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块天地的主人。
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军事委员会根据毛泽东指示分别作出了加强民
兵工作的决议,一改过去不在工矿企业、商店、大中城市市区建立民兵组织
的规定,要求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学校、企业、机关、街道,除地、富、
反、坏、右和残疾人,凡年满16 岁至50 岁的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必须逐
步做到人人接受军事训练,人人学会使用普通武器,彻底解决平时养兵少、
战时用兵多的矛盾,以民兵的组织形式,实行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思想,成为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在和平建国时期的重要发
展和具体体现。民兵组织迅速筹组健全,大队为连,公社为营,一县一团,
一州一师,至1958 年底,全国民兵统计数字即已突破亿人。
资料显示,厦门前线的民兵队伍1958 年扩大了2 倍,如晋江一县,即
达36200 人,基本实现“前方有一个战士在开炮,后方有两个民兵作保障”。
又如厦门前线公社民兵,组成了1700 人的运输担架队,1200 人的工事抢修
队,500 人的救护队,170 人的输血队,拥有担架240 副,各种车690 辆。
一幅百万山东民工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浩浩荡荡随军千里支援淮海战役的壮观
图景于厦门再现。
毛泽东全民皆兵的国防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准备阶段,在厦门得
到了完全的实施并经历了战火的检测,给出了可供己方和敌方深入研究其效
用究竟如何的参考系。
※※※※※
其三,豁出身家性命的支援奉献革命战争史已经显示,中国的老百姓
一旦认定这场战争是为自己而打、某支军队是乡亲们的子弟兵,就会豁出身
家性命倾其所有给予支援。国民党军队撤逃前肆意抓兵拉伕种下的仇恨;金
门炮火毁坏民房、屠戮生灵造成的恐惧;老蒋回来了地主渔霸就会翻天田地
渔船又要被拿走的忧虑;收复了金门,永远过上安定生活的企盼;从郑成功
时代就根植于心底的中国必须大一统的历史文化传统;毛主席、共产党是大
救星,跟着走没有错的绝对虔诚;解放军是亲人,待亲人必须真心诚意的信
念等等,诸多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诸多忧盼与爱憎的情感,纠集汇合在一起,
骤然间便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给予谁,谁便是不可
战胜的;这力量指向谁,谁将是难以招架的。
李天祥老人说:厦门前线民兵搞支前,真是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裤
兜里的最后一分钱都捐出来了。现在提倡“无私奉献”,但“无私奉献”只
在报纸上看见,生活当中却挺难瞧见。那会儿还不兴讲这个名词,可你随便
从民兵队伍里拽出一个来,问一问,聊一聊,全都是“无私奉献”的典型呀。
的确,我在当年“前线”的领地内采访,抖落原始卷宗上的尘封,信
手拈出几个数目字,便可掂出民兵用血汗积聚的历史业绩的厚重。
——县和公社两级邮电所的民兵们共接通被炸断的电话线200 多处,
铺设辅助电话线近400 公里。若无邮电民兵的协助参与,每条线路平均每次
中断时间将由1 分20 秒上升至1 分45 秒。战争的胜机是用秒来计算的,邮
电民兵为缩短25 秒电话中断时间付出了亡1 人,重伤1 人,轻伤4 人的代
价。
——紧要关头,构工建材供不上,前线民兵踊跃捐献了3 万多立方米
积蓄多年准备盖新房讨老婆的石料和木料,满足了前线构工的2 成之需。“自
家无家莫要怕/大炮有家心才踏/今天有家蒋贼炸/打下金门垒新家。”这
首歌谣出自自古视田产家业如命的农民之口,且一唱百应,它所寓含的意义
如何评说都不过分。
——大、小嶝岛的民兵为部队共搬运6 万多根木料,48 万块石料,抢
修炮阵地115 个,汽车掩体13 个,交通壕16 条。据估算,两岛千余民兵如
期完成了原本需一个机械化工兵营才能完成的正常施工量。人力与机械力之
间那个巨大的能量差,民兵们是用平均每天在8 小时之外再苦干6-8 小时
来填补的。
——某日炮战,周谋荣等6 个民兵负责搬运炮弹,开始各扛一箱,因
供应不上而改扛两箱(75 公斤)。战后一算,共扛炮弹640 箱,总重量24000
公斤,平均每人4000 公斤,跑路30 公里。炮兵营长拍着他们汗涔涔的肩膀
头问:这里边的筋骨是不是铁铸的?炮战期间,数十万发炮弹的70%,都
是通过民兵铁铸的肩膀由弹药库传输到阵地和炮位的。
——给解放军洗一件衣服就是给前线提供了一颗子弹!洗一百件衣服
等于向金门多打一发炮弹!这两条口号具有很强的鼓动性,激励着“十姐妹”、
“五姑娘”、“穆桂英队”、“女铁甲队”、“姑嫂英模”等女民兵群体共为部队
洗衣被44000 余件。为了满足女民兵那小小的愿望,某炮阵地安排了一个特
殊的致谢方式:向8 位功劳最大的女民兵每人赠送一发炮弹,当着姑娘们的
面一一打出去。看着属於自己的炮弹在金门岛上开花,手被碱水烧得掉皮淌
血都没哭的姑娘们,先拍着巴掌咯咯笑,又拥在一起呜呜哭。
——空战。我飞行员跳伞落海。战友的生死揪扯着前线的心。前指命
令,出动200 艘机帆船前往出事海域搜救。炮战正是叫劲时,此刻出海,遭
敌机扫射、敌舰轰击的可能性极大,意味着将是一次头顶高悬利剑的航行。
没有动员,没有酬金,更没有出海保险,民兵们闻风而动,纷纷扯掉防空伪
装,操舵摇棺,向着难测的险境进发。数一数海面上的白帆,整整出来了1800
余艘。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台湾“国防部”二厅特务韩自强很想
到大陆周游一遭实地看看厦门挨炸的惨状,他十分自信地认为,深夜打炮时,
大陆军民肯定会象地老鼠一样猫藏在防炮洞里,这是他实现偷渡计划的最好
时刻。于是,他划着橡皮舟过来了,于是,他在距海岸200 米处成为塔埔村
民兵副连长黄保护的俘虏。
他是这年投入罗网的第6 位金门偷渡客。厦门每时每刻都有3000 民兵
持枪在海防线固定和流动的哨位上执勤巡逻,这个不曾料到的事实使韩自强
感到沮丧和懊悔。他说:台湾和金门计算大陆军力从来不把民兵囊括在内恐
怕是根本性的失策。
——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流血。炮声中,生命物化为红色的液体,在
一涌又一滴的流淌中损耗消逝。因此,甘愿献出一小部分红色生命而整个地
挽留住另外一个生命的举动,人类视为极其高尚的道德境界。厦门发动近万
民兵组成了志愿输血团,漳州发动了5 千人,胡德安、安业民英勇作战光荣
负伤的事迹在阵地上一经传开,争着为他们输血的民兵队伍排出去两里地。
在前线医院,医疗器械和药品都缺,而品种最齐全、供应最充足的救生物资
是血浆。战场救死扶伤的天平上,一头是1100 余民兵体内殷殷流出的15 万
CC 鲜血,一头是从死神手中抢夺回来的近百名战士年轻的性命。
……※※※※※
其四,“全能兵”、“全方位兵”、“全天候兵”、“全战程兵”和“全自费
兵”“全能兵”:前线民兵,尤其基于民兵,大都一专多能。他们会打长短枪,
保持80%的优秀率,30%为神枪手;会开炮,许多人可熟练地在任何炮手
的位置上操作;会驾船,无论大船小船机器船人力船,扯满帆开起来就跑;
会站岗、放哨、设伏,由于地形情况熟悉,这方面是他们比部队还灵光的强
项;会构工,挖战壕筑碉堡不用说,让他们做个永备火炮掩体一点不会比正
牌炮兵差;会连、排战术,一般民兵连以下防御战、反小股敌特偷袭战演习
一年要搞好几回;会开展对敌宣传,利用风筝或瓶、罐等容器向金门空飘、
海漂宣传品全是民兵的专利;会侦察,许多“舌头”都是民兵偷偷潜上敌岛
捕抓回来的;会。。我坚信,如果再施以各种强化训练,许多基干民兵加入
特种部队一定都是好样的。
“全方位兵”:炮兵操炮,装甲兵开坦克,报务员敲电键,炊事兵管做饭,
凡军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固定的职责。民兵便没有这个讲究,他可能上午运
炮弹,下午去打炮,晚上站一班哨,第二天又派去搞对敌宣传,总之,“职
业”不固定,有啥干啥,哪里需要就上那里干。“全能”是“全方位”的基
础,而“全方位”的要求又迅速锻炼了民兵“全面的军事才能和技能”。
“全天候兵”:军营里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安排,到了战场便不可能,战场
上始终只有一个时间——战斗时间。战斗随时会打响,任何时候你都得百倍
警惕准备战斗。在时间问题上,前线民兵与战士已完全一致,没有了自主安
排的权利,只剩下“全天候”投入战斗的义务,除了吃饭、排泄和睡眠的时
间属於自己,其他的一切时间都在战斗,都是为了战争。如果硬要找出细微
的差别,用某位嘎民兵的俏皮话说,“当兵的只能在梦里搂女人,我们还能
抓空和老婆睡一小觉”。
“全战程兵”: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79 年人大常委《告台湾
同胞书》发表为止,金门和厦门对打的炮声整整响彻了30 年,堪称中国近
代战争史上的马拉松。30 年,在厦门服役的士兵退伍了一茬又一茬,但这
里的民兵“不退伍”,他们实行的是“全战程服役制”,不知多少民兵在一个
哨位上由年轻后生站成了白发老翁。30 年,中国大陆版图万分之九千九百
九十九的面积早已实现和平,只有厦门一隅万分之一的地面一直处于战争状
态,长久的和平阳光与长久的战争暗影同时存在,这是怎样的一幅对比度强
烈的历史图画呀。我以为,我们这些享受和平完全感受不到战争的幸运儿理
应向那些为了和平为了统一而在战争状态中默默坚持斗争的人们致以最崇高
的敬意。
“全自费兵”:士兵的衣食训练有军费保障。民兵没有。前线民兵为国防
付出的辛劳做出的贡献绝不亚於士兵,但他们连最微不足道的士兵津贴费也
从未领取过一次。民兵是农民、渔民,同样依赖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大海讨
生活。民兵又是武装起来的特殊农民、渔民,讨来了生活的第一目的早已不
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战斗。
前线民兵,正是这样一支不吃皇粮自费供养的优秀出色的国防力量。
于是,另一个巨大的历史反差也随之形成:许多前线老民兵在战斗中出生入
死,致伤致残,支前拥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和平了,改革开放了,他们也
老了,干不动了,好时光似乎同他们无缘,退休金医疗费更从来与他们无缘,
他们晚年的生活发生了危机。在这里,贡献与补偿,不是不成比例,而是根
本就没有比例。采访中,不知听到多少老民兵向我诉说他们的苦衷,但我无
能为力,我能做的只有大声呼吁,盼望老民兵老有所养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
解决。
※※※※※
厦门前线民兵无疑是历史上中国民兵大军中的佼佼者,忽略了他们的
业绩,任何关于那场炮战的记述便显得破碎而不完整。自然,记录过去的功
勋,并不仅仅是为了给历史造一座纪念碑,同时也是为了再现一幅宏伟画面
的全景,让世人更清晰地看到,如果在中国爆发一场反对侵略与统一国土的
大规模战争,采取的将是怎样一类模式,呈现的将是怎样一种场景。1958
年的厦门,已经为毛泽东人民战争的理论和构思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西方军事评论家迈勒先生肯定注意到在厦门所发生的事情了,他写道:
“当数以万计的健康男女如同军队一样组织起来,握有子弹上膛的步枪冲锋
枪机关枪,甚至还拥有地雷和大炮,入侵者唯一可做的事就是不要不负责任
地踏上那片危险丛生的国土。倘若八国联军打算进行第二次远征,最可虑的
一定不是中国装备落后的常备军,而是在毛的头脑中创作、在最偏僻的村寨
也得到完全贯彻的一个叫做‘全民皆兵’的军事战略。毛战略与西方战略的
不同处是,毛看重人和精神,西方重视武器和物质。”根据迈勒先生的提示,
我遂把镜头对准了那些构成毛泽东军事战略的具体的人。
2
读小学6 年级时,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记叙炮击金门的课文《女乡长》,
于是带着红领巾的我第一次听说了洪秀丛这个名字,并牢牢印到在记忆里。
1958 年,洪秀丛是面积0。6 平方公里的小嶝乡千余居民的父母官(乡
长)。
洪秀丛的小嶝与邻近的大嶝是很典型的姊妹岛。
南朝沈约五言诗《从军行》有“云萦九折等,风卷万里波”的名句。
嶝,为登山小道的泛称。大、小嶝岛无山,缘何取名“嶝”,已无从考证,
大概古时赴金,必经大、小嶝,古人遂把二岛喻为登临金门北太武的第一、
二级台阶,如此理解,岛名便与沈约诗的意境相吻合了。总之,“嶝”体现
了两座小岛与金门密切亲近的关系,以及它们处于厦、金交通特殊重要的位
置,大体不会错。
弹丸小嶝距金门最近点3000 米,又正对北太武山,是大陆方面理想天
成的抵近火力支撑点,炮口高昂,直指胡琏金防部的鼻梁。用洪秀丛的话说:
大、小金门若是台湾扼控厦门咽喉的利剑,大、小嶝岛便是厦门抵在金门腰
腹的短刃,大自然的安排就是这般公道,在金门给厦门添乱的同时,也要让
它尝尝大、小嶝带给它的麻烦。
战略地位的显赫,致使洪秀丛辖地落下的炮弹比它打出的炮弹要多。
岛民们异口同声,都说炮战期间接炮5 万,平均每平方米1 发。依我看法,
此数恐怕偏高,但2 万发总是有的,平均3 个平方摊上1 发,已然算得上饱
和轰炸了。当年金门的炮弹有限,但它对洪秀丛的施舍却一贯慷慨大度,从
未表现过吝啬。
自古恶战显豪勇,前线民兵风云人物,注定要出自小嶝岛。
※※※※※
那时的洪秀丛好年轻。一位年仅23 岁的漂亮姑娘担任了战区一个乡而
且是最靠近敌阵战斗最为惨烈的乡的乡长,这个简要事实本身颇具轰动效
应。再加上童养媳的苦出身,再加上风风火火果敢泼辣的个性,再加上几件
男子汉也不一定干得来的业绩,洪秀丛这个名字便通过记者的笔和播音员的
嘴传遍了整个中国。人们都知道了,厦门前线有一个挨敌人很近很近的小岛,
岛上出了一位当代穆桂英、花木兰。
实际上,早4 年,19 岁的洪秀丛便当到小嶝乡的副乡长了。在封建传
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偏僻小岛,一个大姑娘把她该称爷伯叔哥的男人们指
挥得团团转且心悦诚服,她的领导才华和大将风范已经彰显无遗。但有一个
最根本的情况不容忽视,若没有以1949 年为标志中国所发生的那场天地翻
覆的伟大变革,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崭新哲学对社会痼疾的深刻改造,她
的所谓才能只能在猪舍和灶旁展示,她的命运从出生4 个月被卖到这个小岛
时便已注定,一辈子都必须听任一个比她小她从来都不爱的男人摆布使唤,
她一生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将如那班白发阿婆阿奶们一样,不过为海岛
的香火延续贡献过一回或几回分娩而已。不必进什么学校,亦不必讲多少大
道理,一个年轻女人从可以自由大胆地弃其所恶爱其所爱,从可以毫无顾忌
地走出家门走进一片灿烂广大的天地那天开始,便没有任何保留地接受了“革
命”的启蒙,认同了“解放”的召唤,像一颗清纯的雨滴,迅疾地投入生成
了她的母体、伟大无尽的大海的怀抱。
洪秀丛成了新闻人物。关于她的爱情婚姻更成了大新闻。她与驻岛海
军某部教导员张福泉由相识相恋到结合,本来普通平常,但在某些文人笔下,
便被渲染成了一段“女将爱虎将,英雄恋美人”的佳话。许多描写前线生活
的电影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英俊潇洒的解放军军官与美貌能干的女民兵连长
女村长或妇女主任暗送秋波的情节,大概创作灵感统统源于小嶝岛。
当我在厦门到处打听洪秀丛而屡屡不得要领时,当年的“花边报道”
为我寻找“捷径”指点了迷津。我抓起电话先询问海军水警区。回答:张副
政委已离休住在厦门海军干休所。再一个电话打到干休所,果然,接话者正
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本节主人公。
※※※※※
揿按门铃,开门出来迎接的是穿着利索大方花发梳理齐整的老大妈,
和个子高高块头大大气宇依然轩昂的老大爷。我一怔,但感觉马上与光阴对
焦,三十多个寒去暑来,你自己都成了“叔伯辈”的角色了,当年的大姑娘
小伙子,哪有不变成爷爷奶奶的道理。
我的突然造访,勾起两位老人对难忘往事的回忆。秀丛老人从书架上
随手抽出一本相册,翻开,指着二、三张发黄褪色的黑白照片,说了一句让
我终生都会记住的话:年轻多好!
像片上,年轻的姑娘短发齐耳,武装带紧紧将纤腰束扎,胸脯高隆,
小手枪斜挎,裤脚挽过膝盖,肩膀上一发六十斤重的炮弹,脸庞俊俏,上扬
的嘴角露出一丝隐含的微笑。女性的柔媚与习武的刚健集于一身,飒爽英姿,
青春勃发。
秀丛老人好像找回了逝去的自我,喃喃道:那时候,我的全部财产除
了几身换洗衣服就是三枝枪,一枝勃朗宁小手枪,一枝二十响驳壳枪,后来
又奖励给我一枝半自动步枪,真像毛主席说的,不爱红妆爱武装哩。
放下针线拿起枪,女儿家的命运便同慷慨峥嵘的岁月伟大庄严的事业
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人生,并不是每一天都有火花,撞击过火花的人生,可
以无悔。
洪秀丛说道:新中国成立后,整个五十、六十年代,全国人民都过上
了和平安宁的日子,但厦门前线老百姓,实际上一直生活在战争环境里。小
嶝岛是前线的前线,我的记忆中,十几年间几乎每天都要听到枪炮声,哪一
天没有响枪响炮,反而会觉得奇怪、别担。那时我到福州或内地开会,高楼
大厦百货商店都不羡慕,只羡慕一样东西:和平。人们无忧无虑轻松愉快地
工作生活,不担心敌特会突然闯来,不用一天几回钻防炮洞,多好呀。呼吸
一口和平的空气,都散发着米酒的清香,甜丝丝的哩。同时,我也更加感到
了前线人民的光荣和伟大,为了永远的和平,,为了祖国的统一,他们实在
奉献得太多太多。
说起我的成长,一半感谢组织培养,一半也要感谢战争。斗争增长才
干,战争使人早熟,这话很有道理。小嶝,是离金门最近的有居民居住的海
岛,一条不宽的海峡,隔断近在眼前的两重世界。按照五十年代的观念,这
边是新社会,那边是旧社会,这边是光明人间,那边是黑暗地狱。国民党的
狗牙旗,在别处早已成为历史符号,在小嶝,却每天都要看着它在眼前飘来
晃去,一种敌人就在身旁的感觉时时刻刻会敲打你,提醒你,让你保持警惕,
不敢有一点点松懈麻痹。另外,当时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为了“那边”
早日变得和我们“这边”一样,也为了“这边”永远不再回到“那边”,所
有人都是有十分力气使二十分干劲。我当然也不例外,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不
吃饭不睡觉也要完成,给男人特别是自己的长辈分派任务,开始也有拉不开
脸面的时候,但敌人的枪炮一响,就顾不上不好意思了,就学解放军指挥员
斩钉截铁下达命令,胆量、魄力、经验很快锻炼出来了,可以说,我是用每
天一捧热气腾腾的汗水换来了大伙的信服和信任的。时间不长,我自己都觉
得自己好像变了个样,有时梳妆,望着镜子里的大姑娘,会好奇怪地在心里
发问:她是谁,还是原来那个不敢见生人、开口就脸红、腼腆害羞的洪秀丛
吗?炮战中,岛上民兵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配合解放军开展对金门的瓦解
宣传,我兼任对敌宣传组组长。五十年代的对敌宣传品都是我们自己油印的,
有国民党官兵家乡消息、亲属来信、祖国建设成就和我党我军各项对台方针
政策等等。材料印好了,怎么送上金门岛呢?叫人头疼了好长时间。福州军
区敌工站的老肖同志说:小洪,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肯定有办法。他一
唱高调,我也退不下来啦,便找同志们研究。有人说:要想把传单送过去,
无非两条路,一条走海上,一条走空中。我说:好,咱们就在“漂”和“飘”
上想办法,做文章吧。
“漂”的工具五花八门,家家户户把各种酒瓶、玻璃瓶、空罐头盒等一
切能够浮在水面的器物都捐献出来了。然后把传单卷成卷,塞进去,用蜡封
口,晚上派一条小船悄悄出海,靠到离金门几百米的海面,将瓶瓶罐罐抛下
去,第二天一早,—潮汐便把这些无声的炸弹推到了金门的沙滩上。
我们期待着敌哨兵或单个行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