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太监闯后宫-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山道上的喽罗们在头领姜冲的率领下,茫然无措地站在路上时,对面那支朝廷大军,已经疯狂呼喊咆哮着,狂冲而至,杀进人群中,放手大砍大杀起来!
一群茫然无措的绵羊,被疯狂群狼冲入其中,当场溃散,哭喊着四面溃逃。有聪明的便跪下求饶,动作稍慢些的,便被敌军一刀劈来,狠狠地将脑浆劈出,流满地面!
姜冲正在大哥被杀的震憾之中尚未醒来,陡见敌军杀来,尚不及结阵抵御,便被秦宜福一马当先,挥刀砍下,狠狠一刀,将他斩于马下,又复一刀结果了性命,由部下亲兵割了头颅献来,高举起姜冲的首级,放声狂呼道:“元帅有命,降者可得生,若顽抗者,这就是榜样!”
见主将被杀,部下哪还有战意,一众喽罗,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再无一人敢于挡在官军的前面。
众军前方,一员英武美艳的女将披挂盔甲,手持大刀,亲率部队冲击敌军寨门。山门处,众喽罗早已散去一空,哪有人抵挡官军的攻势,不过盏茶间,官军便已控制住了山门,挥军直上,向上方的第二道山门攻去。
此时,在天空中,李小民已经缓缓落在地面上,向那些扶持自己落下的鬼卫及沙将军、曾将军微微一笑,心中暗道:“辛苦你们了!”
当他落下地面,面对着的,却是恐惧悲愤至极的一众山寨头领,和他们部下的亲兵!
数十名头领举着刀枪,悲愤怒视着李小民,手中的兵刃都在微微颤抖,便有一人颤声道:“好狗官,你竟然杀了我们的公孙大哥!”
李小民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血肉模糊的脑袋,忍着恶心,举起来扬了一声,笑道:“他仙法比不上我,被我杀了,也没什么奇怪的啊!”
好汉们双眼血红,再度颤抖起来,半是由于愤怒,半是由于心惊,对这小太监高深莫测的实力更是心存疑惧。
一个好汉忍不住举刀冲上,嘶声道:“管你有什么仙法,老子今天就要和你拼了!”
他大步奔来,尚未冲到李小民面前,便听一声闷响在他颈间响起,他的头颅当即飞上半空,鲜血在颈间迸射,直达尺余之上。
曾将军手提大刀,隐身飘在空中,冷冷微笑,对对面手持利刃的一众好汉们不屑一顾。
众好汉悲愤惊恐,都退了一步,眼前的太监竟然能不动手,便当场杀了自己一个兄弟,这般本领,又岂是人力所能抵御的?
“众家兄弟,不要打了!”一声虚弱的呼喊从李小民身后传了过来,众头领举目看去,却是原来的兄弟林中立,此时满头满脸都是血,喘息着从地下大洞中爬了出来,呻吟道:“公孙不败杀了尤涌大哥,你们怎么还要替他卖命!”
李小民回头看是他来了,忙上前扶住他,以显示自己礼贤下士,心中却在寻思:“他是就江湖上有名的好汉狮子头林中立?看他满头红光,果然是一道名菜啊!”
地下大厅中的被缚的好汉们,一个个地从里面爬了出来。除了有些伤重的还躺在下面,其他的都互相扶持着,爬出来向旧日的兄弟们见礼。
为了显示忠心,给这位元新长官一位好印象,有些好汉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捡些刀剑,护在李小民身前,咬牙道:“公孙不败杀了尤涌大哥,死有余辜!李大人替我们报了仇,便是我们的大恩人,兄弟们要对李大人不利,先杀了我再说!”
看着旧日兄弟死后重生,并护持住了官军副帅,众头领更是惊讶失措,对这变幻莫测的世事产生了强烈的无力感。
李小民随手将人头递给林中立,回身笑道:“众位英雄,其实末将一直仰慕众位英雄,当众英雄美名传遍江湖时,末将便已将众英雄之名记在心中,敬仰无已,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众英雄都是一代豪杰,又何苦屈身于此山寨,落草度日!朝廷之意,不过是要天下太平,再挥兵北向,扫除敌国,当今朝廷大国统帅对各位英雄都甚为欣赏,各位英雄何不加入朝廷大军,北上抵御北赵军队,一刀一枪地在军中搏个功名!那时封妻荫子,衣锦还乡,岂不远胜于落草为寇,有家不能回么?”
众头领听得一愕,听这太监之意,像是朝廷有相赦之意。只是自己杀官造反,罪名甚大,怎么能说赦便赦,难道是这太监想要蒙骗自己么?
众头领相互对视,交换目光,突然有几个举着刀枪冲向李小民,大吼道:“死太监,杀了我们大哥,还想骗我们放下武器,任你宰割!今天老子跟你拼了!”
紧接着,又有数人举刀冲来,目现血红,恨不能一刀斩了李小民,再与山下杀来的官军拼个死活!
厅中刚出来的头领们都大惊失色,勉力举起兵刃,便要为了保护这位新长官,与旧日兄弟同室操戈,刀枪见红!
那些头领狂怒杀来,却只冲到数步之内,便相继闷哼一声,头颅飞落,无头尸身扑倒在地,犹自紧紧抓住刀枪,似是对不能斩杀李小民为兄报仇而愤恨不已。
不过转眼间,十几个兄弟便已命丧黄泉,让剩下的头领,都不禁有兔死狐悲之感!
对面站着的头领们,都是满脸悲痛之色,看向李小民的眼神也充满了疑惧。看了兄弟们的惨状,一时倒是无人敢于上前了。
那些被公孙不败抓起来的头领们虽然心中惊惧,还是拖着虚弱残躯,走上前去,拉住那些与自己关系好些的头领,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是李大人为人宽厚仁义,绝对不会蒙骗他们。何况山下朝廷大军已经杀到,若不归顺,难道真的想要力战而死,为公孙不败陪葬么?
就象配合他们的劝说一样,山下的杀声越来越响,渐渐接近了峰顶。
往日里坚固险峻的山门在失去了战意的喽罗们的守卫下,被一道道迅速攻克,整个山寨,已失去了遮罩,赤裸裸地面对着官军锋利的刀枪!
无可奈何之下,头领们一个个地跪倒在地,向李小民叩头道:“草民有罪,求大人宽恕!”
头领即降,众喽罗自然也不敢相抗,相继跪倒在地,在李小民面前,跪了黑压压的一大片。
看着众头领已经答应降顺,李小民心中大喜,还礼笑道:“众位英雄快快请起!尽管放心,只要有我在,绝不让一个头领受到擅杀!”
当秦贵妃亲率大军攻上峰顶时,看到的,却是大批贼兵,恭顺地跪倒在地,刀枪都放在一边,只等官军们前来收降了。
李小民看着官军已到,便向众头领笑道:“现在情势未明,还请各位英雄委屈一下,待得局势稳定下来,便可赦罪出来了。”
他做个手势,自有他营中将军率军前来将各位头领扶起,带走看押起来。那些受伤的头领,也都有医生前来救治,这么好用的手下,李小民可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地死去了。
至于地上死掉的那些头领,既然脑袋已经掉了,这么好拿的战功,当然也不能浪费。所有的头颅都被石灰腌制,以防腐烂,将会和公孙不败的头颅一起,送上朝廷,作为报功之用。
朝廷大军在秦宜福的分派之下,迅速控制住了山寨的各处战略要地。李小民立于峰顶,看着这险峻的山寨,悠然长叹,知道这一仗,终究是打完了。
李小民没有食言,战后,他果然下令将各位头领放出来,算他们是阵前起义,甚至是官军派去贼寇内部的卧底,并在最后一战中,帮助孤身深入敌营的李副帅,斩杀了公孙不败和一干附恶不化之辈,这才导致了山寨的和平解放。总之是有功无罪,不但不会被判刑,反而会被升官,在官军中做到一个较高的职位。
虽然一举给这么多人赦了罪,做到却也并不为难,反正秦贵妃已经是他的胯下之臣,而秦家在军中的势力,又几有一手遮天之势,当然是他们夫妇说什么算什么了。
对于李副帅的恩情,众头领俱都感激不已,就算是那些初时心存狐疑之辈,也都暗自敬服,安心在官军中呆下去,先在乱世中保住命再说。他日若能在战场上与敌军拼杀,说不定还真的能挣到功名,衣锦还乡也不一定。
不过对于最后投降的这些头领,李小民并不是太看重。真正有本领的,第一不会因恐惧而屈服于杀了尤涌的公孙不败,第二不会因恐惧而投顺朝廷。象公孙不败手下那些铁杆好汉,大都被鬼卫们一刀劈杀在公孙不败尸身之前了。
反倒是那些被公孙不败关起来的头领们,受到他更大的优待,每天在一起海阔天空地闲扯,谈些江湖上的大事,导致众人感情迅速升温,对这位救了自己性命并给自己光明前景的长官,更是感恩戴德。
打扫战场,处理后事的事情,大都交给了秦宜福等武将。反正这些琐碎的事情,两位元帅是不愿意去管的。
巨山山寨,经营多年,其中金银财宝堆积无数,都是从山下抢来的。这么好的条件,众将官若是不趁机发上一笔财,那真是在军中白混这么多年了。不过规矩还是要讲的,最大的一份,当然是统帅秦贵妃的,第二多的就是在战斗中立了大功的李副帅,剩下的那些,再给众将官和士兵们分配,总之人人都赚得盘满钵满,军营中,整日笑声不绝,许多士兵都是一边算帐一边傻笑,就算是不识数的文盲士兵也是一样。
和他们相比,巨山降兵的日子就要困苦许多。不过在李小民的关照下,他们还能吃上饱饭,除了不能随意走动,其他的也并没受什么虐待。
李小民派出已经宣誓效忠于自己的各位头领,让他们去俘虏营中拉人。那些降兵本都是各头领的部下,现在茫然无措,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才好。看到老上司前来规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哪有不投降之理,就算有几个死硬分子,也占不了多数,反而被杀鸡儆猴,被定了重罪,流放异地,让这一小撮人,承担了大多数人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经过精挑细选,李小民在山寨前后几场大战中的数万降兵中选了三万精壮士兵,编入官军之中。剩下的定罪的定罪,遣散的遣散,巨山山寨那般庞大的实力,如风吹云散般,霎时消失无踪。
活人处置完了,李小民再来处理死人。和别的军官不一样,他对鬼界的事情要清楚得多,要做的事,也比他们更多一些。
大战之后,秦贵妃发下手令,要当地官府召集了大批和尚道士,在八百里水泊和巨山岛上念经诵佛,超度双方战死将士的亡魂。
看着一个个被束缚于死地的亡魂面带笑容地飞腾而去,由黑白无常引领着大批鬼卒接引他们前往地府投胎转世,李小民心中暗自慨叹道:“虽然说这些和尚道士对人没什么用,既不能打仗也不能生产,不过对鬼还算不错,把他们那点微薄的法力迭加起来,竟然能超度这么多亡魂。要是让我自己来替他们持咒超脱,只怕我得活活累死在这里!”
不过,有些亡魂还是不能得到超脱的。就象巨山水军头领朱顺、张逆,因为是何炯的大仇人,因此李小民答应了他,让他带上一众水鬼将两个新进水鬼关押起来,肆意折磨,绝不能这么轻易地让他们便转世去了。
倒是那些在与蓝面夜叉交战时有功的水鬼,都得到了李小民的关照,有大批的和尚道士为他们念经超度,大都飞离转世而去,只有五百旧日水鬼,因感念何炯待他们的情义,以及李小民让他们脱离水鬼身份的厚恩,自愿留在何炯帐下,跟随他,一同效忠自己的新主人。将来若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象一众鬼卫一样,接近于鬼仙之体,或许便能脱离轮回,快乐无加了。
待得一干事务处理完毕,李小民携着秦贵妃率大军回朝,只留下一个游击将军,率小股军队在巨山上驻扎,免得他日再有贼寇,占据此山,徒留祸患。
泊野县城中,来了一支军队,让县令好生忙碌,拼命地巴结招待,只怕率军的将领不满意。
可是单独率军前来的李小民并不在意他的招待,也不和他敷衍,独自带上亲兵,便向县城郊区一处农庄行去。
看着何炯佝偻着身子走在自己马前,擦眼抹泪地向他的家乡走去,李小民心中大感有趣:“怎么,这鬼死了这么久,一回到家,还是这么容易哭吗?”
他本是要率军回京的,忽然想起自己答应要带何炯回家看看,恰好路过他的家乡,便让秦贵妃率军前行,自己走偏一点,绕路到何炯家乡看一看,以满足他死后的愿望。
一边走,李小民一边和何炯闲聊,问问他家中的情形。何炯却没什么心思说话,虽然面对主人还是保持恭谨,心中却早已归心似箭,只恨不能一步跨回家里,看看自己久别的亲人。
绕过几处房屋,李小民带着亲兵,在一处破旧的屋子前面停下了脚步。
在屋子前方,一个蓬头垢面的农妇正在做摘野菜,看到李小民率好多人到来,不由大为惶恐,怔怔地看着他们,一时说不出话来。
何炯看到她,却是面色大变,抬起鬼袖,掩面痛哭失声。
李小民看得心中凄惨,跳下马来,走到他身边,低声道:“你也不要太伤心了,令堂大人现在还健在,看上去身体还好,也是大幸了。”
何炯一怔,抬起头来看着他,哽咽道:“主人,这,这是拙荆啊!”
李小民吓了一跳,失声道:“你老婆?哇,这么大年纪,要说是你奶奶,我都信!”
何炯脸一红,却不敢说什么,只得苦笑道:“主人,奴才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拙荆也都老了!”
看着娇妻那苍老的面容,何炯心中酸痛,知道这些年来,她过得一定不好,所以才会未老先衰,看上去足有五六十岁的模样。
李小民心中恻然,拍着他的鬼肩,以为抚慰。
他的动作,在农妇和众亲兵的眼里,却甚是诡异,只见这少年将军在空中虚拍,口中还在喃喃说着什么,让众人心中,都不禁有一股凉意涌起。
李小民回头一看,见亲兵们傻傻的样子,微微一怔,挥手道:“你们在这里等一会,不要乱跑!”自己迈步走进了那户农家。
进去以后,到处看一看,见一处黑黑的屋子里,一个老太太盖着肮脏的被子躺在床上,骨瘦如柴,口中喃喃呻吟,像是已经没多少日子好活了。
一见老太太,何炯心如刀绞,在空气中现身出来,扑倒在床前,放声大哭,声音惨痛至极。
那老太太茫然睁开眼睛,借着门外射进的微光,看清了何炯的面容,不由眼中现出激动的目光,伸出干瘦的手掌,抚摸着何炯的脸,颤声道:“炯儿,你,你回来了?”
接着,她又想起了什么,环顾四周,叹息道:“我早知道我快要死了,还好死了能看到你,炯儿,这么久你不去投胎,就是为了等我吗?”
何炯已是哭得说不出话来,抱住老母,痛哭不止。
门外那农妇听得门里哭声,惊讶至极,慌忙走进来,一眼看到何炯,不由大惊失色,倒退了几步,指着何炯,喉中荷荷声响,却无法言声。
李小民见她吓住,笑着摆摆手,低声道:“别叫别叫,我是朝廷里的大官,会仙法的,今天带你丈夫回来,就是让你们再见一面!等见了这一面以后,他就要离开,以后恐怕很久才能再回来看你们了!”
农妇虽然不太明白,可是知道丈夫回来以后还会走,不会带自己一家同去阴间,也就不太害怕,扑上去跪在床下,也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家聚首抱头痛哭,李小民插不上话,便倒背双手,百无聊赖在屋里乱转,看着满屋黑乎乎的,阳光也不好,屋里面的摆设更是简陋至极,不由摇头暗叹,何炯一死,家里人就过得这么苦,也真是可怜。
那边何炯的妻子也在抽抽噎噎,将这些年的辛酸事说了出来。
原来何炯本是出身农家,也是靠多年征战,才挣出了这份功名。谁知他死后,便被从前官场中的仇人暗算,道是他与敌私通,才导致大败,李渔闻言大怒,便下旨查办,他家里散尽家财,上下打点,家小才未被抓去抵罪,却也是穷困至极,不得不在此度日。何炯的妻子一直未曾改嫁,带着老母幼子住在乡下,现在已经苦熬了十余年,才等到何炯的鬼魂回家来看。
想到自己忠心为国,死后亲人却落得这般下场,何炯悲愤交集,以手捶胸,鬼泪滚滚,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小民走上去,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别难过了,你那些仇人,就交给我好了。随便安他一个罪名,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也算替你家里人出这些年的恶气!”
何炯拜倒在他面前,哭泣流涕道:“奴才离家这些年,妻儿流落乡间,老母卧床多年。还望主人怜惜,让他们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李小民慈祥地抚摸着他的鬼头,叹息道:“这是自然。你既然是我的属下,你的亲人我自然会照看。你放心,回头我就接她们上京享福,从今往后,你娘就是我娘,你儿子就是我儿子,我一定不会再让他们受一点苦楚!”
李小民把这句从后世的电视上看来的台词说了出来,顺便把最后一句在肚子里无声地说了一遍:“你媳妇就是我媳妇,你就放心好了!”
可是一抬头看到何妻那般老态龙钟的模样,李小民大为后悔,暗道:“干什么要打这种主意,下属的妻子,怎么能随便起意?就算起意,也得找个年轻点的啊!”
何炯听了,果然感激涕零,跪地叩头,哽咽感恩不已。
门外,脚步声传来,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从门外响起:“你们是谁,站在我家门口做什么?”
李小民的亲兵队长打着官腔跟他说话,道是朝廷大军副帅前来此地公干,要他不得无礼。
何妻慌忙出去拉了那人进来,抹着眼泪道:“儿啊,这是你父亲,回来看我们了,你快来见礼!”
何炯一听,却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自己,又怕儿子年轻嘴不牢靠,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慌忙隐身,只在暗中陪着老母落泪。
进来那人,却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粗壮青年,怔怔地看着李小民,讶道:“你是我父亲?”
李小民也失声道:“你就是我儿子?”心中苦笑,刚才还说要把他当儿子,现在才发现,这儿子比自己岁数还大,要是带这么个拖油瓶到处走,会大大影响自己泡妞的成功率。
他说出口,发觉失言,慌忙掩口,笑道:“哪里哪里,我是你父亲的旧日同僚,今天过来,是来看看老朋友的家属的。”
何大牛狐疑地看着他,奇道:“我父亲死了十几年了,那时候,恐怕你还没出生吧?”
李小民心里赞叹:“这孩子还不算傻,居然能看出我的年龄。”
他以手抚着下巴,虚虚摸着那一把不知何时才能有的长须,老气横秋地道:“唉,你是不知,吾修仙多年,现在已经练到返老还童的境界。算起来,你该叫我一声伯父才是!”
这个时候,何炯也已隐身在自己妻子耳边说了几句话,何妻呆呆地看着李小民在那里胡说,也不出来阻止,反帮着他说话道:“儿啊,还不快向你伯父叩头!”
何大牛虽然愚钝,却甚是孝顺,翻身拜倒,叫道:“伯父在上,请受侄儿一礼!”在地上硬叩了三个响头。
李小民心中欢喜,上前扶起这位大侄子,叹道:“既然你拜了我一拜,今后就跟着我在军中效力吧。现在我已经混迹军中,化名为李小民,现为朝廷征讨大军的副帅。你先跟着我,做个亲兵,以后学学打仗,还有希望当个将领,混个出身!”
何大牛听得大喜,再叩了几个响头,才站起来,想着自己以后有这位伯父照顾,当可平步青云,不由喜不自胜。
何炯在一旁看得苦笑,虽然奇怪这位主人这么喜欢胡闹,可是看他拿出几丸丹药喂自己老母服下,又派人去请医生,也不由感激。
那几丸药,却是李小民搜查公孙不败的丹房,顺手拿来的,存在自己帐中的还有好多。根据公孙不败留下的手卷,药的效力他差不多已经清楚,先拿了几颗药性平和的丹药给何母吃了,果然看到她精神好了许多,又由赶来的医生开了些温补的方子,找人煎了药喂她服下,把何氏一门,交给自己的亲兵队长照顾,再用大车送她们随军上京,李小民率领大队人马,再度向前赶去。
赶了两天,追上了秦贵妃所率主力军队,二军合一,向金陵进发。
在以后的行军途中,秦贵妃与李小民在人前是主帅与副手,私下里却是形同夫妇,每日里在寝帐中鸳鸯戏水,快乐无比。那些服侍秦贵妃的亲兵虽然对他们的关系满腹狐疑,可是李小民是个太监,反正也不会出什么事,又拿了大笔大笔的赏赐,这些女兵也就不敢再多事了。
大军晓行夜宿,这一日,终于回到了京城。秦贵妃令大军在城外驻扎,自己带上一众将领,进城缴令。
金陵城外,十里长亭。
南唐文武百官,尽聚于此,肃然恭立于亭外,翘首祈盼,远望南方,眼巴巴地等待着即将凯旋回来的朝廷大军。
骄阳似火,将亭外的树叶草茎,烤得萎缩了不少。众官员也被这烈日烘烤,满面流汗,将官服都湿透了。有幸能在长亭中坐等,不至于被晒得头昏眼花的,也只有左右二相,以及秦老将军而已。
在长亭之中,坐在三位老臣上首的,是一位绝代风华的丽人。但见她生得明眸皓齿,肌肤晶莹如玉,身穿一套庄重华丽的宫装,却是当朝正宫娘娘,正受命掌控朝政的皇后周氏。
秦贵妃的地位,在宫中也甚是尊贵,只次于周皇后,此次出征凯旋回朝,立了大功,周皇后自然不能怠慢,因此上亲自率文武百官出迎,在城外十里长亭处,等着秦贵妃一众军将。
她端坐在正位之上,如白玉般的小手端着一个茶盅,悠然品了一口茶,美目望向远方,轻启朱唇,淡然道:“前面派出的斥候可曾回报,妹妹的大军,快要到了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