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织田信长-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秀之所以说这番话,主要是希望借此让随时可能生变的义昭好好反省反省当然也是为了牵制他的行动;不过没想到在义昭听来,却带有揶揄的味道。
    “光秀!那么我是不是应该在他回京时好好地奖励他呢?你的意思是否如此?还是另有特别的含意?”
    “没有啊!我没有任何特别含意。不过,如果他路过此地,我希望能由公方先生主动提出来。”
    “我要提出什么呢?”
    “那就是:今后凡是以公方先生的名义发给诸大名的书信或命令,都必须由大将签字。”
    “什么?我的全部书信都必须由织田先生签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公方先生,难道你不知道坊间正盛传着各种流言吗?谣言指称公方先生和大将由于意见不合,以致间隙日增,而且你还暗中命令其他势力联合讨伐信长。看小说首选更新最快的当然,这都是别有居心的大臣想故意造成你们之间的不和,以便从中获利所使用的伎俩。因此我认为,如果今后你的书信一律由大将签字,而且是由公方先生你主动提出来的话,就可使谣言不攻自破了。何况,这也是为天下苍生着想啊!”
    听到这里,将军的脸色突然微微泛红。
    光秀故意移开目光。对他而言,这是对信长和义昭都有利的一石二鸟之计啊!
    一旦自己的指令都必须由信长签字,那么将军就不能轻举妄动,这么一来,他才能逐渐学会如何自重。所以说这一切都是为义昭着想啊!
    不过,如果更深一层考虑,即可发现:与其说光秀是为义昭和信长着想,不如说是为了本身的自保。但事实上,现在的光秀尚未考虑到这一点。
    无论如何,在这种混乱的时代里,一个没有武力的“征夷大将军”,充其量也不过是野心家的傀儡罢了。
    “原来如此……原来有这种流言……”将军以微颤的语调说道,“好吧!这是一件大事,我会好好考虑的!”
    当光秀退下之后,他又立即将松永久秀召来。
    无论在怎样的舞台里,戏里的主人翁永远无法察觉本身的立场与环境有多么滑稽。
    义昭将杀了哥哥义辉的松永久秀召来之后,以愤怒、高昂的语气将光秀所提的建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我是堂堂的征夷大将军,但是光秀这家伙居然把我和身为家臣的信长放在同等地位!他建议我今后所发出的书信,全都经由信长签名,你说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松永久秀的长眉微微一动,然后笑着说道:
    “这件事得慢慢来才行,对吧,公方先生?不过,这件事也的确有其道理存在。”
    “正是!就是因为有太多流言,所以我才想听听你的意见,否则我自己也会有危险哪!”
    “哦,对于这件事嘛,我倒有个对策。”
    “什么方法?你快说!”
    “是!一旦浅井、朝仓及甲斐的武田都能听命于公方先生,那么只要你一封信,他们一定都会赶到京师来,对不对?”
    “哦,对!的确如此!”
    “这么一来,天下大势不就很明朗了吗?”
    久秀果真是个天生的叛贼。当信长得意风光时,他背叛主君前去投靠;而今当信长面临极大的困境时,他又忘恩负义地公开发表反叛信长的言论。而且,由于他知道武田信玄已经开始活动,因此他自己的策略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当然,这只老狐狸根本不将义昭放在眼里,他只不过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义昭罢了。
    “大人哪!我认为信长这次之所以入京,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攻打野田、福岛城的三好长逸啊!”
    “正是!光秀也是这么说的。”
    “嗯……关键就在这里。”
    “怎么说?”
    “如果我们能帮助三好的残党,而大人也直接命令大坂的石山本愿寺……”
    “什么?要我命令本愿寺也……”
    “是的。本愿寺早就有意加入这场战争,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欣然接受你的征召。如此一来,天下谁属不就很明显了吗?”
    “原来如此!”
    “如果只是武田,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战胜信长,但是一旦再加上石山本愿寺,胜利就非我方莫属了。如果大人能亲自写信说服对方,那么野田和福岛不就成为我方诱敌深入的鱼饵了吗?”
    “但是,你说我怎么去说服他呢?”
    “这个我可以教你!”
    说到这里,这个天生的叛徒似乎很为自己的计谋感到得意似的说道:
    “你不妨告诉本愿寺的人,就说信长已经被基督教所收买,如今一心想毁灭日本佛教,因此你不惜与他决裂。你一定要把这件事说出来。”
    “但是久秀,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哈哈哈!一半是真、一半是策略运用。大人!你不要忘了,信长和基督教徒来往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啊!因此我们当然必须好好地加以利用。首先,南蛮寺的前身为永禄寺,是以日本的年号立名的,其后由于禁里所发生的动乱才迫使南蛮寺改名。你不妨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诉那些信徒们,我相信他们一定也很了解这件事情。不过,还有一些信徒们所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在信长建造南蛮寺之前,传教士菲罗等人曾特地至岐阜城拜访信长,与他密谈过。”
    “这件事我听说过。”
    “没错!但是除了拜访之外,信长还与他们订了秘密约定。当本愿寺的人问你如何证明信长被基督教收买时,你就说信长收了对方所送的八件宝物,这可是真事呢!”
    “有八件宝物啊?!”
    “是的。第一件是可以看见七十五里外的望远镜,第二件是一副如鸡蛋般大的近视眼镜(放大镜)。”
    “喔!”
    “第三件就是信长送给大人的长及十五间(一间为1。8米)的大虎皮五十张及珍贵的猩猩皮毛。”
    “嗯!”
    “第四件是长四十五丈的新铁炮,第五件是伽罗百斤,第六件是八叠蚊帐——这种蚊帐叠起来后可以放入只有一寸八分大的手提箱内,是被基督教教士施了魔法的蚊帐啊!”
    “喔,这是真的吗?久秀!”
    “是的!我不可能捏造事实呀!第七件宝物是由四十二种珍贵金属串成的链子,每一颗珠子代表一个国家,目前全日本只有一条,是基督教徒身份的象征。第八件是一个大地球仪。”
    久秀似乎相当陶醉于自己的叙述似的继续说道:
    “有了这些事实,大人自然可以编出一番说词。但最重要的是,必须使本愿寺的人相信,由于信长接受了基督教的八件宝物,因而与对方订立了铲灭佛教、支持基督教在日本布教的约定。这就是造成你和信长决裂的主因,也是你要讨伐信长的理由。如此一来,我相信本愿寺的和尚们一定会起兵攻打信长。当然信徒们也一定会起而响应,因为如果他们在此时还不行动的话,不就等于束手就擒、自取灭亡了吗?”
    听到这里,义昭像小孩子般猛点头。看来,他似乎已经决定采纳松永久秀的建议了。
正文 石山本愿寺起事
    这里是最大的寺院,也是一大要塞的石山本愿寺内的一间小客室。请牢记
    本愿寺依山傍水,四周有潺潺的泉水流泻下来,还有一道坚固的城墙在寺外守护。当初莲如上人之所以建造这一座堡垒,主要目的即希望在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能为信徒们提供一个足以庇护生命的地方,因此它的建造无不以坚固为要,最终成为一座无法攻破的法城。
    现在正是微风徐徐的清凉夜晚。
    小客室的四面墙上各点了一盏灯,灯光清楚地映出了三个人影。此时已是午夜三更时分。
    从主客之间位置的靠近,以及屋外严密的守卫看来,他们一定正在商谈某件大事。
    正面坐着的,正是莲如上人的曾孙,也就是目前的当家主人门迹本愿寺光佐(显如上人);坐在他身旁的坊官(佛门里的一个职位),则是负责守卫本寺的武力总指挥官下间赖廉;另外一位即是连夜秘密从京师乘船赶来的足利将军义昭。
    “但是你是日后继承法灯的传人,这样亲自出来作战,似乎不太好吧?”
    在一片静寂中,下间赖廉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同时抬头望了门迹一眼:
    “当然,如果是信长先攻打过来的话,那么情况就不同了。”
    这时,义昭在一旁进言道:
    “事情当然是这样的啊!”
    他急急地辩白:
    “正因为信长是个不分佛、敌的叛教者,所以我才到此请你们帮忙啊!否则我又何必来呢?”
    “是啊!这件事我们明白。”
    “原本法城和乱世应该没有丝毫关联才对,而且若不是情势所迫,我也不想打扰佛门的清净啊!然而这的确是关乎佛教存亡的问题,因此你们绝对不能再置身事外了。如今长岛已经由服部右京亮所控制,再加上门迹你们家的女婿武田信玄、法嗣的岳父朝仓义景也都已经奉我之命准备起兵,所以我才特地连夜赶来告知此事啊!”
    “真的吗?连武田先生也要起兵了?”
    “没错!而且他已经从上、信、甲、骏、远各地动员了大量兵力,这是远近皆知的事实啊!”
    “原来如此!”
    “一旦知道信玄动员的消息,德川家康必定会向信长求援,此时本愿寺若能与长岛互相呼应,就可使信长陷于四面楚歌之境。如果不能好好把握这个时机,那么日本可能将是基督教的天下了!”
    本愿寺光佐只是紧闭着双眼,静静地听着两人的谈话。看小说我就去
    “信长成为佛教之敌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更何况长岛的分院也曾为其武力所控制,因此讨伐信长是天经地义的事啊!再说,法城的武力不正是为了维护佛法吗?这才是莲如上人创建本愿寺的宗旨啊!”
    “是的,你说得没错。”
    “所以我才特地来此向你进言啊!如今浅井、朝仓、三好、松永、六角等势力都已召集起来,而且武田也已举兵。如果在武田部队从东方攻过来时,长岛能与之配合一起夹击信长的话,那么他就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下了;反之,一旦失去这个机会,就无异于自取灭亡了。”义昭又趁势说道。
    “坊官先生,我们有多少兵器呢?”这时,光佐以轻柔的声音开口问道。
    “约有洋枪三千支,大炮八门。”
    “你的意见如何?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兵力支援福岛、野田两城呢?”
    “是的。我方的军力除了三好党之外,还有根来、杂贺、汤川、奥纪伊众等,合计约有两万七八千人。”
    看来赖廉似乎已经赞同义昭的进言了。
    “好吧!既然对手是个佛教之敌,当然我们应该与长岛的服部右京亮互相呼应,并与武田联络好上洛的时机;即使是花费三年、五年的时间,我们也有自信能打败对方。”门迹不断地点头,以坚决的语气说道。
    这件事就此决定了。
    松永久秀不愧是只足智多谋的老狐狸,竟然想出以“佛教之敌”和“武田信玄的上洛”为名义,劝说本愿寺起兵;事实上,这正是促使本愿寺起兵的两大关键因素。
    本愿寺光佐和信玄同样出自三条家,两人是义兄弟,而且彼此都非常钦慕对方。
    “那么,我下间赖廉愿意接受公方先生的指示,出兵协助野田、福岛两城抵抗信长的侵略!”
    赖廉微笑着说道。然而,本身没有武力的将军足利义昭却急忙回答:
    “不!真是不好意思!这件事有劳你们、有劳你们了。”
    说完他竟然如孩子般哭了起来。
    光佐再度闭起双眼,一语不发地坐在那里。
    九月十三日的枪声
    当信长迎接义昭到岐阜时,没有人将此当回事;但是当他上洛之战成功后,周围的敌人却急遽地增加了。
    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才是掌握天下的人”,在他们心底沉寂已久的野心因而再度觉醒。
    如今信长唯一能够信赖的人,只有德川家康了。然而,正如浓姬所言,目前的情势正如一艘行到激流之中的小舟,在前进不得、退也无门的情况下,他又能怎么办呢?
    情势迫使信长必须咬紧牙关面对向他袭来的敌人。
    “哈哈……我现在要当个名副其实的蝮了。反正我原本就是尾张的大笨蛋,所以我要再次恢复以往的残暴、刚猛!”
    而好胜的浓姬也不断地在一旁鼓舞着他。
    “她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女人,然而我信长已经不是蝮了,我要成为近畿的猛虎。”
    从家康那里传来的消息,使信长知晓武田信玄已经发出动员令,凡是他的领地范围,都收到了这项命令。
    “无论如何,只要你有需要,我一定立即从岐阜派兵支援你,希望你能坚守到底!”
    在他这么告诉家康之后,即刻冒着炎炎夏日,朝摄津方向出发了。
    说来这已是信长的第三次危机了。自天正四年(一五七六年)春天在安土筑城以来,至今已整整六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未曾卸下军装,好好地过太平日子,而必须马不停蹄地东征西讨,过着不分昼夜的军旅生活。
    历史之所以会批评信长是个残暴凶狠、滥杀无辜的大将,是就这段他如恶鬼般快速崛起的时期而言。不过这其中还有争议,假如他不大刀阔斧改革的话,如何平息得了这个乱世?这一点是史家无法否认的。在当时那种混乱时代,不杀人就会被杀,不趁机吞灭对方,就会为自己招来一连串的危机。而八月初旬的摄津出兵,即是这一连串危机的开始。
    信长虽然没想到本愿寺会很快起兵,但是却相当明白这是迟早的事,因此才急于乘机歼灭野田、福岛两城。
    信长认为,虽然野田、福岛两城是淀川的入口处,但是并非难以攻打的大城;在自己所率领的新锐枪队猛攻之下,不出半月一定能把它夷为平地。
    然而,当他逐渐接近淀川时,却发现这两座小城有着远超乎他想象的兵力,不仅在远里小野至住吉、天王寺一带都布满了守军,而且还持有威力强大的枪炮呢!
    “奇怪呀!他们从哪里得到这些武器的呢?”
    原本信长以为两城的兵力至多不过五千,没想到如今竟然超出五倍,几乎有两万五千人之多。
    “这件事似乎不太寻常喔!信盛!”
    信长将一小队的枪击队调到福岛城这边来,然后立即下令开火。在仔细倾听双方你来我往的枪击声后,他对佐久间信盛说道:
    “对手也拥有相当优秀的武器,看来对方似乎准备把我钉牢在这儿了。”
    “什么?这只不过是奥纪伊的乌合之众罢了,能有多大能耐呢?你等着瞧吧!一旦我们开始发动攻击,他们就会立刻销声匿迹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不过,既然对方拥有这么优良的武器,我们也应该筑城以便攻打啊!”
    于是信长将本阵移至天王寺,并且慎重地用沙包堆成一座护墙;这时已是八月二十日。
    然而,当信长率兵出城攻击时,却发觉势力已被敌人分散,而城内的部队也遭到强大的反击。
    信长终于忍无可忍。
    这些弹药和粮食到底是从何处运到敌军城内的呢?
    (难道是本愿寺?)
    当他想到这一点时,九月已经过了十天了。
    “这件事很奇怪啊!信盛!看来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你说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本愿寺啊!”
    “那么我们就先攻打本愿寺吧!”
    “你开什么玩笑?如果事情那么简单,我们又何必在此浪费时间扔火药呢?我想,我们不如用大炮射击城堡,把它整个烧毁吧!”
    于是,就在九月十三日的傍晚,信长下令在土墙上架起大炮,对准敌城发射过去。在击中目标的一刹那,只听到一片哀嚎之声,河川之上溅满了血迹,而熊熊烈火则将垂挂天际的夕阳染成一片血红。
    “怎样?这下子他们总该安静了吧?”
    然而,就在当晚月亮升起后不久,四周仍然弥漫着青白的云烟时,突然有一阵响彻云霄的枪声在织田部队的背后响起。
    “啊!是本愿寺。”
    猛然醒悟的信长很快走出帐外,望着天空说道。
    (完了!)
    本愿寺的直属部队已经正式向他挑战了,更糟的是,此时的信长也落入对方的包围之中而动弹不得了。
    “信盛!无论如何我都必须回去一趟!”
    “为什么?这些小家伙的挑战根本不足为惧!”
    “不是,我中计了!我现在正如陷身蜘蛛网中的蚊蝇一般,动弹不得呀!”
    这时信长突然拔出大刀,对着明月说道:
    “本愿寺的家伙们,你们等着瞧吧!我将恢复昔日吉法师时代的作风,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厉害!哈哈哈……”
正文 狼火长岛
    信长的不安果然不幸言中。看小说我就去
    原来本愿寺的下间赖廉并非直到等待福岛、野田两城情势危急,才发炮遣兵。首先,他从长岛分院与朝仓、浅井势力取得联系,待时机成熟后才开始发动攻击。在他从大坂发射大炮的同时,伊势长岛的服部右京亮也开始采取行动,而近江的浅井和朝仓也有出兵的准备。
    一旦信长率兵朝大坂攻来,浅井和朝仓即可从西近江发兵,截断信长回京的退路;服部右京亮则率军直接攻入尾张,以便于武田军的进出。
    这么一来,织田的势力就会被完全封锁住,有如折翼断肢一般,终至灭亡。
    当信长察觉对方的意图时,只好别无选择地将佐久间信盛留在摄津,一个人单枪匹马地赶回京师。
    “光秀!有没有西近江的消息传来?”
    一抵达京师,信长立即将光秀召至面前。
    “有!浅井长政和朝仓的援军——朝仓景健已经率兵南下,目前正攻打宇佐山城。看小说首选更新最快的”
    “北伊势、长岛呢?”
    “这个……”
    “这个?到底怎样啊?”
    “由于服部右京亮过去曾经与泷川一益结怨,因而心中一直怀有报仇的念头,现在正率军渡过木曾川,朝尾张的海部郡攻去呢!”
    “他准备攻打谁?小木江城被围了吗?”
    “这个……”
    “什么这个、那个,你快说啊!”
    “是!由于敌军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以致小木江城措手不及,甚至连向清洲、岐阜求援的机会也没有,就被对方攻陷,而且城主信与也已经战死了。”
    “什么?信与他……”
    小木江城的城主织田彦七郎信与年仅三十三岁,是信长的四弟。
    正因为服部右京亮的一阵猛攻,以致信与战死,连城池也被夺走了。
    信长紧闭双唇、屏住呼吸,此刻他才了解到事态远比他所想象的更为险恶。
    “此外,近江附近的本愿寺信徒们,也在本愿寺的鼓动之下,有揭竿而起的迹象,看来西近江也快要保不住了。让我光秀去解救吧!”
    “等一下!”
    “是!”
    “等一下吧!光秀。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做一件事情。”
    “必须先做一件事情?你是指?”
    “虽然这件事很难开口,但是情势演变至此,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是的,请你说吧!”
    “为今之计,只好借公方先生以平息这场乱事了。我打算请求主上下令。”
    “啊!”光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你是说你要请求敕令,和浅井、朝仓讲和?”
    “正是!只要我有敕令,他们一定会乖乖退兵,那么我就可以立即出兵攻打西近江了。不过,能否取得敕令全仰仗你了。万一无法获得敕令,那么天下必然会再度发生大乱。更糟的是,一旦让他们攻入京师,免不了又是一番烧杀掳掠,如此一来,我们多年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正如你所言。好吧!我立刻联络公家众们,一起向主上求得敕令,然后就着手准备谈和!”
    “我必须先回岐阜一趟!”
    “然后呢?”
    “不用说当然是讨伐长岛了!”
    光秀静静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敌人进攻尾张的行动正如在信长背后放了一把火,因此当然必须立即浇熄大火才行,但是,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这绝非常人所能预知。因为战事的爆发就如点燃一连串的火药似的,谁也不知道它会在何地停止。
    如果信长果真发兵攻打长岛,必然会引起全国的一向宗信徒们的愤怒,导致他们与信长为敌,当然石山的下间赖廉更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这么一来,即使取得敕令而顺利地与浅井、朝仓达成和议,对整个情势又能有什么帮助呢?
    然而,严重的事态已不容他多作考虑;无论如何,都必须先取得敕令,好将近在眼前的敌军劝退,使信长得以安然返回岐阜。
    信长将京师的大小事务完全托付光秀之后,立即赶回西近江指挥作战。因为对手的攻击已经迫在眉睫,根本不容他有片刻的耽搁。
正文 坂本城落
    信长不断为战事奔走,不曾稍作休息。看小说我就去
    元龟元年(一五七〇年)十二月十三日,由于信长一再告以京师将有再度被杀掠的危机,因此义昭终于颁布敕令,使得织田与浅井、朝仓缔结和议,他也得以尽快地赶回岐阜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