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禀左贤王,奴才什么也没发现,只是奇怪罢了。”中行说有些不解的道:“汉皇驾崩之后,汉朝的举动,都没问题,是遵循古礼的规制。若说疑点,那就是卫青,其人行事与他的性情不相符。可是,他如此做,究竟为的什么?”
    汉武帝决心奋起反击,还要直捣龙城,尽管中行说才智极为不错,也是不敢往这方的想。实在是,这事太出人意料了。
    景帝驾崩之后,汉朝对匈奴肯定有所防备,即使要发生战事,也是在边关,绝不会发生在龙城,这事太有违常情了,中行说就是再聪明十倍,他也是想不到。
    “照你这么说,是疑点。”军臣单于对中行说是信任的,眉头不由得皱在一起:“难道汉朝还敢对大匈奴动手?”
    “绝无可能!”中行说马上否决,想都没想,脱口而出的。
    “汉朝不敢动手,卫青如此做,为何呢?”军臣单于再问道。
    “大单于,此事奴才委实想不明白。可以让人多加打探,兴许能察探出什么。”中行说出主意。
    “这倒是。”军臣单于赞同,就要派人去办理。
    就在这时,一个亲卫兴冲冲的进来,向军臣单于禀报道:“夫单于,不必去查了,事情已经清楚了。”“哦!”军臣单于大感兴趣,忙催道:“快说!”
    “大单于,这两天卫青在边关闹得可厉害呢。”亲卫喜滋滋的道:“卫青整日里拉着一众将领饮酒作乐,酒醉之后扬言,说什么他姐夫是周阳,他这个做小舅子的,终于熬出头了,有了盼头。如今,他在边关统兵,就要威风十足。原来。他是个小人!小人得志了”。
    亲卫撇撇嘴,不裂之极,损起了卫青。
    “大单于还不知道呢,那些汉人将领,胆敢不陪他喝酒,就要军法从事。要是陪他饮酒不欢,亦要军法从事,已经打了好几个将军了。”亲卫大声禀报:“就没见过这样的军令!”
    “汉人的肠子总是那么多弯弯绕绕,为了向上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一旦爬到高位了,就要作威作福,这种人,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呢!春秋战国之际,最多了!”军臣单于没忘了损整个华夏:“好了,不必查了。来,饮酒”。
    “饮酒!”一众大臣轰然响应。
    一时间,王帐中饮宴之声不绝,欢声笑语不断,好不畅快。中行说先是眉头拧着,思索不已,渐渐的,他的眉头散开了。
    默炽
    “大帅,你终于来了。”张辟疆,晃错,还有冯敬三人迎面小跑而来,远远就嚷了起来。
    周阳身为统帅,他的到来,就是说汉朝对匈奴的反击战已经由谋划进入到实施阶段,其意义非常大,三人既是欢喜,更是激动。
    “让你们久等了!”周阳飞身下马,向三人迎去。
    “哎呀,大帅,你怎么现在才来呢?。冯敬一见面就埋怨起来了:“你早到,我们就能早日杀匈奴呀!”
    这时节,等待最是让人焦虑的,由不得他不埋怨几句。
    “冯将军,你再埋怨,小心,大帅不带你去,让你埋怨个够”。李广笑呵呵的威胁一句。
    这不过是说笑罢了,可是,对冯敬却有奇效,陪着笑脸,小心翼翼的道:“大帅,你千万莫往心里去,我说着玩的!”
    “冯将军,你还把大帅当成小心眼了?真不能带你去!”程不识也来捉弄冯敬了。
    破击匈奴,毕生宏愿,要是冯敬不能上战场,那他会后悔一辈子的。为了圆这一夙愿,冯敬特的请旨,得到刘彻允许,不再在朝中做官,而是再次披挂上阵,要跟随周阳直捣龙城。
    “你们两个,,怎么这么坏呢?”冯敬猛然发现,他左右不是人,无论他怎么说,都有问题,不由得瞪视着李广和程不识。
    “好了,别闹了。”周阳一挥手,阻止他们闹下去,道:“都准备好了吗?”
    “大帅,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呢”。张辟疆笑着禀报:“该清的道路已经清好了,只要大军出动,就封锁道路!”
    “好!”周阳赞一声,道:“我们进去。”
    一众人随着周阳,进入雷首山。一进入雷首山,就给将士们认出来了,兵士跟见到亲人似的,欢呼起来:“大帅来了!大帅回来了!”
    “大帅回来了!大帅回来了!”这话吼得山响,传得跟风一般快,周阳还没走多远,将士们就围了上来,向周阳打招呼。
    伟大的统帅,总是能得到将士们的爱戴,周阳这个名将总是能创造奇迹,总是能打胜仗,要将士们不爱戴他都不行。
    “弟兄们,好啊!”周阳大声打着招呼。
    “大帅,好!”兵士们挤在周阳身侧。兴奋的向周阳请安问好。
    周阳先是巡视一通,准备,比一得不敬泣次和张辟疆、泥错斟到雷首山,他的口刀此是为大军开动做准备。十五万大军调动,需要准备的事情不少,而周阳和李广、程不识二人要留在长安迷惑匈奴,分不开身,把这事交给冯敬最合适不过了。
    巡视完,周阳这才来到帅府。自从练兵以来,周阳多次在这里发号施令,今天又要在这里发出北征的命令。
    “擂鼓,聚将!”周阳大声下令。
    “咚咚!”如雷的鼓声响起,震得地皮都在抖动。
    众将闻声赶来,进入大帐,向周阳见礼,蔡后站立两厢。
    周阳顶盔贯甲,腰悬汉剑,站在前面,打量众将,个个精神抖擞,很不错,大是满意。
    “先帝驾崩,恐匈奴犯边,不得不防,皇上命我率领你们,去边关防守匈奴。”周阳大声话:“此事刻不容缓。你们做好准备,天黑开拔”。
    直捣龙城这事,属绝对机密,多一个人知晓,多一分泄密的可能,不到最后关头,周阳是不会透露的。
    “诺!”众将对周阳极是信服,周阳说去哪里就去哪里,没二话,轰然领命。
    “你们要记住,自从长城大战之后,匈奴一直在找机会报复大汉,此正是匈奴的良机,此去边关,或有大战亦未可知,是以,你们要做好打仗的准备!要做好打大仗硬仗的准备”。周阳脸一肃,大声下令。
    “诺!”众将再次应命。
    “你们去忙吧!”周阳手一挥,众将施礼告退。
    众将一离去,周阳和张辟疆、晃错、冯敬、李广、程不识诸人商议起来。
    “久闻大帅治军有方,今日一见,远胜传闻呐!”晃错第一次见识周阳号令众将的情景,真的称得上号令严明,令行禁止,不由得大是感慨。
    “那还用说嘛,要不然,当年怎能取得长城大捷!”李广极是自豪:“大帅是打出来的名将,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周阳挥手,阻止李广再说下去,道:“今晚上就要开拔,路上之事,就有劳二叔祖和青衣居士了
    “大帅放心,这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晃错拈着胡须,极是欣慰:“大军此去,必能建功!匈奴之破,就在今朝!”
    击破匈奴,无数热血志士的夙愿,即将实现,任谁都会欣慰无已。
    “青衣居士,大军即将开拔,我们也走吧,先去准备。”张辟缰站起身,向周阳告辞。
    军情似火,所剩时间不多,汉军早日赶到边关才是正理,晃错欣然同意,向周阳他们辞别,与张辟疆一道小匆匆离去。
    二人离去后,周阳与李广、程不识、冯敬商议一阵后,便歇息了。大军晚上要开拔,所有人回到营地,开始睡觉,养精蓄锐。
    天黑之前,周阳起床,漱洗完毕,用过战饭,堪堪天黑。
    大军可以出动了,周阳一声令下,李广率领军队走在头里,紧跟在他后面的是冯敬。
    黑夜中,雷首山的出口处,好象泄洪的闸门,汉军从这里涌了出去,奔涌而去。汉军一队接一队,头尾相衔,不知道有多少,只见一条长龙。滚滚北去。
    周阳飞身上了追风驹,驰马而出。一出了雷首山,朝前一望,只见黑沉沉一片,汉军虽是在开进中,却是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为了保证机密,汉军是马嘴衔枚,人噤声,是以能够鸦雀无声。
    没多久,汉军就上了官道。此时的官道上,除了开进的汉军,没有任何行人。原本热闹非凡的官道,不再是车水马龙,行人如梭的繁华景象,静悄悄的。
    张辟藩和晃错的效率蛮高,这么快就禁止行人通行,了不得。周阳转念一想,张辟疆和晃错二人,皆当世大才,要是他们连这也做不到,就枉为大才了!
    周阳根本就不知道,官道附近的百姓正怨声载道,猜测多端。
    “这路怎么了?着么说封就封了?,小
    “说是道路坏了,要修整。”
    “修整?哪里坏了?我明明上午还过呢,好好的,怎么会坏?”
    “谁知道,官府说坏了,谁能有办法?”
    汉军的开进,对百姓造成了不便。可是,为了击破匈奴,这种不便只能让他们承受了。要是象以前那般百姓与军队共用官道,汉军还没有开到北地,消息就泄露出去了。
    一旦消息泄露,以军臣单于、伊稚斜还中行说的精明,难保不给他们猜到很多事情,尽管他们不一定能猜到汉朝会大胆到直捣龙城。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只能如此了!
    十五万大军兵分数路,走不同的官道,向北方开去。凡是大军所过之处,全部给晃错和张辟缰全面封锁,就连官道旁边的百姓,也给官府找籍口调走了,没有留下一个人。
    正是有如此严格的保密,丰五万大军顺利北上,却是没有泄露一丝消息。
    朔风怒吼,汉军旗帜飘扬,精神抖擞,好象钢铁洪流一般,滚滚北上,若是从空中望去,必然震憾无已,这是一副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第五十四章 大军云集
    旧门。帅府,卫青身戎装。腰悬环首刀。站古当地,。陷入沉思。
    公孙贺、公孙建、张通、秦衣、秦无悔几人站在他身侧,个个一脸的凝重之色,打量着卫青,没有说话。
    “有消息了吗?”卫青打破沉寂,率先问了出来。
    “卫将军,还没有。”张通回答。
    “卫将军,莫急,再等等公孙贺忙宽慰卫青:“大帅如此吩咐,自有其用意,我们做好准备便是”小
    “嗯”。卫青微一点头,道:“眼下最为紧要的事宜,便是封锁消息,不使消息走漏,这关系到胜负之事,大帅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了
    “这次出兵,干系太大了,若是不能彻底歼灭匈奴大军,就会埋下无穷后患,以后再深入大漠追击就困难得太多了。”公孙建沉吟着道:“大帅如此安排,正当”。
    就在这时,赵破奴大步而入,冲卫青见礼,禀报道:“禀卫荐军,大帅的命令到了!”双手把一捆竹简呈上。
    卫青右手一伸,好似闪电一般,从赵破奴手中把竹简抓了过去,展开来一瞧,大是放心,:“大帅今晚入城。我们准备封锁消息,到时,全城戒备,不能有任何人走动”。
    “诺!”众将轰然应命,长舒一口气,道:“大帅总算是来了”。
    “大帅一到,我们出击匈奴的时子就更近了!更近了!”张通他们眼里闪着灼热之光,极是振奋。
    周阳率领的大军一到,汉军出击的日子就在最近这三五日,那可是了却千年仇怨的大事,要他们不激动都不行。
    卫青狠狠一挥拳头,以此来发泄他的激动之情,大声下令道:,“大帅在天黑之后入城,我们要做好准备。边关之上,有不少匈奴的细作,若是给他们侦知大帅到来的消息,后果不堪设想,赵破奴。你都看住他们了吗?”
    “卫将军放心,都在掌控之中。”赵破奴信心十足。
    他做这等事最是拿手,卫青大是放心,道:“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要想一个匈奴的细作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帅当初之所以没有对他们下手,那是因为他们有用处,可以借他们之手向单于传递我们想要传递的消息。我想,这几天来,他们传了不少消息回大漠,单于正高兴着吧!”
    敌人的细作是可以利用的,不一定非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卫青在边关,一副作威作福的样儿,还真是让军臣单于欢喜。以为汉军军心离散。
    “这都是卫将军神机妙算”。公孙贺赞一句。
    卫青在边关的运筹,着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张通他们大是赞同。附和一句。
    卫青脸一肃,沉声道:“多谢你们的夸赞。今天晚上,任何消息不得走漏,赵破奴,你要严密封锁边境之地,不能有一个漏掉”。
    “诺!”赵破奴一直负责边境之事,大声应命。
    “地上的好防,天上的难防,匈奴善养飞鹰,若以此来传递消息。着实难以阻止。是以,从军中挑选一批精于箭术的好手,埋仗于各处,一到晚上,凡是在天上飞的飞禽,一律射杀!不能走漏一只”。卫青脸色凝重,大声下令。
    匈奴善养飞鹰,常常以此来传信,不得不防。
    “诺!”公孙贺他们没有异议。“去准备吧”。卫青右手紧紧按在刀柄上。
    炽炽
    天黑之后,夜色沉沉,雁门城好象一头巨兽,雄踞当地。
    自从实行主父偃的移民实边策后,雁门的口众就多了许多,比起以前繁华热闹得多。虽是冰天雪地时节,仍是阻挡不住百姓的热情,在大街上行走,摊贩的叫卖之声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就在这时,一队队军兵开了出来,个个顶盔贯甲,在大街上奔驰来去,驱赶起百姓,大声吆喝:“江洋大盗横行,盗窃百姓财物,赶紧回家,看好自家的财物,不要丢失了!”
    “江洋大盗?。百姓万分惊奇,雁门的秩序良好,怎么突然钻出江洋大盗了?
    “速速归家,不得逗留”。
    “再不走,以盗罪论处”。
    兵士继续吆喝起来,还用手中的武器驱赶百姓。
    把兵士认真样儿看在眼里,百姓尽管有些难以置信,仍是不得不信,雁门真的出了江洋大盗,要不然,官府不会如此大动干戈。
    江洋大盗,在百姓心目中,那是高来高去的人物,不由得念着自己的财物,纷纷归家。即使他们不走,也会给军兵驱散。没多久功夫,原本热闹的大街上冷冷清清,再无行人,除了奔走来去的军兵,连鬼影都没有一个。
    街道附近的房里传出灯光,立即有兵士上前,大吼什么灯?想向江洋大盗送信?你是江洋大盗一伙的?”
    百姓一荐这话,吓得不轻,哪敢点灯,忙把灯吹熄了。
    一时间,整个雁门城黑漆漆的,连一点灯光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
    就是这样,仍是不够,凡是有可能藏人的地方,诸如拐角、墙角,都有兵士把守。整个雁门城,守得跟铁桶似的。
    一切安排好之后,周阳率领的大军已经开到雁门城下,城门打开,”口大军讲时的汉军,依然是马嘴衔枚,马蹄缠知,仇有发出一点声响,静悄悄的开进雁门城里。
    大军一进入雁门城,在卫青安排的兵士接应下,开去军营。
    雁门城城门大开,大军好象潮水一般涌了进来,开去军营驻扎。
    等到戒备解除之后,雁门城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汉军已经集结完成,他们爱戴的周大帅再一次来到了雁门。
    大军一进入军营,周阳传下第一道命令:任何人不得出营,违者,斩!
    违令冉营,就要被砍头,这绝对是很重的军法了。为了保守秘密,只能行重法了。
    紧接着,周阳又传下第二道命令,任何人不得接受探视,哪怕父母兄弟就在军营旁边也不行。违者,斩!
    这两道命令都是为了保密,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周阳的号令极严,虽然这两道命令有些不近情理,将士们依然遵行无误。
    其中有不乏头脑灵活的兵士已经想到了,周阳如此严明的号令背后肯定有重大行动,只是猜不透是哪种行动罢了。
    安顿好军队,周阳随着卫青他们来到帅府。对这帅府,周阳一点小也不陌生,当年就是在这里谋划了对匈奴的大战,再次来到帅府,周阳还真是感慨良多。
    当年那一战,周阳在这里绞尽脑汁,死了不知道多少脑细胞,方才把匈奴打败。那时节,周阳手里只有二十万汉军,而匈奴却有五十万。从装备到崔练,更重要的是战术战法,远远达不到周阳的要求,周阳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汉军的战力。
    如今,周阳手里有二十五万汉军,比起当初要多五万。可是,这二十五万汉军,无论从装备,还是练,战术战法,都远非昔日的汉军所能比,这二十五万汉军已经攀上了冷兵器时代最强悍战力的数峰。
    可是,汉军面对的困难比不见少,反而更大数分。因为汉军要深入匈奴圣地龙城,给匈奴致命一击。龙城,是匈奴的圣地。远离汉境千多里路程,在历史上,就没有华夏军队到达过,汉军要面对的困难多不胜数,周阳倍感责任重大。
    “见过大帅!”卫青、公孙贺、公孙建、秦衣、秦无悔、张通、赵破奴他们向周阳见礼。
    周阳挥挥手,问道:“赵破奴,有没有走漏消息?”
    “禀大帅,没有”。赵破奴一脸的肃穆之色:,“自从戒备之后,街上没有任何人走动,百姓都呆在家里。
    派在边境上的兄弟,连鬼影都没有发现一个。天空上,也没有发现活物,匈奴的细作肯定想不到。全城戒备是为了让大军进城!”
    “就算这样,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得戒备。”周阳脸一肃,沉声道。
    “大帅放心,我让弟兄们仍是守在边境上,不会有事。”赵破奴信心十足。
    “那就好!”周阳大是放心。道:“卫青,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禀大帅,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到来卫青大声禀报。
    以卫青的才干,还有他勤于做事的性格,断不会说假话,周阳大是放心。可是,周阳交待的事情,干系太大,周阳仍是要亲自勤察:“拿上来,我看看!”
    “诺!”卫青应一声,派人去拿来。
    兵士拿来的东西不外两块厚葛布,不过尺许长,五六寸宽。在这之外,还有一个木漆盒子,用黄蜡封住了的。周阳一眼就瞧出来,那正是他去墨家总院设计的木盒子,用来盛装炊饼的。
    “大帅,你要这葛布做什么?”公孙贺有些不解的问道。
    不仅他不解,众人中有几人能解周阳之意呢?周阳也真是的,别的不要求,要求卫青准备这布片小还要一人两块。要是周阳让他们准备刀刀枪枪,他们还能弄明白,准备这布片,就不是他们所能明白的了。
    “弟兄们的饭食,就靠这个了!”周阳把布片拿在手里,一阵打量,大是满意,赞道:“不错!不错!”
    周阳一个劲的夸赞,众人却是听得直翻白眼,不知从何说起。布能当饭吃吗?要他们不惊奇都不行。
    把他们那傻愣劲头看在眼里,周阳知道,不给他们说清楚,他们是睡不着觉的。周阳也不多说,把漆盒子打开,倒出一块炊饼,放到鼻端一嗅,赞道:“好香!好香!”
    把炊饼放到布上,三两下就包裹好了,然后再往怀里一放。周阳在胸口一拍,道:“这不就有热饼吃了?。
    “啊!”这一次,众将齐声惊呼。他们就是想不破脑袋,也是想不到,周阳竟然要用体温来爆热炊饼。这办法虽然让人想不到。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冰天雪地的大漠中行军,根本找不到柴禾,汉军若是带上木炭,会加重马匹的负担,这吃饭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周阳这一手,既减轻了行军的负担,更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用体温来爆热炊饼,不会太热,可是,比起冷食要好得太多太多,至少不会太痛苦,让人能够忍受,这就足够了。在冰天雪地里吃冷硬的炊饼,那不是炊饼,那是冰块,啃一口就会一路冰到底,肠胃受不了。
    “好主意”。
    过了半天,众将齐声赞扬,大拇指差点把房顶的斗拱给戳破了。
    “大帅,这吃的解决了,那喝的呢?”公孙贺眼中精光闪烁周阳的主意总是那么多,还很实用。
    “公孙将军,你就莫问了,大帅早就想好了。”李广接过话头。眨巴着眼睛,略有些调皮:“公孙将军,你与匈奴打了这么多仗,你说匈奴不升火,有没有饿死的?”
    “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号称能在马背上过一生,他们掳掠时,十天半月不升火,照样没事。哦”公孙贺恍然大悟,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大拇指一竖,赞道:“飞将军,好主意!好主意!”
    经他这一提醒,张通他们立时明白过来,齐声赞好:“好主意!”
    “主意是好的,却不是我想到的,是大帅想到的,我可不敢抢大帅的功劳!”李广一双手直摇,委实不敢领受众人的夸奖。
    “战马长时间奔行以后,前肿处非常滚烫,很烫手,用来爆马奶子,再好不过了。匈奴不就是这么解决喝的问题?”卫青大是赞赏这主意。
    马匹长时间奔驰以后,前肿处会放出大量的热能,可以烫手。有一种夸张的说法,可以烫熟鸡蛋小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前肿会非常烫,用来偎水壶不是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那些赶马人。总是把水壶放在马匹的前肿处,一到口渴了,就会取下来喝上几口,然后再放上去。当时我根本就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