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浙残明梦-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下清兵见状,齐皆放声大哭道:“这是七王呵。”

又一清将闻讯大怒道:“我得北京、得镇江、得南京,未尝惧怯,未尝费力;不要说江阴拳大的地方,就如此费力。”

一声令下,在炮声和喊杀声中,数万清军经浮桥冲过护城河,分十处驾云梯攻城。清军有的用空船或棺木,有的以牛皮蔽体而上,不多时竟攀爬过半。

城内奋勇抗拒,以炮石、箭弩杂发,那些空船空棺无不立碎。又用煮沸了的油、粪泼下,城下清兵沾着无不惨叫而死。又将旗竿截成数段,上面布满钉子,从城头投下,一下一大片,清军或被刺或跌下,死伤无数。或将木炮掷出,城下清兵不知何物,都来争夺,突然内部机发,铁菱角四射,沾者无不毙命。

清将大怒,身穿三层铁甲,腰悬两把刀及一壶箭,肩插双斧,手执一把刀,快如疾风,驾云梯直上,不多时竟到城头,跨上城垛,将要跃下。

守城义军见他来势甚凶,抬棺木将他挡住,一面纷纷以长枪刺来。

谁知清将甲厚,枪刺不入。清将嘿嘿冷笑,执刀乱砍。

这时有人大叫道:“只有脸可刺了,快刺脸。”

众人惶急之际,不及多想,忙以长枪群刺其面。

那清将俯首虎吼,双手轮刀乱舞。

旁堞垛有一个姓汤的童子,持钩镰枪挑去他身上的衣甲,又用刀钩断其喉管,于是扑倒在棺中。

竹匠姚迩上前将他首级割下,用秤一称,竟重十八斤。

大家于是将首级挑起,在城头示众。

清兵见状,纷纷停止攻城,跪在城下求首级。

城上将清将尸身抛下,城墙边清兵齐皆扑来抢尸。

城上趁机梆鼓齐鸣,砖石、小箭如雨点下,清兵死伤千余。最后只得用牛皮帐挡住矢石,这才战战兢兢地拖尸而去。

刘良佐每日只令军士跪拜索其头,城内就是不肯。刘良佐愿出银购买,命将银当面装入银鞘,吊入城内。又命军士在城下罗拜,嘴里高叫:“还我王爷的头”。

城上人大声嘲笑,随即将竹竿上的首级取下,随后势下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城下清兵大喜,忙以牛皮帐蔽体,扑来抢头。谁知抢到的却是一颗以蒲包裹的黄狗头。抬头看时,头颅又高悬城上。

清军又苦苦哀求,义军嘲弄够了,这才投下。

刘良佐取去缝合,挂孝三日,令道士设醮城下招魂。有穿红箭衣清将六人,拜于城下哭泣。城内突然发炮,全部化为尘土。

刘良佐命西南放炮,东北掘城,城内以火球、火箭抛下反击。清兵胆怯欲退,刘良佐下令后退者斩。城内又以砖石投下,躲避不及者,数百人全部丧身于城下。

刘良佐惭愧万分,又设三层牛皮帐,内设九梁、八柱,以挡城上乱箭和滚石,然后遣兵继续攻城。城上却取人粪混和桐油,煎滚浇下。牛皮帐马上被浇穿,下面的清兵一沾无不皮肉糜烂而死,剩下的都惊惶退回。

城上又用绳系着挝弩掷下,将城下清军钩入城中斩首。清兵手足无借,纷纷逃散。清军以为义军出城袭营,急发火铳,结果反而将正在攻城的己方人马击伤无数。

清兵屡攻失利,请兵羽檄旁近。于是开赴江阴的清兵越来越多,将近十万之众。那在睢州杀害南明兴平伯高杰的许定国,降清为平南侯,不顾七旬高龄,也奉命率部助攻江阴。

清军列营数百,围十重,由西门,经闸桥,依君山为营,俯瞰城中虚实。

城上见状,发炮轰清营。又乘遣壮士缒城下,顺风纵火。清军大乱,自相践踏,死伤万计。只得拔营而起,至离城三里处重新扎营。

清兵移营邓墓,依邓墓深林以避城内矢石。于是折门窗屋木做成浮桥,渡河进逼城下。城上协力拒守,矢石交下。清军抵挡不住,纷纷后退。清将斩先走者二人,于是继续朝前,将云梯抬至城下,共三十余处。一员清将奋勇争先,城上发炮横击,尸体随云梯跌下。

清军丧胆,顾不得严令,纷纷退下。清兵一退,城内即将人缒出,将云梯、器仗等物收下,又将浮桥拆掉运入城内烧火,然后将邓墓松林砍光,清军顿时失去遮蔽物。

除了拒守,城内也不忘主动出击。阎应元遗勇士千人,出南门劫营,或执板斧、或执短刀、或用扁担,突入敌营,杀死清军千余人。许定国与另外一名总兵也同时被义军击毙。

及他营来救,内兵已入城了。

刘良佐屡攻不利,移营十方庵。无计可施,只得作劝民歌谕降,城内不听。又命十方庵和尚向城内跪泣,陈说利害,劝众早降。城内答以:“效死勿去”。

刘良佐只得亲自策马近前,踞于吊桥上,大叫道:“城上听着,切莫放箭,我为阎县尉故人刘良佐。请他出来,有话要说。”

阎应元闻说,应声出来道:“阎应元在此,足下有何见教?”

刘良佐道:“丽亨兄,弘光已走,江南皆下。足下若转祸为福,爵位岂在刘良佐之下,何自苦如此?”

阎应元在城上骂道:“江邑士民,都说三百年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阎应元大明一典史,尚知忠臣不事二君之大义。将军位为侯伯,胙土分茅,身拥重兵,进不能削平寇乱,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阻绝来骑;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我江阴忠义士民啊?”

刘良佐又劝道:“望兄速降,降则富贵。”

阎应元道:“自古以来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刘良佐不肯死心,还待再言。一声梆响,火箭齐发。刘良佐连跨三、四马逸去,大声叹道:“江阴人没得救了。”

 

除了江阴、嘉定和嘉兴、嘉善、松江、苏州,常熟人也推知州严栻为主,固守城池,总兵何沂奉明宗室入城。溧阳等地佃农潘茂、潘珍、钱国华、杨麻子等率众起兵,以长荡湖为根据地,义军以泥土和颜色涂抹面部,称削鼻班、珐琅党。太仓由沙溪乌龙会顾慎卿、吕茂成、陈瑶甫等人倡首起兵……

闰六月十三日,昆山人民也起兵守城。

清军入苏州后,原昆山县丞阎茂才遣使到苏州纳款投诚,被李率泰委为知县。剃发令下,阎茂才出示晓谕,严令全城人民限期剃发。士民人心不安,齐皆愤愤。稍后又传来太湖义军攻破郡城、清兵远遁的消息,众心动摇,思起响应。

十三日,城内岁贡生朱集璜与前仪封知县周室瑜、贡生陈大任、诸生陶琰等集义兵焚县治,毁堂宅。阎茂才闻变,逾垣而走,众人将他追杀于仓桥。

十五日,朱集璜等倡议迎年已七十的老将王佐才为主帅守城。原郧阳巡抚王永祚、原知县杨永言、参将陈宏勋、游击孙志尹闻讯,也募兵数百入城,裹粮移檄,共襄战守。诸生顾炎武、归庄、吴其沆也应邀共事。而城外翰林院编修朱天鳞、徐开禧等则各募乡兵,或屯真义,或屯双风,与城内相为援应。

但这些地方起兵相持都不久,或数日或十数日,失败后均遭到清军屠城的报复:常熟遭屠城,凡通衢小巷,桥畔河干,皆积尸累累;太仓起兵失败后沙溪、东洋泾、支塘、横泾、任阳等地均遭清兵烧杀掳掠的报复;钱国华失败后退守南山,遭清军围剿,尽屠南山一路,凡百余里,杀伤无数,积尸如山……

昆山坚持至七月初六日。城破后,士民死难者达四万人。两日间天气晴明,而风色惨淡,空中无一飞鸟,暮皆大雨,震雷轰烈。屠城的清军中凶狠残忍的,就仰天祷告:“雷老爷,非我等不用命,怎奈手脚来不及。”善根未断的,则夜半忏悔,呼天佛号……总计城内男妇逾垣得出的,十无—二;隐蔽较深得以保命的,百无一二。

其他上海、平湖、海宁、海盐等地也因为抵抗激烈,均遭受了屠城。

 

 

 

 

————

①梅勒额真:即梅勒章京。参见本书第七章注③。

②于忠肃:指于谦(1398…1457),明大臣,谥忠肃。事迹见本书第一部《明季春秋·引子》。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南渡风云(13·《江浙残明梦》第二部)    热      【字体:小 大】 
 
第十二章 鲁王监国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2063    更新时间:2009…10…30 


 

杭州失守后,浙东各地闻风纷递降表。一些迎降有功的府县辅佐官如宁波府同知朱之葵、绍兴府通判张愫、余姚县学训导王玄如分别被委以知府、知县之任。

清委余姚知县王玄如是在原知县王曰俞挂冠逃走后上台的。此人生性暴戾,素行不法。上司对他种种倒行逆施也早有耳闻,在明朝是不受欢迎的。不想时来运转,清兵南下,他靠着率先迎降,摇身一变,竟成了异朝新贵。

清贝勒本拟马上从杭州渡江南下,苦于浙东山路崎岖,因此就在杭州暂驻憩息。王玄如为了讨好新主子,迎接“天兵”入境,强征民夫三百余人修理驰道。他每日带着几位随从监工,凡见到不卖力干活的,持杖即打。众民夫恨之入骨,怨声载道。

闰六月初九日,骄阳似火,躁热无风。民夫们一大早就来到工地,拿起锄头、铁锹、畚斗等物拼命干活。半天下来,汗流浃背,连口气也不得歇,早已筋疲力尽。他们看看无人,便偷偷停下来休息。

这时,一位年轻的民夫叹口气道:“照此下去,何日是个尽头呵。”

一个老民夫答道:“有什么办法,只能等道路修完了。”

年轻民夫道:“道路修完,还有他事。阎王爷上台,没有我们穷人的活路啊。”

“唉,说的也是。”老民夫叹了口气。

这时,一位壮年民夫道:“鞑子兵一入我县,就要严下剃发令了,不剃发的一律砍头。”

“不会吧?”民夫们大吃一惊,“头发生自父母,岂能乱剃?”

“此事千真万确。我内弟和一个朋友刚从省城回来,都已剃发了,满街跑的都是光头。我内弟差点被逮住,还好腿快,翻墙而逃,后来抄小路跑回来了。他的朋友被捉住强行剃了头,回来后大哭一场,三天不吃不喝,到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哩。”

“这头怎么个剃法?”年轻民夫好奇地问道。

“怎么剃法?”老民夫吸了口旱烟,悠悠地道:“将前面剃了个光,后面梳成一条辫子……”

“猪尾巴。”众人不由破口大骂。

“县老爷来了,快干活……”突然,一位眼尖的小伙子叫道。

众人一听,慌忙站了起来,手脚快的轮起铁锹、锄把、畚斗就干。手脚慢慢到处找器具,慌成了一团。

果然,王玄如乘着一顶轿子,在众爪牙前呼后拥下过来了。

他下了轿,一见此况,怒从心头起,从随从手里夺过木杖,一边朝民夫身上打一边骂道:“大胆刁民,青天白日竟敢偷懒,这还了得?”

众民夫一边闪避一哀求道:“老爷,别打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王玄如怒道:“尔等刁民,屡次几番如此言行,本官今日非得痛打以严法令不可。”

众民夫被打得东躲西避,王玄如紧追不饶,现场一片混乱。

霎时,哭声,怒骂声,乞哀声,响成一片。

“住手!”这时,老民夫被王玄如追急了,便停下脚步,转头将木杖按住道:“老爷,何苦逼人太甚?”

“哦?”王玄如一愣,“竟敢挡我木杖?”挺杖又打。

老民夫叫道:“老爷,且听小人一言。”

王玄如喝道:“没有话说。”持杖朝他头上打去。

老民夫头上中了一下,不觉翻身倒地,晕了过去。

王玄如哪管死活,挺杖又打,其他民夫早已忍耐不住了,冲上前来猛地将木杖夺下,朝他身上一边打一边骂道:“你本是本县一小吏。靠着卖国投贼,现在竟然打起自己人来了,不觉得羞愧吗?”

众衙役本待上前救护,见民情汹汹,早已吓破了胆,顾自逃回衙里去了。

王玄如大声呵止不住。一时狼狈不堪,顾不上轿子,一手遮挡着木杖,一边逃一边大叫:“反了反了,本县非严拿尔等,碎尸万段,方解我恨。”言罢一溜烟似的去了。

此时,老民夫醒了过来。他艰难从地上爬了起来,定了定神,望望众人,苦笑道:“这下闯下滔天大祸了,怕要杀头了。”

众民夫初时激于义愤,痛打知县。现见他一说,静下心来,顿觉后怕,不由得纷纷哭了起来。

“诸位,何事在此痛哭?”这时,远处摇摇摆摆走了一位书生。但见他头戴网巾,身穿葛衣,年约四十出头,身后跟着一名侍僮。

大家转头一看,认识的人便悄悄地道:“这不是孙家境的孙老爷吗?”

原来,此人正是姚北横河赫赫有名的乡绅孙嘉绩。

孙氏世居横河孙家境,为一方望族。孙嘉绩的五世祖为被叛王朱宸濠杀害的江西巡抚孙燧,四世祖为尚宝卿孙墀,曾祖为上林苑丞孙鏊,祖父为天启间大学士孙如游。孙嘉绩字硕肤,为崇祯十年(1637)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因得罪太监高起潜遭诬夺职下狱。在狱中从黄道周学《易》。后因刑部左侍郎徐石麒力请减罪出狱,谪戍南京。弘光帝时起复铨选九江道佥事,未赴而南都亡,仍旧回到家乡隐居。

他见众民夫正在哭泣,问明原因后,便道:“如此非累死不可,何不逃走?”

众人道:“老爷,小人们哪敢逃啊?逃者死路一条。”

孙嘉绩道:“干活累死,逃走也死。为何偏不念死地求生啊?”

众人道:“老爷有何良策可救我等?”

孙嘉绩道:“江东事尚未可知。壮士就此束手待毙,死而默默无闻。现今邻邑举义,假若能合众划江而守,则大有功劳。即使不胜,犹可缓些时日再死。况且未必如此呢。”

众人一听,齐道:“唯孙公之命是从。”

孙嘉绩大喜,于是率三百民夫攻入县衙。那些衙役本无降意,见众人来势汹汹,有的顾自逃生,有的则加入义军行列。

孙嘉绩于是鸣起钟鼓召集百姓,然后率众搜拿王玄如。

那王玄如还在大堂内调遣衙役准备捉拿“乱民”,闻讯吓得面如土色。转身想逃时,被赶来的众人当场捉获。孙嘉绩列数其罪,手起刀落,一颗人头落了地。

孙嘉绩举义的消息霎时传遍了整个余姚县。进士邵秉节、陈相才,诸生邵应斗、吕章成、沈之泰等纷纷率里中子弟相投,众推孙嘉绩为盟主。

孙嘉绩推辞道:“举大事者须得其人,熊雨殷有才有识,通晓军事,应当共请他约束。”

于是修书一封,命人驰往宁波邀熊汝霖回乡主盟。

熊汝霖是余姚天华熊家甲人,与孙嘉绩两人脾性相投,志同道合。他自绍兴拜谒刘宗周归来,一直谋划起义。现正在宁波募兵,并准备约镇倭将军定海总兵官王之仁会师共事。闻孙嘉绩已经起兵,急率部自宁波入援。

两人合众数千,兵分两营,以孙嘉绩部为左军,熊汝霖部为右军,号称“孙熊兵”。

 

 

 



 

府城绍兴。自杭州失守后,宁绍台道于颖驰入府城南三十里外的云门山观变,会稽知县姚孙榘弃职避居乡野。原绍兴府通判张愫、推官陶达情、山阴知县彭万里等赴杭州迎降,清贝勒便加陶达情宁绍台道衔,张愫署知府,彭万里仍为知县。士民一时惶然失措,计无所出。

闰六月初十这一天,市民们早早歇市了。炊烟四起,一片宁谧。

忽然,城南水神前一阵喧闹声传来。原来是一条汉子站立阶前,一手持着大刀,一手挥舞鼓动,在那里慷慨激昂地演说,周围围着一群手持菜刀扁担、群情激愤的市民。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一位满脸横肉的大汉挤了进来。

大家一看,认得是街坊一霸陈胜,没有理他。

陈胜自觉没趣,便双手抱胸,在旁听着。

但听那汉子道:“烈皇殉国,弘光蒙尘,潞王监国被迫献城北降。一二年间,形势陡变。如今鞑子南下,金瓯残缺,生灵涂炭。大明江山已是危在旦夕,我等若不起事,恐难免遭亡国奴之命了……”言罢捶胸顿足,痛哭失声。

众人一听,齐皆痛哭,应声道:“国难如此,虽生犹死。刘大哥,你带头,我们起事吧。”

被称为刘大哥的叫刘翼明,名光世,以字行,是山阴城内有名的豪杰。因武勇绝伦,善使大刀,人称“刘大刀”。曾与余姚邵应斗、萧山朱伯玉从知府于颖转运南都。与会稽武状元刘穆、富家公子郑遵谦为生死之交。

他听众人如此说,便道:“翼明难以担当此事,现有郑公子为里中豪杰,可为盟主。他已招兵市马,将率众来合。我等可与他一同起兵。”

陈胜一听大喜道:“好!老子早有此意,只是苦于无人相应。既有郑公子和刘大哥倡首,何愁大事不成?”

正在此时,忽然前面一阵呐喊“驱逐鞑虏,恢复两京”传来。

众人抬头一看,但见数百民众头裹白布,手持器械,自远而来。当先一人,年约四十余岁,长着三绺胡须,身躯伟岸,全身披挂,跃马持枪,英姿飒爽。身后一人,擎着一面大旗,上书“义兴元帅”四个大字。

众人大声叫道:“郑公子来了。”于是在刘翼明的率领下迎上前去,两下汇合在一起。

郑公子名遵谦,字履恭,前山西按察司佥事郑之尹之子。原籍余姚临山卫,徙居会稽城内。少为诸生,放荡不羁,喜任侠斗鸡击剑,与一般读书人不合。然而喜欢结交些江湖侠客,因此凡扛鼎击剑之徒日盈其庭。他和东阳许都为刎颈之交。许都起义,他本来也准备起兵响应,却被其父关在房里,以致未能实现。弘光帝立都南京后,他背地里蓄养健儿,购买马匹,人莫测其意。不久,南都亡,太监屈尚忠一路逃至绍兴。郑遵谦道:“吾闻刘先生①说,凡系逃官,皆可杀。”便将他捉拿笞杀,由此得到郡人崇敬。

杭州失守后,其父郑之尹决意降清。郑遵谦坚决不从,每日与宁绍台道于颖、副将刘穆、义士刘翼明等密谋,准备划江而守。于颖驰入云门山后,刘穆又往直浙交界的宁国、广德一带招抚方国安溃卒。郑遵谦和刘翼明闻余姚已举义旗,便决定联络豪杰,提前起兵响应。

当下郑遵谦踏上庙前台阶,转身面向众人,大声叫道:“天下事尚可为,我欲举义旅,如何?”

众人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声:“好!”

郑遵谦道:“既如此,本帅称义兴元帅,军号义兴军。不渔色,不货,不中私仇。齐心戮力,恢复两京,如何?”

大家齐皆响应:“愿从郑公子之命!”

郑遵谦大喜,一点手下诸位豪杰,有刘翼明、薛允勋、郑之翰、周晋、施汤贤、郑体仁、傅商弼、史在慧、阮日生、郑锡藩、茹文焕以及诸生王襄、张玉铉、杨克伸、卢斗虞等一二十人。于是率着民众高喊口号,巡城游行。一路上不少居民加入队列。

行经清风里,正好山阴知县彭万里受清朝新命回来,坐着八抬大轿,春风得意,招摇过市。

郑遵谦大怒道:“此贼竟敢投靠鞑子,当碎尸万段,为他人戒。”命众人一拥而上,将他斫为肉泥。

当下干脆一不作二不休,回师攻入府衙。

刚被贝勒委任为绍兴知府的张愫不知就里,持刀出战,一战被擒。

郑遵谦命将他斩首示众。然后打开仓库,将内中兵仗全部发给士卒。又派人迎原宁绍台道于颖、会稽知县孙榘入城。推官陶达情虽然也参与降敌,但因为官清正,素得民心,特赦死罪,仍居原职。乡绅王绍美、王亹等均下拜愿从。

次日晨,郑遵谦身着戎服踞坐新司大堂,命传合城乡绅入内计事。

绍兴城内自故吏部尚书商周祚、姜逢元以下都身穿皂衣由角门而入。众人久闻郑公子威名,齐皆战战兢兢,不敢正视。

郑遵谦见众绅会齐,便开口道:“本帅举兵赴难,唯缺粮饷,欲请诸公襄助一臂之力。”

众乡绅一听要钱,面面相觑,不发一语。

郑遵谦见状,怒哼一声,问道:“嗯?有意见吗?”

良久,一名乡绅战战兢兢地开口道:“禀郑公子,小老、小老家境贫困,恐一时难以筹措。”

郑遵谦一听,勃然大怒道:“你受高官厚禄数十年,今国破君亡,还想拥厚资安享啊?来人,拖出去斩了!”

两边如狼似虎般的壮士应声上前,当即将他拖了出去。

众士民在辕门外围观,见状大声呼道:“郑将军今为国举义,诸公腼受大禄,有异议者,杀无赦。”

乡绅吓得面如土色,只得乖乖答应按额输饷。

正在此时,郑之尹刚从杭州迎降归来,见儿子竟干了这件滔天大事,大吃一惊,慌忙赶到大堂。顾不得父子身份,扑通一声跪倒在郑遵谦面前,磕头大哭道:“你饶了老奴这条贱命吧,不要使我遭灭族之祸。”

郑遵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