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历史挺靠谱-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弘范看劝降没戏,就发动进攻,宋军全军覆没。宰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张世杰准备退往占城,就是今天的越南,重整旗鼓反攻,不幸遇到台风遇难。文天祥在元军战船上亲眼目睹了祖国的灭亡,那种痛苦难以言表。张弘范得意洋洋地在崖山立碑,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明朝建立,把碑上的文字刮了,刻“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

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经过南京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金陵驿》:“草台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到了大都,一开始是在“钓鱼台国宾馆”住着。但文天祥出身富贵,状元宰相,锦衣玉食惯了,别来这一套,这我都吃过见过,坚决不降。不降怎么办?关兵马司土牢里,臭虫、蚊子、苍蝇做伴,冬天结冰、夏天长毛,在今天北京东城区的府学胡同63号关了三年。在牢里他写下了着名的长诗《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用历史上的忠臣义士激励自己坚决不降。

后来元朝听说南宋遗民打着文丞相的旗号要暴动,因此忽必烈亲自出马,最后努了一把力,劝他投降。文天祥一身布衣被带到了宫殿上,见了忽必烈之后只作了个揖,没有下跪,然后背对着忽必烈坐在地上。忽必烈很无奈,讪笑了一下,先生何求?但求速死!忽必烈一看他铁石心肠劝不动,于是下令在柴市处死文天祥。临刑之时,文天祥问刽子手,哪里是南方,因为他在监狱里待的时间太长了,丧失了方向感。刽子手指给他看,文天祥面对南方,向列祖列宗、大宋先帝、家乡父老行了礼。行礼之后,要来纸笔,写了绝命诗一首: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云变,气入烟岚草木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关河暗淡路茫茫。

文丞相真是满腹经纶,临终时都能作出一首对仗工整的七绝。做完之后跟刽子手说,吾事已毕,动手吧。壮烈殉国。据说文丞相刚刚被杀,忽必烈的赦旨就到了,忽必烈还是不忍心杀文丞相,但是已经晚了。文丞相去世后,大家收敛他的遗体,在他的衣袋当中,还发现了一首绝命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真的是中国完美人格的体现,理想人格的化身。孟子讲什么样的人算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统统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头颅为大宋王朝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元人不学好

1279年,元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元朝统一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史籍记载元朝的疆域:“东尽辽左,西及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汉族文人可能地理知识也不是特别健全。北逾阴山,阴山在内蒙古,内蒙古一过再往北就到北极圈了,在元朝的领土上能看到北极熊。元帝国极盛的时候,大概有20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解体前2240万平方公里的苏联。如果算上以俄罗斯为中心建立的金帐汗国、中亚新疆的察合台汗国和西亚的伊儿汗国,大概蒙古人占了4千万平方公里。这三大汗国后来跟元帝国本土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到第二代、第三代汗的时候就伊斯兰化了,被当地民族给同化了。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特点表现在汉人到边疆定居,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注意,这不是双方交换场地。汉族人去边疆估计是被强制拆迁或者流放的,边疆各族迁进中原是因为中原好,我们打下天下就得坐天下。

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属于第一等,二等人叫色目人。色目人的意思不是说眼珠跟咱们不是一个色,是“各色各目”,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等共31种,可能也有同名重出或异译并存之误。后来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马可·波罗为什么做扬州的达鲁花赤?他一个外国人咋能做扬州市委书记?因为他是色目人。汉人是第三等,就是原来的金统治区各族人。而原来南宋统治区各族的人叫南人,南人是第四等。

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仗刑57下,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汉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并断付正犯人家产,余人并征烧埋银。南人不许习武、不许打猎、不许结社,汉人、南人组成的军队不得在长江以北驻扎,兵器是木头的,打仗的时候才给你发金属兵器。为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大肆搜刮民间兵器。汉人、南人民户所有的铁尺、铁骨朵、带刀子的铁柱杖,一律没收;民间各庙宇中供神用的鞭、筒、枪、刀、弓箭、锣鼓、斧、钺等物,也均在被禁用之列;就连农家生产上用的铁禾叉也严以禁用。至元五年规定:私藏全副铠甲者处死;不成副的铠甲,私藏者杖五十七;私藏枪或刀弩者够十件之数的处死;私藏弓箭十副者处死(每副弓一张,箭三十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将汉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分为三等,下等的销毁,中等的赐近居蒙古人,上等的贮于库。

所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它如果像现在的某些历史学家吹嘘得那么好,能90多年就灭亡吗?清朝吸取了他的教训,汉化程度就比他要高得多。忽必烈有点汉化,但也只是粗通汉语,忽必烈的儿子皇太子真金倾心汉化,但忽必烈老东西80多岁该死了还不死。汉族的儒臣们很着急,这些人就想了一个臭招,给忽必烈上书,说你该退休了,让位给真金太子吧,真金太子深孚人望。忽必烈宠信色目商人,这些人能敛财,而色目人又是汉族儒臣最看不起的,双方争得很激烈。忽必烈看到上书之后非常生气,把真金叫来痛骂了一顿,真金就被吓死了,可能他本来身体比较虚弱,皇上一骂就over了。这样一来忽必烈更恨汉族儒臣,你们离间我们父子,还把我儿子吓死了。

真金的儿子铁木耳做了皇太孙,就是后来的元成宗。皇太孙也很恨这些儒臣,想想要不是你们给我爷爷写信让他退休,我爹至于给吓死吗?所以他也抗拒汉化。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忽必烈之后的皇帝基本上连汉字都不认识,也不会说汉语,整个是外国人统治中原。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镇守的达鲁花赤们也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

蒙古的史书上一举例子就是波斯怎么着,亚历山大大帝怎么着,因为他们在征服中原之前,已经接触了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所以就不会被儒家文明彻底征服。他们不像辽、金或者匈奴、鲜卑,没见过别的,一进入中原,觉得文明程度比我们高多了,得,就你了,拜在你门下。蒙古人什么都见过,什么教都信,蒙古很多皇帝都是基督徒,觉得你中国也没比人家强太多。

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特点,第一是汉蒙相互渗透,第二是辽金时期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的融合,他们在元时被称为汉人。但是留在老家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还是没变,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了满族,契丹人可能发展成了达斡尔族。

第三是唐朝以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大量迁入中国,在我国定居。南宋的最后一任提举市舶司蒲寿庚,就是阿拉伯人。在南宋做了30多年的提举市舶司,相当于南宋海关的关长。当时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他在那里做市舶司30多年,富可敌国。元军南下时,南宋行朝招蒲寿庚起兵勤王,蒲寿庚带着钱投降了元朝。他知道我在宋朝是外国人,在元朝我是色目人,接着做市舶司,钱就更多了。蒲氏家族后来就定居中国。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汉蒙维吾尔通婚杂居就形成了回族。因为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在中国被称为回教,所以信仰回教的民族就被称为回族。

第四,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还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天的台湾),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叫宣政院。所以西藏是在元朝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在唐朝可不是。有的说唐蕃会盟,我们嫁过去一个公主,他的就是我们的了,那你干脆嫁日本去更好,每个国家嫁一个,统一世界。所以嫁人的办法不算,西藏在元朝才开始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这么广阔的领土怎么进行管辖,这就得看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个机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唐宋时候的尚书省。那时候本来是三省,中书、尚书、门下,蒙古人不会玩,变成中书省专权,一省独大。当然中书宰相也不是一个,中书右丞相,中书左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左丞、右丞一大堆。枢密院是军事机关,宋朝就设立了。御史台是监察机关,从秦朝起就有。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兼西藏自治区党委。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在地方施行行省制度,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元朝后来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了。

元朝一共11个皇帝,清朝是12个皇帝。清入关之后近270年10个皇帝,蒙古是98年11个皇帝,不算前面那几个大汗。这98年中,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忽必烈34年,最后一个皇帝顺帝妥懽帖睦尔35年(不含北元),中间近30年9个皇帝,平均三年多一届,证明绝大多数都是非正常死亡。蒙古贵族内部倾轧得相当厉害,促使国家早亡。

中国历史最黑暗的一页就翻过去了,当然明朝比它也强不了太多。

第13节 宋词、元曲两高峰

科技成果一大把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科学技术发达。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后,有了新的特色。实际上除了蒙古人之外,前三个民族的文化跟中国几乎一样,只有蒙古人98年之后又回草原了,以前放羊出来的,还回去放羊,白在中原待了这么多年,跟留学一样。

首先看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有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公元11世纪中期,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然后传到了朝鲜、日本和埃及,直至欧洲。

指南针,宋代已经普遍使用。传说是黄帝战蚩尤的时候发明的,最起码祖冲之就造过指南车,所以指南针应该很早就发明了。宋代在航海中普遍使用。公元13世纪传到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当年日本国遣唐的船没谱,就是因为它没指南针,找不着北。阿拉伯人来华要搭乘中国的船,回国也要搭乘中国船,因为中国的船有谱。如果中国最近三年没有去他们国家的船,他就在这儿住三年,十年没有住十年。中国改朝换代了永远没船去了,那就在中国定居吧,总比死在海上强得多,所以指南针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还有一个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南宋发明的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公元13世纪传入阿拉伯。突火枪的发明使作战进入了冷兵器、火药兵器并用的时代,到公元17世纪彻底进入火药兵器时代。蒙古大军当中有会造枪的工匠,在和阿拉伯打仗时使用了管形武器、射击武器。阿拉伯人学会了之后,在跟西班牙打仗的时候也使用了火枪。这是今天所有枪炮的直系祖先。

当西班牙守军发现阿拉伯人操纵一种管子状的东西时很惊讶,这是什么玩意儿?赶紧把大主教请来了。主教说我来破解,这是他们的巫术,挂上圣母马利亚的画像、洒圣水。底下一开炮,城楼、主教、圣母马利亚都上天了。

欧洲人发现这个东西好使,开始玩,一玩就比咱们玩得好。鲁迅先生讲,洋人发明了火药做大炮,中国人发明火药驱鬼、做炮放烟花。美国国庆都得进口咱的烟花,因为咱做这个最漂亮。中国人发明指南针干吗?看风水。不吉利这儿不能盖房,动土不宜;洋人则用它航海发现了新大陆。反过来,洋人拿鸦片治病,中国人拿它当饭吃。祖宗给我们留下多少好东西,你都学不会,净走邪道,你说是祖宗无能还是子孙不肖?鲁迅先生在今天那些愤青的眼里,应该是中国第一汉奸,鲁迅骂中国人那叫一个狠,你说骂的对不对,你敢说哪句不对?所以愤青是最祸国殃民的,他们的爱国比卖国贼还要可怕。

三大发明,显然都是世界之最,所以奥运开幕式得展示中国古代的文明。此外,北宋沈括着的《梦溪笔谈》,也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元朝郭守敬是着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官拜都水监。今天北京京密引水渠的原理就是当年郭守敬提出来的。积水潭地铁站一出来,有一片古建筑,那就是惠公祠,纪念郭守敬的。因为那会儿积水潭,包括通惠河都是郭守敬开凿的。元朝皇帝下旨准许官员70岁致仕,当官的70岁可以申请退休,但郭守敬除外。别人都可以70岁退休,但郭守敬不能,所以郭守敬一直干到死在任上,历仕几朝。他还创制了简仪和高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多年。我们今天的公历是罗马教皇格力在明朝的时候制定的,但中国的《授时历》比它早300年。郭守敬算出来一年是365。2425天,跟现在的实际运行时间差13秒。今天拿电脑算,当年连算盘都没有,可能是在地下摆棍算的,厉害。

吱吱呀呀词风盛

北宋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起意重在历代政治兴衰,使君主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他一般写的内容是政治、军事,不写经济、文化。

宋朝的哲学思想是理学。至于理学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三教合流。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宗教,原因也很简单,我们不需要教主,我们的教主就是天子。中国没有宗教就产生不了哲学,形成不了哲学体系,所以中国的思想一旦跟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相对抗,必然要败下阵来。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行为守则。圣人教导我们要成仁成圣,杀身仁人,舍生取义。但圣人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人总有这种好奇心,我为什么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佛家就告诉你为什么要往升极乐,因为这个世界太苦了,谁都不能摆脱生老病死。儒家跟佛家一对阵,稀里哗啦就败下来了。

唐朝的时候,儒学一度衰微,儒学衰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盛行,造成统治者崇佛佞佛。唐朝皇帝要把佛骨迎到法门寺,韩愈上表谏迎佛骨,别把这东西迎进来,佛乃夷狄之神,中原不应该信。我们中原有自己的道统,我们应该信孔孟,不应该信佛。韩愈竟然敢攻击佛祖,皇上一生气,你去潮州吧。今天那个地方是开发区,韩愈要去当然快乐,当年那个地方是蛮荒烟瘴之地。韩愈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我好端端地为了国之大统,结果给贬到蛮荒之地了。

韩愈为什么谏迎佛骨,因为儒学受到冲击。到了宋朝,他们有个适应这种冲击的法子,就是索性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新的儒学。理学的创立者是北宋的程颐、程颢兄弟。还有一位就是千古名篇《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那位爷。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朱文公。

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属于第二性的。关于宇宙万物本源的问题,明显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道家认为万物本源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国有四大,天大、地大、王大、道大,一切都是由道来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在理学家说理才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把本来分离的“道”和“理”,搅和搅和混合成了道理。

然后,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明显吸收的是佛,佛不就是教你看破放下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佛家就教你去掉妄想,去掉执着,七情六欲全都当没有,放下,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你就能成佛。朱熹说人欲之私皆不能有,都要放下才能顺应天理,那怎么成?你不能娶美女当老婆,要看破一切,娶个不男不女的才能顺天理?况且你想要把自己去人欲的观点告诉别人,让别人都接受这个,这种行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人欲,等于是朱熹自己也做不到,那别的人不是更难嘛。

无论如何,理学家还是通过借用道家、佛家的理论,成功创立了新的儒家。儒学本来是治身的,你用它治世,有点太理想化。儒家讲一个人要正心诚意,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所有的欲望都是罪恶的可耻的,贪图物质享受,功名利禄,是可耻的罪恶的。很像欧洲文艺复兴之前,教会推行的禁欲主义,但推行禁欲的目的是让底下人禁欲,让你存天理灭人欲,上面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皇上不能灭人欲,这叫为统治阶级服务。

儒家讲修齐治平之学,你这个人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你非常了不起,问题是我做不到这一点,没有什么东西来制裁、约束我,完全靠我自身的约束力,不像欧洲人有法律,总统犯法也要办了。咱们这儿,当官的没人管你,要靠你自身的自制力,你作为官员应该是百姓的楷模。但也只是应该,实际上背地里干坏事还是没人知道。这么一来理学思想对于当时明清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是对经济发展很显然是不利的。

但是你说理学是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也不能这么讲。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人如果真的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做到正心诚意,修齐治平,那对你身边的人和对全人类都有好处。民国的时候,中学的校歌是这么唱的:“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现在基本上没人关心这个了,家国天下谁关心?只顾自己高月薪。上大学的目的是为祖国?别开玩笑了,这么多年也就周总理说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被某些人笑他愣。我说你们现在念书要好好念,将来才能报效国家,你们一定会乐,觉得我脑子飘拖鞋了。搞什么搞,读书还不是为自己,爸妈都这么教育,你好好念书,将来才能赚大钱。自己就更加现实,我读书就是为了招聘的时候人事部一拿到我的简历就掉下巴,明天你来上班,就为这个。人不能这么干,要都这么自私,人才就全出国不回来了,所以理学对今天并非一点积极意义没有,他还是教人要有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志向,最终还是要为了天下。

这个时期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各个时期文学的代表。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的词人。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分豪放和婉约,以婉约派为主。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词里面绝大多数属于婉约派。因为流行歌曲不就是生命与爱情两大永恒的主题嘛。唱爱国的也有,《北京欢迎你》,但那不占主流。词言情,诗言志。所以古人认为词为艳科,尤其很多婉约词,属于反动黄色歌曲。李煜的词很多也是这样的,他被宋军包围在南京,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包围的时候怎么解脱啊,整天填词。他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我不会打仗你就欺负我吧。“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看他就那么大点出息,垂泪对宫娥。祖宗江山毁在手里,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黎民百姓吗?当然,他的词比以前词人的词写得强多了,以前都是男男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