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化工大唐-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他地脸上,陈晚荣就知道考核这关他是过去了。代他高兴,快步而出。这次。门口的兵士没有拦他,任由他出屋。
    “哥,让你久等了!”陈再荣飞奔而来。
    结果已经写在他脸上了,陈晚荣问都不用问,笑道:“再荣,哥恭喜你了。”
    “哥,不是呀,这架打得真是太痛快了!”陈再荣说出的话足以把精明的陈晚荣绕糊涂十次。
    陈晚荣原本以为他考得不错。没想到他竟是为打架打得痛快而高兴。要不是见他一脸的认真劲,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愣了愣道:“那我们回去。”
    陈再荣冲几个兵士抱拳道:“有劳各位大哥相送,陈再荣这里谢过!各位大哥,告辞!”
    几个兵士道声走好,转身回校场了。
    陈晚荣打量着陈再荣,额头上,背上全是汗水,看来这场架打的时间不短,问道:“你和谁打架了?”
    “哥,我和太子打了一架。”陈再荣说出的话足以吓死人。一个生员和太子动手,胆子不是大,是胆大包天了,能不吓人么?
    陈再荣知道陈晚荣心里所想,给他解释道:“哥,你别担心,是太子要和我他动手地。哥,没给你说,太子地功夫是这个!棒极了!我打了这么多次架,就太子的武功最好!一把剑在他手里使得那个灵动劲,真是让人服气!服气得紧!”
    李隆基开创地开元盛世流芳百世,虽然他后期造成了“安史之乱”,毁掉了自己的心血,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具上皇之资,文才武略无一不会,无一不精。至于武艺,这是马上皇帝必备之技,他从小就下了苦功,武艺高强一点也不用奇怪。
    尽管陈晚荣对武功之事不感兴趣,仍是很兴奋,问道:“你们谁更胜一筹?”
    “太子能输么?”陈再荣地回答太有道理。
    即使陈再荣的武功比太子高强,也不能赢太子,这处置很得其法,笑道:“再荣,你留一手是对的。”
    “哥,你别想偏了,我没有留手,真的尽了全力,我真打不过太子。要是再打下去的话,我就要落败了,太子不愿我出丑,这才叫停。”陈再荣摇头。
    这说明太子很看重陈再荣,要不然太子不会手下留情,陈晚荣笑道:“太子这是对你好,才不愿你出丑。”
    “哥,太子要我明天去东宫,随侍太子左右。”陈再荣说出的话足以把任何人乐疯。
    这种结果是最美好的,竟然成真,陈晚荣要不乐都行,向陈再荣道喜:“再荣,哥恭喜你!我得赶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爹娘。”在东宫随侍太子,那就是前程无量,陈老实夫妇知道了,肯定会乐疯。
    陈再荣笑道:“哥,急也不急在一时呢。这事虽然荣耀,也没必要去宣扬,只是要好好请请县馆里的先生和学友们。”
    这是必然之事,黄伯鸣他们早就在等着吃请了。陈再荣话锋一转,说出一句足以惊倒陈晚荣的话:“哥,你好厉害,你这次也立了大功呢!”
    “我立大功?”陈晚荣尽管精明,乍闻此言,不得不糊涂。
    陈再荣瞧着陈晚荣的迷糊样,解释道:“哥,你还记得敬贤亭地事么?你那法子虽然简单,却有效。那人吃了之后,已经有起色了。哥,你这一功立得真大,比我去东宫奔走还让人艳慕呢。”
    “我救的是谁呀?”陈晚荣心中老大一个疑团。
    陈再荣左右一打量,见没有人,这才压低声音在陈晚荣耳边轻语几句。陈晚荣听完,眼睛越睁越大,愣了好半天,兀自不信:“我救地居然是他?”
    “哥,是太子刚才告诉我的。太子说了,要我代他谢谢你。等有机会,太子要来拜访你呢。”陈再荣非常肯定的道。
    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四十四章 宋璟蒙冤
     更新时间:2009…4…8 19:52:10 本章字数:5746
    陈再荣说这事实在是太大了,大得超出陈晚荣的想象,陈晚荣万万想不到无意之中做了一件可以引起轰动的事情,脑袋里嗡嗡直响。直到回到郑宅,还没有清醒过来,脑袋还在响个不停。
    “陈大哥,你回来了。”郑晴仿佛穿花蝴蝶般翩翩而来,告诉陈晚荣一个好消息:“陈大哥,吴叔叔来看你了。”
    吴兢来了,那可是好事,自从家里一别,这么多天没有见面,陈晚荣对这个于自己有莫大帮助的人很是想念,大声道:“好,我这就去。”
    郑晴一把拉住他,弯月眉一拧,提醒道:“陈大哥,吴叔叔好象不开心,不知道为了什么。他很看重你,你想法子要他开
    要吴兢开心这事,陈晚荣自觉责无旁贷,只是能让吴兢这样大胸怀的人不悦,肯定是大得不能再大的事了,成与不成还说不定,笑道:“好,我尽量吧。”
    随着郑晴来到客厅,只见郑周氏正陪着吴兢夫妇在吃茶。陈晚荣一瞧,果如郑晴所言,吴兢愁眉不展,完全没有初见时那般神采飞扬。陈晚荣大步上去,施礼相见:“兄过吴先生!”多日未见,吴先生神采如昔!数度相访都没有见着,今日再见,陈晚荣心中甚慰!
    吴兢忙站起来还礼:“呵呵,是晚荣兄啊!数度劳您大驾,吴兢过竟不去,这里赔罪了。”
    “吴先生言重了。是我不敏,打扰先生。”陈晚荣笑着谦逊:“见过夫人!”
    吴刘氏忙还礼。陈再荣忙着和吴兢夫妇见礼。
    见礼毕。坐下来,丫头送上茶水。吴兢看着陈再荣,问道:“再荣,今儿考得可好?”
    陈再荣的兴奋劲早已消退,站起身道:“承蒙吴先生问起。再荣不敢不答。承蒙太子不弃,要晚生东宫奔走。”
    这可是个天大地好消息,吴兢夫妇、郑晴母女先是惊讶一声,后齐来道贺。把陈再荣围在中间。每人说些恭贺之词。
    陈再荣自有一阵好忙,才把他们应付过来。
    吴兢执着陈再荣的手,勉励道:“凡为臣者。必当有一颗忠贞之心!太子圣明,必将光大我大唐,以你这才学、人品,太子必将倚重,你要好自为之!”
    陈再荣躬身受教:“谢吴先生训诲,晚生记住了!晚生一定遵循!”
    “好好好!”吴兢再三叫好,放开陈再荣,坐到陈晚荣身边。笑道:“晚荣兄。我听说你这段时间已经把香皂做得有声有色了,恭喜呀!”
    陈晚荣笑道:“吴先生过奖了。这都是吴先生、郑老爷子、郑小姐、郑伯母帮忙。要是没有他们帮忙,我也不可能这么快。”要是没有郑晴忙前忙后地相帮,陈晚荣真得多费好些时光,这话说得很真诚。
    郑晴依然那般不居功,笑道:“陈大哥言重了,我们只不过整理下宅子,不敢说帮忙。”末了,凤目朝陈晚荣一闪,意思是要陈晚荣解开吴兢的心结。
    陈晚荣会意,略一点头,朝吴兢道:“吴先生,你为何愁眉不展,是不是有心事?不会是我打搅您了吧?”半开玩笑中点出正题,这是一种说放技巧。
    吴刘氏瞅着吴兢,眉梢儿拧在一起,很是担心。
    吴兢一听这话,右手连摇:“晚荣兄言重了,哪有这等事,我开心着呢。”
    “吴先生,我上次见您,眉梢儿向上,今儿却扎成一家人了。”陈晚荣紧抓住不放。眉梢扎成一家人,是指吴兢愁眉深锁,委婉的说法。
    吴兢在眉头上一抹,笑道:“那不是见着晚荣兄开心么。今儿也开心。”及时发现话有些语病,忙纠正。
    明明是有心事,却不认,曹操的嘴硬本色,吴刘氏白了他一眼。
    他不承认,不能正面问了,得另想办法,陈晚荣决心采取迂回策略,半开玩笑道:“吴先生,是不是有人借您钱没还?”
    “钱财身外之物,吴某还不放在心上。”吴兢这话脱口而出,却道出一个不爱钱财的良好品德。
    “有人借您书没还?”他这种饱读之士,对书极是喜爱,等闲人不借。要是有人借了书不还,比欠他银子还要难受,陈晚荣再开玩笑。
    吴兢不以为意:“读书人就得爱惜书,凡借我之书者必是君子,有借有还。”
    “那就是朝中出事了!”陈晚荣想起郑晴昨晚上说地话猜测起来。
    “没有的事?“吴兢先是抵赖,继而看见吴刘氏盯着他,忙转口:“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人给你说?”
    吴兢心想吴刘氏和他做了几十年的夫妻,对他很是了解,她告诉陈晚荣再正常不过了。吴刘氏知道他地想法,忙辩白道:“朝中之事,我一概不问,更不会说给他人知晓。”
    陈晚荣不愿他再疑心,笑着道:“吴先生大可不必猜疑,其实我们昨天就知道朝中出事了。昨天,我们到您府上拜访,您迟迟不归。要是朝中无大事,您不可能留中。今天早上,街上地兵士增加了很多,朝中要是没事的话,断不会如此。”
    “高见,高见!”吴兢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陈晚荣开导他道:“吴先生,我没有别的意思,您别误会。我是想,朝中之事,尽了心就是,不必过于往心里去。”
    “谢谢晚荣兄地好意。”吴兢叹息一声,靠在椅子上,愣了一下这才道:“要是别的事情,我也不会放在心上。偌大一个朝廷,哪会不出点事呢。只是。这事太大,朝野震动呐!”
    陈晚荣忙提醒他:“吴先生,这些朝中之事自有朝中人处理。****”后半句话没有说,就是不必说与我们知道。
    吴兢摇手道:“晚荣兄,其实这事你们迟早会知道。朝中已经传遍了。宋相被贬去广州了,是宋相啊!”
    陈晚荣昨天才和宋见面,没想到今天他就给贬了,要不是这话是从吴兢嘴里说出来。陈晚荣肯定以为听错了。不由得愣住了。
    宋是朝中一等一地能臣、诤臣,名望极高,一听这话。吴刘氏、郑晴母女,还有陈再荣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吴兢长叹一声道:“宋相昨天在国子监打了唐,公主找到皇上,要皇上处置宋相。宋相是什么人?是朝廷的顶梁柱,哪能说处置就处置地,皇上委决不下,公主数落宋相仗势欺人、喜弄权势十二条罪状。宋相忠直之人,这些罪状没有一条是实的。可皇上竟然信了。要下旨罢免宋相。”
    睿宗无能,拗不过太平公主。罢掉宋这很正常,陈晚荣一点也不意外。陈再荣他们却是惋惜不已。
    吴兢接着说:“皇上的旨意还没有下,风声倒先传出去了,群臣放下公务齐集含元殿,为宋相请冤。可是公主那边的人一个劲地上疏,数落宋相地罪状,一本比一本厉害,公主只数落宋相十二款罪状,到后来宋相竟有一百多条罪状,有些罪状真是骇人听闻。”
    一个人要是能犯上一百多条罪行,那是犯罪的超级天才了,太看得起宋了,陈晚荣不由得好笑。这些人做事也真是,不考虑一下后果,以为有太平公主撑腰,可以为所欲为,妄加罪名。
    这就是风闻言事地可怕,莫须有的罪名就是这么来地,陈晚荣不住摇头。
    陈再荣气得脸上变色,右手按在剑柄上,陈晚荣怕他说出不该说地话,一扯他衣袖,陈再荣这才放开剑柄。
    “朝臣泾渭分明,一下子分成两派,在含元殿上争论不休,一直争到半夜也没有结果。”吴兢不住摇头,惋惜无已:“公主见不能服众,已经改口,准备让皇上罚宋相点俸禄算了。没想到,就在这时,太子却站出来说这么多的朝臣为宋相不顾政务,在含元殿争论半天,不是罪也是罪了,做臣子的做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脸再担任丞相?”
    “太子糊涂!”陈再荣猛地站起来。
    陈晚荣忙住他,喝道:“住嘴,朝中之事不是你能说的!”陈再荣本想再说,却给陈晚荣的眼神一逼,只得气鼓鼓的坐了下来。
    陈再荣说出众人心里的话,郑晴她们不住点头,只差出声附和了。
    “太子一向圣明,可在这事上……”吴兢眼中含着热泪,惋惜之际差点说出不该说的话,幸好醒悟得快,忙改口道:“太子可是我们的希望,我们都希望他明辨事非,可太子这一站出来说话,我们这些力保宋相的人还能说什么呢?皇上要把宋相贬到洛阳去留守,公主也无异议。又是太子,说洛阳是大唐地东都,繁华之处,宋相此去不是受罪,是享福。象宋相这么大地罪,应该贬到边远之地去,岭南才合适。公主立即响应,皇上下旨,这事就做成了。”
    说到后来,无限辛酸,不住摇头:“今天心情不好,不想上朝,告假了来拜访晚荣兄。”
    岭南在唐朝是一个泛称,是指五岭以南的华南之地。在唐朝,岭南不仅仅包括现在地两广、福建、海南岛,还包括越南北部。越南北部在秦汉叫“交趾”,唐称“安南”。
    这片土地是秦始皇扫灭六国之后,出动五十万秦军开拓的。从秦汉到唐朝,这片领土并入版土近千年了,只是其开发程度远远不及中原,被视为苦寒不毛之地。
    历朝历代把那些犯罪的大臣贬到岭南遭罪,大才子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有人在天涯海角悲愤难已,“回首望长南,中隔万重山”是其内心凄苦的最好写照。
    太子这一招够狠,狠得让人发指。吴兢不住抹眼泪,伤心啊。吴刘氏不住在他肩头轻捶。安慰他。
    “哥,我不去东……”陈再荣猛地站起。陈晚荣知道他要说什么,一把位住他,喝道:“坐下!太子这一招非常高明,你在发什么火?”
    吴兢历来对陈晚荣很是推崇。这次却不同意他的看法了:“晚荣兄,你这放从何说起呢?去年,姚相被贬,现在朝中就指望宋相了。宋相这一去。公主再无顾忌。那些观望之人还不全倒向她?太子就应该设法保住宋相才是正理。”
    姚相是指姚崇,和宋合称“小房杜”,开元盛世地推手。他和宋一样。不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看她不顺眼,找个由头把他给贬出长安。
    吴兢这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陈再荣他们不住点头。
    陈晚荣笑道:“吴先生,这事我是这么看的。你想啊,宋相在朝中固然可以制衡公主,可也是公主的眼中钉,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除去宋相。”
    吴兢点头道:“那是自然。去年皇上登基伊始。宋相就上疏要公主去洛阳。无奈公主势大,此议未能成行。自此以后。公主就视宋相为眼中钉了。”
    “这事躲得过今天,却躲不过明天,宋相一日不去,公主一日不罢休,还不如以此为契机把宋相免职,发配边关的好。”陈晚荣剖析一番,得出结论:“太子这是在保全宋相。”
    这结论太匪夷所思了,吴兢盯着陈晚荣,兀自不相信这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陈晚荣接着解释道:“去东都固然好,可以让宋相少吃些苦头。可东都依然是个是非之地,宋相在东都过得安稳么?”
    “东都仅次于长安,宋相去洛阳,公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吴兢点头赞同。
    “谢吴先生赞同。”陈晚荣谢一声,再剖析:“岭南虽是苦寒之地,宋相去了却可以安生,公主不会再为难他。象宋相这样忠直之人,公主恨他,未必有置他于死地地想法,只要他不再碍公主的事,公主也就放手了。”
    宋十七岁中举,已经历事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四朝。武则天时斗内宠“二张”救长史魏元忠,成一时佳话。武则于对他很是赏识,并没有因他难为二张而怪罪他。他这种忠直诤臣,无论谁当皇帝都会重用他,即使太平公主现在恨他入骨,说不定内心已经把他当作未来丞相的人选了。
    陈晚荣这话很有道理,吴兢点头赞道:“晚荣兄,谢你点醒我了。我气愤了一天,还不如听晚荣兄一席话。晚荣兄,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这有什么好难想么?陈晚荣就做过类似地事情。在另一时空,有一个副总老是看陈晚荣部门里一个员工不顺眼,这个员工做对了也是错,做错了就错得离谱,老在陈晚荣耳边说这个员工地坏话。陈晚荣耳朵磨出老茧了,干脆把这员工调到这位副总不爱去的岗位上,不在他面前晃悠,这位副总终于眼不见心不烦了。
    “吴先生过奖了。朝中之事,说你好的未必对你好,说你坏地未必是在害你,这得看情势而定了,太子这不过是一种策略罢了。”陈晚荣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有过这方面的经历。
    郑晴轻轻击掌赞道:“陈大哥,真是高见!”
    吴兢思索着道:“太子真是圣明,远非我等做臣子所能明晓。晚荣兄,我担心的是长安去岭南,路途遥远,要是公主要为难宋相,这可怎么办呢?”
    既然是太子要雪藏宋,说明太子对宋特别看重,将来太子登基,必然会重用他,他的安危吴兢自然要担心了。
    陈晚荣笑道:“吴先生大可不必为宋相担心。这事太子虽是好意,在明里来说,是太子执意要贬宋相去岭南,以公主的精明不会不知道这是一个拉拢人望的绝佳良机。说不定,公主会在十里长亭为宋相饯行,说些慰勉之类的话,送些盘缠什么的。”
    “高高高!公主肯定会这么做!”吴兢兴奋得站起来,不住击掌赞叹,佩服无已:“晚荣兄,受教了!”
    “敌人地朋友是敌人,敌人地敌人是朋友”,这道理唐朝没有人说,并不是说太平公主不明白这道理。她要是真去饯行,即使宋洞悉她的阴谋,也有人大唱赞歌“公主多仁慈,胸怀多宽广,连宋这死对头都能宽容,还有什么不能包容地?她才是天下的明主!”一时间,她的人望会直线上升。
    心结一解开,吴兢快活起来了,和陈晚荣谈谈说说。到了晚上,郑府大摆宴席,一是欢迎吴兢夫妇,二是为陈再荣庆祝。吴兢心情大好,酒量也大,只是仍不是陈晚荣的对手,离去之际已经醉得快睡着了,兀自拍着陈晚荣的肩“晚荣兄,明儿我上朝去!”
    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四十五章 宋璟来信
     更新时间:2009…4…10 19:19:00 本章字数:5650
    望着吴兢那副开心模样,陈晚荣有句话没说,那就是李隆基敢于把宋发配到广州去,这说明李隆基明里虽是处于下风,实际上他并不怕太平公主,在他心里说不定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送走吴兢夫妇,陈晚荣兄弟二人和郑晴母女说了一会话,这才各自就寝。第二天是陈再荣去东宫的大日子,不仅陈晚荣起得早,就是郑晴母女也是起个绝早,帮着收拾,一个劲的叮嘱陈再荣要好好办差。
    去东宫随侍太子,是何等的荣幸之事,陈再荣此时回宁县的话,肯定是“衣锦荣归”了,县馆的先生、生员还有县衙都会热情欢迎他。只是太子没有放他回家,他不能享受这等“待遇”了。读书人寒窗苦读,图的就是个出人头地,梦想成真却不能回家,很是遗憾。
    陈晚荣取出一百两黄金,递给陈再荣:“再荣,这钱你收着零花。”
    陈再荣在手里一掂,忙把黄金递回陈晚荣手里:“哥,太多了,我哪用得完。”
    “再荣,这钱不是给你花用的,是万一你办差没钱花了,用来救急。”陈晚荣说出用意。
    陈再荣轻笑一声,抿着嘴唇:“哥,去东宫办事,还怕没有钱么?太子胸怀大志,不会在乎钱的,一个赏赐说不定就值上千两银子呢。”话是没错,只是有一个问题他没有想到,陈晚荣提醒道:“正是因为太子胸怀大志,不在乎钱,说不定你就要过穷日子。”
    这话陈再荣不能理解,眨巴着眼睛打量着陈晚荣。陈晚荣只得给他解释道:“你想,太子一心在军国大事上,有多少时间在想着钱财?等他想到钱财的时候,说不定你都过了好些天过日子了。在太子身边办差,不能没有钱。太子要你去办差。花个十两八两银子。你好意思找太子去要么?”
    东宫自有其补帖制度,只是有些差事不能见光,花销这方面只能私下里处理了,要么太子私下里给钱,要么得自个帖钱,至少也得垫钱。陈再荣无话可说,接过来:“哥,谢谢你!什么都为我想到头里去了。”能有这么一个心思细密的兄长,的确让自己很省心。
    陈再荣聪明。就是没有在社会上历练过,于人情世故了解就不如陈晚荣多了。陈晚荣不得不为他多所设想:“要是钱不够,你可以去找马大哥,高掌柜提钱。我们有货在他们那里。到时清帐扣除就是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法子,陈再荣点头道:“哥,我记住了。”
    出了屋。只见郑晴母女正在院里等他们,郑周氏向陈再荣道贺:“恭喜陈大人。”东宫的人就算是个佣人,其地位都很高,更别说陈再荣这个太子新提拔的侍从了,自然是当得大人的称呼。
    陈再荣忙向旁边一闪,表示不敢受她之礼,行礼道:“伯母,您千万别。您这是在折煞小侄。”
    “陈大人言重了!”郑周氏呵呵一笑。对陈再荣不愿受她之礼这份后辈情怀还是赞赏。
    郑晴笑道:“再荣弟,姐姐恭喜你了。祝你前途远大!”
    “谢谢郑姐姐!”陈再荣忙还礼。
    郑周氏笑道:“陈大人去东宫,我们就送你一程。”陈再荣从自己家里去东宫,这事很荣耀,由不得她不欢喜。
    “不敢劳动伯母。”陈再荣哪敢有劳动她的想法。
    郑晴笑道:“再荣弟弟,姐姐也要送你呢。”右手一招,一辆漂亮地马车过来,郑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6 1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