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项羽与刘邦-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蒯先生,〃韩信是个聪明人,〃先生的意思是要我照方才武涉说的去做吗?〃
〃在反汉这一点上,跟武涉说的很接近。但并不等于就要和楚结成同盟。臣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和他们双方都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凭借齐地显示出最大的独立势头,对楚汉双方在黄河流域的殊死决斗隔岸观火。〃
〃独立?〃
〃是的,是独立。〃
蒯通的意思大概是要齐王韩信脱离楚汉,拿出自己一统天下的构想。〃在主君来讲,正因为您没有这种全局性的构想,所以您的面相才只停
留在封侯的水平上。还是不要管面相,干脆按背相来行事吧!〃
〃这个嘛……,'韩信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惶恐,自言自语地说:〃这不是让我背叛汉王吗?〃
〃现在根本不是讲什么背叛不背叛这种区区小事的时候。〃蒯通心里十分着急,但从韩信的表情来看,他已经被刚才那句话给吸引住了。
〃有这么句俚语,先生听说过吗?〃
韩信这会儿所引用的是: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吃了人家的食,就要为人家的事去死。时过境迁,在两千多年的后世,在日本静冈县兴津的清见寺院内,还保留着刻有这句
262
话的石碑。当日本的德川幕府(公元1603?1867年)垮台时,旧幕府的海
军拒不服从新政权,并弄坏了一艘叫咸临丸的战舰舰体,以无法抗战的状态驶进静冈县的清水港。咸临丸虽然挂起了白旗,但政府军并不饶恕它,把舰上的人几乎全部杀光。其中二十多具尸体被抛进大海里,后来尸体腐烂,甚至连船舶出入港口都受到影响,由当地的侠客首领清水次郎出面把尸体领回,埋葬在一个叫向岛的地方,并栽上一棵松树作为标记。当地人把这棵松树叫做〃土左卫门松〃,后来又立上一座刻有〃壮士墓〃三个字的
1
墓碑,还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为了表示旧幕府这些壮士之死乃是义举,曾任旧幕府舰队司令的擾本武扬,就把韩信上面引用的那句俚语,刻到了纪念碑的正面。对于咸临丸的死者们来说,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德川将军。〃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吃了德川将军的饭的人,就应该为德川将军去献身。而对于此刻的韩信来说,所谓的〃人〃,指的乃是刘邦。韩信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必须为刘邦而死。中国战国时代产生的〃侠〃这种激昂的伦理观念,正集中地表现在这句极短的话语里。
然而麵通对此却毫不赞赏。他希望韩信做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善于欺人〃的英雄。当时的所谓英雄,乃是指那些能让几十万或几百万生民吃上饱饭的人,也就是相当于〃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这句话里面的^人〃。
正因为把能养活众多生民的有本事的人称做英雄,英雄采取骗人的手段也是可以原谅的,有时也可以不受义、侠之类伦理观念的束缚。
〃韩信还能箅是个壮士吗?〃
廳通感到很失望,同时也很不甘心。如果现在就灰心丧气,那就等于要跟韩信同归于尽。
于是,麵通厉声说道:〃什么侠义忠信,对现在的主君您来说,这些
都是自取灭亡的祸根!〃〃您说的哪里话!〃韩信的用词倒恭敬起来了。
〃人们所说的拨乱反正,不就是指要在天下行道吗?〃〃道之类的问题,请您在拨乱反正之后再来说吧!〃
263
蒯通继续说道:〃您巳经变成一位近似奇异之人了。〃
顧通说: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里,您就征服了魏和赵,进而又得到了齐,
您的领域之大,巳经超过刘邦和项羽,您的武、才、勇、略,全都远远胜
过身为人主的刘邦。
说完,蒯通又即席创造了一个警句:1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听人说过,勇略功业都超过主君的人,生命都会有危险,且决不会得到奖赏。然后蒯通又举出了几个实有其事的例
子。
接着,为了让韩信能真正重视这个问题,他又讲了一句警句:
〃猎人一旦把山野里的野兽全部抓尽,就会把一直为他驱使的猎犬杀死
煮肉吃。〃
在《史记》里,这句话是:
野兽已尽而猎狗烹。
在这句话前面的一段文字是:〃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
名而身死亡。〃因此蒯通才说:请您看看越王勾践手下的总管范蠡的下场吧!〃主君哪!您满心想对汉王既忠又信,然而请您回想一下张耳陈余的例子吧!这两个人在没得志的时候,甚至是一对令人嫉妒的好朋友,结成了刎颈之交,可是分别当上相和将以后,便反目成仇,张耳借汉王刘邦的武力进攻陈余,并将其杀死,当时连他的头颅和手脚都给剁下来了。乱世里所谓的忠信,是多么不可靠的东西呀!〃麵通又进一步说道:
〃您现在巳经强大无比。在这种形势下,您即使归顺于汉,汉人也只会
感到害怕;假使服从于楚,楚人也未必就对您报以信任……至于最后的结局嘛…,,
〃先生!〃
韩信把话头打断。他已经让蒯通的话给吓住了,脸色变得煞白。〃请您暂时不要说了!我自己还要再考虑一下。〃
264
让蒯通暂先退出去之后,韩信便一头栽到床上。
〃几天之内,韩信大概不会再叫自己了吧?〃
廳通回到自己的房舍里,让从临淄街市上买来的少女做好入浴的准备。
少女把浴槽放到后院,在周围铺上蓑衣草席子和蒲草席子,在别处烧好水,再倒进浴槽里。
首先洗头。少女把烧好的米汤倒在廳通的头发上,双手使劲搓他那个大脑壳,简直像要搓碎了似的。
〃小喃!〃这是在喊少女的名字。〃那个商人没撒谎吧?〃
他说你很会给人洗头发,我才把你买下来的。正由于这个,你的身价才比别的女奴高,如今伸出头来才知道,你洗得的确很舒服。然后蒯通在浴槽里用布檫洗着整个身子。〃侯公现在怎么样了呢?〃
麵通脑子里突然闪出了这个问题。照说侯公现在应该在刘邦身边效力,却根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从这点来看,他怕是连个像样的差事还没有吧?
从浴槽里出来,蒯通先在蓑衣草席上仔细地搓脚心和脚后跟,接着把脚蘸进浴槽里洗去污垢,最后再踩到柔软的蒲草席上,浑身感到痒酥酥的,甚至觉得有一种快感正从脚心涌上来。
〃酒!〃
蒯通吩咐了一句,少女早就准备好了。浴后喝酒,这在当时是人们的一大乐趣。
〃小喃,几天以后我也许会发疯的。〃
少女抬起薄薄的眼皮看着蒯通。喃字本有说个不停的意思,是谁给她取的这个名字呢?她几乎从来不吭一声。
〃如果看到我疯了,你就把这件事嚷嚷出去,在整个军营里跑个遍,然后你爱到哪儿就到哪儿去吧!〃
钱也给你。我本来就是从这乡到那乡沿路讨饭的,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钱嘛!听麵通说到这里,小喃眼里噙着泪花,使劲摇了摇头。
265
〃不愿意吗?〃
^1,,
小喃一个劲地点头。
〃就照我说的意思去做吧!只要照我说的去做,一切都会如意的。〃
蒯通突然想到了韩信。
又过了几天,蒯通被韩信叫去了。
跟前几天大不相同,韩信脸上现出一副十分爽快的表情,看上去眉头下面都显得很舒展。
〃翻生,我还是不能背叛汉王啊!〃
听到书生气十足的齐王讲出这句话,顧生当时就感到仿佛天塌下来了。一切都完了!剩下的只有虎口逃生这一条路了。既然巳经从自己舌尖上吐出了劝韩信谋反的话语,这些话早晚会被人知道,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变成刺进自己胸膛的利剑。麵通装起疯来。
他把自己的大便胡乱抹到脸上,在整个军营里大摇大摆地到处走动,碰到熟人就把装有马粪的壶伸过去,口里说:〃这是腌韭菜和花椒。〃
说完还要让人闻一闻。
韩信也知道翻通疯了,心想:
〃那个时候,他恐怕就已经神经不正常了吧?〃
他准备把蒯通当时发表的那一大套言论统统忘掉。
几天以后,蒯通竟逃跑了。小喃还去追过他,可韩信根本就没去理睬。
到后来,韩信遭到了整个汉皇室的惧怕。他虽然是靠刘邦当上齐王的,但始终有人在背后说他谋反,终于有人出来告密,落了个遭刘邦亲自讨伐的下场。韩信虽然清白无辜,但还是得只身拜谒刘邦请求恕罪,还一度沦为囚徒,因考虑到他以往屡建功勋,遂被饶恕,降为淮阴侯。
〃我很可怜韩信。〃
尽管刘邦对韩信采取了同情的态度,但以吕后为首的势力却想要除掉韩信,用尽了各式各样的手段。由于这个缘故,韩信始终如坐针毡,再没
266
有得到一天安宁。
经过反复思考,韩信最终决定谋反,但此时成功的条件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事情中途败露,韩信被吕后用计捉住,并被处以斩首之刑。要被斩
首之时,韩信说:〃跟應通当年对我说的一样,果然是这个结果!当时若是照他的话去做,又怎么会落得这般愚蠢的下场呢?〃
这些话在《史记》里的记载是:〃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顺便提一句,其实,挑拨韩信并逼使他走上谋反之路的,可以说都是吕后精心策划的计谋,处韩信死刑,也是经由仰承她鼻息的臣僚之手来干的。
韩信被处以斩首之刑时,刘邦正前去讨伐谋反的巨鹿郡守,并不在京城,回来后知道这位天才已被处死,既意外又感到可惜,曾问道:〃临死之前,韩信说过什么吗?〃
刘邦是问心有愧的。在那种混乱的世道里,像韩信这么有本事的人对刘邦还算是尽忠守信的,在当时,这近乎是一个奇迹,刘邦比任何人都有切身的感受。
不过,当刑吏禀告了韩信临死之前所讲的话时,刘邦竟气得跳了起来。换句话说,他这才得到了能公开对韩信表示愤懑的借口。〃那家伙难道早就起叛心了吗?〃刘邦终于从内疚中解脱出来。〃还提到了一个叫麵通的名字吧?〃
他立即下令追捕蒯通。矮胖的廳通很快就被捆绑着带到京城里来了,刘邦马上亲自出面审问。
〃是你这个东西教唆韩信谋反的吗?〃
听到这句问话,蒯通很轻蔑地把刘邦的面孔仔细观察一通,才点了点
头表示肯定,又大声重复了一句:〃是我教的。〃
應通早已作好了思想准备。辩士的一生远比沙场战将还要危险,他早
就明白这一点,既然这意料之中的下场巳经摆在眼前,至少也要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267
〃可惜啦!那个不成材的小子。〃
蒯通称韩信为小子,并往地下啐了一口唾沫。
〃他没有用我的计策。〃
〃为什么?〃刘邦问道。
〃韩信只是一个不成材的小毛孩子。〃
〃这我知道。〃
〃这个不成材的小毛孩子,胸中藏有举世罕见的军事才能,就像一只麻雀,身上长了一对能飞越螅降男塾サ某岚颉!
刘邦回想起早先韩信以谋反嫌疑,被带到自己面前时的情景。
那一次,刘邦对韩信很亲切,一问一答地谈了不少问题,谈话中不时提到有关军事才能的问题。对于已经死去的战将和得到荣耀爵位的将领们,
双方曾以能统率多少兵力来评价他们的本事,最后刘邦向韩信问道:〃你看我怎么样呢?〃
韩信不禁一笑,说:陛下最多只能当个统领十万人左右的主将吧!兵
力再多就难以胜任了。
刘邦心中虽不以为然,但却甚为不悦,好像为了掩饰这种复杂心情似的,用两手使劲把面颊搓了几下,然后把手放下,朝韩信问了一句:那么你怎么样呢?韩信满不在乎地说道:唯多多益善。(兵力越多越好。)
刘邦认为他讲得确实不错,可是这么有本事的韩信竟然被活活捉住,给带到自己面前来了,真是既滑稽又不可思议。刘邦问他:能统率百万、千万士兵的你,为什么会被抓到我面前来呢?韩信回答说:
陛下对士兵并没有为将的本事,然而对将领却有为将的本事,因此我才以这副模样被拉到陛下面前来了。在陛下来讲,,此乃天意,而绝非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办到的。
由于过分委屈,韩信是有意用这些话来点明刘邦的本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刘邦本人所具有的奇妙之处,究竟是否出于真心,那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他本意是想说:陛下您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刘邦脑海里想着往事,眼睛却一直望着面前的麵通。蒯通措辞激烈地
268
大骂韩信说:
〃那个小毛孩子对陛下过于忠诚了!这就是他不用我计策的唯一原因。他不知道自己翅膀的飞翔能力,是根本不需要麻雀的那份忠心的。我曾苦口婆心地劝过他: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当成雄鹰呢?为什么还要继续对陛下讲什么毫无意义的忠心呢?〃
〃难道当时韩信是不忍心背叛我吗?〃
对韩信,刘邦心里又唤起了近似于爱的感情。
〃如果建立了汉朝,那些杂七杂八的鸟群里还能容得下雄鹰吗?雄鹰肯定要遭到中伤,肯定要被宰掉的。〃〃你当时就是这么说的吗?〃
这么一来,刘邦岂不也成了杂七杂八鸟群的一员了吗?
〃没有,这只是我心里想的。可是,由于那小毛孩子的躯壳是麻雀,最
后还是没有采用我的计策,我也害怕有人秋后算账,就假装疯癫逃跑了。
如果当时用了我的那些计策,陛下您……',
蒯通煞有辩士风度地摆出大义凛然的样子,也更加郑重地说道:您现在也就不会再待在这里啦!这时刘邦也确实火了,气呼呼地说道:〃总之,是你给心地善良的韩信出的坏主意,想让他背叛我!一点不错,你才是个逆贼!〃
蒯通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把他放到锅里烹死!〃
刘邦向刑吏大声命令道。刑吏们飞快地朝后院跑去,把一个青铜大鼎搬到前院来。
蒯通发疯似的大声嚷道:〃趁我这根舌头还能转动的时候,你们听
他嘴里一个劲儿地在叫:烹吧!你们随便烹吧!……只是陛下想蛮不讲理地把老子烹死这件事,我非得在还有一口气的时候辩个清楚不可!
蒯通大嚷大叫地说:〃陛下!秦朝快灭亡时,天下英豪纷纷起义,人人都想得到天下。陛下你也是其中之一。如今陛下走运得到了天下,可是,
269
事到如今,你是想趁这个机会,把先前所有希望得到天下的英雄豪杰,都以叛逆的罪名扔到这口锅里来吗?〃
〃不是!〃刘邦答道。这种说不上是天真还是正直的心肠,正是刘邦这个人的长处。
〃我蒯通既没有兵也不会动武,我只是绞尽脑汁地出谋划策,想让善于用兵的韩信夺取天下。〃
〃难道你也能算群雄之一吗?〃
刘邦望着小个子蒯通的短胳膊短腿,不禁产生了喜爱之情。〃你有多少士兵啊?〃〃只有一根舌头。〃
蒯通说:我这根舌头有时比利剑还要厉害!刘邦第一次放声大笑起来。这倒不是佩服廳通的这句名言,而是觉得他那煞是忙碌的样子怪好玩的。眼前这位身材矮小的男人,手脚和脖子上都带着枷锁,身子连动都不能动,只有那裉舌头还在不停地转动,一会儿从嘴巴里伸出来,一会儿又缩回去,
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真是够他忙活的。〃你还有什么要哕唆的吗?〃
〃我要一直啰唆到被你们烹死为止。陛下你知道盗跖这个人吗?〃〃那是古代的一个大盗。〃
〃盗跖家里也养了一条狗,它曾冲着尧狂吠不已。能把这条狗说成是不仁,能说它是叛逆吗?除了饲养它的主人之外,狗对其他人都是要叫的。〃〃你是盗跖的狗吗?〃〃我是小毛孩子的狗。〃
听到蒯通这句话,刘邦不禁一笑,让刑吏给他解开枷锁,还吩咐送给他回乡的路费。
應通走出厅堂。小喃正在门前等着他。〃还不如死了好。〃
蒯通往地下甩了一把鼻涕,口里嘟囔道:为了操纵天下才学到手的辩术,只发挥了一次作用,就是救回了自己的一条命!
270
第二十五章平国侯潜逃
细高个子的辩士侯公,现在依旧投身在刘邦帐下。他的身份是客。
所谓客,当然不能算家臣。论功行赏,偶尔也有被封为王侯的,但平
日里一般的客都属于等外编制,不属于等级森严的正式编制,所以既无俸
禄也无封地,只是在大本营的经费里混上一碗饭吃,实际上只能箅是食客,怀里并没有用不完的金银财宝。大多数食客都很寒酸,甚至比下级军校还
要贫穷,侯公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也许他可以算做是顾问吧!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早从战国时代开始,那些有权有势人家的门下,就都聚集了不少各有其才的食客,并从主人那里得到超乎寻常的礼遇,这从齐国孟尝君的例子就可以得到证明。据说孟尝君门下有几万名食客,他对这些食客平等相待,连供应的饭食都是一样的。食客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行家里手,包括学者、说客、辩士、旅行家和熟悉政情的专家等等。孟尝君门下甚至还有过鸡鸣狗盗之士,这早已成了有名的故事。
主人必须以谦虚和隆重的礼节来对待食客。
一般都称食客为〃先生〃,也可以称做〃生〃,因为他们虽不是自家的臣仆,却能为自己提供难得的才智。如果主人用词不当,或小瞧了自己,他们就会亳无顾忌地起身离去。在这一点上,那些食客不受所谓忠心的束^
缚。
刘邦现在也有很多客。
这里要多说几句,直到近代,这种传统习惯仍然残留着。在这片大地
271
上,当军阈割据混战的时候,军阔头子的手下就会有一大帮整天无所事事、混闲饭吃的人叫做顾问。既有仅凭一张兽医执照就当上顾问的,也有不少是从发动侵略的日本的军部派过来的正规军人,这些人的情况也与上面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
一般情况下,主人都以谦恭的态度对待客。特别是在求教的时候,都将对方请到上席,以师宾相待,老老实实地听他讲话。然而刘邦却大大咧咧,不讲礼节,经常慢待那些客。当初老懦生郦食其想做刘邦的客时,刘邦手下的那些跟郦食其同为高阳县出身的校尉就曾劝阻过:
〃沛公的客可当不得呀!〃
〃反正沛公尽干些说不出道理的事。他还曾把一位客的懦冠取下来,往
里面撒了一泡尿。他就是这么一种人。〃
有关刘邦的这一插曲,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中是没有先例的。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尽管人们传说刘邦是这样一种人,但刘邦却从
不把客当成自己的属僚来对待。
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侯公在刘邦军中受到很好的礼遇,只是尚没有以辩士的名义建立惊天动地的功勋的机会。
在激战的日子里,行军途中休息时,侯公都只能和其他客在一起闲聊。〃我这个人在小事情上是不顶用的。〃
这已经成了侯公在同伴中的一句口头禅。客里面也有人仅仅以〃这里是我的家乡〃为借口,像条狗似的跑出去给军中当向导。他们是想靠耍小聪明混上个一官半职。
侯公对这些事根本不屑一顾,每天只知道吃饭,有时间就津津有味地观赏周围的景致,偶尔还大声说点什么。比如,有一次他就大声嚷了这么一句:〃刘邦先生也有点老糊涂啦!〃
有的客担心这句活被别人听去,就骂他:〃我说,你这样还算客吗?
客就应该有个客的样子!〃
意思是,讲这种话,刘邦可能就不会再聘用你啦!倘若让侯公来讲,
272
他的主张是,自古以来,当客的无论谈什么,无论攻击谁,全都没有关系。
他还说过:正因为有这种自由,客的言论才能观点分明,进而才能对主人有利;如果客只以对刘邦曲意逢迎为己任,那岂不是连女人和小孩子都能当了吗?
侯公还有一套应当称之为〃客哲学〃的理论。
看到有些同伙挖空心思地忙着寻找立点小功的机会,以弄上个不起眼
的小官来当当,侯公就毫不客气地骂道:〃干脆死了算啦!〃第二句话就是:〃这样还算是客吗?〃
侯公本人的解释是这样的:为客之人,在构思和气概两方面,都应是
盖世之才,从具有这种本事的客的楕神世界来看,刘邦这种人简直就像在一潭死水里蠕动的孑孓。
〃看成孑孓恐怕太过分了吧?〃
有一个同伴曾以略带责备的口吻批评侯公。
侯公说:〃项王也跟他差不多,同样是蚊子的幼虫。只有这样来看待这两个入,才能确保为客的崇高境界;只有确保这种精神境界,才能在头脑里产生宏伟蓝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等于是白吃主人的饭了。〃
也就是说,结果只能对主人不利。
〃有道理!〃
客里既有人跟着起哄,表示赞成侯公,也有人对侯公哲学的磅礴气势嗤之以鼻,说:〃侯公,你错了。我们当客的目的,就是想日后立功以得到一官半爵,所以当客只不过是一种过渡。听你讲的意思,当客好像就是目的啦!〃
侯公说:〃是目的。〃
侯公认为,作为客来说,应该保证刘邦不犯错误,帮助刘邦获取天下,靠这两条来安抚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这才是唯一的目的。倘若为眼前的荣耀爵位迷住了心窍,那就根本不会产生智慧。如果刘邦作为天下之主不合适,客就要把他拉下马,再去拥立其他的人。侯公甚至把话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