屁,而是事实。过了今天,开元元年正式开始了,中国历史进入了“开元盛成”。而且,这一盛世的两大推手,姚崇和宋全部入朝,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历史进入了最为辉煌地一页!
“说得好!”姚崇击掌赞赏。
宋虽不喜欢拍马屁,不过,喜庆之词还是动人心弦的,笑道:“陈大人妙人妙语!”
望着陈晚荣三人有说有笑,群臣不由得很是惊讶,惊奇过甚地,下巴都砸中脚面了。他们都知道,宋除了对少数几个大臣会以笑脸相迎以外,对其他人是少有嘉许,可是在陈晚荣面前又说又笑,跟见到老朋友似的,还真是够邪门了。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陈晚荣和姚崇宋一道进了含元殿。大臣陆陆续续进来,偌大地含元殿显得很是拥挤。
含元殿里的大朝,陈晚荣是见过地,就没有如此拥挤过,在感叹人多之余,又很是振奋的想:“这是好事!说明大唐地域辽阔!”
群臣分班站好,静候李隆基到来。
含元展里红烛高照,如同白昼。朝元正的时间很早,杨巨源有诗“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很好地说明了这一朝贺景象。
“太上皇、皇上驾到!”随着高力士尖细的声音响起,只见睿宗在李隆基的搀扶下,大步而来。
自从退位以后,睿宗很少露面。退位后,陈晚荣只见过他一面,那就是在婚礼上。当时,睿宗的气色还不错。今天再见,睿宗地气色比起上次见面时有所不如,走起路来有些虚浮,身体也消瘦了许多。
不过,睿宗却是一脸的笑容,非常亲切。
李隆基抚着睿宗在御座上坐了下来,站在睿宗旁边。
“太上皇、皇上驾到!列位臣工早朝!”高力士扯起嗓子吼起来。
“参见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参见完睿宗,再参见李隆基:“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几千人齐声参见,这声势不小,屋顶都在震动。
睿宗右手一摆,李隆基道:“平身吧!”
“谢太上皇!谢皇上!”群臣谢过恩,站起身来。
睿宗笑呵呵的扫视一眼群臣道:“今天是元正,是新年,诸卿高兴么?”
“谢太上皇问起,臣高兴!”群臣齐声回答。
“朕也高兴!”睿宗一句话,群臣呵呵一笑。
睿宗接着道:“按照礼节,你们朝见了皇上,还要赶来给朕朝贺。朕呐,身子不如以前了,不太爱热闹,想静一静,就自个儿赶来接受你们的朝贺。”
睿宗的身体是不如以前了,有些臣子不由得抽泣起来。
睿宗接着道:“以后啊,你们跟着皇上,把大唐的江山打理好,朕也就放心了!”
“太上皇!”
睿宗冲宋招招手,宋出列,睿宗道:“宋,来,到这儿来。朕的眼神不好使,你站远了,朕看不太清楚。”
宋只好快步上去,来到睿宗跟前。在群臣的屏息声中,睿宗仔细打量起来,很是高兴道:“宋,半年前,朕不得已把你贬到广州去,那是朕的过错。”
皇帝是不会认错地,更别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认错,睿宗这份勇气让人感动,不少人激动得眼里流下了泪水。
宋嗵一声跪在地上道:“太上皇,都是臣之错。”
睿宗站起身,把宋扶起来,笑道:“宋,你是诤臣,不怨朕,朕很满足了。朕把你撂到山高水远的广州去,担心你身子吃不消。你还好,没甚问题,朕也放心了。宋,你要好好保重身子,大唐不能没有你。”
这话虽是絮叨,却很有人情味,宋这个臣不由得激动起来,死命咬着嘴唇,忍住热泪。如此感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