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帝王刘义隆-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十三年前刘裕北伐长安灭了姚泓之后,就把西晋时遗留在长安庙堂里的钟鼓之具全部南运建康,途中有一大钟因翻船沉入洛水。现在收复河南失地既已顺利,刘义隆想起旧事,就让姚耸夫带领一千多人在洛水中探寻此钟。经过几天的摸找,钟的位置已经确定。

    正当众人喊着号子牵钟上岸的时候,杜骥派遣他的副将来对姚耸夫说:

    “魏虏已南渡,但我守军势弱。现在城池已修整完备坚不可摧,城中粮食储备又很充足,唯一缺少的就是人力。杜建武请君率众增援,共守城池;大功既立,捞钟不晚。”

    听了这话,姚耸夫立即下令停止捞钟:毕竟大敌当前,当以守卫为务,捞钟一事原就是陛下在无敌情的情况下传来的旨意;再说,八月间魏虏曾在北岸呐喊挑衅,主帅到将军命他渡河一战以煞其气焰,不承望渡河后中敌奸计,部下战死或投河而死者近千人。也许此番正可报那一败之仇!

    姚耸夫欣然前往。

    进了城,姚耸夫见守城将士情绪低落;巡视四周,但见城墙颓坏枯草摇曳,根本无法阻止强敌入侵。到了食时,将士们盘中的食物粗而又少:原来宋军入城后,城中颗粒又无,只靠随军携带的有限粮食维持着,后方漕运还未能如期到达。古人常言:坚城之下无粮不守。现在的局面是军粮未继且城池破败。姚耸夫自觉上当,心中骂着杜骥,但又不好在众人面前多说什么,只能皱着眉头。在忍耐中度过漫长的一夜,次日晨,姚耸夫就以捞钟是陛下旨意为由带着他的一千五百人撤出了城。

    姚耸夫一走,守城将士斗志全无。与其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还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而在杜骥看来,姚耸夫一走,正是一块挡箭牌,将来陛下要是追究起来,也正好拿他说事。于是杜骥的数千守城将士也随即撤出金墉城,就像几十天前魏军撤出时那样,不同的只是度更快,阵形更乱。

    二十四日,魏冠军将军安颉攻克洛阳,杀死宋军将士五千余人。

    杜骥的守军这一跑,就跑过了淮河;跑得远的,一直跑过了大江。

    而跑得最远的,要算是杜骥了:杜骥一直跑进了太极殿!

    进了太极殿,杜骥就跪拜,请罪,辩解:

    “臣辜负陛下圣恩,罪该万死!臣本欲以死固守与洛阳共存亡,但姚耸夫入城便逃,致使臣所统将士军心涣散无意守城,先是由三三两两的出逃,最终形成群奔之势,势不可挡……”

    刘义隆气极至于怒吼,于是一纸诏令就在驿道上快传递着。

    姚耸夫没有申辩的机会。

    姚耸夫已撤到寿阳,但他还不知杜骥身在何处,他更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他看见了中使、建威将军郑顺之,他听到了中使对他宣读的诏令。如五雷轰顶,他在嗷嗷的叫冤声中被赐死在寿阳的城脚下。

    即使他有申辩的机会,皇上又会听信谁的话?这从皇上闲暇时常常握在手中的《左传集解》上也可见个大概。《左传集解》是皇上喜欢的前人的作品,这个前人就是杜骥的高祖杜预。而姚耸夫是何人?皇上没有见过。皇上从多日前从前方传来的战报中才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是一员偏裨小将,而杜骥则是一员官位四品的将军。

    但是,杀了姚耸夫,并没有能就此止息刘义隆的愤怒。

    此时,魏河北诸路军——包括从洛阳顺流而下的冠军将军安颉——正在七女津(在东平境内古黄河西北岸)集结。到彦之担心他们南渡,就先派遣副将王蟠龙带领士兵溯流而上抢夺魏军船只;魏节度诸军的太宰杜率军迎战,斩了王蟠龙。接着,冠军将军安颉与龙骧将军6俟率大军进攻虎牢。

    十月二十九日,魏军攻克虎牢,宋守将司州刺史尹冲及荥阳太守崔模投降。

    这样,在洛阳失守五日后,虎牢又告失守,这再一次让刘义隆痛入骨髓。

第三十八章 初次北伐(三)

    东平须昌。。到彦之的主帅营。

    王仲德、竺灵秀等将帅都围绕着到彦之或默坐,或站立,个个面呈焦虑之色。不几日间,形势急转直下,正应了王仲德当初的忧虑。现在,面对这种局面,是尽力迎战,还是适时撤退?是坐等远方圣旨作出安排,还是众人商讨拿个主意?到彦之坐立不安。

    王仲德又要说话了。到彦之看看他,先一步说:

    “事势如此,作为主帅,我打算烧了船,从6路撤……”

    烧船?那一艘艘战船,可是国家准备多年的战略物资啊!王仲德站起来,说:

    “洛阳已失,虎牢不能独全,这是自然之势。然而魏虏离我军还很远,滑台仍有强兵,大势并未失去。今若烧船奔退,大军必将散亡殆尽,杜骥的洛阳就是明证;再说,尽力一拼,如若不利,烧船不迟,无论如何,现在还不到烧船的时候。”

    到彦之犹豫着,不能定夺。

    殿中将军垣护之也劝谏说:

    “节下准备烧船回师,下官以为不可。为何?节下率大军北伐,残虏畏威,望风奔退,八载失地,不战而复。被俘敌将也已招供:魏虏大众兵分两路,一路在魏主拓跋焘带领下西伐夏主赫连定,一路南下防我大军。这都是节下尽知之事。魏虏既倾巢二出,当此之际,节下原当长驱北进,横扫遗寇;况且今日魏军自送,不待我军远劳。节下应该派遣竺灵秀赴滑台助朱修之固守,节下亲率大军挺进河北。如此,洛阳、虎牢二镇贼寇自然奔退,此即古人围魏救赵之意。况且昔人连年征战,有时失众乏粮,仍然张胆争前,不肯轻易撤退;何况今年青州丰稔,济河漕运顺畅,大军兵马饱逸,威力无损。今若轻弃滑台,坐丧成业,这岂是朝廷重任之旨!”节下,是对统帅的敬称。朝廷每有征伐,就把符节授予将帅以加重其职权。

    众将看着到彦之,到彦之捻须不语,只是看着皇上的使者徐爰。

    徐爰任殿中侍御史,是皇上身边人。这次皇上虽委任到彦之为北伐主帅,但仍觉不放心,就另外派遣徐爰带着皇上事先准备好的兵略,临时宣示——徐爰配有宫中机要人员及卫士三百人。而派遣中使带着旨意随军出战,这也是皇上仿效前人的举措:

    当年曹操征讨孙权回去之后,派遣张辽与乐进、李典等率领七千人守卫合肥;曹操自己要去征讨张鲁,临行前就把告谕装进信函然后交给护军薛悌,在函件边写上“贼至乃”。不久,孙权率十万大军包围合肥,他们才共同打开函件,只见上面写着:“若孙权至,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参战。”诸将看后都很怀疑,怎么会让数千人去迎战数万大军?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等到他来救援,贼已攻破我城。因此教谕中吩咐我们应该趁敌军阵营未立就迎击他们,这可折其盛势,安我众心,只有如此城才可守。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还有何疑虑!”李典也赞成张辽的看法。于是张辽连夜招募得八百敢死将士,然后杀牛款待将士,准备明日大战。次日晨,张辽披甲握长戟,冲锋陷阵,杀敌数十,斩敌将二人,然后又大呼着自己的名字冲入敌军营垒,一直冲到了孙权的麾下。孙权大惊,与手下不知所措,就跑向一座高坟,用长戟自卫。张辽向孙权叫喊着向他挑战,孙权不敢动;后来看到张辽所领兵少,孙权才聚众把他包围得一重又一重。但见张辽左右冲击,这才杀开一条血路带着数十人突围,剩下的众人看张辽突围而去,大呼:“将军弃我吗!”张辽再次杀入重围带着余众突围。孙权人马披靡,无人能当。自天亮战至日中,吴军失去斗志,不得不退修守备,这样众心才安,诸将都十分佩服张辽的才略。孙权围合肥十余日,终究不能拔城,悻悻而退;张辽率诸军追击,几乎抓住孙权。曹操回师后,大赞张辽,拜他为征东将军。

    对这段战绩,史学家孙盛也大加赞赏:“魏武推选将领,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哉!”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也引用了孙盛的话,因此,刘义隆在阅读裴注时,就不止是欣赏而已:在实际征战中,他也学着那么做。

    徐爰见众将领看着自己,就说:

    “皇上的意旨诸位都清楚:只收河南,不关河北。”

    “可是……”垣护之和王仲德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质疑。

    到彦之打断他们的疑虑,说:

    “就这么办了:尊皇上旨意!”

    诸将面面相觑,只能摇头叹息。

    魏主在宋军逼河的情况下却舍此不顾,率军西击赫连定,到彦之知道这件事,远在宫中的皇上也知道这件事。可这个比刘义隆早一年即位却比刘义隆还小一岁的魏主拓跋焘,怎么就如此大胆?

    起初,刘义隆还没有派遣殿中将军田奇出使魏廷之前,魏河南守将就已经通过探子知道宋人将收复河南失地,于是他们上表魏主:“宋人大规模集结,将入寇,请朝廷兵三万先于宋人未而袭之,足以挫其锐气,使宋人不敢深入。”其后,他们又请求杀尽黄河两岸流民,以防止流民作宋人深入河北的向导。

    魏主拓跋焘下诏让公卿商讨此事。他的重要谋臣左光禄大夫崔浩说:

    “这不可听从。天地之性,西北高而东南低,南方下湿,入夏之后,南方多水,草木茂盛,地气蒸郁,易生疾疠,不能行师。况且南人既已严备,则守城必固。若留军久攻,则粮运不继;若分军四掠,则众力单薄,无以应敌。今若击之,不见其利。宋人若北上,应待其劳倦,至秋凉马肥,乘敌取食,此万全之计!在朝群臣及西北守将先后随从陛下征伐,两年前西平赫连,去年又北破蠕蠕,多获美女、珍宝,牛马成群。这都让南边诸将闻之羡慕,他们也想南向抄掠以取资财,于是虚张声势,常称贼动以惊恐朝廷,其实都是他们为谋私利为国生事,实不可从!”

    拓跋焘觉得有理,就听从了崔浩的建议。

    这赫连氏又是何人?夏主赫连氏属匈奴贵族,原也是刘宋的一个仇敌。当年刘裕北伐长安灭了姚泓,后来因留守京都的刘穆之病死,刘裕担心后方不稳而东归,留下十二岁的次子庐陵王义真与辅佐他的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镇守长安。夏主赫连勃勃见刘裕东归,于是兵向长安;晋将领内讧,不得不撤兵,夏兵追击,晋军终有青泥之败。元嘉二年赫连勃勃死,其子赫连昌即位;元嘉五年魏军攻夏都城统万(在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活捉赫连昌,多获美女珍宝,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逃往平凉(在今甘肃平凉西南)继位为夏主。这就是崔浩所说的“西平赫连”。

    “北破蠕蠕”又是怎么回事呢?蠕蠕,南方人称他们叫“芮芮”,即柔然,它是匈奴的一个别种,生活在魏的北方(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去年拓跋焘亲征,其种族部落前后降魏的有三十余万落;魏人获战马百余万匹,畜产、车庐,漫山遍野,大约数百万。

    这之后魏的边将又上表称南寇已至,而戍守兵少,请朝廷选幽州(辖今北京、河北等地)以南劲兵助守河南四镇,同时在漳水造船以备南人。朝中公卿都表示赞同,同时建议让晋末北逃的南人司马楚之、鲁轨等担任将帅前去招诱南人。崔浩又持异议:

    “此非上策。楚之是司马氏后裔,正为刘宋所忌。今知朝廷尽幽州以南精兵,又大造舟舰,随之以轻骑,刘宋将以为朝廷欲扶持司马氏而诛灭刘氏,必将举国震骇,其结果必将尽其精锐,同心竭力以死抗争。若知朝廷有声无实,刘宋将恃其有备,必喜而前行,甚而渡过黄河乘机深入。如此,南部边将将难以阻抗。今公卿欲以威力却敌,实所以招敌至!兵法所谓‘张虚声而召实害’,此之谓也。况且楚之、鲁轨等人皆纤利小才,只能招合轻薄无赖之徒,而不能成就大功,其结果只会使国家兵连祸结。过去鲁轨劝姚兴攻晋人荆州,结果至则败逃,后被蛮人掠卖为奴,最终招致刘裕北伐长安,祸及其子姚泓,这都是众所周知的。”

    这一次,拓跋焘不能再违众议,于是下诏魏的冀州、定州和相州造船三千艘,挑选幽州以南戍兵集结黄河北岸以防备宋军。

第三十九章 初次北伐(四)

    到了九月,魏人捕得夏俘,得知夏主赫连定派遣使者向刘宋求和,并与宋人相约连兵攻魏,灭魏后同分魏所拥有的河北之地:自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以东属宋,以西属夏。。既有腹背受敌之忧,魏主拓跋焘就集结军力准备伐夏,而群臣都谏阻:南人的军队还在河中,舍之西行,夏未必可克,南人若乘虚渡河,则河北之地不保。

    拓跋焘犹豫不决再次问计于崔浩,崔浩说:

    “刘义隆与赫连定遥相招引,不过是以虚声唱和:刘义隆望赫连定进,赫连定待刘义隆前,两人都不敢先入。以臣观之,夏与宋譬如连鸡,不能同飞,不能为害。臣初以为宋人北来当驻扎河中,然后分两路北上,东路向冀州,西路向邺城;如此,陛下当亲自征讨,且不能慢行。今则不然:宋人东西列兵黄河南岸二千里,一处不过数千人,形分势弱。以此观之,宋人不过想凭河固守,绝无北渡意。而赫连定残根易摧,摧之必仆;灭夏之后,东出潼关,席卷而前,则威震南疆,江淮以北立草难存!圣策独,非愚近浅陋之人所能及,愿陛下西征勿疑。”

    这就是垣护之劝到彦之渡河袭魏的原由,也可见出身将门的垣护之见解高人一筹。

    傍晚,主帅的卧室内,到彦之辗转难眠。

    夜已深了,他索性起身,点烛愁思。他想起白日里垣护之的建议:渡河北上,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是一个机会?可这又是怎样一个冒险?垣护之父子都是著名的边将,见识原就不同一般——武帝北伐时垣苗镇守黄河与济水交会处,至今人们还称那里叫垣苗城,以示纪念。王仲德身经百战,屡有战功,而陛下却让自己任主帅,可见陛下对自己所寄予的厚望。如今战局如此……初抵达,中使徐爰就布了皇上的教命:若魏虏按兵不动,则以得我河南失地为限;若其扬声动众南犯,则渡河击之。八月里派遣姚耸夫渡河一战,损兵折将千余人,陛下急忙派遣中使告知不得轻举妄动……现在诸将劝我北进,这有违陛下的旨意,陛下的手诏在此,必须尊令而行。虽说有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但此关大局……诸将劝己,又不好过于以陛下的手诏来搪塞,那样岂不是有扬陛下之过的嫌疑?那是万死不该的!陛下待己恩重,宁可自己……

    摇曳的烛光中,到彦之长叹穷愁。前些日子就感觉当年讨桓玄时留下的眼病微有不适,这几天由于奔波劳顿,加之北方既寒且燥的狂风,使得他的眼病复了。他先用粗糙的手指揩拭着,这不但无济于事,反而让他越难受;他又用手巾擦拭一番,其结果竟然让他视觉模糊。

    直到侍卫官走进来,搀扶他重新上床,东方已经微明了。

    次日,到彦之的双眼红肿得难以睁开以至于头昏脑胀。在这种情况下,皇上的旨意、部将的建议以及敌情的变化,他都不能作清晰的推敲、部署,甚至于部将所反映的魏虏的动向、漕运器仗以及将士的情绪,到了他的耳中全都变成了一片嗡嗡的杂音。

    到彦之已被折磨得不堪忍受,军中的疫病也开始迅流行,而同时魏的大军正在南逼。

    形势急转直下:

    垣护之等建议是攻;

    皇上的旨意是守;

    而现在,到彦之作出的决定却是撤!

    十一月十三日,宋军从清水进入济水,南撤。

    大军撤到历城(在今山东济南)后,因舟行不便,于是焚舟弃甲,向彭城步行。原来镇守须昌的兖州刺史竺灵秀害怕魏军压境,也在到彦之撤出须昌后的第二天率守军逃离,南奔湖6,于是,青州、兖州,一片混乱。

    这样的局面一直影响到彭城。作为北伐众军声援的长沙王刘义欣此时驻守彭城,将佐得知青、兖大乱,害怕魏军大规模来袭,也劝义欣弃镇回京都,义欣坚守不动。

    在兖州的东边,另一路魏军在叔孙建的率领下渡过黄河进攻青州,前锋进逼济南郡治所历城,济南太守萧承之率数百人作抵抗;随即魏骑兵大规模集结,萧承之命令守城将士放下兵器打开城门。部将谏道:

    “敌众我寡,怎能如此轻敌?”

    萧承之却镇定自若:

    “今日孤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再示弱,必被屠城,只有示强以待敌,方可脱险。”

    魏军骑兵疑有伏兵,在城门口逡巡不敢进,于是撤退。因此,济南得以保全。

    诸葛亮的空城计不仅裴松之质疑它的真实性,后世的许多学人也都质疑它;但对萧承之的济南保卫战,却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这是历史上一次真实的空城计。一般人不太知道它,因为萧承之没有诸葛亮的名声大——实际上萧承之的名声也不小,他的儿子做了下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更因为诸葛亮有后世的那部书帮他做宣传。

    叔孙建既不敢进入济南,于是就率其骑兵南向须昌;须昌已空,魏军又追击到湖6,竺灵秀大败,宋军五千余人被杀死。

    在初闻洛阳、虎牢相继失守,守卫将士奔退的时候,东线的宋军将士就已军心不稳;后来又谣传大军随时都将南归,将士们早已开始翘南望。现在一得到主帅撤军的命令,谣传变成了现实,虎牢以东约千里防线上的数万戍兵因害怕被追击的魏军截获,立即抛甲弃兵,纷纷抄小道散乱狂奔,只恨爹娘没有多给他们生下一副能快飞行的翅膀。

    北上时甲光向日的威武浩荡的王师已溃不成军。

    大道和小路边到处可见被扔下的盔甲和刀剑,间或还可见三三两两身患疾病的士兵,或倒卧在路边,或蜷缩在农家颓圮的土墙角。

    在他们身后,却并不见追来的魏军;能够看见和听到的,只有焚舟的浓烟和噼啪作响的爆裂声。

    山野田间,远处近处,一片狼藉。

第四十章 初次北伐(五)

    面对诸将奔逃,青、兖大扰的糟糕局面,远在深宫的刘义隆,除了失望、震惊,只能是欲哭无泪。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打出他的最后一张王牌——派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率军北救。

    此时,在江淮之间,同时有两只军队在逆向行进着:

    威武严整的檀道济的军队正在向北进;

    溃不成军的到彦之的残军正在向南逃。

    不战而败退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送到了宫中,刘义隆怒不可遏,于是令中使带着他的手诏北上:

    到彦之、王仲德免官下狱,竺灵秀弃军赐死!

    檀道济的军队从淮河进入泗水抵达彭城。

    在途中,听说王仲德已被免官关押在狱中,檀道济是知道王仲德的军事才能的,于是就上表为他请罪,请允许他和自己一道共同北救——几年前徐、傅执政时,也是在宋军大败的局面下,朝廷安排他们俩北救青州;刘义隆答应了这个请求,起用王仲德为宁朔将军随檀道济东行。起用王仲德,实际上是降级使用他,当初出时王仲德是以安北将军(三品)的身份作到彦之的副帅,现在降号为宁朔将军,职位四品。

    宋的河南守军大都奔退,现在只剩下朱修之在坚守滑台,檀道济的援军正是前往营救滑台的。魏军打探到宋的援军将要到达,并且主帅又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檀道济,于是急忙调遣数万骑兵前往拦截。

    檀道济由清水到达寿张(在今山东寿张),遭遇魏帅叔孙建。檀道济率王仲德及骁骑将军段宏等上岸大战,大败魏军;随即转战到高梁亭,斩了魏的济州刺史悉烦库结——他原是镇守础H的魏军守将。

    元嘉八年二月,檀道济的军队进入济水。

    此时魏军数万人沿岸随形,构成合围之势。魏军前队有“犀角”、“大力”之号,他们都是从众多队伍中挑选出来的,人人身长八尺,膂力绝伦,锋芒锐利。其中有一个西域胡人,妙于弓箭,弦无虚,众军闻之色变。

    宋军上了岸,檀道济就对部将薛彤说:

    “如果能斩此胡人,那么魏虏军气必挫。君有关、张之名,斩颜良正在此时!”

    薛彤精神振奋,说:

    “希望府公指示其形貌,下官当为公取之!”

    檀道济就叫来一个先前投奔魏军如今又归顺的小将,小将说那个胡人穿绛衣,以桦皮囊盛装弓箭,两端有骨珥。檀道济派人去探看,知道那胡人正在阵前,于是亲自酌酒为薛彤壮行。

    薛彤饮酒完毕,驰马冲向魏军;那胡人挺身出阵十余步,彀弓未及,薛彤抢先一步从远处飞掷铣洌ㄐ≡洌充}正中胡人额头,那胡人随即翻身落马。

    宋军在阵地前见了,出一片叫噪之声。魏军被激怒了,“大力”十余人出战,薛彤又一一斩了他们,但魏军人多,前围仆地,后继又上,终于将薛彤围在中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