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临高启明-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来的商人肯定不要流通券,要支付就得真金白银,正如这次征购小商人的货物一样。
“压力不大。这些商贩运来的都是低值产品。以我们现在的白银储备足够了,对于大额支付可以采用德隆的汇票。由广州的德隆银行来承兑。”严茗汇报说。
“文总,您放心好了。就算付了真金白银,谅他们也带不出临高!”莫笑安信心满满的说。
“你打算干什么?”文徳嗣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莫笑安知道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赶紧解释:
“我的意思是,让他们再把钱换成货物好了,这样就不存在白银够不够了――等于是易货贸易。”
“轻工业部有这个能力了吗?你想卖给人家,人可不一定要!”文徳嗣表示怀疑。要打动明清时代的中国消费者是相当困难的。当时海外能够大规模出口到中国的物资,除了金银就是鱼翅、燕窝、海参之类的干货。要么就是一些特殊的土产。
从D日至今来看,穿越集团能够输出的大宗出口物资只有食盐和糖。
“没有问题。”莫笑安说。他们现在成功试制了多种产品,现在正在扩建厂房,增加设备,很快就能形成多种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
“好,这就得看你们的了。”文徳嗣说,“我们现在的大宗商品出口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过度依赖奢侈品和一甜一咸的出口。这样的出口状况很不健康。大力发展轻工业产品出口是现阶段的重点。你们要多花心思在新产品开发上。要兼顾不同的市场需求――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出口到大陆上要有所区分。价格上最好能形成高中低档次的搭配。这方面,你们要多听广州站和外商委的意见。他们对本时空的市场了解比较多。”
“我知道了。”为了表示自己对文总的话很重视,莫笑安记着笔记。
“要多搞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什么连城红心薯干这种就不要再搞了――自己弄点吃吃是可以的。”
“好的。”
莫笑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着桌子上一大堆新产品试制开发的计划表。他倒不担心什么新产品――最近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多如牛毛。但是选什么投产才是件犯难的事情。
文总的意思他是明白的,但是大明的百姓到底对什么才感兴趣呢?这个不比工能委。造得是自己要用的东西。轻工业部造得都是“可能要用”的东西。现在搞搞试制是无所谓的,大不了卖不掉自己吃自己用。一旦等批量投产滞销就意味着巨大的浪费,自己这个轻工业人民委员到时候就难辞其咎了。
传统的几大穿越神器里,玻璃制品――包括镜子、玻璃器皿和平板玻璃已经算是步入正规了,每个月都能有一定的销量。但是除了镜子之外,玻璃器皿和平板玻璃的销量都很有限。显然来临高的小商人们对这些奢侈品也不会有任何兴趣。
火柴,就技术来说并不复杂,东沙岛的鸟粪石大量到货之后季思退已经在组织人制造红磷――倒不是为了做火柴,而是为了军队用的发烟弹、化工生产上磷酸和冶金部准备用来试制磷青铜,后者可以作为制造发条和弹簧的材料,是工能委重点抓的新材料。
相比之下,他的火柴能不能排上号就很难说了。莫笑安自己也几次下乡搞搞调研什么的,看到本地土著取火的时候用火镰火石,还有得干脆就是炉膛里常年留火种,用起来也不算困难。自己这火柴到底有多少市场很是问题。
“首长,吃饭了。”说话的是轻工业部的行政练习生,他给莫笑安打来了今天的饭菜。原本按照萧子山的规定,土著人员是不许进入穿越者的食堂的,不管是为了帮厨、送货还是打饭。但是时间长了这条规矩也慢慢的废弛了。现在改为准许少数“可kao的”土著人员进入食堂。
莫笑安看了下盆子里的菜色,觉得没什么胃口――又是海产品,这东西吃得他都快发疯了。忽然他看到盘子里有葱油炒海肠子。
“海肠子!”他忽然想到了过去看过的一本书,主人公不做火柴不烧玻璃,kao着海肠子加工成粉当味精卖……
“味精!”莫笑安觉得自己有了莫大的发现。上次在食品厂开会红薯综合利用会的时候,黄大山就说过红薯可以用作做味精。不过后来做了格瓦斯之后就没再提这个茬。也不知道他到底做了味精没有。
“味精?当然做了,不然你以为你在食堂里吃到的是什么?!”黄大山在电话里没有好气的说,“你也算是轻工业部的人民委员?食品厂也不大见你的人影啊!”
“这个……因为很忙……开会……”
“少打官腔,你还是自己到食品厂里一次看看再说吧。电话里谈出口商品,谁闹得清楚!”
自己已经十多天没到食品厂了,这二周都是黄大山在管理。这有点过意不去了――黄大山的本职搞菌种培养。还兼着药厂的职,再搞这个食品厂力有未逮,也未必能尽心。
又想到自己身为轻工业部人民委员,食品厂是本部门的重点下属企业,和穿越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出成绩大家都看得见,出问题马上就身败名裂……
莫笑安想到这里表情严肃起来:自己既不懂食品加工业,又不懂食品厂的业务管理,尸位素餐的不是法子,还是找个专职厂长坐镇的好。就算不懂食品加工技术也不打紧。
想了半天,想到了勋素济。此人因为有厨师证,登陆之后就一直在食堂里干活。编制是在农委会,因为他还兼职种菜,此人还挺多才多艺的――莫笑安记得他在食堂的时候自制咸鸭蛋和糟蛋,还做了咸菜和泡菜,手艺相当不错。既然是厨师,又会做小食品,负责食品厂当然不算是外行了。
于是勋素济就这样一纸调令被派遣到了食品厂。食品厂厂长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命让勋素济惊喜莫名。喜得是自己从普通群众成了领导干部,在执委会的非正式官衔等级表上,食品厂厂长相当于三级头目。也是个小部门的负责人了。惊得是自己乃是一个闷瓜类的宅男,从来只有被人管理被人代表的,现在居然要管理别人代表别人,这里面的难度好像大了点。不仅有些畏缩。
不过想到自己一旦成了部门的负责人。照规矩就可以有单独的办公室,单独的用电指标,运气好的话还能搞个秘书。其他不说,光这个单独的用电指标就是价值千金。起码电脑可以用到0点了。想到自己满满一箱子的私货终于可以见天日勋素济这个宅男笑得脸都开花了。食堂的同仁也纷纷来祝贺,当下中午就由勋素济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又从咖啡馆里买来一瓶朗姆酒――萧子山在派人送来派遣令的同时很贴心的随件附了一张特别供应券,可以买瓶朗姆酒和若干包香烟。
升官总是喜事,总要庆祝,来点锦上添花的事情总是不错的。萧子山这手惠而不费,东西是执委会的,人情倒成了他的。直到很多年后。许多人的“革命回忆录”里还经常会提到“难忘的特别供应券”。
大家吃喝一番,勋素济因为下午就要到厂视事,怕给本莫笑安留下不好的印象,只喝了几杯就不喝了。让大家热闹了一回。
食堂离食品厂不远,勋素济决定先去看看厂里的情况,再搬家。
勋素济来到食品厂的时候,这里的淀粉车间已经落成正在运转中,由姜野设计制造的洗薯机正在翻滚着,几百斤红薯在水泥水槽里随着滚轮上下波动在水中沉浮着。离洗薯机不远的地方,还安装着好几台不同的机器,都在发出隆隆的运转声。他头顶上,一根精心车制成标准圆的的传动轴正在快速的转动着,用皮带带动着车间里的机器设备。
传动轴上的皮带被连接到机器旁的变速箱上,变速箱再使用皮带或者齿轮的传动来驱动机器的飞轮。通过变速箱,操作工可以方便的调整每台设备的运转速度,也可以随时停下机器。
“你!当心,别碰皮带!”勋素济正在东张西望。后面有人喊道。吓得一哆嗦,转头看去正是黄天宇,他坐在车间的一个大窗户前,身后还蹲着两个徒工,穿着蓝布工作服,各背着大号工具包,其中一个端着个大号的搪瓷茶缸,另一个则提溜着个保温瓶。
勋素济赶紧小心翼翼的走到比较安全的地方。
“你是谁,没事跑车间里来干啥?”
“我是勋素济,新来得厂长。”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派令来。
“原来是厂长到了,有眼不识泰山!得罪得罪。”黄天宇开玩笑道,“你这派遣令不用给我,是给莫笑安的,他一会也要来。”
“你一喊叫,差点没让我吓死。”勋素济心有余悸,“不至于这样吧……”
“你还厂长呢,一点安全意识也没有,在车间里乱转什么?”黄天宇对其表示出鄙视的神情,“前天这车间里刚有人被皮带卷住打成重伤,刚送到医院就死了。整个车间停工了四小时。”
“啊?有这事情。”
“没错,就在你刚才站得地方。那徒工一个没注意,撞在皮带上被打得飞了出去――惨啊。”黄天宇可惜的摇摇头。
勋素济汗毛直竖,这么危险?看来这厂长不是好当的。
“你没在工厂里待过吧?”
“没有――我干的主要职业是厨子。”
“这就对了,下过车间的人,老师傅第一件事情就要教育你在车间里注意安全。”
“看来马上要搞一次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用处不大。别说是这里了,我们工能委的几个车间里安全教育天天讲,工伤也出了不止一桩了。”黄天宇说,“土著工人感觉对安全生产的完全没概念。”
的确有点这感觉,勋素济想起食堂里的几个帮厨的土著职工,干起活来倒是卖力,就是漫不经心。
勋素济忽然想起了什么:“老黄你这么得空,在食品厂车间里蹲点啊?”
“你认得我?”黄天宇有些奇怪,他不记得自己认识此人。
“当然,我在食堂工作,有谁不认识的。”
“也是哈。我是为了这车间里的变速箱――”
话音未落,只听某台机器旁传来剧烈的震动声,一个操作工赶紧上去,搬动操作杆,把传动停了下来。
“又来了。”黄天宇抬手看了看手表,又查了下记录,“这回连续无故障时间提高到了37小时了。有进步。”他挥了下手,“徒儿们,跟我来!”两个徒工赶紧提着工具包,端着大茶缸和毛巾跟了上去。
“为什么到食品厂来,就是为了这些东西。”黄天宇边说边拆开变速箱,从里面清理出几个损毁的齿轮,又小心的把断齿也找了出来,一一比对。接着他向徒工说了几句,徒工赶快从墙角边的柜子里取来了新的。
“变速箱里的这批齿轮是真正的‘临高产’,质量水得很。”黄天宇说,“我得一直在这里盯着看情况,好再改进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一百九十节 红薯万能
齿轮看似简单,其实技术含量很高是工业社会的一个标志。古代社会同样有齿轮,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都有关于齿轮系统的记载。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齿轮起源于1765年数学家欧拉提出的齿轮渐开线。有了渐开线齿轮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高速的齿轮传动成为可能,没有渐开线齿轮,就不可能有高速传动,就不可能有变速箱,而没有变速箱,穿越工业就无法有效率的使用任何一种强大的动能。
对于工能委的一干人来说,设计大多数工业齿轮对他们都不成问题――有无数的工业方面的技术资料可用,制造难度也不大――他们有带滚齿机,就算没有,几个机加工狂人也说kao机加工和铸造也能山寨出来。难点是在寻找合格材料上。
想在穿越集团的冶金工业部门里找到合适的齿轮用钢材不大容易。而且每一批次的钢材质量都略有不同,采取代用品原则的结果就是断齿事故时有发生。
黄天宇边修理边指导,花了半个小时才修好,损坏的齿轮他编写好卡片装进工具包,以便带回去供分析用。碾薯机又开始隆隆的运转起来了。
碾薯机是台铁轴木滚筒的大家伙,木滚筒上密密麻麻的覆盖铁制的半分眼。上面的碾刀是可拆装的,以便随时更换不同尺寸的刀具,控制薯浆的粗细。这台机器看似其貌不扬,但是受惠于强大的动力支持。处理能力是每小时2500公斤。在本时空堪称神器了。
从碾薯机里出来的红薯浆要经过洗浆过筛处理。使用的是机械厂自制的滚筒筛,穿越者手里的工业滤网紧张,所以用的是130孔左右的丝绢作为筛布。
过筛之后,薯浆里的淀粉随水流出成为淀粉乳,余下的就是薯渣了。薯渣有多项利用价值,主要是用来制取酒精,制取酒精之后的残渣还能用来当发酵饲料。
淀粉乳再经过沉淀就能获得淀粉成品了。姜野给淀粉车间设计的沉淀是工序简单,效率又相对较高的沉淀槽分离。分离槽是用砖头砌成的,里面贴了厚厚的福建外销瓷窑烧制的“瓷砖”,每条槽长达30米,每10个小时可以处理甘薯5000公斤到7500公斤。
进入沉淀槽的淀粉浆要进行“对浆”处理――这是中国传统的制淀粉的土法。兑入淀粉浆中的酸浆是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天然乳酸菌在浆中发酵得来的,把酸浆适量加入淀粉乳中,可以促使淀粉迅速凝聚沉积。淀粉的下沉速度快,沉积在底部,上面则是纤维和蛋白质的凝聚物,两者界限分明。这种工艺即能让淀粉加速与杂质分离,又能用乳酸菌抑制其他杂菌的活动。
沉淀出来的就是淀粉了,上层是具有粘性的黄色淀粉,包含有杂质。中层的淀粉质量最好,取出后拖水就是上等的淀粉了。下层包含有较多的泥土和杂质,和第一层的淀粉混合后再次加水兑浆处理沉淀,制取出次一等的淀粉。
不管上等还是次等的淀粉,取出得时候含水率还太高――高达50%以上,要经过拖水处理才能储存和使用。钟利时为雷州糖业公司设计了简单的离心式拖水机,被食品厂先拿来试用了。它可以把水拖去30%左右,经过晾晒或者烘烤,进一步把淀粉的含水率降到16%再用碾子碾压成粉末状就是成品了。可以把它用在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沉淀槽里上层的澄清液取出来放在水缸里,任其发酵成“老浆”,可以第二天使用。余下被排出的废水里还含有少量的淀粉,和废水里的粗纤维、蛋白质的沉淀物沉积在废水池里成为薯黄。把薯黄再过筛沉淀一次之后才能将淀粉提取干净,余下的薯黄可以和薯渣一样利用。
整个淀粉车间的工序和工艺流程是罗铎搞得,但是投入生产之后大家才发觉这淀粉厂实在太费水了,排出来的废水又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成份,对文澜河污染很严重。以至于有一段河面淀粉车间一生产就会染成白呼呼的,象淘米水一样。田九九对此很是头疼,理论上,淀粉厂的废水可以用沼气池发酵的方式来处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这是一家工厂厂,不是个作坊。差不多每处理100公斤红薯就要消耗300公斤的水。废水的排放量是惊人的。田九九只好继续沿用沉淀池来进行初级处理,沉淀出来的高浓度废水再排入沼气池发酵,上层的较干净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这点污染程度在雨季文澜河的流量足以完成自净,到了旱季就很难说了。”
“没事,先将近着。”马千瞩看了他的废水问题的处理意见之后这样说,“以后技术条件成熟了再改造就是。”
“不仅是污染的事情。”他继续向马千瞩陈情,“而是太费水。为了向保证红薯加工厂的用水量,水厂还得再扩建。”
马千瞩当然不想为红薯加工厂来扩建水厂,于是田九九就提出了新的方案。在食品厂建造一套水循环处理二次利用系统。主要是循环利用洗薯阶段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和简单的化学处理之后重新使用。预计可以节约40%的用水量。
“一盆脏水反复洗?”
“当然不是,要经过处理的,再说也不是无限循环利用,循环几次之后就得换水了。”
洗红薯的废水主要是包含了大量的泥沙和红薯皮、草叶之类的物质。与后面淀粉工序上的废水不同――含有的有机质成份很少,使用沉淀的方式就能除其中的绝大多数杂质,再经过一个简单的沙滤器就能重复使用了。
不过勋素济来接手的时候,这套装置还没影,洗红薯的脏水就是直接从他脚下的排水渠道里排走得。
“怎么样?很有意思吧。”黄大山从外面走了进来,勋素济刚想自我介绍,他摇了摇手,“莫笑安和我说过了,以后你就是这里的专职厂长了。这下我可轻松了。”
“是的。”勋素济很想说几句“以后还要请你多帮忙”,“黄工你前阶段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结果还是憋住了说不出来。黄大山倒也不以为意,把车间和生产的情况和他大致说了一遍。
“食品工业是个很大的门类,”黄大山说,“你既然有厨师证,也算是专业对口。”
“要我做咸鸭蛋,腌个菜还行,这个一点也不懂。”
“没事,多看看书就明白了。这里的一切不都是看书看来得,你以为我们谁真得在食品厂里干过?更别说这种落后的加工设备了。”
“这还落后?本时空的最大淀粉加工厂啊。”说着话莫笑安也来了。勋素济知道这是自己的直管上司,想上去奉承几句,奈何这从来没干过这个,除了叫了一声“莫委员”之外就没再说出什么来了。
“叫我笑安好了,不要这么客气么。”
淀粉车间运转之后,莫笑安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他对此地的好奇心不亚于勋素济。不时东张西望的,
莫笑安看着微微发黄的淀粉被工人从离心机里倒出来。放在一个个的竹匾上摊开,准备送到烘房去进一步拖水,说:
“这感觉还真是奇妙。原本还是一个个奇形怪状还沾满泥巴的红薯,转眼就成了雪白的淀粉了――”他忽然问道,“为什么淀粉不是白的?发黄么。”
“没漂白过。”黄大山解释说现代淀粉工业生产中是要对淀粉进行漂白处理的,“其实也不难,用漂白粉兑水就能漂白了。除了好看一点之外没屁用,还多出好几道工序,不上算。”
“排水啦!”随着一个工人的吆喝声,车间里立刻发出一声巨大的水流的呜咽声,大量的废水从洗薯机里涌了出来瞬间充满了车间的排水渠。水流很急,有的甚至直接冲上了地面,莫笑安的裤腿都被打湿了。
“你该穿雨靴到食品厂来。”黄大山看了看他们的鞋子,摇摇头,关照了一个工人几声,一会有工人拿来了两双奇怪的靴子,看上去是布做得,但是硬梆梆的。
“这是桐油布做得高统雨鞋套,你们都套上吧,一会进车间要用的。”
直接把雨鞋套套在脚上,它在脚背上小腿上各有一根带子用来系紧固定,这样就有一双“高帮雨靴”。这种鞋套是用桐油布做得。穿越集团现在不能供应橡胶雨靴,有些工农业生产中的液体也不是皮肤可以直接接触的。就搞出了这么一种土雨靴,土著经常把它和雨天的木屐捆在脚上一起使用。
几个工人开始把洗薯机里的红薯取出来,装进一个个大筐子。一部分被送到碾薯机那里准备打浆,余下则被抬到了另一台大机器旁。
“这是切片刨丝的两用机。”黄大山介绍道,“专门把红薯切片刨丝用的。”
“有什么用呢?不是可以直接打浆吗?”莫笑安奇怪道,“难道还是准备做连城红薯干……”
勋素济想:难道是为了晒干了好保存?
“用来做薯丝饭什么的吧。”他说。
薯丝饭这玩意是王田向吴南海献策的,乃是本地的贫农、佃户、长工,还包括一切勤俭持家的地主乃是士绅家吃得玩意,自然这不是什么特色风味小吃,而是一种节约粮食的手段。
“意思差不多,不过效果不一样。”黄大山解释说。切片刨丝是为了便于晾晒烘干。干的薯片薯丝储存当然可以。但是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磨薯干粉。
薯干粉和红薯淀粉不同,除了淀粉,它还包含了红薯里的纤维质,单独用来做成食品口感不佳,但是可以作为食品填充剂掺合在各种面制食品里鱼目混珠降低生产成本。正如现代食品工业里大量使用玉米粉作为填充剂一样。只要不过量,普通的消费者是感觉不出的。
“现在没有面粉,不然可以惨在里面,做面包、面条、饼干什么的能节约30~40%的小麦粉用量。”
“这比开酒楼还黑啊。”勋素济忍不住说。
“食品行业里的黑幕多了。”黄大山笑笑,“麦芽糖吃过吗?”
“小时候吃过。”
“做菜的时候有时会用。”
“麦芽糖在食品工业里是常用的一种原料。不过市面上的麦芽糖极少是麦芽做得,绝大多数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