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浙残明梦-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中原储火药、铅丸弹子、大炮、鸟机以及钱帛等物应有尽有,但箭较缺。

阎应元便仿三国草船借箭故例。在一个月黑之夜,命大家将稾草束成人的样子,外披军士服,手持一竿,竿挑一灯,植立在城头雉堞上。另命义军伏在垣内击鼓大噪。

清军在城下见状,以为义军将缒城砍营,矢如猬集。拂晓时,获强矢无数。

阎应元身躯伟岸,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红脸有须。每次巡城,身后一人手持大刀跟从,看上去颇有点像关公。清兵在城下望见,以为天神。

他号令严肃,凡偷安不法者,必贯耳鞭背示众。然战士困苦,必手自注汤酌酒,温言慰劳;如遇害,则立具棺衾,哭奠而殓之。接见敢死士,则不直呼名字,称为兄弟。而陈明遇本性长厚,每事平心经理。遇战士劳苦,抚慰至于流涕。有倦极假寐者,以利害劝谕之,不轻呵叱。

两人待下如此,因此士民怀德畏威,濒死不悔。清军屡次攻城,均被击退,义军之势由是复振。

 

 

 



 

“老爷,破了,破了!”徐锦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来报道。

“什么破了?”徐成白了他一眼,问道。

“城破了,鞑子兵进来了,”徐锦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喘着气应道。

“慌什么?小兔崽子,天塌下来啊?”徐成训斥道。

“什么呢,我说城破了,老爷该怎么办?”徐锦嘟着嘴道。

徐成和徐锦,一老一少两位仆人,老是爱抬杠,即使在主人面前亦是如此。

徐石麒看了他们一眼,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下令道:“准备绳套。”

“绳套?”两人对望了一下,迟疑着,“这……”

“怎么?想抗命吗?”徐石麒横了他们一眼。

“老爷?”两个仆人跪了下来,仰头望着徐石麒道,“还是走了吧。”

“呵呵,”徐石麒没有生气,他将手一指宅第大门方面道,“你们看到此宅匾上题着什么?”

“老爷亲笔书写的呀,可——经——堂——”两位仆人不约而同地回答道。

“这就对了,可经,如何解释?”

“可经?可以读经,还可以自……”徐锦脑瓜子灵活,心直口快,却突然说不下去了。

跪在一旁的徐成醒悟过来,忙和徐锦朝前跪行一步,抱着徐石麒的大腿,仰头叫了一声,“老爷……”两人齐皆放声大哭起来。

徐石麒笑了,惨烈地笑了。

他是天启年间东林党名士黄尊素的学生,三朝重臣。为官清正,名满天下,屡因犯颜直谏、秉公办事而得罪权臣和皇帝。南明弘光帝时,起用他为右都御史,不久即升吏部尚书。然而却为马士英、阮大铖辈所忌恨压制,悒悒不得志,终于辞职回乡。嘉兴城内报忠埭建可经堂,后避居城外。

这年四月,清兵渡淮南下时,恩师的长子黄宗羲曾劝他避居四明山。他坚执不肯,道:“马、阮已坏天下,即使智者也难善其后,惟有死此一块土而已。”

嘉兴起兵抗清后,他率乡绅入城与陈梧歃血定盟,被推为领袖,布置城防事务。

十三日,清军从杭州回师攻嘉兴,屯兵三十里外陡门。陈梧遣兵迎战失利,嘉兴情势陡转严峻。

二十四日,徐石麒正出城募兵,住在水边小船上。闻清军已围城,随即作绝命词十则,赶回城下大呼道:“老夫为大臣,不可死野外,当与城共存亡”。

城上人闻声哗道:“我公来矣。”于是用绳索将他缒入城中。

祖敏、李升两仆留在城外,另两仆徐成、徐锦随从入城。老仆徐成欲先登,少仆徐锦止之道:“你老了。”徐成怒道:“童子何知?谓我老啊?”两人一边抬杠一边共同缒入。

而情况越来越危急了。二十五日,随着新安的水师援兵败于麻雀墩,城外乡兵一败于姚油车,再败于石灰桥。屠象美、钱棅复率兵御于三塔湾,又败,屠象美、李毓新死于混战中,钱棅逃回嘉善城。而贝勒在杭州又发韩岱部清兵三千增援攻城,大炮终日连发,声如雷震。城内陈梧知势已危,便于今天凌晨自开东门,口称亲出掣兵,率众遁走平湖。

陈梧一走,嘉兴遂为清占,清军趁机烧杀掳掠,大肆屠城。城内尚未逃出者十之七、八,其中有削发为僧避于佛寺者,有自入狱中诡称署囚者,仅三百余人,其余尽行杀戮。一时血满沟渠,尸积里巷;烟焰涨天,结成赤云,障蔽日月,数日不散。城中被屠,城外数十里无人迹,整座嘉兴城恍如到了世界末日。

徐石麒闻城已破,便命徐成、徐锦取绳索来。两人虽已有心理准备,但仍跪下放声大哭。

徐石麒见二人如此,苦笑一声,站起身来自去取绳索系上。

两个儿子徐尔榖、徐柱臣,一个在嘉善助他岳丈孙璋、妻兄孙钜举兵,一个隐居读书佛寺,生此乱世,难卜生死。国破而家亡,何堪多想?

他从容地穿上朝服,最后再看了一眼令他无限怀念的大明江山,又向跪哭着的两个仆人点了点头以示告别。然后踩上凳子,将头伸入绳套之内,两脚一凌空,踢翻凳子。

不多时,气绝身亡,时年六十八。

徐成、徐锦见状,不由放声大哭,也齐起身自去拿绳索,分别在他左右从殉。

留在城外的两位仆人祖敏、李升正在等待主人,闻讯也一起自尽。另一仆人李茂与报忠寺僧真实,将徐石麒的尸体偷偷抬走藏在柜中。

七日后,其长子徐尔榖闻此噩耗后,便偷偷地潜入城内,将遗体由水门运出,葬于嘉善县杨林寺祖墓。其时正值酷暑,徐石麒虽死已七日,然而颜面如生,双手紧握,须发怒张。

 

 

 



 

就在吴暎鸨ぐ椎床痪茫呱系囊诵艘残似鹨恢б迨Α

为首者姓卢,名象观,字幼哲,宜兴张渚镇茗岭人,为前督师兵部尚书卢象升之弟。他是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授金溪知县。未仕,改中书舍人,奉诏徽、宁。卢象升是明末名将,因作战勇敢,极善用兵,人称“卢阎王”。卢象观习其家学,因出仕较晚而未及重用。

弘光朝灭,卢象观集邑人明伦堂,设明太祖、明成祖像痛哭,围者皆哭,始谋起兵。

闻潞王监国,便到杭州拜谒。到时潞王已经献城投降了。失望之余,徘徊西湖,邂逅了明宗室朱盛沥。朱盛沥得知他是大明忠臣卢象升胞弟,分外敬重。卢象观也因他是明朝宗室,且胸怀大志,有心拥奉。两人谈得颇为投机,有感国事,相与痛哭。

正好又碰到其兄卢象升旧部陈坦公。陈坦公名安,江西人,赭色脸庞,身躯伟岸,善使大刀,力大无穷。曾为卢象升部将,现任诸暨守备。

于是三人一同进入西湖边上的于忠肃祠②,盟誓起兵恢复。此时清兵已南下,遂密谋于丹阳、广德截清军归路。

回到宜兴,卢象观便命妻妾自尽,以绝顾恋。然后毁家输饷,召募义兵数百。占据茅山,以陈坦公为先锋,奉朱盛沥为主。监纪推官徐昌明,举人吴洪化,荫生陈贞禧,诸生朱邦彦、吴国士及卢象升旧将杨国柱等皆相从。义军英勇善战,所向多所杀伤。

闰六月,抗清志士、应天人朱君兆闻卢象观军容严整,所向披靡,便向他献计道:“南京雄深险要不易攻取,而现鞑子兵坐困孤城,城外义军四起,此为败道。何不谋内应者啊?”

卢象观问道:“依先生之见,则当如何?”

朱君兆答道:“城内豪杰,素与君兆相熟,愿为先行潜入城内以为内应。中书定下进军日期,先行相告,在下从中举火为应。”

原来,清兵入南京后,裁原驻朝阳门、太平门外守孝陵等七十二卫明军数千。这些明军衣食无着,无所事事,加上缅怀故国,遂为朱君兆所结,素有翻城之心。

卢象观大喜,便依其言,与朱盛沥谋议收复南京。派了一个和尚混入南京城内找朱君兆,约定攻城日期。

此时,清朝因南方初定,准备召回豫王多铎,而以礼亲王代善孙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坐镇南京,固山额真叶臣佐之。另派内院大学士兵部尚书洪承畴以原官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地方,刚刚到任。那和尚便偷偷跑到洪承畴府中告变。

洪承畴闻讯大惊,急忙紧闭城门,捕杀内应分子,另命和尚出城伪告进军日期。然后暗中布设伏兵,严阵以待。

卢象观懵然不知,得和尚回报后大喜,便奉朱盛沥率兵二万杀向南京城。,烧太平门而入,满以为朱君兆举兵响应。

不料清军铁骑突然从城内杀出,迎击义军。另外分兵两路,分别从朝阳门、神策门出,包抄义军后路。义军乍受夹击,猝不及防,登时大乱。

清军仗着骑兵,在作战上尽占优势,居高临下,纵横驰骋。义军尽管奋勇抗击,怎奈阵脚已乱,各自为战,纷纷战死,损失惨重。

卢象观在诸将拼死护卫下,冲出重围。朱盛沥见败局已定,便藏匿在水洞中,也得以逃逸。陈坦公、杨国柱、毛重泰、蒋永汝等将且战且走,直退到溧阳。查点人马,此役折损过半,精锐尽丧。

这时宜兴城已被清军占领,卢象观便在张渚重整旗鼓。宜兴城外乡兵统一听从他的指挥,众达数万,旌旗相望。他侦知清军主力屯北门,于是定计于二十五日夜里举火相应,谋取宜兴。

不料到了那天,内应者尚未准备充分,而清军草料房失火。一时城内火光冲天。

卢象观在城外远远望见,只当城内人举火相应。急率前队先进,留大将陈坦公殿后。行及三十里,到了一处集镇,便派探子侦探城中动静。不想那探子到城内走了一圈,也不细察,便回来禀报道城内无兵。

卢象观一听大喜,便不等待陈坦公,率三十骑快马加鞭,疾驰入城,乡兵随后响应。

不料,清军大队正扎营城外平野严阵以待,以利驰骋冲杀。守卒见卢象观率众入城,便在城楼居高临下,将乱箭射下。城外大兵闻讯,急回军杀入,并放火张势。

卢象观等回师不及,一路转战,到一条小巷内被围。

陈坦公率大军还在路上,经集镇时见到卢象观留下的士卒,急问道:“卢中书现在何处?”

士卒道:“刚才报城中无兵,已率轻骑先入了。”

陈坦公大惊道:“书生不晓兵事,身为大帅,竟轻率至此啊?”急选精骑三百赴援。

陈坦公心急如焚,还没清军没紧闭城门。方奔驰入城时,见卢象观面颊中二箭,其中一箭自颐贯耳,二齿失落,伤势甚重。正被一群清兵围在小巷里绞斗,身边兵将所剩无几,可谓险象环生。

陈坦公大喝一声,忙与三百骑驰骋过去,杀退清兵。然后翻身下马,以坐骑给卢象观跨上奔驰出城。自己率众断后,夺了一匹战马且战且退。

清军一连追杀一连放箭。陈坦公身披重铠,以刀背抵挡,箭落马下,铮然有声。

追兵将到,陈坦公回马挺刀大喝道:“敢来决一死战!”

追骑见状,为之气慑,不敢朝前。陈坦公于是继续奔跑。

清骑不甘就此罢手,策马又追。快追上时,陈坦公又回身咆哮,清军止步。

如此三次。追者人马皆惊,只得收军回城。众人因此得以救护卢象观脱险。

此役乡兵惨败,卢象观部下猛将蒋永汝、丁丕选、朱邦彦等均战死。族兄卢廷柱及部将吴敞莹也战死于南门外。宜兴原来乡兵甚盛,至此失势。

卢象观收残卒退据张渚,伤口渐愈,坚守月余。洪承畴三次派人招降,许以富贵,均遭严词拒绝。

不久万麟、徐昌明、毛重恭兵屯新桥,收复堠山,势稍振。

七月,朱盛沥、卢象观率军准备攻取溧阳以为根本,以图二打南京城。不料溧阳清军早有防备,义军又遭失败,两人在乱军中失散。朱盛沥被广德屯田都司方明迎入广德州,号召义旅。卢象观则率残部退回茗岭。

清军大兵长驱下乡,直扑卢军根据地茗岭。

陈坦公率军扼守新桥。清军水陆两路均已杀到,陈坦公横刀立马,驻于桥上,连杀七人,不得过桥。

清军别部便由他道填河而渡,对岸乡兵拼死抵御,终于强弱悬殊,尽数溃散。

陈坦公还据守桥上,四面全是清军。水军以铳射击,陈坦公股中流铳,犹挥刀力战,斩首百余。最后,力竭拔剑自刎。

清军犹不解恨,乱刀砍杀。陈坦公尸体挺立桥上,越日不仆。

清军将捣卢氏故居,从弟卢象同、卢象坤,族叔国云、国紘等战死。此役卢象观之兄弟子侄死者,凡四十五人。

族人为避祸,密谋将卢象观献出。卢象观闻讯,急率三百人逃入太湖。与中书舍人葛麟、兵部郎中王期升合兵,奉通城王朱盛澂为主,居于长兴。

 

 

 



 

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绰号李诃子,原是明末农民军将领。后随高杰降明。高杰死后,没有人制服得了他,便降清为总兵。他沿袭了兵匪习性,是名烧杀掳掠惯了的贼将。兵过嘉定,大肆淫虐。老百姓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

闰六月十二日,城乡喧传剃发令下,人人遂有变志。这时又纷传吴志葵将率部到,城外乡兵闻讯纷起。王家宅乡兵在首领许龙的率领下在东阁外攻击清军,举火焚李成栋裨将梁得胜兵船,斩首八十四级。李成栋自南下以来所获精金、美玉、名剑、宝刀连同妇女尽数被付之一炬。梁得胜率余众狼狈奔回吴淞。

李成栋闻讯大惊,夜不敢寝。自度身边部众不多,便选营中骁骑四十赴娄东调兵来剿。

这四十骑兵,一路上不断遇到乡兵截击。他们到了罗店被围,奋死突出,疾驰而西。经过三官堂,有四骑掉队。乡兵从马后掣其佩刀,刀落即取而连人带马砍死两骑。稍在前的两骑急奔,乡兵追及,以乱枪将其中一骑刺死,只有一骑苦战得脱。前队到时家坟遇乡兵,只得再往东驰回,乡兵急迫。渐近罗店,乡兵又大出,两路急攻。众清骑窘迫已极,抄小路过蔡家桥,绕出镇后,带伤而归。经过月浦,又遭乡兵截杀,落荒而逃。远远望见吴淞城,便一路急急大叫:“救命!救命!”到丁家桥时,人马气息仅存一线。

李成栋又恨又怕,于是率部变本加厉,在嘉定城外纵兵大掠。

闰六月十七日,进士黄淳耀见势危,便与其弟诸生黄渊耀、前通政司左通政侯峒曾子诸生侯元演、侯元洁等入嘉定城聚众固守。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是崇祯十六年(1643)的进士。因见天下大乱,不受官职而归里隐居。本想不再过问世事,现见乡土沦陷,生灵涂炭,便出来主持时事。

十八日,李成栋攻罗店镇,与乡兵隔河对阵。

李成栋命人传话道:“本镇奉命守吴淞,与罗店素无仇衅。今假道归娄东,并无侵扰,幸宽其一面。”

乡兵支洪、陆文等戟指骂道:“你等不过为槛中猪羊而已,休作痴想!”

李成栋大怒,率兵混战。一面另遣精兵东渡练祈塘、西渡荻泾,绕出阵后掩杀。

乡兵虽然人员众多,毕竟是些乌合之众,缺乏临阵作战经验,难以同久经沙场、武器精良的清正规军作战。被三面夹攻,顿时大溃,退屯来龙桥。激战多时,大败入镇。

此时日尚未出,人们刚刚起来梳洗,闻讯急爬到屋顶。乡兵也纷纷爬上屋顶,东西驰逐,屋瓦乱飞。骑兵到处放火杀人,诸生唐景耀、唐培、朱霞等皆遇难。

李成栋又将乡兵领袖支廉的老家支家桥一带房屋焚毁略尽,男妇被杀者一千六百余人。

诸镇失陷,嘉定城更加孤立危急。一时城内想死守孤城的也有,想弃城而逃的也有,想干脆投降以保一境安宁的人也有,可谓世态千百,不一而足。

十九日,黄淳耀等人相聚计议道:“今已事成骑虎,无主必乱。”于是便让侯元演修书催促其父侯峒曾入城主持军事。

侯峒曾字豫瞻,号广成,天启五年(1625)进士,故给事中侯震旸子。历官南京兵部主事、吏部郎中、江西提学参议、浙江参政等。擢顺天府丞,未赴而京师陷。弘光帝即位后,召为左通政,见马阮当权,朝纲不振,便拒而不赴。隐居郊外,在嘉定城乡有一定威信。

现被黄淳耀等迎入城内后,便集众公议,分守四门:由他和诸生龚孙玹守东门,黄淳耀、黄渊耀兄弟守西门,举人张锡眉和前秀水县教谕龚用圆守南门,监生朱长祚和前云南佥事唐咨禹守北门。

东、北二门都用大石叠断街路;惟西、南二门稍按时开闭,仍用屋木、乱石横塞道途,以阻遏兵锋。

全城挨家挨户出丁法,分上中下户三等:上户出丁若干,衣粮自备;仍出银若干,备客兵粮饷并守城头目灯烛之费。中户出丁若干,衣粮自备;仍出银若干。下户止出一丁。城上分四隅,自某地起至某地止,分属各图,每图择一人为长。

处分已定,侯峒曾、黄淳耀各率众上城巡逻。居民响应,声威颇振,在城头树起了“嘉定恢剿义师”大旗。

然而城外乡兵内部并不团结。乡兵领袖须征明、支益、李陟等先后遭受仇杀,削弱了自身的力量。

闰六月二十二日,李成栋率兵来攻。侯峒曾、黄淳耀百计御抗。清兵死伤惨重,只得暂时收兵。

李成栋见城池坚固,一时难攻,诸乡兵来者渐众。便遣其弟统精骑数十夺路往娄东求救,临行垂泪道:“我军成败,在此一举。你不能胜,勿复见我。”

其弟领命率诸骑奋死冲杀,一路搏战。至北门,乡兵大集,诸骑前后受敌,被逼入仓桥街。乡兵两路夹攻,将举火焚之。诸骑窘困万端,冒死突出。乡兵合围,杀死五名清骑。

剩下清骑将过仓桥,诸生朱元亮出薪炭数十篓,炽火桥上,再用酒醋泼上,桥石顿毁。

城上发火炮,击杀三人、一马,连桥也被击断。李成栋之弟负重伤,死于路旁。从骑急下马取首级,挂于鞍后急驰回到吴淞,大哭于路道:“我等皆高镇劲兵,自随邢太太降后,所过披靡。嘉定县何物蛮子!来数日,杀我副将六员!几日无援,我军生路绝了。”

李成栋闻弟死,娄东讨兵无望,日夜与诸将相对涕泣。

然后乡兵本乌合之众,缺乏严密组织。单凭血气之勇,乘兴而来,事罢即作鸟兽之散,各顾家室,郊外顿无一人往来。

李成栋初时只当生存无望,现遣探马剪辫扮做和尚,偷偷潜至城下。侦得实况,急回来禀报。

李成栋闻听大喜,举手加额道:“天也!天也!”于是再派人秘密前往娄东调兵。

城内一时束手无策,只得连请正屯兵泖湖的吴志葵星驰赴救而已。吴志葵答应即日遣游击蔡乔以七百人来援。

城内诸人大喜,于是用白旗大书“游击将军蔡督令精兵十万、乡兵三十万刻日会剿”等语,派人插到吴淞境上,想借此来鼓动原明老营降卒反正为内应。谁料李成栋所遣间谍早伏近郊,将这些全部侦探清楚。

蔡乔率部赶到时,众人大失所望。说是“乡兵三十万”,实际上不满三百,而且个个老弱病态,委靡不振。倒是蔡乔颇为勇健,使铁锏重二十五斤。所携火药、粮均储在舟中。

蔡乔请求将随带粮物暂时放置城内,自率兵在城外扎营,以成犄角之势。

众人皆道:“理当应许。被战而胜,军资在我,其心益固。不胜,留以为质,势不敢弃我去。”

然而侯峒曾、黄淳耀等却道:“蔡乔出身微贱,心不可保,不宜即令入城。”于是遣人犒劳慰问,令将船停在南门外。

二十六日五更,李成栋率众衔枚疾走,到了城外,发起突然袭击。

蔡兵措手不及,争赴水奔逃,结果被清骑像刺鱼鳌一样一一以枪尖刺死在水中。

蔡乔正躺卧舟中,闻变惊起,持铁锏跳上岸边,步行冲阵,杀死数人。夺一马坐上,孤身独战,力尽败回。清兵追来,围了数重。

侯峒曾、黄淳耀等扳堞而望,无计可施,急得直跺脚,连呼高皇帝、烈皇帝在天之灵。

这时,东门有一个叫徐福的奋勇杀入重围,往救蔡乔。

然而后继无人。最后两人寡不敌众,力竭战死。

侯峒曾、黄淳耀等眼睁睁地看着两人被杀,相向恸哭,自此外援遂绝。

那李成栋既蔡乔,便乘着锐气,遣清骑攻城。

城内见状,急连发大炮。清军被击死两人,李成栋见火炮厉害,又城坚难取,只得下令退兵。

 

 

 



 

守江阴的义军已经与清军相持一个多月了。

黎明时分,城内正在吃饭,清军突然倾力攻城,架云梯数十而上,城内矢石如雨注。凡城堞凹进有两对值守义军见清兵攀上,即发铳毙伤。

但清兵前赴后继,蜂拥攻城,数名清将乘势驾云梯急攀上城。城上或用长枪将他们搠下城头,其余的或被刀劈去头颅,或被摔成肉饼,或被火箭烧死。

一清将大怒,奋身独上,势如猛虎,不多时竟临城头。

城内义兵刘耐,素有蛮力,绰号霸王,持短枪刺来。那清将头往后一仰,张开血盆大口,竟用嘴将枪头咬住。刘耐急欲抽枪,竟分毫不动。清将双目闪出凶光,从背上抽出刀来就砍。

正在这危急之际,旁边一名义军挺枪刺来,正中咽喉。

清将哼了一声,硕大身驱一晃,登时摔下城头。

城下清兵见状,齐皆放声大哭道:“这是七王呵。”

又一清将闻讯大怒道:“我得北京、得镇江、得南京,未尝惧怯,未尝费力;不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