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转人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狂热的征地情节,让李立强很快就拍板拿定了主意,李立强都张口定调子了,张淑也就没多说什么,毕竟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他们家也亏不着。
第二天一早父母起床就风风火火的出去了,今天房东要带施工队的人来看房子,然后商量整修计划,所以今天饭店也放假,二姨一家也没来。
父母心急火燎的赶出去,肯定是去找广义哥了,而李逸帆则是在家里睡了个懒觉,然后又打电话约陈鹏出去到PS游戏厅去爽了两把,直到中午这才回来。
刚一进门,就看到房东带着施工队的头目离去了,而父母则正坐在一张饭桌面前喝茶。
“怎么样?找到广义哥了?”
“嗯。”
李立强的脸上带着一股难言的喜色,显然是从广义那边套出了话。
“你广义哥说了新来的市长确实是有这么个计划,已经把他们局长叫去商量几次了,不过还没有在常委会上提案呢,也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呢。现在这事还八字没一撇呢。”
张淑兜头就给爷俩泼了一盆冷水。
“你这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人家广义不也说了吗,这新来的市长背景可硬着呢,这提案只要提出来,到时候通过的可能性就很大。”
显然广义哥这家伙耍滑头了,并没把话说的太死,不过也给了父母很明确的暗示,这可是好消息啊!
想到这里,李逸帆不由觉得父亲有点可爱,想想十几年后,谁都不想被当做征地的拆迁户,可是自己这个老爸,现在却有着这样一种怪异的被征地情节,这情况还真是有些诡异呐。

26。 买房
疯狂求推荐,求收藏!
*************
不过回过头来一想,老爸之所以会这样想,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年头的政府公信力,还不像后世那么差。
而且这年头房地产行业,在滨城这座北方的小城市,只不过是刚刚有个概念上的兴起,这年头盖房子征地,一般都是政府单位搞集资房,虽然国家已经推出了房改的政策,可是去年的那场金融危机至今还影响着国内的经济,房地产行业在滨城还没有真正的兴盛起来。
另外这个年代,征地建房,还不像后世那样,什么强行征地,多方勾结黑手段用尽,那样的无所不用其极,在这个时代,老百姓也不像是十年之后,你要不拿出个千八百万就别想用我的地,只要政府和房地产商拿出足够的诚意,条件合适,一般老百姓都愿意政府征用自己的土地,毕竟平房换楼房可是很多普通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
当张淑和张英说起自己家想买房,所以想要提前把今年头半年的分红分掉的时候,张英不由得满眼狐疑的长大了眼睛。
大姐不会是真的让大弟弟给说动心了吧?她现在要分钱,难道是他们听到了什么风声,想要甩开自己家单干?想要拿这钱去租钱记羊杂汤的店铺?
人们都说以己度人,一般人在猜测别人的下一步行动的时候,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揣摩别人,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却正是这个时候二姨张英所想所做的。
“二姨,你可别多想,我们家确实是想买房子,我哥今年年底就要退役回家了,我们家的居住条件你也看见了,我和我哥挤一个房间实在是不方便,所以这不正好过几天房东要整修房屋吗?正好这段时间有点空闲时间,我爸和我妈就琢磨着差不多就先买一套房子算了。”
坐在旁边的李逸帆可是把二姨满腹狐疑的神情都看在了眼里,他知道自己越是这样解释,二姨这样的小人,就会越往别处寻思,她肯定不会认为自己家是要买房,反而会认为自己家要去租钱记羊杂汤的店铺,这样一来反而会促使她更急切的去和钱记羊杂汤的房东达成协议,算啦,既然她这么急切的想要去寻死,那就不妨成全她们一家算了。
李逸帆也不是没有想过把自己所猜测到的一切告诉母亲,可是想想母亲对自己这位亲妹妹的信赖,还有上辈子她因为这次的事件所承受的打击。
李逸帆还是决定,恶人自有恶人磨,既然二姨一家上辈子坏事做尽,那就不妨让她们在这辈子承受苦果好了,而母亲的情绪。。。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尽管很不情愿,但是毕竟这个饭店,李立强家出的是大头,算得上是大股东,现在大股东提议要分红,她作为一个小股东,又哪里能够反对。
但是这十五万里可是要分九万块给李立强家,这样一来就打乱了张英她们的计划,原本他们是打算用这十五万去和钱记羊杂汤的老板还有房东谈判的,这样一来少了九万,就只能动用她们家以前的积蓄了,还好这几年饭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她们家也赚了不少。
如果不够,还可以把小妹夫一家叫上,两家合开好了,反正两家关系一直不错,而小姨夫也曾经抱怨过,他在单位混的不太如意,十几年了都没什么起色,而小妹工作也不稳定,到时候不妨让他们掏点钱入股好了。
这就是张英的盘算,不过现在这时候她觉得,最主要的是得赶紧和钱记羊杂汤的老板和房东达成转让协议,免得被自己的大姐他们抢了先。
这几天王虎已经在秘密的和钱记羊杂汤的老板和房东在接触了,双方基本已经达成了意向,不过就是在房租的问题上,他们还想在和房东磨一磨,看看能不能在谈下来点,不过现在看来无所谓了,得赶紧把协议签了,免得夜长梦多。
之后的几天,二姨就是一直神不守舍,按怀鬼胎的在店里心不在焉的工作,而房东那边也基本敲定会在7月20号开始,让工人们进场开始做从新整修。
而这几天尽管饭店的生意很忙,但是李立强和张淑,还是一有空就和李逸帆一起出去,去杜家庄那边去张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打算出手的房子。
看着李逸帆一家不断的进进出出,神神秘秘,张英这边也倒是着了急,一个劲的催促王虎那边赶紧和租房合同搞定。
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李逸帆的留意,不过这时候他已经不那么在乎了。
杜家庄是典型的最早期的城中村,以前这附近有个滨城造船厂,这杜家庄里住的基本都是造船厂的员工,这几年随着城市的扩大,和防止污染的缘故,这家造船厂已经迁走了,这样一来这杜家庄也就开始逐渐的走向了没落。
杜家庄的村子就坐落在星海山前面的一片丘陵地上,地势不平整,而且房屋也都是五六十年代搭建起来的老式的平房院落。
如果跟这里的人说,这里两年之后将会矗立起一座气势宏大的休闲广场,恐怕当地的村民会一口啐你一脸唾沫,骂你是神经病。
就算把这里的房子都推到,你也在这地方建不起来一座广场,首先这里的地势不平坦,二来这里的面积也不够大啊!
推山填海这样的工程理念,这时候在国外,香江,甚至是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在信息相对比较闭塞的北方海港城市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毕竟滨城开埠的时间短,只有百来年的历史,推山填海这样的工程,在滨城的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推山填海是啥意思!
所以当杜家庄的原住民,听说李逸帆一家,竟然想要在杜家庄里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大家不由得都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这一家三口。
这年头,市里面的新建楼房那么多,杜家庄里的老百姓,都恨不得争先恐后的搬出去,去城里住楼房呢,这家人家,却鬼迷心窍一般的想要在这里买房子,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不过这家人看着倒也实诚,尤其是他们家的那个孩子,挺老实的,听他说他们家来至老龙头的农村,刚刚进城没几年,手里钱不多,家里人口多,想买楼房买不起,没办法,这才打算在杜家庄这里买一套房子,这样一来这里的原住民才理解了这家人。
确实现在市里面的楼房盖得漂亮,地理位置也够好,可是那房价也确实是贵啊!
最后在村民的热心指点下,他们找到了原来造船厂的老厂长留在这里的房子,房子就建在星海山脚下的一片小丘陵地上,背山面海,空气清新,周围绿树围绕,站在院子里就可以眺望远处的海湾,环境真是一级棒。
小院是正宗的北方四合院的设计,正房背北面南,两边有两晋厢房,前面一进院子还有个影壁,院子里面有一个小花园,打理的还不错,还带着一个搁放杂物的后院,总面积竟然有差不多三百五十平米,不过这样正常,毕竟早些年盖房的时候土地不值钱,而且即便是到了现在,这里的房子也不值几个钱。
老厂长已经去世了,他的子女们都散在全国各地工作,平时也不怎么回来,所以老厂长留下的这套院子一直空着没忍住,平时就他的一个在本地工作的小儿子隔几个月会回来打理一次。
很快就有人帮忙联系上了他,这人过来和李立强一家没商量几句,很爽快的就打成了协议,毕竟他住在市里,平时来这里也不方便,这房子放着也是放着,哥哥姐姐们早就让他处理掉了。
十万,这就是当时双方达成的交易价,这个价格对于杜家庄这地方的房子来说可不算低了,在市区完全可以买一套五十平米左右的楼房了,这时候滨城市区的楼房房价也不过平均在一千五六而已。。。

27。 海岛罗汉松
新书榜上的位置不太好看哈,大家给点力,感谢几位兄弟投的催更,但是真的是有心无力,今天努力小爆回馈大家,三更,大家多多给点力,求收藏,求推荐!
*************
这个院子原来的主人,是今年初的时候刚刚过身的,在这之前这个院子一直是有老厂长亲自打理的,所以尽管半年多没人住了,但是这个院子一直还挺干净,并没有因为长时间的没人居住而显得破败。
原来的老厂长是个非常有闲情逸致的人,在院子里栽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还摆放了很多的盆栽,整个院子的院落看起来很新,而且里面的生活用具是一应俱全,什么都不缺。
十万块买这么一个平房,在这个大家争先恐后想上楼住的年代,这让很多人都想不通,毕竟这时候的十万块钱可不是一般的值钱,尤其是对于滨城这么一个二线的北方海港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的价格,所以在房屋出手之后,这老房主的儿子很是豪爽,家里面的所有家具,甚至包括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全都不要了,全部留给李逸帆他们家了,包括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和他老爸精心打理的那些盆栽。
这些玩意,放在这位先生眼里,显然还没有叫一趟搬家公司的价格合适,所以索性大手一挥,全都留给了李逸帆他们家。
张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个已经属于自己家的庭院感觉很是满意,正房有三间,有改造过的洗手间,还有淋浴间,中间还有客厅,两边是厢房,西边的厢房被原房主改成了厨房,东边的厢房即可以住人,又可以当仓库,庭院面积不小,而且还有这么多的花花草草,看着都很舒心,就算今后这里不被占地拆迁,能够在这样的城市里有这样的一个院落,那也非常值得了。
唯一让张淑感到有点不满意的就是,这杜家庄的交通实在是不方便,庄子虽然是位于滨城的市区内,但是和市区却被两后边的星海山给隔开来,出入这里只有一条主要的公路,连接外面的长江路,而且只有一路公共汽车能进庄子,就好像一座山就把这个庄子和整座槟城给划分成了两个世界,一边是繁华的花花世界,而另外一边则是十年前的农村一般。
而且这里还不是集中供暖,这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这些都能解决的话,那么她倒是不希望这地方今后被推平填海,然后建个劳什子的滨海广场。
还有一点令张淑挺不开心的就是李立强和李逸帆两父子是极力反对,她把这里将要推山填海建广场的事情告诉自己的二妹。
在她心里和她最亲近的就要数那个一直在她身边工作的二妹了,甚至可以说二妹一家是她一手拉扯起来的,所以在她看来,亲姐妹之间互相帮衬,日子都过的红红火火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次自己家是先下手在杜家庄买了房子,今后这里要是真的推山填海,自己家的拆迁赔偿肯定是没问题,这样的事情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可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啊。
虽然懂得不多,但是张淑也知道,如果这里要是推山填海建广场,然后在广场边上在建上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小区的话,那这里的房价肯定不便宜,这样的好事理所应当是要告诉自己的二妹一声,毕竟她们家过的也一般。
这几年虽然在一起工作,二妹一家和自己老公有一些争执,但是在张淑看来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惯了老好人的她,理所应当的觉得,这样的好事应该告诉自己的亲妹妹一声,毕竟有财大家发这才是硬道理。
甚至连自己的大弟弟,三妹,小弟弟,都应该告诉一声,让大家都来这里买房子。
可是这个念头被李逸帆和李立强给劝住了,尤其是李逸帆的一番话,说服了她。
“妈,你还记得不,广义哥和咱们怎么说的,这件事千万要保密,你这要是给人家宣扬出去,到时候要是查到广义哥的头上,你让人家怎么做人?而且就算你和二姨他们说了,人家信不信你还是一回事呢,别到时候好人没当成,到惹来一身的麻烦,这推山填海建广场的事情,毕竟还没确定下来,如果到时候万一要是不建了呢?咱们家买的这个房子是不亏,可是他们也能买到和咱们家一样的房子吗?”
张淑一琢磨也是这个理,于是也就强忍着把那些想告诉兄弟姐妹们的想法压在了心里。
就在张淑和李立强两个,看着院子里是倍觉满意,甚至开拿了两张小凳子,坐在正房前的门廊处,眺望远处的海景的时候,李逸帆却对这个老房主留在东厢房里面的四组盆栽起了兴趣。这几盆盆栽栽种的是松树,造型奇特,枝干虬蚺,看起来是苍劲古雅,张弛有力。
李逸帆是越看越心惊,因为他已经认出来了这四盆盆栽栽种的就然是十几年后大大有名的海岛罗汉松。
当年他没有加入特殊部门的时候,曾经闯荡南方一段时间,给一个南方老板当保镖,在他的家里看到过这样的盆栽,当时那位老板还炫耀似地给他介绍过这海岛罗汉松的来头。
这种古树原本并不珍惜,但是却是第三纪遗留的古老植物,只生长在粤东沿海的担杆列岛和外伶仃岛上,因为生长缓慢,每年只生长几公分,再加上一般生长在海岛的风口地域,所以经常被海风吹的是千奇百怪,姿态万千。
正是因为他造型其他,而且生长缓慢,所以才特别受到港澳台地区富豪们的喜爱,而在粤东民间,更是有句俗语“家有罗汉松,一世不怕穷!”的说法。
也正因为这样,那些海岛上的罗汉松在新世纪之后就受到了疯狂的盗采,盗挖等到2012年的时候,这些海岛罗汉松在自然环境里几乎已经绝迹了。
而在市场上当时的海岛罗汉松的价格也是在一路疯涨,别看在2000年之前,这样的一套罗汉松盆栽也不过就是七八千元,这还得是在南方粤东一带的价格,在北方这玩意更不值钱,因为北地的富豪并不认可这玩意。
但是等到了2004年开始,这种罗汉松的价格就一路狂飙,一颗胸径在20公分左右的罗汉松,要买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而等到2012年之后,你要是没有六百万,你根本就看都别想看一眼这样的罗汉松。
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缺失,所以这房东的儿子,才会这么大方的把这四盆海岛罗汉松留给了李逸帆他们。
在买房子的时候,李逸帆和房主的儿子也有过交流,得知这房子的主人原来就是粤东人,不过他精通造船,后来国家成立之后,他被调派到滨城的造船厂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而且他自己也喜欢跑船。
以前厂里每造好一艘船出去海试的时候,这位老厂长都会跟船去南方沿海那边跑一圈,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还有这些盆栽,可都是那时候老船长从南方带回来的。
换句话说,这四盆海岛罗汉松应该就是老船长从粤东那边带回来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不过看着几颗罗汉松的个头,应该养了有几十年了。
能够在北方这样的酷寒天气里,养出这样茁壮的热带作物,看来这位老船长肯定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这四盆盆栽,现在有两棵胸径都过了二十公分,另外两棵,长的弱了一点,不过造型都是古朴典雅,看起来都是古意盎然。
如果加以精心培育的话,那么十年之后,这四盆盆栽就能够给自己带来过千万的收入啊,这可绝对是好东西啊!
没想到啊,没想到买这么一处房子,都能够捡上这么一个大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品爆发?
看着眼前的四盆盆栽,李逸帆这时候心里只能是喜滋滋的,不过他也知道这四盆盆栽现在还不值什么钱,即便是拿到粤东省,不过也就能买个万把块钱就顶天了,但是如果等到十年之后,那这四盆盆栽的身价,那绝对会暴涨不止。
李逸帆没和父母多说什么,只是交代他们一定要精心打理好这四盆盆栽,对于这一点张淑两口子倒是满口答应,毕竟在他们对这些花花草草也是相当有感情的。

28。 大姐
今天小爆发,求大家的收藏和手里的推荐,大家给点力哈,晚上八点左右还有一更!
***************
龙头村位于滨城的西南部的小山沟里,北面和西面环山,东面和南面临海,整个村子里山地多,平地少。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这个村子里大多数的村民都是靠出海打渔为生,不过最近几年,因为打捞过度的缘故,近海的一些海域,已经很少有经济价值高的鱼群出现了。
所以渔民们如果想要挣钱,就不得不花钱买大船,到更远的海域去捕鱼,别看这几年海鲜的价格在市场上一路走高,但是对于渔民来讲,其实他们的收入,并不比以前好上多少,真正的利润,一般都被中间环节和政府给赚走了。
从城里发过来的班车上下来,李逸帆长长的吐了口气,这车也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老爷车,在城里的公交线上不能被使用,就被调到这样的城郊线路上发挥余热。
座椅本就不多,更有很多座椅上面的革面包裹已经被弄破了,直接露出座椅上的木板和铁管,再加上滨城往龙头村这边的公路状况并不好,这一路走来可是把他给颠得够呛。
在搞定了杜家庄的那套房子之后,老爸和老妈又回家里的店铺去忙乎去了,在他们看来现在离房东整修房屋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正好抓紧在挣点钱。
李逸帆和他们提出想回老家看看大姐的时候,他们当即就欣然应允了。
龙头村的交通环境虽然不好,村子也并不富裕,但是这时候的龙头村,自然环境却极佳,两面环山,两面对水,小村就坐落于从滨城一直延伸过来的星海山脉的一座小山包的半山腰,几乎家家都可以从自家的院子里看到山坡下的海,可谓是第一代纯天然无污染的海景房。
上坡上这时候正是郁郁葱葱,到处都是茂密的山林,和散发着不知名香味的野花,一想起十几年后,这里将同样面临着被拆迁,然后推山填海,建成滨城富人们的高档别墅区的时候,李逸帆就觉得有点心酸。
这样美丽的山景,和海景,在十几年后,就将不复存在了啊!
站在半山腰的公路上,看着远处那蓝蓝的大海,还有海面上飘着的几艘小渔船,闻着空气里的海腥味,李逸帆的心情一下子又好了起来。
终于,我回来了,故乡!
这里确实应该算作李逸帆的故乡,他从出生开始,一直在这里生活到了十岁,直到爷爷去世之后,他才去了滨城和父母团聚。
生于斯,长于斯,所以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顺着这条公路往下坡再走几十米,就是村子的入口,一进村往左边一拐,就是五舅舅家,他们是妈妈的表兄弟,他们家的大黄狗和李逸帆最亲了,小时候经常跟在李逸帆的屁股后面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
再往前就是李老爹家,李老爹可是他大姐夫的父亲,也是最近几年村子里的一把手,村书记,在村子里有说一不二的威望,他老人家可是最喜欢李逸帆这个小家伙了,以前每次李逸帆回村,他都会把李逸帆叫过去,好吃好喝的招待一顿。
“逸帆。。。”
听到有人叫自己,李逸帆一回头,正好看见一个身量不高的年轻女子,站在几十米开外的村口,像自己挥手。
她个子不高,面貌清秀,一头长发扎成了马尾束在脑后,这时候看着李逸帆的眼里满是喜意。
“大姐。。。”
猛然间看到了十几年前的大姐,李逸帆瞬间觉得鼻头有点发酸,上辈子在老妈去世之后,大姐可真是验证了那句‘长姐如母’的老话,平时特别的照顾自己,还经常给自己打电话。
那时正是大姐的存在,和循循善诱的开导,才让他迅速的从母亲去世的自责当中走了出来,甚至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姐在他心中和母亲的印象一直都是重叠的。
大姐李丽芬今年二十五岁,比李逸帆大八岁,她是当年李立强和张淑结婚之后的第一个孩子,当年两人才二十岁,次年他们又有了李逸帆的大哥,李逸强,而在七年之后,才有意外的有了李逸帆,所以李逸帆在家里常常有个三多余的外号。
李逸帆快步往大姐那边走了过去,昨天自己和老爸老妈说自己想回龙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