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万一千人的部队,伤亡接近六千,这对于胶州营系统来说,是让人不能接受的数字,看眼前的场面虽然是胜了,可这伤亡却是从建军至此最大的伤亡。
    同袍兄弟死伤如此之惨,除却损失惨重的那些营,中心的各营也是从军将到官兵眼睛都红了,赵能的命令下达,那自然是坚决执行。
    那些替鞑子为虎作伥的朝鲜火铳兵,那些还心存侥幸的汉八旗士卒和三顺王士卒,在他们的印象中,大明的军将受到损失之后,肯定要想着从他们这种优质的战俘中去补充人手,因为兵力就是实力,轻忽不得,自家的本钱,轻忽不得,士兵们战死那就死了,不值得一文钱,也不会在乎。
    谁想到这伙明军根本不是寻常的路数,他们把战友的性命看的极重,胶州营的士兵不是简单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知道复仇……
    屠杀结束的很快,满心复仇的士兵和全无士气的俘虏,训练有素的胶州营士兵和畏缩的朝鲜兵还有女真化的汉八旗,这个对比很容易猜到结果如何,过程更是无比的迅速。
    拿着长枪排头一般的戳过去,管保没有活人,不管是朝鲜火铳兵还是汉八旗都是吓傻了,他们甚至在濒死的时候都没有反抗,什么时候关内素来柔弱的汉人居然也这般的强悍凶残。
    不是素来都在那里柔和的讲什么大道理,讲什么仁义吗?
    华夏几千年来,汉人依靠着武力征服了如今东亚大陆适合生存的所有地方,素来以威权压服四夷。但到了明末。礼制崩坏,天灾人祸。国家一蹶不振,这才让一些无德无能的东林文士上台,党争凶悍无比,对四周蛮族却在谈什么怀仁义感服。
    结果西南奢安大乱,几省震动。东北鞑虏屡次兴兵入寇,蹂躏大明地方,这都是所谓地仁义感服。
    反正这些蛮夷心中也是明白,你大明是要讲仁义地,是要讲怀柔手段的,反正鞑子这边算盘打地精明,能抢能杀那就是赚到了便宜,如果打不过。大明还要和你讲仁义礼节,反正是不用怕的。
    朝鲜的火器士兵被满清鞑子抽调颇多,也有被明军俘虏的。但却没有什么惩处,认为是藩国地方,本是忠于大明的,被鞑子驱使也是迫于无奈,结果主事地大明文官又都是客客气气的送了回去。
    本来朝鲜国内对大明的畏惧根深蒂固,尽管满清对大明打了几场大胜,可朝鲜还是经常恐惧自己的行为会遭到报复,结果如此这般的事情几次,朝鲜人开始心安理得的给鞑子效命了,原本征发兵源不情不愿。现在也是主动的送上门去了。
    所以。女真马队和蒙古骑兵都不敢留下投降,可这朝鲜火铳兵和汉八旗的步卒却留下来。一是跑不动,二是觉得自己不是被对方地军将招募,就是会被放归。
    投降也不算什么,等着满洲的大军打过来的时候,再返身投诚就是,当年沈阳失陷,就是那些被袁应泰收容地反正俘虏,跟着蒙古内应一起发难,杀死守军弄开的城门,导致这关外的大城落于满人之手。
    但今日他们遇到的这支明军不同,胶州营是对大明立国三百年文贵武贱传统的一种反动,也是对华夏汉文明从原来的尚武变成文弱的一种积极的改变,仁义讲的太久,用的太久,也该动手杀了。
    杀了之后,让这些鞑子和汉奸见血之后,他们才能印象深刻,才能警示天下四夷那些心怀叵测之辈,才能让他们记住好多年。
    遍地地尸体和弥漫地血腥气,登州军也不准备理会,他们也没有时间来收拾这些手尾,想必附近的平民在战斗结束之后,肯定会来打扫战场。太阳已经是落山了,登州军们这时候才感觉到苦战一天地那种疲惫,可是他们的营地距离战场还有三里左右的距离,目前只有回到那边是安全的。
    去往营地报信的骑兵带着民夫和丁壮们一起回到的战场,民夫们借着黄昏前的余晖把登州军士兵的尸体搬运上了大车,战场上生死无常,胶州营对士兵有个承诺,如果你战死,或许不会把你的尸体给家人,但是肯定会把你的骨灰带回去。
    对于死后也要归乡的国人来说,这已经是个了不得承诺了,现在的气氛压根看不出来什么大胜之后,苦战之后的疲惫,对战友逝去的悲伤,还有刚才屠杀之后的沉重,让每个人都是不愿意出声说话。
    那二十门大炮对于胶州营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太过沉重和笨拙,而且他的点火气孔和炮身是在一起的,有随军的工匠把烧红的铁条钉进了这个气孔之中,然后浇上冷水,这门火炮无法点燃引信,基本上算是报废了。
    其余的火炮自然也都是照此处理,二十门火炮威力无比,可让它失去战斗力就是这么简单,这种小细节在胶州营的火炮上则有些不同,胶州营兵器制造局铸造的火炮的点火炮眼都是可以活动下来的,重新换上新的。
    鞑虏的火炮那些装填用的木棍,洗刷炮膛的毛刷,还有所有火炮能用的工具,都是被彻底的破坏干净,或者是毁坏或者是焚烧。
    本来登州军在收拾完战场上的登州军尸体后,就开始准备撤退,坚持让他们去做这一切的是实验营的欧曼。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胶州营登州军可以确定一件事,就是鞑子大军再也不能使用这些门火炮了。
    虽然是胜利,但哪有一点胜利的气氛,士兵们拖着疲惫的步伐,身边伴随着的是拉着尸体的大车和战战兢兢的民夫。
    坐在马上地赵能神色木然。骑马走在队伍地前列。间或停下来,看看行进中的队列。士兵们走过赵能身边地时候,总是会用崇敬的目光来看着这位勇悍无比主将,方才他率领火铳队列前进的那种勇猛震撼了登州军的士兵。
    不过赵能却不这样想,他知道自己的指挥有巨大地缺陷,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可能登州军不会承受这么巨大的损失,登州军参将赵能在自责,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来说,在这一战之中,他的确成长了,尽管代价大了些。
    慢慢走了一个时辰,回到营地中的登州军在路上也要防备着鞑虏的马队从侧翼进攻。但这一路上都没有什么事情,想必苦战一天的鞑子军队,也是都是疲惫异常。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经历出战了。
    民夫们在战场后面搭建地这个营地,是登州军在败退时候的要塞,尽管是严寒的冬天,可胶州营地士兵们还是督促着民夫丁壮们在营寨周围挖掘了壕沟,用碎石、泥土、木桩修建了寨墙。
    在胶州营的操典之中,如果不是在山东内线作战,每日行军三十里,之后的时间就要在严加戒备之中修筑营寨,这个营寨可以保证胶州营的部队以少量的士兵抵抗住多数敌人的围攻,并且等到援军的到来。
    这是完全按照《纪效新书》中戚继光所提到的所操作。虽然稍显繁琐和缓慢。却是实实在在的万全之策,当然。以胶州营的攻击力和强悍来说,可能在很多地战场上都未必能用得上这么防备。
    但兵事凶险,总归还是有备无患地好些,在正常发展没有李孟的历史上,在晚清有一支部队就是采用这个战术,就是曾国藩地湘军。
    进入营寨之后,总算是一切都变得安定了些,官兵们都是不用担心鞑子兵马趁机来袭击,军将们按照规矩布置好哨兵和防御,总算是大部分人可以休息一下,原本督促民夫干活的营自然就是担任了警戒的任务。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派出去的哨探骑兵开始回转,侦测来的消息并不让人轻松,鞑子在战场二十里的地方收拢兵马,在南皮县境内扎营,鞑虏的满蒙骑兵还有部分汉八旗的骑兵在这北直隶地方,并不像是大明军兵或许可以散布在民间,他们无处可去,只能是回收拢兵马的所在。
    而且又都是骑马,机动能力相当的不错,估计鞑子的大军不会因为溃散损失掉太多的人马,差不多都能收拢回营。
    再说,在那二十里的地方差不多就是鞑子设置的一个临时的兵站,也可以当做营地来使用的地方的,就地扎营,一切倒也是方便。按照侦测骑兵的观察,鞑子大军仅仅是在营地周围加强了放哨和戒备,也没什么其他的动静。
    听到这个消息的赵能却很是发愁,自己这支损失很大的疲兵,如果明日继续要开战的话,鞑虏的部队虽然也有损失,可两相比较,双方实力的差距竟然有所拉大,看对方军将的老练的程度,今日行险才把对方逼走的手段明日未必有用了,那明天要怎么办,难道固守这个营地吗?
    “大将军,两黄旗的老少爷们那是皇帝的亲军,可不能丢在这明国地方,你们正蓝旗的要是脑子昏掉想要继续留在这里死打,我们可不陪着,谭泰我自己带着两黄旗的爷们回关外。”
    正黄旗都统谭泰肩膀上绑着绷带,在帅帐中横眉怒目的和阿巴泰嚷道,嘴里叫的是大将军,可没有一丝的尊敬之意,坐在上首的阿巴泰在那里很是沉默,边上的岳乐却已经是发火了,大声的斥责道:
    “大将军是皇帝钦命的,赐有尚方宝剑,谭泰这没有上下体统,眼中还有皇帝陛下,还有大将军吗?”
    谭泰脸上挂着一丝冷笑,两黄旗甲兵和旗丁不少都是站在他身后,阿巴泰的亲兵也都是把手按在刀柄们。
    “够了,都给我安静一点!!”
    忍无可忍的阿巴泰重重的拍了下桌子。
    就在此时,距离鞑虏扎营处东边两里有个南北走向的斜坡,很长的斜坡,正在扎营处争吵的清军没有人注意到斜坡上有两名骑士,尽管有一匹马上的骑士还举着火把,就算是明军的探子,只要大军不来攻打,也没有人理睬这游弋的哨探了,马上两名骑士的对谈他们自然也是听不到。
    “大帅,好不容易才赶上,咱们……”
    “这么辛苦才赶回来堵住,自然一个也不能放走了。”
    两名骑士在黑夜中放声大笑,在他们身后,斜坡的东面,数万大军肃然静立,悄然无声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将军到
     更新时间:2009…7…8 0:48:46 本章字数:7166
    在鞑虏的军营之中,现在两黄旗的旗丁和镶蓝旗的旗丁已经是剑拔弩张,彼此横眉怒目,边上的两红旗、两白旗、正蓝旗的人都是在那里乐得看热闹。
    两黄旗和正蓝旗都是皇帝直辖的旗,一向是自觉得比其他旗的地位要高不少,和剩下的几个旗彼此看不顺眼的时候很多,这次被打退,人人垂头丧气,一些平时被掩盖住的矛盾也是爆发出来。
    本来在外人眼中,满八旗还都是和和气气,彼此团结一心的模样,谁想到今日却闹出这么一出戏来,着实是让蒙古的贵人们大开眼界。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坐在上首,方才他重重的拍着桌案,可下面的人根本没有被震慑住,一直是远远张望的两黄旗旗丁反倒是靠上前来,为都统谭泰打气壮胆,阿巴泰和岳乐一直是在外征战。
    他们两个虽然始终没有领正蓝旗,可手中的亲兵家将也是不少,看见自家主子和人争吵,自然要上前助阵。
    双方就在大军主将那边对峙,阿巴泰本就是为败战的事情忧心如焚,可帅帐之中却闹出这样的景象,怎么不让他火大。
    他也是带兵多年的老将,怎么不知道自己怒喝发作都喝止不了,反倒是让局面更加的难堪,自己这个大将军的威信已经是被下面的人质疑了,再看科尔沁贝勒图里琛,已经不和多少天前一样凑在他身边。而是在自己带来的侍卫环绕下,远远的躲开这边,倒还真的会察言观色。
    “谭泰,你不要闹得太过,跟着皇帝打了这么多年,想必你也是知道军法的,就你今天的作为,不管怎么说。等你回到关外后,本将禀明皇上,都可以给你定一个大罪,咱们大兵此时还没有败呢。你就在这里如此的闹腾,到底是什么居心,你口口声声拿着皇上说话,你是替皇帝着想还是抹黑。”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说的声色俱厉,句句都是诛心之极,一直是在那里死硬的正黄旗都统谭泰却被说得气势降下去不少,皇太极地确是袒护两黄旗,但也是个讲规矩的人物。这样的质疑主帅,扰乱军心的举动,少不得要拿人开刀,皇太极亲兄弟都可以圈禁致死地,别说是下面的都统了。
    而且阿巴泰在这一天的指挥上都没有什么错处。只不过是对面的明军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这才导致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岳乐的脾气属于相对内敛的,既然谭泰这边退了,他那边也不会顺势的逼迫上去,军帐中一时间安静了下来,奉命大将军阿巴泰稍微沉吟了下。开口肃声地说道:
    “佐领以下地都是出帐。其余地人留下。“
    这命令下达。各自身份不够地角色都是躬身退下。方才谭泰被人说地多少有些没脸面。此时没话找话地说道:
    “大将军。下面人心惶惶啊。到底是战还是走。大将军要拿个主意出来。要不然孤身在这大明地方。怕是要出问题!”
    “当然是要战。明天咱们要去再攻!”
    谭泰问地话实际上是废话。因为阿巴泰已经是定下了这个章程。他却还要再问。不过那明日继续攻击明军地决策实在是太让人惊世骇俗了。明明今天吃了这么大地亏。大炮丢失。士兵们损失惨重。军心士气都是极为地低迷。怎么还要去攻打。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也不去理会谭泰地这等失礼。斩钉截铁地又是重复了一句。听到这个。谭泰却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开口大声说道:
    “大将军,咱们八旗的儿郎可经不起这么消耗,今天死了多少,我两黄旗今天死了四百丁啊,岳乐今天不是你在点检死伤吗?有多少人?莫非大将军不知道这个数目!”
    都统谭泰平日里也是个矜持的人物,此时却近乎是撒泼耍赖了,就在这里像是个泼皮一般的耍赖,谭泰是自己觉得心寒,因为他在这军营之中并不是统帅的位置,处处都要被上面的人牵制,他总是感觉众人要齐心对付两黄旗。
    两黄旗过于强势,八旗的其余部分都是看不顺眼,两黄旗的勋贵们虽然是嚣张,可心中也是警惕异常,生怕被别人联手坑了。
    今天蒙古和汉军死伤惨重,但满八旗真正受损的反倒是他两黄旗地马队,让他怎么能甘心,无论如何也不能吃了这亏,咬牙切齿的要争个高低。
    “汉八旗和三顺王那边一共死伤七千,蒙八旗和蒙古散骑死伤五千,八旗死伤八百,现在咱们还有两万五千多兵马!”
    岳乐没有回答,阿巴泰却在上首冷冷的说出了答案,满八旗一直是作为决战力量和总预备队来运用的,结果就是汉军和蒙古骑兵在前面猛冲猛打,死伤惨重,但满八旗真正的损失还就是在冲阵的时候硬碰长矛,还有被最后的火铳风暴打击才出现的。
    看着谭泰还要再争辩,阿巴泰挥挥手,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前面皇帝和亲王们领着大军进关,都是大胜,带着无数的金银财宝人口回到了清国,可这次老夫领着,各位跟着,却打地如此草包,回去之后有什么下场,各位可知道?那镶白旗地胡里海在盛京什么遭遇,莫非各位真不知道?“
    这话说完,谭泰打了个寒战,这次大败回去,怕是好不容易拼命挣来的军功富贵全要烟消云散了,到时候难道也跟这贝子胡里海一般,被自家地主子安排到前锋营冲阵的那边效力,搞不好私下里还要叮嘱“某某人勇悍忠心,冲锋陷阵的时候尽可以放在前列“,要是这样,生不如死啊。
    在军帐中的这些佐领、都统还有蒙古的贵人们都是心中战栗,逃命的时候什么也顾不得了,可现下却想起来,早晚还要率领兵马回关外的,到时候这身家富贵。前程荣辱到底怎么办,军法的严酷现在大家都是想起来了。
    “明军死伤更重,老夫今日也是慌张了些,现下想想。他那火铳搞不好已经是打不出弹药来了,若是率兵回去冲杀,胜负还未可知、咱们死了一万二,明军死了六千有余,现在咱们是两万五千劲卒,他们则是一万余人,咱们八旗兵马的优势非但没有小,反倒是变大了。”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坐在那里侃侃而谈。分析彼此地优劣。
    “若说是疲惫,咱们都是疲惫,明军是步卒居多,咱们骑马,说到底还是咱们体力充足一些。本将问诸位,眼下这个局面,若是回关外,或许还能保存住各位手中的兵马,可回去之后,各位还能继续在这个位置上统领吗?但拼掉了眼前这支兵马。咱们就算是带着几十个人,几个人回去,那都是大功一件,在皇帝面前也是光彩。“
    就连闹得最凶的谭泰此时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阿巴泰趁热打铁地说道:
    “咱们和明国打了这么多年,可曾见过今日白天这样的部队,太过反常,依我看,对方也是靠着一股血气。今日间看着咱们大军先退,没准已经是觉得自家大胜,趾高气扬松懈下来,明日咱们趁早拔营,借着马力过去攻打,定然是出其不意,他们那股气已经泄了,咱们必然大胜!“
    这番话根本没什么确定的理由,反倒是鼓动和蛊惑,可帐中的众人却愿意听这个。每个人脸上都有些笑意。※※阿巴泰从容的一挥手,好像是胜券在握一般。开口笑着说道:
    “那伙明军也算是精强,到时候各位抓的俘虏本将一概不取,都给各位补……“
    话刚说了一半,猛听到军帐外面开始喧哗闹腾起来,满蒙大军对这夜晚营中也是要求安静,谁要是喧哗也是重罪,毕竟是在黑夜中出现营啸和一点响动,对他们来说同样有炸营和散掉的危险。
    但鞑虏大军此时的约束还算是做地不错,靠着严酷的军法和渔猎民族的军事训练,夜间的营地一向是安静。
    所以军帐之中人人脸上变色,阿巴泰更是腾地从座位上站起,紧张的开口说道:
    “各位稍安勿躁,岳乐,你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岳乐连忙是一抱拳,带着几名亲随,大步地走出了帐篷,帐内点燃着牛油的蜡烛,本来是昏昏暗暗的,可那岳乐出去没多久,整个帐篷居然是变得有些亮,这不是帐内的光亮,而是帐外的光。
    “难道是着火了?”在军帐内人人都是吃惊,心想这可麻烦,就在这时候,能听见在南边隐约间有巨大的声音响动,声音不是太大,可人人能听出来这是远处过来地声音,但这个声音一定很巨大。
    种种的异象,让整个帐篷里面的人都是坐不住了,人人大惊失色,正要冲出去看看的时候,岳乐却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
    现在帐篷中倒是明亮许多,岳乐的脸色倒也能看得清楚,一向被称为早熟和沉稳的岳乐脸上灰败绝望,浑身上下没什么伤口,可却在那里好像是筛糠一样的颤抖,几次张嘴都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还是阿巴泰有些看不下去,在上首大喝了一声:
    “岳乐,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快说!!”
    “阿玛,明军,咱们的大营东面,全是明军…。。”
    外面地鞑虏大营已经闹成了一团,好像是开锅的粥一样,刚刚休息下来的满蒙士兵们都是被突然出现的响动和光亮所惊醒,纷纷的从营帐中出来观看。
    夜晚的天空都已经是变红了,营外人马喧天,好像是无数人在那里欢呼,在那里高喊“今天这一战能有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侥幸,后队要不是你慨然而出,恐怕还不会有这样的好结果!”
    赵能在军帐中用疲惫的声音和对面的王韬说道,在胶州营系统,营千总这一级地任命只能由李孟在做出,王韬今日虽然立下这样地大功,但也仅仅是个把总的职位,今晚他聚集地拿个大营头就会打散。各自回归本队。
    也有可能是临时补充到损失惨重地营里面,但王韬在新的任命没有下来前,他还是把总,明日他所能指挥的。还是一百人,但以胶州营的赏罚规则来说,王韬今日地表现所应获得的,一定是前途无量。
    参将赵能把他叫来,也是单独的感谢,并且勉励几句,毕竟目前和大帅还没有建立联系,还要委屈这王韬几天。
    不过也有个折衷的安排。欧曼率领的实验营还缺个副手,正好把王韬调过去担任,也算是人尽其才,王韬果然是很出色的人物,尽管知道自己立下大功。也知道自己前途无量,可还是恪守本份,笔挺的站在赵能的对面。
    登州军参将赵能在这一天地苦战之中,身上受了轻伤,不过更多的身心疲惫,也想找个人说几句。王韬被赵能这么一夸奖,开口回答道:
    “那样的局面,咱们山东兵马人人都知道该怎么做,只不过下官先站出来了而已,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大人这话,实在是过奖了。”
    赵能揉了揉胸口被流弹隔着板甲撞伤的部位,笑着说道:
    “不骄不躁,你倒是很沉稳。要不是今天这样地场面还真是现显不出来你这样的人物,好好干吧,咱们胶州营缺的就是你这样有担当、有勇武的、能想明白事情的人。”
    听到这话的王韬又是一个立正,这时候营帐外面却有亲兵通报,说是骑兵地把总有事禀报,王韬听到这个之后,就是行军礼主动告退。
    那骑兵统领大步的走进来,开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