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逆天神棍-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好了么?”于禁还在琢磨什么的时候,张绣已经又开始把战马鞍恚ё昂昧恕J窒碌木湟捕伎几铰砩习绊',然后站在原地等待于禁的命令。
“出发。”于禁一领马缰绳翻身上马喊道,手下军卒再次分成两个阵营。一部分自动走到张绣身后列队,一部分到了于禁身后。一催战马,二人分头行事。
张绣带着人沿着黑虎出来的路小心翼翼摸上了山寨后面,大寨后面居然只有数名小喽啰在转悠,估计就是守寨门的。算了算距离,张绣果断一挥手大喝一声杀。三百军卒就随着张绣冲了过去。守寨门的小喽啰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呢,一队骑兵就已经呼啸而过了。
“走水了!官军杀上山啦!”一个山贼刚刚喊话,张绣身后的一个尉官一抬手,弩箭射出就结果了他。可是,已经晚了,大寨之中铜锣响起。张绣一咬牙,直扑中间最大最高的房子。估计这个就是匪首文丑的议事大厅了,抱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心态,张绣一路厮杀扑了过去。
PS:有着网游教科书之称的《网游之龙行天下》作者终于转业从部队回来了。现在开始恢复更新。有喜欢网游的兄弟可以去看看,很经典。书号:53976
第100章破寨(下)【第一更】
更新时间2011…5…24 22:35:41 字数:2216
不说张绣催马急冲直奔聚义厅,单说于禁。于禁指挥两百骑兵再次来到寨前,守寨的喽啰一看,刚刚和二寨主交战的汉军回来了,但是二寨主没有回来,就知道出事了。一个马上去飞报文丑,另几个,却是马上就开始想关闭寨门。于禁战马一催长枪一扫就冲过去了,与此同时,后寨的喊杀声已经开始响起来了。文丑胯下一匹黑鬃马,手提长柄斧钺,急急忙忙赶到前寨。
此时,前寨的一百多山贼已经被于禁给灭了。看着手下被于禁斩杀这么多,文丑眼瞪欲裂。斧钺一挥就冲上来了,照着于禁就是一个力劈华山。于禁看到文丑这一下子势大力沉,不敢硬接,一带马用枪尖一划。“嘶!”窜起一串火花,但就这一下,于禁就感到自己两膀发麻。这厮好大的力气啊!一下子,于禁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但是,要是用军卒的话,一样都会被这厮屠戮干净。这回踢到铁板上了,这个不是自己等人能对付得了的。马上虚晃一枪,驳马便走。文丑正在火头上,哪里会让于禁跑了,马上就一催坐骑催马追了上去。两个人一前一后就跑出了大寨。
于禁和文丑一走,手下的这些军卒可是不管那些。临来的时候,于禁就说过,死战山贼没有命令不许后退半步。于禁败走,这些骑兵接着杀,等张绣杀一圈过来的时候才知道于禁被文丑追着已经打着离开了大寨。这边,山贼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所以,张绣命令军卒打扫战场,自己一催马顺着于禁的方向追了下去了。
于禁被文丑紧紧追赶,不时的后头用连弩射上三两下,这样还能略微拉开点儿距离。可是文丑胯下的战马也是塞外良驹,而且,于禁已经骑着马战了一场了。所以,于禁就觉得自己和文丑的距离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手中的连弩又已经射空了,于禁心中大骇,怎么办?就在想着怎么办的时候,于禁忽然看到前面一个壮汉骑着一匹劣马。
那壮汉显然早就看到了于禁和文丑才取下武器在这里等着。于禁心中一惊,不知道是敌是友,毕竟,对方也是没有穿铠甲的。而且,那长相怎么看都像一个土匪。
只见那大汉身高八尺开外,一身土黄布的衣衫,发髻只是随便那么一挽。长方脸两道剑眉直插鬓角,一脸的络腮胡子。一把与文丑一样的句号斧钺,就是那匹马有些垃圾了。只是一匹黄色耕马,而且是一匹老的不行了的老马。
说时迟那时快,眨眼之间,于禁离那壮汉只有一箭之地了。壮汉喊了句:“低头!”接着右手一扬,一道寒光闪过直扑于禁面门。于禁眼见一支袖箭已经到了眼前了,马上一低头闪过。袖箭擦着于禁的头盔而过,带过一阵力风刮的于禁盔缨飞舞。文丑原本离于禁只有两匹马的身位了,哪知道前面来了一个大汉抬手就给自己一袖箭。
文丑用斧钺格挡了一下,就微微一顿的时候,于禁已经过了那壮汉。两个人并骑而立,那个壮汉似乎胸有成竹一般并不慌乱。倒是汉军将领有些忐忑,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心中不安,不停的在踏着马蹄。
两个人么?两个人也不会是我的对手。文丑对于自己的武力还是很有自信的,看样子这两个人不认识,只是偶遇而已。那么,没有默契的配合就不怕了。
就在于禁有些不安的时候,身后一声马嘶。扭头一看,居然是丁浩然带着三十多个高氏族人慢慢策马而来。一看到主公,于禁心中大定。这位主公武力不一定高绝,但是,很多时候就是有山一样的感觉。踏实啊!
文丑也听到了马嘶,并且第一时间看到了丁浩然等人,不过,显然丁浩然那个少年儿童一样的身躯根本就不可能让文丑有一丝恐惧。甚至文丑轻蔑的看了丁浩然加上那壮汉一眼,不过是几个富家子弟和几个家奴。文丑能想象得到,自己可以在一次冲锋中就把眼前这些人都砍了。当然,对方不能逃跑。正面战斗,这些人还入不了文丑才法眼。
那个壮汉轻轻一催马,那匹劣马就慢慢走向文丑。
文丑皱了皱眉头,马上一股火就窜了上来。一群人老子都不怕,还有一个人上来单挑?手中斧钺一摆,文丑就催马上去了。
两人将将到攻击范围,就各自一催战马马上加力手中斧钺奋力挥出。壮汉是斜着劈的,而文丑是从上至下的劈了下来。两人的力量都是卯足了劲儿,根本就不计自己的生死都是亡命一击。不过,文丑心中却不是真的要拼命,马上斧钺一横“嘡!”一声巨响,震得于禁耳中嗡嗡鸣叫。
两个人力拼了一记,坐骑都是纷纷后退。但是,壮汉明显站了便宜,毕竟刚刚是文丑受力。
两人一拼之下,文丑只觉得自己的两膀发麻。这汉子好大的力气啊!可是壮汉根本不给文丑时间休息,再催战马又是一记搂头盖脸的劈了下来。
“嘡!”又一下,文丑虎口都被震开了。这些,文丑要跑路了。没办法,对方与他一样是重型兵器,一样的力大无比。这样拼下去,自己就一个人对方人多。好汉不吃眼前亏,哥闪了吧。想到这里,文丑一圈战马就要跑。突然身后马蹄声响,一个之手一把抓住文丑的腰带,耳边传来一声低喝:“不要乱动,否则取你狗命。撒手!”
文丑无奈,只得丢掉手中斧钺,放开马鞍。接着就被人提到马背上了,地面一转,接着自己就跑到于禁面前了。
“壮士,我文丑输在何人之手望告知。”文丑现在真是觉得自己输的心服口服,所以,想知道自己输给谁了。
“在下徐晃徐公明。”壮汉瓮声瓮气的答道。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氏(今山西洪洞东南)。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PS:有着网游教科书之称的《网游之龙行天下》作者终于转业从部队回来了。现在开始恢复更新。有喜欢网游的兄弟可以去看看,很经典。书号:53976
第101章徐晃徐公明【大章】
更新时间2011…5…25 18:53:00 字数:6047
PS:因为昨晚上公司有事,没有更新这一章,今天补上,本来是两章的内容合在一起更新。感谢大家的支持。还有就是一些读者反映说不必要每个人物都介绍,说我是为了凑字数。实际上大家看我的书多数都是轻松的写法,这种写作方式我可以轻松的码字,不存在卡文和字数问题。只是历史上的人物性格和交代需要一个过渡。这样是为了后面三国鼎立而设定铺垫的。每个人物都交代一下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多数名声在外的还是要交代一下。毕竟我现在看到的读者中有很多是学生,中国历史已经被演义的乱七八糟了。不能成为教师,就在书中解读一下吧,希望大家理解,谅解。毕竟这书上架之前都交代的差不多了,上架的时候就都是情节和故事内容了,也就不需要再介绍人物了。
历史上的徐晃绝对是一个猛人,整个三国之中少数贯穿整个故事的,见证三国整个过程的人为数不多,徐晃恰恰就是其中一个。
徐晃年轻时曾做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镇压黄巾起义军蓝本部有功,被升为骑都尉。初平三年(192年),王允杀董卓。董卓部将李榷、郭汜等人又杀王允和朝官,并屠长安城。徐晃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入洛阳。汉献帝渡河至安邑时(今山西夏县北),封赏保驾有功人员,徐晃封为都亭侯。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在河南太守张杨、兴义将军杨奉等残余朝官的保护之下,回到了洛阳。杨奉被拜为车骑将军,驻兵大梁。徐晃见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和卫将军董承之间争斗日益加剧,就劝杨奉归附曹操,杨奉决定听从徐晃的建议。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保护着汉献帝要迁都许昌的时候,杨奉在韩暹的挑拨下又改变了归附曹操的主意,而是跟韩暹一起出兵去劫驾。杨奉在梁(今开封)被曹军杀得大败。徐晃则趁机投奔了曹操。从此,他便成为曹操的一名忠实战将,跟随曹操转战南北,为曹魏的建立了功勋。曹操分兵给徐晃,派其攻打卷、原武两地,破之,被拜为裨将军。又随曹操攻吕布,降吕布将领赵庶、李邹等。后与史涣在河内斩杀眭固。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徐晃随曹操击败了投靠边袁绍的刘备,又随曹操击败颜良,攻克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参见白马之战),进至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此击败文丑,被拜为偏将军。后与曹洪击(氵隐)人祝臂,破之。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作战,不胜而还,坚壁自守。时袁绍数千车粮草至官渡。谋士荀攸对曹操说:“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击可破也”。曹操问:“谁可使?”荀攸说:“徐晃可”(《三国志·魏书·荀攸传》)。曹操于是派徐晃和史涣带着几千骑兵共同攻打韩猛,在故市(今郑州西北)截烧其辎重。此战,徐晃功劳最大,被封为都亭侯。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利用袁绍死后袁谭和袁尚争立后嗣的矛盾,发兵北上攻打冀州。曹操先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未下。四月,便留曹洪等人继续围邺,自己带兵攻打毛城,断邺城粮道。攻下毛城后,曹军又攻破了邯郸(今河北邯郸),至此,两大战略要点均被曹军攻下。易阳(今河北永年东南四十五里)令韩范诈降而自守,曹操派徐晃前去攻打,徐晃兵临城下,给韩范写了封信,用箭射入城中,陈明利害,劝韩范投降。韩范被说服后改变主张,决定以全城投降。
徐晃更懂得把政治斗争与军事个争结合起来,曹操在与袁绍的斗争过程中,由于双方交战时间较长,仇恨较深,所以曹操每攻占袁绍占据的地方,往往有屠城之举。徐晃认为,这样只能更加激起袁绍势力的反抗,阻碍曹操的统一。所以当他易阳后,就留劝告曹操队“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诚,则莫不望风”(《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采纳他的意见,封韩范为关内侯。接着,又收降了涉县(今河北涉县西北)长梁岐,同样赐爵关内侯。曹操能够很快翦除邺城羽翼,攻克邺城,夺得翼州,和他听取了徐晃的这一建议是分不开的。
旋即徐晃又攻毛城(今河北涉县东南),设伏兵大败袁军,破三屯。之后,随曹操在南皮(今河北南皮)大破袁谭,袁谭被曹军所杀。徐晃又平定平原叛贼。建安十二年(207年),徐晃随曹操北征乌桓,在白狼山之战中,大败敌军,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被杀,曹操最终讨平乌桓,彻底铲除袁氏残余。徐晃被为拜横野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参见曹操统一北方战争),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欲吞并江南、统一天下。徐晃随曹操出征,攻中庐、临沮、宜城地,又与满宠在汉津征讨关羽。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军所败,曹操留徐晃与征南将军曹仁共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同年,徐晃还与曹仁在江陵共同抗击吴将周瑜的进攻。
建安十五年(210年),徐晃随夏侯渊去太原平叛,攻克大陵,斩其首领商曜,并屠太原城。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参见渭南之战)。曹操发兵进取关中,徐晃奉命屯守汾阴,以镇抚河东。曹操至潼关后,遇到关中马超阻击,不得前进。曹操问计于徐晃,徐晃说:“公盛兵于此,而贼不复别守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蒲渡坂津(即蒲阪西的黄河渡口),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擒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至同意此举,并派徐晃、朱灵率4000精兵从蒲坂津(今山西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乘虚渡过黄河。阵地尚未建成,贼人梁兴夜间率步骑五千余人攻徐晃,徐晃将其击走,随即建立了桥头阵地。闰八月,曹军从此渡河。九月,曹操又采纳谋士贾诩的计谋,离间马超和韩遂,最终大破关中军,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逃往凉州(今甘肃及宁夏**自治区等地)。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隃麋,和曹操会师于安定。曹操还邺后,又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鄜(今陕西省延安地区)、夏阳余贼,斩杀梁兴,降三千余户。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徐晃随曹操征讨张鲁,徐晃因功升为平寇将军。不久,解将军张顺之围,击陈福等三十余屯,皆破之。同月,曹操回邺,任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率徐晃与张郃驻守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以拒刘备,自己返回邺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参见汉中之战)。四月,蜀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今四川广元北),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被徐晃击败,蜀军自投山谷,死者甚多。曹操闻后,甚喜,给了徐晃指挥军队的符节,并下令说:“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魏荆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阳郡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参见樊城之战)。
时魏征南将军曹仁驻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右将军于禁及立义将军庞德屯樊城北。徐晃(时为平寇将军)屯宛(今河南南阳市),为为襄、樊之后备军。八月,大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在关羽水军猛攻下,于禁被迫投降,庞德力战被俘杀。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魏书·关羽传》)。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的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力谏而止。时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
后曹操采纳了司马懿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须兵马集至,乃俱前(即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作地道及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
此时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采纳董昭意见,故意泄漏信中内容。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此时,曹操为了解救樊城、襄阳,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
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关羽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不久,东吴大都督吕蒙偷袭江陵(参见江陵之战),关羽被俘杀。
此战,对于巩固曹操的南部疆土,稳定后方都超了重大作用,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使曹操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樊城、襄阳城危之时,曹操将名将张辽和诸将皆调回,以援曹仁,然张辽等未至,徐晃已解二城,其功可比张辽合肥之役(参见合肥之战)矣。
曹操在一篇令中说:“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注:成语“长驱直入”即由此而来。
徐晃凯旋摩陂之时,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徐晃,并设宴庆贺,慰劳徐晃。曹操举卮(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对徐晃说:“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徐晃治军严谨,令行禁止。时诸军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逮乡侯。十月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又进封徐晃为杨侯,与征南将军夏侯尚在上庸(湖北竹山西南)攻打蜀将刘封,破其军,刘封逃回成都后,被刘备赐死。因徐晃镇守阳平关,迁封为阳平侯。后孙权派部将陈邵守襄阳,徐晃与曹仁共击陈邵,攻克了襄阳。
黄初三年(222年)九月,魏文帝不顾大臣刘晔等劝阻,率军首征东吴。魏文帝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裨将军朱恒以濡须督拒曹仁。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准备仓促,曹丕首次征吴终以失败而告终。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去世,吴国乘机派左将军诸葛瑾等攻襄阳,徐晃与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徐晃因功增食邑二百,前后共计三千一百户。太和元年(227年),去世,谥曰壮侯,子徐盖嗣。
从所有历史中对徐晃的介绍和重点推荐来说,这个手持斧钺文可三洲四郡,武可一流巅峰的猛人是所有作者和史官的最爱。
三国之中跟随曹操比较就的人中徐晃,张颌,于禁,张辽,许褚等几员大将。其中又以许褚、于禁、徐晃是早期跟随曹操的。其他的那些曹姓和夏侯姓都属于族人,所以不能用跟随来说,只能说是拥。
许褚有勇无谋,武力与徐晃在伯仲之间。于禁有勇有谋,但是后期降刘降孙晚节不保。只有徐晃,勇猛果敢,智勇双全一辈子没有落下一丝把柄在别人手里。
于公,徐晃战功彪炳威震四方,于私魏蜀吴三国将领与之交好的数十人,而且都是名声显赫之辈。这样的人,若不是外形稍微差了些,估计都得被史官们捧上天。
现在这个人擒了文丑,就站在丁浩然面前,丁浩然有些激动啊!三国中的魏五子良将,张辽,于禁,徐晃,张颌,乐进自己已经收了三个,要是能收下徐晃啧啧,幸福指数那是嗖嗖往上窜啊。
猛然看到徐晃眼神中一丝迷惑,丁浩然立刻反应过来了。自己有些着相了,赶紧开口道:“徐壮士好勇武啊!不知道现在可有出仕被举?”
可以说这句话丁浩然掩饰的还不错,让徐晃以为对方是看到自己勇武的一种赞叹。马上回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