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王者-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可以趁势将何进和赵忠一网打尽。然后,在等候董卓,请他入城,合力将其拿下,届时大汉就将不在有宦官和佞臣。
    随即朕亲自去请太傅出山。到时,我大汉文有太傅、王允、卢植、蔡邕,武有大哥、丁原、皇甫嵩、朱隽何愁大汉不兴,汉武雄风不现。”
    刘辩将一切计划的面面俱到,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十三岁孩子的计谋。
    貂禅会心的笑了笑,说道:“辩儿,你这四年真的变了很多。”辩儿这两个字,自从刘辩被任命为太子后,貂禅就再也没有叫过了。这会儿,一时的感情流入,让她不由自主的叫了出来。和孙灿一样,机灵可爱的刘辩正是弟弟的最佳人选,和他相处多了。貂禅也将他看成了自己弟弟一样,对他关怀备至。
    刘辩双目露出了感激的神色,正色道:“这全是孙大哥和禅儿姐的功劳。若不是孙大哥的相伴,让辩儿知道许多大道理,也许我还是一个就知道发皇子脾气的废物,若不是禅儿姐教会我如何识人,如何分辨忠奸。那么我也许就是一个只会听信谗言,任别人掌控的傀儡皇帝。如果,没有孙大哥走前送给辩儿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辩儿也不会领悟到如此多的真谛。如果,不是有禅儿姐的监督,那辩儿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禅儿姐,你知道吗?我先前想的法子,就是从《三十六计》里摘要下来的。”
    貂禅象弟弟一样摸着刘辩的后脑勺,叹道:“辩儿真的长大了!”随后又在心中想道:“我如此严厉的监督辩儿,无非就是你当年的一句话。现在辩儿如此出色,你应该会高兴了,可是我了……”一想起辩儿在前些日子,偷偷瞒着自己,藏起来的那封秘信,心中就一阵绞痛,泛出一阵酸楚,还有一阵委屈。
    刘辩突然觉得一滴凉凉的东西,滴上他的脸上。回头一望,见貂禅双眼绯红,一条晶莹的泪水,挂在眼角,雨带梨花,当真是西施复身,王昭君在世。
    刘辩见貂禅在模样,心底没理由的痛了起来,一句话脱口而出:“禅儿姐,我认你为干姐姐,封你为公主如何?”
    貂禅苦涩的笑道:“这个公主还是留给蔡姑娘吧,即便你封我为公主他也不会娶我,到不如成全他跟蔡姑娘。(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ωω。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
    刘辩吃惊的说道:“你知道了?”就在刘辩当上皇帝的时候,孙灿根据刘华给他想出的办法,写了一封秘信给刘辩。由于,刘辩知道貂禅喜欢孙灿,怕她伤心,就一直没有决定,并且偷偷的藏了起来。却没有想到,还是被貂禅发现了。
    貂禅叹道:“你的一切都是我来整理的,那么重要的信笺,你就随手向书札里一塞,我能不发现吗?”
    “那么你同意了?”刘辩问道。
    貂禅面色一阵凄苦,想了一想,最后点了点头,但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刘辩道:“蔡邕的女儿,我曾经见过了。确实出色和孙大哥也很般配,不过,在我的眼里只有禅儿姐最适合孙大哥。”
    第二日,刘辩毫无理由的将蔡邕的女儿蔡琰为义姐,并命为安乐公主并在南阳郡安乐县建造了一座公主府。
    何进见刘辩的举动对自己没有任何不利,也就同意了刘辩的要求。
    平静和谐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七月。
    这天,何进向他妹妹何太后提出解除宦官统领禁卫军的职权。
    当夜,刘辩就找到了何太后,说道:“母后,宦官统领禁卫军的职权不能解除。如今,大舅的权力已经无人可以管辖,若在解除宦官统领禁卫军的职权。那么,外臣权势太强,会严重威胁内宫。我这个皇帝连一个手下都指挥不了,那我当他干吗?”
    孩子,哥哥这两个选择,相信大多母亲都会选择孩子。何太后也是一样,刘辩是她的骨肉,她绝对不允许自己孩儿的权力被架空,在加上赵忠、郭胜的示好,说:“宫内禁卫军是属于皇帝和太后的,旨在保护内廷不受权臣欺凌。”
    何太后相信了赵忠、郭胜的话,也明白了刘辩的顾虑,便向何进说明:“宦官统领禁卫军是大汉章帝流传下来的传统,祖先遗命,不可以随便废除。”
    何进也没有继续坚持。
    渐渐的在刘辩的刻意宠信下,赵忠越来越得势。皇甫嵩、朱隽等老将也站在了刘辩这一方。
    八月初,袁绍大略的评估双方力量,立刻发觉情势在恶化,赵忠的实力已经不在何进之下。
    立刻就出了一个荒妙的注意,那就是建议何进召集驻在外各州郡的军团,引兵进入洛阳,以强制性的手段解除宦官的兵权,以绝后患。
    何进立刻同意了袁绍的主意,虽然有曹操和陈琳的反对。
    但是何进却认为他们一个有私心,一个是儒生之见不加以理会。
    曹操无奈的说道:“既然如此,大将军可速速召宛城太守孙灿、并州刺史丁原前来襄助。”
    何进却道:“凉州刺史的董卓兵力最厚,他最为合适。”
    侍御史郑泰却担心地说道:“董卓豺狼本性,引军入皇城,必食人也!”
    何进却不屑的说道:“我们拥有皇权,又有军队,董卓哪敢怎么样?你们这些读书人,事事总是多疑,不足以成大事。”
    曹操也反对,“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皇城,必生祸患。”
    就在何进有些犹豫的时候,袁绍的开口锁定了何进的想法:“现在形势比较严峻,必须要有大军才能成事。”
    何进同意了袁绍的意见,同时也确定了招董卓入洛阳的想法。
    第三部 董卓乱国 第十一章 功败垂成
     更新时间:2009…10…23 23:16:00 本章字数:4453
    何进这一决定,立刻寒了麾下许多将士的心。
    第二天,郑泰便挂印弃官而去。
    郑泰走后,尚书卢植也心灰意冷。因为他和董卓在战黄巾时有过宿怨,现在何进不听众劝,决定重用董卓,董卓必将报怨于他。为了自保,这位老将也难过的归隐田园。
    尽管朝中的两位重臣相继离去,但何进并不以为然,他依旧执著于按计划行事。并且,还加快了行动的步伐。
    只是,当他准备给孙灿修书的时候,心里就犯疑乎了。他想:“孙哲那个匹夫是我给逼走了,孙灿那个混蛋也是我将他赶出洛阳的。我与孙家积怨已深,此次行动我为什么要叫他参与?难不成让他来抢功劳吗?”
    随即又想:“何况他跟我那外甥的关系那么好。为了他,外甥曾经一年多都不理睬我这个亲舅舅。他来了,一定会得到了外甥的宠信。那时,我就不是自讨苦吃了吗?……不行,绝对不能让孙灿来洛阳。不但要阻止他,还要断绝一切信息,阻止孙灿的前来。”
    想到这里,他立刻命令心腹,假传圣旨在宜阳、庐氏一线,设下士兵,封锁南下的路线。并下达了死命令,如果有不听硬闯者,可以格杀勿论。
    何进的整个行动,自然瞒不过皇宫里的赵忠、段圭,因为他们早就在何进的府中安插了心腹。余下的十常侍无不为何进的动作感到震惊。
    赵忠道:“如果我们不想出一个万全之策,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封胥附和道:“既然已经无路可走,我们也就只有背水一战。”
    其余宦官,无不气愤至极,纷纷表示赞同。
    最后,赵忠想出了一个非常危险,却又非常直接的办法,那就是刺杀何进,挟持何太后和少帝刘辩。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十分缜密细微的计划也是一个大胆直接的计策,不愧为终日动用脑筋的宦官所为。何进自大在计谋上确实低估了宦官,他只追求大的计划策略,却忽略了关键的“小”的谋算。
    同时,这也注定了何进的失败。
    少帝寝宫。
    “你是说赵忠打算刺杀何进,并胁持朕,以朕为人质逃出洛阳?”刘辩似笑非笑的看着一个在他眼前瑟瑟发抖的小宦官。
    小宦官道:“是的,这是我亲耳所听。”如果赵忠在这里的话,那么他一定吓得面无人色,这个小宦官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信任的一个亲信,他的事情这个亲信几乎全部知道。
    “这次干的不错,你下去吧,这个给你的。”刘辩说着,将一个毫无任何杂质的玉佩丢给了他,“下次若有重要的事情,记得快些回报。”
    钱财是抓住人心的一大妙法,对于贪婪之人,只要给他适当的钱财,锦绣的前程,让他觉得自己钱途无量,那么他就会全心全意的为你办事。
    刘辩在乎的是大汉江山,而非一些财宝钱物,因此这个小宦官被他死死的控制在手心里,同时赵忠的一举一动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小宦官走后,刘辩伸了下懒腰,对身旁的貂禅说道:“禅儿姐,事情比想象的还要顺利,赵忠他们的破釜沉舟,帮了我们的大忙,只要何进一死,他麾下的士兵也一定会杀入皇宫,到时候即便我不从中挑唆,他们也会大战起来。而且会战的更为厉害。只要孙大哥他们一来,就可以轻易的将何进和赵忠两党一网打尽,并且还有足够的实力对付董卓。
    只是大哥至今未到,实在可疑。我的人手明明看见何进派出三骑,分别向宛城、河内以及河东赶去,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吧?”
    貂禅急道:“也许是什么事情耽搁了吧,难道你还不相信你孙大哥的为人?”
    刘辩点点头道:“这到也是。我的计策几近完美,不会有什么差错。”他的语气中有一种过于自信的味道。
    貂禅娇声笑道:“看来陛下已经将一切都掌握在心理了。”
    刘辩不可否认的笑了一笑,确实眼下的局势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何进的一举一动以及赵忠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内。
    其中也只是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失误而已。但刘辩不知,这小小的失误,让他功亏一篑。
    经过了十六天的准备。
    赵忠终于八月二十日这天,准备施行自己筹划以久的计划。他先赶到何太后的寝宫,向何太后诉苦:“太后救命,如今大将军假借皇帝诏令,引洛阳周边的军队进入洛阳,明摆着是要来攻打内宫杀我们的,希望太后念在赵忠长久侍奉太后之辛劳,垂怜相救。”
    何进的所作所为何太后也知道一些,但是此刻何进势力雄厚,她自己也无法干涉,叹道:“大将军与你们之间,多有隔阂,虽然不能说仇深似海,但也是势如水火,不能相容。”
    赵忠哀求道:“太后,忠和大将军并无很大恩怨,当年我们也曾一起合力对付过蹇硕。至于现在势如水火完全是因为大将军麾下的袁绍、曹操等居心叵测之徒,恶意中伤而已。”
    何太后听赵忠如此说来,立刻想到了当年赵忠、封胥在宫内保护他们的事情,不由心生一丝感激之情,也就出注意道:“既然你们有和好之意,不如你们亲自到大将军府请罪,并说明你们的心意更好。”
    赵忠道:“臣下确实有这个想法,但袁绍、曹操等人正急着捕杀我们。我们出去,不等于自投罗网吗?希望太后可以请将军入宫商谈。若大将军同意,则相安无事,若大将军不同意,臣下只有自刎于殿前,以免互动干戈,危及宫内安宁。”
    这一番“忠臣”的“赤诚之语”不能不令何太后感动,当下也就同意了赵忠的要求。
    何进接到圣旨后,立刻准备启程入皇宫。
    麾下众人皆觉得可疑。
    陈琳说:“太后此诏可疑,去必有祸端。”
    袁绍也担心道:“宫内形势不明还是等援军到来为好。”
    曹操也道:“宛城于洛阳相隔不远,依照时间计算孙太守理应在前日就可抵达,如今未到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不如等他到来,他身旁有一猛将为张飞,可在万军从中取敌首级,有他相护大将军定可无恙。”
    一听到孙灿,何进的脸色立刻就不好了,怒道:“孙灿小儿算什么?本将军压根就没有让他来。如今我们已掌握绝对优势,宦官求饶还来不及呢,哪敢对我怎样?”
    说着,就不理会众人,坚持前往皇宫。
    曹操暗叹:“乱天下者,必是何进也。”
    却说何进带上五、六个随从进入皇宫,在会议厅等待太后。可是,太后没有等来,等来的确是赵忠和段圭。只见他俩带领大群杀气藤藤的禁卫涌上大厅。何进正要喝问,禁卫嚷嚷着已将他团团围困。
    何进知道中计,立刻和几位贴身护卫反抗突围。可是赵忠和段圭带来了三百禁卫,何进只是个屠夫,让他杀杀猪还行,但是让他杀人,那就不行了。
    只是凭借着一点蛮力杀了七人后,就被一个禁卫砍下了脑袋。
    赵忠、段圭杀了何进后,立刻假传圣旨,宣布让亲信接管洛阳城中的一切兵权和要职,并将何进的人头丢出殿外,大声说道:“何进意图谋反,现已伏诛,其余人马凡属被胁从者,尽皆赦免!”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袁绍、曹操等人在草草商议后,就杀入了皇宫。
    宫里的禁卫军依仗皇宫门墙的坚固,即便袁绍、曹操有人数的优势,但在一时也占不到便宜。
    双方僵持在皇宫门外,直到黄昏时刻,仍就毫无进展。
    赵忠等人打算实行第二步计划,胁持皇上。却悲哀的发现少帝刘辩并不在宫内,陈留王刘协也失去了踪迹,只是捉到了何太后。
    正当他们焦虑不及的时候,传来了宫门被破的消息。原来,在这关键的时候,并州刺史丁原赶到了。丁原有一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五原人,天生神勇,鬼神难当。丁原麾下又有一将姓张名辽,字文远,并州雁门马邑人,原姓聂,为了躲避仇人乡改姓张,其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是世上少有的大将之才。
    其二人一个冲在阵前,一个在阵后指挥,不到片刻就攻破了皇宫的防线,杀入了内宫。几乎在同一时间,董卓也杀入了洛阳。
    原来,董卓有一女婿叫李儒为人阴毒,却智慧过人,自从何进发给他秘函后,就看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并让董卓将大军开往洛阳。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一日行数里,以蜗牛般的速度向洛阳逼近。不久,当他得到何进的来信后,就立刻领着西凉铁骑,长驱而入,直奔洛阳而来,他的速度竟然只比丁原慢上一分。
    丁原、董卓的到来,让赵忠、段圭等人心若死灰。
    一个时辰后,丁原、董卓、袁绍、曹操就完全控制了整个皇宫。宫内的宦官几乎屠杀待尽,余下的十常侍的所有官员全部都诛杀。
    何太后也被曹操所救。
    此刻,在潜心殿里的一处深井下。
    四个人正呆呆看着井口。他们分别是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帝妃唐姬、以及侍女貂禅。
    刘协耳中听着宫外的惨叫,有些害怕的说道:“皇兄,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啊。”
    刘辩轻轻一笑,道:“不急,只要他们分出胜负以后,自然会来寻我们。”
    “可是这里好黑,我有些害怕。”刘协根本就看不见刘辩的面貌,只能凭着声音,看见刘辩的影子。
    刘辩正色道:“协儿,记着整个大汉的血脉只有你我二人,虽然你还小,但是必须承担起光复汉室的重任。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父皇的在天之灵,对得起刘氏一脉的列祖列宗。如今朝野混乱,忠奸难以分辨。身为刘氏子孙,你也有义务帮助我重振朝纲。也许,你现在还不明白,但是等你长大后,你就会清楚自己的身上的重担有多么的沉重。黑何惧?死又何惧?只要大汉能兴,一死又有何妨。”
    刘协虽不明白,但是也觉得身上热血沸腾,严肃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唐姬这时说道:“不知母后怎么样了?”
    刘辩双眼一红,内疚的低下了头。何太后是何进、赵忠交战的起点,因此她绝对不能消失。刘辩读过大汉列代名君流下的帝王之术。其中帝王之道中的第一条,就是要权衡利弊,在关键的时候,可以牺牲任何人或者物件。
    虽然,他心中不忍将母亲弃之不顾,但他还是这么做了。现在唐姬一问起来,顿时就让他心生愧疚。
    貂禅劝道:“皇妃勿忧,无论是赵忠还是其他人都不会伤害到太后,太后定能无恙。”
    唐姬满不情愿的“噢”了一句,也就不说话了。她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吃醋,什么是嫉妒,但是貂禅的出现让她有一种很深的敌意。
    这时,貂禅也轻轻的叹了口气,低语道:“不知道他来了没有,外面怎么乱,别受伤了才好。”
    刘辩道:“大哥他一定会来的,也一定会找到这里。这里本来无井,这井是我特意让侍卫挖的,为得就是在躲猫猫时,赢过大哥,却没想到今日会成避难之所。”
    刘辩话音一落,忽听井外传来了呼喊之声“陛下、陛下……”
    刘辩认得这是皇甫嵩的声音,心中大喜,知道皇甫嵩是个真正的忠臣,立刻攀着凿出的岩洞,钻了出去。
    皇甫嵩见了刘辩立刻叩拜。
    刘辩手一挥,道:“如今情况如何?”
    皇甫嵩将诛灭十常侍的战绩和丁原、董卓的来援说了一遍。
    刘辩脸一变,惊道:“宛城太守孙灿没来吗?”他的眼中充满了不信,还有阵阵的怒火,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没来?
    后方的曹操见有些不对,抢先道:“何进不但没有去宛城请太守孙灿,还刻意将洛阳至宛城的道路封锁了。别说赶来支援,就连我们这的消息也收不到。”
    刘辩脸色惨白,悲道:“何进误我也。”
    第三部 董卓乱国 第十二章 在见貂禅 少帝遗书
     更新时间:2009…10…23 23:16:01 本章字数:3438
    其实,总得来说,刘辩的计策相当的出色。如果不是何进因为某种原因而封锁了一切消息,让孙灿毫不知情的话,历史很可能会因此而改变。
    孙灿的军队是不多,只有两万,但是刘辩是站在孙灿这方的,凭借着这点,足以对付何进和赵忠。
    只要何进、赵忠一灭,司州的兵权就落入了刘辩之手。然后,孙灿和丁原齐心灭掉董卓并非不可能。
    就算吕布再次叛变也不惧他。
    高顺那就连在历史上刘、关、张都闻之也要望风而逃的“陷阵营”足以对付吕布,更何况还有张飞、徐晃两员大将。
    可是,被何进怎么一搞,刘辩的计策全盘失效。
    一旁的貂禅也是一脸的震惊,她知道此刻宫中董卓的势力最大,又知董卓是个异常好色的色鬼,当下就在地上抹了抹尘土,并将发丝打乱,顷刻间,一个绝美无双的可人儿,立刻变成了一个满脸尘垢,蓬头散发的丑丫头。
    不一会儿,一个体格雄伟,一脸横肉的人,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
    刘辩见来人一副傲慢态度,心知是就是董卓,不由心生不悦,心想:“无论如何,帝王之威不可失,帝王的风范不可弃。”当即喝道:“来者何人,见到朕还不跪下。”
    董卓大感意外,本想给刘辩一个下马威,却不想被对方来了个当头棒喝,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董卓身后的一位长相极为猥亵的儒生,从后面扯了扯董卓的衣襟。
    董卓醒悟顿时大惊,立刻跪拜认错。
    刘辩这才缓言相慰道:“诸位不愧是我大汉的良臣,诛灭奸党,实堪赞誉。现朝廷已归于安稳,诸位不必顾虑,一切按部就班,依照往常行事即可。”
    刘辩几句话就将功劳分割,并婉言告戒董卓,让他离去。
    董卓甚是奇怪,心想:“此子小小年纪,为何顾虑如此周到,难不成他真是当皇帝的材料。不成,好不容易进宫,绝对不能就此离去。”突然,他看见了一旁的刘协,于是,便产生了废刘辩以立陈留王的企图。
    第二日,刘辩临朝,经一番动乱之后,在群臣建议下,改年号为昭宁。犹如新皇登基一般,再次大赦天下。
    同时,刘辩也颁布了各种赏赐,皇甫嵩为大将军,丁原任骠骑将军、董卓为征西将军兼凉州刺史,意图将董卓调离洛阳。
    可是,董卓阴奉阳违,并没有把任命当为一回事。还自恃护驾有功,每日带铁甲军入城,横行街市示威,弄得人心惶惶。
    丁原是个标准的军中汉子,他的脾气暴躁、正直、热情,却缺乏应变能力。不过他却有着一颗对朝廷的致死不虞的忠心。
    他见董卓违抗圣御,立刻就公开反对董卓,并以军力威压。
    董卓也没有将丁原和刘辩看在眼里,即刻和丁原战了起来。
    两军交锋,董卓大军被吕布一阵冲杀,杀得是片甲不留,董卓自己也差点死在吕布的方天化戟之下。
    可是,就在丁原准备趁胜追击的时候,义子吕布突然反叛,暗杀了丁原,接收了丁原的曲部投奔了董卓。
    这下,董卓更加嚣张了起来,处处和皇甫嵩对抗。
    皇甫嵩以朝廷利益为重,他见董卓处处针对他,为了避免和董卓发生冲突,为了不让刚稳定下来的朝廷在受到动乱,他果断辞去军职,告老还乡。
    自此,军中已无人可以与董卓作对。
    而刘辩也老实了下来,对董卓百依百顺,对他的恶行也视而不见。不过,暗中却偷偷的联络重臣,准备对董卓施行致命一击。
    九月,少帝刘辩在皇宫遇刺,身受重伤,意欲托弟于董卓。
    董卓大喜,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