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愧是名将,把优势最大化了,周阳和公孙贺没有理由不同意。
    “那好!到了黄昏时分,你们建章军击鼓为号。鼓声一起,我们就杀入匈奴大营。”程不识最后道。
    约定好了进攻信号,再商量了一阵细节,李广和程不识匆匆离去,开始准备。
    现在是早上,离黄昏之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黄昏开战,那是考虑到匈奴进攻一天,已经疲累到极点,兵力将收未收,这是进攻的绝佳机会。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开战,必是连夜作战,今晚上不可能有觉睡了,会在生死搏杀中度过。得趁这段时间,好好歇息,养精蓄锐。
    公孙贺一声令下,建章军回到帐幕里,倒头便睡。
    一觉睡醒,已是日头偏西,离出战之期还有个把时辰。这个把时辰的任务有两件,一是为出战做最后的准备,二是饱餐战饭。
    战饭,其实就是一革襄马奶子,外加一块肉干。马奶子是匈奴的食物,喝起来有点酸酸的,类似于现在的酸奶。马奶子有一个特点,就是耐饿,还易保存,是以北方军队行军多带马奶子。
    喝着马奶子,把一块肉干对付了,周阳打个嗝儿,甚是惬意,开始检查装备。
    结束停当,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公孙贺一声令下,建章宫集结完成,列成一个又一个阵势,人人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
    与此同时,在雁门城东,李广站在地上,右手按在剑柄上,他身后是他率领的汉军,列成一个个方队,气势如虹。
    在城西,程不识手握汉剑,好似天神一般,威风凛凛。他身后,是数万汉军将士,人人热血如沸,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杀过去。
    山岗之上,周阳身前有数十面大鼓,公孙贺手持鼓槌,看着周阳,没有说话,那是在等候周阳的命令。
    此时此刻,周阳是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如此大战,出自周阳之手,如此军令,出自周阳之口,这是人生的莫大荣耀,要是不激动,那是骗人的。
    长吸一口气,平抑一下心神,周阳右手高高举起。
    公孙贺和数十名鼓手手中的鼓槌举得老高。
    “擂鼓!”
    周阳右手重重划下,好似闪电般快捷。
    “咚咚!”
    雄壮的鼓声骤然响起,远远传了开去!
    “杀!”
    一千五百建章军,好似下山猛虎般,冲了出去。   
第二十四章 雨中激战
    军臣单于骑在雷电上,全身湿透,紧抿着嘴唇,打量着攻城的匈奴。
    此时的匈奴,早就没有了初到时的锐气,有气无力的样儿,这是连番攻势受挫的必然后果。更有些匈奴,不过是做做样子,敷衍军臣单于罢了。
    不要说兵士,不少将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睁,吼得山响,却是离弩的射程远远的,因为汉军的弩实在是太可怕了,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箭下亡魂。
    “可恶!可恶!”
    军臣单于心里恨恨不已,可是,连番进攻受挫,再加上在雨水里泡了一天一夜,士气要不低落都不行。恨归恨,却是无可奈何,如今最好的选择就是暂停攻打,重新激励士气。
    “回营!”
    军臣单于传下号令。
    这是自进军以来,军臣单于最得军心的一道命令了,军令一下,匈奴欢呼声响成一片。
    “昆仑神!”
    “乌特拉!”
    欢呼声响彻云霄,惊天动地,比起进攻时的冲杀声响亮了七分。
    军臣单于听在耳里,气在心头,又无可如何,气恨恨的一拉马头,就要回到自己的王账去歇息。
    “咚咚!”
    就在这时,惊天的战鼓声响起,这是汉军进攻的命令。
    “大单于,这是汉人的援军!”中行说忙着提醒。
    “汉人的援军?这么大的雨天,汉人能行军吗?这是汉人的诡计,本单于岂能上当?”军臣单于大嘴一裂,根本就不信:“他们打败伊稚斜用的是羊,肯定是羊擂鼓,吓唬我们的!”
    他的话音刚落,只见中行说急急惶惶的指着北方:“大单于,您快瞧,那是汉军!”
    “汉军?”军臣单于仍是不屑,漫不经心的朝北方一瞧,只见一朵火烧云正朝匈奴大营飘来,正是建章军。
    “真有汉军?才这么一点人,不够我们塞牙缝的!”军臣单于根本就没有把一千五百名建章军放在眼里。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只见建章军弯弓搭箭,对准前来迎敌的匈奴就**过去。箭矢所过之处,匈奴好似稻田里被收割的稻草似的,成片成片的倒下。
    军臣单于瞳孔一缩,惊讶失声:“射雕者!这么多的射雕者?”
    射雕者极为难得,就是军臣单于手中也不过七百多射雕者而已,建章军一来就是一千五百射雕者般的存在,他能不心惊吗?
    匈奴虽然善骑射,毕竟人口不多,而汉朝人口是匈奴的数十倍之多,要挑选数千射雕者般的射手,又何足怪呢?
    弓箭在建章军手里,已经不能说是弓箭,应该说是杀人利器,箭不虚发,每射必中,一轮箭矢过后,必是倒下一片匈奴。在他们面前,匈奴没有还手之力,只有做靶子的份。
    “快,射雕者射杀这些可恶的汉人!”
    普通兵士上去,只有挨射的份,徒增伤亡罢了。更重要的是,要是再给建章军几轮射杀,匈奴必然士气低迷,军臣单于不得不派出射雕者应战了。
    然而,射雕者还没有迎上去,只听东面战号冲天:“汉军威武!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中,一片红色的海潮向着匈奴营地涌来,正是李广率领的汉军杀过来了。
    汉军的军服是红色的,而地面的积水因为汇聚了匈奴的血水,也是红色的,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两种红色融为一体,分不出哪是汉军,哪是积水。
    汉军每一脚下去,必是溅起无数的红色浪花,格外好看,蔚为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飞将军在此,匈奴快快投降!”
    东面的汉军齐声呐喊,高举着汉剑,好似下山猛虎般冲了过来。
    “飞将军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又是汉人的诡计!”军臣单于想起伊稚斜左冲右突一晚上,都没有跑出飞将军手掌心的事情,根本就不信。
    “大单于,飞将军真的来了,你瞧,在那里!”中行说脸上变色,朝东一指。
    军臣单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身长八尺的大汉,手里一张又长又粗的硬弓。每一次搭箭,都是四枝,他一拉弦,四枝利箭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射出,匈奴中者立毙。
    一枝接一枝的箭矢从李广手里射出,汇成一条优美的线条,好象他手里拿的不是弓,而是一挺机关枪,对准匈奴突突似的。
    他的箭矢所到之处,匈奴必是成片成片的倒下,好象堆好的稻草给人推倒似的。
    放眼天下,不仅是汉朝,也包括匈奴,能有如此箭术者,只有一人,那就是飞将军李广。
    人的名,树的影,李广之名早就传遍了匈奴,匈奴闻之色变,李广亲至,还真是骇人。军臣单于强忍着心惊,命令匈奴迎敌。
    李广的威名正盛,匈奴一万个不愿意,可是在军臣单于严令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应战。
    “大单于,西边也有汉军!”
    中行说急急的提醒。军臣单于这次不敢再有丝毫轻视之心,朝西一望,只见一片红色的浪潮卷来,不计其数的汉军挥着汉剑,大声吼着战号“汉军威严”,好似猛虎般冲来。
    一面面红色的汉字大旗迎风招展,舒卷如画,美不胜收。可是,看在军臣单于眼里,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仿佛这是魔鬼的獠牙一般,让人心惊胆跳。
    一面程字帅旗下,站着一个身长八尺,满脸络腮的大汉,手中一把汉军巨剑指着匈奴大营,威风凛凛,宛若天神。
    “来了,都来了!”
    军臣单于与此人打过多次交道,自然识得此人是汉军的另一名将,程不识了。
    如此良机,李广前来了,程不识能不来么?
    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汉军杀来,那么南方也会有汉军杀来,军臣单于想到此点,一拨马头,望着雁门城。
    正如他所想,雁门郡城门大开,一队队汉军好似出匣的洪水,挥着汉剑,吼着战号,杀了过来。
    一面冯字大旗下,正是雁门太守冯敬,正奋力挥着手中的汉军,大吼一声:“杀啊!”
    汉军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杀来,匈奴已经陷入了重围之中。
    此时的匈奴,正处于士气低落之时,完全没了以往的锐气。而汉军,养精蓄锐多时,个个憋足了劲,要狠狠打匈奴。这一消一长,士气不成比例。
    再加上,这里是积水之地,积水把地面泡软了,不利于骑射,匈奴骑马驰突,一个不注意就会马倒人翻,匈奴的骑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反观汉军,步战正是他们所长,剑法娴熟,挥着汉剑猛杀,灵活异常。最重要的是,他们遇到匈奴必是先砍马腿,再杀人。马腿一断,匈奴就会摔下来,不是给战马压住无法动弹,就是眼睛给积水迷糊住了,哪里还能抵挡,只有给屠杀的份。(PS:今天要陪朋友看世博,晚上的更新可能会晚一些,请朋友们放心,一定会更新。)   
第二十五章 彻夜激战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汉军奋力搏杀。
    边军都知道,匈奴的骑兵很难对付,一旦让他们驰突起来,那就是屠杀。象今日这般,匈奴的驰突发挥不出来,真是罕见罕有。匈奴不能驰突,那就是折了翅膀的鹰,正是击破的绝佳良机,无不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砍杀,十分力量也要发挥到十二分。
    正如李广他们所说,没有了战马,匈奴就不是匈奴了,驰突发挥不出来,匈奴缚手缚脚,根本就顶不住。在汉军的冲杀下,节节败退。
    汉军赤潮漫过之处,原本红色的积水更加鲜艳夺目,红艳艳的,仿佛这片营地全给血水泡住了一般。
    破碎的内脏,断裂的肢体,残缺不全的尸身,悲鸣的战马,惨叫的匈奴……汇成一幅惨烈的战争画卷。
    周阳策马冲杀,地面松软,马蹄无处受力,冲杀起来就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数次差点摔下马背,要不是周阳骑术精湛的话。
    正冲间,遇到前来拦截的射雕者。这七百多名射雕者,个个身材高大,勇猛异常,胯下战马更是神骏,手中一把硬弓,箭壶中全是又粗又长的箭矢。
    公孙贺大声下令:“这是匈奴的射雕者,干掉他们!”
    射雕者是军臣单于的王牌,要是没有了射雕者,匈奴就失去了最具威力的矛和最坚固的盾。更重要的是,若是把这些射雕者给射杀了,那么对匈奴的士气打击会非常大。
    雨中交战,虽然不利于匈奴驰突,毕竟匈奴有兵力优势,是汉军的两倍,想方设法打击匈奴的士气是汉军获胜的关键,公孙贺自然不会错过这等良机。
    建章军得令,直朝射雕者围上去,一到射程范围,手中的大黄弓就发威了,一千多枝大黄箭织成一张巨大的箭网,向射雕者罩去。
    “咻咻!”
    破空声中,有不少射雕者中箭落马。
    射雕者是匈奴最勇猛的勇士,那股锐气可不是一般匈奴兵士所能比得了的,尽管他们只有七百多人,是建章军的一半,仍是沉着应付,躲闪之中,不住用弓箭还击。
    他们的箭术精绝,射得极准,建章军虽然躲过了大部分,也有不少人中箭落马。
    建章军占有兵力优势,第一轮交手,虽是伤亡不小,比起射雕者来说,还是轻得太多。
    一轮射过,双方开始了第二轮对射。仍如第一轮一般,射雕者的伤亡比建章军更大。
    一连五轮过后,射雕者已经伤亡一百多人,而建章军不过伤亡四五十人。
    对射十轮以后,射雕者终于抵挡不住了,开始溃败。建章军哪会给他们机会,呼啦啦冲了上去,一边冲锋一边射箭,射翻不少。冲到近前,先是把他们围在中间,不给他们逃走的机会,然后挥着汉剑砍杀。
    射雕者的箭术精绝,说到砍杀,也不比建章军差,可是,他们没有建章军的人多。经过对射之后,射雕者现在只有三百多人了,而建章军还有一千二三百人,已经变成了他们的四倍优势,四把汉剑对一把弯刀,后果非常严重,地上的尸体越来越多。
    军臣单于见势不妙,亲率军队来救,经过一番激战,逃出去的射雕者不到一百人了。
    射雕者千里无一,个个珍若性命,一下子损失了六百来人,军臣单于都快吐血了。
    然而,建章军根本就不给他吐血的机会,公孙贺指挥建章军对着军臣单于就冲杀了过去。建章军此行的目标就是军臣单于,他不来还要去找他,他来了那就是送上门来,岂能错过这等良机。
    “射杀单于!”
    周阳大喝一声,手中大黄弓对准了军臣单于。
    能活捉军臣单于当然是好,可是,这种可能性不大。不能活捉,杀掉他也不错,总比给他逃走了强。
    一千多把大黄弓,对准了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身着金盔金甲,骑着赤电,威风凛凛,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可是,如今却成了建章军的活靶子,别提他的憋屈劲了。
    “咻咻!”
    大黄箭织成的大网罩向军臣单于。
    在一千多名建章军手下逃走,无异于痴人说梦。军臣单于本人也是射雕者,处此之情,亳无还手之力,吓得头皮发炸,心胆俱裂,这绝对要算他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危险了。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中行说大吼一声:“保护大单于!你们上前挡箭!”
    “快,挡住!”一语提醒了军臣单于,急急慌慌的吼起来。
    军臣单于的亲兵倒也忠心,闻声上前,用身子挡住大黄箭。军臣单于是获救了,可是,他的亲兵死了一地,足有好几百,建章军的箭矢岂是那么容易挡的。
    军臣单于一惊未了,破空之声又起,大黄箭又**过来。军臣单于吓得拨马就逃,可是,建章军岂能让他走脱,从后急追,大黄箭一拨接一拨的射来,他的亲兵纷纷倒地。
    一连逃了半炷香时分,不仅没有甩掉建章军,反倒是建章军追得更近了。
    眼看着急追而来的建章军,军臣单于把金盔扔在地上,三两下脱下金甲,重重砸在积水里,溅起一篷血花。
    没有了金盔金甲,总不显眼了吧。然而,让军臣单于气恼的是,建章军仍是如影随形一般冲杀而来。
    “大单于,快换马!”中行说明白原委,雷电神骏非凡,比起金盔金甲更加显眼。要想甩脱建章军,只有弃马一途了。
    雷电是军臣单于的爱驹,军臣单于犹豫疑不决。中行说大声提醒:“大单于,是马重要,还是性命重要?”
    雷电再好,也是马,哪里比得上性命。军臣单于一咬马,跳到另一匹战马上,在亲兵的簇拥下,疾驰而去。
    “在那里,快追!”公孙贺兴奋的朝军臣单于逃走的方向一指。
    周阳来到雷电旁,手一伸,抄住缰绳,一个漂亮的空中腾挪,骑在雷电背上,大吼道:“赵破奴,苏建,快把金盔金甲拿来!”
    赵破奴和苏建对周阳绝对信服,一听这话,把金盔金甲送了上来。周阳手中汉军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把金盔顶了起来:“把金甲顶起来,跟我吼:单于授首了!”
    “单于授首了!”军臣单于明明逃了,怎么又是授首了呢?赵破奴先是惊疑,继而明白过来,此计大妙啊,跟着大嗥起来。
    周阳这一吼,建章军跟着吼起来。
    “单于授首了!”
    高亢的声音响彻云霄,汉军注目处,只见周阳骑着雷电,顶着金盔,在一队建章军的簇拥下,奔驰来去。
    乱军之中,谁知道军臣单于是生是谁?有了他的战马、盔甲,谁都会信以为真。
    匈奴虽是士气不高,毕竟兵力众多,还能不落下风,与汉军处于相持之局。可是,周阳此计一出,匈奴再无抵抗之心,只有逃命的份。
    而汉军无不是勇气倍增,以一当十,奋勇冲杀,立时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没过多久,夜幕降临,屠杀还在继续。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响了整整一夜!
    屠杀进行了整整一夜!   
第二十六章 穷追不舍
    天色微明,曙光初上,此时的雁门城下早已成了修罗屠场。
    碎裂的内脏,残缺的尸身,断裂的肢体,翻倒的旗帜……多不胜数,积尸枕藉,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尸体。
    此时的积水早已不是红色了,而是紫色。那是因为大量的鲜血与泥浆混合,变了色彩。
    此时的雨早停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到让人呕吐的血腥气。
    “呼呼!”
    周阳喘着粗气,一拉马缰,赤电停了下来,不由自主的弯下了腰,趴在马背上,闭上了眼睛,实在是太困了!
    一晚上的搏杀,心力、体力消耗之大,远非常人所能想象,要不是一肢强烈的意志支撑着,早就睡着了。
    要是有一张松软的榻,不,哪怕是一块干燥的地面,躺在上面美美的睡上一觉,那也是人生乐事。可是,这只能是梦想,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周阳,周阳,是你么?”
    一个大嗓门含着无尽的欢喜叫嚷起来。
    不用想也知道是飞将军李广,周阳睁开眼,打量眼前的泥人,有些哭笑不得。李广骑在马上,好象一座铁塔似的,可是,他现在已经不能叫人了,应该叫“泥人”。
    浑身上下都是泥,就是嘴唇也给泥浆厚厚的涂抹了一层,要不是他的一双大眼睛还在转动,一定会把他当作泥巴塑成的雕像。
    再瞧他胯下战马,与人差不多,浑身是泥,原本的毛色早就看不见了。
    周阳看不到自己的情形,想来和李广差不多。这点,从赤电的外形就可以看出来。此时的赤电,雷电一般美丽的毛发早就不见踪影了,唯有一身的泥,活脱一匹泥马。
    “飞将军,有何事?”周阳喘着粗气,在脸上重重一抹,抹下一把的泥浆,露出肤色,终于有点人样了。
    “你没事吧?”李广很是关切:“我看你趴在马背上,以为你受伤了。”
    “是太累了。”周阳心里一阵温暖。
    “都困了!”李广的声音里蕴着疲惫:“可是,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得去追匈奴,追得越及时越好。”
    “匈奴都是长着四条腿,凭我们的两条腿无论如何追不上。”又一个骑着泥马的泥人赶到,正是程不识:“可是,要是不追的话,就是给单于收拢兵马的时间。是以,追是一定的。匈奴有四条腿,我们只有两条腿,效果不一定太大,总比不追强。”
    程不识龙精虎猛一个人,此时的话中带着无尽的疲惫。
    “为了不让单于从容收拢兵马,更为了让单于把再次南下的时间推迟,给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只有追了。”周阳点头赞同他们的提议。
    “呸!”程不识抹下一把泥,吐了几口泥浆,这才喘着粗气道:“破奴校尉所言极是有理。我们这一次虽然打了一个大胜仗,可是,由于我们的骑兵不多,匈奴逃跑时,我们不能及时追赶。嗯,要是我们能有三五万骑兵,匈奴一个也别想逃。”
    言来恨恨不已。昨晚上,战事对匈奴不利,匈奴就骑马逃走。可是,汉军却不能马上就追,因为汉军只是两条腿,而匈奴是四条腿,追也追不上。只能留下来,继续砍杀来不及逃走的匈奴。
    好在,黑夜中,不辨东西南北,逃走的匈奴虽多,来不及逃走的匈奴也不少,仍是让汉军足足杀了一夜。
    “此时的匈奴正是胆丧之时,我们得尽快追上去,不能让匈奴恢复过来。”周阳微一沉吟:“我的意思,是把各部的骑兵集中起来,也有好几千吧,先追上去。至于步兵,让他们从后追来。”
    “我也是这意思!”
    “没问题!”
    这是目前最好的方略,李广和程不识没二话。李广道:“建章军精于骑射,追击正是你们所长,我的骑兵不多,只有一千多一点,全部交给你们指挥,我率领步兵从后追来。”
    “我也是这般打算。”程不识点头道:“我的骑兵原本不过一千人,一晚激战,有些损失,还剩七八百,全交给你们了。”
    “我也还有几百。”雁门太守冯敬策马来到,不住的喘粗气,胸口急剧起伏,疲累不堪:“我的步兵,就交给飞将军,一并带去。我留下来,发民夫打扫战场,就不参与追击了。”
    “冯太守高义!”
    众人齐声赞一句。
    冯敬的声音陡然转高:“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昨晚一战,我们斩首有一万二三,加上匈奴攻城的损失,这一战,共计斩首在一万八九。加上受伤的匈奴,差不多有四五万匈奴没有了战力。这可是单于本部精锐呀!”
    越说声音越高,说到后面,几乎是唱出来了。
    让四五万匈奴最精锐的军队失去战力,这是莫大的成就,更别说汉军还是在以弱势兵力,用步兵的情况下做到,这是何等的让人欢喜。
    “我们得赶快向皇上报捷!”
    公孙贺右手一握拳。汉朝太需要胜利了!虽然有上次的安陶大捷,可是,与眼前一战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雁门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景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