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许多人都看到一个疯疯癫癫道士,嘴里反反复复地,唱着“莫逐燕”这则谶歌,但没有人把道士的谶歌,与眼下正在进行的叔侄大战联系起来。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经过数年的“靖难”之战,攻占了南京,把朱允文逼上了绝路。有人说他投火自焚,也有人说他逃出了南京,出家当了和尚。等燕王朱棣进了南京,称了帝之后,有许多南京人才想起道士的谶歌!“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京畿!”这不是明摆了劝说建文帝不要“逐燕”(王)嘛?
可唱谶歌的道士早就不知所终,只留下这则应了谶的谶言歌!
这则谶言,是大明王朝,比较有影响的谶言,和中国历史的许多谶言一样,这则谶言出现得比较神秘,出自方外道士之口。而这个所谓的道士,很可能是一看破世情的世外高人,他可能是想通过谶歌的形式,劝说朱允文撤藩不能太急!
但此时的朱允文,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道士想进忠言,却找不到说话的台阶。所以出此下策,佯装疯癫,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里,苦唱谶歌。希望某个重要的朝臣,或朱允文听到,起当头棒喝,悬崖勒马之效!
道士唱歌之时,朱允文的“国军”,与“燕军”正处于战略僵持状态。朱允文此时,还有很大的战争主动权。但他没有听到道士的谶歌,或者就是偶有听到,也没有弄明白!所以他不遗余力地“逐燕”!最后,皇四子燕王朱棣,在战争之中,壮大起来了,真的飞上了京畿!皇四子燕王朱棣,化身为明成祖朱棣!
所谓的历史,都是从前的现实。我们把从前的历史,不是当做故事来读,而是当做发生过的现实,来研读时,我们对“莫逐燕”这则谶言,所牵及人物最后的命运,以历史之中,并非绝对化的情节与过程,许多人会止不住为建文帝的失败,而扼腕叹息!
遇顺而止-明
一
明洪武初年,一次朝会结束,朱元璋留下刘伯温。他对刘伯温说:“刘爱卿精通星象历数,可否为我大明王朝,测测运数如何?”
刘伯温是大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有大明王朝“张良”之称。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谶学大师(谶纬之学),据历史记载,他通天文地理、数学、命数、风水之学,传说中比较神秘的谶学著作《烧饼歌》,作者就是刘伯温。
明太祖朱元璋在朝会结束后,把刘伯温留下来,居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刘伯温不好回答,但又不得不答。所以他客套式地对朱元璋说:“我大明王朝福泽长久,陛下当传万孙。”
明太祖朱元璋的这个问题,确实不怎么好回答。只要略读明史之人,对朱元璋猜忌多疑品格,不会没有印象。刘伯温作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跟随朱元璋打拼了若干年,他对朱元璋的性格,看得很透。所以他把皇帝的恭维话,客套话放在第一位,说明朱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但这话,是刘伯温怕犯政治错误的吉利话,朱元璋心里当然明白。他对刘伯温说:“世间哪里有什么万年王朝,万年天子?
赦爱卿无罪,爱卿不防为朕据实以闻!”
朱元璋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刘伯温如果还是扭扭捏捏、假谦虚的话,这皇帝可能就要龙颜大怒了。所以刘伯温只能细心推演,良久方对朱元璋说:“我大明王朝,历世当在三百年左右,后遇顺而止!”
明太祖朱元璋遂手书“遇顺而止”四字数遍,良久才曰:“三百年亦足矣!”
在清人邓士友编著的《国朝要典》这部书里,记载了这则谶言:“高庙命伯温,卜历数之长短。伯温卜之曰,遇顺而止。”
历代开国帝王,天下创建之后,对于自家王朝未来的预期,基本上和秦始皇一个心理,希望自家王朝,能一世然后二世,二世然后三世,世世不歆,传之万世。但从秦始皇公元前221 年称帝,到朱明王朝创建,前前后后,有一千五百年时间。在这一千五百年时,中国经历过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蒙元。可以数得上台面的大王朝有九,如果连上乱世割据,偏安于中国某一偶的小政权,小王朝,就更多了。在这么多大小王朝之中,没有那一个王朝,能传之万世,世世不竭!
在秦始皇称帝之初,他有野心,想让秦家王朝万世不竭。可当时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才被秦始皇开了一头,对于这种体制生命力,许多人只是处于想象当中。可到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创建明王朝之时,所谓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了一千五百多年,已经存在的历史,让后来的开国帝王,再也不敢预期自家王朝,能传万世,能世世不竭!所以刘伯温推演出大明王朝,只能“历世”三百年时,朱元璋“知足长乐”,这一点,他比秦始皇好多了。
二
转眼之间,到了公元1627年,明王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死了。
这位明熹宗朱由校,不喜欢做皇帝,他最喜欢做木工活。《明史》里说他喜“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而且日营造,“成而喜,喜不久即弃,弃而又成,乐之不倦。”唯独对权力、女色不感兴趣,或者说提不起兴趣。
作为中国古代万万人之上的皇帝,对女色不感兴趣,与众多好色的皇帝们相比,这简直是一个大大的优点。但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对权力没有兴趣,或者提不起一点欲望,文化了一点说,是“尸位素餐”,粗俗一点说,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这样一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皇帝,结果国家大权,旁落于魏忠贤手里,而魏忠贤是什么人?
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太监,没有一丁点儿文化,连大臣的奏章都看不懂。可他有了权力之后,许多人,争着、抢着、哭着、喊着要做他的干儿、干孙!
《明史》里说,当时魏忠贤门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而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其中有饱读诗书、明王朝的省部级干部崔呈秀;还有一些“威风八面”、“起居八座”地方总督,巡抚。这些人所以心甘情愿地、作魏忠贤门下走狗,不是因为魏忠贤有什么独特的人格魅力、文化素质,都是权力惹的祸。在魏忠贤一人得道之后,投靠魏忠贤的鸡犬走狗,都跟着占光,一个个恍恍乎干成之器,成了呼风唤雨的朝庭大员。所以传出一则谶言:魏鬼遍地走,茄花满天飞,说的就是魏忠贤及明熹宗的奶妈客氏。
魏太监窃国的结果是,把大明王朝仅存的正气,一点一点砍削怠尽。一些研究明史的专家们认为,明王朝之亡,从明万历帝开始,但明熹宗的太监魏忠贤,是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巧合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令刘伯温推演国运时,刘伯温说了一句吉利话:陛下当传万孙。此话本是刘伯温客套话,但后来大明王朝的历史发展,让刘伯温“遇顺而止”谶言应验,也让刘伯温的客套话,一语成谶!
明万历死后,太子朱常洛继位,即为明光宗。据《明史》记载,明光宗朱常洛只做了29皇帝,便死于庸医之手。这是大朝王天字第一号医疗事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搞清楚明光宗的真正死因。明光宗死后,太子明熹宗继位。明熹宗称帝八年,因无嗣,所以由皇弟朱由检继位,他“恰好”是明万历皇帝之孙,可简称其“万孙”。刘伯温的客套话,说明朱朝会传之“万孙”之说,十分荒唐滑稽地“一语成谶!”
三
明末帝朱由检1611年出生,公元1627年继位,继位时16岁。
他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留给朱由检的大明王朝; 已经是一个既烂又破的国家。如同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烂木船。船老大朱由校对怎么开船、怎么保证船上成员的安全; 漠不关心。他把老大的许多权利、责职; 都交给船上临时二副魏忠贤。
而魏忠贤这个鸟人; 胡乱指挥一通; 就把大明这条船,开进了一个风口浪尖的海。
朱由检做皇帝才几天,就有许多大臣弹劾魏忠贤。说魏忠贤有十大罪。如:并帝、蔑后、无圣、弄兵等等。这时的朱由检表现出了、与他16岁的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与果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魏忠贤集团。
公元1627年的明崇祯帝,大有康熙帝,诛杀熬拜的风范。但明朝的元气,被魏忠贤集团伤得太多,魏忠贤虽无亡国之实,但他的所作所为足以让明朝亡国。
所以魏忠贤虽死,大明丢失的民心士气,再也找不回来了。其时内有义民为患,外有满人作祟,已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大明,选择了一个16的孩子为帝,他何以堪受?
在崇祯诛灭魏党后,大明朝有一个短短的兴奋期,特别是当时的北京人。
当时的北京人,对明朝皇室的支持,是有理由的。这与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首都现象”有关。所谓的“首都现象”有两个特征:
一,居民对时政消息异常敏感。
二,中国历代的王朝帝(首)都居民,至少是地理上的既得利益者。
现有王朝如果施行仁政,首都居民最先受益者;如果施行恶政,他们也是最先受害者。他们如同是宋词里的鸭子,政治上的春来或者冬去,首都居民最先知冷知热。
公元1627年,崇祯17岁,他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军务。袁崇焕为了激励这位小皇帝,他向崇祯皇帝吹了一个著名的牛:他能用五年时间,就可以彻底搞定外患,彻底打跨满人!
当时就有人指出袁崇焕话说得过头,袁督师略有感悟,可为时已晚。所以有人认为,袁崇焕的这个牛,为他两年后,被崇祯帝处死,埋下祸根。
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其时的大明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一、内患。陕西义军闹了数年,已经闹得很大了,占领了中国西南大片土地,有燎原之势。
二、外患。满人突然来了一个战略大迂回。绕过袁崇焕严兵把守的辽东; 从北京西北方向、张家口地区; 直捣进朝大后方—北京。
从军事角度分析,满人此举,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大手笔。当时崇祯帝朱由校还是一个孩子,对于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战战术所知有限。
而袁崇焕,不只是帝国的东北的一个方面军司令,还是明帝国的兵部尚书。
至少相当于现在全军的总参谋长,但他也没有想到,满人会给他来一个迂回的闪电战,在清军围攻北京城这件事上,他有失职之处。
好在,北京在袁崇焕急速赶来的、救援部队拼死抵抗之下,得保平安,但绝不无事。因为满人突袭,许多北京人家破人亡。所以清军虽然败了退,而战后的北京损失惨重。当崇祯、朝臣、民众,再度检拾起袁崇焕三年之前的诺言时,不禁失望,甚至愤懑!
袁崇焕任蓟辽总督,兵部尚书两年有余,满人不但没有被扫平的迹象,还有足够强的实力,打到帝国首都,袁崇焕的五年之诺,肯定无法兑现了!
后有亲信密告,说发现袁崇焕与皇太极私下和谈,有与满人勾结嫌疑。崇祯这个孩子迷糊了、愤怒了,他下令拘捕袁崇焕,交有司侦办。许多后来的读史人,读到此处,止不住会想起韩信的走狗论。入侵的野兽跑了,可以烹走狗了。但有没有谁读出,虽打了胜仗,却损失惨重的北京?
有一个人家,一天,突然跑来了许多劫匪打劫。而这时有一个人赶回来,指挥大伙打击劫匪。这个人来的很是时候,大家都把他当作救星。为了有效打击敌人,家里的什么坛坛罐罐,还有一些重要的家什,都拿出来当武器用了。在打斗之中,不免有许多人会受伤,会挂彩。最后,劫匪是赶跑了,可家也完了一半,还添许多伤员。
按常理,大伙儿还是比较感激帮助他们的人。没有想到,有人举报,这个帮忙的人,居然和劫匪们一伙儿。大家对他的感激变成了愤怒。家庭的家长就下令,把他给抓起来。
袁崇焕就是那个赶回来帮忙的人,崇祯大明朝的家长,北京的民众就是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大伙”。最后皇帝下诏,认定袁崇焕与满人勾结“属实”。对袁崇焕处以碟刑。
崇祯的行为,如果给他一点理解的话,他其时才是一个19岁的孩子。在他的年龄与心智都不能承受时,是封建的家天下体制,把他推上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他决策错误、决定失误,屈杀了袁崇焕!但他的错误,对于明王朝,对于当时的社会,是至命的!
袁崇焕被处于碟刑,当时的北京人居然争着、抢着吞食袁崇焕尸身,不能凉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对于自己国家真正的英雄,居然无情到这种地步,所有后来读史之人,不寒而栗!
但古人云:“读书必敬,临史必恕。”也给点理解的话。也可以有两个凉解的理由。
一、当时的北京人太相信崇祯。崇祯继位之初的一些表现,让他们相信,皇帝是个好皇帝。再而且他们是首都居民,习惯了不敢怀疑权力。
二、战后的疮疤没有被抚平,他们需要找一个够格的出气筒。袁崇焕这个真英雄,假叛徒出现了。历史总是一次一次地说,真理、正义许多时候,是在少数人手里。袁崇焕就成了,不明真相民众的牺牲品。
四
公元1630年的明崇祯帝,碟杀袁崇焕,等于自毁长城。三年之前,公元1627年三月,陕西澄城饥民王二,揭竿而起。 ,树起了打倒明王朝的义旗。此时,明熹宗还没有死,崇祯帝还没有继位。早在明熹宗之前,明万历皇帝称帝时,大明王朝各地的反抗浪潮,已经是星星点点。
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之初,为了减刑民众负担,明太祖朱元璋严令控制赋税,所以其时民众对政府赋税政策,还是比较满意,大伙多认为“不尚烦苛”。
到明万历之世,国家营建过甚,且皇室挥霍无度,为了满足皇室需求,明神宗万历皇帝,下令增加矿税。而且此项税收,非有地方代收,而由皇帝派出的宦官,直接办理。结果“中官司四出,任意诛求,海内为之困。”
后与满人交战,国家每年所需军费,逐年猛增,这些钱都分摊到老百姓头上,民众的负担大大的增加了,但结果还是入不敷出。结果有许多官员,开始打军饷的主意。对于一些没有上前线的士兵,或者拖饷,或者克扣军饷,甚至干脆不发。
明王朝末期的国家内乱,实质是从一些缺饷士兵哗变开始,如: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正月,四川建武兵变。
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云南腾冲兵变。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京军兵变……
据明史专家们统计,在明王朝万历帝时,兵变之多,在明一代,无出其右者。但兵变只是给明朝皇室敲响警钟,与兵变相比,真正可怕的,是全国各地,广大民众的反抗,如: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镇江农民汪元起义。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河北滑县农民起义。
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鄂皖山区农民刘汝国起义。
同年,广东始兴县僧人李圆朗起义。
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徐准地区农民赵古元起义。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福建爆发白莲教起义。
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河南永城,刘元绪领导无为教起义……
万历时,大明王朝已经是一只装满了火药的火药桶。万历帝死后,他儿子手下的太监魏忠贤,又给火药根添上了许多根引信。
公元1627年,陕西澄城,又爆发民众起义,李自成、张献忠加入了这支队务。
五
自明末帝崇祯称帝之后,在外,清人已经在东北虎视大明王朝数十年,随时都有可能对大朝王朝致命一击;在内,全国各地的民众反抗浪潮,达到了一个新高。在先安内,还是先攘外政策上,明崇祯皇帝居然也是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其内”的政策。为了支援东北战事,皇帝决定实行精兵简政的国策,其中之一,是裁减全国各地,驿站工作人员。此项政策让大明王朝许多人下了岗,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统治者,没有以人为本的观点,也不知道对下岗人员,实行低保政策,所以许多人下了岗之后,为谋生计,不得不聚啸山林,违法犯罪。
王二在陕西澄城起义后,恰好李自已下了岗,失去了饭碗,走投无路情况下,李自已张献忠等人,加入了王二的造反集团。
在《明史》,及其它一些自命正统的封建王朝的历史记载里,古代史学家们,喜欢把李自成这一类人,称之为贼。而用我们现代公平,公正一点的眼光回看李自成这类古人,他们在国家与民族危难时刻,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自我纠错,绵延发展所必需的品格!
所以他们不但不是贼,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只是这一类英雄的出现,是社会无意识的产物,这类人物的出现,不是哪本教科书,或者哪位学术大师,所能教育得出来的,他们是出生于社会的旷野之中,非独特的社会环境,不能成其大,非个人独特的个性,不能成其功!
比较可惜的是,这一类人物,绝大多数,非善良之辈,他们出现的目的只有一个,打烂旧世界。所以在他们破坏旧世界的过程之中,对于当世的民众,很可能带来很大的伤害!如在四川创建大西国张献忠集团,盘据四川数年时间,杀人无数,四川为之一空,直到康熙中期,据说成都城里,人都给杀光了,白天屡老虎出没,以至后来,清王朝决定实行“湖广填四川”政策。
公元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了山西,开武昌创建了政权,自称新顺王。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了西安,改西安为西京,李自成创建了大顺王朝。
明王朝开国功臣刘伯温谶言,“遇顺而止”里的第一个顺出现了。
李自成创建大顺王朝之后,立马挥军东向,三月十七日,攻破北京。明末帝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王朝自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到公元1644末帝崇祯自杀。前后历时277 年,距刘伯温所说的,明王可传世300 年,差23年。
但崇祯帝死后,公元1644年五月,由马士英、史可法等人,奉明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创建南明小五朝。这位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也是明神宗万历帝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公元1646年,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
同年,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
即明永历皇帝,这位永历皇帝,也是明神宗万历帝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他领导残存明军抗清,一真坚持到公元1661年。后,吴三桂率军入缅,捉回朱由榔,次年四月在昆明将其处死。
至此,大明王朝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把所谓的明王朝之国祚,从公元1368年,算到公元1661年,距刘伯温的三百年之数,仅差7 年,误着率在2 %左右,从预测学角度,也算是精准了。
而对于所谓的“遇顺而止”的谶言,第一个“顺”应在李自已的大顺王朝。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李自成自称“新顺王”之后,其时,还远在关外的另一位清朝皇帝爱觉新罗-福临,于1643年继承皇帝,他称帝的年号,居也是“顺治”!他是大明王朝,碰到又一个“顺”。而还有一个“顺”,就是已经在四川称霸了数年的张献忠,他创建的大西国,年号里,与顺治一样,也有一个“顺”,大顺!
“遇顺而止”这则谶言,也是一则古老的谶言,在明王朝流传了几百年时间,所以有许多人知道这则谶言。学者蒋建平先生,在他的著作《明史之谜》里认为,李自成创建的王朝,所以命名为大顺王朝,很可能与他手下的军师,宋献策有关。据记载宋献策这个人身材短小,但“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没有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时,他是以给人算命,看风水混生活。碰到李自成时,他陈一文件“谶记”,(可能是一体古谶书)里面有一句话:十八子,主神器。意指李自成会做皇帝。
自成大喜,用为军师。按蒋建平先生的理解,此人不会不知道,刘伯温谶言“遇顺而止”,所以很可能是他建议李自成,创建国家的国号用“大顺”这两个字,以求应谶。据《明史》记载,李自成对宋献策“信之如神”。这李自成的“大顺”可能就是源自这里。
但光光靠李自成的大顺,想彻底地革了明王朝的命,好象还不是那么容易。
他只是推倒大明王朝的一个“顺”,真正让大明王朝“遇顺而止”了,还得靠关外的那个“顺”和“顺”的同伴们。
至此,“遇顺而止”这一谶言,也算是阴差阳错在应验了。笔者的这部谶言作品,也只能贴写到大明王朝。所以如此,与作者的心里有关,与读谶言的人心里有关,与迷信谶言的人,心里更有关。笔者本意,不是宣扬迷信,只是想站到一个神奇的,有点怪异的角度,说说历史。别无它意,仅此而已!(全文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