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浙残明梦-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龊逍ι孀乓蚪伴旨て鸬暮统梢黄

这时已是这崇祯六年(1633)秋的事了。宗羲自此年春开始读书于杭州南屏山下,已历时半年有余。在杭州,他与孤山读书社的文人关系较为密切,并成为其中重要一员。

除船家及侍僮外,船中一席共十人,大多为读书社的友人。

居于上座的为黄宗羲来自南直隶上江的两位朋友——宣城沈寿民、芜湖沈士柱。

沈寿民自崇祯三年秋与宗羲道别后,遍游各地。今年从海外回来,顺道到余姚黄竹浦找宗羲,方才得知他在杭州,怏怏而去。这次恰逢沈士柱,便与他一同来杭州,与宗羲同寓孤山读书社,读书社诸子皆来相会。每日薄暮或集湖舫,或于月下荡小舟,诗酒流连月余。

除二沈与宗羲,其余各人分别为闻启祥、严调御、冯悰、江浩、张岐然、虞宗玫、虞宗瑶。

闻启祥字子将,为读书社领袖,风流蕴藉。冯悰字俨公,杭州长桥人;严调御字印持,余杭人,两人也为读书社领袖之一。

江浩字道闇,杭州横山人。性格粗疏,读书略知大概辄止。而胸怀阔达,没有尘间琐事纤毫之累。张岐然秉性与他相反,读书深细,于《三礼》上花时费力最多,字比句栉,连宫室升降、器皿位设之类都深究不遗。两人都是黄宗羲的知己。

虞宗玫、虞宗瑶为兄弟两人,钱塘右卫人。虞宗玫,字大赤。因生时面如红玉,故名。为人朴讷,罕事文饰。虞宗瑶,字仲皜,英敏爽朗。除了读书社,兄弟两人也都是复社成员,与宗羲关系也很亲近。

当下大家荡舟西湖,谈古论今,何不惬意。

不多时,话题便转到复社上来。

沈寿民率先开口道:“今年三月张天如举虎丘大会①,山左、江右、晋、楚、闽、浙赴会者凡数千人,舟车往来如织。大雄宝殿不能容,生公台、千人石鳞次布席皆满,往来丝织,游于市者争以复社会命名,刻之碑额,观者甚众,无不诧叹,以为开国三百年来,从未有此一举呵!”

众人中有去过虎丘与会的,也有因故不曾赴会的,都啧啧称赞。

过了一会,黄宗羲开口道:“天如既得罪权臣而遭罢归,当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为是,何必兴师动众、以引朝野侧目?”

冯悰道:“太冲兄所言甚是。然而依在下观天如本性,未必肯如此张扬。必有旁人推波助澜,助其成事。据闻与会人数如此之多,皆赖于先期传单四出之故。孙铺司案头一部《汉书》,袖中一封荐书,逢人即言‘我哩②天如天如’,人皆号为神行太保。”

众人闻听哄然而笑。

沉默片刻。张岐然忽道:“明月三峰禅师开堂③于净慈寺,大家何不前往共听?”

众人大声叫好。

江浩也道:“三峰禅师新近招收一名门徒姓刘名道贞,为四川临邛人,天启元年举人,与在下最为相契。此人敦行古道,好读兵书战策,诸位不可不交。”

冯悰问道:“莫非便是人称赛伯温的刘墨仙(刘道贞字)吗?”

冯悰:“正是此人。”

江浩道:“在下也与此人结识。听说他素有文名,不可一世。不想竟也拜于禅师门下,明日正好畅叙旧情。”

于是众人继续饮酒赏月,直至酣时方各自散去。

杭州文人结社之风始于小筑社。小筑社起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前后,其创始者为人称“余杭三严”的严氏三兄弟。“三严”长名调御,次名武顺,季名严敕,兄弟三人自相师友,订业小筑山居,时称小筑社。

天启年间,孤山读书社继起而为众士子聚首之所。社内诸人常以文章风节相期许,评论时事,激扬文字,影响颇大。闻启祥、严调御便将自己主持的小筑社与之合并,遂称四方社事最盛。崇祯二年(1629)加盟张溥、张采的复社。

读书社诸人,均跟一个名叫虞淳熙的人有关。

虞淳熙字长孺,号德园先生。十七岁即名振江左,为“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等人赏识。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与顾宪成、赵南星等关系密切。万历二十一年(1593)在京察中受到奸党攻击而去职。归里后筑室湖滨,环沼而居,称宜园。家居近三十年而卒。虞宗玫、虞宗瑶兄弟为他的儿子,张岐然为其女婿,读书社领袖闻启祥、严调御、冯悰等则为他门人。

 

第二天,闻启祥、严调御、冯悰、张岐然、江浩等果然来宗羲、二沈处相约,还带了一位来自江西吉水、名叫刘同升的文士同往。

众人一路上有说有笑,不多时到了净慈寺门外。

一看,三峰禅师已经开讲。场内人山人海,听者甚众。一时龙象之盛,前此未有。

三峰禅师名法藏,字汉月,号于密。为南直隶无锡人,俗姓苏。据说幼时入乡校。一日雨水暴至而被冲走,不久又乘一大龟出没涛中,乡间视为异事。十五岁出家为僧,十九岁受戒。他为宁波天童寺密云弟子,但其学说与乃师相反,独树一帜。主持杭州安隐寺时,龙象蹴踏,号为一时之盛。

三峰禅师仪观甚伟。他端坐讲道。所谈的均为佛家说教之类言论,然多新意,颇与乃师密云不同。

开讲罢,闻启祥、严调御、冯悰、张岐然、江浩等参请入室,三峰禅师逐队接见。复为众解说《论语》、《周易》,凿空别出新意。众人听得如痴如醉,直至夜分方散。

这夜,宗羲与冯悰同宿其馆。

两人攀谈多时,甚为投机。冯悰门人顾豹文也在旁侍候。

冯悰谈到东林重臣杨大洪(涟)、左遗直(光斗)时,顾豹文插嘴问道:“杨大洪为何人?”

冯悰不禁神色肃然,道:“读书者须知当代人物,若一向不理会,读书何用?”

宗羲闻之,点头连连称是。

读书社之后,杭州士人陆圻、陆培、朱一是等人组织登楼社,并于崇祯十五年(1642)参加复社虎丘大会,读书社也并入登楼社。读书社自此成为明末浙西文人生活的一段回忆。

远在两京的黄宗羲远,不曾参与登楼社之事,这是后话。

 

 

 



 

宗羲在杭州与江浩、张岐然等读书,常常夜半快读,水鸟惊起。有时他又与江浩月夜泛舟,偶争一义,直争得脸红耳赤,呼声沸水,直至一方服输才肯罢休。

读书社诸子,如张岐然的力学,江浩的洁净,虞宗玫、虞宗瑶的孝友,冯悰的深沉,都为他所钦慕。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杭州读书已逾年余的黄宗羲,开始研习律吕之学。

爱好乐理的张岐然与他情趣相投。在一个皎月如水的静夜,两人闲谈律吕。

谈到黄钟、大吕等十二律,眉飞色舞。兴起处,两人便一同到余杭山中取竹管肉好匀者,截制成十二律管吹之,以定黄钟,考验与古律是否相合……

这些美好的岁月往事令他难忘,然而他终究不能长住杭州。

满怀着离愁别绪,离开这里后,黄宗羲开始再度北上游历。

他先经苏州寓管鑨家。管鑨为天台教中兴功臣。但天台之学,茧丝牛毛,非沉默者难以承当。一时名士、一时堂头皆讥贬他。宗羲并不如此想,他尊重每一位有才学的学者。

离别之日,两人殷切约以再会。

继而往太仓访张溥、张采两先生。

张溥自崇祯五年以葬亲乞假归乡后,一直不曾再度起用。但声望越来越大,天下士子以一睹尊颜为荣,纷纷拜于他门下,一时竟号称门徒七千。复社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人社团。复社还助力社内成员应岁、科两试,推荐形式有公荐、转荐、独荐等等名目,待到榜发十不失一。天下儒子争相加入复社,以为进身之阶。

张溥见宗羲前来,当即热情招待。

此夜,闻某家有藏书,宗羲与张溥提灯往观。

在太仓流连了数日,宗羲与二张洒泪而别。

南归后,刘宗周派人传话说:嘉善会葬魏忠节公大中,要他一同北上。

于是他又即随其师刘宗周还至嘉兴迁北南早滨村魏宅。

魏大中生前与黄尊素最称默契,两人官邸对斜对门,经常往来。黄宗羲又以东林遗孤与魏学濂情同手足,他们一见面,便有道不完的情说不完的话。

魏大中在乡里声誉甚佳,会葬的队伍很多,送行的人延绵不绝。一路上吹吹打打,魏学濂头戴孝帽,手持哭丧棒,挥泪送葬。

当夜,魏宅内设灵堂。由刘宗周题写魏大中的神主。魏学濂捶胸顿足,只哭得死去活来。宗羲又想起死去了的父亲,忍不住也哭。一同前来的东林诸遗孤等各自落泪。

来祭奠者有当地名士多人。如曾与高攀龙、归陶庵为林下之游的吴志远,故相国钱士升等等。或悼旧友,或慰侄辈,不一而足。

会葬之后,吴志远便与刘宗周在当地共同讲学。听者云从。东林诸遗孤分侍左右。高攀龙子高世儒还带来了父亲遗作《高子遗书》分送各位。

如此盘桓数日,刘宗周、黄宗羲便告别魏学濂等南归。

吴志远、魏学濂等一直送到湖边,设宴作别。

魏学濂涕泣道:“先生,此地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望一路珍重。”

刘宗周看看宗羲,又望望学濂,这一对当年老友的儿子都立在跟前。他心内一酸,垂泪对魏学濂道:“老夫去矣,望今后节哀顺便,勿使以哀恸过度有损身体。”

魏学濂答应。刘宗周于是下令船家开船,一面向吴志远、魏学濂等人拱手作别。

船尚未解缆。忽有人自远大步流星赶来,嘴里大叫道:“先生留步!”

刘宗周只得令停船下。

魏学濂迎上前去。一看,认得是海盐名士彭期生。

彭期生见过吴志远、魏学濂,略为一揖,便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拜倒在船舱中道:“海盐彭期生,久慕先生高风,愿拜于门下,望先生不吝指教。”

刘宗周慌忙扶起道:“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折杀老夫矣。”

彭期生道:“先生不愿收期生为徒,期生愿长跪于此,永不起来。”

刘宗周只得答应。

彭期生大喜,站起来与宗羲叙同学之谊,约于下月初三相见于证人书院。

彭期生拜别至岸上而去。刘宗周看看时已不早,吩咐船家开船。

岸边众人一齐挥手示意。

船刚启航。忽又有人自远处骑马而来,一路大叫:“先生请留步!”

刘宗周忙令停船等候。

那人快马加鞭,骑到岸边,气喘吁吁翻身下马。

吴志远一看,原来是门人陈龙正,乡里同善会倡导者。便道:“惕龙(陈龙正的字)来得正好,刘先生正要启锚。”

陈龙正向吴志远、魏学濂等相见后,来不及多讲言语,便转至岸边望船里拜倒道:“昨听先生讲学,令龙正茅塞顿开。龙正有绍守论一卷,请先生教正。”言罢将一卷书呈上。

宗周忙令将船摇回岸边,正待上岸。宗羲忙上前接过书卷,转递宗周。

刘宗周道:“谢惕龙兄重看,老夫一路细细拜读。”

陈龙正道:“先生,此去数百里,一路珍重,后会有期。”

众人相互拱手作别。

舟行多时,离岸已越来越远。刘宗周居舱中,将陈龙正之书展开一看,开章大致云:

天下之风气,操于绍兴;今之利病,无不操于书办。为六部各衙门书办者,皆绍兴人;书办之父兄子弟,皆在绍兴。使为郡县者,能化其父兄子弟,则在京之书办亦无不化矣。

刘宗周读罢交付宗羲。宗羲大略一翻,不由抬头笑道:“真是迂腐之论。”

刘宗周一听,沉默良久,方道:“当今世人谁肯为迂腐者?”

宗羲也觉失言,心内懊悔。

刘宗周转头看看宗羲,见他不作声,手里正在翻阅初出版的《高子遗书》④。

刘宗周于是接过,逐句逐词指摘以禅释儒者,指以示宗羲。

谈罢,刘宗周道:“高著虽有一二处阑入禅语,仍不亏其为圣学。”宗羲也点头赞同此议。

回到郡城后,宗羲顺路一游木莲庵。偶遇士人周仲,应邀到他家。架上见周仲之父周云渊所著《述学神道大编》数十册,方广都二尺有余,意欲尽抄其所有。

偏逢周仲要出游楚地,只得作罢。

回黄竹浦后不久,宗羲就收到了管鑨寄来的赠诗,约以再会。诗云:

越溪寒色入,之子意何深!

太华三生梦,岷山一弄琴。

评书秋雨集,趺坐竹光侵。

可践重来约,相思不自禁。

读罢,他眼前又浮现出了管鑨和娓的笑容。他不由地叹了一口气,暗道:“世间士人如此之多,有人踞傲有人平易。可见圣贤家教虽泽被天下,所得俱各不同,关键在于自身。”

自这年冬天开始,祖母卢太淑人的病越来越重了。宗羲朝夕侍奉,不敢怠慢。

然而祖母的身体终究越来越差下去。到了第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疼爱他一生的祖母终于逝世了。

宗羲强忍悲恸,协助几位叔父料理丧事。继续居家读书。

宗会也于去年补博士弟子员,年仅十六岁。他随大哥黄宗羲、二哥黄宗炎参加当地文社活动,过早出道成名,与两位兄长一同被士林誉为“东浙三黄”。

而黄宗羲则自崇祯三年金陵韩上桂学得诗法,又从沈寿民、陆符学得文法,现通过与文昌社诸子交流,学识渐广,声名日隆,然而他毫不满足,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

除了文昌社,他又与陆符、万泰,连同其弟黄宗炎、黄宗会等在黄竹浦组织成立“梨洲复社”,诸人无月不相往来。有时宗羲凌晨乘舟飘然东去,有时陆、万联袂西来。

每当晚潮落日时分,孤篷入港。黄竹浦的父老便都知道,这一定是甬上名士拜访黄氏兄弟的船来了。

 

 

 

————

①崇祯六年,张溥在苏州虎丘主持复社大会,自任社长。从此,复社作为继东林之后而起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团体,出现在崇祯时代的政治舞台上。

②我哩:吴地方言,即我们之意。

③开堂:佛教仪式。本为译经院之仪式。后亦称宗门长老住持演法为开堂。

④高子:即东林党魁高攀龙。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明季春秋(14·《江浙残明梦》第一部)    热      【字体:小 大】 
 
第十三章 留都防乱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1330    更新时间:2009…1…3 


陕北农民军越闹越凶了。

早在数年前,三十六营义军盟主紫金梁王自用死后,转战鄂、川等地的闯王高迎祥军声势日盛,成为起义军诸部的核心力量。

崇祯八年(1635)正月,崇祯帝遣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率重兵出潼关,与山东巡抚朱大典围剿农民军。明军来势甚猛,如黑云压城,形势严峻。

农民军诸部闻讯,聚集于河南荥阳举行大会,共商对策。

来者共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军。这十三家农民军分别为:

闯王高迎祥                 八大王张献忠

老回回马守应               曹操罗汝才

革里眼贺一龙               左金王贺锦

改世王许可变               射塌天李万庆

混十万马进忠               过天星惠登相

横天王王子顺               九条龙

顺天王

荥阳会上,众议纷纷,莫衷一是。主张集中兵力决一死战的也有,主张化整为零暂避风头也有,各抒己见,争执不下,连盟主高迎祥也一时失去了主意。

这时,老回回马守应出列道:“官兵势盛,不如北渡。”

绰号黄虎的八大王张献忠是个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悍将,闻言嗤之以鼻。

马守应见此大怒,要斗张献忠。张献忠也毫不示弱,拔刀出鞘。

两人虎视眈眈,一触即发。

高迎祥麾下闯将李自成挺身而出,劝开两人。然后,面向群雄大声道:“匹夫犹思奋起,何况十万之众!官兵断无能为。当前之策,宜当分兵定所向,四路攻战,成败利钝听之于天!”

群雄闻此言,如雷震耳,不由齐皆点头称善。

当下高迎祥等发号施令,将十三家军分战各地,互为策应:

以革里眼、左金王当四川、湖广兵,横天王、混十万当陕西兵;以曹操、过天星扼黄河上,阻河南兵南下;以高迎祥、张献忠及李自成等略东方;老回回、九条龙则往来策应。陕兵精锐,另派射塌天、改世王部援助。一路上攻城略地,所获子女玉帛大家平分。

群雄盟誓已毕,各率本部兵马分头而去。

在荥阳大会上确立义军领袖地位的李自成,字鸿基,祖贯陕西米脂县双泉堡李继迁寨人氏,据传为北宋时西夏国皇帝李元昊之后。出身农户,幼为牧童,长大后做过佣工、铁匠。由于父亲早卒,家境日趋贫寒。他自幼学得一身好武艺,为人正直,讲义气,重信用,深得人心。二十一岁时,在米脂银川驿当驿卒。后逢裁员,他一无钱二无势,自然被淘汰回家。

李自成回家后,担负里役,负责代官府向百姓征收田赋。他因同情百姓,不愿强征赋税,屡被重责。后看大家实在缴不出来,便把自己家产变卖了赔上,被乡里豪绅嗤笑。

当时,陕西连年灾荒,土地收成无日,举人艾诏为富不仁,趁机以高利贷盘剥,众乡民叫苦连天。李自成义愤填膺,为助乡民度过难关,一人承担将放款全都借了下来,散给众百姓。然而他家本贫困,连自保尚且不能,到期竟连利息都还不起,何谈还债?

艾诏便将他诉至县衙。知县晏子宾命人将李自成抓去打个半死,又锁上重枷押去游街示众,以为借债不还者戒。

李自成被枷在烈日下示众,又饥又渴。众乡民哀求把他移到大树荫下,不准。众人大怒,发一声哄,上前打毁锁枷,拥李自成反入山中。

官府屡派人来威胁李自成归首。李自成便率众杀了知县,投到王左挂帐下。王左挂死后,复投不沾泥张存孟。因不沾泥密谋降敌,李自成不愿相从,与其侄一只虎李过率本部兵投舅父闯王高迎祥。

此时高迎祥部下原有七队闯将,分别为眼钱儿、李晋王、点灯子、蝎子块、满天星、乱世王、夜不收。自李自成加入后,编为第八队闯将,所部后来就称“老八队”。

点灯子、眼钱儿等相继死去后,惟剩李自成与蝎子块拓养坤、乱世王蔺养成、满天星高汝利四队,其中以李自成部最为强健。又在紫金梁王自用卒后,收其残部两万余人。因此李自成地位日高,几可与八大王张献忠并驾齐驱。张献忠见李自成智勇双全,机警过人,对他很有些惮忌。而李自成生活朴素,与部下同甘苦,见张献忠豪奢放纵,也很为不满,两人因此不和。

荥阳大会后,高迎祥率八大王张献忠、闯将李自成等作为东路军自河南东进,一路克固始、霍丘、颖州,不日竟攻克大明中都凤阳府。杀留守使朱国相,焚明皇陵楼殿,尽放狱中囚犯百余人。

这凤阳府本为太祖龙兴之地,现在竟被焚掠,这还了得?当下全国震动,举朝上下惊惶失措,如丧考妣。崇祯帝素服避殿,祭告郊社,哭于太庙,遣驸马都尉王昺、太康伯张国纪行祭慰礼。一面又命逮捕漕运都御史杨一鹏弃市,以朱大典巡抚凤阳,遣重兵征剿。

农民军在凤阳大摆庆功宴,树起大旗称“古元真龙皇帝”。张献忠夺皇陵乐工以为己有,日夜拥妓纵酒,沉湎于声色之中。

李自成往劝不从,大怒,便将那些乐工太监尽皆杀尽,两人当场翻目成仇。

李自成偕高迎祥西趋归德,后折回陕西。张献忠则独率部东下庐州,一路攻掠巢县、庐江、无为、潜山、太湖、宿松等地,转战湖广、江北,与罗汝才、马守应等时分时合。

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率军出陈仓子午谷,谋攻西安。

巡抚陕西都御史孙传庭以高迎祥部在各路农民军中实力最强,便亲率总兵贺人龙等在盩厔县境内剿杀他们。双方大战于黑水峪,农民军惨遭大败。

七月二十日,高迎祥因身患重病,不能行动。隐藏在黑水峪一窑洞里治病时,被明军知悉后搜擒押送京师。不久被磔死。

关中农民军便继推李自成为首,袭称“闯王”,连下阶州、徽州、汧州、陇州、凤翔,渡渭河,转战陕甘川等地。

农民军虽转战各地,然而他们给江浙人民的震憾是深刻的。他们破中都,焚皇陵,掀起了江南人民抗争的高潮。当时南直隶一带出现了削鼻班、乌龙会等民间组织的起义活动。尤其是崇祯十年六月,江北农民军下和州、六合、天长,略瓜洲、仪真,攻盱眙,烽火与金陵隔江相望。

一些逆党遭黜如阮大铖之流便乘机招纳游侠,谈兵说剑,企图以边才起用,卷土重来显显威风、过过“官瘾”。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