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浙残明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旗蔚抱头鼠窜,众人纵横殴打,当场打死一人,其余都负重伤逾墙而走。

苏州巡抚毛一鹭吓得面如土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见民情汹汹,竟抛下苏州知府寇慎、吴县知县陈文瑞等不顾,逃到毛厕里躲了起来。最后,还是寇慎、陈文瑞素得民心,竭力劝解,民众这才陆续解散。这就是天启朝著名的“开读之变”。 

此时,南下往浙江逮捕黄尊素的锦衣卫旗校恰好泊舟苏州胥门外,义士戴镛、杨芳、季卯孙、许尔成、邹家桢等知城内有变,率愤怒的民众焚船。缇骑惊惶失措,泅水逃走,所乘船只被击沉在河,驾帖丢失不见。缇骑心有余悸,既失驾帖,更不敢往浙江捕人。

浙江巡抚潘汝桢闻讯,疏奏此事。于是魏忠贤从中宫传出谕旨道:“黄尊素着抚按差官解京”。于是自省城移檄绍兴府,命当地官吏协助捕拿黄尊素。

苏州“开读之变”后,锦衣卫旗蔚既逃窜,周顺昌便自投入案。

有人劝黄尊素道:“捕人驾帖已经遗失,锦衣卫也不敢露面,这正是亡命出逃的绝好机会。”然而黄尊素也自忖圣命难违,竟自穿上朝服,在父亲黄曰中和长子宗羲的相送下,出门抄小路投狱去了。

余姚县令祁逢吉怀疑黄尊素逃走,亲自率兵到黄竹浦抓捕。

黄尊素在途中闻讯,当即修书一封给祁逢吉道:“抱头鼠窜,岂免一死?昂首伸眉,落得骨头香耳。君何视海内男子也。”

到了绍兴,削夺家居的原太仆寺添注少卿刘宗周在萧寺为他饯行。

席间,危言深论,涕泣流连。

黄尊素望着爱子,谆谆告诫道:“你近日心粗,不必看时文,先将家内架上《献征录》涉猎即可。”

宗羲问道:“学者经史孰重?”

黄尊素答道:“学者不可不通晓史事,可先读《献征录》。”

刘宗周在旁点头道:“令尊所言甚是,宗羲可从之。”

黄宗羲含泪受教。

尊素又向刘宗周施了一礼道:“起东兄,犬子学业,全仗吾兄,望勿推却。”

刘宗周毅然道:“敢不从命。”

尊素当即命黄宗羲跪下行拜师礼。

刘宗周一把扶起,细细审视,感叹道:“虎父无犬子,此子日后定有成就。”

一切交待完毕,黄尊素双目噙泪,仰天长叹道:“吾无济国是,抱愧而已。”

黄宗羲闻言,不禁失声痛哭。黄曰中、刘宗周也都泣不成声,齐皆泪下。

黄宗羲陪送父亲登途,一直送到常州,寻到缇骑,父子方才挥泪而别。

此一离别,竟成永诀。

 

 

 



黄曰中一直尾随赴狱的黄尊素至京城。他住在京郊一家客栈内,一大早就偷偷地去寻找黄尊素的门生——工部主事徐石麒。

不料京城街巷复杂,他竟迷了路,于是遇人就问某处怎么走。

刚刚走入一条小巷,突然一班锦衣卫迎面走来,将他一把拿下。

黄曰中大叫:“何故抓人?”

为首一个道:“此老儿到处探询,形迹可疑,且随我等到厂卫走一遭再说。”于是将他绑了,塞进马车内而去。

黄曰中暗道:“这下完了。”

行不多时,到了一座大庙外,马车停下。

一名锦衣卫武士上前,将他拉下推进门内。然后将他捆在庙柱上,逼问道:“你是何人?敢打听徐石麒居所?

黄曰中不答,只是大叫自己是来京投亲的。锦衣卫挥棍就打,却被另一个头目模样的人挥手止住。

那头儿手持着皮鞭,嘿嘿冷笑着踱到黄曰中跟前,站定逼视良久,这才开口道:“在下锦衣卫崔应元,你是何人?敢尾随黄尊素入京并打听徐石麒?”

黄曰中听得“崔应元”三字,忙抬头一看,见此人满脸横肉,一副凶相。知道此人为许显纯得力助手,原系市井无赖出身,充校尉,以冒缉捕之功升至锦衣卫指挥。与许显纯残害忠良,无恶不作,在京畿一带臭名远扬。当下答道:“小老名叫王小二,浙江杭州府人氏,来京寻亲。从不知道有什么黄花树。”

崔应元道:“黄花树?少跟老子装蒜!近得厂卫耳目报称黄尊素之父在京奔走,是否就是你?”

黄曰中大惊,忙道:“不是。你认错人了。”

崔应元又道:“我且不管你是何人。快说,平日与黄尊素往来之人都为谁?”

黄曰中道:“不知道。”

崔应元大怒,取皮鞭来,一边抽一边问:“说不说?”

黄曰中忍痛不语。崔应元抽得更凶了。

黄曰中暗自思忖:如此下去,非被打死不可。

于是装作低头思索片刻,叫道:“莫打,莫打。有了!”

崔应元一听,便停下鞭子道:“在何处?说!”

黄曰中道:“小老认得黄尊素,仓促间一起想不起来,现有书信藏在京东客栈内,要以取来一观。”

“好”,崔应元咬牙切齿道:“谅你一个老儿也不敢耍什么花招!”

当下吩咐将黄曰中押解上车。按黄曰中所指往京东客栈而去。

行不多时,他在车内将绳索偷偷地磨断。

车子经过一处斜坡,黄曰中猛地从车窗内跃出,一连滚了几滚,直滚入坡下荆棘丛中。他听得有人大声喊叫“贼人跑了”,随即上面人声嘈杂,接着几块石头抛下。

黄曰中躲在暗处,气不敢出。

过了好久,马蹄声、车轮声、脚步声渐远。万籁俱寂。

又过了好久,他这才钻出林子。举目一看,天色已黑。他又看了看全身,这才发现自己衣衫破烂,头脸手足都被擦刮而伤。

他苦笑了一下,只称遇到强盗侥幸逃脱,向居民打听路向。然后偷偷溜回客栈,拿了行李便走,远远地另外找了一家地方住下。

自此昼伏夜出,找人营救儿子,再也不敢在公开场合上问路。

 

黄尊素进入诏狱后,却发现缪昌期、周宗建、周顺昌、李应升等都在内。大家一见,不禁一愣。

黄尊素问道:“当时兄、季侯兄、景文兄、仲达兄,你等也在此处啊?”

“真长兄,你不也是在吗?”诸人不禁一同哈哈大笑起来,于是互相问起被捕经过。

周顺昌道:“小弟在去年,与魏吏部相见约为姻亲。魏贼忌恨在心,故此陷害周某。”

周宗建道:“小可曾骂魏贼目不识丁,故也捕来。”

李应升道:“魏贼托圣上名捕我,诬称在下贪赃三千金,着实好笑。”

缪昌期道:“只因杨大洪上疏劾魏贼,其疏系老夫所草,故而被捕。”

黄尊素道:“魏贼矫旨,天下谁人不知。小可也因受诬欺君蔑旨、干没帑币而被系。”

众人感叹一番后,周顺昌道:“可恨魏阉,矫旨残害忠良,罪不容诛。”

黄尊素道:“此狱进而不能复出,不如大家痛快叫骂一番,也好出出心中闷气。”

大家拍手赞同。于是诸人高谈愤慨,嬉笑怒骂之后,继以诗歌,或在狱中讨论学术,讲道不辍。

狱卒多次来禁止无效,于是禀告魏忠贤,将众人分隔关禁。黄尊素与李应升相隔壁,平时隔墙而语,倒也不寂寞。

李应升字仲达,号次见,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赤岸人。屡疏论时事,有“铁笔御史”之誉。他为黄尊素同年,少尊素九岁。二人中进士后同授推官,皆有政绩。天启二年同时顺利通过外察除授御史,第二年秋同时入朝,抗击阉贼,成为东林名士,至此同时被捕。相同的命运使二人的心靠得更近,然而此时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头关头了。

过了几天,开始审讯。几名锦衣卫打开狱门,进来将黄尊素带走。

到了堂上,黄尊素认得上面坐的是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左边为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他不无讥讽地道:“许大人,崔大人,一年不见,愈显福态,久违了。”

许显纯一拍桌案厉声喝道:“黄尊素,少来这一套,你知罪吗?”

黄尊素道:“敢问许大人,黄尊素何罪之有?”

许显纯道:“你欺君蔑旨,干没帑币,伙同周起元贪赃枉法?还言无罪?”

黄尊素冷笑一声道:“奸人诬陷、信口无凭而已,亦可当真?”

许显纯一拍惊堂木道:“证据确凿,尚且嘴硬?来人,用刑!”

黄尊素哈哈大笑,怡然受刑。不多时,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上逼出,但他始终一声不吭。

不多时,用刑毕,狱卒将他带上。许显纯又问道:“黄尊素,有否贪赃?招!”

黄尊素蔑然应道:“有啊。”

许显纯一喜,忙追问道:“贪赃几何?从实招来,饶你不死。”

黄尊素一挥衣袖,仰天高呼:“清风明月、名山大川皆吾私赃,何必问!”

许显纯大怒,将牙齿咬得格格直响:“来人,给我拉下去,狠狠地打!”

其他数人大抵如此。

锦衣卫镇抚理刑许显纯无计可施,只得亲自为诸君子罗织罪名,诬陷黄尊素“受贿银二千八百两”。

可怜黄尊素一生官清如水,两袖清风,哪里交得出银子?结果五日一追比,被打得体无完肤,血肉模糊。

工部主事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县胥山六都人。为黄尊素当年宁国推官任上分房录取的举人,后来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得悉黄尊素遇陷下狱,深夜与黄曰中密谈,四处为之奔走,设法向家乡父老及黄尊素的同年故旧筹款,总算勉强凑齐了二百八百两银子。

他又通过关系进狱探望黄尊素。见黄尊素遍体鳞伤,不由痛哭不已。黄尊素却安慰他道:“君不必为我伤悲。吾在此处,不减于先祖黄霸②当年之受《尚书》。”

徐石麒出狱后继续奔走,努力争取让恩师免罪出狱。此事后被魏忠贤发觉,当即将徐石麒削籍除名。

 

在长期非人的摧残中,李应升病了,病得很厉害,身体虚弱不堪,常常会在梦里说着胡话。黄尊素问寒问暖,担心他的身体会经不住再次的严刑拷打。

一日过堂,黄尊素受拷完毕,接下来该轮到李应升。黄尊素却上前说愿意代李应升受刑,并自愿割让所完赃二十两银子代李应升“退赃”。

许显纯诘问他原因时,黄尊素泰然答道:“黄某忍心见李公抱病受此楚毒吗?”

许显纯不禁悯然,脸上露出一丝惭愧的神色。

到了闰六月初一,黄御史在狱中已是度过三个多月时间。他见周起元、周顺昌等人先后被逼死,只乘他与李应升两人了,自知难免一死,但想其一生忠直,不想受人如此陷害,不禁暗自叹息。

此时许显纯、崔应元推开狱门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两名所头,一名叶咨,一名颜文仲,手提绳索布囊。此二人素凶狠残忍,诸君子多丧其手,为阉党帮凶。

崔应元躬身阴笑道:“恭喜黄大人,奉九千岁令,今晚要取你性命!黄大人若有后事交代,可即刻留言。”

黄尊素闻听,站了起来,从容整好衣冠。望皇阙方向拜了三拜,以示辞别天子;又朝南向家乡方向数拜,以示辞别父母。然后,提笔写下七律《正命诗》一首。

诗曰:

正气长流海岳愁,浩然一往复何求。

十年世路无工拙,一片刚肠总祸尤。

麟凤途穷悲此际,燕鹦声杂值金秋。

钱塘有浪胥门目,惟取忠魂泣髑髅。

最后,叩墙向关在隔壁的李应升大声决别道:“仲达,黄某先行,候兄于帝所!”

李应升在隔狱听得,也应声叫道:“好,足下先行,应升稍候即到了。”

叶咨、颜文仲见状,转向许显纯看看。许显纯点头示意。

于是二狱卒便将黄尊素头手足各以木枷枷紧,又将布囊套在他项上,然后将布囊上的绳索越拉越紧。

不多时,刚直一生、清廉一生的大明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黄尊素就此死于阉贼之手。时年仅四十三岁。

第二天,李应升也遇害。而同时被捕入狱的缪昌期、周宗建、周顺昌等人,则早在此前就已先后受尽酷刑而死了。

九月十二日,周起元最后一个死于狱中。

自此东林精英殆尽,元气大伤。史称“后七君子之狱”③。

 

 

 



黄尊素死后五天,尸体才被抬出监狱。此时肌肉涨烂,头面已经不可识别了。黄曰中怀着巨大的悲痛,他一路颠簸,扶柩回乡。

到了黄竹浦,黄门上下举家恸哭。姚氏夫人悲痛欲绝,几次晕而复苏。

黄曰中一到家,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连晚饭也不出来吃。卢太夫人与姚夫人也不敢催他,只是要宗羲在旁近留意他,以免意外。

沉默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一大早,黄曰中独自步出家门,走过黄家竹桥。

他此时也不知自己该往哪里去。那水势湍急跌宕的滔滔蓝溪之水,在他看来,何异于儿子的身影在如鹤起舞?那风声中满是青翠的黄竹林,在他看来,何异于儿子忠魂在来回呼啸啊?

他茫无目的,越走越远,竟慢慢地穿过秋日里的平畴,一直走到了离家数里之遥的化安山脚下。

他终于停下来了,痛哭着坐在地上。

他仰头望天,天是蓝色的,几朵白云衬托其上,一如既往。

他又想起了儿子半颔广颡的脸,记得当初他父亲对他说这就是三品官之相;他又想起了儿子幼时在他严厉监督下学习的情景;想起了儿子自去年削籍回乡以来对朝政的长吁短叹……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和他的同志对朝廷这么忠诚,却一再受到奸臣的陷害?如果说这是魏忠贤的私意,难道圣上一无所闻吗?他们为大明江山如此付出,一片苦心,难道皇上都不曾感动吗?

他整个儿坐在地上,想了半天,方自言自语地道:“天意如此吧,自古如此。好儿子,死得其所。哈哈,死得其所!”于是站了起来,意欲回去。

姚夫人一直放心不下公爹,见他一大早就出门,就叫宗羲跟在后面,一直尾随他到了化安山下。宗羲见他坐在地上不言语,不便走近,只在旁近候着。这时见他站起来要往回走,这才过来道:“祖父,请回吧,天已大亮了。”

黄曰中抚摸着宗羲的额头,不禁老泪纵横:儿子走了,眼前这个长孙已长大一名健壮的小青年,已成为眼前家庭的支柱了。儿子是死于阉贼之手,他已老矣,长孙至诚至孝,必将会挑起为父雪冤、手刃仇人的重担!

一路无话。回到家里后,黄曰中赶回书房,他取出白纸,研墨于砚,提起笔时手颤抖不能停。他想起了春秋时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越王勾践的故事,终于挥笔写下“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八个大字。

写毕,黄曰中将它粘在黄宗羲经常出入的门口墙上。他要宗羲进进出出都能看到,激起为父亲复仇的心。

母亲思念父亲,常常哀伤悲哭直至晕绝。宗羲每苦苦劝解,母亲就哭着对他说:“你如要劝解为母,就勿要忘记你大父粘在壁上的几个大字啊。”黄宗羲痛哭受教。

黄尊素的妇翁姚克俊、蒙师张圭章及亲友故旧刘宗周、董武铭等都赶来凭吊,他们还记得三年前送他去京师就职时的情形,纷纷摇头叹道道:“世道如此,作一直臣倒不如隐居林下,了此余生。”

正欲去北京就职的叶宪祖,闻说亲家翁兼知己黄尊素被阉党陷害至死,赶到到黄竹浦凭吊,痛哭而返。他到北京后,因为是黄尊素的姻亲,遭到阉党排斥,实授时转为大理寺评事,不久再迁工部主事。

吴县举人金浑也是黄尊素戊午应天乡试分房同徐石麒、朱天麟等被录取的士人,闻讯和朱天麟来吊,痛哭而去。金浑后来为广东英德知县,在抗清战斗中殉难。

徐石麟也自嘉兴渡江来吊,登堂拜见姚氏夫人。见黄家赤贫,凡可以周急,无所不至。他握着宗羲的手,像对待自己的稚弟一样对待他,问寒问暖,尤其关心他的学业。

临行前,他又告诫宗羲道:“学不可以杂,杂则一事无成。无亦将兵、农、礼、乐以至天时、地利、人情、物理,可以佐庙谟、裨掌故者,随其性之所近,并当一路,以为用世张本。”

宗羲点头称是,他尊敬这位与父亲年龄相近、为解救父亲而被罢官的兄长。

父既死诏狱,门户顿时冷清。宗羲奉养祖父母及母亲,以孝顺闻名于乡里。

他内心悲愤,为不引起母亲伤心,常常读书至深夜。

读着读着,见母亲睡熟,就想起了父亲,他就忍不住伏在枕上痛哭,又蒙上被子,生怕母亲听见。

冬天到了,外面朔风怒吼,飘雪弥天。书窗油盏灯炷有时吐出青珠,比芥菜子还细,坚不可破,一个晚上就可以积蓄少量;如此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

看到的人说:这就是草舍利。

 

 

 

 

————

①《明伦大典》:系明嘉靖“大议礼”之争后重定诸臣功罪之书,杨一清等篡修。其内容备述议礼诸臣建议始末,用以垂戒后人。

②黄霸(?…前51),字次公,西汉大臣,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在狱中从夏侯胜学《尚书》。其他事迹参见本书第一章《梦麟入怀》。

③东林后七君子:是指同年被阉党所害的东林党高攀龙、缪昌期、周起元、周顺昌、黄尊素、李应升、周宗建七人。称“后七君子”,是为了与杨涟等“前六君子”相为区别。也有除去投水自尽的高攀龙而并称为东林“后六君子”的。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明季春秋(10·《江浙残明梦》第一部)    热      【字体:小 大】 
 
第九章 京华刺奸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1126    更新时间:2008…11…25 


寒风凛冽,河柳依依。血红的残阳躲在远峰背后,仅露半边脸,给远处峰峦、近处林木草地镀上了一层暖暖的金黄色。归鸟噪林,总算给这一天的最后一刻染上了些许热闹的气氛。

京郊二月,正是乍暖还寒时刻。水鸭犹在河内浮水嬉戏,丝毫不知人间炎凉。

忽然,从远处隐隐传来谈话声。声音渐传渐近,原来是三个人自远而来。

当先并步而行的是两个儒生模样的人,身后跟着一名仆人,手里牵着一匹白马。

两人中,左边一个约六十开外年纪,头戴方巾,身着蓝色道袍;右边一个约三十四五光景,头戴网巾,身穿白袍,脸皮白净,三绺胡须,挂在胸前。

只听左边的开口道:“汝玉,老夫此去,朝内之事全仗诸位了。”

右边的沉默一阵,答道:“唉,小可也早有去意,怎奈屡辞不允。老先生,此去乡邦数千里,一路还望珍重。”

原来,此两人便是工部郎中叶宪祖和翰林院编修倪元璐。

叶宪祖自去年秋入京。因为是黄尊素的姻亲,一直受到阉党的压制。实授时改为大理寺评事,不久迁工部虞衡司主事,管宝源局。当时兴大工,花钱无数,宪祖供应无缺。后来叙殿功,随例加级,升工部郎中。然而,亲家兼知己黄尊素的惨死,使他始终忘不了仇恨。因而,在朝中处处与奸党不合。

二月,魏忠贤在京师内城东大市街大建生祠,叶宪祖对此极为不满。

因为他的寓所恰在附近一胡同内,阉党故意提议要由他监工。叶宪祖便将寓所迁往他处,借故不肯督工。魏忠贤便另派他人。

为魏阉建生祠,其首作俑者为浙江巡抚潘汝桢。

当时,魏贼权势已是炙手可热,无与伦比,大家争着想出新花样来邀功请赏。潘汝桢毕竟脑瓜子灵,他率先与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在杭州西湖边上为魏忠贤建造生祠供奉,取名为普德祠。“普德祠”居于西湖关羽、岳飞二祠之间,极一时富丽堂皇。

魏忠贤对此颇为赞赏,于是大家纷纷仿效。不久后,魏忠贤生祠即遍于天下。如应天巡抚毛一鹭建生祠于苏州虎丘,蓟辽总督阎鸣泰建生祠于蓟州、涿州、河间等地,宣大总督张朴建生祠于宣府、大同,山西巡抚曹尔桢建生祠于五台山……等等。至于名称,什么隆仁、祝恩、崇德、怀仁、彰德、隆德、永爱、嘉德、成德、昭德、隆恩、戴爱、普惠、德馨等等,无所不备。媚阉丑剧愈演愈烈,到后来竟然发展到连天子脚下的京师内城东街也要兴建生祠!

不久生祠建成。但见建筑宏伟,金碧辉煌,不亚于帝王宫殿;祠内魏忠贤塑像身着冕服,垂旒执笏,栩栩如生。还派专职官员把守,准备四时奉祀;匾额则由书法家、大学士张瑞图亲笔题写。

魏忠贤一班走狗吹吹打打,热闹数日。

叶宪祖袖手旁观,转面对同僚笑道:“此处为天子驾幸国子监所经之路,圣驾临时,土偶能起立迎送吗?”

不想话传到了魏忠贤耳里。魏忠贤勃然大怒道:“咱家竟为你所嘲笑?”

当即矫旨一道,以“借大工银市铜”的罪名将叶宪祖削籍归里。

叶宪祖见朝内乌烟瘴气,早有去意。当即收拾行李,依次向同年好友辞别。

今天正好是临行前一天。午后时分,同为京官的乡人倪元璐来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