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浙残明梦-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南渡风云(14·《江浙残明梦》第二部)    热      【字体:小 大】 
 
第十三章 六师划江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2017    更新时间:2009…11…15 


 

南明鲁王监国,方国安得以驻军七条沙,清军不能即刻渡江南下,其实相当大的原因是由于于颖、刘穆夺取富阳的缘故。

于颖驰入云门山之前,曾一面保持与熊汝霖、孙嘉绩联系,一面密遣前锦衣卫指挥使朱寿宜、指挥佥事朱兆宪等募兵,并派固安诸生庄则敬等募江船百余艘至西陵,徐图后举。

因此郑遵谦一起兵,派人来迎于颖入城。他从云门山驰到府城,仰头望着城墙痛哭。于颖主绍多年,声威卓著。城上人见状,都说:“于公来,大事济矣。”大开城门,迎他入城。

于颖便与郑遵谦、刘翼明、王绍美、王亹、周晋等指挥调度,撤各路桥梁,分兵拒守。

萧山武进士沈振东献策道:“将江北船只全部劫往南岸,可防鞑子兵南渡。”

于颖大喜,便以沈振东为前导,率军至钱塘江。一面巡缉沿江扼守渡口,一面筹措兵饷。

参将郑维翰、都司金裕率乡兵五百,札委中军守备许耀祖率左营官兵五百,绍兴卫指挥武经国率义兵六百先后来会。萧山籍乡绅前太仆少卿来方炜、前职方司主事来集之等也各以义兵会师。

副将刘穆往招抚方国安溃卒,闻郑遵谦、于颖已起事,也率诸暨兵奔趋江口。收得义士百余人,义兵五百五十人,皆具火器衣甲,来与于颖会师。

闰六月十三日,于颖携稚僮,驾小舟沿江西进。

到了萧山。清委知县陈瀛本为他下属,闻于颖率众到,慑于旧威,不敢负隅顽抗,出城迎谒。于颖列数其罪,下令将他拿下。

这时正好清贝勒因浙东郡县多迎降,以为可传檄而下,也遣使者持安民榜渡江至萧山。于颖撕碎安民榜,下令将清使监押。然后鸣鼓会众,誓师于都亭。

当晚,他亲率五百余名义军奔往固陵,诸生庄则敬等带着所募百余艘江船来迎。义军没有盔甲,便从当地乡民借絮衣穿上。于是以沈振东为前导,率众冲潮径渡,抵达北岸。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清军驻军江北,对此竟茫然不知。

众人偃旗息鼓,偷偷上前将钱塘江北岸所有船只全部放走,驶向南岸。

待清军发觉、急追出时,他们已行至中流。清军只能是跺脚叫苦,望江兴叹而已。

至此,贝勒辛辛苦苦搜集来的船只一只不剩,刻日渡江顿成空话。

十六日,于颖集诸将议事。因数百里钱塘江防线过长,便以原所募江船分散各部下,按地分汛,划江而守:副将刘穆以一军扼潭头,窥富阳;郑维翰、金裕一军渡江守沈家埠,扼仁和县乔司镇以御海宁;许耀祖联舰江中;武经国列营江岸;朱寿宜、朱兆宪领自募义兵扼鳖子门;来方炜、来集之领自募义兵扼七条沙。另以都司朱伯玉等率部援应各汛。又聘萧山廪生徐芳声参预军事,派庠生徐芳烈、何之杰等人四处筹措粮饷。

博洛、张存仁等既失江北诸船,便再拖内河船只百余艘到河口,又扎竹筏木排数十只,上面填土,准备渡江南下,一雪夺船之恨。

于颖闻讯,乘夜遣死士陈胜等泅水至江北,将清军所集船只凿沉、竹筏斩断。

此时正好狂风大作,潮水骤涌。清军船只尽被打碎,竹筏则全部被风浪吹漂至南岸。南岸诸营任意取为己用,一时众皆以为神明暗助。

海宁、富阳系浙东左右两大翼。海宁守备郑继武、千户朱大纲闻浙东兵起,便同僧顾隐石等合兵拒守海宁,阵斩清将王登鍹,杀退清兵。

于颖闻讯,便召集诸将道:“杭州已有重兵,一时难以攻取。不如兵分两道。下流由桥司入海宁,出海盐以通震泽;上流由潭头入富阳、通余杭以扼独松关。昨闻海宁兵已起,而富阳尚为虏将郎斗金所据,不可坐视。何日愿袭海宁?”

副将刘穆应声出列道:“末将愿往。”

于颖大喜道:“公岸(刘穆的字)愿往,最好不过了。此行多加小心。”

刘穆又邀刘翼明,一同领命而去。

刘穆为山阴人,是崇祯十年(1637)的武状元。善射,惯使一把大刀。初授上海把总,为史可法所赏识,累迁应天水师参将、副将。和同邑刘翼明、余姚邵应斗、萧山朱伯玉等为生死之交。南都失守后,他回山阴与于颖、郑遵谦、刘翼明等图谋恢复。

其子刘肇勣、刘肇勷皆骁勇善战。尤其刘肇勷,短小精悍,勇冠三军,另率一军守江干。刘肇勷自幼尚武。徽州大盗毕昆阳善使枪,其枪法世称“毕家枪”。毕昆阳被捕于狱,刘肇勷每日贿牢卒入视,服侍备至。毕昆阳深为感动,出狱后即授刘肇勷兄弟枪法。刘肇勷又将枪法传于总兵陆建夔。他能将一把铁枪使得神出鬼没,所向无敌,连刘穆也自叹不如。

十九日,刘肇勷率部乘夜攻富阳。

郎斗金出战,被刘肇勷一把铁枪杀得丢盔弃甲而逃。

清军大败,义军乘胜攻入富阳城,擒清委知县郑始,余杭之道由此打通。

原兵部职方司主事知余杭县事邱若浚同长兴参将方元章、瓶窑副将姚志卓、诸生张起芬闻讯,也起兵攻克余杭,擒清委知县,与刘穆军相为援应。

既克富阳,诸生王襄同贡生缪法信等自请率部镇守。于颖恐有失,再檄召刘穆驻兵清风岭,为富阳外援。

谁料刘穆率军刚到,清贝勒勒克德浑突然率大兵杀到,先重新占领富阳,接着进犯清风岭。缪法信、王襄诸部望风奔溃。

此时,抢先一步占据清风岭以待义军的刘肇勷,身边只有陆建夔、王胤昌、郡吏印玉及椽吏、壮士十六骑。

清军欺他人少,如蚁攻山。刘肇勷等立马岭上,箭无虚发,连射杀七人。

矢尽,控弓弦作霹雳响,清军闻声皆退。后见有声无箭,便放胆围来。刘肇勷持枪力斗,遇者无不殒身,连刺数百人。

清骑越集越多,刘肇勷坐骑中箭,下马步战。

清军箭如雨下,刘肇勷力终不支,中箭而死,犹僵立不仆。

刘穆率军赶到,刘肇勣远远望见刘肇勷立在岭上,号呼三声,见无应声。上前一看,已经死了。他大声痛哭,将弟弟尸体背回归葬,拔出矢镞达斗许。

刘穆又悲又愤,率军追击清军。

这时,诸生王宗茂、义士阮维新等正麾兵力战。力竭不支,以乱石掷下。虽死伤过半,不肯稍却。

刘穆率军赶到,远远望见,命刘翼明、孙振率百人为左拒,陆建夔、陈谋率百人为右拒,张国纪、王士襄、郑顺率百人策应,沈振东、刘震统老营为后劲。战六十合,刘穆率五十人突然杀出,大呼陷阵中坚,一矛将清军前锋刺于马下。这边郑顺也持槊刺杀清擎旗大将官一员,清军阵脚大乱,纷纷溃退。

而于颖也自渔浦渡江赴援。两下合军,阵擒郎斗金,重新夺回富阳。

鲁王监国到绍兴后,晋于颖按察使,行巡抚事。不久又晋右佥都御史,督师江上。而刘穆则封威北伯、定虏将军。

 

 

    



 

“马士英要来绍兴了。”

此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市井到处在传说这件事。

“这马士英,勾结阮大铖,专与正人做对。败了弘光朝,又败潞王监国。我们绍兴好不容易起了义兵,拥立鲁王监国,他又想来破坏吗?像此祸国殃民的奸臣,活该碎尸万段,竟然还有脸来我们浙东?”老百姓一提此事,无不破口大骂。

“听说镇东侯还想让他继续入阁为相哩。”

“还入阁?让他继续败坏大明江山?”

士民一时义愤填膺。诸生陆宇鼎等到处粘贴檄文驱逐,老百姓为之罢市。

马士英早在五月奉邹太后至杭州时,原任九江佥事王思任就曾上疏太后,请斩马士英。

潞王降清,他又率兵渡江至绍兴。王思任致书马士英道:

阁下文采风流,才情义侠,职素钦慕。即当国破众疑之际,爰立今上以定时局,以为古之郭汾阳、今之于少保也。然而一立之后,阁下气骄腹满,政本自由,兵权独握,从不讲战守之事,而只知贪黩之谋,酒色逢君,门墙固党,以致人心解体,士气不扬。叛兵至则束手无策,强敌来而先期以走,致令乘舆播迁,社稷丘墟。阁下谋国至此,即喙长三尺,亦何以自解也?以职上计,莫若明水一盂,自刎以谢天下,则忠愤节义之士,尚尔相亮无他。若但求全首领,亦当立解枢权,授之才能清正大臣,以召英雄豪杰,呼号惕厉,犹可幸望中兴。如或逍遥湖上,潦倒烟霞,仍效贾似道之故辙,千古笑齿,已经冷绝。再不然,如伯渡江。吾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区也。职当先赴胥涛,乞素车白马以拒阁下。上干洪怒,死不赎辜。阁下以国法处之,则当束身以候缇骑;私法处之,则当引领以待锄麑。

 

然而马士英装痴作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深知在乱世,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紧紧抓住方国安一人。

鲁王监国到了绍兴,碍于方国安面子,便遣使召马士英,并召方国安,要马士英为其监军。

方国安则疏请鲁王,称其定策功勋,请复起用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此事一经传开,朝野大哗。张国维首先参劾马士英误国十大罪。熊汝霖疏争马士英不得复用,请尚方剑诛杀,以谢天下。太常卿庄元辰疏言:“士英不斩,国事必不可为!”

马士英闻讯忧惧,不敢入朝。

浙东无人愿意接纳马士英,他只好寄居破庙苟延残喘。方国安过意不去,便私下供他饮食。他便拥残兵投方国安军,同守钱塘江南岸。准备拿些实际行动出来,以求得众人谅解。

此时阮大铖也自杭州南下后,先投金华朱大典,被当地士民传檄驱逐,朱大典便也将他送入方国安军中。阮大铖每日无事,便掀髯抵掌,饮酒谈兵,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将个方国安听得津津有味,奉为神明。而马士英却因为弘光朝事多出阮大铖阴谋,而自己却要替他承担骂名,在旁颇有怨言。但毕竟是难兄难弟,此时除了方国安、阮大铖,谁又愿意与他相交呢?

一代权相,竟走到如此地步,这也是他当初所始料不及的。

 

 

 



 

苏松一带的形势非常严峻。

李成栋攻城失败回到吴淞后,往各村掳强壮青年入伍,宣布:“助我破贼,财物任你等拿走。”又带上降顺的吴淞老营明军,兵势复振。

闰六月二十九日,率众卷土重来,焚新泾镇,破娄塘,扎营砖桥。

七月初一日,双方会兵砖桥东。乡兵裹粮砺兵而来,总数不下十余万。但这些乡兵缺乏统一指挥,排挤拥塞,闹哄哄的如同蚊聚。

清骑兵纵横驰骋,占尽了绝对的优势。他们每次挑战,多不过十余骑,皆散落不集一处。乡兵列阵无章,拥挤不堪,遥见清骑出,有的往后退缩,有的向前争斗。不等骑到,自己人便先挤了一大批到河里去。

安亭镇杭家村杭文若,擎一杆红旗为前锋,少年锐气,率尔独出,其仆人毛玉佩挥斩马刀,直前乱砍,杀骑兵二人。混战多时,再杀一人,将夺其马时,清兵攒槊刺之,毛玉佩、杭文若同时被杀。

清兵乘胜直前冲杀,乡兵回身奔溃,自相践踏而死。此时前阻大河,欲退无路,残兵竞相投戈赴水。因连日来暴雨不断,河水骤涨。一时浮尸满河,一望无际。

黄淳耀闻事急,急拜请诸生徐文蔚率西门镇乡兵疾驰赴救。乡兵冯满、庞瑞、许臣等犹奋死血战,大呼并力,但呼应无人,于是也回身遁走。徐文蔚死于乱兵之中。

城中闻败,忙将城中不论老幼全部驱使上城防守。众人在烈日中督促民夫搬运砖石置于城上,莫敢暂休。

在城头举目城外一望旷荡,乡兵早已不见踪影。每近黄昏,风景惨淡,风吹树木,其声啾啾。城内民众掩泪相视,大家都知道死日不远了。

初三日,李成栋合娄东兵大举攻城,炮声轰轰不绝。城中勇力防御,双方僵持不下。

李成栋遣数十人,腰间各系长绳,托着门板冲至东北角城下掘地洞。城上矢石交下,但多为门板所挡。凡有死的随即用长绳拖回,再用壮丁补上。不久,地洞终于打通。守城诸生马元调、侯元演、侯元洁等忙督民夫用粪汁灰瓶尽力防御,又用巨木塞住地洞,清军奸计不能得逞。

李成栋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面指挥大军装作急攻东门,一面却偷偷派士卒至北门,想从北门城下水洞钻入。城内复连下大石,堵死水洞。

但是城下清兵越来越多,攻势越猛,炮声轰隆。城内终夜震撼,如地裂天崩,炮硝铅屑落在城中屋上簌簌如雨。

到了七月初四日五更,老天忽然下雨了倾盆大雨。守城百姓露天站在城上三天三夜,两眼浥烂,站立不稳,疲惫不堪。突然遭遇暴雨,浑身淋湿,食饮俱绝,不能自支,于是渐有逃亡者。侯峒曾、黄淳耀等仗剑站立雨中,见状大惊,分投劝勉,然而无济于事。

雨越来越大了,平地积水数尺。清兵见守城者渐松弛,攻城越发用力了,多缚软梯至城下。一员清将用大桌覆其面,登梯而上,其势捷如飞鸟。城上砖石如雨,尽被桌子挡住。清将乘机爬上,一跃而登,于是用利斧断东门,纵兵大入。

“城已破了”,溃卒四散奔溃,纷纷大叫。

侯峒曾先前还在城楼指挥抗敌。侯元演、侯元洁匆匆跑来,大叫道:“父亲大人,事急了!何以为计?”

侯峒曾答道:“唯死而已,又有何言?所恨者,枉送一城百姓而已。”

不多时,清军自远处冲杀过来。侯峒曾急呼两个儿子逃走。侯元演、侯元洁不肯。侯峒曾又大声呵斥,逼他们快走。二子离开数步又回来。

侯峒曾大怒,骂道:“我死国事,是份内之事。你有祖母在,应代我事奉,恋我作什么?”

两个儿子恸哭而去。到了孩儿桥,清军如潮涌来,不得出。相抱投水而死。

侯峒曾身负重伤,挥剑率残部且走且战,乡民争欲扶他逃走。他说:“吾既与城守,城亡与亡,到哪里去?”

于是回拜家庙,投宣家池欲自尽。谁知池水浅,不得死。他站在水中,叹道:“人死也是一件大难事!”

抬头见旁近还有一名随从。于是要他按住他脑袋,以便迅速浸死。

随从哭泣不从,经不过侯峒曾再三严令,只得用双手按他头入水。但只听得啾啾声音,仍旧不死。

清军杀到,几下子杀死随从,将侯峒曾拉出来砍头。大家又纷争夺其首,献给李成栋,枭示四门。

教谕龚用圆与其兄诸生龚用广、弟龚用厚相继投水死。张锡眉驱妾入水,这才自溺死。唐咨禹逃出后遇兵被杀。

黄淳耀守西城。黄渊耀急驰报城破,知事不可为,便与黄渊耀合骑一匹马奔回平时所居的寺庵。主持无等大师见两兄弟来,便上前献茶。

黄淳耀一边喝茶一边对渊耀道:“愚兄要了纱帽事了!你怎么办?”

黄渊耀道:“小弟亦完秀才事,复何言!”

啜茶毕,黄淳耀便拜别无等道:“大师急避,某兄弟从此辞去!”兄弟两人整理衣冠,准备自尽。

无等于心不忍,便劝道:“公尚未服官,可以不死。”

黄淳耀道:“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

于是提笔在壁上题道:

七月初四日,进士黄淳耀死此。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没,此心而已。

书罢,回头看黄渊耀时,已赫然悬于梁间了。淳耀仰屋长叹,在他身旁也自缢而死。

 

李成栋下令屠城。于是部卒挥起屠刀,到处杀人劫掠。凡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苇丛棘,必用枪乱搅,知无人后方罢。

每遇一人,就呼:“蛮子献宝!”那人必然尽取腰缠,双手奉上,心满意足后方才饶命。此兵方过,他兵又来,于是一如前番。所献财物若不中意,即砍三刀,至物尽则杀。因此僵尸满路,皆伤痕遍体。刚砍一刀,其人大呼:“都爷饶命!”至第二刀,其声渐微。然后虽乱砍,已是寂然不动。

偌大一座嘉定城,到处只听到斥骂、斫人、求饶、惨叫声,杂然如市。

妇女凡貌丑的,一见辄杀;貌美的都被掳掠。大白天当街奸淫,有不从的则将她手脚钉在门板上逼淫。

城内到处是死人、鲜血,骨肉狼藉,如同地狱。

那些被杀的人,不可胜数。有的悬梁,有的投井,有的断肢,有的血面。有身首异处的,有伤痕累累而死的,还有被砍未死而手脚还在动的,等等,简直惨不忍睹。

数日后,自西关至葛隆镇,浮尸满河,舟行没有落篙处。

李成栋拘集民船,装载金帛、妇女及牛马羊豕等物三百余艘,方才心满意足地朝娄东开去了。

初十日后,有幸脱逃出城的士民开始陆续入城。见室家零落,里井萧然,尸横遍地,臭气冲天,无不放声大哭。

城乡居民切齿仇恨,推江东人朱瑛为首,复自行组织入城固守。葛隆镇、外冈、马六、杨家行等镇乡兵复聚,遇剃发者辄乱杀。

嘉定屠城后,娄东降清的诸生浦峤率兵趁火打劫,到城外喧嚣大闹。

市民郭元不胜其愤,登城骂道:“浦六,我嘉定与太仓一水之隔。嘉定被屠未出十日,你人面兽心,公然来作贼,剥取煨烬。狗鼠不食汝余!给我速滚,不然将磔你于市。”

浦峤见凭自己力量尚难攻城,便跑到李成栋处挑唆道:“嘉定人恃其嚣顽,将再起叛乱了。”

李成栋大怒,于七月二十四日遣娄东降将万国昌等率兵至葛隆镇,屯织女庙。

葛隆刘敖、王宪等集乡兵千余人,椎牛共盟,会合外冈镇乡兵吹角鸣锣,连发大炮,挺刃奋呼,乘锐疾战。杀死清将一员,斩首七十二级。

次日五更,清兵大至。攻入葛隆镇内,肆行屠戮,流血没至脚踝。乘胜往屠外冈镇。

第三天,浦嶂等力劝李成栋斩草除根,二屠嘉定。他自为前驱,所过之处,哭声震天,头颅滚滚,连小孩儿也不放过。他自己率兵丁共分财帛,括取木棉器物,满载而去。嘉定城乡原来有贫有富,各安其道。至此不分彼此,贫富悉尽。

诸生娄复闻是他旧时好友,在南门外被俘,急忙大呼浦嶂的字道:“浦君屏,我的好友。快放我,日后定有厚报!”

语音未落,连同妻子、弟媳、儿子、外甥全部被杀,娄氏血脉自此遂绝。

后来有朝臣告浦嶂屠民之罪,捉拿下狱,严刑拷打,弃首西市,总算为受难的人们报了仇恨。

八月十六日,原任陆营把总吴之蕃起兵江东,兵溃被擒杀。清军又屠嘉定,史称“嘉定三屠”。

列位须知,这些所谓清兵,其实满洲人一个也没有,要么是高杰残部,要么是吴淞老营明军降卒,要么是吴淞、娄东等地入伍的新兵。他们之所以屠杀当地人民,一是迫于将令,二是各为其主,三是有财物可取,四是人到了这个地步,便会人性泯灭,变成禽兽。因此,换句话说,不是官兵镇压人民反抗,而是贼害民。一些于历史一窍不通之人,常常将这些怪罪于满洲人,是没有丝毫道理的。

 

 

 



 

西兴旧名西陵,在绍兴府萧山县西十里,相传曾是春秋时吴国范蠡屯兵之处,为钱塘江南岸军事重镇。

自闰六月下旬起,王之仁、熊汝霖、孙嘉绩等分别主动率兵至西兴防守,方国安标下总兵俞玉、方任龙和监军兵部职方司郎中方端士、工部员外郎骆方玺、刑部主事史继鳅等则分别率部至义桥。到了七月上旬,章正宸率所募义兵到頳山,郑遵谦领兵到长山,钱肃乐、冯元飗、沈宸荃等也各统义兵至西兴。而方国安统领总兵方元科、马汉等率水陆步骑从严州而下,陆续到富阳,抵达江岸。一时各路官军、义兵云集于钱塘江边,号称“四十八镇”。

但这些防江之师,自金华、衢州逶迤而东直到定海,总数不下二十万。他们各自为义,不相统属。

不久,张国维率着所募义乌兵八千人也来到江干,树木城于沿江要害。联络方国安、王之仁、郑遵谦、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诸营为持久计。上疏鲁监国道:“刻期会战,则彼出此入,我有休番之逸,攻坚捣虚,则彼无应接之暇,此为胜算。必连诸帅之心化为一心,然后使人人之功罪,视为一人之功罪。”

鲁王监国对此大为赞赏,命他总督诸军。晋建极殿大学士,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封其子张世凤为平虏将军。

七月二十五日,张国维在西兴镇大会诸军。

一时四十八镇齐集西兴,罗列山下,依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