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英雄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件事情,我却是不太明白。”
“什么事情不太明白?”嬴生冷冷地问道:“你又是什么人?”
那精悍文士微微笑道:“我的名字叫做卫鞅,魏国人士。我不明白的只是,既然赢先生已经知道这‘龙之九子元婴之精’即将出现灾变,又为什么不预先防范于未然,先行差人前去挖出,就免去日后要再找回来的麻烦了,是也不是?”
嬴生张开眼睛瞪著他,喃喃说道:“原来是你……原来便是你……变法之人,商君严刑,命丧五牛……原来便是你……”
听了他这样没头没脑的自言自语,秦孝公也觉得奇怪,不耐烦地说道:“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不先派人去将那‘龙之九子元婴之精’挖出来,先行预防灾难?”
一旁的子恪摇摇头,长声叹息。
“只因那昆仑山绵延千里,我们只知那‘龙之九子元婴之精’位于昆仑山上,却不知道在哪个地方,除非能将昆仑山每一寸土挖出,否则是没有办法先行找到‘龙之九子元婴之精’的。”
“那你便是说,我们只能等死了?”秦孝公大声怒道:“难道我堂堂一国之君,便要这样坐以待毙吗?”
嬴生若有深意地看著国君发怒的模样,却沉静地说道:“那也未必,我先祖之中实在有著非凡不世出的人材,早在百年之前,便已为后代子孙找出了解救的方法。”
他缓缓走到平台的一端,弯下腰,使劲推开一处不起眼的石头。
随著石头的移动,那巨大山壁便像是抖动的水幕一般,漫天沙石地掉落许多石屑,“唰唰唰唰”的落沙声响不绝于耳。
等到烟尘落定之后,那片完整的山壁已经出现了斑驳缤纷的不平凹洞。
但是那凹凸不平的表面,细看之下却有著脉络可寻,秦孝公楞著眼睛看著那石壁,看著看著突然惊呼起来。
“有人!在那片壁上有人!”
这时候,天际的太阳已经渐渐落下,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接近黄昏,在暮色之下,那昆仑山山腹的红光却越来越是明显。
嬴生对著几名士兵大声说道:“起火把!”
那几名士兵不敢怠慢,连忙生起了火,将火把带到石壁下方,光影的映照之下,石壁上的图案便更加鲜明起来。
方才秦孝公高喊的并没有错,在石壁上的,果然是一幅巨大无比的图案,图案中有著三个巨大的人形,人形下方有著无法辨识的古字。
而那三个人形面貌分明,身材也是清清楚楚。
最右边那人,是个面目清朗的年轻人,露著嘻嘻的笑容,仿佛天塌下来也不在乎。
居中的一个,却是个女子,只见她的身形缥缈宛约,脸上却是迷惘不已的神情,仿佛她并不生活在人间,只是一个不小心落入凡世的仙子。
而左边那人的形貌却相当的雄伟狠恶,身上被的都是兽皮,脸上有著七横八竖的疤痕,双耳极长,还长著茸毛,竟像是一双尖直竖立的狼耳!
三个人各有表情,但是三只右手却紧紧握在一起,在那个图案的部位,有著九个深孔。九个深孔大约只有一个人的高度,和那幅巨壁相较之下显得渺小,那些深孔个自有著不同的形体,有的像是乌龟,有的像是虎豹,有的细长蜿蜒,像是灵活的蛟龙。
“那九个深孔,便是日后纳入‘龙之九子元婴之精’的所在,而在先祖的预言下,异变发生之后,当龙之九子散入凡间,便要仰赖这三名神人,才能够将九子找回。
这乃是昆仑天界命数中注定的劫数,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浩劫,从丧失中找回,由亏转盈,才能再保天地间千年的平安。“
秦孝公楞楞地看著那九个深孔,却从那些深孔中又看出一些端倪。
他的天资虽然没有子恪聪慧,但毕竟是一国之君,见识自然不凡,从那九个深孔的背后图案中,便让他看出了个中的奥妙。
“这……这是地图,是各封国间的地图嘛!”他大声地说道,不自觉地伸手向石壁远远虚指:“那……那是楚国,那是卫国……唉呀!那不就是齐国吗?”
嬴生赞许地点点头。
“没错,那便是先祖们预言,九子将要散入的封国位置,只要有著三个神人的相助,也许我们仍有机会不让天地沉沦于万劫不复。”
“那三个神人,又是谁呢?子恪,你懂那些古代文字吗?”
子恪点点头。
“那个面目清朗的青年人,下边的古字说叫做宁小白。形体缥缈的女子,古字上说叫做晴楚儿。而穿著兽皮的人,便叫做易怀沙。如果想要找到龙之九子,便先得要找到这三个人。”
“宁小白,晴楚儿,易怀沙……”秦孝公皱了皱眉,还想要说些什么,却听见远方的山间传来奇异的嗡嗡声响。
一听见这样的嗡嗡声响,嬴生脸色大变,一转身跑到崖边,昂然地看著那座发著红光的昆仑山脉。
“巨变已成,大难将至……”他在夜色中高声大喊:“我们都是世间见证此事之人……”
便在众人脸色惊疑的时候,变故就陡然发生了。
第三章 秦国三宝
“轰隆”一声巨响,昆仑山像是发抖一般,山腹的红光陡然变为炽亮,像是饱含了许多能量一般,从山腹间发出如巨雷、如金铁钟鼓交鸣的巨响。
然后,整个地面像是发颤的肉冻表面一般,明明是坚硬如铁的实地,却宛若水面一样地“眜漾”了起来。
巨震!
一场前所未有的可怕巨震!
只见那巨大无比的高山抖动得更加厉害,像是要倒下一般的猛烈摇摆,大片大片的山林树木此起彼落地抖落,露出光秃秃的山脊。
站在对崖的秦孝公等人脚下一阵酸软,在那摇摆如波浪的巨震之中,许多人纷纷站立不住,砰砰磅磅地摔倒在地。
秦孝公拉著子恪的手臂,仿佛是在汹涌的波涛中想要找到一个依靠,只无奈这依靠却只像是一根稻草一般,因为子恪在巨震的摇摆之下,此刻也已经站立不住,双腿一软,便跌坐在秦孝公的身上。
兄弟两人,便仿佛是两个喝得烂醉如泥的酒鬼一般,跌倒在地,久久爬不起身来。
便在这样的惊惶巨变之中,秦孝公不晓得为什么却模模糊糊想起,方才那卫鞅的提议真是如同小儿一般的不自量力。
眼见这场巨变的声势威力,便是有著千军万马,通天彻地之能也未必能躲得过去,更何况是在它发生前将它阻止?
正当他的心中乱七八糟地闪过这些念头的时候,一旁的卫队兵士们却有许多人开始哀嚎起来。
在隆隆的地面巨震响声之中,夹杂著老人嬴生凄厉的大叫声,而眼前那泛著红光的昆仑山脉,红色火焰也似的光芒越来越炽,紧接著,整座山仿佛像是要裂开一般,发出更骇人、更可怕的雷震巨响。
然后,在那巨响之后,整座昆仑山像是吐尽精华一般,从山腹的许多个角落开始缓缓漾出淡蓝色的光球。
看见这样的光球,嬴生的声音更加凄厉了,在地震的响声之中,他的声音却没有被淹没,仍然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出来了!出来了!那是‘碧寒’,那是‘椒图’……啊呀!那便是贪吃的‘饕餮’,还有‘兽吻’,兽吻也出来了……”
只见那一团团淡蓝光球像是产卵一般,此起彼落地从山上一个个出来,在轰隆巨响中绕著昆仑山脉不住盘桓,仿佛有著依依不舍之情。
但是,等到九个光团全数出现后,它们更是迅急地在山腹上、山顶间不住地绕动盘桓。这时候,昆仑也开始愤怒起来,山上有许多处开始炸起了闪亮的火光,那火光显是力量极大,将山上的石头不住向四面八方喷溅而出。
那些飞石的势道极强,有些还喷到了崖上,几名逃避不及的士兵被飞右击中,有的哼也不哼一声便死了,有的则是受了重伤,倒在地上大声哭号。
龙之九子的光团全数出现之后,像是疯狂似地在山上四处绕行飞翔,最后,才像是放弃了似地,“噗”的一声,重重互相交会而过,然后四下散入天际,不见踪影,照著秦国先祖预测的一般,显是逃往各封国去了。
而失去了“龙之九子元婴之精”的昆仑,像是泄了劲一般,可怕的地震声音缓缓止息,最后,才平定了下来。
这一场巨震历时不过片刻,但是却已经在天地间造成了最严重的灾害。
平台之上,这时秦国的军队东倒西歪,没有几个人是站直了身子的,有的士兵被土石压死压伤,有的人则在巨震之中,被震落山谷,落了个尸骨无存。
而昆仑山在泄完了九个“龙子元婴”之后,嗡嗡之声逐渐止息,最后终于又恢复了平静。只是,那青翠的山峦却像是剃得精光的头一般,宛若史前巨灾地露出光裸的表面。在昆仑山的山后,这时却是五彩精光大盛,看看远方的大地,却已经变了一番颜色。
而那九个缤纷灿烂,划入天际的“龙之九子元婴之精”此时却早已失去了踪影,也许此刻已经到达了它们归属的国家。
这一场灾变,终究还是没能避免,一场天翻地覆的灾难,终究还是免不了出现人间的宿命。
子恪和秦孝公在巨震中双双站不住脚,狼狈地倒在一地,久久爬不起身来。后来昆仑山上开始迸发飞沙走石之际,两人又怕被那呼啸四散的土石打中,只能披头散发地抱在一起,等到巨震声响止歇下来,这才一脸尘土地抬头四望。
在他们的不远之处,老人嬴生却已经倒地,下半身被一块巨石压住,七窍流血,只剩下了一丝气息。
子恪一声惨呼,连忙过去想要推开那巨石,但是巨石实在太过沉重,以一己之力要将它撼动,便像是蜻蜓撼树一般,毫无著手之处。
秦孝公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不忍的神情,子恪更是放声大哭。
哭声中,老人嬴生缓缓张开眼睛,居然还露出了虚弱的微笑。
“你不是说这里是秦国的福地,大家可以常保安全无虑吗?”秦孝公皱眉道:“难道你是欺骗于我?”
嬴生静静地喘了几口气,低声说道:
“老朽只说国君和子恪可以常保安全无虑,可没有说老朽自己会没有事啊……”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这是我的运数,本该命尽于此地。但是天下的气运却悬于主公和子恪之手,只盼你们能找出那三名神人,找回‘龙子元婴’,再保天地千年的平安,如此,老朽便可以死而无憾了……”
说著说著,他“咯”的一声呕了口血,眼神已经开始涣散。
“只盼……只盼主公能答允,让子恪带著秦国三宝前往寻找三神人,如此,天下苍生的命运,或许有一丝希望……”
说到此处,他的语声越来越低,口中吐出鲜血,便就此断了气息。
子恪看见老人嬴生断了气息,忍不住哭得更是伤心,他和嬴生长年相处,虽然他贵为王弟,与嬴生却情同师生父子,此刻看见这个睿智老人在眼前死去,自然是悲痛不已。
秦孝公昂然地站在夜色之中,远望著天际隐隐变色的江山,一阵山上的朔风吹来,仿佛已经可以听得见大地之上,子民们悲惨的哀嚎。
子恪抱著嬴生的尸身,哭了一会,便跪地对他拜了三拜,以弟子之礼祭拜于他。
子恪的身子仍然伏在地上,却冷不防身后一个冷冷的声音传来。
“如此一来,如果想要救得江山,我便得将镇国之三宝转送于你?”秦孝公森然地说道:“没有别的选择?”
子恪一怔,连忙转过身来,也向秦孝公拜倒。
“弟弟绝无此意,只是……只是……”他一时语塞,心中知道这三宝关系重大,几乎代表的便是秦国国君宝座,虽然老人临终前已经言明三宝是要用来寻找“龙子元婴”,但是此事关系著一国之君的王位,而且听口气,秦孝公似乎已经有所疑惧,这时候应答如有不慎,即使两人亲如兄弟,却也可能登时便要大祸临头。“只是,那天下苍生……”
秦孝公脸色阴晴不定地看著这个年轻的弟弟,过了良久,脸上闪过一阵青气,这才有些僵硬地笑了,伸手便将子恪扶起。
“王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你我本是亲兄弟,我不信你,又能信什么人呢?更何况,如果你取了三宝找回‘龙之九子元婴之精’,那便是我秦国的大功臣,王兄我又何乐而不为呢?来来来,”他堆著满脸的笑,便从身上解下几样物事。“我便将这三宝交付于你,命你前往列国,将‘龙子元婴’全数找回!”
那秦国三宝虽然贵重神秘,体积却都极小,是历代国君片刻不离身的宝器。
此番秦孝公将三宝解下交给了子恪,那便是秦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虽然此刻是非常时期,取得三宝是情非得已,但是子恪从秦孝公手中接过三宝的时候,仍然有些发抖,也像是接过了千斤万担般的极重之物。
只听得秦孝公悠悠地说道:
“我秦国三宝世代相传,是皇家最贵重之物。
第一样叫做‘九龙镜’,是先祖差遣高手匠人取东海之珠,做成的九连环项鍊。
第二样叫做‘陈宝’,是先祖文公为了纪念遇见雌雄雉精一事,做成的香囊。
第三样叫‘净瓶百合’,是采八方美玉之精做成的玉瓶,上有一株百合,百合花梢有著一点深红。
今天为了天下苍生,我便将这三宝交付与你。“
子恪将秦国三宝谨慎地接在手上,那三宝体积都不甚大,双手便可以将其全数捧住。只见那九龙镜叮叮当当,好不悦耳,由九个纯金打造的环圈住九颗夜明珠,光可鉴人,只是奇怪的是,九颗夜明珠的颜色却不尽相同,有三颗是纯净的浅蓝,其余六颗却在浅蓝中有著一抹惊心动魄的深红。
秦孝公若有所思地看著子恪的神情,仿佛不经心地问道:
“这三宝……除了珍贵之外,一定有其它的功用吧?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处吗?”
子恪点点头,表示秦孝公问得没错,这三宝果然别有强大能力。
他在嬴生的门下时日非常久,久炙这睿智老人的一切学问,甚至已经隐隐然有青出于蓝之势。
因此,对于这秦国三宝的奥秘,当然知之甚详。
“九龙镜和‘龙之九子元婴之精’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嬴生老师甚至认为,它们本就是同一批奇人做出来的东西。
九龙镜的能力在于它能够显示出‘龙子元婴’的所在之处,但是有时显示的方式极为隐晦,有时甚至是无人解答得出来。
九面能镜之中,有三面已经被使用过,所以上面已经没有那一抹龙血深红,因此,我这一趟寻找‘龙子元婴’之旅,会更加的艰难辛苦,因为有九个元婴要找,但是却只有六面九龙镜可以帮我指点方向。“
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点头说道:
“果然有些门道。那这‘陈宝’之囊,又有什么用处呢?”
“‘陈宝’的妙用,比起九龙镜来又要更玄奇许多,陈宝之囊看似寻常,但是内中却有著奇异的空隙,可以容纳万千法宝。
你将‘陈宝’拿在手上,仿佛轻若无物,但是内中却可以装上千万宝物而游刃有余。
至于我们秦国这陈宝之囊中有多少法宝,我却是不知道的,而且像你我这样的凡人地无法使用,只有石壁上那三名神人……“他指著石壁上的三幅人像说道:”才有能力使用。“
“那这‘净瓶百合’又有什么功用呢?”
“净瓶百合也是配合‘龙子元婴’使用的法宝,你看看瓶上那株百合没有?”子恪指著净瓶上的图案说道:“上面那一点深红,在‘龙子元婴’离开昆仑的那一刹那间,便会开始慢慢向下长,如果整株百合都变成红色了,‘龙子元婴’还回不了昆仑的话,我们的天地山河就要永远化为尘灰了……”
秦孝公睁大眼睛,大声说道:“既然如此,王弟可不能再耽搁了,连速成行可也。王兄我便在咸阳等待你的好音。”
话声未歇,他便回头大声分配,将几个骁勇聪敏的将士拨给子恪。
子恪点点头,手上却将九龙镜举高,开始念著祝祷之辞。
而那九颗夜明珠组成的项鍊,却像是生气勃发的蛇类一般,巍巍地挺立在空中。
不一会儿,仿佛是费了极大气力一般,子恪的额头流下汗珠,手上的九龙镜开始绽放七彩缤纷的光芒。
那光芒像是珠玉一般,映上天际,在晦暗的天空缓缓流转舞动,看来甚是美丽。
不多久,光芒逐渐凝聚,已经形成了依稀可辨的影像。
众人目瞪口呆地高望这九龙镜映照出来的指引影像,看了一会,每个人却像是泥塑木雕一般,久久说不出话来。
就连秦国国君孝公也喃喃地说道:“怎么会是这样……”
叮的一声,原先昂然挺立的九龙镜像是放尽力气一般,在子恪的手中软软垂下,而原先仍然有著一抹深红的第四颗明珠,此刻深红已然消失,已经变成了单纯的浅蓝。
夜色中的昆仑山,虽然已经在巨震中变得光光秃秃,但是却依然雄健无言地矗立在天地之间,仿佛已经看遍了人间所有的悲喜聚散,呈现出某种庄重严肃的漠然。
第四章 宁小白
战国时代,三晋之一,文风鼎盛,知识水平最高,出过最多优秀人才的,当属魏国。
此时正是午夜时分,但是在魏国名城新绛的街道之上,却仍然是笙声遍野,灯火通明,在杯盏交错的间际中,在美女歌舞的言笑中,那属于乱世的战火,仿佛只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仿佛是在极远的荒漠之地,让人很容易使忘记。
不曾忘记的,却是那一罈罈的美酒,一盘盘下酒的美食佳肴。
在一处豪宅的大院落之中,华丽的宴席笙歌响彻云霄,也不管他人是否已经入睡,总之只要是这群人喜欢,要多吵闹,要闹到多晚,在魏国是没有人敢管的。
因为这宴会的主人名叫公输子鱼,是当今魏国国君宠妃的胞弟,这公输子鱼平日便靠了自己姐姐的受宠,在魏国城内鱼肉乡里,被他欺负的人也无法伸张,只好自认倒楣。他又是个好酒好色的人,因此更是日日饮酒,夜夜笙歌。
这时候,酒客们也已经饮了许多酒,吃了许多的菜,众家纨裤子弟玩腻了旧有的把戏,便有人提议搞些新鲜的玩意见。
过不多时,有几个閒客灵机一动,便从厨房拉来了几只待宰的小猪,在小猪身上绑上柴火,便将柴火点了起来,那几只小猪看见火光本就已经十分惊惶,在人群间乱跑乱窜,却怎么样也摆脱不了那吓人的火光。
后来火把燃得短了些,又烫著了小猪们的背,这时更是让它们惊叫乱跳,一时之间乱成一团,众家纨裤子弟又叫又笑,追著小猪在院中不住奔跑,燃烧的火把炙著了猪背,散发出阵阵刺鼻的焦味,夹杂著烧烤的香味,一时间,场面变得残酷又混乱。
这场火烧小猪的把戏一直玩到所有小猪烧焦了背脊,力尽而死的悲惨场面方止。众家閒客、纨裤子弟又叫又笑,丝毫不将方才那残忍的场面放在心上,反倒像是玩了场尽兴的游戏。
喧闹声中,突然有一个人高声叫喊出来。
“我的银袋,我的银袋呢?”
这突如其来的叫喊声,让全场陡地静了下来,那高喊出声之人又大叫了几声,众人知道这人乃是魏国贵族公子魏阳竖,主人公输子鱼问了几句,才知道他在混乱之中不慎掉了钱袋。
方才在火烧小猪的混乱之中,人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场中随著火把四下悲鸣奔逃的小猪身上,却没有人注意到四周围的状况。
那魏阳竖高声怒骂了几句,却没有人出来承认。
一众富家公子也是面面相觑,却没有什么人知道那银袋为什么会不翼而飞。
还有几个素来和魏阳竖有心病的贵族公子,此时便冷言冷语地讥嘲笑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丢了什么东西,也许是看人家主人够气派,看看说丢了什么会不会捞著一点好处甜头。”
听了这样讥嘲之语,魏阳竖更是暴跳如雷,觉得自己大大失了面子,他怒气冲天地跳了几回,一转头却看见个端食物的小厮正鬼头鬼脑地向院外走去。
也不晓得是什么样的心血来潮,魏阳竖便指著那小厮,大声怒喝道:
“便是你!方才没有别人走过我的身旁,只有你过来端了我桌上的盘子,偷我钱袋的,定然便是你这穷贼!”
那小厮当然不肯承认,高声抗辩了几句,却是句句成理,魏阳竖被他辩得恼羞成怒,冲过去便要挥拳打他。
这时候,公输子鱼看看情势,便叫了守卫将那小厮抓了起来,将他高高吊起,亲自拿起皮鞭,在地面上“啪啪啪”地不住挥动,脸上却露出轻松的嘻笑表情。
众人此时纷纷围拢过来,人人都是欣喜欢愉的表情,因为先前的游戏都已经玩腻了,现在有个活人在眼前任人摆布,确是个前所未有的新鲜把戏。
只听得有几个好事的贵家公子,这时还大声握拳叫道:
“吊死他,吊死他算了!”
公输子鱼哈哈大笑,高声说道:
“好教各位好朋友知道,我公输子鱼家可是有家教的,怎能够容下这样鸡鸣狗盗的小厮?今天哪!我便要在各位面前,让大家看看我家的管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