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终结-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个过程在唐帝国那里又重演了一遍,只不过来得更快,也更具戏剧性。这是一段不断被人提及说起,反复被人编撰演绎,并用多种形式(著作、论文、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来回顾的历史,因此特别值得反思。
唐,是帝国历史上的第二座高峰。它的辉煌被和汉一起并称为〃汉唐气象〃。不过,汉的伟业基本上是本族和本土的,唐的成就却是多民族和国际性的。或者说,较之开辟了〃丝绸之路〃的汉,唐的成就更是多民族和国际性的。请看名单。隋唐两代,被征服的西域各国有:高昌(新疆吐鲁番)、龟兹(新疆库车)、党项(甘肃西部)、吐谷浑(青海)。维持通商友好关系的有:焉耆(新疆焉耆)、疏勒(新疆喀什)、于阗(新疆和田)、天竺(印度)、???宾(克什米尔)、康国(中亚细亚中部)、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甘棠(里海之南)、朱俱婆(葱岭之北)、泥婆罗(尼泊尔)、石国(中亚细亚北部)、大秦(东罗马帝国)。这还只是西域各国。其他,则还有高丽(朝鲜半岛东北部)、百济(朝鲜半岛西南部)、渤海(辽宁、吉林两省境内)、契丹(河北东北部及辽宁部分)、吐蕃(西藏)、突厥(中国北部)、回纥(中国北部)、南诏(云南)等等,不一而足。他们或被征服,或来朝贡,或来通商。唐帝国国门大开,一视同仁地表示欢迎,也一视同仁地相互学习。
这就是世界性的超级大国了。于是大唐帝国的京都长安,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中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相貌古怪服装离奇的〃追星族〃。唐帝国的政治、军事、文化,都是他们狂热崇拜和竞相模仿的对象。其中最热忱的是日本人。他们派遣的〃遣唐使〃,起先每次三五百人,后来每次两三千人。除正副使节外,还有大量的留学生和学问僧。有的来了就不再回去,有的回去就立即照搬。京都和奈良,就是仿照长安修建的,只不过规模和范围远远不及而已。
大唐,难道不是盛世?
唐成为帝国的黄金时代,原因是多方面的。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乱是一个原因(这一点我们后面还要再说),隋的统一中国也是一个原因。没有魏晋南北朝三百六十九年注入的生命活力,没有隋的创业奠基,就不会有大唐盛世。从这个意义上讲,唐太宗的所谓〃贞观之治〃,不过是摘了个桃子。当然,能够摘桃子,而不是像隋炀帝那样把桃子丢了,应该说还得归功于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和改革开放。
李世民非常得力的举措,就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了隋王朝创立的两个制度科举制度和官制制度。《新唐书》的《选举志》 一开始就说:〃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学者皆怀牒(谱籍)自列于州县〃,也就是凭户口或出生地证明自由报名参加公开的考试,并根据考试的成绩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候选人。这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叫〃选举制度〃(选就是选择,举就是提拔)。这样一种制度,要远比秦汉的察举(察举征辟)和魏晋南北朝的荐举(九品中正),更合理也更有利于国家。它的意义,我们以后还要再说(详本书第三章)。这里要说的是,正因为科举制度既有利于人才选拔,又有利于中央集权,因此它也就被后世王朝所继承,并视为关系到王朝命运的头等大事,而且一直延续到公元1905 年。
与此相同步,自隋始,郡县僚属(副职)不再由主官(正职)自辟(自己选配)。〃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也就是所有的官员都由中央任命。这无疑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另一项也是由隋创立的重要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即中央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其中尚书省下又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负责办理下行的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核上行的公事,尚书省总揽六部,负责所有的行政工作。这样看来,中书省有点像立法部门,门下省有点像监察部门,尚书省则有点像行政部门。三省分权,同为宰相。但这种〃分权〃(实为分工),只是为了皇帝更好地集权,甚至只是为了更好地办公(中书、门下两省其实不过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和西方的〃三权分立〃完全两码事。
不过〃三省六部制〃的意义仍不可小看。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任何统一王朝都是巨型帝国。任何一任皇帝无论贤愚,都必须也只能依靠官僚集团来管理国家。这个官僚集团历朝历代人数不一,但即便精兵简政,对于那位〃孤家寡人〃来说仍未免过于庞大。如果没有起码的权力制衡,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权力的运行就将无法控制。因此,帝国制度建立之初,即有行政、军事、监察的〃三权分列〃;至隋唐,则又有尚书、中书、门下的〃三省分权〃。这是因为,虽然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已分掌分治,但行政权(相权)仍嫌过重,有威慑君权之虞。这就要再分一次,即削减相权。宋代开国以后,太祖鉴于唐末五代政局紊乱,内则权奸专横,外则藩镇跋息,乃尽收地方之权于中央,复收中央之权于君主,实行唐末以来文武分权的中书省与枢密院〃二府制〃,进一步用枢密院来制约中书省(宋代中书省其实包括唐之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到了明代,朱元璋干脆取消宰相,皇帝由国家元首而兼任政府首脑,就更是集权了。当然这是后话(详见下节)。总之,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三省制度制约权力,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大唐帝国就可以实行它的全面对外开放政策了。
这里面也许有种族方面的原因。隋唐帝国的创始人是都有少数民族血统的。隋文帝杨坚有鲜卑血统,唐太宗李世民则有晋北胡人血统,因此无论胡汉,均能一视同仁,无论中外,均能兼收并蓄。唐太宗曾对身边的人说:〃自古皆贵华夏,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他们甚至对各种宗教也能一体扶植,不加阻挠。唐代皇帝因为姓李,原本是推崇道教的,但玄奘自印度归来,太宗竟亲自接见,并资助他翻译佛经。其他如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袄教(拜火教)、摩尼教(一种古波斯宗教),都在长安设有寺院,其教正长老则由政府不分畛域地授以官位品职。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鞑靼人、西藏人、朝鲜人、日本人、安南人,都在这里和平共处,和衷共济(请参看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有如此开阔的胸襟,岂能不天下归心?
然而,唐因混血皇帝而兴,又因混血将领而衰。公元755 年,被称作〃营州突厥杂种胡〃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自渔阳以十五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次年攻进长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创造过开元、天宝全盛局面,此刻已年逾古稀的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在马嵬坡处死了他的爱妃杨玉环和宰相杨国忠之后,逃进四川。这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其时间,距公元618 年李唐代隋,是一百三十五年;距公元907 年朱温灭唐,则是一百五十二年,差不多刚好相等。
安禄山据说是被杨国忠逼反的,因为杨国忠老在皇帝面前说安禄山要造反,结果安禄山不反也得反。这一反,才发现伟大的唐帝国是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捅就破。所谓〃帝国精锐部队〃,不过是宫廷里中看不中用的仪仗队;被后人一再追忆的〃开元全盛时〃,则不过病态繁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物产原来并非国家人民所用。实际上,中央集权也好,开明专制也好,说到底,都不过是为了巩固皇权,甚至只是为了极少数几个人的穷奢极欲。维系这种统治的东西其实是很脆弱的。因此,一旦王纲解纽,也就不堪一击。最后,九五之尊的皇帝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只能〃回看血泪相和流〃。当然,他同时丢掉的,还有皇位。
这场叛乱最后在胡人(回纥)的帮助下平息了,大唐王朝却也从此一撅不振。尽管此后它又维持了将近一个半世纪,但已无复当年的盛况和锐气。只要读读中晚唐的诗就知道,其气度与盛唐已不可同日而语。什么〃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那几乎是一片挽歌。
帝国的黄金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章中央集权 五 集权;再集权
历史的经验总是会引起注意,前车之覆也理所当然地是后车之鉴。然而,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灭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宋、明、清三朝的情况,大体如此。
北宋帝国的巩固政策,周谷城先生概括为四句话:集兵权于中央,以文臣知州事,提高监察之权,优待被征服者(《 中国通史》 )。宋太祖赵匡撤是军人出身。他能够当上皇帝,就因为他握有兵权。他比谁都知道军队的重要和危险。因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保他自己和他的子孙后代绝对能够指挥军队,而不是军队指挥他们。这件事甚至被说成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杯酒释兵权。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而是表现为一系列的措施。
宋代的军队,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就是中央军,也是帝国的〃精锐部队〃; 厢军就是地方军,即诸州之兵;乡兵则是杂牌军,甚至是乡勇、团练之类;至于藩兵,大约连有组织的民兵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散兵游勇,因此史家也有不把藩兵计算在内的。显然,诸军之中,最重要的是禁军。宋太祖夺回来的,就是这一部分的兵权。夺回来以后,全部集中在京师,统一指挥,统一操练,统一调动,并指派最优秀的教官(《 水浒传》 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大约就是此类人物)。其中最精锐的〃帝国卫队〃,皇帝还要亲自检阅。禁军根据国家需要轮流调往各边陲重镇,且三年调防一次。统军的将领,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文官担任。这些文官,也是要轮值的。镇州的厢军,也要调防。总之,练兵的不带兵,带兵的不统兵。地方上没有常驻的部队,部队上没有常任的将领。这就叫〃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部队没有常任的指挥官,指挥官没有常属的部队)。
这当然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国家的军队变成自己私人的军队。要知道安禄山之流之所以能够造反,就因为军队是他们自己的,手下的将士只认统帅,不认皇帝。一旦统帅有心谋反,顷刻之间就会大起祸端。即便一时不反,像中晚唐的节度使那样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也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所以,有宋一朝,防兵如防贼,绝不允许出现兵权大于皇权的可能。实际上岳飞之所以被杀,就因为他有〃岳家军〃,还有一个很不合适的口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就犯了赵宋王朝的大忌。更何况这时的赵宋,又是一个摇摇欲坠的逃命王朝,岂能不神经过敏,必欲去之而后快?说到底,秦桧其实不过帮赵构去了一块心病而已,正所谓〃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文征明《 满江红》 )。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像这样上下脱节,毫无凝聚力的军队,在战争中能不能奋勇当先,所向披靡,却又是一个大问题。兵权是夺回来了,但军队也废掉了。事实上,有宋一代,也几乎被公认为是战斗力最弱的一个王朝。不但并无能力收复失地,最后连半壁江山也保不住;而让寡妇上阵打仗,将军徒唤奈何的故事,大约也只能在这个朝代上演。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唐解放思想,结果放纵了军人,引来杀身之祸;宋加强集权,结果限制了军队,丧失抵抗能力。帝国制度的左右为难,由此可见一斑。
于是到了明清两代,最高当局就觉得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
改制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此人也是一个集权主义者。他的统治手段,也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厉行集权制度,提高专制权威,屠杀文武功臣,整顿地方吏治(请参看周谷城《 中国通史》 )。这就比赵匡胤厉害多了。赵匡撤不过夺了武将的权,而代之以文官,朱元璋则还要夺文官的权。我们知道,明代原本是有宰相的,明代的宰相叫丞相。明代也原本是有相府的,明代的相府叫中书省。但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年),朱元璋借左丞相胡惟庸〃谋逆〃一案发难,撤销中书省,不再任命丞相,皇帝直辖六部。清人入关以后,承袭明制,也不设宰相职务,从秦汉开始实行了一千六百年的宰相制被彻底废除。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取代〃宰相制〃的是〃阁臣制〃。所谓〃阁臣〃,其实就是皇帝的政治秘书。因为这些高级秘书来自翰林院,办公的地点则或在殿(如武英殿),或在阁(如文渊阁); 故被称为〃殿阁大学士〃,也叫〃阁臣〃。这些人,民间尊称为〃阁老〃,皇帝则称其为〃辅臣〃。事实上,阁臣的任务也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务,同原先的宰相差不太多,所以民间仍视〃入阁〃为〃拜相〃,称〃阁老〃为〃相爷〃,视〃阁臣〃为〃相国〃。明代和宋代一样,也是文臣统兵。朝廷重臣出则为将帅,入则为阁辅,这就叫〃出将入相〃。
其实阁臣与宰相并不能相提并论。第一,历代宰相都有相府(比如汉代的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府,唐代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府中有僚属,府下有部委。比如唐代的尚书省,明初的中书省,均统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阁臣却没有自己的行政机构,也不能直接指挥六部。后来,为了提高阁臣地位,以六部尚书充任阁臣,事情自然又另当别论。但这是人事,不是制度。第二,宰相官居一品,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阁臣则品秩不一,明成祖朱棣时品级最低的一个阁臣竟只有从七品(副县级)。所以,要提高阁臣地位,就只有加衔,比如〃太师上柱国特进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地位就高得吓人了。第三,宰相有行政权和执行权,许多事情都可以按照既定方针自作主张,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这也是阁臣望尘莫及的。当然,明代的某些阁臣,尤其是内阁首辅,实际权力也非常之大。比如严篙、张居正,就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不过这两个人在后世也颇受批评,因为他们越权越位,身为阁臣却做了宰相的事情。
然而就连这样的〃阁臣〃,后来也被雍正皇帝〃束之高阁〃 ,成为〃荣誉职务〃。真正管事的,则是所谓〃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每天都要面见皇帝,商量军国大事。皇帝的命令则以军机大臣的名义下发,称为〃廷寄〃。外面的奏章也由军机直达御前,不必通过内阁,〃军机处〃成了最高权力机关。当然这是后话,回头再说。
明代专制与集权的另一〃特色〃,是〃厂卫制度〃。厂,就是东厂、西厂;卫,就是锦衣卫。锦衣卫原本是御林军。明成祖朱棣篡权以后,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特命其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可以不经法司,任意处置人犯,用刑极其残酷,以至于京城居民一见白皮靴来(当时锦衣卫军官都穿白皮靴),无不大惊失色,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朱棣犹嫌不够,又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年)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太监提督,专事缉拿〃大逆不道〃和〃妖言惑众〃者。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 年),明宪宗朱见深又增设〃西厂〃,也由太监提督,同样是捕风捉影,滥施暴刑,屠杀无辜,大量制造冤假错案。东厂、西厂(此外还有一个专为宦官刘瑾所设为期极短的〃内厂〃)、锦衣卫,就构成了明代专制统治的极权手段;而所谓〃厂卫制度〃,则成为特务统治的代名词。
可惜,朱棣之流发明的〃厂卫制度〃,并未能保住他们的江山。国号中既有日又有月的大明,还是在内外交困中呜呼哀哉。接下来的王朝,就是大清。清和元,都是所谓外族入主中原。但他们的做法和命运,却颇不相同。总体上说,元人的统治是不太成功的。他们的许多做法,也不算高明。比如把天下臣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就只能引起强烈的反抗。何况元世祖忽必烈的中原称帝,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蒙古大本营的承认。所以明军北伐,势如破竹,元顺帝妥灌懽帖睦尔干脆放弃抵抗,半夜打开北京城门,一口气跑回了大草原。这样看来,所谓大元,只能算是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跑到中原来过了把瘾。
大清王朝的主要领导人就两样了。他们不但认同甚至醉心于汉文化,而且几乎是把帝国制度的精髓都琢磨透了的。的确,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满清君主之符合中国传统,远远超过前朝本土出生的帝王;而他们所能行使之职权,也胜于历朝历代(请参看《 中国大历史》 )。我猜想,这大约是因为他们能够将军事集权的经验,成功地运用于政治集权;又能够将汉民族创造的文化,灵活地运用于自己建立的王朝,并能在两方面都避免其不足。
且看他们如何动作。
首先,清代统治者明确宣布,皇权的行使(包括亲王摄政、太后垂帘)和皇位的继承(是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纯属皇室家务,不容外人(主要指汉人)置喙。这就避免了朝中大臣为这些决定是否合乎礼法争论不休,而汉家那些理学大臣偏偏又对此特别热衷。实际上,大明王朝就是在诸如此类的争论中活活拖死的。清人的决定,显然吸取了明亡的教训。但他们能够公然不顾历朝历代〃君臣共治〃的传统,将朝臣排斥于这些重大决策之外,则无疑得益于他们是满人,可以不管汉人的那一套。
其次,他们规定,满族王公勋贵包括皇帝的父辈,在皇帝和太后面前一律自称〃奴才〃,这就杜绝了所有〃自己人〃的〃不臣之心〃和〃非分之想〃,而那些八旗领袖、亲王郡王们可历来都是桀骜不驯的。事实上,清王朝建立之初,八旗旗主权力极大。由他们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顺治帝、康熙帝都曾受到钳制。这时,光讲〃君君臣臣〃那一套是不行的,因为那是汉人的东西,必须用满族传统来包装。汉人称臣,满人称奴,一朝两制,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三,他们发明了〃秘密建储制〃,即皇帝生前不再册封太子,只指定接班人,但秘而不宣,藏之高阁,皇帝驾崩以后才由顾命大臣当众宣布。这就避免了储君抢班夺权,太子结党营私,诸王阴谋夺嫡一类事端的发生。有此基础,他们放手让皇子皇孙、贝勒贝子参政议政,甚至代管部务,这显然又是吸取了前明皇族只会享受太平,不能保家卫国的教训,确保了皇室的坚强有力,应该说是煞费苦心,也算周密细致。问题是帝国制度此时已经走到了尽头,而大清帝国最后几个皇帝,是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建储制度设计得再好,又能如何呢?
不能说赵匡胤 、朱元璋,以及清代统治者们的政策没有用。宋以后,鸦片战争以前,确实不再有藩镇割据和权臣谋逆,不再有地方势力的尾大不掉。然而帝国也从此变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机,再也焕发不了生命活力。结果,宋亡于元(蒙古人),明亡于清(女真人),清则差一点亡于来得更远、武力也更强的〃洋人〃。所谓〃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不过是阿Q 式的自欺欺人。王朝,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二章中央集权 六 王朝的气数
从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到公元1911年清朝廷交出政权,二千一百年间,中华大地上建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王朝。这些王朝,大体上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那么,它们的命运如何呢?或者说,帝国的历史如何呢?
让我们做一个回顾。
如果以所谓〃五代十国〃为界,帝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上下两段。从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灭齐,到公元907 年朱全忠(又叫朱温、朱晃)灭唐,共1128 年,是为上半段。从这一年到公元1911 年辛亥革命,共1004 年,是为下半段。上下两段的年头,只差一百二十多年,大体上还是对称的,堪称〃上下两千年〃。
上下两段的结构也很对称。上半段有四个统一的王朝,即秦、汉、隋、唐。下半段也有四个统一的王朝,即宋、元、明、清。上半段的秦汉与隋唐之间,夹了个半统一的魏晋南北朝;上下两段之间,则夹了个半统一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在帝国史上是个异类中原五个汉胡杂糅的小朝廷,周边十个不成体统的小帝国(实为王国),就像五道热菜加十个冷盘。中原那五个小朝廷,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国号都有个〃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之所以叫〃后〃,是因为此前已经有过梁、唐、晋、汉、周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