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科技强国-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次他说过,自己穿米色裙子会很好看,这套精致的米色连衣裙还是用家里最好的布料,请昆明的洋师父做的呢。一番心思落空,小丫头也心思暗淡。
“吃好了呀。”张蜀生一回答,心里顿时醒悟,暗骂自己是猪,何凝这丫头明显怪自己当时没注意她,心里不失落,反而喜不自禁,感觉心都要跳出心口了。转移注意力,掏出那支口风琴,“没有,我满脑子都在想一首曲子呢。”
“曲子?是这首吗?”何凝从身后拿出那个音乐盒,芊芊粉指一按,小人翩翩起舞,一首好听无比的献给爱丽丝就幽幽地响了起来。
“不是,是另外一首更好听的。”张蜀生忐忑地将口风琴对到嘴唇上,心里反复祈祷不要出错呀,练了那么久,可就指望今天了。
“呜……”
伴随口风琴特有的音质,一首悠扬中带着口琴曲风的曲子响了起来,悠扬婉转,如哭如诉,如鸣如泣,那种特有的催人泪下的曲风,只是两段之后便将何凝小丫头惊呆了。
其实不说他,就是张蜀生前世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觉得这首曲子非常震撼人心,作曲者似乎能抓住人内心最深处的一丝情感,用天籁一般的曲子去催动它,拨动人的每一根神经。
这首曲子,其实并不太适合口风琴,但如果用笛子来吹,自己精心准备的乐器又没用了,幸好曲子本身好,口琴吹出来的效果,反而多了点真情实意。
“这首曲子叫什么~是你做的吗?”曲子完了,何凝才回过神来,轻咬着红唇,两眼濛濛地问道。
“不是我,我如果能做出这样的曲子,可以改行去乐师了。”张蜀生感慨地摇摇头,他还不至于狗屁到去占这点小便宜,吹嘘道,“这是胡伟立先生的作品《雪千寻》,我不过是借花献佛。”
“那你教我吹!”何凝嘟着小嘴说道,好死不死的,张蜀生一眼看到她红唇上的晶莹之处,心里一个咯噔,“真,真的要教啊?”
“不教我,你的礼物就不给你了!”何凝盈盈一笑,把一个小女士花包打开一小角给张蜀生看,“还差几针呢,你如果教我,我就给你缝好。”
“靠!”张蜀生心里顿时乐晕了头,小丫头的私房包里居然有一个钱包,而且钱包上还绣了一个穿着连衣裙的丫头,和眼前的何凝有**分神似。
“教,当然教,谁不让我教,我,我打他。”
黄昏渐近,夕阳下的荷亭里,一个男子正悠扬地吹出一首好听无比的曲子,时而惹得身边那美到极致的少女盈盈淡笑。
霞光的一丝金黄从两人前额掠过,少女时而低头在一个精致无比的荷包上绣几针,时而沉浸在曲子里,时而又偏过头,迎着霞光,盯着那位全神贯注地吹着口琴的青年出神。
夕阳无限好,黄昏好上好!( 键盘同时按下Ctrl+D可以收藏!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duduwo。 )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五年硕果
光阴似箭,如白驹过隙。 。
五年时间一晃而过,密集的鞭炮声中,整个小青山地区终于迎来了1923年。猪拱财运旺,至少小青山的人们,确确实实的过上了好日子。
梨树坪和望山崖等邻近的三个村落早已展成为了一体。以梨树坪为中心,建设出了一个方圆三公里多的新城区。新城区外,更是好几个中型工业园。
新城区没有太多的高楼,但却设计的井然有序。五年的成果并不仅仅表现在蜀生公司的展和小青山民团的壮大上,还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小青山整体面貌的改变上。
三公里的新城区,蜀生公司就占了一半,除了蜀生公司总部外,就是为数众多的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
蜀生公司总部,偌大的会议室里,1923年的新年工作会议暨蜀生公司五年期展计划总结大会正在召开。
台下坐了蜀生公司总经理张蜀生和公司商业特别调查科科长孙长庆,蜀生公司常务副经理孙来喜,以及公司内立下汗马功劳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众多学校与厂矿负责人,公司各项其他业务负责人,优秀工人代表。
“尊敬的张经理,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新年好,现在由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五年时间里,我们蜀生公司取得的各项重大展。”
站在报告台上的是蜀生公司实业部主任刘登科,这位当年的小会计,在进了公司后就不断辛苦自学,终于赶上了1918年公司公派留学的浪潮,成为了第一批归国的幸运儿。
当年只是一个小会计的他,如今已经任职蜀生公司实业部,负责对公司的各项业务进行协调指挥和统一规划,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
“经过五年的展,公司终于完成了为期八年的艰苦创业阶段。从刚开始步履维艰地经营几家小厂,到如今逐渐展成体系较为完善,辐射川滇交界三个大县的综合性大集团,我们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尤其长足的展。
先是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方面。
1918年以前,公司只是兴建了小青山小学校,小青山初级中学校与小青山初级技术学校。而截止1922年底,五年时间内公司一共花费巨资新建了十三所学校。其中包括华夏军校,西南大学,小青山高级技术学校,以及五所综合性实验小学,三所初级中学校,二所高级中学校。目前华夏军校,西南大学,小青山高级技术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分别为273名军校学生,549名大学学生,125o名高级技术学校学生。小学与中学的总共在校人数为2653人。也就是说,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学生人数为4725名,拥有各级教职员工265人。
对于巨大投入的回报,在这五年时间里,除华夏军校学生属于小青山民团编制外,其他几所中高级学校一共向公司旗下各家厂矿企业与部门输送了过3ooo人的人才。当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了小青山区政府与下辖三个乡镇的基层政府部门。(1921年,小青山镇与周围两个乡镇联名请求增加小青山区的行政规划。在巨大的民意与税收诱惑、金条攻势下,张蜀生终于撬动了昆明军政府的嘴,亲自担任会泽县副县长,小青山区主任。)
“科技创新方面:
在邹树明与周子凯两位学者的带头下,公司下属的制药公司已经研出了近十种新型西药。其中,一号药物与二号,三号药物的销量在这五年里为公司提供了5o%以上的利润来源。”
听到报告,下面的人群中不由出一阵嗡嗡声,大家都在猜测这究竟是三种什么药物。要知道这五年时间里蜀生公司的各项花费是非常巨大的,这三样药物居然能取得如此逆天的业绩,那得是什么样的珍贵药品才行。
张蜀生望向远处的施德曼,1918年德国战败的时候,这小子差点就死了。如果不是自己早有惦记,千方百计委托犹太人肯尼斯动他在德国的巨大能量执行一个抢夺科技人才的计划,这小子肯定早就死在了枪伤下。和同期送来中国避难的两百多名德国科技人员相比,施德曼既成为了第一个享受青霉素治疗的德国人,也成为了张蜀生的亲信,委任他以重任。
一号药物青霉素,二号药物就是磺胺,三号药物则是一种新型的麻醉剂,这三项药物都被秘密出口到了西方各个国家。虽然实际是蜀生公司在西南生产的,名义上却是在香港生产。蜀生公司、泛美肯氏国际有限公司与新禾实业三家联合投资,药品主要成分对于外界来说都是不详。而泛美肯氏国际张蜀生占了八成的股份,新禾实业则是纯粹的挂名。
下面的人低声自语,刘登科却继续说道:
“其次,在工程师施德曼先生与赫尔曼先生带领的德籍科学团队攻关下,公司不但组建了重机械厂,还自行生产出了八千吨级的水压机。并且于去年年初成功生产出第一台实用的载重卡车,同期车型还有家庭与商务用小轿车,拖拉机等车型。张经理说过,在可以预见的下一个五年计划里,汽车工业将会逐步成为公司继药品后的另一个重要利润贡献点。”
这一批乘着德国战败,通过肯尼斯抢回来的中层科学家虽然不是德国的顶尖人才,但却胜在门类齐全。尤其是汽车与坦克两个方面,通过肯尼斯和施德曼的共同努力,居然**来了大半个团队。作为交换条件,张蜀生日后需要为肯尼斯提供一些必要的科技援助。
于是,张蜀生梦寐以求很久的汽车工业,终于告别了研究与仿制摩托车引擎的时代,花了两年时间摸索,在张蜀生的图纸支持下,卡车,拖拉机与小轿车都拿出了实际产品。而坦克却暂时没有成功,主要是由于动机的马力问题没有解决。
“另外,在弗兰克先生的带领下,公司的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龙的衍生式展,三家工厂生产的日用香皂,洗香波,护肤与化妆品,工业用的塑料与化纤,农业用的几种新式肥料,已经逐步出口国外。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在归国学者时光弼为的研团队辛勤工作下,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品对民团的军事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台下,作为化工研究所二所主任的时光弼坐在张蜀生身后不远处。他最大的功绩是在张蜀生的技术支持下,将一种远目前西方各**事水准的炸-药工艺攻关完成,并且配合江南造船厂的蒋广庭和归国学者曹彬等人,初步完成了新式子弹的研工作。
“在科技革新的其他方面,经过改良的收音机与唱片机已经于1921年末推入东南沿海市场,这标志着公司在小型电子与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相当进步。”
张蜀生在台下点点头,其实收音机与唱片机的生产并不难,只是一个生产成本的问题,直到192o年,各方面条件才完全具备规模化生产这两样东西。而随后,将会6续有更多的产品上市。
“除了科技教育方面,公司在民生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先,蜀生医院已经完成了第三期扩建计划,目前拥有病床数432张,各类医生与护士人员达到239人。在科技工作者与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小青山区已经进行了三次天花疫苗注射。
交通与水利方面。在归国水利专家冯桢学者的主持下,小青江水利枢纽工程于第一期工程,三台机组电,各项配套水利设施也基本完成,当期电量已经解决了当前具备用电地区的所有工业与生活用电需求。交通方面,小青山区已经初步完成了交通改造。核心地区通了双车道的水泥路,村村通了碎石路。通往县城的主干道会青公路有四分之三路段已经基本实现了沥青化。”
张蜀生本来想一条水泥路修到会泽县城,这样也方便出口货物的运输,这几年民国一些地方政府投资的一些重要的公路已经开始逐步修建。自己用泛美肯氏国际公司的名义从云南经缅甸出口,已经占了不小的交通便宜。
但考虑到高水平的公路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忌惮和麻烦,会青公路最后通往县城的那一段,只是普通的碎石路。窝在山沟里,相对闭塞的环境是很利于公司展的,但一旦被人严重惦记就不好了。
刘登科又讲了一些公司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就宣布请张蜀生上台讲话。
张蜀生也不是太善言辞的人,尤其是这种总结性的大会,原本不过是为了团结公司上下,也就只是说了些勉励的话。
“各位员工,各位学者: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蜀生公司在第八个年头终于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展。从一家几乎入不敷出的公司,变成如今一家年利润过百万的综合性大集团,这是值得所有蜀生员工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如今,我们的产品不仅仅畅销西南,甚至远销欧美。一改国人无国货的局面,实现了实业救国的展方针。
在这里,我作为公司的老板,尤其感谢大家。感谢辛苦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各厂矿员工,感谢各位外籍学者,感谢各位爱国学者,感谢教育行业的园丁们,感谢你们,为蜀生公司的一步步展壮大,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在这里,我宣布,公司旗下所有人员工,工资普调一级。另有各项五年期计划的计划奖金也将于近日宣布。”
会议进行了最后一项颁奖,包括邹树明在内的几个重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上台领了证书。整个会议很简单,务实的风格让蜀生公司的会议并不像后世那么多噱头。散会后,有两个最后走出大会议室的人,一身戎装,望着远去的众人良久无言。
“百里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相信吗?这样一个年轻人,窝在一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区区八年时间居然搞出了这样的大名堂。如此大的工业中心,举国罕见,举国罕见啊!连你我都跟着入了伍啊。唐继尧啊唐继尧,呵呵,真是养虎为患了。”
“松坡兄,你在军校,我在民团参谋部,蜀生有多大的实力,我想你我都清楚。这五年下来,不但被他搞出了中国第一的实业,还练出了一支强大的民团,唐继尧也是自顾不暇,如今又被顾品珍赶走,云南一片混乱,天上地下,哪有人能奈何得了我们,奈何得了这个小山区啊。”
蔡锷整理了一下刚下来的1923年式新式军服,笑道:“我看这天下的军阀们怕是有难了。走吧,今天你还得和我去参加这一期的军校毕业典礼。可不能让张团长久等了。”
“军阀有难又何妨,如果全中国的人都能像这小青山区的人一样过的幸福,军阀们都死干净了才好呢。”
蒋百里一身戎装,更显英姿勃,几步跟上蔡锷,两人朝华夏军校赶去了。
捕鱼者:抱歉,这两天感冒的非常厉害,昨天高烧难受只能拿冰块来敷头。晚点争取再更一章。看得高兴的兄弟们,别忘了投票一下,好歹算是上强推了,虽然成绩惨淡。( 键盘同时按下Ctrl+D可以收藏!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duduwo。 )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军校风云
本着新旧交替的想法,正月刚过的这一天既是华夏军校老一届学生的毕业典礼,也是新一年的招生报名日期,算是华夏军校最热闹的日子。最新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尽在 。GGYY。。
这所华夏军校,之所以名震全国,正是因为蔡锷和蒋百里。
华夏军校的校长虽然一直是张蜀生亲自担任,但副校长却有两名,蔡锷和蒋百里。当年蔡锷随张蜀生回到小青山后,张蜀生信守承诺,不但第一时间投资开工修建军校,而且还四处招募真正有教官才能的军人,从一开始的国内教官和华人教官,到后面德国战败后甚至请来了几名德国教官讲解西方军队的战法与战术。
后来华夏军校建立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蔡锷拒不重掌军权的事迹也成为报纸美谈。他甚至和挂名军校的蒋百里一起亲自登报招募学生:华夏军校地处西南,旨在为国为民培养合格之士官。但凡有才有志者,可免费入学。
浩大的声势,冲天的名气,完全掩盖着张蜀生和民团,乃至蜀生公司的存在。即便极少数知道内情的人,也会认为这里是蔡锷豢养私兵来养老的地方,根本不会想到军校的底细原来那么复杂。
于是,之后每年华夏军校招收学生的日子,都会被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子们挤破门槛。
高大的华夏军校校门是大理石建造的,左右两块十米高的大理石上题着蔡锷亲手写的校联:为民争命,为国夺运
一大早,求学的学子们已经排起了长龙,漫长的队伍笼罩在晨雾中看不到尾,每个人都翘以盼。富裕点的学生们,裹着厚厚的棉衣,有的还带着家里的仆人伺候。而穷苦点的学生,紧紧地攒紧仅有的短小衣服,有的兜里还揣着昨夜在火灶下闷好的烤红薯。但总得来说,都能遵守规矩,排队等待下午才开始的招生报名。
中午的时候,一队威武无比的士兵开了过来。
大约一个连的士兵,穿着花花绿绿的作战服,上面还有一些说不出来作用的战术包,身上背着上了刺刀的华夏式改良步枪,整齐地小跑着从学生们前面路过。
“一、二、三、四……”为的连长带头喊着口号,也是一身野战军服,英气无比,脸上带着一股让人难以接近的威严。背上的步枪也同样上着寒光湛湛的冰冷刺刀,只是腰间多了一支军官用的毛瑟手枪。
“一、二、三、四……”连长刚喊完,士兵也跟着喊出了整齐无比的口号,声威震天。一百多人的声音震天不说,从人群面前跑步过去,犹如是一群出柙的猛虎,卷起一阵气浪,居然吓得当场不少的学子们打哆嗦,心道眼前的军校果然非同寻常。
“一排留下,原地警戒大门!”
“是!一排听令,稍息,立正!”
得到命令的第一排顿时在排长的号令下,分站在大门外两边,熟练地将步枪取下,啪的一声握在胸前,杀气十足。
“我的妈呀,这,这是学校里的学生,还是蔡校长的私兵呀,真吓人咧。”远处家长云集的角落里,一个商人打扮的学生家长擦了擦头上的汗,走南闯北也见得多了,但这么威武的士兵,他还真没见过。
军姿严正,杀气腾腾,军威骇人。
“谁知道呢,唉,希望我家的小子能进去吧,全中国的军校,也就这儿数第一了。”一个家长应声道。
“蔡校长威风丝毫不减当年,唉,可惜他不愿意再次兴兵争夺天下,不然以眼前这些士兵的气势,什么孙大炮,张大炮,哪是他对手啊。”
不说众多家长议论纷纷,学生们更是被这支虎狼之师一般的民团连队吓到,但也更加坚定了要进入华夏军校的决心。
不久后,几辆老式的黑色小轿车疾驰而来,车牌上偌大的一个红字“o”。小车队刚刚在大门前挺稳,警戒的士兵们顿时更加挺直了胸膛。
“敬礼!”
啪的一声,士兵们再次握枪提起,放到胸口位置,眼睛一致望着车队的方向。警戒排的排长小跑着跑向车队,小车里已经有几个穿着特殊黑色作战服的人下了车来,警戒在黑色小轿车面前。
随即,一个短的青年推开门走下来,来人正是会泽县副县长,小青山民团团长,蜀生公司总经理张蜀生。
“报告师长,一团一营一连连长古天峰向您报到。”
连长古天峰顿足敬礼,以自己最严肃的态度向眼前这位民团的神话人物敬礼。
八年时间,小青山民团从当年一团三营的小打小闹,展到如今一个师的规模,看起来度很快,其实在如今征战连连,军阀乱攻的岁月里,已经是极其保守的壮大了。
三年一个团,五年一个旅,八年一个师,这就是民团起家的路线。在日化用品,新式服装,先进药品的巨额利润刺激下,小青山的工业展非常迅。而如果没有一只绝对的武装力量来保护,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给别人做嫁衣。
从一开始,张蜀生就坚定了信念:军事展一定要跟得上经济展的度。兵不一定要特别多,但一定要火力强大,训练有素,作战强悍,装备精良。
于是,八年的展,终于让他攒够了这点家当,一个师近万人的强大军力。不得不说,这些年蜀生公司的巨额利润,起码有五成多是砸在了军队建设和军事科技研上。
张蜀生走下车来,回敬了一个礼,转身看了看军校门前大广场上的几千人,满意的走了进去,心里对这一期的学生更多了一些期待,不知道又会招到多少大鱼。
这两届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学生名单里甚至出现了几位原本应该在第一期名单里的人物,虽然都不是什么特别有名气的人,但也至少反映了一个现象:黄埔军校多半要悲剧了。
军校的校阅场上,147名应届毕业生正全副武装地站在那里,穿着笔挺的的确良布军装,手里紧紧握着已经陪伴了他们三年,上好刺刀的华夏式步枪,挺胸收腹,目光平视,三年苦学,今天就是他们毕业的日子了。
三年前,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有过疑惑。进入军校当然是值得高兴,但当初入校既入伍的规定却让不少人心里微微忐忑,对于毕业后能否有个更好的归宿,大多数人心里却没底。
然而,三年里,这些已经无数遍跟随民团士兵训练的学生们,早已抛下了所有的顾虑,只希望早点毕业,进入那只铁血的军队。
他们很难想象,小小的小青山居然会藏着这样一支铁血军队,他们的训练,他们的装备,他们的军纪,他们的战斗素养,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思想,曾经让这些学生感到全面自卑。
不少人入伍前,自恃才高八斗,见多识广,但遇到民团小小的排指导员都被几句话问的哑口无言。入校一年,他们自恃学识丰富,但在演习时却被民团的部队轻松打败。后来他们才明白,不是自己太笨,更不是军校教的不好,是对方的实战训练实在是多到让人指,又有那位与校长齐名的蒋百里将军加入民团参谋部,或许,民团将会成为自己的第二所学校。
“立正,敬礼!”
一声如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