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行员-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即使是东条英机也并不清楚当时的情况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日本军队内部用词隐讳、靠精神力量来鼓舞士气。显然,这些都导致了信息交流极不顺畅。日本海军“并没有就中途岛战役的失利会对未来战争造成多大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也没有将海军的溃败告诉陆军。只有裕仁天皇一个人得到了通知,而他也没有把事实告诉任何人。因此,就连日本首相也并不了解中途岛发生的灾难。当杉谷将军告诉裕仁天皇南太平洋的情况非常危险时,这个年轻的一国之君竟被气哭了:“难道我们就不能也去攻打美国吗?你们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也好好地打上一仗?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打上一场关键的战役?”日本的公众们当然也不清楚日本士兵在战争中到底有多少人做出了无谓的牺牲。


第四部分第十章 黄祸,白祸(4)

    塞班岛是一个距离东京1500英里的小岛。一次大战结束后德国把这个被誉为“皇冠上的宝石”的岛屿割让给了日本。日本政府一直有步骤地开发着塞班岛,战后,岛上的居民人口总数曾一度达到了2。9万人。东条把它称作“太平洋堡垒”。在美国人看来,塞班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其他岛屿对于即将轰炸日本的B—29轰炸机来说,都可以当作基地。    
    皇军从没想到战争竟然会打到了自家门前,因此只派有一小支部队驻守在塞班岛。直到1944年2月才派遣援兵增援那里。当时那里共有大约4万海军和陆军官兵保卫这个岛,还有大约2万名日本平民居住在岛上。但是,塞班岛的保卫者们在强大的美国军队前来袭击的时候,根本没有半点还手的余地。这一点,身在东京的皇军将领们很清楚。他们意识到岛上的日本官兵和平民都已身陷绝境,于是军队的首领决定——岛上所有的日本人,不论是士兵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死。在1944年6月24日的《皇军总部陆军机密战争日志》中有如下记载:“塞班岛上的防御部队应该拿出玉碎的精神。眼下想要扭转战局是不太可能了,惟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敌人因为想到‘一亿日本人的玉碎’精神感到震慑而放弃继续作战的念头。”    
    “一亿日本人的玉碎”精神指的就是全体日本人都会宁愿为了保卫祖国而死,即使成为碎玉也在所不辞。所以现在日本军方正在极力宣传并非只有士兵才能为国捐躯。为了那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他们已经准备好牺牲每一个日本人的生命来换取胜利。    
    返回塞班岛后,日本的指挥官们——南云忠一中将(他曾带头执行了珍珠港偷袭任务)、奇藤昌次将军,以及井桁启司将军于1944年7月5日开了一次碰头会,一起就东京下达的“玉碎”命令商量作战方案。东京命令所有军队竭尽全力进行最后一轮攻击,然后三名指挥官全部自杀。究竟他们三个人的自杀能对战争起到多大作用,后来并没有做出解释——真正的日本武士在战争之前是不会杀死自己的。大概他们相信自己死后的灵魂能够保护他们丢下的日本士兵和百姓的生命吧。井桁将军最后在无线电中发出的消息听起来还有一定的逻辑性:“没有制空权就不可能打赢战争。我非常希望(你们)多造出一些飞机。”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美国海军陆战队粉碎了日本人在塞班岛上的反抗。    
    在美国官兵第一次登陆的三星期后,剩下的3000名日本人发动了最后的“高呼着万岁的冲锋”。《纽约时报》的记者在文章中描述道,那些抱着必死的信念不断冲上来的日本士兵,“就像橄榄球比赛结束后涌入球场的人群。有的人只是拿着一根一端绑着刺刀头的竹竿,还有的人手里没有任何武器,但是他们都高喊着“万岁”和“七生报国”。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激动地说,“这些日本人一个劲儿地往前冲,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你刚刚开枪打死了一个,就又有五个人冲了上来。”    
    美国士兵们已经习惯日本人这种自杀式的冲锋了,可当他们在岛的北部看到那一番景象时,就连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们也惊呆了。塞班岛上的老百姓们听说这些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人都是野蛮的鬼子,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还会以残忍的方式将他们杀害(比如用坦克把他们压成肉饼)。与其死得这么不体面,还不如光荣地为国捐躯。在马皮角,有一处风景绝美的悬崖,崖高200英尺,下面就是突出的珊瑚礁和拍打着海岸的巨浪。那些日本百姓宁愿从这里跳入大海也不愿投降。母亲把婴儿抛下悬崖后自己也跳崖自杀。美国士兵们看到这一幕时都惊呆了。    
    还有些平民投降了,于是美国士兵把他们带到扩音器前,让他们向悬崖上的那些人呼吁:“投降吧!不要跳呀。我们有东西吃,有水喝,我们是安全的。你们不会受到伤害的。投降吧!”    
    可是悬崖上还是不断有人跳下去。    
    几星期后,记者罗伯特·谢罗德描述了这样一幕场景。《时代》周刊的主编对该篇文章的评论说:“这些可怕的行为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不可理喻的。但最终美国获得了胜利。”罗伯特的这篇文章成为二战期间读者最多的文章之一,题目是“敌人的本质”。“在战争收尾阶段,一支海军陆战队的分遣支队在水陆牵引车上看到了岸边珊瑚礁上有7个日本人,于是向他们开进,并准备将他们抓获。就在水陆牵引车接近那几个日本人时,7人当中有6个跪在了珊瑚礁上。站着的那个人显然是位军官,只见他拔出一把军刀,朝那6个人的脖子一一砍去。美国士兵还没靠到跟前,就已经有4颗头颅被砍下,滚入了海中。接下来,那位军官手握军刀朝水陆牵引车冲了过来。最后,他和剩下的两名日本兵都被开枪打死了。”    
    日本兵的这种自杀性行为现在听起来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是当美国读者看到战争中死了那么多日本百姓时都受到了震动。谢罗德回忆起当时在马皮角看到了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接着讲述了下面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除非你亲眼看到,不然你绝不会相信,”他说道。“昨天和前天,上百名日本平民——男女老少——就站在这里的悬崖上。像往常一样,他们从这儿跳了下去,或者一点点爬下峭壁走入海中自杀。我看见一位父亲把他的三个孩子从悬崖上扔了下去,然后他自己也纵身一跳。悬崖下的那些珊瑚礁上全都是自杀者的尸体。    
    他停了停,右手指着说:“瞧,那儿又有一个要自杀的人。”悬崖下面,一个年轻的日本男孩儿正在岩石中间不停地走来走去,看样子他还不到15岁。他前后摆了摆胳膊,就像准备跳水似的;接着坐在岩石边上,让海水抚过脚面。最后他慢慢地把自己浸入了水中。    
    “看,他在那儿。”那个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大叫道。    
    一个巨大的海浪把那个男孩冲向了岸边,他被卷出了水面。起初,他脸朝下浮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后来,很显然是在最后一刻他绝望的求生本能被唤起了,于是他开始猛烈地拍打双臂,拨动着海水。但那时候已经太晚了。眨眼间,一切都结束了:他那条及膝黑色裤子的臀部充满了空气,在水面上漂浮了十分钟。后来,不见了。


第四部分第十章 黄祸,白祸(5)

    谢罗德走到悬崖边,看到海面上漂着7具尸体。“这还不算什么,”那位美国兵说道。“悬崖西侧往下1英里的地方,你能看到上百具尸体呢。”后来,谢罗德和一位扫雷艇的军官一起去检查了一下,那个军官说道:“那下面的海里到处漂着尸体,我们想不看都不行。”他描述说,男人、女人、还有孩子——全家人一起跳进了翻滚着巨浪的海水中。父亲们切开孩子们的喉咙,然后把尸体扔下悬崖。三位妇女在跳崖之前还一丝不苟地梳好头发,整理好衣服。有一家人洗了澡,换上鲜艳的衣服,然后拉响了绑在腰间的手榴弹,结果内脏都被炸了出来。一位妇女在生产时将自己溺死了;尸体浮在海面上,腹中的胎儿只出来了一半,另一半就卡在了那具已经没有生命的尸体里。还有一家人——父亲、母亲、还有三个孩子,他们走到悬崖边上的时候犹豫了。谢罗德注意到一名日本狙击手“从后面开枪打死了那名父亲,尸体掉入海中。接着又开第二枪打死了那名母亲。他应该把那些孩子也打死的,但这时另一位日本母亲跑了过来,把孩子们抱出了狙击手的射程之外”。一名日本兵宁愿去死也不愿意这样丢脸,连几个孩子也打不死。“于是,那个狙击手不顾一切地从隐蔽的洞穴中走了出来,结果立刻被美国兵打了个千疮百孔,倒下去了。”    
    “所有这些自我毁灭意味着什么呢?”谢罗德问道。他给出的答案不禁让所有美国人感到后背发凉:“塞班岛是我们第一次攻入的驻有一定数量平民的日本领土。那些日本人的自杀是否意味着他们背后的整个日本民族都会选择死亡而并非投降呢?”    
    塞班岛的失守对于日本来说,并不只是一系列败仗中普普通通的一次。日军曾对国内人民说,塞班岛是日本防御的“内圈”,是保障日本国土安全的坚不可摧的前哨。如今,日本的安全屏障仅在三周内就被摧毁。美国的B—29轰炸机很快就会攻打到日本的陆地地区。东条的政府后来得知了这一消息。    
    7月18日,日军总指挥部发表一项声明,承认日本军队曾于7月7日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击,后来又派遣部队增援并继续战斗到7月16日,直到最后所有士兵“英勇牺牲”。第二段说到了塞班岛上居民的死亡:“整个战斗过程中,塞班岛上的日本居民一直都与军方合作,而且那些能够打仗的人们都勇敢地加入到战争中来,最终和我们的官兵们一同战死。”    
    第二天,报纸头版头条讲述了整个事件,题目是:    
    塞班岛所有官兵壮烈牺牲,留下的日本平民也英勇就义    
    如果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德国人、英国人、苏联人,或是美国人身上,比如他们的母亲们把怀中的孩子扔下了悬崖,那都会令本国人民震惊不已。希特勒的核心集团内部就曾有人出于类似的原因试图暗杀他。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日本人竟将谢罗德登在《时代》周刊上的文章骄傲地翻译并刊登了出来,只是把题目换成了更加好听的“宁死不屈”。《朝日新闻》报纸上用大号加粗字体把这篇文章登在头版头条:    
    塞班岛同胞的最后辉煌时刻    
    妇女们也在日不落旗前英勇牺牲    
    爱国精神令世界为之动容    
    标题下就是谢罗德的那篇文章,末尾处还附了评论写道:“据报道,岛上的那些妇女和儿童宁可选择自杀也不愿被美国鬼子活捉,不愿被他们羞辱。整个世界都为日本人民这种战斗精神和爱国热情感到震惊。”第二天,8月20日,《每日新闻》上写到日本妇女    
    换上了她们最漂亮的衣服,朝着日本皇宫的方向祈祷,    
    最后在美国鬼子前英勇自杀,    
    在国家的危难关头和那些勇敢的男人们一起为国捐躯    
    日本人在“翻译”谢罗德的文章时省略了日本士兵“枪杀”平民的情节,也没有提到很多塞班岛上的平民最后投降的事实。    
    然而,并非所有日本人都相信皇军的宣传。清泽清志是一名外交政策专家,也是一名战争评论员。他在自己的秘密日记中写道,马皮角平民的死是“封建主义”的体现,是受到了古代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在这样一个飞机当道的年代,日本人竟然还在崇尚剖腹自尽的精神!然而,无论是清泽清志还是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都不敢公开谴责政府。如果他们这么做的话,无疑是自讨苦吃,惹来杀身之祸。    
    对于美国人来说,在马皮角战役中是看不出一个普通日本老百姓和一名日本士兵之间的区别的。他们都是从一开始就无畏地投入战争直至最后。两年前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的海军和空军实力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削弱。但眼下,就算是日本已经明显处在了挨打的状态,美国仍有必要同日本人在他们地盘上进行战斗。马歇尔将军在7月14日的会议中解释道:“通过最近在太平洋上的行动结果来看,美军的指挥官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为了尽快结束同日本人的战争,有必要侵入日本的工业心脏痛快地打上一仗。”    
    ***    
    塞班岛战役失利后,日本人在整个战争中就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了。如果这时候皇军的指挥官们注意到这种不好的兆头的话,那么后来在战争中死去的那些日本人的性命就可以挽回了。可是他们已使自己的国家陷入了一场灾难。现在美国人已经踏上了日本的国土,美国海军可以通过海上封锁来切断日本的一切来源和出路,B—29轰炸机可以把他们的城市炸成废墟。战争中共有50万日本平民和超过200万士兵丧生,其中几乎有一半是在过去的一年中丧生的。裕仁天皇和他的顾问们知道希特勒的德国也正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美国很快就会把欧洲战场上的大批军队调往太平洋战区。但是年轻的天皇尽管清楚地知道“美国鬼子”现在就在自家门前肆虐,他还是梦想着祖父当年的那种辉煌能够再度出现。6月17日,他警告海军总司令岛田中将:“起来应对挑战;竭尽全力;像当年日本海海战(日俄战争中)那样赢得辉煌的胜利。”    
    能够结束战争的主导权现在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但只要敌人不投降,美国就要一直战斗下去。事实上在太平洋战区的美国军队当时秉持的信念就是“1948年再回金门桥”,也就是说,他们都做好了继续恶战四年的准备。怎样打败一个不承认失败也不愿承认失败的敌人呢?    
    海军上校贾斯蒂斯·钱伯斯目睹了日本人在马皮角的自杀情景。他的建议是:“若想赢得战争并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就要尽可能地多杀敌人。给敌人造成尽可能大的损失,战争就会结束了。”    
    美国就是这样打日本的。战争最后真的结束了。最重要的是,损失确实惨重。


第四部分第十一章 前往太平洋(1)

    在人类战争中,从来没有过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作出过如此大的贡献。    
    ——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8月20日,提及参加不列颠战役的飞行员    
    珍珠港事件两年半之后的1944年6月6日,盟军开始诺曼底登陆,在此之前,美军并没有在欧洲战场投入太多兵力。美国海军陆战队直到1945年2月19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三年后,才踏上日本国土,在硫黄岛登陆。但就在珍珠港事件几个月后,杜立特尔空袭震惊了整个日本。1942年8月17日,飞行员保罗·蒂贝茨带领了一支由12架轰炸机组成的小分队从英国南部的基地出发,飞越英吉利海峡,炸毁了法国鲁昂的一处铁路调车场。保罗就是后来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那名飞行员。吉米·杜立特尔和保罗·蒂贝茨引入了一种新的作战模式,这种模式美国可以从1942年一直用到下个世纪。整整两年时间里,美国和英国不断派出他们的飞行员去炸毁、烧尽希特勒发动战争的能力。就在这些飞行员们几乎控制了空中主动权的时候,美国的地面部队也加入到了欧洲大陆的战斗中去。那两年里,阿道夫·希特勒,这个曾经醉心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地面和海上战争模式的人,已经发现他强大的陆军在美国和英国的军队面前不那么好用了,新的战争已经把他抛在了一边。相反,就像一群蜜蜂的来袭破坏了一顿野餐,希特勒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对付那些让他心烦的飞行员们。    
    在太平洋上,罗斯福采纳了比利·米切尔的作战计划,而且这一计划产生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强大的情报机构的支持以及所占领的机场,美国炸沉了许多艘日本的大型军舰,其中包括战列舰、航空母舰、载满官兵的运兵船,以及装满大米的补给船。在珊瑚海、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打仗的飞行员小伙子们完全阻挡了日本的攻击,挡住了日本对美国的战略进攻,打得日本只能还手招架,无法再主动进攻。因为掌握了制空权,美国的舰载飞机逐渐撕破了日本的空中防护伞。    
    数十万人的日本地面部队现在被困在遥远的太平洋小岛上。日军在空中占不到任何主动权,因此就无法给那些小岛上的部队运送补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弹尽粮绝。很多士兵只能忍饥挨饿,还有的人仅靠煮草根和树叶来充饥,有的人甚至连人都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日本地面部队的官兵们对美国飞行员的憎恨日夜滋长着。他们把枪擦得雪亮,装满子弹,脚上的靴子和身上的纽扣闪闪发亮,可他们却只能朝着空中的美国飞行员愤怒地挥拳头,任凭美国兵用炸弹轰炸他们,用机枪扫射他们。    
    “我们一定要抓住他们!他们一定要为此付出代价!”日本老兵野木春满回忆起当时的复仇心态。野木那时被困在菲律宾群岛的一个岛上。“那些美国飞机每天都在天上飞,为所欲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非常愤怒,同时也被折腾得筋疲力竭。当你失去了自身的战斗力而只能任人宰割的时候,你就会变得一心只想复仇。”    
    1944年,当野木最后终于有机会面对三名被俘的美国士兵时,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办。    
    “他们的脸都吓白了,”野木记起面前那三名美国飞行员。“你们已经被判处死刑了,”野木告诉他们。这三名飞行员就象征着美国对待战争的理性方法和讲求技术的作战方式,他们所代表的美军也表明了讲求圣战是无效的。野木说,“他们的存在就不可否认的证明了日本的军事力量正在瓦解。”    
    野木当时想,“日本的惟一下场”就是“全军覆没或者大获全胜。如果我们继续这样败下去的话,我们就再也不可能活着回家了。我会对战争的失败负责吗?不可能了。我们都会死的。如果我们打赢了,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因为这都是上面的命令”。    
    “我手里握着军刀,让他们跪下去。”野木回忆道。    
    一颗、两颗、三颗。三颗飞行员的头颅滚到了溅满鲜血的草地上。    
    随着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一步步接近他们的帝国,日本人对美国飞行员的憎恨也与日俱增。塞班岛战役失利后,美军下一个着眼点就是硫黄岛,它位于无人岛附近。这些岛屿都是日本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1944年,从中国调回的日本精锐部队占领了硫黄岛和父岛,于是日本便从无人岛纳入7000名平民为日本国民,让他们居住在所占领的两个岛屿上。天皇亲自任命栗林忠道将军去驻守硫黄岛以保卫那里至关重要的飞机场。栗林忠道将军出生于一个显赫的武士家庭,他的祖辈世代为天皇效力。    
    父岛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东京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出和收到信息的一个通讯中转站。美国海军在有预谋地进攻贝里琉岛之前,想要捣毁夜明山和朝日山上的无线电台。那些电台过去经常截获美国军方的无线电情报,并就美国的作战计划向东京和太平洋上日军占领的岛屿发出警报。父岛的地位举足轻重,东京防空兵的浦崎良回忆起,“日军的防空炮手是裕仁天皇从赤坂皇宫中派来”保护这些无线电台的。那些多山的岛屿的面积也就长5英里宽3英里那么大,相当于两个纽约中央公园的大小。那些小山上的厚厚的混凝土掩体里藏匿着很多门加农炮和防空高射炮,那些熟练的高射炮炮手的任务就是把入侵父岛领空的美国飞行员给打下来。    
    立花荣夫将军是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兵,曾参与侵略中国的罪恶战争。这一次他被选中负责父岛的防御工作。立花块头很大,冷酷无情。白天,官兵们都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到了晚上他就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他喜欢在战争中实行在中国时的那种焦土政策;他奉行“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在他眼中,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混蛋,如果哪个飞行员落到了他手中,他就会像在中国对待战俘那样对待他们。


第四部分第十一章 前往太平洋(2)

    弗洛伊德·霍尔报名加入海军正规军后就进入了新兵训练营。上船后他成为食堂的一名厨师,但弗洛伊德是有野心的。和他在一起的飞行员比尔·黑兹尔赫斯特回忆起,“弗洛伊德一直就向往着成为一名海军飞行员。他认真学习,然后参加了一项测试,后来就被录取参加培训计划了。弗洛伊德表现得棒极了,比一般人都要出色。他很聪明,和一般人不一样,总是渴望做得更好。可以看得出来,当他成为一名飞行员之后,他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他为此感到很骄傲。”    
    弗洛伊德和其他飞行员一样,在多处训练营接受过训练,例如得克萨斯州的科珀斯克里斯蒂湾、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堡和彭萨克拉、伊利诺伊州的格伦维尤,以及加利福尼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