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恩来的智慧-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周恩来出色地领导了这次起义,其军事
思想与业绩,在中国军事理论宝库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以石投卵避实击虚——指挥第四次反“围剿”

《孙子兵法》云:“兵之所加,加以石投卵者,虚实是也。”“反之形,
避实而击虚”。《晋书·温峤传》曰:“今之进讨,若以石投卵耳。”《淮
南子·要略训》称:“避实就虚,若驱群羊。”虚实是中国古代兵法上一对
对立统一的范畴。以虚击实,犹若以卵投石,必败;以实击虚,犹若以石投
卵,必胜。劣势之军,要战胜优势之敌,就要以客观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避实击虚。若此,方能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稳操胜券。

1933 年二三月间,蒋介石调集四五十万兵力,分三路对中央苏区发动第
四次“围剿”。其左右两路军负责“清剿”和防堵,中路军十余万人在总指
挥陈诚率领下直入中央苏区,试图寻红军主力决战。

此时,中共党内“左”倾错误的领导者,通过宁都会议,取消了毛泽东
对红军的领导。为了进一步贯彻其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方针,临时中央和苏
区中央局,要求红一方面军强攻敌人重兵防守的南丰城,以先发制人的作战
行动,粉碎敌人的“围剿”。

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和总司令朱德等认为,进攻南丰是以己
之所短,攻敌之所长,因而一再电请更改作战方针。1 月27 日,周恩来致电
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指出:“本来依现时敌情,即抚河流域敌之两个较强的‘进
剿’军还未组织完全以前,我军能在抚河东岸会合十一军求得运动战消灭敌
人主力,确比围攻南丰暴露我军企图去打敌增援队为好”。1 月30 日,周恩
来在致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电报进一步指出:“连续的残酷的战斗转眼就到。
我如立即转到抚河西,只有攻城才能调动敌人。攻城除前电所述,一暴露全
力,二易受夹击之不利外,还有三损伤大,四不能筹款,五耗费时日的不利。
因此在敌人部署完毕前,如能在抚河东岸连续求得运动战解决敌人,我都不
主张立即过河攻城。”他说:“我终觉消灭敌人尤其主力,是取得坚城的先
决条件,敌人被消灭,城虽坚,亦无从围我,我可大踏步地宜入坚城之背后,
否则徒损主力,攻坚不下正中敌人目前要求。”

但中央局无视战场实际情况,强令红一方面军执行其任务,并称:“此
新计划经中央局全体通过,请立即讨论并电告执行的具体部署。”不得已,
周恩来只能向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提出攻击南丰的军事部署,但声明:“上
述部署不是呆板的,敌情地形有变尚须活用。”如强袭不成,“便须转移地
区,攻宜黄、乐安调功敌人,于山地运动战中解决。”

2 月12 日,红军开始围攻南丰城,彻夜激战,未能得手。陈诚闻讯后,
立即命令南丰据城坚守,以中路军三个纵队提前向指定地区集结,企图围歼
红军主力于南丰城下。

在此险恶局势之下,周恩来等当机立断,迅速改变原有军事部署。2 月
13 日,周恩来致电苏区中央局:“改强袭南丰为佯攻,决心先消灭增援队。
现部正在南丰西部一带集结,今明两日弄清敌军行进路线后,当求得预期遭
遇的运动战中消灭敌之一翼,以各个消灭之。”他们以少量部队继续佯攻南
丰,并以一部兵力伪装主力,向东面黎川方向转移,而将主力四五万人秘密
至南丰两南的东韶等地,隐蔽集结,待机歼敌。

敌军被红军佯动部队吸引,以第2、3 两纵队跟踪追击,以第1 纵队两个
师堵截红军归路,袭击红军后方。鉴于敌第1 纵队两个师态势孤立,侧翼暴
露,周恩来等即令主力在其所必经,且又山高林密的黄陂一带设伏。红军又


故丢“密信”,其中说:我军主力正围攻南丰,惟白军若向黄陂前进,对我
有极大危险。故应由地方武装竭力抵抗,滞敌行动。敌军信以为真,冒雨推
进,终于落入主力红军伏击圈中。27 日,红军发起攻击,激战两日,全歼该
敌,取得重大胜利。随后,又秘密撤离战场,使敌在半个多月内失去进攻目
标。

陈诚在遭红军痛击后,命主力掉头西援,周恩来等又命红军一部向广昌
开进,以调动敌人。陈诚为避免再被各个击破,变“分进合击”为“一路”
进剿,中间突破。他把第1、2 纵队近10 万人编为前后两个梯队,交替掩护,
向广昌方向搜索前进。周恩来等命佯动红军在广昌方向积极引诱敌前梯队加
速前进,使之与后梯队拉开距离;而以主力秘密向草台冈一带地区集结。3
月20 日,敌前后梯队已相距百里,周恩来等下达作战命令,“采取迅雷手段,
干脆消灭草台冈、徐庄附近之十一师,再突击东陂、五里排之敌。”敌第11
师是陈诚赖以起家的基本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
佼佼者。但红军主力几倍于敌,且草台冈一带为盆形谷地,山峦起伏,敌空
中难以支援,重武器威力难以发挥。21 日拂晓,红军突然发起猛攻,至午后
1 时,将敌第11 师基本歼灭。敌其余各部闻风丧胆,竞相后撤,第四次“围
剿”终被粉碎。

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周恩来等成功地运用了以石投卵,避实击
虚的谋略,创造了大兵团伏击歼灭战的宝贵经验。他根据战场实际,灵活变
换战法,避敌锋芒,寻敌弱点,以佯攻迷惑、调动敌人,造成敌人失误;而
将大兵团秘密集结于有利地区,出其不意歼敌一部,使敌既无招架之功,更
无还手之力。毛泽东曾经评价说:“第四次反‘围剿’时攻南丰不克,毅然
采取了退却步骤,终于转到敌之左翼,集中东韶地区,开始了宜黄南部的大
胜利。”蒋介石在写给陈诚的“手谕”中哀叹“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为
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因失败而被撤职留任的陈诚也痛苦地说“诚虽不敏,
独生为羞。”国民党的战史在总结这次失败的教训时,曾直言不讳地说,红
军善用机动原则,避实击虚,以大吃小等战法增强其作战能力,造成局部胜
利,使国军此次围剿,仍蹈第一、二、三次围则之覆辙。


以静制动瓮中捉鳖——参加指挥直罗镇战役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1935 年11 月的直罗镇战役,他说:“直罗镇一仗,
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宁边区的
‘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这次战役,是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等直接指挥的,周恩来曾亲上前线,
对取得战役的全胜起了重要作用。

1935 年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与红十五军团相会合。中央决定,
组成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红十
五军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全军共1 万余人。

这时,国民党军正向陕甘宁边区进行第三次“围剿”。红军的会合,使
他们感到十分恐慌。敌“西北剿总”决定,以5 个师的兵力,构成沿葫芦河
的东西封锁线和沿洛水的南北封锁线,然后实行南进北堵,以消灭红军。10
月底,西线国民党东北军第57 军4 个帅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东面敌第
67 军1 个师已到达鹿县。而直罗镇就在两者之间的葫芦河畔。

据此,红一方面军决心,首先集中兵力歼灭沿河东进的敌一两个师,尔
后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歼敌,打破敌人“围剿”。红军以一部在直罗镇以
东实施攻击行动,以吸引敌军东进,主力待机歼敌。

果然,敌57 军3 个师自太白镇东出,其军部及第106、111 师到达张家
湾地区时,而先头部队第109 师,已由师长牛元峰率领,在6 架飞机掩护下,
已经进抵直罗镇。

直罗镇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是一条狭长的谷地,人口不到百户。红一方
面军以10 个团以上的兵力,于1 月20 日夜将敌109 师3 个团包围,并于次
日拂晓发起攻击。敌军从睡梦中惊醒,仓卒应战。不到两小时,红军就占领
了该镇,牛元峰率1 个多营逃到镇东头的一个小寨里顽抗。

这时,直罗镇西面敌第57 军2 个师,东面第67 军1 个师已迫近直罗镇。
而牛元峰固守的土寨地势复杂,宜守难攻。周恩来到达前线,观察了战场情
况,然后说:敌人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寨子里既没有
粮,又没有水,他们总是要逃跑的,争取在运动中消灭他。

红军以一部围困直罗镇土寨之敌,一部阻击东面援敌,而以主力迎击西
面援敌。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敌106、111 师支持不住,遂置109 师残部于
不顾,掉头西撤。红军跟踪追击,在张家湾地区歼敌1 个团。东面援敌见势
不妙,也退回鹿县。这时大雪纷飞,被围3 天的牛元峰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完全绝望,于23 日午夜突围逃跑。红军猛追20 余里,终于全歼该敌,牛元
峰被击毙。

直罗镇战役,共歼敌1 个师又1 个团,俘敌3400 余人,缴枪3500 余支,
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地区的第三次“围剿”,使根据地出现了一个比
较稳定的局面。

《三十六计》称,兵书论势,其旨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不动
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俗语曰:“关起门来打狗,堵住笼子
捉鸡”,当将敌人围困,而又能断绝敌军增援之望时,实行以逸待劳,静观
其变,有较大可能歼敌于运动之中,以少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胜利。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西安事变前后建立“三位一体”的联合战线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
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也。”辅者,古车两边之横木也,无辅即不成其车,犹唇亡则齿寒是也。在
军事斗争中,树立整体观念,正确处理本军与友军相互辅助、相互依托的关
系,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

1936 年12 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科学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为
代表到西安参加谈判。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是由于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并
受到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影响,断然采取的行动。同时,他们之所
以敢于这样做,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此之前,他们所领导的东北军、第十七
路军已经与红军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军事联合战线。1936 年4 月周恩来在
肤施(延安)与张学良直接会晤,随后,中共中央先后派刘鼎、叶剑英为正
式代表驻东北军,负责红军与东北军的联络。在与杨虎城部沟通联系后,红
军也在该部派驻了正式代表。1936 年5、6 月,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共同举
办王曲军官训练团,张、杨分任正副团长,红军代表帮助工作,巩固了三方
的团结。10 月,毛泽东、周恩来等40 余名红军将领致信国民党在西北的将
领,提出,“红军誓与你们合作到底”。至此,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和红军
“三位一体”的合作关系正式确立起来。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方面立即做出了强烈反应。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
派,操纵国民党中常会、中央政治会议和南京政府,通过了褫夺张学良本兼
各职的决议,发布了对西安的讨伐令,并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实
行讨伐。何应钦调动十几个师的兵力,任命刘峙、顾祝同分别为东、西两路
集团军总司令,举行所谓“白衣誓师”仪式,气势汹汹地向西安进逼。他们
还把全国空军主力集中于洛阳,轰炸渭南、三原等地,并扬言要炸平两安。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在西安一方面与张、杨一起与蒋介石及其他代表
谈判,严正要求国民党停止进攻;一方面根据谈判情况,向中共中央建议,
调动红军,采取必要的军事步骤,援助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在与张学良会
谈时,双方商定,东北军、第十七路军集中于西安潼关一线,红军南下肤施、
庆阳一带接防,红军加入东北军、第十七路军成立的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
委员会。12 月21 日,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希望红军主力十天内集中长武、
分县一线,再十天集中咸阳、兴平一线。并建议中央发政治训令,宣布东北
军、第十七路军及其指挥下的民团为抗日同盟军,以友军相待。为保证红军
南下,周恩来派员到泾阳县云阳镇、耀县建立办事处,并建立由西安、三原、
耀县、洛川、肤施通向陕北的运输线。根据中央命令,红军主力在彭德怀、
任弼时率领下,经环县取捷径南下,巩固了三位一体的联合防御体系,成为
西北三方与蒋介石进行政治谈判的强有力的后盾。

经过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蒋介石被迫在口头上接受了中共与张、杨提
出的六项条件,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

但是蒋介石被放后,又在南京扣留了张学良,并实行“军法审判”。他
还将杨虎城等撤职留任,派顾祝同为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调集37 个师
的兵力分五路向西安推进,其中进入潼关、直逼西安的就达12 个师。战云再


度笼罩西安。

面对蒋介石的进攻,中共和西安方面进行了回击。东北军、十七路军联
合举行元旦大检阅,杨虎城发表演说,反对南京政府的压迫。经周恩来与杨
虎城等协商,由杨虎城领衔,东北军、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参加,于1 月5 日
发出通电,谴责中央军挑动新的内战。电文指出:“若不问土地主权丧失几
何,西北军之真意如何,全国舆论之向背如何,而唯知以同胞血汗金钱购得
之武器,施于对内,自相残杀,则虎城等欲求对内和平而不得,欲求对外抗
战而不能,亦唯有起而周旋,至死无悔。”

经中共中央批准,周恩来电调一部分红军主力向关中开进。1 月初,红1
军团到达耀县、三原,红15 军团到达咸阳,红27 军到达洛川。周恩来亲往
洛川视察,说明西安事变和保持“三位一体”重要意义。红军开入关中,在
各方面都引起巨大的兴奋和震动。这时,中共的基本方针,仍然是争取和平
解决,逼迫蒋介石实行其诺言,巩固西安事变的成果。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
周恩来指出:中央军竟重复开进陕境,对张学良实行扣留,致群情愤激不可
终日。“只要中央军不向此间部队进攻,红军决不参加内战。”若“不顾大
局,挑起内战”,“不仅西北糜烂,全国亦将波及无疑,而垂成之统一局面
又复归于破碎。”在致张学良的信中,周恩来也说:“只要中央军不向此间
部队进攻,红军决不参加作战。若进入演关之中央军必欲逼此间军队,为自
卫而战,则红军义难坐视。”

由于西安方面“三位一体”的坚固,加上国内外舆论普遍反对内战,蒋
介石不敢轻意发动大规模内战。于是派遣代表前往西安,商讨和平解决的办
法。蒋介石提出甲、乙两案。甲案:东北军移驻甘肃和陕西分州以西的西兰
路上;十七路军移驻泾、渭河以北地区;红军仍返陕北;中央军进驻西安,
沿陇海路潼关至咸阳段驻十二个团;陕西省政府主席可委十七路军方面的人
充任。乙案:东北军移驻安徽和淮河流域;十七路军移驻甘肃:红军仍返陕
北;中央军进驻西安和关中地区;安徽省政府主席可委东北军方面的人充任,
甘肃省政府主席可委十七路军方面的人充任。蒋介石之所以提出两个方案,
其主要目的是要分化红军、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的“三位一体”。如接受甲
案,则三方面仍可靠在一起,接受乙案,东北军可移住较富庶的地区,“三
位一体”自然瓦解。蒋介石致信杨虎城,劝他接受甲案;而何应钦又致信东
北军将领王以哲等劝他们接受乙案。

这时,在“三位一体”内部发生了明显分歧。东北军因张学良被扣南京,
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杨虎城因受张学良委托指挥东北军,但因其实力不够,
实际上难以发挥作用。在东北军内部,形成了以王以哲等为代表的元老派和
以孙铭久等为代表的少壮派。十七路军主张接受甲案;东北军元老派军官虽
公开表示接受甲案,但暗中却想接受乙案;东北军少壮派军官主张首先逼迫
蒋介石放张学良回来,其余一概不问。为维护“三位一体”,周恩来建议杨
虎城基本接受甲案,要求中央军全部退出甘肃,在两安保留东北军和十七路
军各一部,东北军进至咸阳。军事上三单位靠拢,政治上利用国民党即将召
开的三中全会来解决。这一建议在东北军、十七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获得通
过。经与南京方面在潼关会商,决定采取甲案。

然而,东北军少壮派军官坚持主战,在东北军、十七路军主战派的影响
下,杨虎城主和决心一度动摇。他对蒋介石的报复深怀顾虑,要求中共也为
他“打算打算”。面对这种情况,周恩来表示:“我们一定对得起朋友,我


们绝不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周恩来出席了红军司令部会议,会议认为:东
北军和十七路军是我们的朋友。只要东北军、十七路军两方面一致,红军可
以暂保留自己的意见而支持他们的主张,跟他们一起打。周恩来回西安后把
这一意见告诉了杨虎城和少壮派。叶剑英参谋长还与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参
谋人员具体研究了军事部署和作战计划。

后来,东北军高级将领仍然主和。经东北军、十七路军和中共代表三方
最高级军事会议商定,仍取和平解决办法。这一方针得到了周恩来的称赞。
这时,少壮派军官发动了“二·二”事件,枪杀了主和的王以哲。这一行动,
严重破坏了东北军内部团结及“三位一体”的巩固,削弱了西安方面同南京
谈判和营救张学良的实力和地位。东北军人心涣散,决定接受乙案,全军东
开;十七路军也撤离西安,国民党中央军开入。

“三位一体”虽然最终解体了,但它存在期间,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
解决,推动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此外,
东北军、十七路军所部,在这一过程中,也受到中共和红军的深刻影响。抗
日战争中许多部队英勇作战,吕正操等部还改编为八路军。解放战争中,孔
从周等部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疾矢突发出奇制胜——组织、指导平型关战斗

1937 年9 月24 日,毛泽东接到周恩来从山西抗日前线发来的密电:日
军正向我进攻。八路军主力在灵、广以南待机,宋时轮支队出东北游击,王
震旅开阜平,贺龙率第120 师师部及张宗逊旅开晋西北,驰援雁门关。

这是一份关于平型关作战准备的重要电报。电报中所说灵、广指山西北
部的灵丘和广灵。灵、广以南,即平型关所在方位。

抗战初期,对于日军的猖狂进犯,国民党军虽进行了一定抵抗,但由于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方针,连遭挫败,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严重局
面。日军在占领平绥线一些重要城镇后,在山西骄横推进,如入无人之境。
这时,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也来到山
西,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洽谈国共合作抗日问题。

在与阎锡山交涉过程中,周恩来反复强调,在对敌正面抗击的同时,要
运用侧击、伏击的办法来消灭敌人,同时,还要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
了挽救晋北局势,阎锡山准备在平型关与日军会战。周恩来、朱德和彭德怀
与阎锡山一起研究了战役计划,并商定八路军以运动战与国民党军配合。会
谈中,周恩来还向阎锡山及所部军官讲解了运动战和游击战的要领,商讨了
两军战场配合问题。

9 月24 日,八路军总部向115 师下达了侧击平型关日军的命令。24 日,
周恩来向中共中央发出电报。当晚,115 师冒雨进入阵地,秘密设伏于灵丘
通往平型关道路两侧高地。

25 日拂晚,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第27 旅团主力,大摇大摆向平型关
开进,前后达十余里长。全部进入伏击圈后,115 师突然以摧枯拉朽之势,
向敌发起攻击。经短兵相接的格斗,歼灭日军一千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
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胜利。

奇与正,是军事理论中常用的一对概念。《孙子兵法·势篇》云:“凡
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杜佑注:
“正者当敌,奇者从傍击不备,以正道合战,以奇变取胜也。”又《百战奇
法·奇战》云:“凡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一个军事指
挥者,既要善于用正兵,也要善于用奇兵。在军事史上,出奇制胜这一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