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项羽与刘邦-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擅自出战,吃了败仗,感到后悔莫及,最后在汜水河畔自杀身亡。〃成皋城呢?〃项羽问道。〃巳经归汉军所有了。〃〃城里的人呢?〃
项羽这样问,是在担心虞姬的安全,使者却以为是在问城内的老百姓,便说道:都没有被杀。
〃张逸呢?〃
这是一个宦官的名字,一个胖得像泡在水里的死猪似的人。项羽心里
想的是:只要问明了这个宦官安全与否,虞姬等人的情况也就大体清楚了。〃还有一件事忘记禀报了。司马欣将军是在跟虞美人和张逸等失散之后
才自尽的。〃
〃他们平安无事吗?〃
项羽的目光变得柔和了。
〃是。张逸虽然身体那样,但腿脚很快。〃
〃我不是在问张逸。〃
项羽把自己的愤怒通报给全军,表示〃一定要为曹咎等人报仇〃,并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没过多久,一支护送虞姬等人的队伍赶来了。人们都劝项羽,既然失去了可依托的城郭,女人们恐怕还是撤到彭城去为好。但项羽根本不听,
把马靠近虞姬坐的车,说:〃到前线来!我给你看刘邦的脑袋!〃
227
丢下这句话,项羽头也不回地策马跑去了,身上的盔甲闪闪发光。
总而言之,汉军士气大振,在汜水河畔很难得地跟楚军打了个胜仗,这使刘邦的心情也爽快了许多。
〃应该乘胜前迸。〃
刘邦用这句话起劲地鼓舞士卒向荥阳进军,又把盘踞在荥阳附近一座城池里的楚将钟离昧包围起来。
钟离昧与龙且不相上下,应当说,二人也可以算得上是项羽手下声名赫赫的大将,士卒里有人只要听到他们的名字就会浑身发抖。
〃我军巳经取了曹咎的首级。钟离昧之流算得了什么!〃
刘邦让人把这句话传遍全军,想以此来消除士卒对楚的恐惧心理。
岂料,事态却骤然发生了变化,说是项羽正杀气腾腾地向成皋城靠近。汉军顿时陷入一片惊恐之中。
〃项王来啦!〃〃项王来啦!〃
这种吼叫声像平地而起的惊雷,霎时间传遍了整座军营,军心大乱,甚至还有人成群结伙地擅自逃离营寨。
刘邦也曾起过逃跑的念头,但事巳至此,总得设法把越发不可收拾的全军收拢住,逃进荥阳或成皋城去,用城墙做屏障阻止项王的猛攻,这当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就这样孤立无援地被困在城里,总有一天会断绝粮草的。,
〃这可如何是好?〃
刘邦真想捶胸顿足地大哭一场。
刘邦是一个特别注意粮食补给的人。这不能箅做才能。当初他还在泗
水郡的沼泽地里当强盗的时候,就巳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那时他经常挨
饿,深知饿着肚皮是根本谈不上打仗的。当了一军的统帅之后,他也始终
把到处寻找粮食、让士兵吃上饱饭放在第一位,有余力时再打仗。
只有在重视粮草补给方面,他胜过项羽一筹。〃荥阳和成皋城墙上的土是不能当饭吃的。〃
228
在这种被逼得进退维谷的情况下,刘邦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这往往是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得到的。刘邦打破〃防御靠城〃的观念,决心守着粮仓打一场防御之战。
〃你认为如何?〃
当他跟张良商议军机的时候,张良起初为这个反常的方案吓了一跳,但很快就想通了,认为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妙计。虽说这项方案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但仔细考虑了当前形势下敌我双方的士气、主将的优劣,以及尽管项羽的楚军来势凶猛,但后方的军粮供应中心外黄和唯阳均被彭越烧得精光,因而补给困难等情况之后,张良才想到,刘邦主张的守着饭碗保饭碗的防御作战计划,也许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站在陛下的角度,实在是难得……,'
后半截话的意思是:竟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案来呀!张良笑了,刘邦却
一本正经地说: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嘛!所谓〃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是指他本来就有作战本领呢,还是指天生就爱围着吃的东西打转转呢?这就说
不大清楚了。
张良极为稀罕地发出一阵爆豆般清脆的笑声,他恐怕是认为刘邦是为了后者吧!听到笑声,刘邦的表情实在是不大自在。
我们首先把这一带的地形简单介绍一下。
北面有滔滔黄河自西向东流去。南边距黄河不远有许多丘陵,不过因黄河的不断泛滥,丘陵的北端已被削去,田野几乎都变得很平坦。在这片靠近黄河南岸的平地上有成皋城,成皋城东南是荥阳城。在成皋和荥阳两座城之间,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略靠近黄河南岸的地方,那里地形复杂,其中隆起的部分叫广武山。在这座广武山西侧的高地上凿有许多巨大的洞穴,分别架有屋顶,形成了一个洞穴仓库群。这就是秦帝国的官营粮仓一敖仓。
〃进入广武山!〃
这道命令,如惊涛拍岸般传遍全军,所有部队立即争先恐后地开始爬
229
山,力争为防守和逃跑占据有利的地形。
爬上去以后,各部队立即发疯似的打木桩、设栅栏、掘战璩等等,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阵地朝项羽军可能来袭的东侧展开两翼。阵地脚下这座又高又大的山
峰前面(东边〉,有一道很大的山谷深陷下去,谷底有溪水流过。当地人把这条有小溪流过的山谷称做广武涧。
在这条山涧的对面,又有一座山峰。从东边赶来的项羽很可能在那座山峰上安营扎寨。
没过多久,项羽来了。〃刘邦这家伙巳经上山了吗?〃
项羽亳不介意,首先牢牢地占领了成皋城和荥阳城。广武山周围的这两大城池被楚军控制住以后,汉军就休想再下山一步,只剩下自找倒霉地往上爬一条路了。山下平地上到处都是楚军。自古以来,恐怕还没有哪支
军队采用过这种战法吧!
〃既然不主动下来,我们就只好把他们拉下来了。〃
项羽认为汉军的背后〈广武山西麓)是薄弱环节,便调去一部分军队,从山脚下往上进攻。然而,在高地上设栅栏的一方占优势,楚军则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只能从山脚下一边排除鹿砦,一边费力地往上爬。
项羽决定只在这边留下一部分控制阵地的部队,其余的全部转到正面,登上一座刘邦当初就估计会被敌人选作阵地的山峰,采取了正面进攻的战
法。眼前就是仿佛剜到地底下去的广武涧。
楚军对面的山峰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如此巨大的工事竟是在极短
的时间里修筑起来的,一眼看去,山峰上似乎有一段树木丛生的城墙,细看来却是无数城楼林立,楼上,士兵们整装待发,剑拔弩张。哪怕是一只老鼠越过山涧,也会当场死于乱箭之下。
后来,当地人就把这座遗迹叫做〃汉城〃。
与此相反,山涧对面项羽所占的那座山峰则被称做〃楚城〃。
项羽原本就不是一个只喜欢防御的人。
230
不过,既然敌人以人工建造的工事阻止自己出击,那么,自己也只好修筑城墙,以防止敌人的偷袭和突袭。一个覆盖整个山峰的巨大城寨很快就修筑起来了。
这期间,项羽曾多次主动发起强攻。汉军则始终自甘示弱,每次都逃进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里去。
两座山峰上的汉城和楚城虽然在建筑方面分不出优劣,却有一个关键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汉城的山峰是用〃饭粒〃堆积起来的,楚城的山峰却从什么地方也挖不出一粒粮食。
没有证据能说明项羽比刘邦愚蠢。
项羽只有一点令人遗憾,他只知道饭是由侍童给端上来的。楚军的粮草补给一向都是由专管这项工作的人来干的,项羽本人从来没有费过脑筋。或许可以说,他一直认为:做统帅的人为这种事操心是愚磨的。
一个月后,楚城山峰上的士兵开始吃不饱了。
汉城山峰上的士兵却肥得都要流油了。
〃刘邦这小子,真卑劣!〃
项羽好不容易才弄清了刘邦的险恶用心。那个居心不良的家伙为什么
要登上广武山?不仅如此,为什么又占领了那座山峰?还有,他为什么要
把这边没有粮仓的山峰留下来,一步步诱使项羽在上面修筑城堡?……这
一切统统都表明,刘邦是设了一个圈套,项羽军队在这座山峰上停留的时
间越长,战斗力就越弱。
后方的梁一带是楚军粮秣的集聚地。那里也早已被彭越老头子给烧了个一干二净。在稍早时候的外黄、睢阳战役中,虽然彭越差一点没被项羽
抓住,但又喘过气来,继续出没在梁这块地方。从楚都彭城运来的粮草一到,彭越的士兵就立即像一阵风似的赶来把它抢走。
^当初把彭越封为王侯就好了!,,
时至今日,项羽真是后悔莫及。
彭越从来不讲什么仁义诚信。项羽也逐步看清了,这种人是不会对刘
231
邦报以忠心的。对于彭越来说,他所需要的只是梁那块地盘和养活士兵的粮食。既然如此,当时为什么不用怀柔政策把这号恶棍给稳住呢?当然,
就项羽的性格来说,他最憎恶的就是这种恶人恶事,因而像彭越这样的人在项羽旗下根本无法栖身。
〃只有投靠到刘邦这类厚颜无耻的家伙手下,彭越这种臭狗屎一样的人物才能存活。〃
项羽近来巳经醒悟到这个道理。
尽管项羽认为当初让彭越当个王侯就好了,但倘若彭越现在就来到项羽面前俯首称臣,只消看到他那张脸,项羽肯定就会恶心的。
顺便提一句,彭越后来自有现世现报的一天。他被高袓〈刘邦)封作梁王,但遭到高袓之妻吕后的嫌恶,被怀疑谋反而丟掉了脑袋。他的肉被腌起来,又像火腿似的切成碎块,一个不漏地送给了所有的诸侯,其寓意
是:让我们共同来表示憎恨吧!彭越的下场是被人吃掉了。从这种说不上是滑稽还是悲惨的结局来看,他本人和他一生的经历都像一场痛快淋漓的
戏剧。
项羽的楚军开始呈现出衰弱的趋势。
所谓补给困难,并不是单指士兵挨饿。附近城市和农村的老百姓也都开始饿肚皮了。几十万士兵挤在荥阳、成皋、广武这一块狭小的地方,再加上后方供应的军粮少得可怜,他们只好抢夺当地人手里的粮食。尽管人们已经把粮食装在瓦罐里埋到地底下,但士兵们仍然有办法找得到,不断地挖出来吃进肚里。
三年来,荥阳、成皋的主宰者一换再换。当汉军占领的时候,刘邦总是操心不让士兵挨饿,一旦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就赶紧下令从大老远的关中或黄河北岸把粮食运过来。但楚军占领时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一面炫耀遍地都是楚军士卒的强大声势,一面又满不在乎地抢夺老百姓手里的粮食。人们对项羽的心自然而然地就凉了下来,开始想到:
〃如果项王坐了天下,我们恐怕都要挨饿吧?〃
山下人们的同情心都集中到一直待在山上的刘邦身上,因此,当汉军
232
的探报下山刺探楚军情报时,人们也都能主动地予以合作。
比如说:〃项羽那个名叫虞姬的宠姬就在成皋城里。〃一直被死死困在广武山上的刘邦能得到这条消息,全是靠当地人提供的情报。
〃为了跟虞姬见面,项羽是否一直往返于广武山和成皋城之间呢?〃派人调查的结果是,并没有这种迹象。项羽始终待在峰顶上的大本营
里。
这正是项羽的特点!
刘邦感到可怕。他知道,项羽把一切都投人到用兵方面来了。随着作战次数的增加,项羽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就像一块好玉也要经过反复琢磨一样,他始终注意把整个身心都修炼得符合一名武将的标准,而刘邦对此却甚为迷惑不解。
项羽的决心似乎非同小可。
从前面提到的有关虞姬的情报,刘邦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既然那么痴迷地爱着虞姬,就完全可以把她叫到山上来。而项羽竟然不这么做,似乎
也可以看出他对待这次战役的决心。
事实上,项羽正是想以这一仗,来结束楚汉争霸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局面。
眼下,隔了一条山涧,刘邦就在对面不足一里地的地方。项羽一直想活捉的那个刘邦就在眼前,近得几乎连吆喝声都能听到。更何况,刘邦一向视为法宝的突围和潜逃这两个招数,这次也是绝对行不通了,因为广武山四周巳被楚军围得水泄不通。刘邦大概只能爬上漂浮在楚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岛屿了吧?
令人想不到的是,刘邦却始终不出来应战。
〃汝这样还算是个用兵之人吗?〃
项羽每天隔着山涧大骂不止。
看来刘邦和项羽对用兵的理解大不相同。
对峙了两个。月,项羽就急躁起来了。
233
只要能让刘邦出击,问题就好解决了。只要刘邦出来应战,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他打个落花流水。
刘邦的老父亲太公和刘邦的妻子吕氏,早先被活捉过来之后,一直被幽禁在彭城里。
项羽命人把这两个人带到广武山上来。
项羽首先来到吕氏面前。可能是在幽禁中没有洗过澡的缘故,吕氏身上一股汗腥味,皮肤黄得好像涂了一层蜡。
〃夫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有的话,请讲出来。〃
项羽问得很认真,可是吕氏却怒目圆睁,没有回答。项羽一声不吭地
离开了吕氏。
在这方面,太公表现得就太可怜了。项羽一到跟前,他就扑通一声跪在那里,叩着头一个劲地乞求怜悯。这位老父亲不过是沛县丰邑中阳里的一个普通汆民,对他来说,再没有比这更麻烦的事了。只要自己最小的儿子刘邦当初老老实实地当个老百姓,好好地给哥哥刘伯帮忙,现在就不会遇上这种无处说理的倒霉事了。
〃您既然是汉王的父亲,那就只好请您作好精神准备了。〃项羽极其自然又郑重其事地说道。
同时,他又命人做了一个很大的菜板。
第二天早上,天色放亮,太公被扒光衣服绑到菜板上,抬到楚城前面。
刘邦接到紧急报告,说是他的老父亲被绑在菜板上,挂在楚城阵前。菜板周围有一群楚军士兵,其中有两个人准备好了大菜刀,正准备动手把这个牺牲品剁成肉馅。
〃难道要杀我父亲吗?〃
刘邦一下子乱了方寸。在故乡中阳里,他就是个有名的不孝之子,假使有人问他是否喜欢这位老父亲,他都很难作出肯定的回答,因为这位老父亲一直把他视为眼中钉,一见面就要把他骂个狗血喷头。可是,如果父亲被人杀死,问题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刘邦眼看着就要哭出声来了,不过,这种感情的爆发还不能认为就是出自淳朴的孝心。
234
儒家思想一直以孝作为伦理的根本,孝还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
想。
在刘邦那个时代,志士仁人型或职业型的儒家信徒正越来越多。
不过,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直到比刘邦晚七代的汉武帝时,才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但是,作为中国这片大地上的原始伦理习俗,儒家思想早在孔子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把民间习俗搜集整理并加以过滤和规范的,才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这一点上,即使是讨厌懦家信徒的刘邦,也早就有了作为习俗基本内容的孝的思想。如果不孝,就要遭到人们的唾弃,就要失去民心。
刘邦被逼得几乎要哭出声来,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左右为难。当然,对于善于收买人心的刘邦来讲,还不如说哭对他更有益处。
刘邦一步一步地从汉城往前走去,钻过栅栏,越过木板桥,穿过城楼,最后站到悬崖边的一个台子上,脚底下就是深陷下去的山涧。
眼前就是父亲,被绑在略微倾斜地竖立着的菜板上,身体僵直,一动
不动。
项羽也在楚城的台子上。
果然不出所料,刘邦到底出来啦!
项羽看到这个巨大的目标,高兴得几乎要跳了起来。
〃看到了吗?刘邦!〃
项羽情不自禁地放大了嗓门,整个山涧都要给震裂了。〃投降吧!〃
这意思是说,不投降就把你父亲太公烹死。项羽的条件未免带点孩子气,但对付不出来应战的刘邦,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刘邦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项羽呀!你忘了吗?我和你一起为怀王效力的时候,咱俩不是曾结拜为兄弟吗?既然是结义兄弟,我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这是等于要烹杀
235
自己的父亲嘛!〃
按照这个逻辑,刘邦就可以逃避天下人的谴责,就可以不被认为对父亲见死不救,倒是把不孝的恶名推到了项羽头上。
〃太好啦!〃刘邦嘲笑了一句,然后借着方才的话头吼道:〃烹杀之后,可以把那些烹汁送给我一杯吗?〃
项羽无言以对,火冒三丈,整个头都要气炸了,心想还是用剑杀死太公吧!难道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项羽把手放到剑柄上,准备当场斩杀太公。
不过,却被项伯给制止住了。
前面巳经提到过,这位一直在项羽身边效力的人物本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的幕僚张良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而且在秦末,二人还四处游荡的时候,项伯曾被张良窝藏起来救过一命。知恩必报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在一般人心目中极为浓厚,超过了一切。项伯当初就曾接受张良的拜托,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一命。
项伯十分平静地说道:〃志在天下的人,都是疯子,不会去眷顾自己的妻儿老小。即使杀掉这位老父亲,刘邦也不会感到痛痒。反过来大王却要受到世人的谴责。杀死他毫无益处,倒是大王的损失更大。〃
因此,项羽便断了斩杀的念头。顺便提一句,项伯后来被封为汉的射阳侯,并被赐予刘姓。当然,并不等于说他在这个时期就已经与汉串通一气了。
虽说这天预定要干的事,因项羽打消念头而宣告结束,但他本人却越
来越焦躁了。
〃关键不是还得靠用兵吗?〃
项羽心中在想。用兵最终还是要靠个人,就是说,要跟对手舞刀弄枪地单打独斗。项羽准备约刘邦来这么一场单独较量,于是口授一封信,让
身边的人写到一块帛上,系在箭头上射进汉城。
项羽在帛书里说:〃因战乱而天下挨饿,人人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之所以如此,关键即在于有你我二人。〃
236
项羽说:只要一方死去,世上就会安宁。因此,不要外人参加,只由你我二人对阵以决胜负,如何?
最后这两个字是要求刘邦回信。刘邦极为冷淡地写了封回信,只是说:〃我宁愿斗智。〃
项羽的要求极为简单,因此刘邦只好这样回答。
项羽仍不想放弃这种简单的挑战方式。
他屡次三番地让挑选出来的壮士下到山涧,向汉军挑衅。
〃下来投降吧!〃
楚的壮士仰起头朝汉城大声叫骂。
这些壮士背后的城楼上则挤满了楚军士兵,也配合着齐声嘲讽刘邦,骂他胆小如鼠,讥笑他选不出对阵的壮士。
项羽打的主意是,反反复复地进行这种壮士间的厮杀时,自己再亲自出马,指名叫刘邦出阵,把他的脑袋拧下来完事。
〃别理他!〃
起初刘邦只是付之一笑,但楚军士兵嘲讽叫骂得越来越厉害,情况起了变化,再沉默下去就要影响士气了。〃谁敢出战?〃
就在刘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军中有一个被称为楼烦的汉子突然冲了
出去。
这个人本来也是有名有姓的,但大家都以种族的名称来称呼他。根据史书记载,在现在的山西省,早在春秋时期就居住着北狄的一个分支,被安上了楼烦这两个汉字。他们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不过这位楼烦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跑进汉族军队里来的。
从峰顶的汉城到山涧之间,有一条只能容一条狗上下的小路。楼烦勒动缰绳骑马下去。这几乎等于在演杂技。
看到楼烦,楚军里那名常出场的壮士又出场了,这次他也学着楼烦的样子,骑着马从楚城往下面走去。那是一条巨汉,老远就能看清他那粗悍
的脖颈,他右手拿弓,马鞍旁横着长矛,腰上带着一把超长的佩剑。
237
楚那面的小路多是岩石。在离涧底大约还有三四层楼高的地方,有一块巨石突兀而起,从那儿往下,再骑马就很难了。楚方的汉子来到这里时才举目打量汉的楼烦。
楼烦也确实难以策马前行了。下一步马蹄应该迈向哪里呢?就在他犹豫的瞬间,对面的楚人以与那高大的身躯不相称的速度,敏捷地把箭搭到弓上,射了过来。
射出来的箭飞过窄窄的山涧,就要射中楼烦的脖子了,谁知这位北狄感觉到有箭飞来,扭身避开,同时十分机敏地拉开手中那把独特的短弓。一支箭飞了出去,楚人从鞍座上跌下来,落到岩石上,弹了回来,接着又被受惊的马卷过去,连人带马一齐落人涧底,水面上发出一声巨响。
可是,转眼之间,楼烦在马上却无法保持镇定了。
一眨眼的工夫,刚才楚壮士脚下的那块岩石上,又换成了另一名彪形大汉叉开腿站在那里。
整个广武山都呈红褐色,树木很少,但唯独那块岩石周围长满了细弱的灌木。灌木遮住了彪形大汉腰以下的部分。
楼烦不顾一切地又搭上一支箭。
那彪形大汉连弓都没有带。双方距离最多有几十步远,以楼烦的功夫,原可以射穿敌人身上的任何部位。然而,敌人并不是赤膊上阵。
那是一副说不清像什么的可怕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