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项羽与刘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高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不过他的职务并不是武将。章邯曾经当过财务官,职务桌少府。推荐章邯的人说,事实并不是那样,章邯家本来就是
将门之后,他自己在先帝时就曾任职军中,立过很多战功。赵高盘算了一番,决定叫章邯来试探一下。他内心的想法是:
122
〃这家伙对我稍有不逊,他就休想获得推荐。〃
在朝廷官员中,章邯大概比任何人都了解当前事态的严重性。
他的官职是少府,相当于从捕捞淡水产品的百姓那里收取赋税的税务部门的总管,因此对地理情况十分熟悉。这一次大规模叛乱,在水乡泽国的势头尤为猛烈,不仅賦税完全断绝,而且从负责收取赋税的官吏所送上来的税务报告,也证实了各地的战况。在这一点上,章邯比那些在军中任职的人更了解当前的事态,甚至连什么地方平静、哪里道路畅通等一类兵家必知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只有我亲自出马,方能彻底平定。〃
他心里有数,不过也没有显示出跃跃欲试的样子。章邯胸怀宽广,决断能力强,而且性情温和,作为远征军的统率者,他容易得到官兵的衷心拥护,就这一点来讲,他也具有非一般人可比的资格与条件。
他的朋友也很多。
许多朋友早巳感受到秦的危机,早就劝章邯道:请君务必出马担任主帅,以担负起拯救社稷的责任。其中也有很多人具有担任幕僚或指挥军队的才能。他们还说:只要章邯担任将军,我们拼上性命也心甘情愿。
就在这时,从赵高那里传来了召见的消息。朋友们都很担心,都向他提出忠告:〃章邯哪,可不能只凭孩子气,可别让什么正义感给迷住心窍
啊!〃
其实,这都是在暗指赵高,意思是说,可不能惹恼那个人。
〃你的使命就是率领军队击败陈胜,让我大秦国泰民安,切不可与宫廷小人一争长短。〃
进而又说:〃将军出外征战之时,第一要务就是千万不可在君侧造成疑虑。〃
就是说,莫如先讨得赵高的欢心。如果不这样,将来身在千里之外,增派援军的请求就会遭到拒绝,所建战功越多就越会遭到猜忌,以致危及身家性命。
123
章邯要演这么一出戏,是不成问题的。
他在皇宫的一间房子里与赵高见了面。
从一开始他就从容以对,而且态度谦恭,不卑不亢,并没有让赵高感
到有什么压力。唯一难办的就是兵力不足。
〃在这件事情上,无论如何还要仰仗赵高大人帮忙。〃
章邯的态度令赵高大为开心。
〃什么事情啊?〃
赵高慢条斯理地说,拉长下巴望了章邯一眼。章邯首先说道:骊山陵寝工程和阿房宫建设实乃先帝陛下之遗业,说来亦为举国之神圣事业。赵高不禁心内一惊。无论怎么说,这项动用数十
万百姓服劳役的工程已经惹得天下怨声载道,令国家处于危亡之中,这方
面的意见很多很多,赵高心里十分清楚。〃此话当真吗?〃
赵高紧紧盯着章邯的脸,过了一会儿,才松口气似的叫了一声:〃邯
哪!〃
赵高接下去说:君是很了解先帝的心意的。让天下百姓尽服劳役,对欲逃避者加以刑罚,百姓方知法之可怕。百姓很快即可适应于法,乐于接受法之约束,进而成为国家安泰之本。君好像对秦法之原理还是很理解的。
赵高竟是这样一个人吗?
与其说章邯要对赵高刮目相看,还不如说他内心产生了某种困惑。人们往往把赵高说成一个迷住先帝与二世皇帝的妖怪,但这位肥胖得像个老婆婆的男人,却有鲜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其举止是那么温文尔雅,所讲的事情又极富内涵。怪不得这位宦官以二世皇帝太傅的身份自居,亦可知道他的教养非同一般,或许这才是理所当然的解释。
〃如果这个家伙真是妖怪,那可不是用一两个法术就能制服的。〃就赵高的立场来讲,最担心的就是章邯会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从而声望直线上升。不过即便如此,也可以找出罪名,以皇帝的名义将其处死,总之就是要设法让他害怕自已,让他听从自已摆布,这才是最理想的。
124
出于这个目的,趁现在面对面的机会,赵高一会儿露出威严,一会儿又做出笑脸,仿佛在收买章邯之心。赵高这个人笑起来十分难看,脸上的皮肤显得油光光的,嘴角上带出的皱纹就像用蜡黄色猪油堆出来的。章邯着实
感到一丝恐怖。
〃什么事呀?要让我来做^,,
当赵高说到这里时,章邯拱手说道:只因当下实属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之人大力帮助,方能采取非常措施。刚说到这里,赵高看上去就巳经十分满意了。
〃究竟是什么事嘛?〃
〃骊山和阿房宫两处都有大批服刑之徒在干活。〃
无辜百姓在千,服刑的囚犯也在干。仅服刑的囚犯可能就超过二十万。章邯说:依臣之见,请允许向他们发出大赦令,免除其罪行,让他们拿起武器去从军。在当前形势下,再没有其他办法可在俄顷之间编成一支大军。
用囚犯?让他们从军?
赵高对这个方案也着实吃了一惊。军旅途中,说不定那些囚犯就会反戈一击,干出什么勾当来,没有相当统率能力的将军是不敢带领他们的。
〃好吧!容我到内宫奏请一下。〃
赵高说。纵使打了败仗,也只能是眼前这个人大吃苦头。
赵高立即谒见二世皇帝胡亥,将这项建议作为自己的提案奏上,又推
荐了章邯。
总之,此乃军机大事,必须集合文武百官,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在用兵问题上,这是惯例,胡亥作为皇帝,再怎么样也不能继续躲在后宫不出来露面。
胡亥照章办事,召集百官,让他们提出意见。这时胡亥才再次了解到赵高的伟大之处。一切都按赵高所说的顺利进行,正如赵高所预见的那样,有一个叫章邯的人主动出班请缨,唯有这个时候胡亥才感到一点乐趣,因
为就跟看戏法差不多。而且章邯所奏上的计策刚好与赵高先前献上的完全一致。胡亥不禁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愉悦。身为皇帝的乐趣,大概就是面
125
对此情此景吧!朝臣就好比满天星斗在轨道上运行,转动起来井然有序;
上奏的人也从不讲有违皇帝旨意的话,都以悦耳的腔调陈述皇帝刚刚准奏的事情,一切都跟乐队演奏一般。胡亥高高兴兴地予以准奏,并颁布了大
赦令。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所说的这位章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这一步,巳经筋疲力竭。如果国家一切正常,怎么会有如此愚不可及、混账透顶的事情发生呢?章邯宁愿在和平的岁月里当个文官。为了接受这份稍有差池就会战死沙场的差事,竟要自己出面四处奔走,还要故作姿态向赵高这种人讨好;照理应该由国家拨给的军队也要自己去组建;后勤补给及其他方面的事情,也必须跑遍各官府衙门去筹组,天底下哪有这种荒唐可笑的事情呢?然而,倘若袖手旁观,秦的灭亡就迫在眉睫。
章邯把咸阳的兵器库搜索一空,让民夫们着上戎装,配上武器。军队的强弱由各级带兵主管的能力来决定。甚至包括卒伍之长在内的带兵主管,章邯也一律让在秦打过仗的兵士破格升任。因此,这支大军已绝非乌合之众。
自始皇帝以来,秦军一律用黑色。所有旌旗,所有士卒的戎装,都是黑的。他们黑压压地铺天盖般地离开咸阳,通过崎岖险要的道路朝函谷关挺进。山岭上到处都是秦军,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片乌云在向前翻滚,如此宏大的场面,一时蔚为壮观。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每当有王朝衰落之时,比如在当时(其后的历朝历代也是如此〉,整片大地就变成了流民的漩涡。
流民所指望的目标,既不是远大抱负,也不是经世学说,而是〃以食为天〃的食〃。所谓大大小小的英雄豪杰,就是指那些被流民推举出来的能在世上立足的首领。首领,也就是英雄,依靠向流民提供食的保障而存在,不能提供食的保障者或被流民杀死,或不得不只身逃亡。
食,要靠掠夺取得。比如,一百个流民的头头袭击了某个村庄,将粮
126
食吃个精光,如此一来,这个村子就会全村变成流民,不得不去袭击别的
村庄。在袭击与被袭击的连锁反应中,流民的人数急剧上升,最多只能满
足百人之食的首领便四处寻找能提供千人之食的首领,一旦找到,就与所
有流民成群结伙地投奔过去,甘愿寄人篱下。再进一歩,当千人规模的头
领无法供应超出能力所及的流民时,就合并到万人头领的旗下。因此,那些有本事的英雄人物的旗下,转眼间就会有五万、十万的流民〔兵士)加
人进来,从而形成一支独立的军事势力。有人能确保二十万、五十万这么庞大数目的流民不饿肚子,就会被世间当成大英雄来对待,有的最终还被流民拥戴为王。
鉴于这种情况,想要吸收庞大的流民队伍,就要抢先占领并控制盛产稻谷的地方,陈胜的处境也是如此,为了养活越来越庞大的流民队伍,只靠陈城这一带的田园是无法供应的。集合在自己旗下的流民军若是饿了肚子,就只有一条路好走一把陈胜打死,再投奔到其他地方大流民团伙的头领那里去。能不能让他们填饱肚皮,就成了陈胜的头等大事,而这些目前还是个悬念。
不过,陈胜脑子里是否巳有相应的紧迫感,却还是个疑问。
他很幸运,举兵的地方碰巧就是鱼米之乡,只经过少许征战就取得了陈这块物产更丰富的地方。
〃只有陈能吃得饱。〃
人人都知道这件事。这一消息飞快地传到四面八方流民的耳朵里,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往陈城靠拢,投入陈胜的麾下。可以说,这一切并非由于陈胜德高望重,而是陈这个地方具有食的魅力,才把他们吸引过来的。过度膨胀的流民队伍又造成了新的难题,陈胜必须再去寻找新的粮仓,而他却迟迟未动,并自抬身份称起了王,这在范增看来也是大有问题的。
当然,平心而论,陈胜在寻找食的问题上也并非完全没有行动。
〃要把所有米粮仓库都拿下来!,,
他也曾如此发布命令,派遣帐前诸将与那些守卫粮仓的秦军进行过战斗,只是从未亲自率兵出征过。
127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在当时^这之前和之后均如此曾有由国家专门管理的粮仓。这些粮仓都设置在水上交通便捷的都市里。
所谓仓,并不是建筑在地面上的仓库,而是在地底下挖出一个又深又大的洞,在洞的内壁精心地采取一些防潮及其他措施,将谷物投放进去。其规模之大,仅一个洞穴就足够好万人吃上好几个月的。这些谷物都是作为租税征收上来的,自然都归国家,而不是私人所有,例如,到后来的唐朝时,每逢首都长安附近〔关中)因农作物歉收而出现粮荒时,皇帝就要率领百官离开长安,搬迁到有粮仓的地方,那里的粮食足够吃上好几个月的。仅宫廷人口就有好几万,再加上百官家属,恐怕轻而易举就达到五六万人之多,简直像把整座都城迁往粮仓一般。,
在这些粮仓之中,有一座在离陈不算很远的地方,那就是荥阳的粮仓。
这里所说的荥阳,乃是现在郑州市以西的一座小城,从这里到西部遥远的首都咸阳具有水运之便,从南方收来的税租沿着河流或运河集中到荥阳,暂时全部投人仓中收藏,再分批分期地运往西部。如果能夺下荥阳这座城,陈胜就可以让旗下的流民免除饥饿之苦。
〃不夺下荥阳,一切都完啦!〃
吴广如此谏言,盖因陈胜军过多收容流民,已达到难以承受的地步,要解除他们饿肚皮的燃眉之急,行动上巳稍显迟缓。流民中间已开始出现不满的声浪,越来越多的人叫嚷饥饿难耐。
〃那么,就请君去一下吧?〃
陈胜原本是个极为傲慢的人,但对共同举兵的伙伴吴广还是略有不同的。顺便说一句,当初陈胜当王的时候,还曾授予吴广以假王的称号。
吴广跟陈胜大不相同,举兵之初就很珍重过往的伙伴,由此博得众人交口称赞。然而,就在要出发进攻荥阳前后,背地里却有人开始说他的坏话,说什么吴广忘本骄傲等等。最关键的一句话是:
〃既然无法满足人们吃饱肚子的要求,干脆就由假王,也就是老子本人接替那个毫无理由跑掉的人好了。〃
说来,这也许是对食不满而发出来的恶言恶语。再说一遍,食使得英
128
雄能在世上立足。不幸的是,当其失去提供食的能力时,英雄也就成了狗
熊。在这一点上,人们是毫不留情的。捧上天去的人,照样可以把他狠狠
地摔到地上。
吴广好不容易才察觉到这件事。他率领大军将荥阳团团围住。
这时,从先帝时代即为秦丞相的李斯,还未被赵螅焙Α
李斯有一个儿子叫李由。李由是荥阳所在的三川郡(河南省)的郡守,
在各地发生骚乱时,他能让郡中的百姓保持安定,并亲自指挥军队据守荥阳,打了许多漂亮仗。因此,在军事谋略方面属于外行的吴广,进攻起来就感到十分棘手。流民军有一个特点,就是势头越旺越勇猛,其势犹如秋风扫落叶,所向披靡,可以发挥出超出官军的强大威力。然而即便还未到达败势,哪怕只出现一点点对战斗不利的局面,军心就会发生动摇。吴广完全是个外行,对于武将都谙熟的驾馭这种局面的手段,他却一无所知。
根据陈胜下达的命令,与吴广同时离开陈城的,还有另外一支负有特殊任务的大军。
这支大军的兵力远比吴广军要大,有数十万之众,在陈胜属下可称之为天下第一军,其目标是长驱直入攻破函谷关,再继续前进杀人关中,企图一举攻陷秦都城咸阳。以发起这次大规模战役为标志,陈胜摆脱了一名
流寇头领的身份,获得了第一位对秦帝国发动起义者的荣誉,并得在该时代及后世长久流传下来。
统领这支大军的主将叫周文,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周文并非流民
出身。他是陈胜与流民军进入的那座陈城里土生土长的人物,一直以来都受到陈城父老们的尊重。
周文嗜学好问,又很明于事理,年轻时还有过村野之心,当过楚春申君的食客,以图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最令他引以自豪的,却是在巳不复存在的楚国的名将项燕那里做过事,并随军转战过许多地方。
〃我来给你们讲一段项燕将军的故事。〃
129
只要有年轻人来到跟前,他就大讲项燕的为人,及其用兵如何进退有度、如何巧妙等等,几天几夜都不知疲倦。〃我们这一代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亲眼见到项燕将军了。〃他总是先将这句话重复一遍,讲故事时还要加进一些活灵活现的场面,最后,宛如他自己真的变成项燕将军在说话了。这一切都不是胡编乱造的。想当年,他确曾在项燕将军帐前做过事,平时与项燕常有接触,只不过不是作为武将,而是以〃视日〃的身份。所谓视日,就是军中〃视日时吉凶举动之占〃的负责占卜的官员。
也就是说,他是一名占卜师。
陈胜的军队里,虽说也有秦投降过来的将士,却没有能当主将的军事专家。陈胜听到这位周文的传说,便将他叫进帐来,问他有没有当将军的
自仏0
〃只要干,就没有干不了的。〃
年轻时,周文就在项燕眼皮底下见过他指挥打仗,他虽身为占卜师,但毕竟在项燕身边,连他的细枝末节都了如指掌,随着岁月的流逝,此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这种经历上的自信,仿佛让他有了一种〃可改行成为武将〃的自负心理。
〃可以吧!〃
周文说,也许是年轻时的村野之心又在老迈的头脑里重新焕发的缘故。陈胜很高兴,把将军大印授给这位往昔的视日,又将可称之为陈胜军主力的一支大军交给他,命他即刻出发,直奔遥远的秦都城。
周文诚如他本人所自信的那样,确实很有将才。只是他属下担负指挥的各级主官从根本上讲都是各地流民的头领,并不像当年项燕军队那样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真正战将。从这点上讲,要干好这个职务,远比当主帅还要难出不知多少倍。#
周文千得很出色,想方设法把这支良莠不齐的杂牌军调理出头绪,或用威胁,或用利诱,最终总算逼近函谷关,接着又一路追赶秦的守备部队进入关内,可以说成功地打了个漂亮仗。
然而就在这时,关内的景色突然为之一变,竟让人怀疑是否天昏地暗
130
了。眼前所有大小山包,沟壑峡谷,甚至连空中的云彩都变得黑压压的。
正在疑惑之时,秦的大军冲了过来,周文大军一下子惊呆了,立时失去了
士气。敌军的主将正是章邯。
从咸阳日夜赶来的章邯军,尽管其内部也有弱点,即兵卒都是服刑的
囚犯,然而也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军装整齐划一,制式精美,鼓铜钲音律
纯正,更有武器上的优势,如配有许多可弹射弩箭的强有力的弩机。再加
上先锋部队由秦正规的官军组成,犹如一支巨大的矛,其势锐不可当。碰
上这支先锋,周文的先锋转瞬之间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章邯不失时机,立
即扩大初战战果,对周文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周文的军队掉头向东,
一路败退,一直逃到曹阳(河南省境内〉,才好不容易站稳脚跟,总算又防
守了两个多月。能坚持两个多月,恐怕也主要是靠周文的力量。由于又受到章邯的攻击,周文军又溃败到渑池城里,终至全军四散奔命,周文本人
则自刎而死。
可以说,这是陈胜军遭遇的第一个败仗。
在此期间,陈胜则始终坐镇陈城一动不动,拉开阵式日夜赶工建造宫
殿。
流民们对陈胜开始冷淡。不久,正在包围荥阳的吴广又被手下的将军
杀死,完全没什么像样的理由。在另一条战线的周文军正处于章邯所率秦
军的强大攻势之下,吴广那支包围荥阳的军队无异于在孤军奋战,章邯随
时都可能从背后猛杀过来,阵中弥漫着一种恐惧的心理,以致人人自危,将军们则动辄肝火大动。人们把诸事皆不顺遂全部归咎于吴广的无能。将
军们似乎是经过一番密谋才把吴广杀掉的,此举好像也得到了身在陈城的陈胜的默许。将军们杀死吴广之后,还把他的头颅送到陈胜跟前,而动手杀人的将军田臧,随后被陈胜授予令尹一职,这本是亡楚大臣的官名。陈胜肯定早已对当年的伙伴吴广不耐烦,这时才彻底疏远他罢了。
到了陈胜政权的末期,陈城里来了一位农夫。这位农夫是陈胜当年扛长工时一一说来并不遥远,只是刚刚过去的去年的伙伴,是平日亲如
131
兄弟的好朋友。
〃我是要看看阿涉呀!〃
他在宫门前大声叫道。看来这名男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特
别怀念陈胜才赶来探望的,这从他的态度上就看得很清楚。但是宫门的卫士并不想放他进去,把这名紧紧抓住门扉的男子用力推到一边去。农夫并不死心,每天在路旁等着陈胜出来。没过几天,陈胜带着车骑出来了,农
夫就飞身跑到车前,十分怀念地大喊一声:〃阿涉!〃
陈胜一下子愣住了,转念一想,又把这名男子带回了宫殿。男子操着
楚的家乡话,对宫殿的豪华壮观赞不绝口,不停地大声发出感慨:〃夥夥!夥夥!〃
楚地将中原的〃多〃说成夥。这里的夥夥,就是指各种如此漂亮的配备品和珠宝器物实在太多太多。男子离开宫殿之后,每天满城跟人说自己是陈王的老朋友。当有人表示不相信,他就说:〃怎么会是假的呢?〃还胡乱编造一些〃陈胜当长工时总喜欢偷懒〃之类的瞎话。陈胜的属僚听到这些情况,便对陈胜说:
〃这样下去,王的威严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陈胜便将这名男子抓起来杀头了事。
这件事发生以后,一直辅佐陈胜的旧日友人们全都如梦方醒,兴致全无,许多人就此一去不复返。
在广阔的战场上,章邯所率秦军愈战愈勇,势不可当,打败各地陈胜军,直逼黄河岸边,将团团围住荥阳的田臧军紧紧包围起来,开头一两仗初试锋芒,已使田臧军心动摇,第三仗便像瓮中捉鳖一般,将其全军歼灭。田臧甚至连逃跑都来不及,当场战死在乱军之中。
最后章邯所率秦军终于逼近陈城,将附近的小城陆续攻陷。陈胜弃城
而逃。
就在几十天前,陈胜还处在最春风得意的势头上。
面对一落千丈溃不成军的局面,陈胜还收拢部分残兵败将,坚持进行
132
过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但每次都失败了,遂转至汝阴(河南省境内〉,继而
又在下城父〔安徽省境内)一带的旷野里游荡了一些日子,这时所带领的
部队也只剩下势单力薄的一小股了。大小城池均在秦军的严密控制之下,
打到哪儿也没指望得到粮食。
〃大王,有吃的东西吗?〃
士卒们甚至拥进了陈胜的寝帐。整支军队都处在饥饿之中。
失去食物供应能力的陈胜,此刻已不再具备王的资格。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在人们的想法里,陈胜还得为大家获得粮食作出最后一份贡献。〃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