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100位首富人发迹-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臁!ā�
支持者热情:回国却遭不公正对待 
不过《耶路撒冷邮报》为沙丽辩护,认为她也是一名普通公民,有权离开以色列去另一个国家生活。文中说:〃沙丽如此有钱,她本来可以拥有许多人可望不可及的生活,但她选择了回国,而且带着美好的愿望。如今她却怀着被抛弃、嘲笑和诽谤的感觉而黯然地离开了以色列。这些不公平的对待都是我们的社会和媒体强加给她的,沙丽的离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大损失。沙丽的离开应被视为一个私人决定而已,而不应该随便牵扯到犹太复国主义的问题上。此外,爱国精神也挥Ω萌绱讼涟诘苯袢蚓靡惶寤那魇葡拢绻忱鋈衔氖乱蹈屎显诜鹇蘩锎镏荻皇且陨锌沟幕埃陀Ω美肟?但该报同时期待格雷泽能处理好自己的私人问题。 
和《耶路撒冷邮报》观点针锋相对的是《Ha'aretz》,该报的专栏作家反驳说,如果像洛克菲勒这么一个美国财团巨头,他会不会只是因为一些小报的谩骂而离开美国,而且撤回所有慈善捐款。他认为沙丽撤回捐款是转嫁怨气来惩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旁观者:奉劝沙丽注意外表形象 
回到迈阿密后,沙丽举行新闻发布会,解释自己离开以色列的原因。但可悲的是,沙丽回到美国后,并没有逃脱被媒体冷嘲热讽的命运,美国的媒体似乎并不买帐。迈阿密一家媒体在报道完沙丽怏怏回到美国后,在文章的最后挖苦沙丽说:〃其实我对沙丽并不特别感兴趣,但有三件事情让我想不通。首先,我想奉劝沙丽一句,为什么你在公共场合出现时总是这么蓬头乱衣的样子?沙丽,你的银行里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舍得花点钱去理个发和买件合体一点的衣服呢?你要知道,你可不是比尔·盖茨!〃 
〃其次,既然你已经厌烦了媒体的追踪,为什么这次回来那么劳师动众,还要召开记者会,这不是又给别人一个写好稿的机会吗?为什么你这一次还没学乖,做事低调一点呢?〃 
这里是一个图片〃最后一点,如果你不希望媒体炒作,那么请你不要随便事事发表评论,比如税收问题。你曾经说过,’3000万~5000万美元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对于我所捐赠给公益事业的数目来说,它并不算什么。有人说我到美国是为了逃税,但是我至于为这么一点钱离开以色列吗?’没错,5000万对你来说是小意思,但是对于以色列庞大的失业和贫困阶层来说,这是一个大数目。你要不相信,尽管问问他们是否同意你的观点。〃 
他的产品穿在人们身上,他的名字刻在人们心里。他与爱丽舍宫毗邻,他的名气比总统还大三分 
062审美领域的伟大创造者:皮尔·卡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皮尔·卡丹凭着他超人的才气崛起于服装设计业,法国人公认他是一个能点石成金的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皮尔·卡丹在审美的领域中是一位伟大的创新者,他非常大胆,不拘泥于传统。他的服装线条明快,富有青春感和时代感;他设计的灯具、家具和各种装饰品,无不造型新颖,光彩照人。人们相信皮尔·卡丹的设计永远是与众不同的,谁都看不到他的创造力的终点。与皮尔·卡丹的商标一样,法国服装大师皮尔·卡丹在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 
他的企业遍布全球,拥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公司,共有雇员18万人;他领到的营业执照多达720个;而且,他所经营的产品已经远不止服装了:汽车、飞机、家具、地毯、灯具……几乎所有种类的商品,都包罗在他的庞大帝国中,并且都印有皮尔·卡丹的商标。这个〃卡丹帝国〃的总部就设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旁边。 
其实,皮尔·卡丹不是法国人,他192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近郊。父母都是意大利人,以种植葡萄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举家迁往法国。皮尔·卡丹的童年是在格勒诺布尔和工业城市圣艾蒂安度过的,他从小就非常向往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还不到20岁。有一天早晨,他对父母说要去巴黎,父母没有表示反对。第二天,他便带着一只破箱子,骑着一辆旧自行车上路了。 
小店学徒 
到了巴黎后,他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只好四处流浪。当时德国人已经占领了巴模特穿戴皮尔·卡丹所设计的服装黎,由于他违反了宵禁令,被关进监狱。后来经过审查,证明他不是犹太人,他才被释放了。身无分文的皮尔·卡丹只有到处游荡。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偶然看见在一家时装店的橱窗上,贴着招募学徒的广告,于是他就走进去应试。由于他曾学过裁缝,所以被顺利地录取了。 
这家服装店是专门出售男性服装的。和女性服装比起来,男式服装花样少一些,但制衣的要求却比女式服装高。在这里,他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1945年,皮尔·卡丹转到〃帕坎〃时装店搞设计。当时,许多明星都在这家时装店订做服装,这也给了他一个得以崭露头角的机会。在皮尔·卡丹成长的过程中,法国现代派作家让·郭都和画家克里斯蒂昂·贝腊的美学思想给了他极为深刻的影响。1946年,他又转到著名的〃迪奥〃时装店工作。在那里,他获益匪浅,学会了制作既符合时尚,又大方高雅的时装的本领。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渐渐在法国时装业中闯出了一定的名气。1950年,是皮尔·卡丹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在里什庞斯街租了一间房,首次展出了他设计的戏剧服装和面具。虽然展出地点有些简陋,但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小小的成功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他决心大显身手,好好干一番了。 
女装成名 
3年后,他第一次推出了自己的女装设计,并一举成名。1954年,他的时装店正式开张了,地点在圣君子旧郊大街。皮尔·卡丹是一个非常富于创造性的人,他具有独特的商业眼光,加之他的锐意进取精神,不久就打开了时装业的新天地。在法国,时装业本来是一个限制极严、顾客有限的特殊行业。当时的时装店只能为小姐、姨太太们量体裁制服装,大众都只有看的份儿,压根儿买不起。皮尔·卡丹首先意识到,高级时装只有在群众中开辟市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1953年,他改变了时装经营的方式把量体裁衣、个别订做,改成小批量地生产成衣,并不断地更新款式。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这给他的服装业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小批量投放市场的时装,既不会流于俗套,又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这无异于是给他自己的设计做广告。而只要喜欢他作品的女子,都有可能穿上他设计的长裙,这又打破了服装的阶层局限。可以说,这是当时服装业的一次革命。 
后来,他又把主攻方向改为男式时装。这一次,在服装业中又激起一致的愤慨,因为按照法国的传统,一位出色的时装设计师,只应该缝制女人的服装。但他知道,这是开创和振兴服装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他无怨无悔。 
时装帝国 
他继续扩大经营的范围,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鞋帽、挎包,而且他还成了设计大师,在遍及世界五大洲的80个国家里,有他的600多家工厂、企业,产品基本都是由他自己设计的。他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毋庸置疑,皮尔·卡丹在审美的领域中是一位伟大的创新者,他非常大胆,不拘泥于传统。他的服装线条明快,富有青春感和时代感。他设计的灯具、家具和各种装饰品,如大衣柜、桌子、台灯、沙发、餐具、钢笔,无不造型新颖,光彩照人。他也曾为美国的大西洋飞机公司设计小型的私人飞机造型。此外,他还为美国的〃凯迪拉克〃牌豪华车和一次汽车展览会作过设计。 
人们相信,皮尔·卡丹的设计永远是与众不同的,谁都看不到他创造力的终点。1981年,皮尔·卡丹又有一个惊人之举:他买下了巴黎协和广场旁边皇家路上的〃美心饭店〃。他用这块金字招牌,不仅是要把它作为法国烹调业的一个光辉标志珍藏起来,更主要是用来招财进宝,变成一件能够产生高额利润的工具他以这个商标经营各种食品,包括糖果、饼干、果酱、沙丁旦、香槟酒以及各种罐头,按照他的说法,他要把法国式的烹调和时装结合起来,作为法兰西文明的体现。 
1991年,他在北京设立了时装陈列室,举办了时装展览会。当时人们都在猜测:他真想在10亿人的中国开辟市场吗?卡丹非常欣赏中国的丝绸、呢绒和布料,他已经选用了一批中国衣料来设计制作时装,展出效果很好。他的产品在中国各地也畅销不衰,而且,他在北京开的马克西姆餐厅也总是顾客盈门。谁也没有想到,皮尔·卡丹竟能从服装、饮食领域开辟出一条中法合作之路。 
2004年是皮尔·卡丹第54年的职业生涯。54年来,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饭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 
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过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践,又不断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率先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都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 
从一个小裁缝走向亿万富翁,皮尔·卡丹创造了一个商业王国的传奇。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他用每天工作18个小时的代价换来的。〃我的娱乐就是我的工作!〃在皮尔·卡丹的那间绿色办公室里,有一个地球仪,这个没有时间娱乐的大师也许可以从中数清楚他的帝国在地球上有多少个站点。他从中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满足,一种生活的乐趣。 
对自己的事业不断进取、执着追求,超越常人,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就是皮尔·卡丹。 
063是他让电脑〃有了记性〃 
美籍华人、电脑大家王安 
王安,这位年轻的博士,他借哈佛大学的有利条件,一举夺下34项电脑方面的发明专利。是他设计出能迅速存取数据的方法和元件,使电脑有了记忆,从而推动了全球信息化革命的到来;是他用600美元本钱创业起家十几年后,一次就能承接美国空军基地48亿美元的业务订单。 
推动全球信息化革命的34项专利 
20世纪80年代,王安迎来了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他的个人价值,他的事业业绩,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和赞扬。权威性的《幸福》杂志将王安公司列入世界100家大公司之列;舆论界称王安博士为电脑专家、企业家、慈善者;在自由女神像重新揭幕的典礼上,美国政府授予他无比荣耀的自由奖章。 
王安开始在电脑领域的发展,是以他进入哈佛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为标志的。他在第一代电脑设计人霍华德·艾肯的领导下,进行有创造性的研究。1948年夏,王安设计出一种电脑,能迅速存取数据的方法和元件,这就是电脑的记忆系统。他发明的这个存储器磁芯,对当时以及以后20年的电脑发展,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王安被人们公认为数码电子学专家以及电脑专家。 
后来,他在提出申请存储器磁芯的专利权时,由于对美国专利法及申报程序了解甚少,他与律师密切配合,仔细、准确地界定自己的发明,提出了包含存储器磁芯结构及其各种用途,共计有34项要求的专利申请。 
这项专利申请书,自1949年10月21日提交美国专利局以后,王安和他的律师又进行了多次解答、修改,直到1955年5月17日,美国专利局才批准了王安的专利申请,承认了他的34项专利要求。 
600美元创办了王安公司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为什么不把自己发明的存储器磁芯技术投入商业运作呢?生产存储器磁芯的耗费很少,生产成本很低,自己完全有能力制造和销售。经过深思熟虑,王安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他向哈佛计算机研究所递交了辞呈,把哥伦布街296号租了下来这是1间18平方米的空房间,里面只有1张办公桌、几把椅子、1台电话。王安全部的资本是600美元。就这样,王安公司成立了。 
王安公司开业的头一个月,王安就用掉200美元,只剩下了冒险资本400美元了。好在这时他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客户发来的订单,才稍微缓解了压力。然而,最初的订货数量很少,他经常收到订购一个或两个磁芯的订单。如果有一天他下班回到家,高兴地对妻子说:〃嗨我今天卖出了4个磁芯。〃那就意味着他今天的成绩很好了。鲍勃是王安公司的第一位雇员,当时鲍勃在波士顿大学学习广告艺术。他仅用了半天时间就设计出王安公司的标志,算起来设计费还不到3美元,但这个标志却被王安公司用了将近20年。王安作为数码电子学专家,还给一些政府部门和大公司做咨询工作,这项工作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市场,了解数码电子设备的需求情况和方向。 
为了广开财路,减轻开业之初资金不足的压力,王安利用晚上的时间,到东北大学的夜校去做兼职教师,教授电机工程课程。东北大学夜校付给这位哈佛博士每节课12美元。当时,这是一笔优厚的报酬。 
创业之初的王安身兼数职,夜以继日地工作。到1951年年底结算时,王安欣喜地发现,公司自1951年7月至12月,共赚了325360美元。这要比他上半年在哈佛计算机研究所得到的2700美元还要多。 
1955年,王安与IBM公司签署了协议,把存储器磁芯技术专利权以50万美元(后来实得40万)卖给了IBM公司。 
王安以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经营能力,一直使公司规模以42%的平均增长率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高科技公司发展迅速,各项科研成果〃大爆炸〃,不少公司的业绩火箭般上升,高科技的股份公司纷纷上市,有些公司甚至还没有投产就公开招股了。此时的王安已经成为一名目光敏锐的企业家,他认清了当时的形势,感到资本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向自己招手。 
他能让100万美元变成7000万美元 
1967年,王安公司销售了价值4259万美元的计算机,相当于前一年销售额的8倍。这使得公司不得不增加投资,招聘人员,修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王安认为公开招股的时机成熟了。同时,王安也明白,眼下的大好形势不会永恒地继续下去,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极有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此时,王安公司作为一家私营高科技公司,已经有16年的历史,在这16年中的增长速度是非凡的,因此王安公司在证券界颇受欢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帮助下,王安公司很快就完成了公开招股及公开上市的一切准备工作。1967年夏天,王安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股,每股价格125美元,共发售股票24万股,一举筹措到300万美元。 
1967年8月,王安公司的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公开上市,股票的开盘价为38美元,当日的收盘价为405美元。上市的前一天,王安公司的净资产约为100万美元,而上市的当天,按股票市场折合的公司资产总额,就达到7000万美元! 
他研制的自动打字机超过IBM 
1971年11月,王安公司推出了他们研制的第一代文字处理机1200型全自动打字机。这种机器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大受欢迎。但锐意进取的王安还是让他的科研人员继续进行技术革新,陆续研制出了2200型和WPS电脑系统、文字处理机。1976年6月,在纽约举办的世界首次文字处理设备展览会上,王安公司的WPS文字处理机出尽风头,他们的展览台前人声鼎沸,接待间挤满了希望接洽生意的商人。为了控制场面,公司还采取了预发请柬的措施,人们惊异地发现,王安公司在文字处理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已经超过了IBM公司。 
新闻界惊呼:〃王安创造了通用电脑的革命〃 
王安公司在文字处理设备上的技术优势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和经济利益。1971年王安公司进军文字处理机市场时,IBM公司的资产是王安公司的225倍,占有804%的市场份额。然而,经过7年的经营,在1978年时,王安公司成为这一市场的最大供货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80年代的王安公司,是一家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为了清楚地了解各分公司的情况,亲自解决问题,王安改变了自己不喜欢旅行的习惯,飞行于世界各地,整顿自己的分公司。 
王安设立了一条公司内部热线,每一位员工都能直接与王安通话,提出建议,这样做有利于调动职位不高的员工的积极性。王安公司大踏步发展的机会又一次来了美国将在全世界的美军空军基地上安装信息管理电脑系统。在政府的公开招标中,有许多大型电脑公司参加了竞争,其中就有IBM公司。王安公司要在这次招标中,再一次与IBM公司交锋50年代,王安与IBM公司在买卖存储器磁芯技术专利权的事件上,首次过招。但面对当时是〃巨无霸〃的IBM,王安始终处于下风,没有还手之力。 
70年代,王安与IBM公司再次交手,在文字处理设备方面与IBM一较高低。7年的竞争中,王安成绩颇佳,夺取了大部分市场。但是,文学处理器只是IBM的一个小项目,王安只是在局部上获得了胜利。 
80年代中期的这次招标争夺战,是王安与IBM公司的首次正面冲撞,它标志着这时的王安公司已今非昔比,具有了与IBM公司针锋相对竞争的能力。1986年1月,王安公司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一举中标,签下了为美国空军基地安装信息管理电脑系统的合同这项总额48亿美元的合同,比王安公司此前所得到的涉及金额最大的合同,还要大7倍。 
王安最终失败在家族观念上 
人人都知道,王安发明的文字处理机是计算机走向个人电脑的关键一步,但王安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却始终没有迈出第二步。在最重要关头,王安的决策却错了,让IBM率先迈向了个人电脑,执电脑市场之牛耳。王安公司要在90年代超过IBM的豪言壮语渐渐被人淡忘了。王安这位在西方闯荡了几十年的电脑英雄,最终还是没有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制度的融合。他用自己的铁掌控制公司长达40年。并且在他晚年,家庭和企业的发展之间,又更顾及前者。一系列决策的错误,接班人选择的不当和王安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这层层的危机环绕着王安公司。在寻求集资和其他挽救方法无效后,王安公司不得不于1992年申请破产。 
王安曾写过一本名叫《教训》的自传。看过这本自传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王安成功的几条秘诀。 
第一,人才济济是王安公司成功的首要因素。 
第二,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和激烈竞争。 
第三,不断追求、永不满足。 
用王安自己的话说,利用常识、辛勤努力和适应潮流是他事业成功三大要素。有人又说,王安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左手有一张〃中国牌〃,上面刻着〃刻苦耐劳,知人善任〃;而他右手又有一张〃美国牌〃,上面写着〃冒险进取,着眼未来〃。这话看来不无道理。 
1990年3月24日,王安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病逝。王安电脑曾经是让许多华人引为骄傲的事情。 
064抹去的是尘埃留住的是精彩 
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 
一句广告语,使用了100多年;一个胶卷,照了一个多世纪。抹去的是历史尘埃,留住的是精彩瞬间。 
世界照相史上的一次轰动 
1963年2月28日这一天,是世界照相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柯达公司经过10年漫长的岁月,终于向近30个国家同时推出了大众化的〃自动式〃照相机,这一创举轰动了全世界。 
100多年,〃柯达〃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名字。如今,仅其商标的价值就超过20亿美金,而〃请你按下快门,其他的事由我们来做〃这句推销界的名言,便是在1888年6月小盒型照相机〃柯达第一号〃投放市场时,所采用的第一句柯达广告语。当时,这种小盒型照相机的售价只有20美金,人人都可以买得起,所以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请你按下快门,其他的事由我们来做〃,〃留住精彩瞬间〃这些美丽动人的广告词,都是出自伊斯曼·柯达这家拥有200多亿美元资产总额的世界最大摄影器材公司。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卷,被几乎是全世界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使用,完全达到了大众化的程度。 
柯达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以他脚踏实地的作风和过人的远见卓识导演了一幕幕柯达公司的精彩瞬间,用其毕生的精力开创了〃照相机简单化〃、〃摄影大众化〃的哲学,这个传统的积累,促成了柯达公司现在的高技术,也促使其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辉煌业绩。 
14岁的童工抱负研究干版摄影 
乔治·伊斯曼1854年生于美国纽约州,8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及两个憬阆嘁牢钇独В3J巢还梗哪盖谆故桥θ盟绦钍椤U?切,都在幼小的伊斯曼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伊斯曼从小便被灌输了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