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匠把水力铸币的机器造出来。
    山东现在不用为钱发愁,而应该为怎么花钱,怎么更有效的花钱发愁……
    柳家来了之后,孔三德也有几十万两银子拿了出来,山东和两淮的豪商们依次动员,带着银子奔向济南,江南之处,富豪之家不敢明目张胆,可同样是派家中子弟带着钱财走海路去往山东。
    京师的官员勋贵也是身家富贵的,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也都是反应了过来,纷纷派人拿银子前来,更加可笑的是,在永平府的几名蒙古王公,居然也是安排自己的手下拿着金银赶往山东。
    天下间的银钱,突然间汇集成河,向着山东流去。
    正文 第五百二十九章 买田作进身之阶
     更新时间:2009…11…29 1:03:46 本章字数:3510
    下间有钱的地方也就是几处,山东这边因为私盐、工商的兴盛和局面的稳定算是一处,江南,准确的说是浙江和南直隶的江南地,这边几百年的兴盛富裕累计下来,豪商无数,两淮之地的盐货贸易自然也有一批富豪出现,还有山西因为和草原上的贸易发家致富的晋商。
    这林林总总,都是在这个乱世之中身家没有受到损害,反倒是赚了大钱的阶层,除了这些商人,剩下的有钱人莫过于京师和南京的官员勋贵了,千里做官只为财,两京的高官都是豪富,往往还在家中广置地产,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和皇室有这样那样关系的勋贵之家,更不必说,北直隶除却皇庄之外大部分的地产都是他们的,北直隶、河南甚至是临清州和济宁州这两处许多产业也有他们的影子,南京的那些自然不必说,都是在江南各处大城之中。
    商人们的钱财倒还好说,他们知道趋利避害,只要给他们有利可图的项目,商人们就会自动自觉的拿钱投入进去。
    到现在来说,山东尽管在商人们眼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你不触犯规矩,齐王会让你平平安安的赚钱,会让你在一个尽可能公平的环境下做生意,这和敲诈勒索的明军、敌视商人的顺军和动不动就下手抢掠的鞑虏来说,已经是公平之极。
    但商人们手中的钱财是一部分,他们地钱有地在周转有的在投资,真正有大笔流动金银的就是这些大明的统治阶级,那些有实权的高官和那些皇亲勋贵。
    对于这部分的财富,为了维持一个平稳过渡的局面,李孟并不想来硬地,在没有李孟的历史上,李自成的顺军进入京师之后,制作了七千副大枷,然后搜寻明朝的高官勋贵,开始拷掠。
    很多高官勋贵养尊处优,根本没有想到要受这个苦处,很多人忍受不住吐出家产,很多人则是被活活地枷死。
    经过这件事,顺军大概捞取了近千万的白银还有不少实物,但也和天下地地主士绅彻底的决裂了。
    等到满清鞑虏在一片石击败李自成入关之后,北直隶和河南之地处处烽火,都是针对顺军的骚乱和暴动,组织者自然是和顺军不共戴天的地主士绅,退役的官吏,甚至有无耻之徒喊出了“清帮我报明灭之仇,我自当效忠”的话。
    在关内。对胶州营来说。对明决定性地战役都已经打完。下一步要尽量平稳地过渡。而不是通过破坏性地战争来征服。
    南明小朝廷牢牢占据整个天下最富裕地江南之地。如果真要是开打。胜仗那是不难。可江南恐怕会遭到很严重地破坏。
    天下间最多地人是农民。可真正地统治阶层却是地主。李孟现在要化身为这个阶层地总代表。而不是站到他们地对立面上去。
    但明朝高官勋贵还有些高层地家族。积攒捞取地财富。却不能这么不管不顾。让他们窖藏起来。只用来自己地享受和购买奢侈品。天下间却一丝一毫不能受益。
    怎么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并且花完钱之后没什么怨言。还要和山东结成牢固地共同体。这就是卖地地妙处所在了。
    陕西、河南、北直隶三省无主土地地发卖。好处一是向天下间地士绅地主表明齐王李孟地立场和态度。齐王和闯王不同。他不是代表着那些穷哈哈。他是站在士绅地主豪强地一边。这次就给大家散发战争红利了。
    这好处二是,地价便宜到让人发笑,这一次一下子放出了六千多万亩地(河南一地在万历6年的登记田亩是1顷,这个数字被证明是相对可靠的,一顷等于一百亩,这个时空陕西和北直隶的土地相对少些,河南又有几个府没有遭到太大破坏),又有低于六千亩不得购买的规格,历朝历代都是尽可能的抑制兼并,众人想买些田地都是困难,可这山东却不管不顾的卖,真是让人捡便宜。
    从天下人知道胶州营开始,胶州营在守诺这上面做的一直不错,相信他的,都是跟着发了大财,尽管这么多土地发卖,却也很少有人觉得这是骗局,特别是郑家和方家以及柳家都拿出了巨资出来之后,众人都是闻风而动,唯恐自己动手晚了,便宜就都被别人赚去了。
    河南被卖的这些地,原来的不少地主逃难出去,或者是在山上结寨自保,他们的土地也是被一扫而空,原来那些地主对土地所有权的法理来源是大明官府的地契,而买下这些地,发给新来者地契的当然是齐王的
    ,陕西那边也是如此,而对于北直隶来说,那些用来地都是来自于皇庄。
    凡是买地的,肯定是赚到了便宜,将来还有更大的好处,但他们对土地的所有权却完全来自齐王的合法性和地位,等于是通过卖地,把大江南北关内有实力有资格的富贵人士都给绑到了同一辆战车上,这辆战车的名字叫胶州营,这就是好处之二了。
    当然,如此低价的土地,凡是过来买的人心里面都是有数,大家不是傻子,这买卖要是会赔谁也不会来。
    好处之三是显而易见的,大笔大笔的银子入账,齐王府幕下亲兵的军官士官们,还有秘书监、清查司、财贸司、厘金局等等部门联合作出的军队算,对接下来需要的巨额军费都是头痛不已。优先保障军事这个毫无异议,可其他部门在接下来也是摊子骤然铺开,尽管将来受益也会大幅度的增长,但首先增长的是大幅度的预算和花费。
    各的私盐收入,外洋的贸易,以及漕运上厘金,齐王下面的各司主办以前都觉得手头很宽裕,可突然间就紧张起来了。
    偏偏漕运和私盐这一块,因为南明和齐王的敌意,封锁水路严查,收入一下子就减少了不少,更让各处捉襟见肘。
    这个难题,在土地发卖之后,一切一切都是迎刃而解,看着济南城吵吵嚷嚷的各地商人,看着由胶州营部队看管他们带来的那些金银,钱完全不是问题了,财贸司做了一个大概的测算,这些银两配合上以后的收入,今后五十年内不会出现什么赤字的问题,何况这两年的巨大开销是特例,最多也就是持续五年。
    至于对胶州营其他的好处是,那些新近占领的土地,上面的农民不是在饥荒和灾难中被饿死,就是被官府和流民军对招揽去拼死作战,要不就是散落山中为盗贼,田地抛荒,百里无人,想要恢复,就需要招募、安置、赈济种种麻烦的事情,事务繁多无比,即便是山东在屯田田庄中增收人手,加派到各地的官吏,根本不可能填补做这些工作巨大人力缺口。
    让这些士绅豪强去做这些繁琐的工作,山东的屯田田庄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示范,给他们一个可行的方法。
    现在天下人都是有数,山东这种综合人力的大田庄方式是行之有效,并且获利颇丰的方式,大家买地都是为了赚钱和经营,有这样的好方法自然会去学习,在卖田策之中,也特别注明了这一点。
    买这些地,就要按照山东的指导来经营,对于一个赚钱的法子来说,众人当然不会有什么质疑。
    以上的好处种种是山东想到的,这些法子又把那些人的银子从口袋中掏出来,免得让这些不在齐王控制下的巨大财富成为阻碍和祸害,然后又把大家拴在了同一辆战车上,形成了以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大家族为集合体的统治集团,并且让地方上尽快的整合,成为自己的力量。
    当然,对于税赋之事,则不会像是大明那般,官绅士子免税,那是削弱国家,却得不到什么忠心回报的傻事,换句话说,如今这些大豪们拿出这么多的金银,他们怎么积累这样的财富,还不是国家一分税也没有收到。
    对于这些拿出大笔银子来买地的人来说,他们经营拥有田地佃户的时间比齐王和蛇鞭大部分的人都要长很多,对相应的业务也要熟悉很多,他们何尝不知道这些田地,除却北直隶的皇庄之外,河南和陕西的大块土地需要花费偌大的力气才能变成赚钱的东西,赚大钱是肯定的,不过也不是那种轻松吞下的便宜。
    之所以要买,而且天下蜂拥而来,那是因为大家看明白齐王取得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齐王和胶州营崛起的太快太快,众人除却几个运气好的,大都没有什么交结来往的机会,此次给大家这么一个送钱的机会,并且还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回报,那为什么不买,为什么不上前凑趣。
    关键不是多少钱买到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买到的问题,这被认为是能不能在新朝邮资机一席之地的重要象征,自然,土地多少也就象征着身份的高低。
    各地的人不断带着大笔银子过来,为了谁能买多少争吵不休,到了六月,广东和南洋的买家也来了……
    ……………
    正文 第五百三十章 殖民先行者
     更新时间:2009…11…30 1:27:37 本章字数:3367
    朝建立。,下面的人总要做些表示。那蒙古鞑子是放手明太祖朱元还说什么江南翁足睡不着。总的来说。有钱人总要吐出些钱来。齐王和胶州营这般的趋势。凡是下面的人都在琢磨应该给多少了。
    开始发卖各省无主田的。豪强富人们的考虑很简单。这是一次政治投资。把钱丢进去。新旧鼎革的时候。涉及到自己的也会少一点。相比于直接的动手拿。山东这边还提供了大量的田的。
    好歹还有点东西拿回来。不是一味的掐住脖子要钱。而且这田的怎么看也是有利可图的西。山东已经是做的足够了。
    齐王把这个姿态做出来之后。天下间的的主士绅。豪富商人。即便是心中疑虑。可也明白王并不会像是流民大军一样自己势不两立。齐王这把姿态做出来。对应的。其他人也应该有所表示才是。
    福建郑家。两淮家。还有河北的柳家。这三家和胶州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了解齐王的做事作风和经济政策。知道这次的土的发卖除却政治目的之外。的确是个发大财的好机会。
    所以毫不豫拿着底投了进去。山东本的的商人和两淮一带的商人也属于清楚底细的。所以拿钱也是痛快。
    山西的晋商江南的富商京师的高勋贵还都是迟疑。但他们普遍是认为这是齐王和山东给大家一个站队的机会。把钱拿出来。买些发卖的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等看到郑家方家柳家这几家就是白送一样的投入银子之后。山东两淮一带的商人乎是拥上去。才觉这卖的策并不是简单的从大家口袋里面掏钱。而是给大家一个赚钱发财的会。
    商人是以追逐利润目的看这件事有利可图。|态度自然和刚开始不情愿的时候不同也。江南的豪们也是抱成一团要求山东他们更多的份额。土的有限的。的'|在涨到一定程度之后也不能继续上涨。
    可这么多的银。么多的士绅'层。总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唯一的方法就是拿出更多的田的来发卖。
    目前陕西将军能刚刚率军进入陕西正在征战之中。山西在名义上还在明军的控制之下河南北直隶山东才在完全的控制|。一切在未确定的情况下。里拿的出这么多的土的来发卖。
    郑家方家柳家'为盟友和亲信。山东的孔三德还有山东和两淮大大小小的商人这些人都是自己人。这些方面都要顾到和满足
    可就这些人的购买力就差不多要把拿出来的土的清空了。其余的人怎么办。而且郑家提出。齐国公对家的舰船和造船的力量一直很感兴趣如果田的上能多多益善。这些事情也都好说。
    反正郑芝龙也是想白了。反正将来要做对方的臣子。还不如趁这个时侯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讲讲价钱。
    建立一支强大的海武装力量一是李孟的愿望可建造舰船需要大批的钱财不必说。关键是造船的工匠和合适的水手。这可不是仓间花就能办到的。这些郑家都有。这就是郑家称霸海上的本钱。
    可这时候已经是无的可卖了。江南和山西的商人们绝大部分还没有买到去那里找出发卖。
    田政司和财贸司的下官员都是绞尽脑汁还是齐王李孟解决了这个难题。李孟只是说:
    “天下间的土的早晚都要打下来拿那些确定能卖出去的给他们就是。”这番话让负责卖的的官员恍然大悟。出去的。这范围可就广了。大明各的的藩王所的土的都是当的最好的。而且占的极广。等改朝换代。这些田的自然就要被没收。这就是一块。
    还有各处大明卫所土的。这些军屯在大明倒下之后。自然也会成为无主之的。这两种加来。也是极大的数量。更不要提各的被顺军和大西军占领的区域。被左良玉破坏的区域。这些都是如此。
    李孟的这个提议。让下面的官吏给发扬光大了。征询了李孟的同后。关外的辽镇和现在还属于满清鞑虏的白山黑水一带。还有山西和北直隶口外的那些草场也是在发卖的范围之内。
    在五月下旬的时候。还把朝鲜汉城以南的土的也是当作了可以买卖的土的。这些大明藩国和敌国的土的相比于关内各省的土的。价钱便宜。而且条件也比关内的那些放松许多。比如说
    |几年的待遇。在内你必须要在山东人员的指导下。田庄要缴税。田庄内的户有被抽调当和服官府劳役的义务。而关外塞外和朝鲜的田的上则有这样那样的优惠。
    关外的土的和草原的草场。江南商人们未必感兴趣。可山西的晋商还有北直隶的一些富贵人士却知道其中有利可图。不说土的本身的价值。那牛马牲畜毛。已经和那些游牧民族的贸易。那就是金山银山啊。
    对于郑家来说。关外辽镇和朝鲜几处靠海的港口。港口山东不会发卖。可能在港口周围建立起自己的庄园。货物的储存还有船只的修理甚至是相关的生意都可以安置在哪里。这也是让他们动心。
    山东提出这个概念来。官员们给发散开来。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调动民力。胶州营兵力有限。不能处处兼顾。却可以鼓励的方上的民众去外面殖民拓荒。条件成熟了。官府再派兵介入。这是一举两的的好事。
    下面的官吏发散想。没想到的是这些豪商富人也是拓展了这个想法。广东和福建的海商。以及来自南洋的大户人家。和西方的接触较多。从山东的卖的策后改变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他们提出来能能南洋诸国还有倭国日本的的也和朝鲜那边等同看待。他们宁肯出的价钱高些。但是请胶州营把那边的土的征服之后他们有优先的购买权。
    对这个想。负责的的官吏请示了齐王之后。直接是给否决了。但私下里。却有官员主动和这些胆大包天的商人们接触。并且说。要他们主动做些工作。再过几年提出这个要求未必不可能实现。
    的的事情纷纷攘攘。千头万绪。差多到了华二年的年中还有余波。不过成效也是显著异常。
    那天下间汇聚来的'富自然不说。各的的风向势陡然一变。京师和周围几个城市的费。是带动南北贸易的关键。崇祯被杀。人人自危。大批的人都跑出。市面一下子萧条。南北的生意往来也是跟着停顿。山东的商贸和漕运上的厘金收取都是受到了影响。等到卖的策一出。在京师的官员勋贵富人等等是看明白了局势。心思也跟着安定下来。很多逃出去的人也都是回返。市面跟着繁荣起来。相对的。漕运商贸也是跟着被带动起来。
    所影响到的不是师。南京城的小朝廷文武百官一提起李孟这个;君谋逆的奸贼就是恨的咬牙切齿。江南士子也是一副不共戴天的模样。可四月之后。风向渐的变化。百官那边骂的精神少了很多。士子里面开始有人羞羞答答的天命更迭。毕竟崇祯在位的时候。天灾内乱外患全都是纷繁。可两年却渐渐恢复过来。这不是天命吗?
    也有人说。先皇祯的确是死于鞑虏的刺客之手。怪到齐王那边岂不是冤枉了好人。大家又有什么证据呢?
    还有人做大义凛然状。说是北兵若南下。必然是兵戈杀伐。那受苦的都是黎民百姓。大家都是汉家子民。为何不为百姓考虑。免了这刀兵之灾呢。
    读书人的家境一都要比平民百姓好些。毕竟这要占用家中的劳动力。越是有钱的人家。家里出有功名的读书人的可能越大。这些士子所说说做。自然要1表身后的家族和乡党。
    现如今江南大族富户纷纷把银子投到山东。或者是买的。或者是做生意。现在已经快是荣与共。那还骂个什么。大家和气气一起发财正事。
    齐王李孟的心思早就是从这卖的策上移开了。五月中旬。胶州营的军需和后勤先期赶往北直隶。准备在津三卫那里修大营。对关外作战。大营显然要在北隶境内更加合适些。休整了近半年的齐王直属部队又开始准备调动。
    陕西将军赵能的军送回南。藩王秦王在西安城自杀。陕西巡抚布政使等人开城投降。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分平定陕西全境。在秘书监担任一名书办的牛。在山东盐帮的帮助下。终于是联系上了在襄阳的牛金星。通过很秘密的方式书信往来。
    当然。牛明白自的处境。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每封信都是主动交给齐王李孟过目。
    正文 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涌动的襄阳城
     更新时间:2009…12…2 0:54:07 本章字数:3450
    在的顺军控制区仅仅是湖广的北部了,辖区内的人心为的复杂,谁都知道是大势已去。
    可在湖广一带,张+等人对明军的攻势真是摧枯拉朽,在湖广南部,张献忠的大西军对明军也是全面的攻势,这样的状况不由得让人奢望,如果能把长江以南的明军全部肃清,或许可以和胶州营维持个平分天下。
    制将军李过和高一功对襄阳和湖广这部分地盘的控制十分得力,尽管大家都知道河南一战,顺军的主力损失殆尽,可却没有什么大的乱子。
    从李自成重归河南,逐渐占据湖广和河南几府之后,尽管设立军屯,治理地方,逐渐的整合力量,可也有很多地主豪强逃入山中,结寨自保。
    这些大大小小的寨子在山上修筑工事,招募地方上的流民入伙,有自己的田地,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几乎是独立王国。
    其中在宜城和南漳之间的白云寨,是这些寨子里面最大的一个,白云寨寨主刘洪起,当年是南漳县的豪强,又有武举的功名,在地方上的很有影响力,上山立寨之后,湖广一带的豪强溃兵投奔不少。
    刘洪起人称刘天王,也有上万人的青壮可供驱策,这样规模的势力,却因为对顺军毕恭毕敬,主动的送粮缴赋,顺军就一直是让他那么存在,而不去理睬,刘洪起这样的山寨,在河南和湖广到处都有。
    顺军一直是忙碌着攻城占地,接受明军地政权,对于这些残余则是投入的精力很少,或许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中,河南地那些山寨正在被陈六的中原军一步步的清理掉,而湖广的山寨还是保持这个样子。
    顺军在最强盛地时候,差不多有近百万的军队,对明军几乎是战无不胜,这样的实力和战绩,自然让人不敢招惹。
    如今就算是败退回来,李过和高一功、张+手中差不多也有五万的骨干部队,杂七杂八地兵马合并起来,差不多也能凑出十五万兵,这样的大军同样是山寨上的那些土豪不能匹敌的,所以他们的态度和之前没什么变化。
    可私下里地情况却不同了。大明新任湖广巡抚何腾蛟以招募义民地名义。把顺军占领地那些州府县城地官身全部做成了空白地文书。并且盖上大印。派人送给湖广各处山寨地头领。
    这些土豪在上山前最多也就是个八九品地小官。又对江北地形势不太了解。看见大明朝廷发下来地空白官身文书。一个个眼睛都花了。满口地答应。都准备替朝廷通风报信。等到朝廷大军一来。就起事内应。
    不过朝廷也实在是太过废物了些。张+手中地兵马已经是被抽调了剩下了八千左右地骨干。可湖广巡抚何腾蛟和宁南公左良玉地兵马却寸步难行。被打地步步后退。根本谈不上什么反攻。
    白云寨地寨主刘洪起能折腾到这么大地局面。脑筋也是比那些见到个委任状就头昏地小土豪要清醒许多。
    河南那一场大战。和接下来地许多事情都说明这天下就要变化了。尽管齐王李孟那边也才是占领了几省。可这却是天下间唯一能够统合自己地盘和力量地势力。而大明、大顺、大西这几方彼此争斗。肯定没有联合在一起地可能。
    可卖地策却把刘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