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凋落的红颜-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当初刚从匈奴围困中脱身出来的刘邦,在返回长安的时候曾路过张敖的赵国,张敖对未来岳父毕恭毕敬,满脑子想着悔婚的刘邦却把张敖当成奴仆使用,不但让他亲自端茶送饭,而且鸡蛋里头挑骨头地随意脣骂。

当刘邦在鲁元公主和亲事上不得已让了吕雉一步,对女婿张敖的态度也就更差劲。一年后他再次路过赵国,态度压根没有丝毫好转。张敖感激刘邦为赵国复国,又自认晚辈,倒也罢了,国相贯高却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刺杀刘邦。不过刘邦命大,事情最后没能进行。

然而这场未能进行的计划不知怎么却在一年后走漏了消息。刘邦大怒之下,一面骂着“早就不该让他当女婿”,一面下令把赵国君臣上上下下全部下狱问罪。

吕雉再一次五雷轰顶,她又一次奔到刘邦面前。然而这一次无论她怎样苦苦哀求,刘邦都不买帐,坚决把张敖丢进了死牢。

正当吕雉和鲁元公主陷于绝望之中的时候,幸亏赵国相贯高忠义高节,没有因为酷刑而把不知情的张敖拖下水,而是将“一人做事一人当”贯彻始终,这才保住了张敖的性命。

悻悻然的刘邦将女婿由赵王贬为“宣平侯”,将赵王这个肥缺给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戚懿之子刘如意。

这项任命是如此地巧合,巧合得让人难以相信,戚懿会是什么无辜的洁白羔羊。她的政治智商还不足以让她策划这样一场大狱,但是她幸灾乐祸地看着吕雉母女遭殃却不施任何援手、并最后摘果子却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因此,吕雉与戚懿其实早已不是普通的情敌而已,她们结仇已久,只看最后的赢家是谁。

而这时候,在皇帝刘邦的心目中,戚懿的份量可比吕雉要重得多了。因母及子,不用说,戚懿觉得自己为亲生儿子谋太子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然而她不知道,政治不是她头上的步摇;朝堂上的文武群臣更不是那个被她随意揉搓的老头刘邦。

果然,当刘邦在上朝时提出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时,立即遭到了严重抗议,朝臣都炸了锅。刘盈已立为太子八年,天性仁厚,与行事出人意表的刘邦判若两人,即使没有嫡庶先后的大规矩,大臣们也乐意让他当未来的皇帝:刘盈一定会是一个很好侍候的老板。

然而无论大臣们怎样反对,刘邦却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节骨眼上,御史周昌站起来大声为刘盈辩护。偏偏他有口吃,盛怒之下面对刘邦的质问无法说出更多的话,只能反反复复地大喊:“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当此情景,刘邦忍不住大笑,这场关于废立太子的会议没有了辩论气氛,就此散场。

其实在辩论废立一开始,吕雉就得知了消息并且立即赶到朝堂边的东厢房里偷听。当刘邦退场、众臣也渐次散去的时候,她立即出来,当众向周昌下跪叩谢说:“要不是你,皇太子方才就要被废了。”

周昌是刘邦最初起兵时的同乡,刘邦并不真有多怕口吃的周昌,而是透过他看到了刘盈的支持者有多少、而且这些支持者都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吕雉作为与刘邦的结发妻子、又陪着他吃尽了苦头,在元老和同乡中的影响力,怎么说也比只会跳舞唱歌的戚懿要高得多。刘邦虽然粗于礼法,却是一个有计谋也懂得衡量得失的人。

不过刘邦的退让只是暂时的。何况开弓没有回头箭,夺嫡既然开始,戚懿既已公然摆出了吕雉为敌的架势,就只能拼到底了。她的眼泪流得更多,而且这回是流真的了。于是刘邦还在打废太子的主意。

吕雉当然也很清楚戚懿在干什么、刘邦又在想什么。万般无奈下,她让自己的兄弟建成侯吕释之去找智囊留侯张良,向他讨要计策。吕释之软硬兼施,胡萝卜与大棒齐飞,张良终于勉为其难地出了一个主意:如果能让不买皇帝帐的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皇帝便能知难而退了。

吕雉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态度谦恭地礼请商山四皓出山。四个老头儿果然欣然应聘,做了太子刘盈的宾客。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让太子领兵平叛。商山四皓闻讯立即向吕释之警告:“太子从未经历战阵,而英布却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太子是难以取胜的。何况他身为太子,胜了是应该的;万一输了,可就废定了。”

吕释之吓出一身冷汗,立即转告吕雉。吕雉惊得眼泪都出来了,连忙去劝刘邦改变主意:太子年幼却统帅叔伯辈的老将,怎么能得到众人心服?万一因此耽误战机,岂不危及社稷?皇上虽然有病不能骑马,但还请勉为其难,在卧车里指挥也是一样的。

刘邦怒道:“什么太子,一点用也没有,还得我亲自上阵!”但是兹事体大,他还是亲自领兵出征了。

第二年,英布叛乱平复,返回长安的刘邦又重提废太子之事。

不用说,自首辅张良以下的大臣们仍然群起反对,刘邦这次却似乎下定了决心。正在情况不妙的时候,商山四皓在一次宴会上跟着太子刘盈隆重出场了。

刘邦一看,不但朝中众臣认可太子,就连不服从自己的商山四皓都对太子恭恭敬敬,看来太子真是羽翼丰满了,假如硬行更换,只怕立即就要捅出大娄子来。

宴席结束之后,刘邦目送四皓簇拥着太子远去,终于放弃了废太子的打算。

心情沉重的刘邦自然知道,这个决定对戚懿母子的将来会有怎样致命的后果,然而他已经无力变更。

戚懿得知这个消息,不但绝望而且恐惧,她又流着眼泪乞求刘邦,然而这一次,刘邦只能叹着气说:“你为我跳楚国舞,我为你唱楚歌吧!”戚夫人无奈,只得站起身,跳起最令刘邦着迷的“翘袖折腰”之舞,刘邦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一生随心所欲的刘邦,终于在暮年不得不面对自己无力保全嫩妇娇儿的悲凉。他非常了解吕雉,知道她在多年生死关头的考验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怎样心狠手辣的政治人物。韩信和彭越这样的不世英雄都死在她的计策中,只会撒娇弄痴的戚懿根本不是她的对手。怪只怪戚懿不自量力,更怪自己没有及时制止她的幻想。

愁肠百结的刘邦不知道怎样才能在自己死后,仍然保全戚懿母子的性命。这时大臣赵尧先生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吕雉和刘盈的恩人,那个口吃的周昌先生去做赵王刘如意的国相,吕雉一定会给周昌这个面子。

刘邦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根稻草,不容分说地对倒霉的周昌“委以重任”——由“皇帝宰相”降级到赵王国去当“国相”。

公元前195年,在自己营造出的平安假象中,刘邦心有不甘地离开了人世。

三、吕雉多年含垢忍辱,对以戚懿为首的宠妃们早已恨之入骨。现在她果然熬过了丈夫,并成功地当上了皇太后,她要发泄积蓄已久的怨毒了。

刘盈登基为帝,他只有十七岁,王朝实际上控制在太后吕雉的手中。

吕雉多年含垢忍辱,对以戚懿为首的宠妃们早已恨之入骨。现在她果然熬过了丈夫,并成功地当上了皇太后,她要发泄积蓄已久的怨毒了。她自刘邦微贱时便嫁与刘邦为妻,以富家小姐的身份,跟着浪荡穷鬼刘邦吃尽了辛苦艰难,并协助他扫清了诸多异姓王。刘邦能够得天下并坐稳天下,吕雉实有大功,绝非一般坐享其成的妇人所能比拟。

可是好不容易得了天下,刘邦却又色心大盛,冷淡有功劳的结发妻子而宠爱起吃现成饭的姬妾来。尤其是赵王刘如意的母亲戚懿,更是想要取嫡妻而代之,直接威胁到吕雉母子的性命。吕雉想尽办法,才摆脱这悲惨的命运。虽然戚懿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也可以想象在刘邦的后宫之中,以戚懿为首的美人们是怎样抵毁嫡妻、怎样争权争宠的。

这些只会梳妆打扮、争艳斗丽的宠妃们,根本就忘记了她们的对手吕雉,是在血雨腥风中生存下来的,而大汉王朝的开国将相,都曾与她有过共同并肩浴血的深厚渊源;这群女人唯一的依靠就是老不修刘邦一人,可叹的是她们似乎以为刘邦真是万岁之躯,却没有料到他也有倒下的一天。

而这一天又来得何其迅速!

刘邦在未娶吕雉之前,就曾在外眠花宿柳,跟外头的野女人生下了儿子,所以吕雉虽是嫡妻,刘盈却还另有长兄刘肥。齐王刘肥的母亲虽然早在刘邦起兵之时就已死去,更不曾在汉宫中与吕雉争宠,但是吕雉依然衔恨多年,在成为皇太后独揽大权之后,她照样对刘肥百般折辱,最后逼得刘肥不得不认自己的妹妹、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为义母,认嫡母吕雉为外祖母,由她的儿子自愿降为她的孙子,这才保住性命和王爵。

由刘肥的遭遇,就可想而知,等待着后宫宠妃们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果然,吕太后虽然按制度将刘邦的所有庶出儿子封赏一番,送他们各归封国,但是对他们的母亲——刘邦的宠妃们,却统统幽闭起来,打入冷宫,让她们过着粗衣旧衫,勉强维持温饱的日子。

尤其是曾经想要取吕雉皇后之位而代之的戚懿,命运更是悲惨。她连枯坐冷宫的“运气”都没有,而是被剃成光头、以铁链系颈、穿上土褐色的囚衣。白天在宫院中捣米,晚上就被牵着铁链锁进“永巷”(宫中监狱)严加看守。

戚懿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的折磨,更难堪这样的耻辱。她多年来都是汉宫中的一枝鲜花,被刘邦百般宠爱惯了,所以也就不懂得忍耐,更看不清形势,不知道吕雉的实力之强,还以为她也和自己一样,不过是依靠儿子起家的普通妇人——你吕雉以为只有你有儿子吗?我戚懿也有,而且比你的儿子还得先皇的宠爱!

于是戚懿作歌,每日不停地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她还在希望,能有人把自己受虐的消息告诉自己做王的儿子,让他来为自己报仇雪恨。

既然是安了这个心,当然戚懿这首歌是从来不背着人的,越是人多,她越是唱得起劲。

果然,很快这支歌就出了名,不过可惜,首先知道的人不是她的儿子赵王如意,而是她的死敌太后吕雉。

吕雉一听这首歌,立即怒火中烧,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与戚懿之间的过节已经影响到了彼此的子女,赵王如意如今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一旦长成,很可能(几乎是完全可能)对自己和儿子刘盈切齿怨恨。更重要的是,如意非常得刘邦的疼爱,配给他的封国和臣子,都是非常忠心而能干的,万一赵王如意长大成人,利用王权为母亲报仇作乱,那还了得?

于是吕雉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个隐患。

赵王刘如意这年不过十四五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张。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果然,知道底细的周昌不让刘如意奉召。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周昌硬梆梆地拒绝了。吕雉拿周昌没有办法,只得调虎离山,转而征召周昌。

周昌一离开赵国,吕雉便跟着下令再召赵王。没有了腰杆子硬的周昌,刘如意不敢拒绝嫡母的命令,只能奉命来到长安。

本来照吕雉的心意,她几乎是要立马向刘如意下手的。但是刘盈却手足情深,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得吕雉好几个月都找不着下手的机会。

可惜,吕雉却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女人,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她满腹的杀机非但不曾减退,反倒愈烧愈烈。

终于,机会让她给等着了。

刘盈有个习惯,每日都早起习射(也就是早锻炼啦),刘如意年纪小,不象哥哥那么有恒心,何况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坚持不了啦,就赖床不起,不愿再跟着哥哥去射箭。刘盈心软,想想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就依了弟弟。

就这么片刻工夫,吕雉的杀手就派来了,就在刘盈的寝宫之中,将毒药灌进了刘如意的口里。

等到刘盈兴冲冲地回来,那温暖轻柔的床帐里,只有弟弟刘如意七窍流血的尸体在等着他。

刘如意被除掉了,吕雉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即开始了对戚懿的大报复。她下令将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掉,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丢进粪池里。

吕雉对自己的战果十分满意,大概她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便特地召儿子刘盈前来观赏。

刘盈初看之下,惊恐之余觉得莫明其妙,便问母亲:“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吕雉心情很好,乐于为儿子解惑,答曰:“这就是戚夫人了。”

刘盈当场放声大哭。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杀死了弟弟还不罢休,就连弟弟已无还手之力的生母都不放过。他更不能相信,当年明眸善睐艳盖宫掖的戚夫人、弹琴击筑吹笛作歌唱《上灵》的戚夫人、腰肢袅娜翘袖折腰为舞的戚夫人,会变成这样一个在恶臭中蠕动的怪物。

刘盈天性温和懦雅,这一次惊吓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病倒在床一年多都不能痊愈,眼前梦里尽是弟弟和戚夫人惨死的模样。

然而刘盈虽然身为帝王,却对自己的母亲无计可施,最后只能对吕雉说:“你做的这些事都不是人能够做得出来的,我作为你的儿子,实在无法再治理天下。”从此刘盈沉醉于饮宴女色自我放纵,拒绝上朝理政,每日晨起习骑射啥的更是不再提起,如是浑浑噩噩七年之后,年仅二十五岁的刘盈便离开了人间。

——既是在封建专制时期,更从消除政治隐患这个角度来看,我倒不是很反对吕雉干掉戚懿母子,不过她确实手法太狠了一些儿,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呢。关键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事儿干得这么堂皇,居然到处请人来看,就差卖门票了。俗话说知儿莫若母,她却压根不考虑自己那个老实儿子的心理承受力,这样的暴力镜头也敢让未成年的刘盈来看,的确太不象话了——不过这儿子确实心软,尤其看在老辣的吕雉眼里,一定很不满意,这恐怕也是导致吕雉非要代劳,灭刘如意不可的因素之一。

吕雉与戚夫人的宫闱斗争,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惨烈的一场。这一出妻妾争风,可以用“震烁古今”来形容。而戚夫人的结局之可怖,也是绝无仅有的。

四、薄姬奇遇

然而同样是与刘邦有过肌肤之亲、并且生下了儿子的女人,吕雉对代王刘恒的生母薄姬却是完全另一种态度。

这或者是因为,薄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遭遇,正好跟她的姓完全相配,尤其在夫妻情缘上,薄之又薄。

薄姬是苏州人,她的父亲在秦朝之时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相好,未婚而生下了她。(书上说的是“与魏媪通”,可不是与之婚啊。)

——薄生是苏州人,想来是翩翩少年,而魏媪原藉魏国,则是山西人,两人的家乡相距遥远,简直山高水长,不知怎么会相遇的?想来是战乱之中颠沛流离,青年男女因而千里相会,产生了感情吧,当然谈不上什么婚姻。更糟的是,还没来得及结为夫妇,薄生年纪轻轻就死在了山阴,成了异乡之鬼。

魏媪拉扯着一双儿女,在乱世之中苦苦求生。

不久,秦朝就陷入了乱世。在这一片混乱中,从前战国年间的诸侯遗族纷纷割据自立,想要趁此乱局混水摸鱼,不捞个皇帝做也要恢复旧家邦。

魏国宗室魏豹就在此时自立为王。

这时薄姬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魏媪心怀故国,见魏豹复称魏国,便将心爱的女儿送进了魏豹的王宫,薄姬便成了魏豹的姬妾。

当时有一位很著名的星象家、相士名叫许负,魏媪请他来给女儿薄姬相面,看她能否在魏宫中出人头地。谁知道这许负一见薄姬,顿时大惊失色,道:“何止是在小小王宫出人头地那么平常?她日后还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

许负先生的相术精准如神,是广为世人推崇的。这话一说出来,魏媪简直心花怒放。而魏豹听说薄姬竟然还有这等远大前途,更是喜上眉梢,算盘珠子立时打得飞快:薄姬的儿子要做天子,而她是我魏豹的小妾,她当然只能生出我的儿子来。那么,我的儿子做天子,我岂不是也当有天子之份?或者至少也可以放手一搏,为儿子打下前程吧?

魏豹说到做到,立即背弃自己和汉王刘邦所订的攻楚盟约,转而在楚汉之间中立起来,隐隐然有坐山观虎斗,想收渔人之利吞并天下的意思。

魏豹这个想法好是好,问题是好过了头,压根就没有想到,薄姬虽是“天子之母”,自己却没有“天子之父”的位份。

魏豹背约,令刘邦怒火中烧,这一下气得,连项羽都先放在一边了,赶着就派自己的亲信将领曹参率兵,誓要先灭了两面三刀的魏豹不可。

魏国的实力怎么能是汉军的对手?于是兵败如山倒,汉高祖二年三月,魏豹天子梦未圆,自己辛苦打下的“魏国”倒先成了汉王刘邦的一个郡。

魏豹对“相面不准”的许负恨得牙根痒,只得投降。

刘邦倒还算客气,封他做御史大夫,并让他守城。可是他的霉运正旺,不久该城被楚军围攻,与魏豹共同守城的周苛、枞公认为,魏豹曾为此地国王,是个靠不住的合伙人。于是魏豹不得不一命归西。

当初魏豹败后,魏宫中的女人们全部被俘。由于是“罪妇”,薄姬等人没有资格充当刘邦的姬妾,只能去做宫中役使的婢女,于是她们都被送进了“织室”。

事情到了这一步,薄姬真是只能自叹命薄,一句“当生天子”,居然使她到了这等处境,变成皇宫中最下贱的仆妇,去哪里生天子呢?

不过,世间总是意外多。

魏豹死后,刘邦偶然想到了魏宫的姬妾宫人,于是便到囚禁她们的织室去瞧瞧。

这一瞧之下,刘邦顿时心旷神怡,发现死鬼魏豹的宫人中,居然不乏美色婵娟。于是色心大动,挑选了一批姿色出众的女奴送进自己的后宫中。

薄姬就在这批女人之中。

一时间,薄姬以为自己将要时来运转了,不禁又想起了当年许负“生天子”的预言,心中无比雀跃。

谁知道,老天爷又再一次把她丢进了深渊。刘邦内有悍妻吕雉,外惑诸夫人,何况薄姬的姿色在魏宫女眷中并不出众,因此刘邦压根就不曾注意过这个小妾。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薄姬连刘邦的面都没能再见到。眼看青春流逝,她只能自叹命苦。

就在这个时候,老天再一次展现了奇迹。

当初在魏宫中,年少的薄姬有两个最要好的女友,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薄姬视二人如同姐妹,知心贴意,还和她们立下了盟誓:“假如三人中有谁先得富贵的话,一定不会忘记另两人,要共享富贵和机遇。”

想当初薄姬在魏宫中时,可是不折不扣地覆行了自己的誓言,然而到了汉宫,管夫人和赵子儿却将薄姬的盟誓当成了一场笑话。也许是她们仍然嫉妒薄姬昔日在魏宫中超过她们的实际地位,也许只是根本就将这位姐妹视做过眼烟云。

汉高祖四年,刘邦来到了河南成皋灵台。这时陪伴他的姬妾,正是管夫人和赵子儿。这两个女人一时间十分受宠,得意非凡,闲聊的时候提起了当初和薄姬立下的誓言,觉得薄姬十分可笑,于是嬉笑不止。

刘邦无意间听到了一点话头,见两人笑得有缘故,便开口询问。

管夫人和赵子儿只得一五一十地将底细都说了出来。

刘邦对这两个没有良心的女人十分反感,转而心生凄凉之意,对单纯的薄姬同情起来。

因为好友的背叛,薄姬反而得到了刘邦召见的机会,真是不可揣测的命运。

就在头一天晚上,薄姬做了一个怪梦,梦中飞来一条龙,盘踞在她的身上。梦醒后正在诧异之中,却忽然得到了为刘邦侍寝的机会,于是便将这个梦境告诉了刘邦。

刘邦一听,十分高兴,认为此事乃是天缘,对薄姬说:“这是你将要富贵的征兆,我成全你。”——靠,鬼混就鬼混,就因为他是皇帝,居然还有这么多说道。

就这么一次偶然的机会,薄姬居然就怀上了身孕,当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

但是,刘邦并没有喜欢上薄姬,他当初召她侍寝,几乎等于是在“日行一善”,所以很快也就把她抛到了九霄云外,特别是她怀孕生产之后,更是连面都不见她一次。薄姬虽然为刘邦生下了儿子,却还是长年枯守孤灯,纯粹守活寡。

孤寂的薄姬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默默无闻地僻处掖庭一角,抚养着刘恒。由于极其不受宠爱,偏偏又生了儿子为诸宠姬所妒,薄姬的处境可想而知。渐渐地,她养成了谨小慎微、凡事忍让的态度,就连照制度派来侍侯她的宫女,她都不敢得罪。在刘邦的后宫中,薄姬母子几乎成了“好欺负”的代名词。

这样的处境,当然是苦恼的,但是世事就是那么翻云覆雨,难以预料。

刘恒八岁这年,是汉高祖十二年,就在四月甲辰,他那高高在上、几乎不曾多看他一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