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类举措均成为竞选中民主党攻击的目标,他们提出“立即从越南全部撤军”的口号,这对于成千上万军人的家属自然有极大感召力,而对于尼克松则不亚于一颗定时炸弹。尼克松的竞选班子决定采取措施,确保万无一失。经密谋,制定了一个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的行动计划。从1972 年5 月开始,5 名“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成员秘密闯入民主党总部窃听电话、复制文件,一切进展顺利。然而,正如古语所说: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6 月17 日,那5 人又一次前去作案。凌晨时分,万籁俱寂,他们屏住呼吸轻轻撬开几个办公室大门,有的往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有的复制文件,互相做着手势,尽量不出声音。他们并没有忘记楼里有保安人员,但是,可能由于前几次均平安无事,也就愈加放心大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一位大楼保安人员巡逻走过此地,很快又返了回来,发现有一扇办公室的门没有关紧,立刻警觉起来,目前正值竞选时期,不会有人下班忘记锁门。他没有惊动屋里的人,随即打电话请来警察。数名警察上楼布下阵势,保安人员带两名警察突然推门进屋,令3 名正在聚精会神窃密的人大吃一惊。警察从他们身上搜出电子窃听设备,当即将其逮捕。在隔壁房间进行活动的另外两人听到说话声,开门打算逃跑,不料被站在走廊和电梯旁的警察抓住。这5 人之中,有一位是颇具知名度的詹姆斯·麦科德,此人乃原中央调查局特工人员,现任尼克松争取连任委员会首席安全顾问。此后几天,共和党人继续作案,结果,两名同案犯又遭拘捕,其中一名戈登·利迪是连任委员会募款小组法律顾问。
这7 人被指控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劳伦斯·奥布赖恩办公室进行窃听和其他非法活动。由于事件发生在民主党总部所在的水门大厦,故被称为“水门事件”。
此事牵扯到总统连任委员会和白宫办公厅。事情败露后,尼克松下令联邦调查局长格雷不得扩大事态。与此同时,总统的助手们利用行贿灭口、销毁文件等手段,在幕后大肆行进掩盖真相活动,故使案件并未引起广泛注意。几名被告接到许诺,如若能守口如瓶,接受服刑,将从总统连选委员会中拨出40 万美元,供他们支付律师费、养家及收买有关人员所用。尼克松本人一再表示,对于这起窃密案他一无所知。司法部长理查德·克兰丁斯特宣布:联邦调查局经过大量调查,确认政府高级官员无一人参与水门窃听案。在这种形势下,尼克松的竞选活动照常进行,最后以史无前例的绝对优势获胜。无怪总统夫人有所担心,事情并没有完结。尼克松第2 任期开始之时,也就是水门事件审判的起点。
1973 年初,首都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先审理,此案初审法官约翰·赛里卡提出,必须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参议院旋即设立了一个以参议员小萨姆·欧文为首的、由两党议员联合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开始,工作进展缓慢。3 月份,出现重大突破。被捕的麦科德交待,窃听案系白宫助理、总统竞选连任运动副总指挥马格鲁德和前司法部长、现任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米切尔授权。这一重要线索使美国舆论大为震惊,更令尼克松坐立不安。
第2 个突破发生在4 月中旬。马格鲁德供认,窃听事件是米切尔和白宫法律顾问迪安组织策划和批准的,他们还向7 个被捕者行贿,要求其保持缄默。接着,联邦调查局长格雷承认,他参与销毁与水门事件有关的文件,随即宣布辞职。
却不料,此举发生连锁反应。政府一大批官员相继辞职,包括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总统国内事务顾问埃利希曼、总统私人律师卡姆巴克以及迪安等人。一夜之间,新政府几乎瘫痪。民意测验表明,53%的美国人已对尼克松失去信任。尼克松却故作镇静,摆出与已无关的姿态,要求继续调查下去。参议院作出决议,必须停止由政府调查自身问题的作法,要求总统立即任命特别检察官。
5 月中旬,特别调查委员会开始举行电视听证会。尼克松以总统身份向全国保证,水门事件与他无直接关系,要求人们把为国家安全而进行的电话窃听活动与水门事件加以区别,他宣布,新任司法部长埃利奥特·理查森已任命考克斯出任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尼克松认为,检察官的任命都要他首肯才是,只要他坐阵白宫一天,量他们固有三头六臂也实难查清。
7 月中旬,尼克松打算去戴维营稍事休息,还未上路,秘书来报:“总统先生,有位白宫官员向调查委员会泄露,自1971 年起你下令将你的谈话和往来电话进行秘密录音。你看,此事已相当严重。”“是这样?!首先给我查清,这是哪一位交待的?看来,他们下一步可能要追查录音带,看看水门事件到底与我有什么关系。是的,他们一定会这么做。我的态度一如既往,与水门毫无瓜葛。”
事情果然不出总统所料。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轮番通知白宫,请尼克松交出录音带及有关文件。尼克松全然不予理睬,而且进行主动出击,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言道:“水门事件发生在我的任期内,作为总统,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事又出在我的竞选班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要负完全责任。但是,请国人相信,我以总统名义发誓,关于水门窃听事件,我事先不知,事后也没有参与任何掩盖真相活动。你们想想,我能那样做吗?我是由你们选举出来的总统,要对你们负责。现在,有的官员不负责任地乱说,这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我请大家注意,每个政府官员都有义务维护总统和顾问谈话的机密性,不可因为调查一件事,把别的问题也越搞越乱,那岂不是永远也查不清了吗?最后,我建议,为了让政府工作正常运转,少受干扰,水门案件应交法院审理。”
总统的自我辩解是否属实暂且按下不表。单说检察机关和欧文委员会拒不接受尼克松的建议,继续要求他交出磁带。尼克松采取拖延战术,双方僵持不下。
10 月份,检察机关向总统提出交出录音的最后期限。尼克松深感泰山压顶,火烧眉毛。他与助手们将过去的录音带逐一清理,严格检查。之后,他提出折衷方案,将交出经过核实的录音带记录材料。欧文表示接受,考克斯却坚决拒绝,一定要拿到原件。这便引出了一场震惊美国的“星期六夜晚大屠杀”。
却说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态度令尼克松大为恼火,想不到由政府任命的官员竟敢于光天化日之下违抗总统。10 月26 日,一个星期六,气急败坏的尼克松下令,要司法部长理查森将考克斯免职。
理查森接到命令理直气壮地说:“考克斯是我任命的官员,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他有不轨行为,没有理由撤他的职。如果总统一意孤行,不收回命令,那么,我宣布辞职。”
理查森毅然离职而去。很快,司法部副总长拉克尔肖斯接到白宫电话,令他执行总统命令,将考克斯撤职。他连话筒都没有放下,立即回答说:“对不起,我想我不能执行,因为没有理由。”说完挂断了电话。
几分钟后,副部长办公室又响起电话铃声,他拿起听筒,传来极其严肃的声音:“我不得不遗憾地通知你,总统已决定将你免职。你可以离开办公室了。”
拉克尔肖斯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便挂上电话去拿皮包。走到门口他对秘书小姐耸耸肩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再见,谢谢你对我的服务。祝你好运。”
夜已很深,白宫依然灯火通明。尼克松焦急地来回踱步,不时喝一口香摈酒,吸一口烟。平时他很少抽烟,此时却无法消除心中的烦闷,自己身为总统,但无人服从命令,难道就这样束手就擒不成?他不甘心,不情愿。于是,他又发布一道命令,任命另一位副司法部长博克为代理司法部长,令他执行对考克斯的革职令。
午夜时分,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终于被罢官。尼克松除掉这一拦路虎,吐了一口长气,露出不自然的笑容,接着布置下一道命令:撤销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小组,水门案件移交司法部。
第2 天,星期日一大早,雪片似的抗议电报、信件、电话涌向国会,“星期六深夜大屠杀”的说法已见诸报端,国会为之震惊,全国一片混乱,政府信誉一落千丈。
偏偏就在这几天,副总统阿格纽忙上添乱。他因偷税漏税被揭发而被迫辞职。国会少数党领袖杰拉尔德·福特继任副总统。他上台伊始便为总统辩解,不但没产生积极作用,反而招致更多的抗议。国会先后收到500 万份信件。首都街头出现要求弹劾尼克松的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征集签名等活动。国会内自5 月份即有人提出弹劾总统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认为应就此立案的人骤然猛增。有的议员提出,国会应设置一个真正独立的特别检察官,继续审案。有的则要求追查尼克松的个人财产和1972年竞选时的经费问题。一时间,对尼克松的围攻达到高潮。
在强大压力之下,10 月下旬,尼克松被迫向地方法院交出9 盘录音带。
他感到如释重负,暗自为巧施妙计沾沾自喜。然而,尼克松还没来得及彻底喘息,即传出了爆炸性新闻。法院宣布,尼克松交出的磁带中缺少他与迪安和米切尔谈话的两盘录音带。全国哗然。总统律师辩解说,所谓丢失的磁带,即1972 年6 月20 日晚总统与米切尔的电话交谈,1973 年4 月15 日晚他与迪安的谈话,这两次都没有进行录音,现在可以交出事后口授的记录稿。但是,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人们已不再相信总统。有影响的报刊纷纷撰文,指出尼克松已无能力治理国家,要求他尽快辞职。尼克松自信查不出问题,决心硬顶到底。他通过电视讲话,一再表示决不辞职,不会离开当初选举时交给他的工作岗位。尼克松的威信直线下落,长期支持他的西部和中西部地区也深感失望,不再为他辩护。
美国几所重点法学院的院长、一些德高望重的法学家联名上书,强烈要求国会考虑弹劾尼克松的必要性。众议院议长下达指示,着手研究是否应该提出弹劾的问题。在国会中持谨慎态度的反而是民主党议员,他们不希望由此引起党派之争,更不愿因草率从事影响美国在世界上的声誉,毕竟弹劾的不是别人,而是最高元首。因此,国会大厦墙外呼声震天动地,楼内相对平静有序。
11 月份,形势更加不利于总统。一个专家小组宣布,经过反复调查,在尼克松交出的录音带中,1972 年6 月他与霍尔德曼进行的一次长达18 分钟的关键性谈话,已被从磁带上洗掉。政府的地位急转直下。尼克松已不思饮食,惶惶不可终日。夫人见他消瘦下去,劝他主动辞职算了,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女儿朱莉却支持父亲坚持到底,她以为自己的丈夫戴维·艾森豪威尔系已故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孙子,迟早会以家族威望出来助父亲一臂之力。经过和夫人商量,尼克松于12 月公布了他个人财产状况,包括决算书、税务申报单及其他文件,以期打消对他个人财务状况的怀疑。然而,一切已为时太晚。舆论认为,总统只是在喊叫“我不是骗子”,同情他的人已所剩无几。1973 年的圣诞节就在这种一片混乱的气氛中过去了。
1974 年新年一到,尼克松感到形势剑拔弩张,特请一位资深律师詹姆斯·圣克莱尔担任他的水门事件特别顾问。此公到任的第一件事便是通知去年新被任命的特别检察官贾沃斯基,说白宫不准备服从其要求,再交出任何录音带或文件。贾沃斯基认为,白宫把路堵死,敬酒不吃只好吃罚酒,不交东西就发传票!他另外授意大陪审团起诉几个参与掩盖事实真相的关键人物,包括米切尔、霍尔德曼、埃利希曼等。
在特别检察机构紧锣密鼓之时,国会众议院也在挑灯夜战,司法委员会的当务之急是确定以何种罪名弹劾总统。这是一个极为严肃的法律问题,没有符合宪法的根据,反会引火烧身,招来一个渎职罪。他们反复对宪法进行研究,宪法规定的总统弹劾罪包括:叛国罪、贿赂罪、重大罪行和不端行为,前3 点强调具体罪行,对尼克松不大适用,于是只有在第4 点上作文章。最后,司法委员会决定以“行为不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给尼克松定罪,他们把具体内容解释为:有损职位的公正;无视宪法所授予的职责和就职时的誓言;越权;滥用权力;冲击司法制度等。“定罪”问题解决之后,其他迎刃而解。众议院授权司法委员会传调任何人包括总统,及所需之任何物品。接着,他们获准取得特别检察官已经拿到的白宫文件和录音带。这样,尼克松已经处在特别检察官和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双重包围之中,插翅难飞。
且说尼克松并非等闲之辈,他也研究宪法,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人也无法给他定罪,因此不能对他进行弹劾。他抱有希望地对律师说:“我把你特意从波士顿请来,请相信我,我决不会破坏你已享有的声誉。我是清白无辜的,你看,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行为不是没有违法之处吗?他们要定我的罪,是要有真凭实据的,不能只靠几份口供和怀疑。”
“完全正确,总统先生,”尼克松的特别顾问圣克莱尔说,“怀疑再多还只能是怀疑,不能成其为法律依据。他们要我们再交录音带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不交,他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必须维护国家利益,怎么能把总统的谈话随便公之于众呢?”
“你说得对!我们必须保守国家机密。”
白宫的顽固态度令众议院和特别检察官大为光火。司法委员会由38 位众议员组成,根据宪法,拥有弹劾权,从来还没人敢于无视其权力。委员会主席、新泽西民主党议员彼得·罗迪诺气愤地说:“我们一直彬彬有礼地提出要求,耐心地等待,人民也在等待。可是,40 天过去了,白宫对我们的要求置若罔闻。要知道,委员会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我们不是俱乐部,而是一个很有威望的立法班子。我们再没有权利浪费时间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把工作推动下去。”
4 月中旬,司法委员会向尼克松发出传票索取他与助手60 多次谈话的录音带,大约40 多盘,期限两周。一周之后,委员会进一步提出必须交出140多次谈话的全部磁带。白宫要求放宽5 天期限。罗迪诺予以批准,但警告说:“这是最后一次请求。”
最后通碟已经下达,尼克松却仍心存侥幸。4 月底,经过精心策划,他交出1300 多页根据秘密录音带汇编成册的记录稿。4 月29 日,尼克松出现在电视上,前面放着一张桌子,上面堆着高高的一叠蓝色纸夹,每个夹子上都盖有总统玉玺。尼克松指着这些东西说:“女士们,先生们:我现在交出的这1000 多页文本,包括自1972 年9月至1973 年4 月间,我同助手们进行的64 次谈话的记录稿。这些文本将向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和公众公开,大家会看到,一切有关的东西,好的坏的,全部都在其中。我相信,这些材料公布以后,加上过去已经公开的东西,足以将问题澄清。”
第2 天,各大报全文刊登了尼克松交出的文本,有两家出版商还赶印出小册子。一时间这些东西成了美国人的抢手货,其内容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司法委员会对文本仔细研究后大为震惊,根据他们已掌握的情况,发现该文本许多地方与事实不符,对重要谈话均作大段删节,甚至文中出现1800 多处标有诸如“听不清”、“无情报价值”的空白处,看起来,似乎他们是根据录音认真整理的,实际上是有意删节。司法委员会主席罗迪诺严肃指出:“这种以经过筛选而整理的记录代替原始磁带的作法极为卑劣,我们不能接受。”议会中过去对尼克松抱有一线希望的共和党议员,认为总统的所作所为给共和党脸上抹黑,使执政党威信扫地,纷纷要求总统辞职。5 月9日,司法委员会决定正式进行弹劾尼克松的程序。
在以后的日子,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司法委员会继续发出传票,索取磁带。白宫则声称将不服从任何传调,不再交出任何材料。众议院已知传票失去效用,便积极进行文字证据审核工作,接着开始听取证人证词。按照宪法规定,弹劾总统的程序必须先由众议院提出起诉并拿出证据,参议院的作用好似审判法院,审查众议院的起诉,决定是否判罪。因此,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参议院欧文委员会于7 月结束工作后,只等裁决弹劾案件。
尼克松从两个方面继续固守千疮百孔的防线。一方面,他继续扮演外交英雄,以出访中国、苏联、埃及等国为资本稳住他的主要支持者。另一方面,他利用众议院中两党议员人数相差不多的条件,挑拔关系,以期弹劾表决达不到法定的2/3 多数。
且说时至7 月下旬,尼克松背腹受敌,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首先是最高法院的判决给他以致命打击。首席法官伯格以“美利坚共和国控诉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案”为题,宣布最高法院以8∶O 票一致裁决总统败诉。他驳斥了总统律师的上诉理由,即所谓行政特权受宪法保护。伯格指出:他们所列举的证据并不享有这种庇护。行政特权不能凌驾于一切之上,特别是不能超越案件审理的法律程序。总统必须如数交出有关录音磁带及文件。
接着,又一重磅炮弹直炸得白宫防线全面崩溃。司法委员会举行公开电视辩论会,其特别法律顾问多尔提出29 项弹劾条款。尼克松的特别法律顾问圣克莱尔辩解说,尚没有一件证据能证明总统确实有罪或参与了掩盖事实真相的活动。多尔反驳道,问题不在于总统是否已有一件单独罪行,而在于根据他的行为方式即可认定其罪行。此外,应考虑弹劾总统这件事是否对公众有利。如此几场尖锐的辩论,共计35 小时之多,只驳得尼克松张口结舌。会后,司法委员会正式向众议院提交弹劾总统报告。
报告提出尼克松的罪行有三:一是指控他在水门事件调查活动中对司法工作设置障碍,其手段为允诺、欺诈、扣压证据等等。二是指控他滥用职权,破坏宪法。三是指责他无视司法委员会,拒不尊重该委员会发出的传票。在几乎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尼克松还打算作最后挣扎,宣布将交出录音带。然而,已无人对他的保证感兴趣。尼克松的高级顾问黑格一方面极力劝说总统主动辞职;另一方面向内阁成员、参众两院通报了尼克松掩盖水门真相的言行。接着他又组织几名有声望的共和党参议员与尼克松面谈,分析形势与前景,意在使他真正认识到辞职是唯一的出路。
8 月8 日,一个决定命运的日子。尼克松在与副总统福特会晤之后,晚上9 时,通过电视向全国观众发表了辞职演说。他没有承认自己有错误或罪行,而只是说由于出于保护国家利益,在对问题的判断上有误。翌日,他向白宫工作班子及副总统告别后,乘坐专机返往加州老家。辞职从8 月9 日中午生效,副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当即宣誓就任总统,成为美国第38 任总统。他挑选纳尔逊·洛克菲勒为副总统。福特执政一个月之后,利用职权宣布“大赦”令,赦免尼克松在担任总统期间对国家所犯的罪行。尼克松继续否认有罪,但他还是聪明地接受了继任者的宽恕。至此,对水门事件的调查画上了句号,正如福特所云:“我们国家漫长的恶梦已经过去了。”
尼克松平静地住在加州,撰写文章和回忆录。1994 年4 月因病去世。
正是:一着不慎全盘输,一意孤行恶果食。
水门丑闻使共和党威信扫地,福特继位后惨谈经营两年多,到1976 年大选时便败下阵来。欲知民主党的胜利者又为何君,他的命运又将如何,暂且搁笔,始至下回分说。
第二十四回 花生老农入白宫 勤俭持家众人夸种田做工样样通,平民总统尤光荣。
一心报国逞英豪,为人奥妙在其中。
话说福特继任总统本在人们意料之中,总统辞职,副总统取而代之,合情合理。美国举国上下被水门事件搅得鸡犬不宁,总统下台总算可以喘一口气。却不料,刚刚平静下来的气氛,被福特发布的大赦令重又搅乱。且不说老百姓议论尼克松是否应该赦免,仅上层社会就如同中了重磅炸弹,议员们目瞪口呆、义愤填膺。难道总统无权颁布特赦令吗?不是。原来,新总统关于赦免前总统的决定事先既没有征求国会的意见,又没有与特别检察官商量,更谈不上向公众打招呼。福特任副总统时曾说过:“如果赦免尼克松的罪行,公众将不会接受。”就任总统时又保证说,将对大家“开诚布公”。人们对此尚记忆犹新,而福特却似乎180 度大转弯,完全变成一个陌生人。他的突然举动令其新闻秘书特霍斯特无地自容,当即辞职。抗议的电话和信件铺天盖地。有人甚至发表这种看法:福特和尼克松可能有约,尼克松让位于福特,换取福特赦免。
现任总统在公众中的形象到了如此地步,也就难怪在197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