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说唐后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回 贞观治世
公元六二六年冬,李渊驾崩。第二年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元贞观,接受百官朝贺。新君登基,举国欢庆,放假三天,军民人等,对贞观天子无不心悦诚服。贞观元年正月十五日,李世民在兴庆宫大排御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者。
在中国历史上,唐帝国十分兴盛,与天下六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特别是与西域许多国家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次李世民即位,各国都派来了特使向大唐称贺。就连一贯与唐朝为敌的东突厥和西突厥,也派出庞大的使团,来长安观礼。
贞观天子为炫耀大唐的声威,特别指示今年盛典一定要隆重,规模要超过往年。因此,礼部衙门和光禄寺衙门从去年入冬时就着手筹备了。几万名工匠,日夜赶工,把所有的宫殿、庙宇都进行了修缮,箭楼都彩绘一新。破旧的城垣、路面都修整了,尤其是举行大典的兴庆宫,更是修缮得金碧辉煌,耀眼夺目。
正月十五的这天早晨,李世民在百官的陪同下,登上兴庆宫大殿,在庄严肃穆的乐声中接受各国使者的朝贺。礼毕,李世民赐宴。霎时,轻歌曼舞,笑语欢声。
今天李世民的精神焕发,他头戴嵌宝冕鎏冠,顶梁门镶着一颗世上罕见的夜明珠,光彩夺目。身披南绣平金、九龙团花杏黄袍,腰束百蝶穿花珍珠带。足蹬翘尖厚底闹龙靴,鞋帮上镶的都是红绿宝石。再看他面如冠玉,唇若丹硃,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八字燕尾黑胡,眉宇之间,透着傲骨英风。今天他特别高兴,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各国使者见了,无不暗中叫绝。
在贞观天子的上垂首,坐的是鲁国公程咬金,大帅尉迟恭,顶天侯侯君基,京营殿帅王君可。下垂首坐的是左班丞相魏征、房玄龄、褚遂良。余者百官俱在两旁列坐,各国使者也列坐两旁,由成亲王李道宗和郡马柴绍坐陪。几百个妙龄绝色的宫女,一个个花团锦簇,端酒布菜,迈着轻盈的舞步,穿梭于坐席之间。在兴庆宫的两廊上,坐着由六百人组成的宫廷乐队,手持笙、管、笛、箫,和着钟声琴板,演奏着悦耳的乐曲——“永庆升平。”
宾主之间,频频敬酒,觥筹交错,猜拳行令,气氛相当融洽、欢腾。正在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陛下,外臣有本上奏!”
这声音格外洪亮,瓮声瓮气,几乎把其它的声音都淹没了。喧闹的大殿,“唰”一声静下来了,李世民感到十分扫兴。心想,这是何人,如此无礼?他擎杯在手,闪目观看。
就见从席间走出一人,迈开大步,“噔噔噔”走到席前。见此人身高过丈,虎背熊腰,粗野异常。他头上包着花布围巾,顶门镶着一颗大红宝石,身披虎皮坎肩,腰围狼皮裙子,足登一双高可过膝的牛皮靴。此人生就一张大饼子脸,两道又黑又宽的刷子眉,一对突出的大蛤蟆眼,狮子鼻,翻鼻子头,两个黑乎乎的大鼻子眼,耗子都能钻进去!厚嘴唇,火盆口,满嘴都是里出外进的大板牙。颔下长着一部带卷的山羊胡,满脸都是骚皮疙瘩。耳带金环,叮噹直响。眼露凶光,令人可畏。只见他双手摁在胸前,向李世民施了个鞠躬礼。
贞观天子本来就扫兴,见了此人的相貌更是不喜。看在他是客人的份上,勉强一笑:“贵使者有何事,快快奏来。”
这个人汉语说得很好,朗声答道:“外臣是从突厥汗国来的,名叫石铁虎。奉我家汗王所差,不远千里前来祝贺,并送来一份特殊的重礼,请陛下笑纳。”
李世民手捻胡须,含笑点头:“多谢你家汗王的盛意。但愿你我两国,和睦相处,永结盟好,礼物收下就是。”
“多谢陛下。”
石铁虎又施一礼,把礼单呈上,殿前承值接过来,跪送唐天子。
李世民略微看了一眼,对身后的马元和说:“把礼物验清入库。”
“遵旨。”马元和把礼品收下后,石铁虎又对李世民说:“外臣还为陛下带来几件玩物,可在席前以助酒兴,不知陛是否肯赏脸?”
李世民笑道:“既然贵国有此盛意,朕理当一饱眼福。”
石铁虎遵旨,转身来到殿外,命令手下的侍从如此这般准备去了。
在座的人,都不知石铁虎搞的是什么名堂,相互议论着,猜测着。不一会,就见从殿下走上一队突厥士兵,红裤子绿袄,一个个身强体壮,魁梧慓悍,每人手里拎着一把皮鞭。他们先给李世民施了个跪拜礼,然后在席前围了个大圆圈,人与人的间隔不到五步。忽然殿脚下一阵骚乱,又上来几十名突厥士兵,中间抬着一只铁笼子,笼子外边盖着黑布。他们把笼子放在圆圈中间,就退出去了。石铁虎紧走几步,“唰”一声把黑布掀掉,又用钥匙把铁锁打开。“吱嘎”一声门儿开了,就见从笼子里“噌噌噌”蹿出五只动物。大殿里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一个个抻着脖子,瞪着眼睛,仔细观看。
只见这几个庞然大物,个头一般高,都在四尺左右。模样差不多,浑身上下都是白毛,比雪花棉絮还白。面似猿猴,老鹰嘴,四个爪子比钢钩还亮。脖子上都围着串铃,一动弹“叮叮噹噹”直响。这几个东西跳出笼子有点发懵,“吱吱”怪叫,惊慌失措。
石铁虎从士兵手中拿过一条皮鞭,在它们面前一晃,“啪”一声发出信号。书中代言,这五只动物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能从鞭子的响声中,理解主人的意思。
就见它们“唰”一声站好,面向李世民作揖,跪倒朝拜。在座的人看了哄堂大笑,感到又新鲜又奇怪,李世民更是高兴,“哈哈”大笑道:“妙哉,妙哉!”
石铁虎又把皮鞭晃了两下,这五只动物连蹿带蹦,跳起舞来。有些动作与人相似,更加引起众人的兴趣。石铁虎一连晃了几鞭子,它们又翻跟头,又打把式,表演了许多花样,博得了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啪!”鞭声一响,五个东西不动了,一字排开,盯着主人的鞭子。石铁虎往上施礼:“陛下见笑了,外臣久知贵国盛名,人才济济,能事者极多。敢请教众位,这五个畜生叫什么名?出产在什么地方?”
李世民一听,石铁虎话中有刺,意在挑逗,便也动了争强好胜之心。他冷笑一声问左右:“各位爱卿,都听清了没有?不论是谁,要能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指出它们的产地,朕一定重重有赏。”
众人听了,犯了寻思,指手画脚,窃窃私语,很多人都想为之一试。
忽然殿下有人喊道:“陛下,臣知道!”
李世民闪目观看,说话的正是咸阳镇总兵官,杜义杜文忠。
这杜义也是大唐开国元勋之一,著名的猛将。他博览群书,很有学问,李世民对他十分器重。这次祝贺,特为降旨,把他调回京都。虽然他今年五十多岁了,仍像当年那样威武利落。
李世民点头说:“爱卿说说看。”
“遵旨。”杜义一转身,分开人群来到石铁虎面前,抱拳拱手道:“贵使者请了。”
石铁虎翻着怪眼,上下打量着杜义,冷笑道:“将军贵姓高名?”
“在下杜义字文忠。”
“噢,原来是杜将军,幸会,幸会!就请你指教指教吧。”
杜义说:“三十年前,某在北平府的街头上,买了一本《百兽图》,此书乃晋国‘山草道人’所著,那上面就有对此兽的记载。书上说这种东西名叫‘雪猿’,产于昆仑山的峡谷之中。聪敏、狡黠,喜争斗,性残忍,跳跃如飞,能与狮虎等猛兽搏斗,乃当世稀有之动物。若能将它驯服,当有大用。请问阁下,我说的可对?”
石铁虎笑道:“对极了,对极了。杜将军真是博学多才,智力过人。”
“过奖了。”杜义一拱手,转身要走。
“请留步。”石铁虎上前一把把杜义拦住说,“杜将军,这几只雪猿果然聪明得很。它们还学会了几招拳术,将军若能给指点指点,在下就承情不过了。”
“是吗?”杜义听出话中有含义,便直截了当地问:“你想让我跟雪猿比武是不是?”
“这——这话我可不敢说,我想请您给指教指教。”
“哈哈哈哈。”杜义朗声大笑,“人与猿斗,别开生面,也有意思嘛,好好好,就依你,就依你。”
众人听了愈加兴奋,大殿的气氛更活跃了。杜义回头,望着李世民,意思是请旨定夺。方才咱们说了,李世民争强好胜心很强,尤其在这种场合,众目睽睽,又有几十个国家的使者在座,岂能被石铁虎叫住。因此他向杜义点头示意。杜义大喜,赶紧摘盔解甲,换好短衣襟,小打扮。石铁虎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暗想道,李世民哪,李世民,你不要太高兴了。今天,我非叫你们在人前丢丑不可。他一看杜义收拾好了,便把皮鞭往空中一举“啪啪”两声向雪猿发出信号。就见这五只雪猿“吱吱”怪叫,“噌噌噌”马上散开,各按方位,摆了个四角形。中间还站着一个,面朝里,背朝外,下肢半蹲,上肢护住前胸和面门,摆出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架势。
杜义先活动了一下筋骨,心里琢磨着如何下手。说实在的,要叫他攻杀战守,排兵布阵,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是让他与猿斗,这还是头一次。杜义心里没底儿,不能不多加谨慎。他沉思片刻,决定先从中间这只雪猿入手。就见他往下一塌腰,“噌”,一个箭步跳到中间那只雪猿的面前,左手一晃,右手发招,“呼”一拳奔雪猿的面门打来。就见这只雪猿,一不动,二不摇,两只闪着蓝光的眼睛,紧盯着杜义的拳头。杜义暗笑道,不论多聪明的动物,也赶不上人哪!他连个射闪都不懂,瞪眼等着挨打。这一拳要是打下去,还有它的好吗?说时迟,那时快,眼看着拳头就要到白猿脸上了。哪知这个东西煞是厉害,后爪一蹬地,飞身而起,快如闪电,蹦起来足有一丈五尺多高,杜义这一拳落空了,“啊!”他心中暗吃一惊,仰面观看,就见这只雪猿在空中一叠腰,后爪朝天,前爪朝下,探出钢钩似的利爪,直奔杜义的脸上掏来。杜义赶紧使了个缩颈藏头,双脚蹬地,往前一蹿,雪猿扑空,落到杜义身后。杜义刚要转身,不提防对面那只雪猿又蹿过来了,“吱吱”一声怪叫,探出利爪直奔杜义的双眼挖来。杜义暗叫不好,急忙往左边一闪身,把这一爪躲过。与此同时他飞起一脚,横踢这只雪猿的软肋。这只雪猿一点儿也不吃亏,赶紧往后一坐,杜义的脚就落空了。还没等杜义把脚收回来呢,中间那只雪猿又冲过来了,张开老鹰一般的钩钩嘴,奔杜义的后脖子就咬。杜文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情况不妙。赶紧使了个“黄龙大转身”,就转到这只雪猿的身后去了。他把拳头抡开,刚要进招,“噌噌噌”,那三只雪猿也扑上来了,把杜义困在垓心。常言道:强狼难抵众犬,好汉架不住人多。虽然杜义精通拳术,也招架不住了。也就是十几个回合,把他累得热汗直流,顾前不能顾后,顾左不能顾右,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连气都喘不过来了,杜义暗想:再打下去,非把命搭上不可,大喜的日子,那有多丧气?!干脆,我认输得了。想到这双臂一抖,使了个“拨云现日”,把五只雪猿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上边来了。打着打着,他冷不丁往地上一躺,使了个就地十八滚,快似疾风,一溜烟就滚到圈外去了。然后从地上爬起来,面红耳赤,退归原座。
凡是行家都明白,别看杜义败了,可是败的俏皮,撤的干净利落。要换旁人,还不一定能跳得出来。很多人望着杜文忠交口称赞,议论纷纷。假如石铁虎一收场,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宾主之间也不会反目。可是这小子居心不良,另有打算。他一看杜义跑了,便把嘴一撇说:
“诸位,看见了没有,这位杜将军,个子挺高,胆子可挺小,见硬就回,真叫人见笑。我听说大唐帝国净出英雄,难道就都像杜义这样的英雄吗?嗯?哈哈哈哈。”
石铁虎这几句话有点过分了,引起在座众人的不满,尤其是那些武将。忽然,有一人拍案而起,高声喝道:“石铁虎!休要卖狂,待某试一试。”
说罢甩掉战袍,勒紧战带,绕人群来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请旨道:“微臣不才,欲下场一试,请皇上恩准。”
贞观天子一看,此人四十多岁,相貌英俊,白面长髯,二目如电,正是凉州总兵官金城。这金城也是瓦岗英雄,大唐的虎将,四十六条好汉之一。他与杜义的交情至厚,杜义打了败仗,又受了石铁虎的奚落,金城觉着脸上无光。为给大唐争气,这才挺身而出。李世民呢?也觉着难堪,金城讨旨,正称他的心意,遂说道:“朕看这五只雪猿,甚是厉害,卿要多加小心。”
“臣遵旨。”金城一转身来到石铁虎面前,毫不客气地说:“请你把阵势摆开,某家要比试比试。”
“好哇,欢迎,欢迎。”石铁虎把鞭子一晃,五只雪猿又拉开刚才的阵式。十只凶恶的眼睛,盯在金城身上。且说金城打垫步,晃身躯,跳进圈内,使了个“乌龙探爪”,奔中间这只雪猿的面门劈来。这只雪猿方才胜了一阵,它也知道猖狂得意,并不把金城放在心上。眼看着掌到面门,它往下一矬身,探出双爪奔金城前胸掏来。金城赶紧闪身上步,抡起左手,奔雪猿的耳鼓便打。这一招名叫“单风贯耳”,又名“丹凤朝阳”,真要是打上,命就没了。这只雪猿,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对拳术十分精通。就见它往右边一跳,金城这一掌就落空了。就在这个时候,左、右两只雪猿飞奔而来。一个抓金城的脸,一个掏金城的腿。金城见事不妙,一躬身跳出一丈多远。他的双脚刚一沾地,“噌噌”前后那两只雪猿也扑过来了。金城刚把它俩甩开,另外三只又扑过来了,五只雪猿把金城团团围住。几个回合,金城就顶不住了,肩头、手臂都受了轻伤。
且说杜义,发现情况不妙,恐金城有失,忙喊了一声:“风紧,扯呼——”
这本是绿林人使用的行话,“风紧”就是情况不好,“扯呼”就是快走、快跑的意思。杜义和金城都是绿林出身,居官后,早把这些话扔掉了。今儿个一着急,把行话又说出来了。金城听得真切,心想,看事容易做事难。没想到这五只畜生,这么难对付。
杜大哥说得对,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想罢,急忙更换招数,“啪啪啪”就来了一顿紧巴掌,然后一转身就要逃走。哪知他的心意被雪猿看出来了,紧紧地缠着他不放。金城心中着急,汗流浃背,结果眼睛还被汗水迷了,朦朦胧胧什么也看不真了。就在这一刹那,被身后那只雪猿把他的发髻给抓住了。金城一扑棱脑袋,想甩没甩开。与此同时,上面那只雪猿又扑上来了,一爪子正抓到金城脸上。皮开肉绽,挠了五道血槽,把金城疼得“哎哟”一声,翻身栽倒,双手捂脸,疼得就地翻滚。众人无不大惊失色,很多人都站起身躯,注目观看。
且说这五只雪猿,得寸进尺,“唰”一声围攻过来,“吱吱”怪叫,对金城要下毒手。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有一个人飞身而入,在雪猿的后边就下了手,“啪啪啪”一顿拳打脚踢,把雪猿赶散,夹起金城就走。此人是谁?正是潼关镇总兵官樊虎樊建成。
樊虎也是四十六条好汉之一,他与杜义、金城都是结拜的把兄弟,见死焉有不救之理!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请旨,只好突然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救出金城。
李世民降旨把医官找来,给金城包扎伤口。医官一看,伤势可不轻啊,两个月也恢复不了,经旨准,把金城抬下兴庆宫。
石铁虎沾沾自喜,他捡便宜还卖乖,把嘴一撇,比比划划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在这么大的盛会上,哪有偷袭的规矩?难道你们大唐朝,都是这样的英雄吗?简直是不如畜生!”
石铁虎一席话,引起了众怒,气恼了一位惊天动地的高人,才要血染兴庆宫。
第二回 庆典决斗
石铁虎是西突厥的使者。他这次来长安观礼,是心怀不良的。
突厥在唐帝国的西北部,最早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以游牧为主。后来从中原学会了纺织和冶炼,六世纪初,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奴隶制汗国,以乌德健山为基地,东起辽海,西至里海,南至沙漠,北至贝加尔湖,纵横五六千里,成为强大的汗国。隋朝时,突厥分化为东、西两部。东突厥比较温顺平和,西突厥却野心勃勃,猖狂万分,其首领就是赤壁保康王,建都肃州,又名神京。置百官,设省台司院衙门,管辖着大小三百多个部落。
赤壁保康王是个极其残暴的君主。他能文善武,智谋过人。远在隋初,他就不断派兵侵扰隋朝边境,每年都掠走大批人、畜和金银财宝,大唐立国之初,他继续派兵侵扰,对唐帝国的威胁很大。不过,尽管西突厥对大唐垂涎三尺,却不敢贸然大举入侵。为什么?因为他们畏惧李世民和开唐的功臣宿将。然而他们又不肯就此罢手,想方设法要达到抢劫目的。
石铁虎这次入唐就是奉赤壁保康王所差,来打探虚实的。进贡雪猿,纯属是有意挑衅。闲言少叙,且说石铁虎,他一看雪猿连胜两阵,更助长了他的野心。他把火盆大嘴一咧,朗声说道:
“还有人比试没有?我再请一位。不过,得来一个有能为的,来的净是饭桶,大叫人扫兴了。”
“住口!待俺下场一试!”
石铁虎甩脸观看,就见有一人来到面前。只见他细条条的身材,面如姜黄,一对蓝眼珠儿,五官端正,仪表非凡,看年纪就在四十岁上下。头戴软包中,身穿翠蓝色箭袖袍,腰束金带,足蹬薄底快靴,三绺短墨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石铁虎看罢,拱手问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此人冷笑一声:“不敢当,在下乃山西潞州天堂县的人氏,姓金名甲字国栋。扶保贞观天子,官拜兴州镇兵马督监之职。”
石铁虎把脖子一歪,眉毛一扬,鄙视地说:“金甲金国栋?没听说过。就凭你也想跟雪猿比试?”
“那是自然!”
“嘿嘿嘿嘿!”石铁虎冷笑道,“我说金将军,我可不是扫你的兴。你呀,最好找个暖和的地方歇一歇,为什么呢?你伸手也得趴下,还是换一个比你名气大、本领比你高的人吧。”
“呸!”金甲嗔目扬眉,怒不可遏,“石铁虎,休要太狂。大唐朝高人有的是,你何必啰嗦!”
“好好好,我可是一片好心,既然阁下不听,也只好照办了。”
石铁虎把手中的鞭子一晃,发出信号。再看这五只雪猿,抖毛发威,又拉出那个阵势。金甲改变了战术,没打中间那只,奔他身边这只雪猿下了手。头一招就是“单掌开碑”,恶狠狠下了绝情,这只雪猿毫不介意,将身一纵,把这掌躲过,扬起爪子奔金甲脸颊便抓。金甲往旁一甩脸,下边使了个钩子脚,左脚的脚尖挂雪猿的脚根,右脚奔雪猿的迎面骨猛踢。这一招十分厉害,真要是蹬上,就得骨碎筋折。这只雪猿也不示弱,“噌”一声飞身而起,把这一脚就给破了。再看这只雪猿,在空中伸出两只后爪,奔金甲的双肩就蹬下来了。金甲赶紧往前一蹿,雪猿的双爪蹬空,落到地上。正在这个时候,“噌噌”另外那四只雪猿都冲上来了,“吱吱”怪叫,把金甲围了起来。论说金甲的武艺并不比杜义和金城高,他是一气之下才下场的。要叫他对付一、两只还可以,要对付五只可就不行了。也就是几个照面,金甲稍一迟钝,被身后的雪猿咬住肩头,疼得他一哆嗦,还没等他把这只雪猿甩掉,另一只雪猿就扑上来了,一只爪子就掏到金甲脸上,“咔嚓”一声,把眼珠子抠出来了。“哎呀!”把金甲疼得惨叫一声,翻身摔倒,满地乱滚,血染金阶。石铁虎赶紧把鞭子一晃,五只雪猿回归原位,瞪着眼睛盯着金甲。
石铁虎虚情假意地跑过去,把金甲扶起来,跺着脚说:“唉!这是怎么说的,我说你不行嘛,你还不服气。”
这时早有人闯过来把金甲抬出殿外,抢救去了。
兴庆宫的气氛突然转变了。欢乐变成了悲愤,说笑声变成了怒骂声,人人的脸上罩上了阴云,轻松愉快变成了紧张严肃,宴会变成了战场。
这些唯有石铁虎视而不见,又卖狂,又得意地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没想到哇,没想到,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要说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不知道。你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还不知道吗?就拿方才那位金将军来说吧,不听我的良言忠告,才落了个终身致残。不但自己遭罪,还让别人笑掉大牙,嘿嘿嘿嘿……”石铁虎又接着说:“我看这样吧,现在收场显着不合适,你们也不能服气,还是接着再比试吧。万一有人能战胜雪猿,也给唐天子找找脸面。不然,连我都替大唐帝国害臊!”石铁虎话锋一转,更露骨地说:
“秦琼来了没有?要说别人不下场还有情可原,你要是不下场可有点交待不下去呀!为什么哪?听说你一出世,拳打张三登,脚踢李四虎,抢过花市,闹过渡口。人送绰号‘神拳太保’。又听说你孝母赛专诸,交友似盂尝,有求必应,为朋友两肋插刀。你做过十三太保,当过瓦岗山的元帅,胯下马,掌中锏,威震天下。提起你的名字,那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生在世,像你这么露脸的可不多见哪!不用问,方才那三位打败仗的,都是你的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