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将三国-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晚,肖毅与婉儿在房内风光旖旎,好一番缠绵。云雨几度,婉儿秀眉微蹙,娇喘连连,肖毅则雄风大作,兀自不休。

    休息到第三日,肖令气喘吁吁的跑来报告:“少爷……哦不,连长,营里出事了,两边打起来了,刘营长正在调停。”

    肖毅正在后院和婉儿秦蓉说笑,一听大急:“三天不到怎么就打起来了?”立刻起身,到正堂向父母告个罪,转头和肖令上马,飞驰而去。

    肖夫人看着肖毅匆匆而去的背影,老大不舍,嘴里埋怨:“这孩子,怎么练个兵就跟丢了魂似的,也不顾家里了。”肖元佑却不以为意,宽慰肖夫人道:“孩子大了,有这种上进之心是好事,无妨。”

    一路上,肖毅总算问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肖毅四连的二排长朱江跟赵云三连的一排长鲁扬两人不知怎么的言语不合,一时气往上冲,又都喝了些酒,便厮打了起来,两个都孔武有力,打的动静挺大,各自排里的士卒有拉偏架的,有上来助拳的,就这么把事情闹大了。刘备等人准备按照军营条例对两个人进行处罚,只是事主有个是属于肖毅四连的,便让肖令通知了肖毅。

    朱江是跟肖毅参加过斩首行动的,鲁扬在军营里也是个积极分子,肖毅心想,为个小事就闹成这样,这俩家伙是得治治。

    半个时辰不到,肖毅就快马赶到了军营,校场上士卒都站成方阵,队列前两个肇事者满脸鼻青脸肿,都垂着头,刘备和赵云正在斥责他们。

    肖毅快步上前,抱拳施礼:“四连连长肖毅前来报到!”

    刘备看看肖毅,先还了个礼,又抱歉的笑笑:“文龙,对不住,又把你喊了来。”

    肖毅报以一个没关系的笑容,然后走到两个肇事者面前,吼道:“立正!”

    两人条件反射般,抬头挺胸,站得笔直。

    “就算犯了错,你们也要保持军人站姿!低头耷脸的,像什么样?”

    “是!”二人目光平视,大声回答。

    肖毅对赵云做个眼色,表示他们交给我来,赵云会意,站在一边。

    “能耐啊,过个年自己人倒打起来了。谁把谁揍了?”

    朱江迟疑了一下,才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是我先动的手,鲁排长拳脚了得,我……我没打过他,被他揍了。”鲁扬赶紧抬头:“对不住,我酒喝多了犯浑,下手重了,他也不好对付,那脚踹的我下身现在还疼呢。”

    全场大笑,肖毅也没忍住,好半晌才把表情严肃起来:“好,按照军律,军中私斗者当杖二十,念在过年,你们还在放假期间,军杖可免,但打自己战友手足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为这事我得罚你们!”

    两个人胸膛一挺:“是!”

    “军中私斗,枉顾同袍之情,鲁排长,绕校场跑十圈!”

    又对朱江道:“朱排长,亏你还是跟我在荆襄练过的,怎么还被人揍了?你十五圈!”

    两个人没有二话,向右一转,吭哧吭哧绕着校场跑了起来。

    “三连一排,四连二排,出列!”

    “刷”站出来百十人。

    肖毅看看他们:“我听说你们有人帮着排长拉偏架,打黑拳,是不是?”

    百十名士卒互相看了看,都没应声。

    肖毅厉声道:“男子汉敢作敢当!拉偏架打黑拳的,向前一步走!”

    十几个人迈出队列。

    “火上浇油,助**澜,跟你们排长一样,绕校场,十五圈!”肖毅倒干脆。

    十几个人不发一语,立刻跟上了他们的两位排长。

    “三连一排,四连二排,所有剩下的,听我口令,向右转!绕校场,二十圈!”肖毅继续发令。

    这下大家愣住了,惹事的都处罚了,怎么没参与打架的还要处罚?刘备心道:“是不是文龙说差话了?”正待相询,就听肖毅道:

    “自己排长在打架,你们身为部下,却不知道上去相助,还谈什么手足战友之情?以后到战场上,能信任你们吗?记住!军中不许打架,可真打起来了,就一定要打赢!一定要帮自己的手足同袍!明白了吗?”

    “明白!”众人响亮的应声,肖连长这论调听起来很有些怪异新奇,但是一琢磨,还真他娘的够劲。

    剩下的那两排的士卒没有二话,呼呼的也跑了起来。

    肖毅一转身,对赵云躬身:“肖毅身为四连官长,管教部下不严,特向三连长致歉。”

    赵云没想到肖毅这般做,倒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五弟……哦,四连长何需如此?”

    肖毅又对场上众人道:“部下犯错,首咎长官。肖毅部下朱江先行动手,犯错在先,肖毅身为连长也必须处罚,职为官长,罪加一等!肖毅,三十圈!”

    众人大哗,从没见过这么有种的长官。

    肖毅跟在校场上跑步的队列后,开始了对自己的责罚。

    没跑几步,身边多了一个人,一看,却是赵云。

    “你我连队的人打架,凭什么只罚你不罚我?”赵云笑着眨眨眼,跟着肖毅齐头并进。

    身后的脚步声多了起来,一回头,刘备关羽张飞肖统竟都跟在了后面,几个兄长看着肖毅,目光中流露出赞许。

    一圈,两圈……

    “一连一排,向右转,跑步走!”“二连三排,跟上队列。”……

    校场站成方阵的士卒们在各排长的口令下都行动起来,全部加入到了跑步的行列中。

    刘备一边跑着,一边大声唱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众人齐声相和,歌声在军营上空盘旋良久。

正文 第六十三章 桃园结义

    倏忽两月已过,天气渐渐转暖,山间荒草也慢慢泛出了青色。

    ?虎营和铁骑营的操练也早走上了正轨,肖毅已经在考虑成立军中医疗队的事情了。现在还是寻常操练,偶尔有些士卒生点小疾或训练中受伤,寻涿县的普通郎中就可解决,但是战端一开,士卒征战伤亡在所难免,没有成熟的医疗队可不行,肖毅是打算起码每个连能够配备一个医疗小分队,有点医学常识的护士好办,关键还是要有懂得医道的军医,一个这样的军医,只要稍微普及下知识,就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护士来,这个却很难找。

    这时代,百姓务农种田都欠缺人少,民多贫苦,没几个人能去学医,真有医术高明的医师,要么被有钱有势的人家募为家医,要么自己开个医馆,日子虽不大富,却也起码是小康,犯不上来军中受苦;即便是正轨部队中少量的军医,那也一样有编制,不可能投入自己这私人武装,而偶尔碰上的游方郎中,多半也是不明医理一知半解的,纯为糊口而已。

    这日午间,肖毅在营中踱步,一想到此事还未落实,心里就不免有些焦急。

    一个士卒走上前来,向肖毅施礼:“连长,听说营内在招募医师,可有此事?”

    肖毅一看,却是吴俊,他曾一起参加了荆襄斩首行动,擅使迷药,家传的麻药很有效验,身手也很不错,现在是关羽连队中的二排长。

    肖毅点点头:“是啊,医者难寻,一直招募不到。吴排长有什么推荐?”

    吴俊道:“我老家有一族兄,极好医道,精擅医理,不知军中可收?”

    肖毅顿时一喜:“好啊,当然收,人来了吗?”

    吴俊道:“正要说呢,得我回家乡亲自请了来,只书信说恐他不来。”

    肖毅急道:“那快去,你去找你们关连长批个假,快快去请,你老家哪里?”

    “肖连长忘了?便在广陵郡,那时肖连长去大小姐家时,小人也说到了家乡呢。”

    肖毅拍拍脑袋,当时初到广陵时便是这吴俊喜不自胜,说是到家乡了,自己也因此才对他有了印象:“对对对,我几忘却。你那族兄叫什么名字?”

    “他叫吴普,我这就去告个假,早些请了他来。”吴俊见肖毅如此兴奋,也很高兴,一拱手,转身去了(肖毅只顾着高兴,却浑然没意识到这将请来的医师是怎样的人物,唉,还是他的三国历史知识不扎实啊)。

    此时营中诸军大都在午休,肖毅信步而走,不知不觉踱到辕门边,就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在辕门口在和人说着什么,正是张飞。

    肖毅心情甚好,蹑手蹑脚上去一拍:“三哥,在这嘀咕什么那?”

    张飞一愕,转身来看,露出了和他交谈之人,竟是那小蝶姑娘。

    “哈哈,老五啊,小蝶来看我,军中不便,我就在这里和她说说话。”张飞一看是肖毅,笑呵呵地道。

    肖毅看那小蝶面色已是大好,精神也不错,纤腰黛眉,俏生生立在当地,忙上前见礼:“小蝶姑娘,你大好了?”

    小蝶甚是感激肖毅,也敛衽还礼:“见过肖公子,多谢肖公子那时节接了我去家中调养,还让陈姐姐和秦姐姐都陪着我。”

    肖毅大笑:“我和三哥不分彼此,小蝶姑娘可别太客气。”

    寒暄了会,张飞便对肖毅道:“小蝶刚告诉我,我那桃园的桃花已然盛开啦,景致极美。”

    “哈!桃花开啦?”肖毅更是大喜,桃花盛开,五兄弟的结义大礼可行矣。

    “你们先聊着,我去跟大哥说,找个好日子,哈哈!”肖毅转身急冲冲地便往大帐跑去。

    “什么好日子?文龙你跑什么?”敢情张飞都忘了结义仪式这茬了。

    “结拜!”肖毅头也不回。

    甲子年二月十八,涿县西郊,桃园。

    园中桃花怒放,芳草碧绿,花朵粉艳,看将过去美不胜收,一片粉意盎然。

    庭院正中放置着三牲祭品,焚香对天,轻烟袅袅而浮。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肖毅齐聚于此,五英聚首至今,终于得行结拜之礼。

    为了这次结拜,五人都换上了新衣裳,刘备一身赤色,张飞一身黑色,这是这年代最主流也最尊崇的颜色,二人穿着大气威严;赵云喜白,肖毅喜黄,两人如是穿戴起来更显得玉树临风,神采奕奕;只有关羽,偏好绿色,绿色巾帻,绿色直裾长袍,旁人倒还罢了,肖毅看着心里直犯嘀咕:“二哥,您不知道您是红脸吗?红配绿,丑死人的。还有,您还戴绿茬的冠帽,您不知道绿帽子啥意思吗?”心里虽然这样想,可毕竟没好意思真说出来,再看关羽这样,却也威风凛凛,湛然若神。

    肖元佑是这次结拜的主持人,他看到五位子侄如此情义深重,奋发有为,也是心怀大畅。

    “吉时到!”肖元佑宣布。

    五兄弟齐齐跪在香案前,一起宣誓: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肖毅,上承天意,得神人所示,虽为异姓,亦结为骨肉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肖元佑倒了五碗烈酒,又亲斩雄鸡一只,将鸡血沥于酒碗中,再一碗碗的端给五人。

    五人持碗对天,祭拜天地,而后一饮而尽。

    肖元佑朗声道:“天命有示,神?暗合,尔等兄弟,尝铭恩德,五指同心,戮力报国!”

    五兄弟齐声答应,又对肖元佑深深一拜。

    “礼成!”

    五人站起身来,面面相视,眼中隐有泪光,都是激动不已。

    “大哥!”

    “二哥!”

    “三哥!”

    “四哥!”肖毅一个个称呼着,今日开始,这称呼真正有了特殊涵义,自己有了四个生死与共的兄长。

    “五弟!”几个兄长围在一处,涿郡五英,从此将名传天下。

    肖毅又开始发挥他那世的演唱天赋了,不过这次是现成的:

    “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展~~雄才

    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

    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壮我情怀~~”

    肖毅对那世《三国演义》电视剧里的歌曲都很熟悉,即便过了这许多年,仍可唱出,这首《这一拜》绝对是此剧中歌曲的佳品,可惜自己没刘欢先生那好嗓音,此歌之韵味难以完全展现。

    四位兄长却听的如醉如痴,五弟奇才也,这样的歌竟是信口唱来,曲调如此动听,词意如此切景,妙哉!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兄弟同喜

    五兄弟结义仪式之后,便该是张飞与小蝶及肖毅与秦蓉的喜事了。

    肖毅到了这时代才真正知道,汉代也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只是不禁止公开纳妾罢了,但是肖毅尊重秦蓉,从不说秦蓉是妾,仍然以妻室视之。

    成亲的日子便定在后日,邀请甘宁的喜帖早在十来天前就发出,料想不日即至。甘宁早和高家商号在荆襄的分号接上了头,利用本身的船舶和江上多年的经验,做起了物流运输和货品中转的行当,彼时交通不便,两地商品价差极大,往往从荆襄之地购买的货品一运入巴蜀立刻就有几倍的利润,更遑论还有高家商号特备的辽东兽皮。甘宁的名号太响,这番一做起生意,几乎便垄断了长江水路的航运,甚至其他商家的货物要在长江上运送,也只能依靠甘宁的船队,当然,代价就是不菲的运输费用。在肖毅看来,甘宁这算是高家商号在荆襄的分公司总经理了,舅父果然有眼光。

    按照风俗,女子即将出嫁前,不可再见生人,尤其是夫君,是以这两日秦蓉和小蝶都足不出户,婉儿欢喜的替她们精心妆扮,每日相陪,便连一日三餐也是直接送进她们房里。

    一众骑者飞驰而来,扬起好大一片尘土,当先一人魁梧彪悍,意态豪雄,身披半爿兽皮,威风凛凛。肖毅看的清楚,却不正是甘宁?

    肖毅暗道:“老甘到底是锦帆贼出身,这一路如此快马疾奔,也不怕沿途各郡州的戍军盘查?”

    甘宁远远看见肖毅一行,跨下健马跑的愈发迅疾,到了众人面前,猛地一拉马缰,那马“咴溜”一声,前蹄撅起,止住奔势,甘宁跃身下马,身法矫健。

    “哈哈,恭喜恭喜!老张文龙,这一下子可就吃到你们两个的喜酒了!”甘宁甫一及地,便向张肖二人贺喜,又和刘备关羽赵云拥抱道好,甚是亲热。

    几人与甘宁分别几月,虽然时日不长,但义气相投,此番再会都很欢喜。

    “大舅子,哈哈,你可想死我们啦!”肖毅嘴巴甜,张飞则狠狠给了甘宁一个熊抱。

    当晚,肖府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甘宁一行,高麒也特来相陪,甘宁见到肖元佑并肖夫人,极是恭敬,行的是子侄礼,肖氏夫妇知他是秦蓉义兄,又与刘备兄弟极为投契,自是另眼相看。

    肖元佑暗暗观察,见甘宁举手投足间豪迈洒脱,气宇轩昂,大为称奇,心道:“不意除了他们五兄弟,竟也有如此少年英雄,我儿极有眼力,所识者皆为当世之俊杰也。”

    因秦蓉明日便作新妇,虽知义兄已至,却也不便出来相见,只能托丫鬟出来道个好,以示问候之情,甘宁大笑道:“我这妹子怎么这般拘礼?明日成亲时再会便是,如何还专门托人出来传话?”

    席间,甘宁和高麒谈了许多高家商号行商之事,现在刘表已经掌握了荆州的实权,看在肖毅众兄弟份上,加上甘宁现在正行生意做的多了,因此对他是十分客气,甘宁现在在荆州可说是风生水起,并准备联合其他兄弟一起开发水路运输,肖毅听着甘宁说的头头是道,也是大感佩服:“老甘厉害,很有做生意的天赋那。”

    甘宁为了这次秦蓉出嫁,特地准备了厚礼,内中有一颗辟水丹,乃是当年甘宁在碧水寒潭取自千年老鼋之口,实为稀世珍宝,众人看了啧啧称奇,而拜见肖氏夫妇,甘宁又特地送上玉斗、玉樽各一对,玉料绝佳,雕工精美,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肖毅看到甘宁出手如此阔绰,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看甘宁频频举杯,连敬肖氏夫妇、高麒和刘关等人,倒有了三分酒意,肖毅取出那早就做好了的紫鲛断浪刀,交予甘宁:“这次兄弟们得天降陨铁,特制绝世神兵,我可没忘了大舅子,也给大舅子做了一把。”

    甘宁一见此刀,顿时目**光,满面欢喜接过刀来,仔细端详,爱不释手。

    刘备还特别解释:“文龙喜好兴霸慷慨豪烈,纵横江海,特为此刀命名紫鲛断浪。”

    甘宁一沉吟:“紫鲛断浪?妙!妙!”忽然大笑,“好你个文龙,这次甘某可要好好谢谢你,如此神兵利器,实为天下绝品!”

    甘宁一时兴起,站起身来先向肖氏夫妇和高麒这几位长辈告个罪:“甘宁无礼,欲席间执此刀舞之,一助诸位酒兴,尚请伯父伯母并高叔父见谅。”

    肖元佑笑道:“兴霸何出此言?英雄豪情,弄酒舞刀,胸臆大快,何碍之有?兴霸快快舞来。”

    众人都是精神一振,肖毅心想:“只看过老甘拳法,在长江水路上与我们练武时用的是短戟,还从未看过老甘的刀法呢。”当下睁大眼睛,仔细观看。

    甘宁一笑,拱手示礼,褪下外裳,露出紧身短襟,更见体形雄健,右手一挺刀,已自舞将起来。初时尚可见到一招一式,雄浑有力,待后来使得性发,只能见刀影憧憧,围绕全身,风声大声,两旁众人都感到劲气扑面,威势好生惊人。

    关羽是刀法大行家,见到甘宁这般了得,抚须微笑:“甘兴霸天生的武学奇才,可与南阳黄汉升不分轩轾。”张飞不时击案大呼小叫,称赞不止,赵云则一脸思索之状,想是在琢磨如何对战此刀法。

    肖毅看在眼里,大为赞叹,平生所见几位刀法高明者,关羽神威无敌,刀法以静制动;颜良刚猛无俦,配以本身神力,勇不可当;黄忠动静相宜,守势绵密,极重平衡;可甘宁的刀法又与他们不同,刀劲有力,极为霸道,偏每招虽出却总留有余地,可谓攻守兼备,且刀速极快,迅疾如电,能将长柄大刀使出如此神速,实为鬼神之勇。

    “叱!”甘宁舌绽春雷,一声断喝,保持刀法最后一招的姿态,众人大声叫好,有此刀法下酒,何其美哉!

    明日肖毅张飞都要做新郎,这接风酒不能多饮,众人说笑了一会,便都散了,肖元佑特地安排几进华屋,让甘宁并带来的伴当居住。

    婚宴没有太大场面,毕竟张肖二人都是纳妾,只是一众兄弟并家中亲友畅饮罢了,不过成亲之后第二日一早张肖二人带着小蝶秦蓉又来到了军营,这下可热闹了,这些士卒喝上长官的喜酒是喜出望外,这才是真正的没把他们当外人。

    小蝶秦蓉可是头一回见这种场面,军中虽都是粗豪汉子,不会怎么说话,可就是这一句句的大实话听的她们心里暖洋洋的。

    张飞和肖毅还当着全军的面比试了一番,肖毅这段时间苦练虬龙戟法,和张飞斗了个旗鼓相当,众士卒还是第一次看见两个官长真正交手,那彩声把天都掀翻了。看见张肖二人如此武艺,众人都是心下暗暗佩服,之后还掀起了一个勤练武艺的狂潮。

    自军营回来以后,肖毅便一个人坐在书屋里沉思,想来不久之后黄巾起义就要开始了,那才是真正的拉开三国时代的序幕,自己兄弟该如何在这乱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又会再遇见哪些英雄人物,想到此处他不由又取出斗将谱一观,却发现自己的排名竟从十九上升至了十六。

    “看来这斗将谱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动态的反应这些斗将们实力的变化,果是神物。”

    “大哥现在可是比历史同期要好的多了,看来自己的来到还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随着三国时代大幕的真正拉起,肯定还会遇上那些以前只能在书本上见到的英雄豪杰,智谋之士。”想到今后自己兄弟就要和这些人杰枭雄一起纵横天下,肖毅就是一阵阵的心潮澎湃。

    斗将三国第一卷五英聚首终。明天开始黄巾之乱,三国时代真正拉开序幕,请各位书友多多批评指正。

    第一卷结束了,最近蓝冷箭、抚翊中郎将、紫色幽明、RMIT等书友都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意见和批评,对此凌夫深表感谢,一定竭尽全力写出佳文,以报各位书友。

正文 第六十五章 黄巾乱起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正式爆发。

    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之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多信向之。张角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徒众竟有数十万,号为太平道。

    太平道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

    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