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从来不淡定-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一些地方的官员的确欠收拾。
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的不同在于,他们工资低,待遇低,环境差,没人听他们话。所以,唐朝人都喜欢到长安或洛阳,最差也查不到哪里去。但京畿的百姓可就苦了,遭遇武三思这样的喜欢拿高大威猛的建筑当功绩的官员,百姓就得跟着倒霉。刚回到洛阳,武三思就上书,说三阳宫不好,带“阳”,还“三”,比二还多一杠子。
于是,借着类似不要脸的理由,他打动了武则天,终于拿下了拆毁三阳宫,打造兴泰宫的工程项目。上书中还说:万安山万年安定,有兴泰宫,美轮美奂,陛下应该每年带着人马来一次。
好吧,去兴泰宫,一路上官员和皇帝的供奉谁出钱?还每年去一次,你怎么不说住那儿不回宫理政!兴泰宫的建造很费人力物力,而且按照武三思的构思,不出几百条人命绝对就意味着做工不认真,于是可劲儿监督,造就了广大京畿居民的反抗情绪。左拾遗卢藏用上书曰:
近臣以拍马屁为忠,以反对您为逆,致使百姓失业,有伤陛下仁政。陛下如果真想着安人(民)施政,就赶紧发制罢除这项徭役。天下人都这样,您忽然如此宣布,他们感恩戴德;如继续这样下去,臣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武则天看罢奏疏,揉成一团,扔掉了。

第三十六章    最后的疯狂

泰兴宫是怎样建成的?
武三思认为,材料不可不省,否则劳民伤财。建议把拆毁三阳宫的木料用在泰兴宫上面,征发京畿男丁,没日没夜打造。为了不给百姓们添麻烦,要求速战速决,力争在半年内建造完成。于是,武三思倡议打造的泰兴宫就这样在万安山破土动工了。不过在他的指导下,徭役成倍增长,只用了四个月便完工了。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四月,武则天游览了这座宫殿,表扬了武三思的能干和体贴,同时,她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不禁哈哈大笑。
“赶紧白司马,不然打你孟青棒!”
是的,国老未死之前,武则天总想在白司马坂弄一尊大像,可国老不愿意,她也就不好坚持。现在,既然这么大的泰兴宫都造好了,一尊佛像又有什么呢?于是,泰兴宫还没坐热乎,白司马坂就又有了新项目。只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秉承传统美德,不征收普通百姓附加税,只要和尚和尼姑的就可。总之,和以前一样。
考虑到武三思劳苦功高,新的事务就不让他主持了,武则天找了个办事更加干练的人,春官尚书武攸宁。
武攸宁比武三思办事干练,主要体现在武三思用四个月干完半年的工程,他能用两个月干完。累死人算工伤,工伤算到武攸宁头上,不服的可以找他商量,故而大家都很听话,因为没人敢找他商量。僧尼每天出一文钱,可造像用的材料不还是要钱吗?武攸宁认为可以适当哭穷,上了一回书,拿到了亿万巨款,干得更加带劲了。
文学家李峤上疏:
天下百姓,贫困人口还是很多的。造像已经花了十七万贯,如果散给这些穷人,每人拿一千贯(太多了),还能援助十七万户。佛祖慈悲为怀,不在乎外在如何,陛下有慈悲之心,也不必在乎去打造什么。臣以为省去劳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所谓因果报应,陛下种下爱人(民)之因,必得人爱之果。
监察御史张廷珪上疏:
臣以为时政下,应该先考虑边境安宁和府库充实,蓄养人力。按照释教的观点,就是应该救苦厄,灭诸相,崇无为。伏愿陛下明白臣的一片愚昧之心,真正按照佛想要做的去做,以道理为上,不要荒废了天下大事啊!
从内容来看,李峤用的是因果报应,而张廷珪则直接把释迦摩尼佛给搬出来,还写出了佛家教义:救苦厄,解救苦痛,别让百姓受累不讨好;灭诸相,不要去追求那些实体,因为那都是虚的,求诸内心才是道理所在;崇无为,不是说不去做什么,而是不去刻意追求什么,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正是如此。
显然,武则天被张廷珪打动了,她当即召见了这个四十岁的年轻人。问曰:我如何能见如来?
答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问曰:怎样才能让天下百姓享受更多的福祉?
答曰: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及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其福甚多。若人于此经中受持及四句偈等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武则天突然安静了下来,片刻之后,她欣慰地笑,竟然赏赐了这个反对她的人。从这一刻起,武攸宁愤怒了。其实,说实话,造一尊佛像真的没那么浪费,这亿万文的巨款多半都让他给贪污了。同样贪污巨款的人还有二张家的张同休、张昌期、张昌仪。此三人比武攸宁嚣张得多,所以武则天从泰兴宫回宫之后,首先就拿他们开刀。
张同休是司礼少卿,官职不大,但跟他哥一样嚣张。
某日,宴会,坐席上,大家都喝得有点儿多了,张同休开始闹腾。指着杨再思(科举出来的宰相,善于察言观色)调戏道:“杨内史长得跟高丽棒子似的!(杨内史面似高丽。)”杨再思听罢,非常高兴,抽出剪纸和贴巾,站起身来走到前面,跳起了高丽舞。举座大笑,杨再思则边跳边以极度恶心的神色瞧张家兄弟……说“莲花似六郎”的就是他。
张同休兄弟几个贪污受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武则天也看不下去,便让人审理。需要注意的是,偏偏没有张易之和张昌宗两人的身影。
张同休、张昌期、张昌仪下狱,左右台一起审讯。几天后,这三人终于肯托底,把二张兄弟给供出来了。无奈下,武则天下诏,张易之、张昌宗作威作福,一并审问。审了有那么一段时间,结果出来了,不过这结果挺让人意外:
张昌宗强占人田,应罚款二十!
武则天回复:可!
御史大夫李承嘉、中丞桓彦范不满结果,上奏:
张同休兄弟共贪污四千多贯,张昌宗按法应该免官。
张昌宗都快哭了,虽然四千多贯在他眼里根本就算个屁,可根据大唐律法,这些钱已经够把他拉下马好几回的了。张昌宗根本没料到会有人巴不得他免官,情急之下,上前一步抗辩道:
臣有功于国,那些钱根本就不够免官的!
武则天有些无奈,这辩解你能忽悠住谁呀?无奈也好,有爱也罢,既然小面首遭罪了,就得帮他解围。于是,武则天问各位宰相:
昌宗有功吗?
对天下无功,反而坑害了无数百姓;对你有功,整天伺候还形影不离。可武则天这样问了,肯定不能直说,直说掉头,这都知道。于是,杨再思同志也没再三思考,头一个拔脚向前一步禀奏道:
昌宗造了神丹,陛下吃了之后非常精神,这就是莫大的功劳啊!
武则天不容别人有话,接着大喜,呵呵笑道:“既然这么有功,免了,免了!”就这样,张昌宗什么罪都没了,反倒让那些上疏的人吃不了兜着走。对于杨再思,曾有一位,名叫戴令言的左补阙作赋讽刺,名字就叫《两脚野狐赋》。两脚野狐什么样?戴令言的文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骚气!
杨再思是戴令言的上司,大怒之下,把他贬到了地方上当县令。曾几何时,武则天与宰相议论刺史、县令的问题,问为啥这帮人都愿意到京城当官儿。李峤、唐休璟认为,重内官,轻外职,一般贬官就往地方上贬,成了风俗,所以才这样的。鉴于此,李峤、唐休璟说,可以在台、阁、寺、监找一些靠谱的官员,分别管理、督导一个大州,才能让地方繁荣起来。
武则天就让人找靠谱官员,韦嗣立、杨再思等二十人入选。
可以说,李峤和唐休璟并没有找到事情的本源。在京做事,有皇帝在场,做好了总有让她看见的时候,在地方,除非狄仁杰一样的神人,否则这辈子都会被遗忘。皇帝金钱和提拔激励是必须的,百姓赞赏,对官员来说,是最次要的。干出政绩的人才有机会被重视,这就是为何有人鱼肉百姓,有人只顾政绩的根本原因。
办法出来以后,得到了很快的执行,可到最后,只有常州刺史薛谦光、徐州刺史司马皇还算可以,其他人,该怎样还怎样。
办法让人很没办法,倒是给了杨再思同志拉人下水的好机会,戴令言被贬后,朝廷并没有因此安静下来。
张易之再一次成为了大家的焦点,这一次,是由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举报的。事情很快就到了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手里,他主要负责审讯张易之。可正当他要准备材料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唐休璟,地方上需要你,你赶紧去吧,记住,是安东都护府哦!
复仇的心理让张易之变得愈发疯狂,把唐休璟弄到安东后,他又罗织状告他的韦安石的罪名,把韦安石贬谪到了扬州当长史。
唐休璟费尽心机想出来利国利民的政策,就这样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八月过去了,中秋也很快到了,正是他离开洛阳的时候。临行前,这个太子右庶子跑到东宫,对李显说:“二张侍宠不法,必将引发祸乱。殿下好好防备!”
张易之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危险,他这么做,只是给自己活下去的机会。武则天已经很老了,一些事情交给二张处理,可以后呢?不管谁当家,二张都没有好下场。现在明白,悔之晚矣。武则天八十岁了,都知道没有几年了。可选拔贤才的事情,她总要过问一下。两个月后,秋官侍郎张柬之被提拔成了同平章事,担任宰相重职,时年八十岁。
她顾不了那么多,能用一个是一个。
几天后,武则天又让人推荐可以担任员外郎的人选,韦嗣立推荐的是广武县令岑羲。“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出身不好!”“哦?”“他伯父是岑长倩,连累了。”武则天摆摆手,道:“有才能就用,没什么连累不连累的。”于是,岑羲从一个县令直接升为了天官侍郎,那些以往被牵连的人,也都因此担任了一些重要的职位。
武则天是有远见的,就在她接连提拔许多有才干的人后的两个月,竟然一病不起,连宰相都一个多月没能见上她的面。



第三十七章    最后的疯狂

武则天卧床不起,即便能活下来,日子也长不到哪儿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个开始盘算女皇死后的事,他们勾结以前联络好的党羽,图谋发动一场政变,把所有想动他哥俩的人一网打尽。崔玄炜见情况不妙,强行上奏道:“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他们侍奉汤药已经足够。大内为一国重要之地,臣真的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有外人出入!”
武则天道:爱卿费心了,这里没有外人。
她对二张兄弟不加过问,依然让他们侍奉在身边。而此时,宫外百姓间早已炸开了锅。不时有人张贴揭发二张兄弟谋反的文章被贴到市中心重要街巷的墙上,引起不小的轰动。武则天知道这是有人想陷害他们,一直不肯让人审理。
终于,许州人杨元嗣的一封密奏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
张昌宗曾经找过一个叫李弘泰的术士相面,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相,劝他在定州造佛寺,还说如果这么办,天下肯定就是他的了。
看到这里,武则天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且不论事情是真是假,单看定州佛寺一事,已经足够让她担忧了。于是,她强打起精神,下令,让韦承庆、崔神庆、宋璟三人联合审理此案。几人带着任务下去了,事情终于有了眉目。
原来,二张的的确确有过这样的经历,还偷偷和李弘泰谈过很多未来的大事。韦承庆、崔神庆上奏:张昌宗不是说过,李弘泰说过的话,都已经告诉给陛下了么?那么,请准许把李弘泰收监,这才是本案的源头。
案件推给了大理寺,御史中丞宋璟和大理寺丞封全祯上奏:张昌宗如此受宠,却还让术士算命相面,他这是想干什么!李弘泰说过,算卦那次得出一个“乾”卦,乾乃天子之卦。张昌宗如果真以为李弘泰是妖孽,为何不立刻扭送他到有司,还藏着掖着干什么?他虽最后承认此事,但终究包藏祸心,发法当处斩!
臣奏请收狱,拷问其罪。
武则天望着宋璟,不肯吱声,寝内一片安静,良久,宋璟又说:如不收纳入狱,恐怕众人的心可就乱了!
武则天点了点头,无奈地说:爱卿先退下吧,等等,等详细文书出来再说。
宋璟退下,又有一人上前奏道:以前臣注意过,宋璟所奏均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全不为自身考虑,希望陛下恩准所奏。
武则天感觉口渴,她急躁地看了看这些侍臣,摆摆手,让他们退下了。不日,武则天下令,宋璟去扬州审查一件大事,宋璟不去;又下令,宋璟去幽州审查一件贪污案,宋璟还不去;最后,她决定让宋璟担任李峤的副手,去安抚陇、蜀二地,宋璟坚决不从。抗旨不遵,是为忤逆,宋璟上奏:
州县有罪,品级高的就让侍御史去查,品级低点的就让监察御史去查,如不是军国大事,中丞不能出行。今日陇、蜀二地没有什么大事,不知道陛下要派臣去干什么?臣不敢遵命,让陛下徒增违例的恶名。
我们来看一下张昌宗同志,该同志从开始到现在都在跟敌对势力作斗争,如今,武则天想他的时候他就出现,不想他的时候,他就乖乖退到一边。司刑少卿桓彦范上疏,认为他无功受宠,包藏祸心,这是张昌宗自取其辱,苍天有眼。如武则天不加惩罚,便是违抗天命。然后桓彦范指出:既然张昌宗说李弘泰曾经告诉过他那些鬼话,为什么之后还来往,这里头难道没有猫腻吗?
武则天见奏疏,按下不报。
崔玄炜见状不妙,又上奏,宋璟跟着上奏,武则天说不出别的话,只是跟他们解释,说张昌宗已经提前跟我说了,你们的上奏不顶用。宋璟暗自冷笑,道:
张昌宗是被飞书吓怕的,迫不得已才承认有这一回事。况且谋反是天下的大罪,没有说承认谋反就可以豁免的。如果张昌宗不依法处理,国安何在!?
武则天呵呵一笑,不好意思地解释着什么。宋璟登时大怒,声色俱厉地说道:
臣知道张昌宗是陛下所爱,也知道说出这话已经惹祸上身,但义气在心,虽死无恨!
武则天不高兴了,偏坐在胡床上不肯说话。杨再思生怕宋璟忤逆,赶紧咋咋呼呼撵他出去。宋璟看着杨再思,冷冷笑道:“皇上在此,不劳宰相擅自下令。”武则天叹了口气,对杨再思说:“你就让张昌宗来,让宋璟审他!”言罢,回去休息了。得令之后,张昌宗来到了,宋璟站在一旁厉声责问,对话中,忽然有人拿来一封圣旨,大声唱到:
张昌宗炼制丹药,使神皇龙体小康,居功至伟,特赦无罪!
……
呵!这就是武则天的杀手锏吗?宋璟不敢相信,他看了看得意忘形的张昌宗,咬牙切齿地说道:“我真后悔一开始没先把这小子的脑壳敲裂!”(不先击小子脑裂,负此恨矣!)此话被人传给了武则天,武则天怕宋璟未来和张昌宗不和,便让张昌宗亲自跑到宋璟家里谢罪。于是,张昌宗华丽丽地吃了一回闭门羹。
想当年,女皇身体好的时候,他们敢对我张昌宗说个不字么?
说到底,这帮人就是一群树倒猢狲散的瘪三!
然而,不管宋璟瘪三还是张昌宗瘪三,武则天都已经不行了。二张兄弟身居要职,一个是麟台监,一个是春官侍郎,春风得意,又泡在大内里头的最中央,把持着朝政,旁人也不敢来硬的。但现在,情况不太一样,只不过这两位仁兄还在沉沦而已。狄仁杰说过,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事,尊重那些重臣,对李显恭敬点儿。
他俩全都没做到。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这是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的正月,武则天病入膏肓,经过李峤等人的恳请,她决定饶恕先前被告谋反的千万流人,除了罪魁祸首,其余一概不问。就这样,女皇在人生的最末尾完成了一直纠结在内心的愿望。这个春天,对二张来说,的确是个多事的春天。
他们指望女皇病逝之前,把朝政完全把持在自己手中。
他们太低估这群身经百战的大臣了。
首先出现的,是八十一岁的张柬之,他的故事让唐朝感激一个朝代。他找到了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还记得吗?他是靺鞨人,勇猛无敌,李治很喜欢他,把他安排到了玄武门掌管禁中出入。玄武门下,白发苍苍的张柬之拜了拜李多祚,表情严肃地望着他说:“将军,你在北门多少年了?”
三十年了。
将军锦衣玉食,恩宠当代,位极武臣,是谁的恩典,记得吗?
李多祚虽是骁勇的武将,可在感情上,他的确很是脆弱,特别能感激人,也很容易哭,此刻,面对张柬之,他竟然哭了起来,道:
大帝的恩典!
好了,将军既然感激大帝的眷恋,想过要报答一下吗?哪怕一点点!
多祚这条命都是大帝给的,哪怕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好!李将军,大帝之子在东宫,朝政却被张易之兄弟把持,怕朝不保夕。太子对社稷来说至关重要,将军报恩,正在今日!
如为先帝,多祚任凭相国驱使,天地共鉴,虽死无恨!
言罢,他像一尊铁石像一般立在玄武门下,指天为誓,情动天地。就这样,张柬之把掌管玄武门的将军说服了。诸位大概有所不知,张柬之担任宰相以后,办的第一等大事便是提拔干将,把所有有匡复李唐之志的大将都提拔成了禁中守卫。这里头,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就是一个。
杨元琰曾经和张柬之在地方上认识,一起在江中泛舟游玩,就曾说过武则天革命的事,张柬之当上宰相,便提拔他为右羽林将军。
张柬之对他说:元琰君还记得江中的话吗?今日所授,职责很重啊!
杨元琰点了点头。
后来,桓彦范、李湛等人均成了左、右羽林将军,这让张易之觉察到了什么。后来他们让武攸宜换掉李多祚,去当右羽林大将军,这才安心下来。可是,在张柬之面前,两个同姓的小孩实在是只能玩儿点儿过家家的游戏,真要干大事,只有被玩儿的可能。不久以后,姚元之从灵武来到了神都。
姚元之是谁?
姚元之就是姚元崇,几个月前被武则天支走。原因是默啜同志口口声声要捉拿姚元崇,因为这家伙谋反。武则天便让他到地方先躲一阵子,用字代替名,改名姚元之,到灵武上任。突厥人不知道姚元之就是姚元崇,姚元崇就是姚元之,于是不再过问。以默啜这帮人的智商,想用离间计,真是差远了。
姚崇很快到了洛阳。
张柬之、桓彦范相视而笑,道:事成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至少从李显这方面来说是这样的。
李显这个太子完全没有自主权,桓彦范拜见他的时候,把计划告诉给他,他当即答应。第二日,张柬之、崔玄炜、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领着左右五百多羽林军到了玄武门。李多祚、李湛、李同皎三人骑马到东宫去请李显,其他人原地待命。这样,谋事才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可是,我们的李显吓趴下了。
他躲在屋里不肯出来,已经快尿裤子了。

第三十八章    则天退位

李同皎(安阳王)被李显急疯了,指着外头愤怒道:
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今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副众望。
李显不敢冒这么大的显,他望着李同皎道:“那些奸贼的确该死,可是皇上现在身体不好,你们就不怕让她老人家担惊受怕吗?各位请回吧,咱从长计议!”众人一阵骚动,站在一旁的李湛见李显扶不上墙,指着外头说:“诸位将相不顾家族生死来到这里匡复社稷,殿下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殿下陷将相于不仁不义的境地,臣请殿下自己出来解决!”
李显望了望众人,从他们的眼神中,他看出了愤怒。
整理一下衣冠,李显犹如吓破了胆的丧家犬般,失魂落魄地走出了大殿。李同皎见李显手脚飘忽,也不废话,直接抱着他上马,领着一干人直奔玄武门而去。玄武门大门紧锁,众人用陌刀劈开门闩,北门遂开。
五百多玄甲分成几部分开始行动,第一部分,由老宰相张柬之率领,他们直奔二张兄弟的房府。对于羽林卫来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个完全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东西,他们被大将像揪小鸡一样揪着,拿到了庑廊,在众目睽睽之下人头落地。二张那美貌,只不过是一张臭皮囊。
兄弟俩的住处和武则天睡觉的长生殿非常近,羽林卫杀死二张后,齐齐开去,将四周围了起来。
睡梦中的武则天被一阵骚乱吵醒,她睁开眼,见门外有士兵提着刀来来回回,大惊失色道:“是谁作乱!”张柬之出现在她面前,回答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之命诛杀,怕事情有泄,故而没敢告诉陛下。把兵带到禁宫,臣罪该万死!”
武则天冷笑一声,不再说话。
片刻后,李显过来了。
你干的吗?这两个小子都死了,你也该回你的东宫了!
四下一片安静,风烛残年的武则天会说出这等话,让他们始料不及。李显吓得不敢吱声,桓彦范上前一步道:“太子哪能再回东宫!昔日,天皇以爱子托付陛下,今日,太子已然成人,久居东宫,天下人思念李家天下,群臣亦不能忘记太宗、天皇,今日奉太子之命诛杀逆臣,为的就是让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