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转人生-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至于到后来,别人玩烂了几十年的航空母舰,咱们国内偷偷摸摸的搞来人家一艘破烂的不知道几手货回来自己改装的时候,才发现,咱们居然连航空甲板的特殊钢都搞不定,最后还不得不花费了大价钱,从俄罗斯搞来的技术。。。。
想起那些林林总总的时候,真是让人感到阵阵的无语,和阵阵的揪心。
“李师傅,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在关心国内的特殊金属冶炼市场呢啊?”
李逸帆心里一动,有了些想法。
“哎!干了一辈子了,对这玩意是有感情了,不是能够说放得下就放得下的。”
老头一提起这个就是长吁短叹。
“嘿嘿,老爷子,我接手这家工厂,其实就是为了重振咱们华国的特殊金属冶炼行业的,我呢打算从国外引进一批设备,还有更新咱们的生产技术,专攻建筑用的特殊金属型材,还有造船,造汽车用的特殊金属的,如果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到时候来咱们厂当个高级顾问怎么样?”
李逸帆微笑着对李本初说道,这个李本初看得出还是有些本事的,不过让他直接当这个厂子的厂长,李逸帆还有些不放心,还得考察一段时间。
不过这么一个经历过那样年代的人,干起工作的时候,肯定会相当的认真,而现代华国的工业企业,最缺乏的就是认真这两个字,所以李逸帆想要让这位老一辈的工程师,再来自己的企业里发挥一下余热。
而李本初在听到李逸帆的这个邀请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有点发懵,他没想到这位新工厂的东家,居然这么看重自己,邀请自己这个老头子,回工厂里来当一个高级顾问,他的心情一时间有些复杂。
“小李先生,你们真的打算来搞这种特殊金属冶炼的公司?要知道这样的公司的投入可是相当大的。”
“哈哈哈,你就放心吧,老李先生,这一点我们早有准备,我们从国外已经引进了不少的技术专利,就比如那些建设高楼大厦用的大梁钢,角钢等等,这些建筑型材的技术,我们现在就有。还有那些汽车和轮船上面使用的轴承用特殊钢,主要是使用特殊金属冶炼技术,中频煅烧,还有高频煅烧,以及最后的静置的热处理手段技术,什么的我们现在也有,要不然你以为我们就真的什么都不管就来搞这个企业的吗?”
“真的?那可太好了,不过要搞这样的企业投入,恐怕也不小呢吧?”
老李一听李逸帆这么一说,也是真的高兴了,确实如果李逸帆真的有这些技术的话,那这个公司就绝对有搞头。
具体赚不赚钱倒是不要紧,最让老李高兴的是,他终于能够回到他最爱的特殊金属冶炼产业了,这些年来他虽然退休了,可是原来的老本行可一直没扔下,一直在关注着国内国际的特殊金属冶炼行业的发展,每每看到国内和国际上的差距的时候,他自己也是长吁短叹,感慨万千。
可是国内愣是没人愿意搞这个产业,这也让他倍感揪心,现在居然有人愿意搞,而且还有技术储备,还要请他来当顾问,这下子这老爷子如何能不高兴?
根本就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然后就拉着李逸帆,开始绕着工厂四处转,还悄悄的耍着小心眼,想看看李逸帆到底打算怎么干。
“李总。。。”
“诶!您年纪比我大,别叫我李总,还是叫我小李吧。。。”
“那好,小李,你别看咱们这个工厂,现在是满地的荒草,可是底子可还在呢,当初都是那帮老苏联专家,过来帮忙打的基础,只要把这些荒草都除掉,你就能够看到咱们的来料车间,还有生产车间,以及储存车间的基本方位布置了,很合理,只要在稍稍的做一些改动就可以了,你看这里,可以摆放咱们的中频真空感应炉,那边可以放低频真空感应炉,像你之前说的那些建筑用的大梁,角钢什么的,用这些设备就能够生产了,可是如果想要生产那种汽车或者轮船用的轴承,恐怕这些设备就有些不够了。。。。。。”
老李的试探,李逸帆也不拆穿他, 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嗯,我已经让人从国外引进现在最流行的真空感应炉设备了,而且还有之后我会请专人过来,在帮梦设计几个厂房,我还打算开展粉末冶金的产品,在那边的厂房里,我打算一进几个粉末冶金的设备。。。”
老李不说话了,因为这时候他已经说不出话了,他的脸已经乐成了菊花了。。。(未完待续。。)
788。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李本初在听说了李逸帆关于一些新工厂的设想之后,根本就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过来帮他当顾问的邀请。
中午李家父子一行三人也没走,就在附近找了个饭馆一起吃了顿饭,顺便还邀请了这位李本初这位老专家。
李立强和李广利两个对着特殊金属冶炼行业,了解的不算太多,席间也没怎么说话,不过李本初或者李逸帆这个算是懂点皮毛的半吊子老板,倒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路上都是在不停的说着这特殊金属冶炼的事情。
这位老爷子可能是憋屈了多年,今天遇上李逸帆算是让他突然有了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拉着李逸帆就是说个不停。
“小李,还是你有眼光,知道这时候进军这特殊金属冶炼的行业。其实这玩意只要搞得好,这前景可大着呢。别的暂且不说,就说咱们盖大楼要用的那些个大梁还有角钢,咱们国内,尤其是大城市,最近几年都是在频频的起高楼,说实话我也去国外考察过,人家国外盖大楼的方式和咱们不一样,他们盖大楼,都和造船一样,要用到大梁的角钢,大梁,作为龙骨支撑,然后才会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辅助,一座大楼盖下来,光是这些大梁还有角钢什么的用料就是不少,可是咱们国内因为资源和技术有限,使用的更多的则是混凝土浇灌的方法,说实话这样一来成本是低,但是在建筑一些特别高的建筑,比如超过三十层的建筑的时候。这些方法就不行了。必须要学习人家使用角钢和大梁的方法。要不然这抗屈服度,和防震的问题就不过关,所以你现在投入,搞这门行业,将来可是大有潜力啊!而且这建筑用的特殊钢材,在整个特殊金属冶炼行业来说,不过就是入门级的产品而已,这种东西说白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特殊材料,也不过就是在金属炼化的时候,在后期的热处理的时候,要下足了功夫而已,其实这些技术,咱们公司以前也研究过,没什么难的,只不过后期的热处理要做到十足的话,可能会加大成本。在八年前,其实咱们就搞出来过。不过那时候咱们国内的特殊金属建筑型材的市场不大,所以一直没有推销出去。后来。。。哎。。。后来的情况你就也知道了,咱们公司换了领导,对于这一块的兴趣不大,因为后期的热处理时间长,需要使用的煤和焦炭量大,成本高,产品价格贵,又不好买,后来领导就把这个项目给下马了。再后来厂子经营不下去,很多懂这些技术的工人都下岗,到南方闯荡去了,这么技术在咱们国内也就算是失传了。。。。。。”
李本初讲起这段过往的时候是唏嘘不已,而李逸帆听了也是心酸不已。
确实其实我们并不是做不出来,只不过有时候有些技术,在研究出来的时候是生不逢时,然后在加上国营企业,在很多时候都是外行在领导内行,急功近利的情况非常严重。
毕竟国企的领导很多是有行政级别的,他们光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升官发财,而不是如何让企业更长久,更好的经营下去,这样一来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事情,可就没少发生过。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各大电信公司,满世界的在建设那种公用ic卡和ip卡的公用电话岗亭,可是当手机普及开来之后,这些花了十几亿搞的公用电话岗亭,最后只能是沦落为张贴小广告的废物标杆,里里外外赔了多少钱,可能根本就没人关注吧。。。
而这样的事情,几乎都是各大国企领导拍脑袋决定的,而在决定之前,他们根本就不熟悉市场,也根本就不愿意去了解市场,他们只需要为他们的上级负责就行,只要把面子做到十足,亏几个钱有能算得了什么?
他们在做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显然是没有预计到,未来几年之后,个人手机在国内的普及速度。。。
“哦?咱们当年就曾经研究出来过这样的技术?那原来懂这些技术的那些老工人呢?”
听李本初这样一说,李逸帆也来了兴趣,虽然他的手里有十足的资料,知道如何来冶炼这样的入门级的特殊建筑型材,可是毕竟如果之前有熟练的工人的话,怎么着也比再去重新培养一批工人来要强得多。
“嗨!当年我们一批的老家伙,一起研究的这门技术,其实这样的金属冶炼关键的就是在后期的热处理上,不是很难。但是后来无奈产品弄出来,卖不出去啊,那些老家伙们,后来在厂子破产之后,走的走,散的散,年轻一点的就去南方闯荡了,老的因为拖家带口走不了的,就留在这附近打工,干什么的都有,有蹬三轮的,有捡破烂的。。。”
想起当初的那批工友,李本初眼圈都有点发红了,面前的五十六度的烧酒,更是一饮而尽。
“李师傅,你和他们都还有偶联系吗?如果我要是愿意重新聘请他们回来,你说他们愿意回来干不?”
李逸帆的话让李本初眼睛一亮:“真的?小李老板,要知道那帮家伙在年轻的现在也都四十多了,年纪大的都差不多和我一样,六十多了,他们这样岁数的,手里又没有什么其他的技术,出去打工,别人都不愿意要。”
“呵呵,只要他们愿意回来,我就愿意要,但是前提得是,他们必须要有技术,能吃苦。而且你放心,我雇佣他们,肯定是走正规的合同路线,其实是国家对不起你们,像你们这样的技术工人,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你放心,只要他们愿意回来工作,而且手里面确实是有技术,有能力的,我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老一点也没关系,他们可以直接在我这里干到他们干不动为止。。。”
对于这些技术工人,李逸帆还是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
在国内当蓝领的得不到尊重,人们一提起工人,就会想到傻大憨粗,浑身油腻腻,脏兮兮,满身的机油味的粗鲁汉子。
所以这年头更多的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小孩,选择去读大学,将来毕业之后,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可是殊不知,那些办公室的白领,也正是靠着这些蓝领工人的劳动支撑,才能够安稳的坐在办公室里的。
纵观世界上几大工业强国,就比如日本和德国,他们的蓝领工人,在他们本国内的地位可都是相当高的,而且关键是赚的钱也不低,甚至还要比那些坐办公室的小白领,要高得多。
在国内因为制度的问题,尤其是这企业领导的政治化的问题,使得很多企业的领导,往往都是国家安插下来的官僚,这样就堵住了技术工人的上升通道。
很多技术工人,就算你拿了八级证书,最后提升到一个车间主任也就撑死了,这样一来蓝领工人的上升通道就被堵死了。
很多从事这个工作,或者有亲属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就会这样理解到,你看你在卖力气,懂的再多的技术,又能怎么样,到头来,你还不就是一个工地上的小工人,你在看看人家,读个大学出来,就可以在工厂里当个干部,既不用下车间干活,也不用弄得浑身脏兮兮,那多好?
于是就会有更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大学,也不愿意他们去当蓝领。
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就导致我国的技术工人数量越发的萎靡减少,等到十年之后,我国的技术派蓝领工人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更多的孩子宁可选择去读一个三流大学,也不愿意去学可以一技傍身的技术,这也是导致我国后来技术产业空心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在十年之后,因为经济形势的倒逼,那些工厂领导也都纷纷意思到了这一点,尤其是那些私营企业的领导,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喊出了人才重要的口号。
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国家才开始重新的重视起了这些蓝领工人的培训,于培养,一个八级钳工的工资,在南方工厂里,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到八千以上,要远超过那些坐在办公室拿着二三千的小白领。。。
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李逸帆是早早的就重视到了这一点,所以李本初嘴里说的这些技术工人,在他的眼里看来就是个宝啊,这些人年纪大,知道在外面谋生不易,如果自己给他们一个工作,那么他们会更加愿意为自己效死命,而且只要给他们留出一条可以晋升的通道,那么今后自己的工厂将会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的到来。。。
然后自己就可以从这些人里挑选合适的重点培养,提拔到领导岗位,这样就可以实现专业的事情 ,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的夙愿了。。。(未完待续。。)
789。 偶遇发哥
想要在国内搞工业,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业,如果没有人才可不行,尤其是李逸帆这种雄心还比较大的,想要搞持续发展,想要搞自主研发的老板。
如果手下里,没有一批懂技术,能吃苦,并且头脑灵活的技术工人来支撑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让李本初帮忙把那些老工人都找回来,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这特殊金属冶炼公司,虽然名号上叫的是特殊金属冶炼,可是其实说到底,根子上他还是一家炼钢厂。
这种炼钢厂的一线工作可不是那么好干的,整天穿着防烫服,站在几百度,甚至是几千度的炼钢炉跟前,这样的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挨的下来的。
在招收年轻工人,大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要有这么一批硬骨头,能吃苦,愿意奉献的老家伙们以身作则,把这样的精神薪火传承下去。
所以在李逸帆看来,李本初提起的那帮老家伙可都是宝贝。
而李本初在听了李逸帆的说法之后,竟然是两眼里泛起了泪光了,不管这位小李老板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人家这想法总归是好的。
自己那帮老兄弟的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苦了,如果能够回到这个炼钢厂来的话,那他们的也不用为了生计,跑到大马路上去卖那两膀子的力气了。。。
“小李老板,这一杯酒,我敬你。。。”
“诶!李老,您这可是太客气了。。。”
从饭店里出来的时候。李本初喝醉了。李逸帆一家三口。只好把这位老人架到了车上,送回到他自己家去 ,老人的家,就在城郊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光是看那破烂不堪的外墙,就知道日子过的不是很宽泛。
老汉的家属看到他们几个把老头给架回来的时候,当然是千恩万谢,时候还免不了要埋怨老头几句。
李逸帆看着这家里近乎是家徒四壁的摸样。不由得有些鼻头发酸,好歹也是国家里的专家啊,这日子就过成这样啊。。。
给老太太手里塞了五百块钱,也不理会老太太的反应,他就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
回到了城里之后,他的心里也是沉沉的,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架子,必须要尽快的搭建起来,哪怕是高级一点的产品,弄不出来。但是这最初级的,就比如是老头所说的那种建筑用的特殊型材。也必须要搞出来。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到处都是在大兴土木工程,地标性的高楼大厦,在很多市政府的官员眼里看来,那就是政绩。
仿佛一座城市里只有高楼越多,好像才能够越发的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一般,所以这年头甭管是京城,浦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杭城,深港这样紧随其后的二线城市,各大城市都是在争先恐后的在市中心一代,建高楼大厦,这建筑用的特殊型材,绝对是有市场的,而且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
晚上从二号楼自己的房间里,来到了一号楼的餐厅里,刚想找个地方坐下吃饭,没想到就听到别人喊自己,抬头一看,原来正好是雷良发,自己大哥的那个好朋友。
“咦?发哥,什么时候过来的?”
李逸帆笑嘻嘻的走了过去,问雷良发说道,这段时间,因为sas疫情的缘故,酒店里来吃饭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平时热闹不凡的晚饭时间,现在更是人少的可怜。
雷良发,正好和几个不认识的朋友,坐在一个卡座那边,那几个人李逸帆都不认识。
“嗨,我这不是刚刚从南边考察回来吗,这不就有好几个朋友问我去南方考察的情况,这不哥几个就出来聚聚,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是你王哥,这个是你张哥,这个是你孙哥,这几个哥们,都是和我一样,做汽车生意的,有的是做整车销售的,有的是做汽车维修的,有的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的,大家都是一个行当里混饭吃的,都是我的好哥们。哥几个,这位可不简单,这位可是咱们今天来的这家酒店的少老板,李逸帆,李少,哈哈哈!”
雷良发半开玩笑似地把李逸帆介绍给了他的这几个朋友,而这几个人一听说李逸帆的身份,顿时就都是两眼放光。
这正阳酒店是什么名头,什么来历,这么几年下来,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了。
当年原来的滨城市一把手,升官到了省里去当省长之后,滨城市的一批明星企业,都纷纷搬离了滨城,比如九阳集团,比如钱达集团,实地集团等等。
杨玉河来了之后 ,整个滨城,出了那么几个有名的国字号企业之外,根本就没多少家拿得出手的大型私人商业集团,尤其是在万得集团倒闭,老板跑路了之后,更是给滨城市留下了一地的烂摊子。
可是之后短短几年的功夫,就冒出了一家李氏集团,先是开了一家日进斗金的正阳酒店,然后就又接手了那家濒临倒闭的凤凰酒厂, 短短一年的功夫,就让这家酒厂是起死回生,产品更是在市面上供不应求,现在居然还做到到央视去打广告去了,而且听说他们家其他的产业也是不小,现在的李氏集团,在滨城,已经隐隐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你说这样的大企业的少老板,他们这些小老板该不该巴结?
在听到了李逸帆这样的身份之后,这几位哥,顿时就都变了脸色, 原本这些人还仗着自己做了多年的生意,年纪不小,小有身家,还有些倚老卖老的意思,毕竟和他们的年纪比起来,对面的李逸帆可实在是太年轻了,可是现在这么一听,这还了得,这可是咱们滨城的龙头商业集团的少爷啊。
能够和这样的人物搭上关系,对他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于是这老哥几个,顿时就是脸色都变了,一个个在李逸帆面前是低眉顺眼,态度恭敬了起来。
李逸帆也把众人的变化都看到了眼里,不过也不说破。
“你小子,听说你可挺忙的?听你哥说,前段时间刚去了日本?这才回来?”
“嗯。”
“哈哈,听说那边疫情闹得挺厉害,你没事吧。”
“我没什么,我回来之后,那边才爆发了疫情的。”
“看你这样,好像还没吃晚饭呢吧?要不和哥几个一起吃得了。”
雷良发和李逸帆可是非常的熟悉,别的那几个人还很拘谨的时候,这家伙已经开始和李逸帆聊上了,他所邀请李逸帆一起吃饭,其他几个人,当即也都张了口。
“对,李少,今天可以定要给个面子,初次见面,这顿我们请客,你可不能走哦。”
“对,李少,给个面子。。。”
那几个‘哥’一张口,李逸帆也不好拂了他们的面子,于是也就做了下来。
“对了,小李,你最近忙什么呢,听说你刚刚收了一个钢厂,怎么地,打算以后进军钢铁产业啊?”
雷良发和李逸帆他哥可是铁哥们战友,所以李逸帆的情况,他可没少从李逸强那边听说,对于小李的动向,他还是挺关心的,一年多前,这小子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他就看出来这小子将来肯定成就非凡,所以他是肯定不会错过了和李逸帆交好的机会的。
“呵呵,小打小闹而已。。。”
“嘿嘿,你还小打小闹,你小子如果以后要是真的进军到这个领域,可别忘了你雷哥,到时候你手指缝里漏出一些来,都够你雷哥吃的喽。”
雷良发和李逸帆可是一点都不避讳,而且和李氏集团的少爷,这样的亲密的态度,也可以对桌面上的其他几个同行产生一种震慑,别看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是朋友,可是回过头来还是竞争对手,平时小手段也都不是没用过。
“对了,雷哥你说你刚刚从南方回来,去考察什么去了,考察的怎么样了?”
“嗨!还不是去考察那个什么所谓的4s去了?我们这几个老哥们都是做汽车生意的,前段时间大家推举我,去了一趟羊城,专门考察了一番哪里的4s店的情况,你也知道,这玩意都是广汽本田最近才引入到国内的,在国内还是个非常新鲜的口号,以前大家也就是听说,不过具体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大家谁也弄不清楚,不过这次去了之后,你雷哥,可算是在哪里大开了眼界了,瞅瞅人间那汽车销售店开的,那是店面那个气派,回过头来在一琢磨,咱们的销售店,嗨,根本就甭提了,比都不用比。”
这4s的理念确实是日系车商最先提出,并且推广开来,然后被世界其他汽车企业学去的,而进入到国内,也正是从2002年左右开始,到2004年之后就开始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不过在这个时候,在国内的汽车销售商不过就是支个棚子在买车的年代,这个理念绝对是个新鲜事物。。。(未完待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