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睦鲜ν醭┦比文涎籼兀罘浅<蚱樱阕由洗蜃挪苟。习嗖蛔碌螦8,却一定要蹬个自行车。刘表看在眼里,不乐意了,十七岁的他立马给自己的老师上了一课:“我亲爱的老师呀,你继承和发扬老八路艰苦朴素的作风没有错,但您也不能让人看着像作秀呀。其实,搞点排场和奢侈也没什么,只要别比上级的谱还大就好;弄点艰苦朴素也不错,但总不能比下级还要寒酸,那让下级怎么过呢?比如说,您骑着自行车上班,难道让市政府的干部们把‘广本’放在家里走着上班吗?再比如您都穿了补丁衣服,难道让干部们光着屁股上班吗?做什么都别搞得太过,这才合乎中庸之道呀。”(《三国志》注引谢承《后汉书》:表受学于同郡王畅。畅为南阳太守,行过乎俭。表时年十七,进谏曰:“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于世!”)此话一出,王畅立时来了个大红脸,随即还辩解了几句,但得分的显然是刘表,估计王畅以后再也不敢教刘表了。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30节
从刘表给老师上课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刘表是一个有主见,实事求是,也敢于用世的人。为此,他很早就卷入了历史的漩涡中心。何进刚做上大将军,就征辟刘表为掾(文字秘书),后升为北军中候。在诛杀宦官之役中,刘表与袁绍的名头不相上下,而曹操的名气还比不上刘表。
紧接着,大乱之世到来,刘表随即从何进那儿领到一个肥差,出任荆州刺史。以前所有的努力为刘表争得了这个机会,但能够坐稳这个刺史那绝不是一件易事,像刘岱那样在兖州任上随随便便把命丢了的封疆大吏有的是。
与其他各州一样,那时荆州也乱出了圈,而使荆州陷入混乱的罪魁祸首,不是外人,就是未来东吴国的开创者孙坚,当时他的职务是长沙太守。孙坚举兵讨董后,即借故杀了荆州刺史王睿,接着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与后将军袁术合兵一处。由于孙坚和袁术两个朝廷命官开了无法无天的头,荆州各地于是大乱。这里倒没有黄巾,不过荆州各地的世家大族不听王命了,同时各路豪强也自己当上了草头王:一个吴地姑苏来的苏代学孙坚的样自己做了长沙太守,一个叫贝羽的人则自己做了华容县长,并拥兵作乱。
年届五十的刘表单人独骑来到荆州,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假如刘表是一个弱者,他在那里一天也呆不下去。但刘表的确有两下子,他到荆州做的第一件事是取得当地最有势力的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并接受他们的建议,让蒯越派人诱骗当地的宗族首领五十五人,全部处决,并收编了他们的部众,由此一举稳定了荆州的大局。蒯越也不是外人,他跟刘表是何进府里的老同事了。蒯、蔡两家也不是吃素的,不过是借刘表之手灭了自己的对头,不过他们好歹肯拥戴刘表,刘表也乐于与他们合作。于是,各地纷纷归附,荆州八郡基本平定。
斩除一些不听话的世家大族只是一振作间的事情,但真正的考验是来自袁术和孙坚这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袁术讨董卓不成,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谋取荆州,于是让孙坚“跨江击刘表”。荆州这块宝地,袁术想要,孙坚又何尝不垂涎三尺,于是拼了命来打刘表,一路打到襄阳城下。也不知是天意,还是刘表的运气好,孙坚在战斗中竟被黄祖的手下乱箭射中,一命呜呼。袁术失去了手下唯一的人才孙坚,自然也不能奈何刘表。正是在打败孙坚以后,刘表才得以在荆州坐稳。后来,在长安把持小皇帝的李傕、郭汜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刘表得以名正言顺地坐镇荆州。再后来,刘表又夹击袁术,并把袁术赶到九江。
此后,刘表又成功抵御了董卓部将张济的侵扰,并收服其众,更令张济的族侄张绣归附。接着,刘表又平定了长沙太守张羡的叛乱。短短几年,刘表“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单从地盘上看,刘表在三国诸侯势力排行榜上,已跃居第三位,仅次于二袁。
刘表掌控荆州以后,不是花天酒地,而是励精图治,施行仁政,把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此时已是“万里肃清”,“沃野千里、士民殷富”,成为东汉后期一片王道乐土,荆州百姓“大小咸悦而服之”。
刘表的成绩,在三国乱局中是独一无二的,他不仅让那里的百姓能够吃饱饭,睡好觉,而且还有书读。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文化没有中断,而且得以发展,“五载之间,道化大行”。由于政通人和,除了各地难民纷纷拥入,各路人才也不断迁来,后来帮助刘备成事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徐庶以及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都在其列。事实上,值此大乱之世,刘表却以自己的努力在荆州开创了一个以讲《易》为主的荆州学派。
此时的荆州,北可伐中原,西可定巴蜀,对下游的东吴也构成顺流而下的战略优势,如果刘表胸怀大志,是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
第三章困顿荆州
第二十一回:蛰居荆襄(下)
但刘表只是一个文人,对他而言,能够尽职尽责地看护好荆州,已经完成使命了。难道只有图谋天下,才是最伟大的事业吗?在袁曹争霸之时,大概他还看不到天下只有打出一个真龙天子才能重新定于一统的局面,他幻想着只要维持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均势,让他们谁也吃不掉谁,刘家的天下就不会易主。在他眼里,袁绍跟曹操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乱臣贼子,选择与袁绍联合,只是因为袁绍是可以制约曹操的唯一力量。因此,刘表并没有尽力帮助袁绍,让袁绍取得胜利也不是刘表的初衷。现在离均势还早,明显是曹操一头独大。刘表现在不进取,而搞什么“爱民养士,从容自保”那就是短视了,任由曹操发展,自保也很难做到。
对于刘备,刘表没有不收留的理由。这是那个时代的惯例,跟自己没什么仇怨,人家又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状,不但不能杀,而且还得客客气气地收留。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的深秋,刘备和他的几个兄弟以及不多的人马,在襄阳城外,远远看见一支浩浩荡荡的迎宾队伍——刘表亲自出城迎接刘备,并以上宾之礼款待刘备。
在襄阳城中,刘表为传奇英雄刘备接风洗尘,酒席上二人共同抨击了逆贼曹操,刘备大概还掏出献帝的衣带诏宣读了一番。刘表从来没把曹操当过朋友,而刘备更是曹操不共戴天的仇敌,为此刘表交给刘备一个任务,那就是驻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防备曹操。也就是说,刘表不仅接纳了刘备,而且继续让刘备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实体在荆州生存。对于这样的安排,刘备没有什么不愿意的。十几年前,当刘备来到徐州,陶谦不就是这样安排的吗?当年曹操不也是这样安排过他吗?对于刘备来说,这也是最好的安排,于是二话不说领着众兄弟上任去了。
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再到刘表,刘备已经更换了六个主人了。当然,大概连公孙瓒也没敢把刘备当铁杆部下来待,他跟其他英雄都看得出刘备其志不在小。刘备要做的事情,永远是借鸡下蛋。
不过能够在荆州立足也是不容易的,刘备驻扎新野的转年就迎来了一个艰巨的考验。那是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在南阳东北方向的博望与曹军发生激战。
这场战争开始于一次攻势作战,是刘表派刘备“北侵”。刘备最初进展顺利,一直打到叶县,距离许昌也就是一百三四十里。此时曹操正在继续灭袁大业,于是令留守的夏侯惇、于禁、李典等大将领兵抵御。事实上,这不是刘备遭遇的第一次大阵仗,却是他第一次没有一触即溃的战斗。大概是因为刘备兵多而弱,而夏侯惇兵少而强,双方一时陷入僵持。刘备军事能力不强,但判断能力是很强的,打仗是很油的,赢得对峙的局面让他信心倍增,甚至看到了取胜的可能。
与夏侯惇耗了很长时间,一日刘备突然自烧营寨,领兵撤退。刘备溃败是常态,能够对峙这么久非常罕见,于是夏侯惇也没多想,急忙率军追赶。还是李典机警,对夏侯惇说:“刘备也没战败,无故烧营撤退,其中有诈,恐怕是设下伏兵等我们往里钻呀。南去的道路崎岖狭窄,草木又深,要是中了埋伏,我们不好办呀,还是别追了。”夏侯惇说:“哈哈,这个刘备跟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哪次不是溃败,他还懂得打埋伏?”于是不听李典劝告,与于禁领兵追击。曹军追进山区,果然中了刘备的埋伏,在万分危急之时,幸得李典领军来救。刘备见曹军救至,也未再战,领兵后撤。可见,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火烧博望,只有刘备自烧营寨;曹军虽中了埋伏,也不是什么大败,而且是刘备先撤出战场。刘备遭遇过无数撤退,大概都撤上瘾了。以前连被迫撤退都习以为常,这回主动撤退自然更是从容不迫了,捎带着玩了一把计谋,设了一把伏。不过,刘备自烧营寨以及遇援即退的举动都表明他的确是要撤退的,设伏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罢了。
博望之战大概是刘备可以稳坐荆州七年的奠基之战,这仗要是不胜,尽管那时曹军未必会继续进攻刘表,但刘备恐怕没什么脸面在荆州继续蹭下去,估计早早地就跑到交州了。这一仗的胜利,既不是靠诸葛山人的妙计,更不是靠还未到刘备帐下的徐庶,而是全凭刘备的游击战术。
对于刘备的军事才能,刘表不知该高兴还是担心。刘备有才干,可以为之抵挡曹操;但太能干了,却成为自己的心腹之患。
自从这次“北侵”之后,刘表似乎彻底放弃了制衡曹操的想法。最显著的事例是,他让刘备退到了樊城。樊城与荆州州治襄阳仅一水之隔,这实际上是刘表将刘备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刘表这个人“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对刘备也是外宽内忌,厚待而不重用。正如郭嘉所说:“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其实刘表本无野心,也谈不上重用不重用刘备,能够厚待并控制住刘备就不错了。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31节
刘备离刘表那么近,于是过上了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生活。但刘备是英雄,这样的生活难道是他所追求的吗?一次酒宴之中,刘备起身上厕所,竟然发现自己的大腿上长了赘肉,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怎么啦?您是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心事?”于是刘备说了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话:“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可惜,人各有志,刘表非是无能之辈,只是想法跟苦孩子刘备不一样罢了。
这一晃就晃过去了五六年,建安年开始进入两位数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在收拾完袁家残余势力后,准备北征乌桓。刘备跟曹操玩了很多年围棋,虽然死活老是玩不过,但大局观还是一流的,要不他怎么总是弃子逃命呢。刘备清楚,此次曹操远征,是其他势力搅局的最好机会,如果等他胜利回来,那各方势力就彻底丧失翻盘机会了。于是,刘备力劝刘表让他领兵北伐,奇袭许昌,但刘表坚决不从。等到曹操得胜回来,刘表半真半假地对刘备说:“咳!后悔没有听阁下的建议,致使丧失了这么一个大好良机呀!”刘表不袭许昌,一是没有这个雄心,二是对刘备不放心。假如真的派重兵奇袭许昌,那么带兵的人非刘备莫属。假如刘备得胜,恐怕尾大不掉;假如失败,弄不好回到荆州会反戈一击,自己也没好果子吃,所以刘表干脆找个借口不打,等曹操回来以后又说些客气话安抚一下刘备。刘备闻听刘表的话,虽然恨得牙根痒痒,但也无可奈何,只好解嘲地说:“现在天下土崩瓦解,诸侯争雄,战事哪有个头呀?以后能够抓住机会就好,这次算不了什么。”(曹公自柳城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在英雄的视野里,刘表不算什么,但他们还是将刘备当盘菜,一有举措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备。曹操欲伐乌桓,最担心的就是刘备,手下诸将也说:“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他们清楚刘备是在中原的血雨腥风中滚过来的,如此机会岂肯放过?曹操及诸将不可谓不知刘备,但郭嘉更知刘表仅仅是个座谈客,于是劝曹操“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刘备转战南北,始终处于寄人篱下的局面。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投公孙瓒拿到第一桶金,投陶谦落了一个封疆大吏,投曹操和袁绍则成为天下英雄,这回投刘表却似乎在荆州白白浪费了七年时间,毫无进展。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以往得徐州,坏就坏在得到太容易了。尽管在徐州刘备得到了当地缙绅的拥戴,但一切来得还是太仓促了。在荆州就不同了,正是因为有了七年的沉潜,这条龙才养足了精神,一飞冲天。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二十二回:遗梦隆中。
第二十二回:遗梦隆中(上)
跑到荆州的刘备,对于刘表来说是个鸡肋。对于志不在四方的刘表,多一个刘备没什么用,何况刘备还是一个常败将军,打仗不行,但尾大不掉、喧宾夺主的本事却不小。不用吧,又怕刘备狗急跳墙、祸起腹心。这种事情刘备其实也遭遇过,当年他不就是拿吕布没办法吗?
不过,规则就是规则,大家都绕不过去,于是刘表只好采取了客气但不重用的态度,即“厚待之,然不能用”。原因是“惮其为人,不甚信用”。这不能怪刘表,刘备是一个英雄,刘表怎么能相信英雄刘备会为他打一辈子工呢?
刘备先前的为人让刘表忌惮,当刘备来到樊城以后,就不是忌惮那么简单了,刘表不得不猜忌并钳制起刘备来——“表疑其心,阴御之”。为什么呢?因为“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刘备一个败军之将,为什么会引得很多荆州豪杰归附呢?这些豪杰到底是哪些人呢?其实这些人多是像徐庶、司马徽这样的在野名士,也有一些像伊籍那样不受重用的荆州官员。自然,主宰荆州政局的蒯家兄弟和蔡家兄弟,不仅没有一个同情刘备,而且都把刘备当做眼中钉、肉中刺。因此,那些投奔刘备的豪杰,大概都是不得志的,他们认为只有在刘备那里才能找到更好的机会。刘备自然是来者不拒,交好了不少人,而且在水镜先生司马徽那里还听到了两个更令人震惊的名头——“卧龙”和“凤雏”,而先前投奔他的徐庶也极力向他推荐“卧龙”——诸葛亮。
于是,刘备从樊城去襄阳以西的隆中探访诸葛亮。一次还不行,结果去了三次,由此演绎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典故事——三顾茅庐。这是建安十二年的事情,这一年刘备在荆州已经蛰居了六年,而著名的赤壁大战即于次年爆发。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声望要远远盖过刘备,从三顾茅庐开始,别说刘备集团,就连三国历史的主角似乎都成了诸葛亮。
今天,要还诸葛亮的本来面目是极其困难的,因为作为忠臣和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人都认为刘备的江山是诸葛亮一手打拼出来的,而刘备留下的故事似乎只有动不动哭鼻子以及“刘备摔孩子”那一幕。然而,这是《三国演义》的恶意误导,历史当然不是这样的。
在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个严肃而谨慎的人,也许的确胸怀安邦治国的远大志向,并没有临阵对敌的权谋机变。在刘备阵营里,也不是没有“军师”这样的角色,但最接近这一角色的,是诸葛亮的亲家弟弟庞统以及法政,此外就是黄权了。诸葛亮从来就不是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军师,在《三国志》里陈寿说得很清楚,诸葛亮治军不错(治戎为长),但打仗不行(奇谋为短)。
陈寿明确否定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但从没怀疑过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伟大”作用。在《诸葛亮传》里,陈寿“对隆中”对大书特书,无非想告诉后世:没有这个“隆中对”,刘备就不会开窍,就不可能三分天下。
是刘备三访诸葛亮,还是诸葛亮毛遂自荐拜访刘备,这个问题在《三国志》上就留有分歧。但即使是刘备去找诸葛亮,在当时也未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件。问题是,所谓的“隆中对”真的是诸葛亮的伟大预见吗?没有与诸葛亮的一番晤对,刘备难道就要做一辈子的“莽撞少年”吗?而刘备此后获得的转机真的是隆中对带来的吗?
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曹操和孙权都碰不得,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嘛,还用他诸葛亮说吗?刘备自从二失徐州以后,什么时候敢跟这两位碰了?如果刘备在有生之年还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荆州、益州和交州可供觊觎,难道还有别的地方吗?这也用诸葛亮教吗?
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荆州退可自守,进可争霸,这也需要诸葛亮说吗?其实,荆州谁不想要呀曹操和江东孙家早就有这个想法和行动了,而恰恰是寄居荆州的刘备没这个能力和资格。曹操在建安八年(203年),就曾经进逼荆州,因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内争,才转而北进。而赤壁大战的前一年,曹操曾经又一次要攻打荆州。事实上,曹操一直握有进攻荆州的主动权,只不过始终没腾出手来罢了。而在建安十三年之所以发兵急攻荆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孙权势力已斩杀黄祖,打开了夺取荆州的东大门,曹操如果再不南下,那么孙权很可能先一步西进了。曹操至此,必须跟时间赛跑了。
对于荆州,江东孙家始终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为了拿下荆州,孙家前后两代三人为之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殊死斗争。孙家与荆州有着很深的渊源,事实上孙家创业之人孙坚的第一个地方官职就是荆州的长沙太守,给朝廷立的第一个功劳就是平定叛乱肆虐的荆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他在荆州讨伐地方叛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三郡肃然”。
后来,孙坚北上讨董卓时,就是从荆州出发。荆州刺史王叡平时看不起他,孙坚就借故杀了他。路过南阳,孙坚又杀了太守。也就是说,孙坚的赫赫威名是从荆州杀出来的。最终在初平三年,孙坚死于攻打荆州之役。孙坚起于长沙,死于襄阳,与荆州关系真是源远流长了。孙策代父统兵,平定吴越后,于建安四年西进荆州江夏讨伐黄祖。孙权掌权后,也随即对荆州用兵,建安八年再次西伐黄祖。也就是赤壁大战的前一年,即建安十二年,孙权第二次西征黄祖,大胜,杀黄祖并屠城,虏走男女数万口。孙权下一步就要打刘表的荆州腹地。要不是这时曹操南下,荆州事实上要就要姓孙。
可见,荆州本是曹操和孙家的禁脔,“跨有荆益”的战略根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刘备靠什么染指呢?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32节
第二十二回:遗梦隆中(下)
同时,隆中对也并不是诸葛亮的首创,很多年前鲁肃就对孙权指出过。鲁肃这样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又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甘宁也曾劝孙权说:“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此外,周瑜也曾向孙权表达了类似的想法。我们看到,现在天下就剩下荆州、益州了,谋取荆州,还需多大的战略眼光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