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新篇-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可有些不对头,”彭玉麟摇了摇头道,“四川的两个师都是驻军编制,满员一万六千,实际都只有五千,而且装备也远远不如我们湘军,老实说这几年皇上可没有亏待过咱们,新式火枪、火炮没有给自己的嫡系却调拨给了咱们,人家坦荡荡,咱们也不能做小人,”说着他又补充道,“至于西南石达开的旧部,老实说我信不过他们,这些长毛可不比当年出广西时那么骁勇,依我看,长毛那些能打的战将根本不在云南,李秀成、韦俊、杨辅清、林启荣、谭绍光这些长毛悍将都站在皇上那边,就连那个跳脚的陈玉成现在不也服了?我看皇上这次调咱们湘军也是迫于无奈,你们想想,整个中原还有哪一支部队比咱们湘军更适合调去西藏?”彭玉麟顿了一下又道,“对了,有的,那个放在四川看着咱们的170师,可现在人家不也调到西藏了吗?咱们十几万湘军子弟在内战战场上流尽了血,现在皇上给了咱们一个抗拒外辱,雪洗内战之耻的好机会,大人,我们正该出兵啊!”
第203章:湘军再战
    第203章:湘军再战
    第203章:湘军再战
    “彭大人一口一个皇上,我就不知道是哪个皇上呢?”刘长佑冷笑一声,“是那个被关在京师奕欣王府的小娃娃呢,还是那个杀了咱们几万弟兄的王财?彭大人到底效忠了几个皇上啊?”
    “你……”彭玉麟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指着刘长佑的鼻子骂道,“怎么着?我知道你老刘什么心思,你不就是在赣州当了回俘虏(见117章),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吗?真有种,你当年怎么不死到底啊!我告诉你,现在咱们说的国家大事,不是你小子见不得人的小心眼!”
    “好了!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曾国藩不快的敲了敲桌子,“不出兵看来是不行了,咱们现在既然归顺了朝廷,怎么可能拒不奉诏?皇上这次给我写了亲笔信,他不写又如何?湘军隶属朝廷节制,只要总参下道调兵令,咱们又怎敢抗旨?”
    “大人,依在下看来,湘军入藏看来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刘蓉点了点头道,“大人,出兵既然是必然的事情,那军队的控制权必须在我们自己人的手里。  ”
    “正是如此,两万湘军子弟的性命不能交给别人,再说这上阵打仗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更是兵家大忌,属下以为入藏的湘军应该保持其原来的编制,不能由朝廷另派军官指挥,湘军子弟向来不服王财的嫡系新军,更别提让他们地军官来指挥咱们的兵了。  ”刘长佑马上接口道。
    “大人。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过,这湘军入藏并非无一利处啊,”赵烈文想了想道,“大人,这也是我们借机扩大湘军实力的好机会啊,在下有几句话请诸位想想,此番出兵皇上为了稳定湘军军心。  保证战役的胜利,必定会更加重用湘军将领。  在下以为大人可以借机向朝廷索要更多的军饷、物资,而且湘军守在两湖,就好比被困于深潭的蛟龙,四周都是坚不可摧的悬崖绝壁,而入藏之后呢,湘军就变成腾飞于九天之上了,再也没有人可以缚住他地手脚。  大人可以借机扩张湘军实力,出兵两万,回来的时候咱们说不定可以带回来十万精锐,请问各位,这难道不是一个让湘军重新振做起来地好机会吗?我相信皇上一定也看到这点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几次对外用兵,皇上宁可从各省抽调驻军,也不愿意动用咱们湘军的道理。  这回要不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咱们又如何会有这种好机会呢?”
    赵烈文的话让在座的众人马上看到了另一个景象,他说的不错,自古以来拥兵自重的军阀通过什么来扩张势力?就是打仗,仗打得越多,他们扩张地越快。  相反,要是天下安定,他们反而没有理由,也没有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当年湘军衡州誓师时兵不过数千,可打了几年之后呢?虽然连吃败仗,但湘军已经扩张到了十几万人,照这个算法,两万湘军入藏之后,只要不与英国人硬拼。  用不了几年两万人就能变成五万。  十万,甚至二十万!
    “对。  我看赵烈文说的对,大人正该上书朝廷,请求朝廷不要撤散湘军建制,也不要别派军官,由我们自己的人指挥湘军!”刘长佑一拍大腿道,“老赵,我以前还把你当成王财的人,现在看来你到底还是站在大帅这边啊!”
    曾国藩沉默了许久,点了点头道:“其实我本不想再争什么,更不想借这个机会去扩张湘军实力,其实你们说了半天都乎略了王财的这封信,”说着曾国藩拿起桌上的信,轻轻的晃了晃,“你们以为王财在信中说地都是大道理?我不这么看,其实你们始终觉得我保留这两万湘军是为了东山再起,其实错了,我只是为了给各位留条后路,”说着曾国藩笑了笑,“可是这几年看来,我确实是多虑了,湘军既然是两湖子弟组成的,就应该和其他各省子弟一样,肩负着守土卫国的责任,义不容辞!”
    说着曾国藩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回的踱了几步道:“至于你们说湘军的指挥权不应该给别人,这确实是不错的,别人不了解湘军,而且也可能指挥不动,到不是为了私心,而是这样会误了军国大事,我将上书朝廷,力保曾国荃、曾国华、彭玉麟、刘长佑、萧启江你们几位领兵出战,刘蓉、赵烈文你们两位乃我湘军善谋之士,我想请你们随军参谋,以测万全,”说着他顿了一下道,“而我就在湘乡等你们凯旋地好消息!”
    虽然皇帝陛下鼓励国人在海上打击英国商船、兵舰,但是在陆地上,皇帝严格禁止国人攻击各通商口岸的洋人商行,货栈,不但禁止百姓私下的复仇意识,甚至王财还命令各地驻军派专人日夜保护他们,之所以这么安排,一是因为国人根本分不清这些洋人哪些是英国人,哪些是美国人,在他们看来所有洋人都一样,很有可能会误伤了友邦而引起不必要的国际争端另树强敌,二是王财不想因为战争而中断刚刚走上正轨的商业贸易,中断中国走上富强的进程,三是因为战事一开,王财还可以通过他们获得急需的物资。  所以宣战诏书下达之后,各地针对洋人的袭击反而比战前要少了很多。
    帝国政府正式向英国宣战后,英国人在亚洲的商业贸易立刻受到沉重的打击,帝国政府取消了此前给予英国在华贸易地所有优惠条款,收回了长期以来困扰帝国地领事裁判权,冻结了英国人在华的所有财产,与此相对应地是帝国政府却给予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其他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并鼓励他们扩大在华贸易。  “私掠令”下达后,立刻让东南亚的海盗们兴奋不已,长期以来被帝国水师残酷征剿的海盗们仿佛一下子拿到了“抢劫许可证”,从南海到七洲洋海,海盗们只要看到英国人的米字旗就若即若离的跟着,一有机会就会冲上来开枪开炮,时至今日,这些被王财暗中培养的第二支海军才真正派上了用场,被苏州兵工厂生产的水师炮武装起来的海盗们(参见107章)单挑的确不是英国武装商船的对手,但是好汉架不住群殴,被盯上的英国商船只要被一艘海盗船盯上,他们就会像待宰的羔羊一般很快被越聚越多的海盗船们分而食之。
    英国人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人居然采用了分而治之、挑拨离间的办法,更没有想到王财会下手这么狠,受到巨大损失的英国商人立刻在国发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指责政府发动这场愚蠢的战争,英国政府为了安抚这些人,马上也下令冻结中国人在英国的财产,只可惜中国人在英国并没有什么财产可以让他们去查封,无奈之下只好在本土援军没有赶到的情况下,下令驻香港和印度的舰队立刻担负起打击海盗的任务,由于兵力不足,英国人请求法国人在亚洲的兵舰能够帮助他们一起打击海盗,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人竟然羞羞答答的找了几个借口拒绝了,很明显法国人也开始有些后悔这次草率的和英国人联手,事实上事态的发展已经让法国政府秘密下令出征的一万法军登陆越南南部后,暂停向北推进,视中、英两国战事进展再做下一步打算。
    在南洋海面上不断被击沉、击伤的英国商船显然让一直以海上霸主自居的英国海军倍感羞辱,紧急增派以1860年12月刚刚下水的“勇士”号战列舰为首,十一艘各型战舰组成的舰队紧跟着一个月前出发的远征军脚步,再次出征亚洲。  这样一来即将汇集中国海面的英军战舰几乎超过了四十艘,算上从美国匆匆忙忙赶回的朱永华舰队也没有办法与之相抗衡,更何况仅仅是“勇士”号一艘就装备了10门110磅炮,火力之强超过了帝国水师的任何一条主力战舰,所幸的是帝国水师认真贯彻了总参的命令,全部前出部署到了七洲洋海与明牙喇海,日夜游走于海面上寻找战机,居然两个月内连接击沉、击伤散布海面追逐海盗的英国兵船七艘而自己无一损失,不过王财知道这些前出部署的水师战船真正的目标并不是这些驻印度、香港的英军战舰,而是很快就要到达的英国远征军运兵船,哪怕打沉一艘也是对英国人的极大震慑,而随后打响的印度战役将迫使英国人回兵印度,这一切都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胜败。
    PS及相关史实(不计入正文):
    1、“你固然可以去回到过去,带去先进的技术与知识,但历史有着他自己强大的恢复能力,无论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大的偏差,最后都得回到其应走的轨道上。  ”引自专砍太监大大书友在书评区的留言,锄头觉得非常有见地,因此借来一用,在此谢过专砍太监大大书友。
    2、海上袭击战在十九世纪:考虑到可能会有读者担心1860年以后海上袭击战的可行性,锄头引用一个实例:美国直到1863年仍在建造用于对付英国的海上袭击舰,1863年美国批准建造了万帕内奥格号等五艘快速木制战舰,在1868年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战舰,只是想象中的美、英冲突没有发生,在1885年被卖掉。
    3、湘军于1854年初在衡州(今衡阳市)编练建成时;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另有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余人。
第204章:以夷制夷
    第204章:以夷制夷
    第204章:以夷制夷
    虽然连战连败,非常需要帝国水师的帮助,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林肯也非常了解,他早就对英国人暗中帮助南方叛军一肚子不快了,只是内乱未平,不便与英国直接对抗,但考虑到中、美两国长期的友好关系,以及利用中国牵制英国的想法,林肯暗中命令支援一批军火交给准备回国的帝国水师,只是大家现在都困难,再好的东西他也送不起了。
    当这支远征美国的帝国水师长途跋涉赶到琉球补给的时候,这场震惊世界的中英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正如总参所计划的那样,当英国远征军到达明牙喇海印度港口的时候,先期入藏的170师唐利民部在江孜击溃了英军先头部队五百余人,随后跟踪追击英军败兵,一路追到亚东仁青岗、春丕,在当地藏兵的配合下,向三千英军发起了反击。
    考虑到这是第一次与英国陆军交手,唐利民为了万无一失,第一次进攻就投入了170师1团和2团一营共四千余人,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的是师属炮兵各团属炮兵的二十几门六磅、十二磅快炮,在攻击地前沿,还有各营的迫击炮,可以说从炮火密度上来说,在仁青岗、春丕的攻击强度是倾尽170师全力的,而且战役结果也没有任何悬念,三千英军被打死三百七十人,剩下的全部缴械投降。
    三千人地部队居然有九成都向敌人投降。  这在中**人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在国防军士兵的脑子中始终认为,战士宁可战死沙战也绝不能向敌人放下武器,投降是士兵的耻辱,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被人耻笑,因此言语之间对这些俘虏是有些瞧不起。  不过更令他们奇怪的是,这些被俘的英军中大多数都是皮肤黝黑的印度人。  只有部分军官是金发白肤地英国人,这让唐利民颇为失望,花了这么大力气结果打的不是英国正规军。  不过也来不及让他继续研究战俘地问题,把这些人交给藏兵看管之后,率领170师主力一刻不停的赶往藏印边界,越过则里拉山口后,拆除英印军设在热纳宗吐隆山的哨卡。  一举攻入锡金境内,不但彻底把英军赶出了西藏,而且收复了属国锡金,消息传来举上下一片欢腾,人人都兴奋的认为这次抗英作战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王财却没有这么高兴,因为这次打败的根本不能算是英军主力,只不过是一些阿三而已,甚至他认为消灭这只主要由印度人组成的侵略军根本达不到迫使英国回军增援地效果。  自从王财批准了曾国藩的请求,任命彭玉麟为主帅,刘长佑、萧启江、曾国荃、曾国华为各军军长后,分驻两湖的湘军已经全部移师入藏,170师攻击开始的时候,他们已经推进到了川藏边界。  离亚东还有半个多月的路程,只不过根据战前部署,唐利民不会坐等湘军赶到而直接攻入印度,但是兵力不足的劣势到底是170师不能回避的问题,深入印度境内越远,面临的危险也越大,最好能让印度人站在帝国这一边就好了,就算不站在自己这一边,也应该让他们内乱,一向心计颇重地帝国皇帝马上打起那几千个印度战俘的主意了。  印度民族构成原本就复杂。  若是能从挑拨一番,很有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皇帝突然对印度的民族问题感兴趣。  刘丽川一点都不奇怪,自从上前御前军事会议结束后,刘丽川就一直在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而且了解的越多,他就越认为印度地确是英国人的一个软肋。
    “你说说吧,这些资料你都看出了什么?”王财看着刘丽川带来的两百多页分析材料,一时间竟然也找不到什么头绪来。
    刘丽川微微一笑,接口答道:“皇上,印度宗教复杂,语言纷乱,民族众多,全国较大民族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数百个以上,事实上臣看了这么多资料,越来越认为印度根本就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嗯,应该说不同的地区主体民族也不一样,比如占人口近半数的印度斯坦族主要分布在北方,锡克人,桑塔尔人等等都在自己民族聚集的地方占主体,也正因为如此,各族都有独立倾向,此外印度的两大宗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也是矛盾重重,每年因为宗教矛盾而相互仇杀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第二点,还有第…,英国人向来歧视印度土人,对他们的信仰更是完全不当会事,前次印度土人起义起因就是因为英国人歧视土人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后来英国人剿灭印度起义更是杀了数万印度人,可以说英国人在印度就像站在悬崖峭壁地边缘,只要被人稍稍推上一把,他们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王财听刘丽川笑嘻嘻的说着,也觉得这里面可以利用地地方还真不少,而且印度的民族、宗教问题一直到21世纪都存在,更不要说现在了,心中盘算了许久才点了点头道:“刘丽川这事你很清楚,交给你去办了,我看唐利民抓的那二千个印度阿三咱们可以利用一下,只不过我想说两点,第一,不管是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徒,我们需要他们站在咱们这边一起对抗英国人,第二,我们需要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配合我们,但是我也希望他们两者之间的矛盾继续下去,说白了就是我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印度。  ”
    “这不难办,臣可以派人去西藏,在这些战俘中间宣传我军入藏是为了抗击英国侵略者,也是为了帮助印度百姓推翻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然后再他们都给放回去,做咱们的宣传员,”说着刘丽川又一笑,“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派人把英国人在印度干的那些事情好好的宣传一下,在宗教问题上,皇上可以命令攻入印度的军队一定要尊重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习惯,这样才能争取印度土人的支持,说不定他们会把咱们当成救世主呢!”
    王财笑了笑没有说话,他隐约觉得刘丽川想的有些简单了,刘丽川看皇上没有什么反应,便接着说道:“至于皇上所说继续两大宗教矛盾,这也不难,臣以为只要咱们的军队能够攻入印度境内,那印度的义军必定会死灰复燃,我们只要分别扶植一支印度教义军和伊斯兰教义军,那将来……外患即平,内乱就该从生了,到时候势均力敌的两只义军到底谁能统治印度呢?这就要看皇上站在哪一边了。  ”
    被藏兵拳打脚踢了一个多月的印度俘虏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藏人的坐上宾客,每天好吃好喝极尽殷勤,几天之后朝廷派来的特使把这些糊里糊涂的印度人招集起来,大谈了一通“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还代表帝国政府向他们承诺“将尽力帮助印度人民推翻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恢复印度人民的自由”,最后还希望他们“返回印度后,能把中国政府对印度人民的深情厚意广为传播。  ”一连给战俘们洗了几天脑子之后,每人发了些路费,全部送过边界放了。
    事实上皇帝根本就是多虑了,当170师越过锡金边界,消灭了从加尔各答匆匆赶来阻击的另一支英军部队后,刚刚被英国人剿灭的印度民族叛乱立刻死灰复燃,离锡金不远的达纳尔普印度教士兵首先杀掉英**官宣布起义,在他们的带动下,附近义军余部纷纷举事,很多英**官害怕自己手下的印度士兵造反,纷纷脱离军队逃往加尔各答,一时间整个印度北部的英军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  这些举事的印度义军虽然反抗英国人,但是他们对于陈兵锡印边界的中**队也是颇有戒心,所幸这时放回来的被俘士兵把帝国政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在义军中到处宣传,加上印度义军吸取上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对印度本地的封建领主投靠英国人已经完全失望,可是单独对抗英国人也确实是力量不济,起事之初就是存了借东风的意思,现在既然中国人与自己的目的相同,那彼此之间也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英国政府万万没有想到一向视做软弱可欺的中国人会主动在印藏边界发起攻击,更没有想到刚刚被杀了十几万人的印度阿三会再次叛乱,在英国政府看来,印度是决对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原本利用海军攻击中国沿海的登陆计划在印度土人的叛乱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在英国的强烈要求下,原本准备登陆越南的法军也在加尔各答登陆,三万英法联军在英国少将詹姆斯的率领下挥师北上,准备先消灭达纳尔普的印度义军后,再迎头阻击攻入印度境内的中**队。
第205章:血战南海
    第205章:血战南海
    第205章:血战南海
    不过英国陆军被印度义军和中**队牵制在了印度北部,但大英帝国的海军却并不受此束缚,把三万联军送上岸后,强大的英国舰队马上起航离开加尔各答,准备继续执行攻击中国沿海港口的任务。
    海军司令邓肯这一路上都恼火不已,自从舰队开进明牙喇海(今孟加拉湾)后,几乎每隔三、四天都会受到中国战舰的袭击,这些中国人的战舰虽然吨位不大,火力也比不上英国战舰,但是他们速度极快,白天海面视线极好的时候这些中国兵舰也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可一到夜里,他们借着航速的优势,悄悄接近英国舰队连续三次齐射后不管是否命中,马上扭头就跑,头几次英国人措手不及,接连两次中招,损失了一艘中型补给舰之后,英国人马上提高警惕,每晚都派几艘航速快的巡洋舰远离舰队主力三海里巡逻,原以为如果中国人再来,这几艘巡洋舰一定可能以收拾他们,结果没有想到打虎不成反被虎咬,隐伏于夜色中的英国巡洋舰果然发现了大摇大摆来偷袭中国快速巡洋舰,兴奋之下当即开炮追击,中国巡洋舰猝不及防马上转舵撤退,双方一逃一追,总算双方航速相差不多,而中国巡洋舰又是只顾逃跑,甚至没有还击一炮,所以英国人虽然炮火猛烈,但是黑夜之中没有中国战舰炮口的火光指引,大多数射出地炮弹都没有命中。  正在英国水兵嘲笑中国人胆小无能只会逃跑的时候,几百颗巨大的弹丸劈头盖脸的砸到追击中的英国巡洋舰头上……
    原来在中国巡洋舰的身后正是担任掩护和补给任务的三艘战列舰,英国人炮口地火光让这三艘战列舰轻而易举的锁定了目标,当中国巡洋舰把英国人地几艘巡洋舰吸引进战列舰的炮击范围后,宁远、定远、致远三艘战列舰上的重型火炮马上开始连续齐射,而此前一路逃跑的中国巡洋舰也调转船头,返扑上来。  巡洋舰航速确实比战列舰要快。  但是火力与防护都远远弱于后者,双方恶战了一个多时辰。  要不是英国主力舰队循着炮声增援而来的话,这几条英国巡洋舰恐怕都要被送到海底去了。  正在英国人准备围歼这些苍蝇般的中国战舰时,发现英国舰队主力到来的中国兵舰马上偃旗息鼓,挂帆狂奔而去。  损失了四艘巡洋舰却连中国人地屁都没有摸到,让邓肯少将几乎陷于疯狂,正在他气急败坏的到分派战舰,准备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