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青云直上-第8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苏汉民和梅国龙的想法一致,认为只要纪系不倒,谁来当省长都一样。就算是冯思哲重新的回归了,可是他们确在想,这个人还只是一位省长,他还不能把都城省的天给捅破吧,可是现在看来,他们都太幼稚了,这个冯思哲连顶着全省领导的压力一事都能做的出来,又何惧于对付他这一位省常委呢?
苏汉民是真的没有想到,王泽荣的动作会这样的快,冯思哲的决心会这样的狠,所以之前他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他只是抽时间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在确认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后,便没有想太多的事情。
可这一次王泽荣不出手则己,一出手就打到他的软肋上,这就不得不让苏汉民去低头了。
知道自己这一次不可能是那幸运的人,苏汉民就整理了一下工作,然后主动的去调查组交待问题了。
说实话,苏汉民这个人在工作上的原则性还是很强的,虽然也利用职务之便,提拔了一些自己人,但总的来说,由他推荐的人去任要职,表现还都算是一般。至少没有出什么大的害群之马,而这一次他又能主动的交待问题,那对他的个人处理不应该太过严重的才是。
事实上,苏汉民还是有些其它小问题的,这一点他心中自是清楚无比,可是他确在第一时间选择了主动交待问题,这样就把其它的小问题给掩盖住了。
想一想,冯思哲与王泽荣的主要目的不就是要把他苏汉民给拿下吗?那他配合对方,主动的空出这一位置,而目的达到了,相信接下来他的问题就会有定论,那些小问题就不会有人在去追究了吧。
可以说,苏汉民是十分聪明的。
表现上看,为了救自己的弟弟,苏汉民选择了主动交待问题,似乎是有些义气用事,有些傻了,可是仔细的想一想,抓苏汉心不是要点,要找他苏汉民的麻烦才是真。从这一点上来看,苏汉民是聪明的。
即然自己早晚都保不住,且让人这样查下去,还可能会暴露更多的问题,那不如他就先站出来,这样至少还可以救自己的弟弟,同时也可以让他的问题变的更小一些,这可是一个聪明人才会选择的道路。
至此,在王泽荣来到了都城省的第四天,又一名省常委苏汉民被双g了。
王泽荣己经查出,在弟弟苏汉心的房地产公司,做为兄长的苏汉民利用手中权力开了不少的绿灯,导致国家直接损失达到数千多之多,凭着这一条,苏汉民就算是废了。
苏汉民这么快就倒了,让其它的省常委们不得不慎重对待了。在大家都在想着接下来冯思哲会拿什么人开刀的时候,突然间常委副省长邹安林被调查组给调查了。
这一切都是闪电般的速度,z央调查组似乎不给都城省领导太多的考虑空间,一步接着一步的计划连续实施,让所有的都城省领导都陷入到了人心惶惶之中,而之所以会以这么快的速度决定这一切,这也是王泽荣的意思,他是担心时间一长,都城省的领导们就会自结阵营,这样一来的话,他的工作面临的问题就会变的更多了。
邹安林是主管全省农业的副省长,之所以这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他拿下,也是因为在西川的问题上出了事情。
西川也算是一个农业大市了,每一年,省里都会集中的采购一些农药和化肥送到各个市里,而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就是邹安林。
第二千二百四十三章 一拿三常委(求月票)
常年一个人管着一件事情,一直是大权在握,久而久之就会起一定的贪婪之心,这个规律在邹安林这里也没有逃的过。他利用了自己的权力,就低价从一些厂家里进入了一批质量低等甚至是不合格的化肥送到了各个市。
当然,这些化肥只是占了一个小比例,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可这一次西川地震一出,又下了大雨,那存放着化肥的仓库倒塌了,接着雨水一泡,一些劣质的化肥问题就出现了。
这些化肥经水一泡,竟然浓度降低了很多,这一点正是被主管着西川市农业的常委副市长陈平发现,当即他就在第一时间把这个问题上报了市委,上报了冯思哲那里。当然,这个消息就会被王泽荣一并获知了。
而以此为突破口,邹安林自然就跟着倒霉了。
这一查不要紧,竟然全省其它市里的化肥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即不用说,邹安林就是必倒无疑了。
在第六天,邹安林的被确认了罪名,被确认了双g一事。
要说查一名省常委,这么大的事情,不应该是这么快的速度。从调查,在到取证,在加上交由上级去讨论决定,这个过程没有个半年一般是下不来的,就算是快一些,也至少需要一到三个月。
可这一次z央是真的决定要让都城省的高层格局起了一个质的变化了,在加上冯思哲在西川事情上所立的大功,这一次事情会有如此快的速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泽荣来到都城省之后,根本就无需用太多的时间去调查,一切按着冯思哲提供的线索去工作就是了,为此,仅仅是六天,就连查了三位省常委。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王泽荣就去省府见了己经从西川回来的冯思哲,两人在办公室中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
做为秘书,尹风雷连续的进办公室中续了四次茶,他也不知道这两位领导到底聊了什么,可是接下来,所有都城省的干部们都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王泽荣在连查了三位省常委之后,终于决定离开都城省了。
这个决定,还是当天晚上,王泽荣在赴许朝起这位书记的宴会上所讲的。
许朝起也是真的害怕了,连续三位省常委被查出了问题,那接下来如果在查下去,会不会到自己的头上呢?所以,担心之余,他就想着要请王泽荣吃饭,透一透口风,可未想到,确得到了这么一个让他兴奋的好消息。
在饭桌上,王泽荣是十分的客气,表示这几天在都城省打扰到都城省委的同志了,表示z央那边己经传来了新的指示,他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可以先回京都叙职了。
王泽荣即然这样说了,当然就是板上钉钉,许朝起内心是十分高兴的,虽然说被查了三位省常委,但总的来说,对都城省的大局还算不得是什么伤筋动骨。
当然了,心中高兴,脸上可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接下来的时候许朝起甚至还做了一番的检讨,表示自己这个书记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等等。
对于许朝起,王泽荣本人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看法,甚至还有一些的同情。因为此人是纪泉涌的下属,那本身就是悲惨的,在一位喜欢掌握权力不愿意放手的人面前当下属,这就注定他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出人头地。
当然,仅仅就是一个看法而己,王泽荣是不会和许朝起多接触的,不然的话,别人不计,冯思哲那里会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呢,他与冯大少的关系好不容易维持的这么多,他可不希望因为一些小事而受到影响。
这顿饭吃的很愉快,至少在许朝起心中是这样看的。
接着到了第二天上午,果然,调查组人的就收拾了行李,然后吃了一顿由都城省委负责的送行宴后,王泽荣就离开了都城省。
终于把王泽荣送走了,都城省的一众干部们不由都长出了一口气,他们还真的怕这个人会在都城长住上去,这样一来的话,怕是他们所有人都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吧。
冯思哲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王泽荣的离开,本就是他力主的原因。
虽然说王泽荣在都城省,可是更好的配合自己的工作,可以多拿下几位纪系的铁杆。可如果真的那样做,都城省高层就会出现权力真空,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一省的各项工作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少了三位省常委有些工作还是可以继续的,但少了五名,六名,七八名呢?那许多工作怕就真不好在继续下去了吧。
所以,算是为了都城省的未来发展,冯思哲选择停手,他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他消化的过程,他需要一些时间来做更多的工作,而至于纪系人,如果他们从此就老实也就罢了,倘若还敢有什么其它的想法,那对不起,等他真正掌握了大权,稳定了形势之后,这些还反对他的人,他将不会在手软了。
在送走了王泽荣之后,许朝起就笑的来到了冯思哲的面前,“省长,你看看我们是不是召开一个常委会呀,这一次调查组的到来,我们的很多干部可是人心惶惶呀,我看有必要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稳定大家的心思。”
实际上,许朝起这样做,也是在试探冯思哲的意思,他弄不清对方是怎么想的,在这么良好的情况之下突然间就罢手了,此人是不是还有什么后招呢?所以他才这样问,意思就是想从冯思哲这里了解一下,是不是可以稳定人心了,如果是的话,那才可以证明冯思哲不会在搞什么行动了。
“可以,我赞同许书记的意见。”冯思哲点头回答着,也是应该稳定人心,做好本职工作了,这才是他工作之中的重点。
说白了,冯思哲会有斗争,或是说当权者会有斗争,无非为的就是更好的工作罢了,希望自己的理念可以顺利的实行下去,而那就需要权力,为此,为了得到权力,为了可以更好的实行自己的理念,这才有了斗争一说。
如今,冯思哲在都城省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那接下来他也是应该稳定人民,好好的工作了。
可如果想要好好的工作,首先就要有一个前题,那就是你想做的事情可以顺利的进行,有时候想法是美好的,但与现实差距太大,那这只能就是想法了。就比如官员来说,想做成一件事情,那首先就需要有权,权力要有多大?那就要看你做的事情有多大了?
冯思哲做为一省之长,自然所做的事情都不会小,那相应的也就需要与之相比的权力和影响力才可以。
实际上不光是冯思哲,就是许朝起以及其它的省常委们也一样,他们每一个人心中也有自己的抱负,在他们看来,他们的想法也是最正确的,他们也想靠自己实现理想,那分歧就出现了,谁都有理想想去实现,那谁的权力大,谁的影响力大,自然谁就占了优势。
比如说都城省的局势来讲,突然间少了三位省常委,那自然而然的这些位置就极为的引人注意,因为不管是谁如果可以得到这三个位置,换句话说这三票的支持,那将来对他们在都城的影响力都会有着无比的帮助。
要清楚,这三位新常委的位置不同于汤剑这些老常委,一旦被任命了,那不可能随便会更改的。一名堂堂的副省级干部的调动也不是儿戏,就算是对z央来讲也同样是如此,今天换上他,明天在他给拿下,这样的朝令夕改的事情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z央万不得以也不会这样去做的。
所以,自然的,大家都清楚,新任的三位省常委人选将会是非常的重要,甚至可以左右未来都城省的z局局势也是说不定的。
许朝起一行人从机场回到省委之后,当即就召开了省常委会。
会议由许朝起书记主持,鉴于苏汉民,梅国龙,邹安林三人分别的出现了问题,所以有关他们的工作,必须要有一个交待才可以,不然这么多部门没有人去管理,那时间才还不要混乱了吗?
“同志们,组织工作一向是我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现在,苏汉民因为个人问题被组织调查,全省的组织工作就陷入到了一个较为混乱的局面,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所以我的个人提议是,在z央没有决定新的组织部长人选之时,我建议由我与冯思哲同志和郁春豪同志共同来管理组织部,大家有什么意见吗?”许朝起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小会议室之中。
要说许朝起是非常聪明的,组织部是一省权力之要地,但他确也没有自大的要把这个位置私自占有,所以特意的提到与冯思哲和郁春豪共享。
叫上冯思哲,是许朝起的一种示好的表现,此人在西川地震上立了功,现在在高层的呼声极高,是绝对不可轻意去得罪的,为此他只有去拉拢这个人,而不是去敌视这个人。在加上他也清楚,冯思哲当上省长的时间还是很短的,至少现在不会来抢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矛盾,那自然的联手就成为了可能之事了。
第二千二百四十四章 三系成形(求月票)
而在叫了郁春豪,那也是有原因的。
表面上来看,郁春豪毕竟早省委专职副书记,主管的就是组织部门的工作,叫上他也是符合组织程序的。
暗地里,许朝起也有他的想法,那就是他害怕自己不能有效的去制约冯思哲,怕自己不是人家的对手,回头组织大权在旁落人家,所以他才叫上了郁春豪,他相信,如果冯思哲势大,那他就一与会与郁春豪联手,如此一来的话,二比一,那应该可以有效的压制冯思哲的发展才是。
许朝起有心里的小九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说法又是那样的光明正大。
许朝起,冯思哲,郁春豪三人皆是书记,只是一正两副而己,现在在组织部长位置空闲时,由他们三人联手的管理这个部门也是可以说的过去的。在加上,这一决议可是对三位书记都有好处,那谁会如此的不长脸出声反对呢?
要知道,你一出声反对那就等于是反对三位书记,除非你以后不要打算在都城省混了,不然的话,得罪了这三个人,可想而知,你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了。
“同意。”常务副省长郑德付第一个开口发言着。
郑德付不是纪系人,虽然说他也不是冯系人,在关键的时候没有站在冯思哲这一边,但不论怎么样讲,他也是刚到都城上任不久的干部,除非是出了什么大问题,不然的话,他的工作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变动的。
郑德付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看的出来,纪系从今天起算是完蛋了,那以后都城省不是许系说了算,就是冯系,甚至还有可能是郁系。当此之时,他可以出言支持这三人,对他个人来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实际上,不光是郑德付看出来了,所有与会的省常委们都看出来了,只是他们没有郑德付反应的那么快,或是说他们毕竟要矜持一下,因为他们之中大多都是纪系的干部,他们的身份注定着他们要表态也不能太过明目张胆,不然的话,别人会说他们没有风骨,纪系这边刚垮,这些人就立马的改换门庭了,这事传了出去,终究会是影响不太好的。
“我同意。”省纪委书记庞义军出言支持。
“我也同意。”省政法委书记汤剑点头表示支持。
接下来,其它的几位省常委们都表示出了支持之意,甚至就是一向在地方z务上不怎么表态的省军区司令员沃岭明也表示出了支持。
实际上,西川地震,对其最有影响的干部除了当时极力反对抗灾演习的纪泉涌之外,就是这位军区司令员了。
当时冯思哲可是要求沃岭明要派兵进驻到西川市,配合抗灾演习的,可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对和风向原因,他没有选择支持,结果真的地震发生时,他就知道,这一次一个立大功的机会他没有把握住。而更为重要的是弄不好因为这件事情他还要背上某种罪名呢。
如果说,都城省的省长不是冯思哲?
如果说,这次西川抗灾演习不是冯思哲在主持?
如果说,当初冯思哲没有那个要求?那就算是发生了地震,对沃岭明来讲也是影响不大,毕竟连当时的省委都不重视这件事情,甚至还出言打压的吗?
可问题是,这一切的主持者都是冯思哲,而之前因为儿子的原因,沃岭明与之还十分的不对付,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冯大少有一个在军界可以一言九鼎的外公,这个人可以一言决定他的前途,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西川事情发生之后,沃岭明也曾想着去京都医院看望冯思哲,表示一下自己的诚意,当然更是一种低头的意思。
可是西川事情太多,尤其是地震之后的一些后续事情,让他这个省军区司令员根本就无法分身,今天这个首长,明天那个首长的接待,让他只能等待,而就在这个时候,冯思哲竟然出院并且回到了都城省,这样一来,他可以低头的最好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当然了,沃岭明也想过了,就在最近,他会找一个机会向冯思哲低头的,在他看来,两人虽然因为儿子的事情发生了一些争执,但终究那一次自己输了,并且之后,他也没有做过什么过份的事情,而现在他在低头,在表示出会明确的支持冯思哲,相信应该是可以化解两人间的矛盾的吧。
而在低头之前,有这样的机会可以示好于冯思哲,他当然不会放弃,所以自然的就表示出了支持。
看着连一向不怎么过问地方z事的沃岭明都表示出了支持自己的提议,许朝起很高兴,点头道,“很好,全票通过,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邹安林的工作问题吧。鉴于他以前的职务是常委副省长,我看这项工作就交由省政府来处理好了,省长,你看呢?”
说完这些话,许朝起还不忘记讨好的看上一眼冯思哲。
许朝起的一次献媚,引来了全场其它省常委心中的一片厌烦之声。当然,他们实际也明白,如果换成他们在这个位置上,也许一样会这样做。
要清楚,现在的冯思哲可不是当初刚从z央空降到都城省的那一个代理省长了,经过了调查组的考验,经过了西川地震之后,大家都清楚,没有谁可以撼动他的位置,甚至只要时间一到,他当都城省的书记都是顺理成章之事。
换一句说,在未来几年之后,都城省就会姓冯,是冯系的天下,而对这样有着大好前程的人,谁又会出言去得罪呢?怕是讨好都来不及吧!纵然就像是许朝起这样身份的人,也要十分的重视冯思哲才可以。
因为,无论比背景,比能力,比影响力,在高层来讲,许朝起与冯思哲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他唯一占优的就是一个资历的问题还有就是对都城省的情况更为熟悉一些吧,怎么说也是在这里工作了大半辈子了。
许朝起讨好的一笑,冯思哲也是欣然的接受。
“即然省委是这个意思,那我省政府就接下来了。”冯思哲倒是没有任何的客气之意,甚至他还清楚,如果自己拒绝了,怕是许朝起会更为担心吧,会产生出更多的想法,比如说他不接受我的好意,是不是要对付我呢?
如果真的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对于整个都城省团结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为了都城省的局面可以更好的得到控制,冯思哲此刻是不会主动的惹出什么乱子来的。
看着冯思哲接受了,许朝起长出了一口气,然后道,“好,即然是这样,那我们就接着梅国龙同志的问题吧,我是这样想的,鉴于这个位置的特殊性,我看就由庞义军同志,汤剑同志,牟希明同志三人联合先管理这个部门好了,毕竟统战部的工作并不是十分的繁重,大家的意思呢?”
许朝起就差没有明说,因为都城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即不靠海,更不是边界省份,所以统战工作相对容易很多,那这项工作交由三位省常委联合来管理就足矣了。
事实上,这也是许朝起的聪明之处,他先是给了冯思哲与郁春豪好处,接着在给以前的纪系人好处,这就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如此一来的话,都城省的局势就将更为的复杂,只有这样,他的这个书记之位才能做的更稳。
越是分出了几大势力,权力越是分散,那他这个一省书记的位置就越发显的重要了。
可以说,许朝起是心存着好几个目的,才想出这个方案的。一来可以示好于纪系,这毕竟是都城省高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二来也可以有效的起到权力分散作用,这样对于冯思哲势力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当然,纪泉涌也不是没有想过,万一冯思哲若是不答应怎么样。如果不答应,那就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纪系与冯系不死不休。
连一个统战部门的权力都不放手,都不愿意让给纪系人去做,那纪系人就一定会拼死去反击冯思哲的,这样一来,他便是可以座山观虎斗了,这对于他个人来讲,也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冯思哲何其聪明,仅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还不等他说话,郁春豪副书记就突然的表态了,“很好,我支持许书记的提议。”
显然的,郁春豪也看出了许朝起的用心,所以他出言支持了,他想通过这件事情示好于纪系的面目己经昭然若揭。
冯思哲对于郁春豪这个人的印像早己经变的很坏,从西川问题上,对方落井下石,他就看出来了,这个人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这种人眼中只有利益,没有亲情,没有友情,这样的人就纯粹是的一个z客罢了。
对同志,冯思哲还是有着几点不同的认识与看法的。
第二千二百四十五章 苗紫涵要来都城上任(求月票)
有些人,想拥有权力,那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虽然他们的方式可能不对,但有权之后,还是会做出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这样的干部,冯思哲还是欣赏的,毕竟这属于好心办了坏事。
有一些人,以前清正廉明,可是真正的大权在握的时候,就有些忘乎所以了,甚至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比如说收受贿赂,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等。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干部在位时也是为一方百姓做了一些事实的。
这样的干部,冯思哲也能容忍,人无完人,人也是会变的,这样的人只能说是没有成大事者的潜力罢了。
还有一些干部,当然虽然算是清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