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明-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黄石起兵以来,所图者不过是割据一方,进而成就霸业。曾几何时,我内中也渐渐把大明当作了自己的母国……似乎是辽阳那个商人给了我最初的触动……似乎是张元祉张大人给了我太强烈的印象,哦,对,还有陈忠陈大人、张盘张将军……
寒日中,黄石站在向他膜拜的人群中心,这称颂让他内愧于心——从广宁开始,我的一举一动就关乎万千生灵的命运,我的好恶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在黄石的命令下,救火营拼命去扶起那些人们,但才扶起了这个,那个又趴下了。这些小民的力量只有一声真诚的祝福,他们也绝不吝于把它送给黄石——这些人不负我,我也绝不能负了他们。
第三十二节 牵制
在金州休息下以后,黄石去看望了英勇负伤的邓肯,他严肃地叫出了邓肯的全职:“色目军户管炮队加衔千总邓肯。”
虽然躺在床上,邓肯还是立刻搭腔了:“将军,有何吩咐?”
黄石一笑散去先前的严肃表情:“邓肯,虽然这决你未经许可就把六磅炮遗弃在阵地上,但我还是要奖励你。”
“我并非抛弃武器,我是指挥士兵前进,不是后退,而且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武器,这在泰西不是错误,炮兵也是最需要积极主动性的兵种。”邓肯脸红脖子粗地开始反驳,嗓门也越来越大。
黄石微笑着听完他的辩护,然后才慢悠悠地说道:“邓肯你是大明的军户,不再是苏格兰人了。大明有大明的规矩。”
看邓肯还要争论,黄石立刻说道:“我还没有说完呢,现在没有让你发言。”他顿了一顿继续:“但在我的救火营里,我许可你按照你的意愿去指挥炮兵,但一定要把他写成条例给我过目。”
这个意见邓肯当然同意了,不过他还不会写字,黄石就表示会给他派去文书听他口述:“此外,这次的保举名单上,你的名字会被写在第一个位置,我保证你很快就能得到我大明兵部和东江镇的正式任命,成为东江镇千总。”
“最后还有一点,以后炮组的成员会被视作战兵。”黄石狡猾地笑了一下:“从此以后,邓肯你的手下可以多得到一条鱼,很不错吧?”
“这并不是一条鱼的问题,炮兵当然是战兵,我并不是为了一条鱼……”
“我很理静,很理解。”黄石笑着安抚了邓肯一番:“不多说了,好好休息。”
天启五年正月二十八日,金州。黄石的临时参将官邸。
“末将参见大人。”两个长生军官齐声唱道。
黄石一摆手让两个人起来:“慢熊,求德。你们来得正好,这里没有外人就不必多礼了。”
“末将恭贺大人大捷。”金求德一句恭维,然后就讲起了他的看法:“不过眼下三旗建奴盘踞在南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末将恐怕他们是在等援军。”
说着金求德又掏出了一份计划送上。另外还有李云睿刚刚收集的情报。这几天长生岛为了收集情报就损失了不少人手,但长生岛上下都知道情况紧急,所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黄石接过计划和情报看了很久,金求德和赵慢熊各自找了个扳凳,分别坐在黄石的左右手,良久以后黄石结束自己的沉思,把报告放下严肃地问道:“参谋队认为建奴会派更多地部队南下?”
“大人明鉴。如果建奴肯扔下大批旗丁,他们早就扔下跑了。何必坐等我军恢复。”金求德侃侃而谈,赵慢熊也一个劲地点头。
“辽南正红旗巳经精锐尽出。现在也都被我军困在南关。镶红旗去年被我救火营打残,现在正在海州养伤。如果建奴要抽调兵力南下,那就只有把沈阳的镶白旗调下。这样辽西方向就空了。”黄石说完又咬着嘴唇思考了一会儿,关宁十六万大军还在山海关、宁远一线。而且等确认镶白旗南下再通知辽东都司府地话,那关宁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黄石犹豫着说道:“南关三旗建奴收拢残兵也要时间,也许他们会想掩护无甲兵硬杀出去。”
赵慢熊当即反问黄石:“那大人认为他们杀得出去么?”
这问话的声音未停,黄石就斩钉截铁地说道:“绝不可能!”
自己看来是心存侥幸了。黄石苦笑着解释道:“但是没有确定的消息,我根本无法向孙大人证明镶白旗会南下,也就根本无法说服关宁军出兵。”
“或许可以说服孙大人出少许兵力牵制一下?”赵慢熊也理解黄石的难处,他同样也理解孙承宗的难处,可是他仍然抱有一丝希望。
黄石果然摇头道:“没可能的。我对你们地判断有绝对的信心,但是辽东都司府没有。如果贸然出兵,结果镶白旗没有南下,怎么办?又是一场大败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我们根本担不起啊。”
赵慢熊在凳子上挪了一下屁股,仍然不放弃地作出了最后的努力:“可是镶白旗只有十五个牛录,关宁军有四十个营。”
“关宁军四十个营都是孙大人建立的,有的是去年才刚刚建好的,其中有哪个打过仗?你会调兵,难道建奴就不会把两黄旗调回来么?”黄石严厉的反问让赵慢熊低下了头。
自萨尔浒溃败,明军的部队建制就遭到了重创,熊廷弼顶住将门压力把老兵打散带新兵,重建了沈阳、辽阳的二十个营六万部队,结果等熊廷弼去职,这批军队在沈阳一战中全军覆灭,大多数将领也都阵亡了。
到了广宁建军,明军十三万大军中的二十个野战营九成都是新兵,而最后一批敢战的将领也和他们一起在沙岭惨败中玉石俱焚。所以到了王在晋经略辽东的时候,王经略就说什么也不肯出山海关一步了。
孙承宗这几年来白手起家。硬拉扯出了包括十一个水营在内的四十营关宁野战军,但其中上过战场的士兵百中无一,在战场上杀过人的更恐怕是一千个里而也没有一个。所以孙承宗也不肯越过宁远一线,而是一心一意地操练士兵,打算将来靠人多取胜。
说到底,黄石对这种练兵方法是很不以为然的,他始终坚信精锐的军队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养出来地。黄石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关宁军的士兵抽调到辽南、辽东来给东江军作辅兵。等他们见识过战场和血腥后再集中练为野战部队,而这些军队中的军官和头目最好用东江军的老兵来带,如果是受过伤、杀过人地老兵就更好了。尤其是负伤,黄石个人的经验是杀人可以练胆子,但自从那次负伤后他感觉自己变得更坚强和有信心,这对官兵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回想自己第一次带兵去金州作战。黄石依仗的也是在旅顺见过战场和死人的老兵,那还是个顺风仗呢。结果新兵还纷纷在战场上呕吐。从那以后黄石就更坚定了新兵要靠老兵带的思路,救火营是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比一般东江军的一个老兵带七八个新兵还要严格。救火营的这些新兵也大多是从跟去战场的辅兵中选拔的,搬运尸体、割首级的时候黄石随便他们吐,只要不会上了战场掉链子就好。
“我东江军的任务就是牵制建奴,让建奴无暇去攻辽西。现在松山等三堡眼看就完工了,朝廷为此巳经花费了白银百万两,耗时也超过八个月。”黄石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但他的两个部下都明白黄石的言外之意,朝廷去年肯拨给东江二十四万两军饷还是因为户部的堪合官员黄中色说了好话,他说毛文龙“制奴则不足,牵奴则有余”。黄中色说服内阁的理由就是东江镇的存在能够让关宁军安心修筑堡垒,比如修筑宁远等五十座堡垒耗时三年。这期间辽东烽火连天,所以辽西一直没有被打扰,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求救,恐怕朝中就又会说“东江牵奴不成,反被奴所牵”了。
虽然黄石认为关宁军来辽南或者去辽东摸爬滚打一番会对他们更好,至少比在辽西修堡垒、吃军饷好,但他也知道这个不是孙承宗能解决的问题。辽西的将门大族杨家、吴家、祖家都有上万军户给他们家族种田。上百年下来他们家族的子弟控制着关宁全军,这些军户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别说他们不愿意给了。就是黄石自己也绝不肯把手里见过战场的士兵交出去,就是辅兵也不给。如果朝廷真要剥夺辽西将门军户,那不等后金打来,自己的军队就先乱了。
“如果建奴镶白旗南下,首当其冲的必然是长生岛。哼。肯定又要玩那套声东击西拙独劣伎俩,我上了一次当,难道还会上第二次么?”既然黄石已经抛开幻想,那眼下的局面就很清楚了,如果后金军硬冲金州那他们就是傻子了,而无论是皇太极还是莽古尔泰都不是傻子。
三个人讨论了一番,后金方面比较可行的计划怎么看都是先要削弱金州的野战力量,然后靠四旗的威慑力掩护辎重撤退,或者根本就让镶白旗带着辎重南下,这样南关的三旗就可以轻装逃跑了。
不就是想攻我的必救么?黄石冷笑一声:“马上发令给杨致远,把冰都凿开,让他们来吧,希望建奴们个个都是冬泳健将。还有水营,立刻带着一千辅兵出发去长生岛,然后把中岛的人都运回长生岛。”
没有水营后金军就不可能渡海攻击长生岛,而且这个水营还必须自己去南信口,让马背上长大的后金士兵上几天的船再登陆,就是长生岛的娃娃也能干死他们了。所以黄石他们估计旅顺水营的船只就算被缴获,也顶多有些汉军水手。
“旅顺水营还没有消息么?”黄石既然想起了这个,就翻看了一遍报告,长生岛水营拼命挤出小船沿海搜索,希望能提前传回来警报,为此很多人已经失踪在冰海中了,但黄石手中的报告上面还是什么都没有。
“没有,或许他们调头回旅顺,然后去南关岛运伤兵和辎重了。”
“是有这个可能性。”黄石叹了口气,这个情报漏洞是没有办法补上的。后金军依赖马匹完成机动和侦查,而辽南明军依仗的是海运。金州的马匹实在是太少了,骑兵不可能搜索太远,就算强行搜索更多的海岸,也不太可能有运气碰到敌人的营帐,反倒白白降低了对附近情报的掌握:“不过,只要广鹿岛和长山岛的水营到了,我们长生岛就万无一失了。”
天启五年正月二十九夜,清泥洼。
夜幕降临后,后金的船队就停泊在岸边,他们奉命西行后一天才在指定地点停泊,就看到传令兵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们得到的紧急命令是立刻东返回南关半岛,虽然传令兵不肯多说,但焦急的神色说明战局似乎有了巨大改变,而且和监督的后金军官秘密交谈过后,那个后金牛录也一反常态,暴跳如雷地催着大伙儿死命往回赶。
一时间水营里操船的汉军水手们都窃窃私语起来,后金的监督牛录毫不留情地斩杀掉了私下议论得最大声地几个人,这雷霆手段立刻压住了低语,重新稳固了军心。
今夜停泊后汉军水手大部分都被调上岸去了,十几个后金士兵则轮流看守着小船的泊位,海船上也只留了一些卫兵。
“敌袭。”
当岸上的后金卫兵看到海船那里纷纷起火的时候,他们就扯着脖子喊了起来,等后金牛录冲出来的时候,海船已经大多被点燃,他也就只剩下目瞪口呆了。
“大人,我军斩首十五级,夺回了两只大海船,焚烧了剩下的所有海船,还有几个建奴掉下水去找不到了。”
“好,一级功到手了,我这个守备也该升一升了。”被唤作大人的年轻将领名叫毛可喜,本姓尚,他生父尚受礼就是与正蓝旗交战时战死的,所以尚可喜收到黄石的信件后立刻带领水营三百人出发,刚好在清泥洼遇上了后金船队。
后金士兵根本不能和东江水营交战,这些士兵虽然是挑选过的,但他们在海面上只能做到勉强不晕船而已。加上偷袭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看着眼前的一串首级,喜形于色的尚可喜立刻命令继续前进,转眼间就消失在了茫茫辽海中:“立刻前往长生岛,我们要助黄参将一臂之力。”
第三十三节 友军
天启五年二月初一,后金军困守南关已经好几天了,黄石也迎来了一位客人。不过这次是他坐在正中等候别人的参拜了。
“卑职毛可喜,参见黄大人。”
虽然黄石决心拉拢此人,但是必要的礼节还是必须要走一遍过场的,黄石等着尚可喜完成这一整套动作的时候,喉咙里那句“快快请起”真是把他憋坏了。尚可喜又谢了一次才安心起身,年方二十一岁的尚可喜显得朝气蓬勃,他夺还海船后本是直奔长生岛而去、但他在路上听说明军云集金州,就调头来和黄石回合了。
尚可喜负责的大小长山岛报兵千余人,这次他指挥的长山岛水营斩首十五级,尚可喜本来很高兴自己立下大功了,但一到金州就听说了南关大捷,这顿时让尚可喜感到很有压力,自己的那一点儿斩获也显得非常可怜。
心怀鬼胎的黄石亲自起身走过去,握着尚可喜的手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历史上尚可义、尚可喜兄弟都是毛文龙麾下的水师大将,尤其是尚可喜,他父亲死时尚可喜虚岁才十七岁,他一手拉扯好的长山岛水营是整个辽东水师中最有战斗力的水师。后来刘兴治杀了在东江岛坚决抵抗的陈继盛,他煸动全镇叛乱的时候是毛文龙的丈人沈世魁和尚家兄弟一起出动剿灭的刘兴治。
再后来就到了登州之乱的时候,毛文龙的两个义子孔有德和耿仲明都是大将不用说,毛文龙的侄子毛承祚曾是东江名将,但这哥三水战被尚可喜打得一败涂地,最后孔有德和耿仲明困守孤岛,毛承祚被捉去凌迟处死。
孔有德和耿仲明当然还是找到机会逃上岸了、等孔有德上岸后,就轮到尚可义和尚可喜被扁了。在地面上打仗的时候尚家兄弟算是扑街一直扑到街尾去了。尚可义在全军覆灭的时候被杀,尚可喜带领一万多士兵和家属逃到广鹿。不想沈世魁认定这是吞并尚部,统一东江镇的机会。他袭杀尚可喜的计划走漏了,这就把尚可喜逼去了后金方面。等尚可喜到了皇太极手下,他的水营干翻了东江水师,还把大明的辽西、北直隶和山东水师也拍得不敢出港。
“毛守备此行辛苦了,”黄石摊开一大张地图。把地图推到尚可喜手边后,他用最热切地目光望着这个年轻人,还用最诚恳的语气问道:“本将对水战一窍不通,往日便攒下了不少疑问,希望毛守备能为我释疑……”
黄石对水战一窍不通是过于谦虚了,不过这些问题应该是参谋部和水营指挥施策去想办法解决的,所以他本来也不必对这方面的战术特别精通。今天黄石拿出来问尚可喜的问题也都是谁备好了的。他才听说尚可喜正冲金州而来,就连忙开始准备。幸好施策正好在金州,准备问题来很轻松。
据说最大的恭维就是称他为“老师”什么的,黄石虽然不能恬着脸这么称呼尚可喜,不过懂装不懂地糊弄一番还是毫无问题。两个人交谈了一晚,年轻的尚可喜满心欢喜,自认为在名震辽东的黄石黄参将面前大大地露脸了一番,而黄石也很满意自己的准备,不少问题都很有水平和深度,挠到了尚可喜的痒处。
如果不是担心影响太不好。黄石本来还想和尚可喜抵足夜眠,不过这个计划赵慢熊实在是看不过去了,赵慢熊说这么赤裸裸地拉拢独立的武将恐怕会被认为是结党营私,何况黄石和尚可喜的身份差距实在太大了。
收拾安抚好了尚可喜,黄石就又去整顿选锋营。选锋营的军官死了七七八八了,金求德一直暗示黄石并吞这个营。但黄石对这个处理方法不以为然。他从选锋营的各级军官中选拔出了替代军官。从始至终黄石没有往选锋营里面插一个人进去。
今天晚上黄石确定了人力资源的分配,从南关救出的七千辅兵都是从东江镇各地抽调来的精壮,黄石对这批人的身体素质都非常满意。他从中调出了七百人补充给选锋营,剩下的则绕统运送去长生岛。黄石把亲手写好的命令交拾赵慢熊,让他帮忙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赵慢熊翻开着这份大公无私的命令,边看边摇头嗤笑,他若所有悟地问道:“大人,这是欲擒故纵么?”
“正是。”黄石闻言只是一笑。现在房间里只有两个人,所以黄石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现在他手里还有一份铠甲调拨的命令,这份给选锋营的补充命令也是根据黄石的意见拟定的,现在他在做着最后的审核和评估,他回答赵慢熊的时候连头都懒得抬。
等黄石批准了第二份命令后,赵慢熊也着完了前一份。他接过黄石递过来地第二份命令也一起看了:“选锋营的官兵一定很感动,可是……这未免也太宽厚了吧?”
缴获的铠甲兵仗黄石没有上缴的必要,而救火营也不打算使用这些落后的武器,所以黄石至少把一半的缴获物资拨给了选锋营,无论是现在还残存的士兵,还是即将补充拾选锋营的八百多士兵都会得到起码的铠甲和武器。
赵慢熊琢磨着黄石的深意,试探着问遣:“大人担心东江同僚会误会大人乘人之危么?
“不错,这是一个原因。不管我救火营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不管是不是我的救火营承担中路突破的重担,但大家看到的只会是救火营伤亡有限,选锋营损夫惨重,如果再看到我黄石并吞了选锋营,那难免会有人疑我黄石故意如此。”黄石说着就摇了摇头,负责中路突破的救火营绝对不轻松,至少不会比负责两翼的选锋营轻松多少。但是救火营的损失和选锋营的损失都太震撼了,两者放在一起看就更有震撼效果。
赵慢熊难过地点点头,不能并吞选锋营让他很痛心:“大人说的是。”
黄石紧接着抛出了一个难题:“但慢熊老弟你说的只是一个方面,如果你只看到这一层,那就让我太失望了。”
“另一个问题应该是合作问题了,大人怕吞并选锋营会给以后带来很大的麻烦吧。”赵慢熊慢慢地想了一会儿。不过这次他只是想说辞,实际上这个友军合作问题他在前来金州的路上已经想过了。他着到黄石的计划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黄石也有类似地担心。
“不错,不错。”黄石伸手要回了赵慢熊手里的两份命令,这两份命令明天一早就会下发,选锋营会得到最良好的补充,很快就会恢复战斗力。而且还掌握在选锋营老人的手里。
收好了巳经定下来的报告,黄石微笑着对赵慢熊说道:“这次会战我救火营独木难支,没有选锋营的奋战就没有胜利。以后我救火营会遇到地敌人也还很多,会需要友军的时候也会很多。如果个天我图一时之快并吞了选锋营,那么以后在危机关头友军难免会保存实力,最后就是大伙儿一块死。”
黄石轻轻拍了拍手下的命令:“我要让每个人都知道,跟着我黄石打仗,死一个兵我给他补一个。死两个我给他补一双。都把吃奶的力气拿出来吧。跟着我混绝对没有亏吃。”
按照黄石的本意,选锋营的兵力不仅会被补满,各级指挥官的位置也由老人来带。不过章肥猫和手下军官团被毁灭得太彻底了,选锋营的军官只有右翼还有剩。左翼地都死得干干净净,黄石只好提拔了小泼猴等活着的几个亲兵。
“虽然那些人都是大人提拔的,不过恩情恐怕不能被长久地记住。”赵慢熊对黄石不安插人还是有些微词的,他认为适当塞些人进去也不算很过份:“一半对一半,大人以为如何?”
“一不做,二不休。要不就不塞。要塞就全塞,塞一半进去干什么、等着看他们打架么?”黄石知道赵慢熊说的是一般的规矩,但是黄石建军以来。所有的规矩都被他砸烂了,这次也不怕再多砸一个。看到赵慢熊脸上还是有些可惜的表情,黄石忍不住嘲笑起这种小气心理来:“你不是也知道欲擒故纵么?放心吧,我猜选锋营很快就会投怀送抱的。
“投怀送抱?”赵慢熊对黄石把这个词汇应用在这里有些不解。
黄石一笑也没有再作解释,对选锋营的处理决定来自他前世的一种感悟。如果一个男人非常非常急色,见了漂亮妹妹就迫不及待地求欢,那他的成功率并非很高。但如果男人能忍一忍,告诉漂亮妹妹他不想搞她,那么很多时候妹妹反倒会认为这个男人很有责任心,很可爱或者是有诸如此类的一些感动……眼下选锋营也是一样,黄石冒着风险来救他们无疑很令人感动,但是不少人心里恐怕会怀疑黄石这么好是因为他别有所图。所以黄石如果急不可待地并吞了选锋营恐怕会让不少人失望,而如果暂时忍一忍做出副君子的面容,那么大家自然觉得黄石是真好。选锋营这一群无主的官兵,离黄石的基地也不远,只要他们心里向着黄石,难道还怕他们能飞上天不成。
天启五年二月初三,金州。
一个东江的传令兵赶来了,他乘快船冒着冰寒赶来金州,听说南关大胜后紧张的表情一下子就松了下来,把东江的紧急命令交给了黄石,这是毛文龙在收到旅顺惨败的消息后立刻发给辽南的。
那个传令兵当众宣读了毛文龙的军令,李桑风、尚可喜等人也都在场。
“……加东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