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浙残明梦-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人中,吕宣忠最年轻,时仅二十二岁。其他人均因伤重而须被挟持前行,或脸色凝重,惟他怡然如归,快步走在最前面,并频频回头对诸人笑道:“总是我快。”
临行过市,又大呼道:“今日乃大明义士报国之秋,诸君何不前来一观?”
到了江边立定,清军宣布诸人“罪状”后,监斩官下令施刑。
吴暎盘咸锨两场独颂陨场反柿姐祝泵嬖侔莸溃骸敖袢瘴⒊贾卤弦樱 贝尤菥托蹋蹦杲鋈逅辍F渌娜艘餐本鸵濉
吴暎А⒅苋鹚篮螅淄肪叫登濉G逅山岫轿庹资じ杳咳艘坏烂馑琅疲⒏谙危涔槔铩3录探刀雌穑夥薄I蛱煨稹⑸蚺说染环薄N庹裨端烙谒罩荩齑蠖ㄋ烙诩涡恕S嗖吭蚍直鹪诎叵甯Α⑶⒊嘟耪湃嚷柿煜录岢挚骨澹钡娇滴醭跄攴讲沤ゴ纹较ⅰ
五
仙霞关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的仙霞岭上。关城扼岭而筑,雄峙俯控,天险自然。中通窄径,曲折陡峭。两旁俱为悬崖削壁,自浙入闽,延绵两百余里。唐末黄巢率军转战浙江,即由此入闽。明宪宗成化年间在此设有巡检司。隆武帝本来也准备据仙霞天险阻击清兵南下,然而郑芝龙却撤兵不守,致使福建门户大开。
八月十三日,贝勒博洛以固山额真图赖为前驱,与闽浙总督张存仁、巡抚佟国鼎带领满、汉大军从衢州出发,往攻福建。
图赖率军经过时,关上空无一人。于是长驱直入,直向福建浦城扑去。
阮大铖此时也正随征入闽。
阮大铖降清颇具戏剧性。他当年同拜于魏忠贤膝下的好友冯铨,自明亡后降清为礼部尚书。发迹后不忘故交,便署其姓名,嘱咐南征者悬内院之缺以待。阮大铖初降时,并不知其事。而清朝委署杭严道者恰为前明阉党潘汝祯之子潘应奎。阮大铖入谒时,潘应奎故意怒颜厉色。阮大铖不觉屈膝。潘应奎见此,便将冯铨之书信给他看。阮大铖大喜过望,踊跃从军攻金衢,征福建。
行至仙霞岭下时,阮大铖忽然头面肿胀,嘴里开始胡言乱语了,说什么雷爷②相见。稍清醒后,清军见他出言无状,便以年老体衰为由,劝他暂时休息,不必过关。
阮大铖却跃马自诩可用,当先上岭。
待到岭上,他下马休息,端坐在一块大石上。
当清军随后气喘吁吁赶上时,见阮大铖端坐石上,一动不动。众人向他打了个招呼,见他理也不理。心下诧异,便以马鞭拨其辫子,他却静坐如故。下马仔细一看,原来已僵死多时了。
家人见状大哭,急忙下山在乡民家中找了几扇门板,将他收殓。
阮大铖既死,博洛率清军继续进军,攻占浦城、建宁等地,直扑隆武帝行在延平,缴获了隆武帝匆匆逃离时尚未带走或销毁的大批文件资料。
博洛阴沉着脸,一件一件地审阅着。突然间,他赫赫发现有一封系方国安等为暗应隆武帝反清而写的奏疏。察看日期,竟在降清之后。联系起他随军南下攻城略地时的种种消极表现,当下勃然大怒,即将方国安、方元科等斩杀于延平黯淡滩。
然后遣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杜尔德等继续追击隆武帝,自率大军往扑福州。
阮大铖的难兄难弟马士英没有跟他和方国安等一起赴金华攻朱大典,也没有随清军入闽,而是一直在浙江助博洛招降诸部明军,他的死也早于诸人。
马士英降清后,闻开远伯吴凯尚率残部退守东阳玉山。因吴凯系旧部,便遣使赍书招降。
吴凯却回信道:“凯,暨阳一匹夫耳,禄享千钟,不为不厚;爵忝通侯,不为不高。迩遭国家多难,正臣子报效之秋也,不意恩相手握朝纲,身总机务,苟且偷身,以希荣宠,活送天子而不惜,面受人唾以无惭,律身不忠,教人不义。凯诗书末习,道义素明,食其禄者死其事,自幼筹之熟矣,岂待劝勉而后能?恨未能为申包胥之哭秦庭,庶几效鲁仲连之身蹈东海。自顾七尺昂藏,一腔热血,岂肯与含羞忍耻,偷生苟活之贼同为比拟哉。”
马士英阅信勃然大怒,即发清军袭攻吴凯。吴凯仓率部拒战,力竭拔剑自杀。同死者有其妻陆氏、兄吴尧宰等一百二十三人。
马士英一事无成,在博洛跟前顿时失去了利用价值。博洛厌他是误国奸臣,便将他囚禁,不久处死。并命清军剥皮,实之以草,口称:“我为天下诛贼臣。剥其皮而尸之。”
因此痛恨他的人仍旧不肯原谅他,遂有“马瑶草,生怀瑶死怀草”之谣。
六
隆武帝是在八月二十一日从延平行在起驾,准备前往江西赣州。大学士何吾驺、郭维经、朱继祚、黄鸣俊等随驾。这时御营皆散,仅福清伯周之藩、给事中熊伟率五百余名官兵跟从。而身后却随驾载着十车书籍,一路上迁延缓慢。
到了顺昌,闻清军已经追到剑津,仓皇间忙骑马狂奔。由于马匹少,从行的宫人有三个人共骑一匹马的。慌乱中,何吾驺坠马伤足,只好由间道返回广东;郭维经则中途失散,逃到赣州。
八月二十七日到达汀州,长汀知县吴德操等迎入城内。想征差役时,老百姓恐惹祸及己,早已四散逃亡。
隆武帝既入汀州,即将入赣。因停一日晒龙风衣,恰清军随后追到。次晨五鼓,陈谦儿子降清后引八十三骑叩城,伪称扈跸。守城士卒信以为真,便开丽春门接纳。清军随即杀入城内。明军仓促应战,总兵王凉武等战死。大学士黄鸣俊、吴春枝,侍郎于华玉降清。隆武帝等乘乱逃出。
清军继续追击,陈谦儿子一马当先。周之藩、熊伟急忙率部救驾,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山脚。隆武帝和曾皇后、沈嫔、陈嫔及阳曲王朱盛渡、西河王朱盛佺、松滋王朱演汉、西城王朱通简以及朱继祚等部分随驾官员逃到朱紫坊赵家塘,力竭被俘。慌乱中隆武帝当场遇难,曾皇后被俘后投水而死。
唐王朱聿键自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到此日遇害,时年四十五,在位时间仅一年零两个月。
九月十九日,博洛率大军进入福州,崇安、兴化、泉州、漳州诸郡县随下。隆武朝大学士蒋德璟、路振飞、傅冠,礼部尚书曹学佺等先后殉难。浙闽总督兵部侍郎杨文骢兵败被俘不屈死。
这时郑芝龙尚拥兵晋江安平镇,军容齐整,战舰齐备。他闻福州已破,便集众商议降清之事。其客安昌王朱恭■|(木枭)、兵部尚书张肯堂、侍郎朱永佑、忠威伯贺君尧、武康将军顾乃德等均极力反对。
平海将军周鹤芝涕泣道:“鹤芝海隅亡命而已,无所轻重。只可惜明公二十年威望,一朝堕地,为天下人笑。请得效死于前,不忍见明公有此境况!”言罢拔刀自刎。
郑芝龙见状大惊,急忙跃起将刀夺下,叫道:“九玄兄(周鹤芝字)何必如此,郑某不过一时想法而已。”
正在此时,忽报泉州乡绅郭必昌来访。
郭必昌是郑芝龙的好友。郑芝龙不知来意,便率众迎了出来。经道明来意,这才知道原来郭必昌也已降清,奉博洛之命持书来招,许以闽粤总督,要他赴福州迎降。
郑芝龙恐遭博洛暗算,不肯离开安平老巢,便道:“我非不欲忠于清,恐以立王为罪而已。”
郭必昌见此,口沫横飞地劝说。
正在犹豫不决间,忽有探马报称图赖率军逼近安平镇。
郑芝龙闻听,不悦道:“既招我,何必相逼?”
郭必昌自知理亏,只得告辞回福州复命。
博洛得知,急责令图赖在距安平三十里处驻军,再派两名使者持书往见郑芝龙道:“吾所以重将军者,以将军能立唐藩也。人臣事主,苟有可为,必竭力。其力不胜天,则投明而事,乘时建不世之功,此豪杰事也。若将军不辅立,吾何用将军哉?且两粤未平,今铸闽粤总督印以相待。吾所以欲将军来见者,欲商地方人才故也。”
郑芝龙读罢,知王爵无望。但自仙霞撤兵以来,全闽几失,欲抗已无能为了,能混个闽粤总督之位也不错了。于是决心真降,召家人商议。
郑成功哭谏道:“素闻父教子忠,不闻教子以贰。况且北朝何信之有?”
郑芝龙训斥道:“丧乱在于天,或彼或此,谁能保之长久?你年纪尚幼,哪识人事?”
郑鸿逵劝说郑芝龙退往海上,但他摇头道:“鱼儿不可脱于渊。”
郑鸿逵一气之下,掉头而出,自率部前往金门。
郑芝龙思前虑后,最终还是亲赴福州投降了博洛。
七
鲁王在舟山流连了三个月。
到了这年十月,永胜伯郑彩以兵自闽海来迎监国南下。
郑彩是郑芝龙族侄,本为南明隆武朝水师总兵官,封永胜伯。郑芝龙降清后,他不愿相从,率部入海。闻鲁王尚在舟山,便和周瑞率战舰四百抵舟山。
黄斌卿素来忌惮郑氏。闻郑兵到,便龟缩在城里不敢出。鲁王和诸文武随郑彩南下,张名振则仍留在舟山坚持抗清。
郑芝龙闻郑彩奉鲁王入闽,几次派人索取。
郑彩被逼不过,只得将鲁王藏匿他处,骗郑芝龙道:“彩想要献出监国而难以为辞,不如国公自派人来拿。”然后在南夷百姓中挑出一个长相像鲁王的,让他穿戴监国冠服,居于御舟。另派一人在旁守卫,并交代道:“事急,则缢死此人,将尸体给与国公爷使者。”
郑芝龙终究未能擒获鲁王,因为他不久即被博洛挟持北上了。博洛初见郑芝龙,握手言欢,折箭为誓,痛饮三日。忽于夜半拔营而起,将他挟持北去。所从五百人分隶各旗,不得相见。其降清后的下场比马士英好不了多少,先被削夺兵权后遭长期软禁,直至顺治十八年(1661)及亲属十一人同时被杀。
他的降清遭骗,在于要价太高。强势崛起的清朝是不可能允许这位闽海枭雄割据一方的。
十一月,鲁王被郑彩迎奉到中左所,后改次长垣岛,从此开始了漂泊海上的抗清生涯。
而自隆武帝驾崩后一个多月,即十月十四日,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及大学士吕大器在肇庆拥奉桂王朱由榔监国。隆武旧臣大学士苏观生、何吾驺及广东布政使顾元镜等则于十一月初二另拥隆武帝弟唐王朱聿钅粤在广州监国,三天后称帝,年号绍武。
朱由榔闻讯,急也于十一月十八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永历元年。结果两个明宗室后裔互争正统,交相攻杀。
十二月十五日,清将李成栋乘隙突袭广州城,绍武帝被俘,在位仅四十日而亡。永历帝则一直坚持到顺治十八年(1661),成为南明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总观南明一朝,凡传五帝十三王。
五帝分别为:安宗弘光帝朱由崧、绍宗隆武帝朱聿键、义宗鲁监国朱以海、文宗绍武帝聿钅粤、昭宗永历帝朱由榔。
十三王为:潞王朱常淓、益王朱慈炲、义阳王朱朝■(左王右单)、靖江王朱亨嘉、韩王朱亶塉、益阳王朱术雅、益宗室朱由榛、淮王朱常清、楚宗室朱容藩、延平文王郑成功、延平武王郑锦、延平监国郑克■(上臧下土)、延平末王郑克塽。这十三个王中,除潞王系一致尊奉、延平诸王系受封外,其他大多系先后擅号或监国,从而使南明王朝陷入不能统一号令的纷争中。
而奉诸帝正朔或各自为战的独立抗清武装更是多如牛毛。宗室中如被卢象观拥奉于宜兴的瑞昌王朱盛沥,被王期升、葛麟拥奉于长兴的通城王朱盛澂,被朱君兆拥奉于南京近郊的瑞安王朱谊漇,被石应琏拥奉于潜山、太湖间的樊山王镇国将军朱常■(上巛下水),起兵于抚州的永宁王朱慈炎,起兵于松江的遂平王朱绍鲲,起兵于婺源的高安王朱常淇,起兵于饶州的金华王朱由铲,以及被蕲黄四十八寨拥奉为主的石城王朱统锜,被米喇印、丁国栋拥奉于甘州的延长王朱识钅穿,被王兴拥奉于广东文村的唐王朱聿锷等等;其他如山东苍山有九山王王俊,嘉祥有擎天王宫文彩,曹县有忠义王李化鲸,直隶饶阳有扫地王康文斗、郭壮畿,四川有争天王袁韬,云南有后明国主孙可望等等;直隶保定钱楼、山东曹县李化鲸及青州义军都曾另立皇帝;南方出现了神武、定武、东武、兴朝等年号,北方则有中兴、重兴、天正年号……等等,不一而足。
南渡以来,大明王朝终究还是不能像晋室、宋室一样长期延续下来,这是当初史可法、高弘图勉从马士英、江北四镇之议拥立福王时所始料不及的。
(《江浙残明梦》第二部:《南渡风云》连载完)
————
①这个周瑞即下文偕郑彩共迎鲁王南下的定波将军周瑞(福建福清人,周鹤芝族弟),与吴暎Р拷苋穑ㄗ重瓜椋现绷ノ饨耍┎皇峭蝗恕
②雷爷:即雷縯祚(1600…1645),南直隶太湖人。以举人历任刑部主事、山东武德兵备佥事。崇祯末疏劾蓟辽督师范志完纵兵淫掠等罪,使其伏诛。寻以忧归。明南渡初,力主立潞王。福王登基后,与周镳同为阮大铖等诬陷死。
****敬告读者*****
《江浙残明梦》已完成第一、二部:《明季春秋》、《南渡风云》,合计四十余万字。我的旧稿是仿古白话文演义类小说,现将它扩改成长篇历史小说,翻书查史,化古为今,其难度可想而知(当然修改后还是留有点旧小说的影子)。加上我系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近年来还一直在职学习进修,所以进度一直很慢。最重要的是,最近因朋友之约要写一部同为明史题材的小说。因此,第三部《四明烽火》可能要暂时搁置一段时间了,还望朋友们见谅(有机会的话,我想还是先去四明、天台实地考察一下再动笔吧)。对拙著有批评或建议的朋友,请加苍生之友QQ群:63709125(刚建立),官方网站:http://。yucang。。谢谢大家!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东李西麻(1) 热 荐 【字体:小 大】
目录·引子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544 更新时间:2011…2…20
东李西麻
郭进艮 著
【内容简介】《东李西麻》主要叙述以李如松、麻贵等为代表的晚明名将在平叛、御“虏”、抗倭中的事迹。该书以平啺菸鸲耍官猎氐悖烙狈缴偈褡逦渥澳诜肝韵吖岽┦贾铡F涮氐闳缦拢1、内容真实度保持在九成五,即95%言必有据,仅留5%用于艺术虚构。2、章目体。全书不多设章,章内有目。以章统目,以目拱章。3、语言风格:新古典主义。
目 录
引 子
第一章 宁夏风云起,麻李共出师
第二章 倭寇犯朝鲜,宝刀壁上鸣
第三章 第一次出兵朝鲜
第四章 平壤大捷和碧蹄馆之战
第五章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六章 倭人以战言和
第七章 战事方未了,河套又来凑热闹
第八章 战守与封贡
第九章 堂堂大明,竟服不了一介倭酋
第十章 平秀吉二次兴兵
第十一章 东李西麻再携手
第十二章 艰难的较量
第十三章 将军未捷身先死
第十四章 四路进兵
第十五章 最后的胜利:露梁海战
第十六章 明军班师及战后三国走向
第十七章 尾 声
引 子
我姓麻名贵,字崇秩,号西泉,山西大同右卫人氏。回族。官拜大明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官右军都督府都督。
我生活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正是大明王朝将由盛转衰的时候。在朝则宦官专权,党争激化;在野则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危机迭现,民变、兵变不断发生。另一方面,来自周边的异族武装力量时常骚扰华夏,伴随着明朝始终的两大威胁“南倭北虏”于此时更加严重①。明王朝重文轻武的情况开始得到改变,普通老百姓凭着战功图翻身的事例大有所在,瓦肆里盛行说评《忠义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在这个风行建功立业思想、对于武人来说非常给力的年代里,涌现出了一批批南征北战叱咤沙场的名将。
可以这么说,大明开国以来,除了国初群英,最杰出的将领便是在我们这个时候出现的。如嘉靖朝的戚继光、俞大猷,隆庆、万历朝的李成梁家族以及我们麻氏家族。
我先人以善养马闻名,为朝廷牧养战马。父亲麻讳禄,字松山,于世宗嘉靖年间从军,以功累升任大同中路参将。我大哥麻锦,从小就随父从军,以功累官副千户。
蒙元势力自国初被太祖朱元璋驱逐出塞后,一直在大明边境虎视眈眈。其分支鞑靼土默特部自嘉靖初年以来,势力逐渐强盛。首领俺答汗有意与明朝讲和罢兵,多次提出要求通贡互市。但朝廷就是不予理会,于是时常率兵入犯。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鞑靼骑兵围攻大同右卫。敌寇势大,当朝宰辅严嵩几乎准备放弃右卫了,而我父亲偕副将尚表率众坚守。由舍人从军不久的我也跟着大哥麻锦、二哥麻富一起加入了守城军民的行列,麻锦还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多次奋勇突围。
右卫营千户魏昂先前因犯案畏罪潜逃,这时也引鞑靼骑兵至城下耀武扬威,索取妻儿家小。被麻锦设下伏兵,擒拿归案,斩首示众。而其时魏昂家人也准备里应外合,乘夜脱逃出城,结果被麻锦所设伏兵拦截,当场毙伤人命。
如此一来,魏氏族人不同意了,他们控告麻锦夜闯民宅,殴人致死。说魏家人出城叛逃吧证据不足,而擅自杀人更属非法——此时的麻锦,可以说浑身是口也辩不清。父亲也受到了连累,一同夺官问罪。
后来,当事者因为塞上正值用兵之际,而我们麻家父子兄弟都勇敢善战,最终特赦免予追究。
我们固守城池达四个月之久,粮尽草绝,宰牛马为食,拆屋木为薪,还乘隙击斩其部长。援兵终于赶到,敌寇退兵,右卫城这才得以保全。
在大同右卫之外,北历玉林三百余里处有一地方叫丰州滩。其地崇山环合,水草甘美,土地肥沃。白莲教徒丘富、赵全、李自馨等叛逃塞外,在那里筑城自卫,垦荒种田,建造起富丽堂皇的宫殿,当地人称“板升”②。他们屡为俺答汗向导寇边,成为大明一大边患。
父亲深知鞑靼骑兵敢于深入内地,赖有汉奸引导,他们是罪魁祸首。两年后的秋天,他和大同总兵刘汉谋捣板升,兵分两路。父亲率精兵三千入丰州,擒斩一百五十人,纵火焚烧宫室。俺答率兵追来,我军分哨迭战,且战且退。渡过黑河,刘汉亲率大兵前来接应。俺答见讨不到便宜,只得悻悻而去。
嘉靖四十二年(1563),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进犯通州,威胁京师。当时已升任宣府副总兵的父亲率部入卫,我和担任游击将军的大哥麻锦也一起参加了。因勤王有功,麻锦进秩一等,迁授大同参将;我则进都指挥佥事,任宣府游击将军。
穆宗隆庆二年,麻锦升任大同副总兵,曾偕总兵官赵岢率军出弘赐堡破敌,受到朝廷嘉奖。我则在这几年间积战功屡擢至参将,代父出镇大同新平堡。俺答大举入犯山阴、怀仁、应州时,守土将吏大都获罪。惟独我和哥哥麻锦拒战有功,两人一起受到赏赐。
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接受明穆宗册封,称顺义王,在山西、甘肃、宁夏等沿边地区开放十一处互市。当时北方数千里边境,东起蓟州、宣府,西到甘肃、固原,凡其势力范围内,蒙汉百姓安居乐业,和平共处,史称“俺答封贡”。这段时间内,麻锦招纳塞外叛人,归者甚多;我则约束部卒,维持通贡秩序。塞上局势和平安定,倾注了我们兄弟俩的一番心血。
万历初以来,哥哥麻锦先后担任甘肃、山西总兵官。万历八年改镇宣府,后来卒于任上。而我则以副总兵由宣府迁大同。万历十年冬,以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次年改镇大同。在长期的“御虏”战争中,我们还吸纳宣大回、蒙、汉各族健儿,逐步建立起一支慓悍勇敢、能征善战的苍头军③。
万历十九年,我以隳坏城堡、采青剥军、占地盗粮及冒马媚虏等罪名被阅视光禄寺少卿曾乾亨弹劾,贬谪戍边。
后来因为在“万历三大征”中的平啺荨⒖官猎约胺烙谗爸畈恐新帕⒄焦Γ昂蟪刑卮推叽危挝酪瘢幻鞍僬桨偈ぶ薄4竺骶疟撸乙簧怖拔灞摺雹堋G迦吮嘧摹睹魇贰烦莆摇肮沔缃荩朴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